《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4 04:5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辖市、常熟市国家税务局和科技局:

为进一步做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行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的精神,省国税局、省科技厅联合制定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OO二年十月十六日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

(试 行)

为进一步做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行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的精神,给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科学技术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的所有产品。

第二条 省国税局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的主管机关,省科技厅是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的主管机关。

第三条 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后,符合出口退税条件的,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享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

第四条 本省生产企业生产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并经省科技厅认定:

1、符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实施细则》标准和要求;

2、在《目录》内。

第五条本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和认定程序:

1、省科技厅每年年初发布本年度高新技术产品申请认定通知;

2、生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根据省科技厅的通知要求,向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表》、提交申报产品本年度《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复印件。若通过外贸企业出口的,还需提交销售产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复印件,经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省科技厅;

3、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生产企业所申报的产品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产品予以认定,颁发《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并注明产品海关编码。

第六条 本省出口企业外购本省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出口货物必须是经省科技厅认定,且已出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

2、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名称”’必须与认定证书上的产品名称一致。

第七条 本省出口企业外购外省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出日,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必须问时符合以下条件:

1、供货方所在地省级以上(含省级)有权部门提供的有关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或证明;

2、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名称”’必须与认定证书或证明上的产品名称一致。

第八条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的认定期限,与《目录》规定的年度相一致。《目录》有变动的,企业必须自变动年度起重新申请办理新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的办理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惠政策:

1、“出口报关单”与《认定证书》和《目录》上的商品名称、商品海关代码完全一致的;

2、“出口报关单”与《认定证书》和《目录》上的商品名称一致而商品代码不一致的;

3、“出口报关单”’与《认定证书》和《目录》上的商品名称不一致而商品代码一致,且省科技厅出具的专家意见说明该出口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的。

第十条 享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除按规定提供有关退税凭证外,还应提供下列资料:

1、本省出口企业出口本省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提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

2、本省出口企业出口外省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供货方所在地省级以上(含省级)有权部门提供的有关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或证明。

第十一条 退税机关在审核有关退税单证和电子信息无误的基础上,优先办理高新技术产品的退税。

第十二条 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不论其认定月份,均从认定当年1月1日起享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政策。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省国税局、省科技厅不定期的开展联合抽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进行跟踪管理。问时,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统计制度,国税部门每半年统计一次高新技术产品退税情况。

第十四条 每年年初,在国家未下达新《日录》前,海关商品代码有调整的,省国税局根据省科技厅提交的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数据库与海关商品代码库对接,检索出海关商品代码库中的商品代码与省科技厅认定的商品代码不一致的产品,或省科技厅认定产品的商品代码不在海关商品代码库中的产品,会同省科技厅提出调整商品代码的意见,并在退税时予以认可。

第十五条 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在《目录》有效期内享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国税局、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降低产品出口退税的影响以及对策

降低产品出口退税的影响以及对策

中文摘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及对出口退税的一揽子政策的改革,不仅关系到出口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的调整,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对我国外贸和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同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字:出口退税政策,背景,存在的问题,相应对策

一、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出口退(免)税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出口货物在报关时免征国内或区内间接税和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或区内生产、流通或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一项税收制度。出口退(免)税是为了平衡税负,使本国出口货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物具有相对平等竞争的税收条件,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出口,扩大出口创汇。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一种国际惯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国际背景

主要是人民币汇率面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方面的巨大的升值压力。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形成的巨大价格优势,伴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特别是在加入WTO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这应该说是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原则,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而美国,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高昂,很多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中国等发 1 展中国家,或直接从其他国家进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本国不具竞争力的商品。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优势,不过是加速了美国的产业转型,应该说是各得其所。但利益受损的美国制造业对美国政府和国会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再加上总统大选临近等政治因素,美国向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但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对中国经济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却关系重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将形成巨大的打击。在这两难格局下,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应该说是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的折衷方案,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时立场上的原则性和手段上的灵活性。

(二)国内背景

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出口退税机制不利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出口退税结构不能适应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不尽合理,出口退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出口退税资金无法及时得到保证,导致欠退税问题十分严重,而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名义上的退税率与实际退税率存在相当差距。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外贸发展,给财政金融运行带来隐患,并对政府信誉造成极大损害。另外,由于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是中央财政全部负担,使地方政府在打击出口骗税上缺乏激励机制,个别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与犯罪分子共同骗取出口退税的恶性案件。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与税收分享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利益分享与责任分担是对称的。可以说目前出口退税机制存在的问题已比较突出,进行调整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四是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五是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

