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模版)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
文明城市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我国目前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文明城市的创建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中国特色,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其丰富,它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突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改善区域的投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任务。我们要通过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具体实践,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统筹协调发展。
一、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文明城市创建是关系到城市政府、社会和个人各个层面的建设活动,其中城市公民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素质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导力量。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市民的关键作用。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所以,创建文明城市要发挥人民的集体力量,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城市的建设建言献策。
(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文明城市以人为本原则的主要体现。
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城市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取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的“人”不仅包括原城市居民,也包括外来人口,不仅包括富裕、较富裕的居民,也包括相对贫困的居民,还有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的弱势群体。城市本质是由人的需要驱动的,是城市环境与人的互动协调关系的载体。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城市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人的需要结构层次随社会财富增加变化的过程,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满足人的终身需要,不仅要保证人的衣食住行,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城市的发展还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在城市的发展中,带动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并构建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调适与公正。
1.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最高追求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按照人本理念,就是要能充分满足城市中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要,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人居环境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涉及社会、经济、自然、技术、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环境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的工程,必须改变“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做法。
因此,城市的一切规划原则和建设手段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着想,以适宜人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原则。
要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城市生产和市民所需。例如按照合理、方便市民的原则为市民提供公交车站、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市民创建一个生机勃勃、方便周到的生活环境。2.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精神文明是文明城市的灵魂,是引导城市生活方式进步、提升城市精神价值、标识城市文明水平的核心和精髓。城市精神文明为建设和发展现代文明城市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仅直接决定着文明城市的精神面貌,而且还影响着文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建设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关键在于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
要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城市建设管理者是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建设高素质的城市建设管理者队伍,要打破常规,大胆引进人才,改善队伍结构;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岗位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敬业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服务。
城市管理者要大力主导发展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重视公民群众物质利益,即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为公民的自由发展提供公平、平等的条件和机会。
要努力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城市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作为城市主体的人,其对城市的认识程度,亦即有什么样的城市意识,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内涵。
加强市民的城市意识,第一要教育宣传,转变市民观念:文明城市人民建。第二是建管并重,强化对市民城市意识的监督、引导和制约。要建立健全市民行为规范体系和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对城市市民的直接管理作用。
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我们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就是要在工作中始终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城市发展的规划工作,把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城市发展的突出位臵上,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努力构造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充分展示生态城市的风格和魅力。
所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前瞻性地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文化观念发展的方向;通过法制、经济等手段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经济与社会运行环境,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拓出一条通向生态健康、环境良好、经济发 展、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阳光大道。
4.城市社会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文明是指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等为标志的社会。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体现。
社会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创建文明城市要贯彻全面、协调的原则(一)文明城市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原则的必要性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的统一体。按照现阶段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文明城市具有以下标志性特征: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城区规划和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为基础的市民素质的提高;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为基础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以法制规范、依法行政为基础的制度文明程度的提高;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发展质量的提高。
从文明城市定义的基本内涵来看,文明城市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管理科学有序、交通便捷畅通、教育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做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四个文明协调有序共同发展。
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各种资源要素,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增强城市的竞争能力,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发展是要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得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文明城市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二)“全面"、“协调”原则的内涵
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不能为了物质文明而忽视其他文明的发展,也不能因创建文明城市而忽视了经济发展。
所谓“协调”,就是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的和谐演进。
(三)全面、协调发展以“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
“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
1.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全面、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
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生态物质是前提。四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四个文明”整体推进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目标
“五个统筹”着眼于“四个文明”整体推进的目标,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促进“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再加上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生态文明必不可少。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发展的反思,表现为人类发展观念的进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其他三者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四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3.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点
“五个统筹”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