调整方案不仅将出口退税率适当下调,而且对出口退税的一揽子政策都进行了改革。这不仅对企业的出口会产生影响,而且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都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出口退税率下调后,我国整体出口规模肯定会有所减少,但从中国目前存在巨大的出口顺差情况看,出口退税率适当下调将有利于平衡中国国际收支,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首先,我们考察新政策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从以前几次调整的经验看,出口退税率与出口增长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如1995年7月1日,我国的出口退税率从16.63%下调到12.86%,下调3.77%,相应地,当年出口增长率从上半年的44.2%急剧降为下半年的8.8%,下调出口退税率的出口弹性系数高达9.39.1999年7月1日,我国将出口退税率从12.56%上调到15.51%,上调了2.95%,相应地,当年出口增长率从上半年下降4.7%提高到下半年的增长15.8%,增幅提高20.5%,上调出口退税率的出口弹性系数为6.95.由此可见,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我们按照2003年出口增长率25%和平均出口弹性系数8来估算,出口退税率下调3%,将使我国2004年出口增长率下降为1%.其次,我们考察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的影响,应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按现行出口结构,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将降低3%左右,这将直接提高部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定价,削弱出口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出口。根据商务部有关部门估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若下调3%,将使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3%~4%,对出口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以前出口退税率较高,但企业最后能拿到多少退税,还必须取决于国家给予地方出口退税指标等非常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企业的出口退税数额实际上是很不确定的,比如有的企业2000年的应退税款还未到手。而新政策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原则,将加快财政的出口退税进度,有利于加快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

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一个重要改革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这项新政策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央财政的负担,使出口负担机制与税收分享机制逐步走向一致,而且对地方政府在严格监控出口退税、打击出口骗税等方面都会产生激励作用。由于出口退税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新政策的实施将会对这些地方的财政产生较大影响。另外,按照新规定,将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时将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8%和5%.上述产品多产自于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西部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为了解决出口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不少银行为出口企业开办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 3 务。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但由于出口退税款并没有实际到位,很多企业无钱归还贷款,银行出现了新的呆坏账,出口退税欠款竟间接成了银行的负担。很多地方为了扶持出口企业,还对企业退税托管贷款采取贴息政策。出口退税率下降后,地方财政、银行金融系统的负担都会得到明显降低。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一)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

从以前几次调整的经验看,出口退税率与出口增长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如1995年7月1日,我国的出口退税率从16.63%下调到12.86%,下调3.77%,相应地,当年出口增长率从上半年的44.2%急剧降为下半年的8.8%,下调出口退税率的出口弹性系数高达9.39.1999年7月1日,我国将出口退税率从12.56%上调到15.51%,上调了2.95%,相应地,当年出口增长率从上半年下降4.7%提高到下半年的增长15.8%,增幅提高20.5%,上调出口退税率的出口弹性系数为6.95.由此可见,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按照2003年出口增长率25%和平均出口弹性系数8来估算,出口退税率下调3%,将使我国2004年出口增长率下降为1%.(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的影响

应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按现行出口结构,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将降低3%左右,这将直接提高部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定价,削弱出口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出口。根据商务部有关部门估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若下调3%,将使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3%~4%,对出口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以前出口退税率较高,但企业最后能拿到多少退税,还必须取决于国家给予地方出口退税指标等非常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企业的出口退税数额实际上是很不确定的,比如有的企业2000年的应退税款还未到手。而新政策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原则,将加快财政的出口退税进度,有利于加快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

由于出口退税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新政策的实施将会对这些地方的财政产生较大影响。另外,按照新规定,将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时将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8%和5%.上述产品多产自于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西部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当前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出口退税经历的变动可以看出,出口退税应退税额来源的划分是中央和地方双方博弈以及外贸形势发展的结果,同时也适当考虑了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激励机制的影响,尽量避免对市场和政府行为的人为扭曲。

(一)各地区出口额存在巨大差异

2008年全国出口总额14285.5亿美元,其中广东、江苏、深圳、上海、浙江的出口额占全国总额比重分别为23.65%、14.17%、10.33%、9.99%、9.19%,这五个地区的出口额占去的比重67.33%之多。而中部十省,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的出口额占比分别为1.46%、0.58%、0.26%、0.82%、0.67%、0.44%、0.65%、0.69%、0.5%、0.09%,十省加总还没超过7%,为6.16%。

这种地区间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是国家地方的产业发展政策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也直接取决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但是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分析,如果按照现行的退税额划分比例,上述五个发达地区得到相当于中央财政给予自己一笔可观的转移支付收入,而这笔转移支付收入本质上是来源于其他出口较少的地区,这样一种不公平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导致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而且行政政策具有较大的放大效应,不合理的导向极易产生更加复杂更加严重的结果,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出口退税分担易造成地方政府逆向选择

地方政府的逆向选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外贸策略的逆向选择和地方保护的逆向选择。从2005年起,中央与地方对超基数部分各自分担92.5:7.5的出口应退税额。以浙江省丽水为例:2004年丽水市应退税额27842万元,超基数8970万元,全市共负担2242万元;2005年丽水市应退税额40965万元,超基数16332万元,全市共负担1225万元。尽管地方财政负担有所减轻,但是毕竟是地方财政支出,影响了地方财政的绩效,于是地方政府为减轻出口增速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影响,外贸策略渐渐由出口促进转向出口限制。出口产品增值税是贯穿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而每个出口产品生产环节又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完成,这就意味着出口企业所在地不可能收取出口产品所含的所有增值税,很多上游产品的增值 税交给了外地政府,按照退税分担机制,出口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分担出口退税,而收取上游产品生产环节增值税的地方政府却不必分担出口退税,造成新的退税扭曲,使出口企业所在地财政背上一定的包袱。特别是流通公司异地收购的出口业务,也就是异地纳税本地退税,加重财政的负担。因此地方政府的外贸策略倾向于支持本地购买原材料和产品的企业。一些地方政府为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对异地采购原材料或产品的企业,甚至采取种种手段拖欠出口退税款,加剧了地方保护和国内市场分割。

四、解决出口退税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出口退税与出口指标及收汇相结合

各级地方政府和各专业总公司为了自己所辖范围内的需要和显示政绩,往往会给各外贸企业追加出口额度,这是造成出口退税额度与预计额度不能相符合的原因之一。解决办珐,可以让专业外贸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增加预算外的出口额度的限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出口额度配给制,超过部分由要求超额出口的专业公司或主管部门负责,既不加重中央财政的负担,也不得转嫁给出口企业。如果再使出口退税与收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采取双保险制度,完全可以抑制超预算出口,可使预算与实绩基本吻合.

(二)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及稽查

由于出口退税毕竟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加之中国的特殊情况,又有中央、地方利益,条块利益的作用,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应该用加强宣传,用经济稽查的方法来弥补,而不应该采取推倒重来的办法。

(三)明确能够享受的资格和范围

应该分门别类地明确或指定能够享受出口退税的单位,任何个人或行政部门不能采取批条子,打电话的形式改变或扩大享受出口退税的范围。首先是承担国家出口任务的专业外贸企业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明文规定对任何不承担国家出口任务的任何形式的工矿企业,只能委托代理出口,但不能享受退税优惠,出口单位自作主张的让税行为也应视作非法,一旦查实,即收归国有,国内代理出口一律不得申请出口退税。这样既不影响这些单位的出口积极性,还能使他们的出口商品争取卖个好价。

(四)加强打击力度

对一些查实有据的违法骗税现象必须加强打击力度,这种打击既针对国内,也可以针对港澳地区,甚至可以引用国际法实施引渡,使任何犯罪分子不敢轻举妄动.

(五)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其实质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降低由于长期以来过于依靠出口对相关产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贸易风险,调节高频顺差状况,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已其中受出口退税影响最大的是丝纺企业为例。为减少税率调整带来的损失,企业应该采取提高售价和控制成本减损措施。比如2004年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4个点,但实际上当年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毛利率同比下降不到1%,到第二年毛利率已维持平稳。从长期看,企业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保证利润水平,不过短期内提高报价也是有途途径。随着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退税政策对丝绸出口的影响正在减弱。但可以预期的是,这一调整将使出口商品结构得蓟进一步改善,纺织品比重降低,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提高。

(六)企业要想方设法“消化 损失”

出口退税率早在2004年1月1日就曾经调整过,纺织品从14%下降至l1,下降了3% ;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7%下降到13,下降了4%。和2004年相比,现在纺织行业的成本上升了大约2O%,企业要想在出口中获利,出口企业就不能再在价格上‘自己打自己’了。出口税率下调,就是逼迫企业来‘消化’掉这部分成本,让那些靠低价竞争的企业难以生存。因退税率降低而增加的成本,由外贸企业、工厂和国外客户三方各承担一部分,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由于出口退税政策是公开的,国外客户都知道退税率降低了2%,因此,企业完全可以向客户提出加价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工深度,也有利于改变目前国内纺织业的低价竞争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斌.税收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30,40.[2]莫少龙,李政.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影响几何[N].中国税务报2003-10-20(3).[3]张晶,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丝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丝绸: 2007,(1):4-4,11.[4]吴凤娇,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对纺织业的影响和对策[J].税务与经济,2006,(5):109-112.[5]张阳,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效应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6,(1):21-24.