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不同领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五个统筹”旨在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的物质进步,更要关注城市的社会发展。城市不仅是建筑物聚合的“放大了的建筑”,更主要是不断变动的经济活动的舞台;城市不只是以建筑物组成的物质环境,更主要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有机体;城市不应仅被看做是一个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而应被看做是人类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社区。因此,不能只顾及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要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推向前进,也就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可持续的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子孙后代发展构成威胁的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如城市规划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等几个方面。
(一)城市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和章程,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
1.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城市在规划中存在严重的问题。结合王平等人的观点,我们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1)城市规划系统性不够
许多城市没有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相协调的、成熟完善的规划体系,造成没有规划就建设或者规划跟着建设走的不利局面,无法发挥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变更频率过快,一些地方甚至“领导一换,规划就变”,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大法的地位,难以得到体现:领导意志主导城市规划,一些地方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盲目引进项目,与规划有冲突时不是放弃项目,而是靠调整规划来迁就项目,规划成为摆设;违法建设现象比较突出,违法建筑大量存在,形成城市中的“硬伤”,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2)规划水平和质量不尽人意
一些城市规划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脱离城市实际,背离发展规律,缺乏科学性、全局性、超前性和前瞻l生,可操作性差。
(3)城市规划中的浮躁之风日盛,缺乏长远考虑
一些地方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超过国家公布的建设标准和批准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不讲投资效益建设行政中心、豪华办公楼、中央商务区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肆圈占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闲臵和荒废,失地农民从土地收益中所得甚少,生活难以为继,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城市房屋拆迁矛盾突出
一些地方一味求新求异,不注意现有设施的利用,随意拆除历史文化建筑;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大规模拆迁房屋:在拆迁过程中安臵不落实、补偿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强制拆迁,方法粗暴,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致使拆迁纠纷增多,加重了城市建设成本和市民负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产生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但最主要的是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法制、规范意识还不够强,GDP的政绩观没有根本扭转,没有很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缺乏对城市规划知识的了解,盲目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城市规划可持续的要求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 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所以,要使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必须做到以下主要的几点。
(1)更新规划观念
随着整个社会对城市生态文明的提倡,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1)规划要首先考虑城市资源状况,强调节约和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是科学制定城市规划的根本要求。基于国情,城市应当合理紧凑布局,保护每一寸耕地,在城市规划上必须严格把关。城市产业的确定和选择要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供给力和支撑力。
2)规划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业项目的布局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污染项目要远离水源,严厉禁止在上项目时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
3)规划要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应从城市规划上就开始注重城市的社会和谐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公平。城市住宅区、绿地、道路、学校等其他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增加透明度,让公众参与,考虑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便利,防止城市资源仅为强权阶层服务。城市管理者要以科学和负责的态度制定城市综合规划,增加城市的宜居性。规划一经批准,城市建设就要服从规划,不得随意变更。
(2)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章程,既有法定的强制性,又有执行的周期性,不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带头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等实施规划管理,依法履行职能,加大执法力度,严
厉查处违法建设,坚决杜绝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结合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在政绩考核上,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当前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虚报浮夸、扰民坑民害民等问题。
(4)要树立空间整合的观念
走出过去单纯追求平面规划的误区,把城市作为一个立体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来考虑,重视城市立体三维空间的协调与整合。
城市规划必须注意保护和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在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个性特色。要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使城市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5)提升规划层次
要提升城市规划层次,必须实现三个转移:一是要实现从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向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问管制要求转移;二是要实现从静态规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向动态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转移;三是要实现从单纯平面规划设计向立体三维空间整体规划转移。
(二)城市的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要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如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中的一对固有的矛盾,导致了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战略性反问,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其中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化解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引起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在保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的状态下,在保证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循环经济以物质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降低环境负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循环经济的内涵
(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经济理论。简而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以下几个主要理念。
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臵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一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臵。
2)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工夫。
3)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是指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5)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上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也维持了城市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发展方式。
第二篇: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八章)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八章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进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造福广大市民群众。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伴随着一系列创建活动开展的,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等。
一、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一)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的背景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1995年。199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张家港召开了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场会,会后,张家港市委就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瞻性目标。张家港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央新闻单位集中宣传推介了张家港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掀起向张家港学习的热潮。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每个单位都要围绕实
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沿海沿交通干线的大城市,要率先搞好创建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规划,到201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集镇为重点,以镇带村,制定规划,逐步推进。文明村镇建设要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功能结合起来,同计划生育、节约土地、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非法宗教活动。要以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各行各业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c窗El行业,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对职工普遍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加强岗位培训,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新风。”