[6]纺织出口,遭遇退税之困——拖欠退税风险聚积降低退税雪上加霜[J].中国纺织,2003,(Z2):6-10. [7]肖夏.纺织2006岁末盘点.亦喜亦忧[J].中国经贸,2007.(121)[8]陈平,黄健梅.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3,(12).[9]娄爱花.我国出口退税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4):118-120. [10]马维胜.出口退税新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6,(6).

致谢

毕业论文是在XXXXXXX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XXXXX老师给予了认真的指导,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重要信息,培养了我的严谨、认真的态度。这将非常有利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还感谢各位不辞辛苦的论文评选老师,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评选论文。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

同时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我们相互鼓励、一起努力。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就要分开了,愿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进取,用自己的所学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三篇:江苏省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省热电联产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所具有的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电力供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综合效益,规范热电联产技术改造项目的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热电企业的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各市经贸委(经委)负责热电联产技术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本着“突出供热、以热定电、合理安排、适度规模”的原则,认真编制好热电联产技术改造二年规划(附表一)、并按进行滚动修订,于每年10月底前上报省经贸委。

第三条 报批的热电联产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是已列入技术改造规划的项目,并符合有相应级别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有效的供热规划,否则不予立项审批。

第四条 热电联产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限上项目由省经贸委审批,总投资5000万元(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限上项目由省经贸委转报国家经贸委审批。

第五条 技改工程建设程序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编制和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含接入系统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批准后项目正式立项,初步设计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调试投运、竣工验收等阶段。

第六条 热电联产技改项目的审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以热定电”的原则,项目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热负荷的调查核实工作,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热负荷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审批。

第七条 报批项目的热力网工程投资超过1500万元,必须另行编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报省审批。供热范围内,联接作为设计热负荷的热用户的热网管道,应与热电厂主体工程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投运。

第八条 热电联产技改项目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应积极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工程设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设计文件应符合《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计基础[2001]26号)、《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

9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55—93)等有关规定和规程、规范的要求。

第九条 预期寿命内的中小凝汽机组,周围有稳定的热负荷,可改造为供热机组,改造后其热电比和热效率必须达到规定指标。

第十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一年内未进行初步设计报批、初步设计批准后一年内未开工建设或对批准的项目内容有重大设计变更,必须重新办理项目报批手续。第十一条 项目的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进行,不得违反建设程序或擅自更改建设规模和内容,否则不允许并网运行。项目建成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产。

第十二条 热电联产企业应在每年1月10日前将上一的企业生产年报(附表

二)上报市经贸委(经委),各市会同市供电公司核实后,于每年1月底前上报省经

-1-

贸委,同时抄送省电力公司。省经贸委根据各企业供热情况于每年2月底前下达发电量计划。上报的年报数据应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将扣减其发电量计划。

第十三条 发电量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以热定电”的原则,自备热电厂原则上自发自用,公用热电厂按照供热量与机组总容量的比值(简称热容比,单位GJ/KW)确定利用小时,编制发电量计划。

50MW以下机组:热容比为14以下,利用小时为4500;热容比每增加10,利用小时增加250;热容比为64以上时,利用小时为6000。

50MW及以上机组:热容比为7以下,利用小时为4500;热容比每增加5,利用小时增加250;热容比为32以上时,利用小时为6000。

第十四条 国家或省级以上开发区内的热电厂建成投产三年、新建或扩建热电厂投产一年以及现有热电厂经技术改造后,热电比和热效率应达到《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指标,并按本办法安排其发电量计划。

第十五条 各级电网经营企业应严格执行电量计划,在保证电网安全、满足供热需要和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热电机组的调度及运行方式。除背压机组外,供热机组应根据供热状况参与调峰。

第十六条 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范围内不得再建燃煤小锅炉,已有的燃煤小锅炉应限期拆除。各地经贸委(经委)要积极会同环保、城建、规划、技监等部门,努力做好拆除小锅炉工作。

第十七条 热电企业与电网经营企业和用热单位应本着共同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签订购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供用热合同,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供热价格以各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指导价为基础,由供用热双方协商确定。热用户应按合同约定及时交纳用汽费。

第十九条 热电企业应配备齐全的供热计量总表和热用户分表。用于商业结算的计量仪表,须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计量结算点原则上设在热用户侧,汽价中适当考虑合理的热网损失。

第二十条 热电企业应积极开拓供热市场,不断扩大供热范围,拓宽供热渠道,推广热、电、冷三联产,发展城市热水供应。要树立为热用户服务的观念,确保稳定、可靠的热力供应。

第二十一条 热电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建立健全技术监督体系和制度,提高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2-

第四篇:江苏省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试行)修改版

江苏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试行)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矿山救护队(以下简称救护队)管理,促进救护队专业化、正规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矿山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矿山救护规程》(2007)、《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AQ1009-2007)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救护队的建设、管理和保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救护队包括专职矿山救护队和兼职矿山救护队。第四条

矿山企业(包括生产和建设矿山的企业)(以下同)均应设救护队,地方政府或矿山企业应根据本区域矿山灾害、开始生产规模、企业分布等情况,合理划分救护服务区域,组建矿山救护大队或中队,矿山企业所属矿井应建立四级资质救护小队。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不具备单独设立救护队的矿井应设兼职救护队,并按规定与就近的取得三级以上资质的救护队签订有偿服务救护协议。

救护队的设立和救护协议的签订,是矿山企业及其所属矿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要条件。

第五条

专职救护队应按照《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国家总局令第2号)规定,通过国家和省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的资质认证,取得资质证书后方可矿山救护工作。

兼职矿山救护队应经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在本矿山 企业内履行赋予的工作职责。

第六条

省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矿山救援指挥机构负责全省救护队的监管工作。

第七条

救护队实行专业化建设、军事化管理,负责承担其服务区域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并承担省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救援指挥机构、所属企业指派的其它应急救援任务。

第八条

救护队应当达到并保持其资质等级和相应的质量标准化等级,具备一专多能、反应快速、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能力。

第二章

机构建设与队伍管理

第九条

救护队应根据《矿山救护规程》(2007)规定,健全组织机构,配足工作人员。

救护队指挥员及工作人员的配备,应兼顾专业平衡,实现专业多元化,给矿山救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第十条

救护队要保持救护指挥人员的相对稳定,以保证各项救护工作正常开展。注重吸收和培养高素质的骨干救护队员,并保持老、中、青队员合理的年龄结构。

第十一条

三级以上资质救护队和独立救护队(自改)指挥员、技术负责人的任命以及四级资质救护队队长的任命,应按照相应程序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备案。副队长及以下指挥员、管理人员的配备,由救护队提出意见,主管单位考察、任免;煤矿企业下属矿井救护队队长的任命,需报经煤矿企业救护队同意。

第十二条

一级、二级救护队的资质认定、延期、晋级和变更,由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国家资质认定机关受理;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负责三级、四级资质救护队的资质认定、延期、晋级和变更工作,省级矿 山救援指挥机构负责审查和管理,并加强对救护队资质条件的日常监管。

第十三条

救护队主要负责人、隶属关系、业务范围、地址等其中之一发生变更,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提出变更申请。

第十四条

矿山企业救护队对下属矿井救护队的业务工作实施日常管理,定期检查和指导下属矿井救护队各项工作,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有关奖金挂钩。

驻矿救护中队和矿井救护队业务上受安全监察机构和救护大队(独立中队)双重管理。救护中队应为正区科级独立机构(??),矿井救护队应挂靠矿井安监部门。

第十五条

加强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提升江苏矿山救援综合能力,并加强专业化建设,把救援基地建设成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根据国办发【2013】99号文件精神,争取省级财政每年补助部分运行费用。

(建议明确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和省局及各救护队的关系,以利于加快推进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第十六条

为适应新形势需要,救护队应拓展专业职能,扩大服务范围,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十七条

加强救护工作的交流。建立救护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救护工作例会。加强与华东区矿山救护协作网各成员单位协作,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结合实践和发展需要,加强与专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推广,促进应急救援技术进步。

第三章

救护装备和设施管理

第十八条

各救护队要按照《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中有关要求,配备救护装备和基础设施。第十九条

骨干救护队除应配备满足本企业救援需要的装备外,还应配备满足应对本地区重特大、复杂事故救援任务需要的救援车辆、抢险救援装备、监测侦检设备、通信指挥设备、个人防护装备、新闻采编设备等装备器材以及必要的药剂。