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把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并称为“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写进党的《决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也揭开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新篇章。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对促进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成为全国各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活动,全国掀起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热潮。
1997—1999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先后在全国集中宣传推介了10个城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经验,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掀起新高潮。
199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充分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中央文明委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命名表彰了首批58个“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及一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市)、镇、村和全国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10月,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了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基于此,中央文明委(2003~9号文件规定,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实行届期制,首次评选是2005年。
(二)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活动介绍
1.中央文明委发布一系列文件、通知,使得文明城市评选有章可循
2003年9月,中央文明委在经过近8年的探索、试点和论证的基础上,正式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决定在开展两届“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评比表彰工作的基础上,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于2005年9月开展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活动,标志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提供科学的考核标准和评判依据,2004年9月14日,中央文明委颁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为全国各相关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指导。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颁布使得文明城市的创建有章可循,更趋科学合理。
2005年3月23日,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推荐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充分展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成果,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和中央文明委2005年工作安排,将表彰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表彰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1)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要充分认识表彰先进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抓手,摆上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2)重在实效,重在过程
以推荐、表彰先进为契机促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通过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推荐表彰过程成为总结经验、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水平的过程,成为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学习先进、激励后进、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的过程。推荐表彰工作要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要严格按照推荐条件和程序,公开透明、严谨有序、优中选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那些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绩突出、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推荐上来。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一定要严肃查处并取消推荐申报资格。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注意听取各界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受社会监督。
(4)明确责任,动态管理
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精神,负责对推荐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受到表彰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三)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
1.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9个)厦门市、青岛市、大连市、宁波市、深圳市、包头市、中山市、烟台市、张家港市
2.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区名单(3个)天津市和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西城区 3.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区)工作先进城市(区)名单(58个)
北京:东城区
天津:大港区
河北:廊坊市、唐山市、秦皇岛市
山西:太原市、晋城市
内蒙古:通辽市
辽宁:沈阳市
吉林:长春市、吉林市
黑龙江:大庆市、哈尔滨市
上海:卢湾区
江苏: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温州市
安徽:合肥市、淮北市
福建:福州市、三明市
江西:南昌市、景德镇市
山东:威海市、济南市、东营市
河南:郑州市、洛阳市、濮阳市
湖北:武汉市、宜昌市、十堰市
湖南:长沙市、岳阳市
广东: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
广西:南宁市、桂林市
海南:海I:1市
重庆:渝北区、渝中区
四川:成都市、绵阳市,贵州:贵阳市
云南:安宁市
西藏:拉萨市
陕西:宝鸡市、西安市
甘肃:金昌市
青海:格尔木市
宁夏:银川市
新疆:库尔勒市、克拉玛依
(四)创建文明村镇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农民群众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坚持从抓户、抓村人手,形成了创评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小城镇、‘‘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等基本形式,在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文明乡风、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1年11月,解放军驻河北省保定市某部与新城县崔中旺村群众开展了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党中央对此项活动作了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随后,中宣部、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先后召开全国农村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和全国文明村镇建设汇报会,推动了文明村镇活动的广泛开展。
1994年7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河南林州市(原林县)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推广林州市弘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先进事迹。
199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1996年12月,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在全国农村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基本要求,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从1996年开始,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推出一个先进典型,先后总结推广了湖北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山东文登市“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辽宁开原市“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河北廊坊市“创建文明小城镇”、广西百色区域性连片创建、海南创建文明生态村、贵州遵义市“四在农家”和山东东营市“文明信用户”等先进经验,推动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步步深入。
2005年10月,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北京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等494个全国文明村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五)创建文明单位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群众自发创建到各单位、各部门有组织的创建,从治理环境脏乱差到全面提高单位文明程度,从国有制单位创建到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单位创建,领域逐步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益多样,作用越来越突出。
1984,年1月,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普遍地、扎实地开展建设城乡各种文明单位活动,并要求把建设文明单位作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
1986年8月,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山东胶南县召开全国企业文明单位建设座谈会,推动了企业文明单位建设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行业新风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1991年3月,中宣部等部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提出“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的口号。随后,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窗口行业“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和行业规范化服务活动,集中宣传了石家庄出租车、济南交警、济南工商银行、烟台社会服务承诺制、福建漳州110、148全国法律服务热线、青岛公用事业98111服务热线、杭
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一批文明服务的经验。随着市场的繁荣,假冒伪劣问题又凸显出来。
1995年12月,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命名了81条商业街、308家商店、两家批发市场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点。
2003年9月,中央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共铸诚信”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05年10月,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了北京天坛医院等1001个全国文明单位,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
二、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一)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介绍
根据中央文明委部署,2008年评选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主要考核检查申报城市2006—2007年工作。2008年的评选活动将参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8版)》。