骨干救护队使用的装备、器材、药剂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成套性。第二十条

救护装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矿山安全有关规定,及时淘汰落后救护装备。同时把好进口关,确保救护装备性能可靠、质量过硬、安标齐全,要保障售后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救护队应建立装备和设施管理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定期检查在用和库存救护装备状况和数量,使救护装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救护队员保养好个人使用的装备。救护队必须有专人负责救护装备的养护。救护队库房设专人管理。

第二十二条

救护队员必须熟悉个人配备和使用的救护装备,救护队应经常对其实施培训和考核。救护新装备使用前必须组织培训,使用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四章

业务管理与培训

第二十三条

救护队实行队长负责制,对救护队工作全面负责;救护队其他指挥员对自己分管工作负责;救护队员对本岗位工作负责。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救护队所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救护队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救护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检查救护队工作时要把执行规章、标准和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情况纳入检查内容。

第二十五条

救护队应当编制和月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应 急救援工作评估报告,并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和所在单位。重要情况、重大信息应随时报告。各救护队应定期对应急救援能力做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

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救护队开展培训、演练、救援技术竞赛、质量标准化考评和省内外学习交流。

第二十七条

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应当定期检查指导救护队各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救护队应制定整改措施定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

第二十八条

救护队应当按照《矿山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的要求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各救护队要把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计划进行重点安排,并分解到季度和月度计划中去。

救护中队每季度组织一次达标自检,救护大队每半年组织一次达标检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每年组织一次检查验收。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根据命名权限,对各救护队进行质量标准化等级命名,并进行通报。

第二十九条

矿山企业要将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工作与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考核。

第三十条

加强救护队军事化训练和技能训练,以单项训练保综合训练,以综合训练保实战救援。创新训练模式和方法,尤其要重视实战训练,不断提高救援队实战能力。

矿山企业应为救护队的日常训练提供配套的装备、材料和设施,各救护队应科学、规范地制定日常训练计划和措施,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并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训练项目,及时分析总结训练质量和效果。

第三十一条

制定和完善救护队救援预案,努力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开展模拟实战演习,救护大队每年召集各中队进行一次综合性演习。演练结束后,应及时评估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十二条

针对矿井风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各救护队要制定检查计划和方案,定期对服务矿井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对各救护队预防性安全检查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根据本省矿山安全生产实际,每年组织一到两次预防性安全检查。

在《矿山救护规程》有关预防性安全检查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应急〔2010〕145号)及有关规定,充实检查内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

救护队检查结束后,应及时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查结果,提交隐患整改建议书。在预防性检查时,发现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时,应通知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现场,及时汇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同时告知矿井上级单位。

第三十三条

救护队在完成日常救护工作的基础上,可发挥人才优势和装备优势,适当参加所在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拓展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

第三十四条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队规程》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文件要求,对救护人员实行分级培训。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培训机构,承担救护中队以上指挥人员、大队战训科管理人员的培训、复训工作;省级矿山应急救援培训机构,承担本辖区内救护队正副小队长(?)的培训、复训工作。

省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和二级及以上资质救护大队必须建立培训机构。省矿山应急救援基地承办救护正副小队长、救护副中队长培训、复训任务,并承担省内矿山企业应急管理的培训任务;救护大队培训机构,承担本区域内救护 队员(含兼职救护队员)的培训、复训工作。

救护队指挥人员变更时,新任指挥员必须及时进行上岗培训,其职责工作必须有合适人员负责。

第三十五条

救护队要制定培训计划,并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教材,结合救援工作新趋势、新要求,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改善保培训效果。救护指战员经培训、复训后持证上岗。

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不定期检查、调度全省救护队培训情况,并联合有关部门对救护队员救援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抽查。

第三十六条

救护队必须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各救护队要按照《矿山救护规程》要求,安排好值班人员,配备好技术装备,时刻保持战斗准备状态。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动救护队伍、救护装备从事无关救援的活动。

第三十七条

救护队必须参与应急预案、各类应急演练方案、火区启封措施、瓦斯排放措施、震动爆破、事故救援方案等与救援工作有关的各项技术措施、方案的制订。

第三十八条

救护队指挥员必须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成员,参加现场救援方案的讨论和制定。救援方案必须以人为本,科学、迅速、有效,要防止救援事故的发生。

在事故救援时,救护队长全面指挥和负责救护队的行动。救护队联合作战时,由事故所在区域救护队指挥员指挥。救护队员必须服从救护队长统一指挥。

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有权调遣救护队参加矿山事故救援。救援队参加事故救援和跨区域救援行动,应及时汇报省级矿山救护指挥机构。