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
1.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申报复查
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依据2008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2008年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认真进行自查,符合申报条件的,向所在省(区、市)文明委提出参加复查的申请报告。各省(区、市)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2008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程序对申报城市(区)进行复查。
中央文明办组织力量对各地报送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进行复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公布确认,不符合条件的不再保留荣誉称号。
2.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推荐
中央文明委1999年、2002年、2005年表彰的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符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条件的,均可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区)推荐对象。
(二)2008年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
《测评体系》规定,测评方法有六种: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包括明察暗访)和整体观察。
文明城市的各类数据测评前两年的平均值;材料审核以测评前两年的材料为主。
实地考察的方法具体有三种:一是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相关部门求助和咨询服务电话等;二是实地调查,即实地查看记录、阵地等;三是实地观察,即根据实地观察量表,在考察点和在一定时间内,对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
材料审核和数据的来源:一是国家或省统计年鉴;二是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或提供的资料;三是各地文明办提供的资料。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收集整理指标涉及的原始资料,哪个部门提供,由哪个部门盖章。将原始资料按档案工作规范,整理成单独卷宗,并按要求提供给市文明办。
(三)评选2008年全国文明城市的步骤
参评全国文明城市需要经历申报、暗访、考评三个阶段。
具体申报程序和时间为:2008年4月,申报城市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进行自我测评,符合标准、条件后,市文明委自愿向省文明委提出申请,省文明委审核后按分配名额向中央文明办提交推荐报告。
各省、市、区文明委将全国文明城市推荐对象上报中央文明办后,中央文明办将组织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对各参评城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进行暗访。
如果顺利通过暗访,中央文明办将组织考评团,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的测评方法、测评内容、测评标准,通过听取汇报、材料审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中央文明办根据各参评城市的考评分数,拟出本届全国文明城市表彰名单,报请中央文明委研究通过,年底前召开全国表彰大会。
第三篇: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一章)
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
第一章 文明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一、文明与城市
(一)城市是文明形成的标志
文明这个概念可以从大、中、小三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大‛文明可以等同于‚文化‛,指由人类所创造且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中‛文明指的是社会在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的进步所达到的高度;‚小‛文明指政府、团体、公民的行为进步所达到的高度。我们讲的文明城市主要指‚中‛文明和‚小‛文明,尤其是‚小‛文明,即体现和反映着社会进步。
理论界普遍认为文明出现的判7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和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形成文明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城市文明,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人。
总之,城市文明指人类创造的城市这种形式本身,以及以城市作为物质载体而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城市的出现推动了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二)文明城市遵循的规律
要使得城市的发展更符合科学规律,就要把握好城市的特征及其发展的动力、规律。
1.城市特征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它有着自身的成长机制和运行规律,更有区别于乡村的鲜明特征。
(1)密集性
即人、物质、空间与活动的高度密集。城市的密集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密集。人的密集程度主要用人口密度这个指标来衡量。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是城市最显著的表象。
2)物质和资本密集。自从有了城市,社会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资金周转加快,创造出了更多的增值空间。可以说城市是国家物质财富主要的创造者和聚集地。
3)文化的密集。城市里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大专院校和多数科研院所,国家主要的行政管理、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设施(如体育场、体育馆)和大中型医疗机构等。这就使城市承担了创造和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城市文化亦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
(2)高效性
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其高效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1)高效率。由于完善的市政设施、便捷的通信手段、发达的交通工具和高智力的管理阶层,城市有着很高的运转效率。
2)高效益。随着城市文明的提高,城市可以利用同等规模的人口、土地等要素,产生更多的生产潜力,提升发展空间,使得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产生了较高的 发展效益。
(3)多元性
1)多功能。城市功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内部的经济活动必然具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第二,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城市是人们进行政治、社会等活动的中心,要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三,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城市必须提供教育、科研、文体娱乐等多种服务;第四,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城市还要提供方便于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的综合设施。以上功能,是任何城市所必须具备的,不可偏废与缺少。
2)多类型。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其《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一文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类:工业城市、混合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矿业城市、大学城市、游览
疗养城市。日本城市经济学家小笠原义胜也把城市分为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矿山城市、水产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和其他产业城市等类型③。
2.城市发展规律
所有城市的发展都遵循着一般规律,反映在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地理区位、地区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才条件(包含政策、技术、管理)、工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基础等要素上。结合张敬淦的观点,我们对城市发展中一些要素的规律进行了总结。(1)人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融合了人类主观意识的人工环境。可以说,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成为人类创建城市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能把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仅仅归因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是对人的力量的忽视,因为社会生产力之所以提高,还是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律首先应研究人,创建文明城市首先应‚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城市公民的需要,而且要关注外地打工人员的需要,正是他们在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维护整个城市的发展。只有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建设成舒适、方便、优美、宜居、和谐的城市。
(2)综合区位对城市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城市的综合区位包括很多,如地理区位、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和政治文化区位等。其中前两项属于非流动性要素。一个城市如果拥有与其他城市相比更便利、更通达的地理区位,或邻近丰富的自然资源,或是全国首都或省会城市,将在获取各种信息,发展城市生产,开展经济合作,扩大对外贸易,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一些沿海城市和各省省会较为发达就证明了这一点。
(3)科学技术是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城市的发展无不是因坚持科技的发展而走上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道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更要坚持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经济效益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经济管理的增强,以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能源、交通等问题的解决,都要靠科技这第一生产力,所以说在当今世界脱离科学技术的城市发展是不可能成功的。
(4)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潜在动力,影响着城市的长远发展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与经济密切不可分,知识经济的内核是文化,所以,不能低估文化建设对城市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而要提高城市和公民的文化素质,就要靠教育这立国之本。说到底,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盈都要靠文化。因为现有的经济、物质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人类文化的高低决定着物质文明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看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有发展的底气和潜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品位和文化发展水平,因为这些都是对城市长远发展起作用的基础条件和根本动力。
(5)政策因素对城市发展起着控制性作用
城市的发展既受直接政策,如城市人口政策和城市规划建设政策的影响,又受间接政策,如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不同的城市人口、城市规划建设政策以及不同的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政策,对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有着十分不同的作用和结果。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的城市人口政策、户籍制度和建制镇设臵标准,使得城市化水平从被人为地抑制转向迅速提高;两个时期中的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政策,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转向重点发展轻工业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劳动力流向和投资区域指向,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状况。由此可明显地看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控制作用。
(6)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城市发展的必要的自然条件 城市不只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一个由人类、植物、动物、微生物、城市设施和城市废弃物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城市内部以及与其外部其他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着极其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以及人群、车辆和信息的交流,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相对平衡。
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将从根本上导致城市问题的出现,阻碍城市的发展,甚至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7)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系统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
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离不开水、电、气、交通、信息,大量事实证明,如果城市断了水、电、煤气,交通瘫痪,垃圾成山,信息网络都不通,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就陷于瘫痪,就丧失了生存的条件,就会变成一座‚死城‛。城市基础设施不仅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物质保证,并且还是提高城市效率和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忽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延缓城市的发展。(8)城市发展必须拥有外部的区域经济的基础条件
城市都不是孤立的,都属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并与这个城镇体系内各个大小城镇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条件外,还必须拥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外部区域条件,包括区域内的水、土地、矿产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农业、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的条件。因此,研究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实现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9)城市的兴衰取决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科学的综合决策 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与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除了严重自然灾害和战争等特殊因素造成城市被毁甚至消亡以外,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和综合调控,亦即保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决定城市兴衰和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保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决策者对发展与环境的科学的综合决策。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要时刻遵循这九大原则和规律,不能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轨迹,而按个人的意志来改造城市的建设;否则,只能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二、文明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一)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定义
根据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规定,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城区)。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反映城市(城区)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文明城市的内涵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的称号,涵盖了城市的多个领域和层面。主要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明城市的物质内涵(1)物质文明的含义
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物质成果,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主要的内容,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现今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物质文明越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优越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
物质文明的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等,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等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社会进步程度在物质上的结晶和标志。
(2)物质文明的意义
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要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必须要靠经济的发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以这次汶川地震为例,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键时刻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6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5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国家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有力保证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资金需要。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国家有足够的财力和物资储备,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力量,有空前强大的生产能力,我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经济实力增强了,国家才有能力拿出巨资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建设。
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为我们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地震后,国际社会和友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些国家派来了救援队,国际友人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捐钱捐物,这固然是国际人道主义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上升了,其他国家看 到了中国的发展前景,愿意同中国交往。
(3)物质文明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物质文明的积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30年发展积累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的力量所在、信心所在。正是由于中国30年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国家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面对当前世界的经济危机,相信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迎接这次挑战。
(4)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
创建文明城市亦更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因为物质文明是文明城市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文明城市首先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物质文明,不然,该城市就不能进入文明城市的行列。
鲍宗豪教授认为,文明城市的物质文明,标志着该城市在物质生产领域、物质生活领域以及改变城市生存与发展环境过程中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该城市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值得强调的是,城市的物质生产是文明城市物质文明的重要方面,因此,每个城市都要大力发展生产,促进GDP增长,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对城市物质文明所包含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或提高却容易忽视。实际上,物质生活的提高也是城市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固然,城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特别是人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创造是城市物质文明的基本方面和决定意义的标志,但是,城市发展物质生产,花大力气去改进生产工具,对城市居民来说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要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并在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证和提高的同时去扩展自身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城市物质生产是城市物质生活的‚根‛和‚源‛,城市物质生活是城市物质生产发展的现实的外在表现。没有物质生产的城市发展,当然谈不上城市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没有城市物质生活的提高,事实上也很难全面说明城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不仅直接决定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而且还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经济条件、物质保障和技术手段,所以它对文明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是社会文明发展变化的物质动力和终极原因。对于文明城市建设来说,物质文明是最直观、最显著的标志。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措施,只有经济建设上去了,才有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经济搞活了,人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建设文明城市。
2.文明城市的精神内涵(1)精神文明的含义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
(2)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中共中央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更加突出的位臵,也就是要更加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城市精神文明
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和个人两种主体。社会精神最主要的一个体现是民族精神。个人层面的主要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持。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是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仍以汶川地震来做说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是前所未有的。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伟大的民族精神,再一次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进步。这说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而个人层面的精神文明包含在个人文明的框架之内,下文将作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文明城市的政治内涵