第三十九条

救护队参加事故救援和瓦斯排放、火区启封等一般性技术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的规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第四十条

积极开展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活动。省局矿山救援指挥机构根据国家安监总局救援技术竞赛周期,每两年组织救护队参加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参赛单位应积极配合和支持,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和政策。省局矿山救护指挥机构每两(三?)年组织一次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救护大、独立中队每年组织一次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四级资质救护队和兼职救护队每季度开展一次单项救援技术竞赛。

第五章

文化建设与信息管理

第四十一条

以军事化管理为基础,以培养勇敢、奉献、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主线,开展救护队文化建设。各救护队在制定工作计划、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将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来安排。将文化活动与业务训练相结合,内务管理与环境文化相结合,建设有理想、敢担当、讲团结、听指挥的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队伍。

第四十二条

各救护队应建有图书阅览室、集体活动室,并配备相应的娱乐设施。每月(?)组织一次文体活动,积极组织或参加职工运动会。

悬挂有关图画图板、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美化环境,构造整洁、清新的工作环境。

第四十三条

培养宣传人才,开展救护宣传。在本单位积极开展宣传报道的同时,各主要救护队每年在相关报刊上至少刊登2篇通讯报道,在省级杂志上至少刊登1篇论文。

第四十四条

各救护队必须及时上报有关救援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第四十五条

救援信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工作计划和总结于12月底前报送,培训、复训计划1月份报送,应急救援报表下季度首月5日前报送。参加事故救援、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发生救援伤亡事故、指挥员变更、有突出贡献或立功时,必须立即报送相关信息。上级部门临时安排的信息统计任务,按要求及时报送。

第六章

救护保障

第四十六条

各矿山企业要建立救护投入保障机制,从政策上全面支持救护工作。各单位根据安全生产实际,在编制应急救援专项资金计划时,重点突出救护队投入计划。有关上级部门争取政府安全专项资金,促进救护队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四十七条

救护队指战员必须享受与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同等收入待遇。

各单位应废止90年代制定的佩戴氧气呼吸器津贴标准,根据当前职工收入水平和增长比例以及消费水平作相应调整。作战训练应给予营养补助。

救护队指战员每周工作时长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超过规定时长的应给予相应补助。(100~300元∕次?)

第四十八条

建有兼职矿山救护队的矿井,根据《矿山救护规程》要求,必须与具备条件的专职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并根据服务事项及双方协议,每年付给该专职救护队服务费。

救护队进行事故救援时,救护队因事故救援发生的费用,由事故单位补偿。

第四十九条

建立激励机制,以稳定队伍,调动救护队员工作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救护队员参加与矿山安全生产专业有关的学历教育,提高救护队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对超龄救护队员,根据其专业特点,妥善给予转岗。对于取得优异工作成绩和荣誉的集体和个人,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

兼职救护队

第五十条 兼职矿山救护队(以下简称兼职救护队)应设专职队长及专职仪器装备管理人员,分别负责日常管理和仪器装备管理工作。有条件的矿井应配备兼职技术员。兼职救护队直属矿长领导,业务上受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和专业矿山救护队指导。

第五十一条 兼职救护队由符合煤矿救护队员身体条件,能够佩用氧气呼吸器的煤矿生产、通风、机电、运输、安全等部门的骨干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组成。

兼职救护队专职队长应由熟悉矿山救护业务及其相关知识,能够佩用氧气呼吸器,从事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不少于3 年,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并经培训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

第五十二条 矿山企业必须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的规定,加强对兼职救护队的管理,配备符合要求的技术装备、训练器材和满足学习、办公、训练的场地。

兼职救护队应有办公室、装备室、修理室、氧气充填室和学习、训练、休息的场地及地面模拟巷道(?)、检力器、单杠、爬绳架等训练设施。

第五十三条 兼职救护队采购设备、仪器仪表时,应咨询与矿井签订救护技术服务协议的矿山救护队有关专家,以保证救援装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救护需要。

第五十四条 兼职矿山救护队应参照《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AQ1009-2007)要求,加强队伍内部管理,积极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并定期自查。

第五十五条 兼职救护队在专业矿山救护队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演习和训练等工作。兼职救护队必须结合工作需要,制订演习训练计划。定期开展体能训练、技术装备操作训练、模拟实战演习训练。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佩用氧气呼吸器的单项演习训练。