(1)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
人类的政治文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的出现,是政治文明起始的标志。政治文明明确地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的视野,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1844年11月写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计划草稿》。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地提到‚政治文明‛,并以纲要式的论述,广泛涉及与政治文明相关的概念与范畴,如‚国家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制’度‛。
在2001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这是第一次使用政治文明概念。2002年‚5〃3l‛讲话,他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16日,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更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地位及建设重点,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四大文明之一。
(2)政治文明的内容和含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文明的体现包括:始终矢志不渝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强调人民权利的回归。
据此,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四要素: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机构和政治实践行为四个层面。
其中,郭庆勤认为政治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现象的思想体系,是政治文明的观念形态,对其他要素起主导作用,处于优先地位;政治法律制度是政治统治、政治动作和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是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是政治文明的实体部分,处于核心地位;政治组织机构,是为了一定政治目的,按照一定系统结构组成 的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集体以及从事政治活动,保证政治法律制度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物质工具和手段,它也是政治文明的实体部分,处于重要地位;政治实践行为是政治文明的动态的具体的实践方式和现实表现,处于基础地位。
(3)城市的政治文明
文明城市中政治文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城市如何发展,发展如何取决于这个城市具有一个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取决于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以及市民的政治素质。
1)城市政治文明的含义。鲍宗豪教授认为城市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推进城市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改造城市生存与发展条件、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所创造及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及其与城市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在这一政治文明的定义中,包含着历史和现实两个尺度:从历史尺度看,城市政治文明是城市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与一定城市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政治发展的具体过程;从现实尺度看,城市政治文明是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改造城市社会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历史尺度是对城市政治文明的纵向分析,现实尺度是对城市政治文明的横向分析。
我们认为城市的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在政治活动中,政府运转协调有序,司法机关执法公平公正,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提高以及政府和社会、公民保持良好政治层面的信任关系。
2)城市政治文明的内容。城市政治文明的内容极其丰富,囊括城市发展的政治现象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复杂结构性。结合鲍宗豪教授的观点,归纳起来,城市政治文明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政治主体文明。即特定历史阶段的城市市民的政治观念、政治行为的文明。政治主体既可以是一个具有政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个体,也可以是以共同的政治理想、政治纪律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治团体或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政治群体。城市政治文明成果说到底是由城市的政治主体创造的,城市的政治主体以什么样的动机和方式从事政治活动,维护、代表什么人的利益,直接关系到城市政治文明的成果。因而,城市政治主体的文明程度是城市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考察一个城市的政治文明程度,首先要考察这个城市的政治主体的文明程度。
第二,政治关系文明。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就是各政治主体在获取和维护各自利益或所代表的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政治文明的程度往往表现为城市中政治关系的和谐程度。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不能凭主观意志,也不能按照自定的标准。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决策前找法律,靠法律解决问题必将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习惯。尊重民意,关注民生,为人民谋福利,成为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务实、高效的政府。城市中各政治主体如能有效地协调各自利益,自觉调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觉运用科学手段处理政治关系,并建有健全和完善的缓解矛盾、化解冲突、消除张力的机制和体制,城市政治文明程度固然高;反之,城市政治文明程度就低。城市政治关系的文明程度是测量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三,政治意识形态文明。城市市民的政治意识是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城市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心理反应,是城市居民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态度、政治认识、政治信念、政治习惯和政治情感等构成的复杂综合体。它虽然是无形的,却是城市政治文明的凝聚力量,在城市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导作用。因而,没有城市政治意识的文明,城市政治文明就会失去精神动力。
第四,政治实践行为文明。政治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以各种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政治行为的作用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市民文明的政治行为应是能在总趋势上推进城市政治进步的行为;反之,有些政治行为即使暂时能维护城市的政治稳定,但最终不利于城市进步,也不能被视为是文明的。判断政治行为是否文明的标准,归根结底在于看它是否符合城市市民的根本利益。另外,政治行为的理l生化程度如何,政治行为是否纳入城市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轨道,政治行为的宗旨和最终效能如何等,也都是衡量城市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
3)文明城市创建中促进政治文明的措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加快城市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并通过城市政治文明的建设,推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除了要不断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外,结合郑慧的观点,我们认为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懈努力,实现城市乃至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第一,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就是要使政治日益为人民群众所享有和运用,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社会的主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参与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依法逐步扩大政治参与。
第二,政治公开化。政治公开化就是要增强政治生活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彻底消解政治的封闭性和神秘色彩。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国防机密外,大量的政治活动,都应尽可能地公开。
第三,政治法治化。政治法治化就是要真正根据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构筑建立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进取精神和合理要求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明确定位政治主体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定各种政治关系,规范各种政治行为,保证各种政治制度依法运行,不断强化政治主体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第四,政治科学化。政治科学化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要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科学计算成本和收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第五,政治高效化。政治高效化就是政治主体,特别是国家、政府和政党等政治主体有较高的能力、能量,政治活动要有高效率和高效益,从时效、适效、实效等几个方面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能够把握和利用每一个时机进行调整和创新。
第六,政治清廉化。政治清廉化就是建立、健全政治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通过阳光工程,对政治权力实行严密有效的监控和制约,遏制和消除一切政治权力异化和腐败现象,实现政治权力主体清正廉洁,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体系的支持和认同。
第七,政治大众化。政治大众化就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真正起到引导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4.文明城市的社会内涵
文明城市评比的关键就在于社会文明。
广义的社会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社会规律作用的基础上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结果,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社会文明是小社会领域的进步状态,是社会规律在小社会领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社会文明行为、社会文明过程和社会文明成果的有机统一,指社会和人类全面发展的社会,表现为宏观和微观层面。
宏观即社会层面的文明,主要是指社会运转的文明合理程度,是‚中‛文明。微观层面的文明指公民文明。
(1)宏观层面的社会文明
建设社会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整个社会文明运转的有效选择。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文明主要表现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制基本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
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据此可以归纳出宏观层面的社会文明包括社会生活的文明、社会生活环境的文明、社会管理的文明、社会意识的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文明。
结合于建荣老师的观点,我们认为社会生活的文明是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社会文明规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和结果,是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体现为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文明。
1)社会生活环境的文明是社会生活环境在遵循社会文明规律基础上的优化和改善,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方面的文明。
2)社会管理的文明是社会管理遵照社会的特征,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对社会进行必要的管理,体现为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的文明。
3)社会意识的文明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与人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及人际交往规律的。
4)社会关系文明是伴随着社会生活文明而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在社会文明规律基础上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结果,是社会关系与交往方式的统一。
(2)微观层面的社会文明——市民文明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总和即为社会,所以微观层面上即‚小‛文明尤为重要。现代社会公民须具备遵照国家法律,行使应有权利,恪尽应尽义务;遵守社会公德,摒弃各种陋习;坚守职业道德,尊重他人劳动等最基本的素质。
城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空间凝聚形式,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往往是市民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体现。现代文明城市的内涵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既要有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又要有高素质的市民。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不仅是实现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市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形象。
因此,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就必然成为一个关系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市民应提高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无论对自身还是对社会文明的提高都是必要的。
1)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市民素质结构的基础,缺少这个基础,市民素质的提高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市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其他素质的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高,修养就会相对好一些,也就能更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罪恶都源于人的愚昧无知,‘知识即美德’,‘美德当成一种知识’,‘善基本上只是一个识见的东西’,因此知识是美德中的唯一要素。‛
2)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市民素质中最高层的素质。第一,它表现为市民要有国家意识。高素质的市民应当时刻以国家最高利益为标准来衡量一切事物,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它表现为市民要有法纪意识。法纪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前提。如果市民不具备法纪意识,目无法纪,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其结果是社会全面倒退,经济停滞不前,市民的基本生活也就得不到保障。同样,如果不具备法纪意识,市民在自身利益遇到侵犯的时候,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对推进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也是不利的。第三,它表现为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热情。市民积极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可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这不仅关系到每位市民的自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道德素质。道德是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意识和自觉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是调节身份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问的伦理关系和行为的准则。人类共同生活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根本的道德规范和规则,任何共同体都将无法存在,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必然也不可能良性发展。道德规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行为,成为个体从‚自由人‛进入社会性状态,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条件。
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公德、传统习惯等,它是市民素质的诸要素中的灵魂和统帅。如果市民的道德素质不高,民风、社会风气就会败坏,民族就会缺乏凝聚力而无法自立于民族之林。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人的市场行为和道德行为容易偏失,实际上现代社会已产生了大量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市民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风市貌,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4)生态环境意识。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人口、产业、资金、科学技术高度集中的地域,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里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些部门和开发商急功近利,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环境破坏为代价。重视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因此,生态环境意识是一个现代市民应该具备的素质,现代市民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爱护环境卫生,爱护植物,努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和谐而融洽,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文明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文明城市的生态内涵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历史告诉我们,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在随后的污染治理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城市处在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而生态文明是文明城市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生态系统的失衡将从根本上制约城市的发展,所以文明城市中生态文明是至关重要的。
(1)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刻,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誓,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作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增强及人类生态文明观念的提高。
(2)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继工业文明后的一个新的阶段。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本文所指的生态文明即是狭义上的,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根据十七大报告,可以得出生态文明的主要指标包括: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结合燕乃玲的观点,我们归纳出生态文明的内涵。1)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认识到人类生命依托于自然,若自然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结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不是人类对自然、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发展观。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原料开采、制造产品、使用再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达到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至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3)可持续而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3)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意义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路径。
1)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问题。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而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载体,所以我们认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必须走生态路线,而我国城市发展仍存在很多与生态文明相悖的现象。
第一,城市化与人口增长不断加剧城市的环境压力。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9.72%,到2007年底,城镇化水平达到44.9%,平均每年提高0.87个百分点。按照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比现在增长近1倍,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产生量也很可能会成倍地增长。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归因百分比为30%以上。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居民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近1/4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十分恶劣的大气环境中;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达不到标准;垃圾围城、噪声扰民、扬尘污染等环境问题都很突出。人民对城市环境的需求与实现的环境状况存在巨大差距,矛盾突出。