第五十六条 兼职矿山救护队应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确保接警后迅速开展救援。

第五十七条 兼职矿山救护队应控制和处理初期事故,引导和救助遇险人员脱离灾区,协助专业矿山救护队完成矿山事故救援工作。

第五十八条 兼职矿山救护队指战员享受《矿山救护规程》规定的劳动保障待遇。

第五十九条 兼职救护队工作的其他方面执行《矿山救护规程》及本办法有关规定。

第八章

罚 则

第六十条 未按规定建立矿山救护队或签订救护协议的煤矿企业或矿井,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按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由相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取得救护队资质的,经查证属实后,除吊销救护队资质外,追究相关违纪人员责任;对未取得资质,违法从事矿山救护技术服务活动的矿山救护队要严肃查处;.对未取得相应资质,违法越权从事矿山救援技术服务活动的矿山救护队,责令立即停止违规行为,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十二条 没有经过培训取得资质证书、未参加复训的指战员,不得从事矿山救护工作,并由相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三条 在每年组织的质量标准化验收评定中,对弄虚作假取得质量标准化等级的,经查实,取消等级命名,并追究相关违纪人员责任。

第六十四条 对执行预防性检查制度不力,量化考核不及格、不按规定上 报有关材料的救护队进行通报批评。

第六十五条 事故救援中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救护队员伤亡以及灾害扩大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矿山救护队员伤亡事故以及扩大灾害损失的;

(二)实施矿山事故救援时,应召不到、畏缩不前、临阵脱逃或者拒不执行救援命令的;

(三)在矿山事故救援中玩忽职守,贻误战机,隐瞒事实真相,谎报灾情,导致指挥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由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篇:##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为推动“科教兴豫”战略深入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省政府决定在高新技术领域里实施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以下简称重点项目)。为了做好重点项目认定和管理,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根据省政府豫政[1998]60号文件精神及国家和省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一条重点项目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项目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前景,产品市场需求广阔,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优化全省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带动作用;

2、项目产品符合国家技术和产业政策,属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

3、项目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已完成研究开发,技术成熟,具备产业化条件;

4、优先考虑能增加出口或替代进口的项目。

第二条重点项目应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承担单位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运行机制灵活、高效,企业资信状况好:领导班子科技意识强,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第三条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由承担单位所在市地科委、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或省直有关委办厅局负责。申报的重点项目要充分听取当地计委、经贸委及有关产业部门的意见。

第四条项目承担单位需填报《##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申报书》(见附件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经所在市地科委、高新区管委会或有关省直委办厅局严格把关,并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委,省计委、经贸委、财政厅派员参加办公室工作。

第五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后,分领域组织相关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重点项目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平衡后,分批提出重点项目计划建议。

第六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建议的重点项目计划进行审定,交由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执行,并向有关方面发布。

第七条经认定的重点项目享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豫政[1998]60号文)的有关优惠政策(除第七条外)。其中部分项目可获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贴息支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第八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重点项目的组织协调、计划编制、合同审查、进度检查、中期评估、项目验收等工作。

第九条组织项目申报的市地和有关委办厅局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协调,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展。项目承担单位要按要求及时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组织申报部门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报告和统计报表;向有关财政、财务和监察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十条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没有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者,要限期改进,逾期仍不能达到预定目标者,中止对项目的支持,并撤销其重点项目资格,停止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一条重点项目验收的程序如下:

1、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验收审批书》(见附件二),并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应的证明材料,经组织申报单位申报签署意见后报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者,颁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验收合格证》,获得合格证者,可视为已投产,开始享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豫政[1998]60号文)第七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分别予以责成整改或取消重点项目资格的处理。验收结果及处理意见报告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第十二条建立省高新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每半年或一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对前段重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下段##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其他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三条对取得显著效益的重点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从项目所获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1]

在百度搜索:##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下载《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为推动“科教兴豫”战略深入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省政府决定在高新技术领域里实施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以下简称重点项目)。为了做好重点......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探讨的论文五篇范文

    摘要:多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在对外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有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已处于世界低端水平,主要是以加......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我省“十五”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为资助和引导科技人员按照我省科技创......

    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 苏政办发〔2008〕130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江苏省企业 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

    江苏省省属院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南京中医药大学财经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四辑)江苏省省属院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省省属院校(以下简称学校)财务行为,促进学校不断优化内部经......

    关于加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出口基地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出口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发......

    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监督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加强对药品网上采购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集中监管、公......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直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直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直销监管工作,促进建立规范有序的直销市场秩序,根据《直销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