第二,生活源成为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将直接造成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的增加。近1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全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50%。1999年起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就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水排放量,成为城市水污染的第一制造者。从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来看,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特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2006年汽车保有量约3800万辆。据预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到2010年,我国将会有400个左右的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问题从煤烟型转化为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型的混合型污染。生活源将替代工业源而成为城市环境问题第一制造者,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城市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从形式到内容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生态环境欠佳。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造的环境系统,虽然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减弱很多,但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人的生存很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水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由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污染又不断加剧,并导致污染型缺水城市的增加。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四,城市结构布局缺乏生态性。城市社会是一个通过多种复杂的物理网络、管理网络和文化网络交织而成的多维人文空间。它们是在长期的社会、自然变迁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有些格局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合理的,但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从而导致一些诸如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管理体制等问题,比如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就引发了多种环境问题。首先,城市的扩张占用大量耕地,2003年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上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是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正常需求,但是耕地的大量减少,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土地开发利用普遍存在粗放性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地面硬化改变近地面气流场,会强化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地表的不透水面积率与地表径流的增大也会在水文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土地开发密度过大还会造成城市中心区严重缺乏开阔自由空间和城市绿地,最终导致‚城市荒漠‛的出现和环境质量的全面恶化。城市扩张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都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多环境问题。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是面对未来的必然选择。
2)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性。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成为城市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无疑是和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城市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符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一个城市好不好,不能只单一地看城市的经济指标,而要从社会发展的全盘来考虑,特别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
3)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措施。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人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以下几种意识: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民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拜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第二,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就是要从源头和手段上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排放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资源,从而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困境。其次,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减少的迫切需要。自从传统工业文明到来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大自然,导致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急剧减少,不仅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而且导致资源的急剧减少,人类发展的动力严重下降。2007年以来,从世界环境日、八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到夏季达沃斯峰会等,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几乎是逢会必谈的主题。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面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力对策。
第三,实行严格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这是关系到中国和世界的命运的问题,所以,张妮妮认为要像控制人口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和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决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次出现。
第四,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眭互动。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生态不文明,城市文明无从谈起;生态不文明,我们将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和生产环境、生态环境,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
6.城市内在的创新
城市文明的内在特质是创新。任何城市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均会形成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功能,但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功能文明的差异,不仅仅在于服务与管理,更具特质的则是创新。创新体现在依据城市特色,找准城市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创新使一个城市能找到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如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创新会创造出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文化,创新使城市功能的发展与完善更具活力、更具集聚与扩散的能力。如一些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伦敦、纽约、巴黎等,它们对本国与世界各国的辐射能力,不仅是这些城市的经济、金融,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
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城市文化设施和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功能文明,增强了城市对世界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可以说,伦敦、巴黎、罗马以及纽约、华盛顿等国际大都市一流完善的文化设施,既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到这些城市参观访问,又为城市的持续创新积蓄了思想文化资源与能量。
7。空间界定
文明城市要有一个合理的空间界定。
鲍宗豪教授认为城市的空间界定应该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具有一定地域规模、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生态规模的行政区域,如直辖市、省会市/副省级市、地级市与县级市的行政区域内。
第二个层面是:在具有不同规模的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化地区‛,重点是城市的建成区。
行政区划作为空间边界尺度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理解和正确使用,而对地理规模边界,人口、生态规模边界的认识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下面对第二层面加以界定。
首先是城市地理规模边界确定。任何一种类型的城市均是由城市建成区与处于边缘地带的农村(或称郊区)所组成的二元结构体系。
在城市里,城市的建成区与郊区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根据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梯度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城市里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村的发展要靠处于中心地位的建成区去带动、去辐射。我们界定文明城市的测评范围时,重点应当考核处于中心地位的建成区的‚文明度‛,同时也关照农村、郊区的‚文明度‛的提高问题。
其次是城市人口规模边界确定。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人类群体和个体的文明素质的提高,文明城市要测评的是人口的知识水平、交往水平、生活水平、道德水平等。文明城市既不是在一个低于临界值以下的狭小区域内的文明城市,也不是指城市内少数人的文明。文明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一定人口边界规模。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根据行政区划对人口规模的规定,对文明城市测评的最低限定应当是县级市。
最后是城市生态环境边界确定。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的文明城市空间概念还必须具有生态与环境的约束边界。生态化是一个文明城市的重要特征与标志,只有当一个城市具备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无环境公共危害的外部性溢出效应时,才能有资格谈论文明城市建设的整体进程。所谓生态与环境约束边界主要包括:要求在城市之内实现其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其在城市的‚生态服务‛价值相平衡,使城市内‚生态服务‛价值达到保值和增值;要求城市内环境自净能力、环境缓冲能力和环境抗逆能力的总和获得不断提升,或至少保持环境容量为一常量,并使环境质量获得逐步改善和稳步提高;不能对本城市以外的相邻地区产生生态与环境方面的公共危害,不能把‚成本外部化‛推向城市外部。一个城市只有在生态环境方面满足上述约束条件之后,实施文明城市的空间概念才具有正确性。
第四篇: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二章)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二章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
一、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
创建文明城市势在必行,这是由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我国城市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
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表现在城市的更新、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等方面。城市化是城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体,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
结合杨重光老师的观点,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存在很多严重问题。
(一)忽视城市化形式的多样性和地区差异性
城市化是一个总的概念,其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居民,特别是让更多的农民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习惯于城市生产和生活。因此从“以人为本”出发,其形式是多样的,道路是多条的。
可是我国很多地方进行的城市化不考虑各地的经济实力和地区差异,忽视从地区的历史发展、经济水平、民族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盲目地巨资规划建设城市或城镇,不顾居民负担和政府财政,急于集资大造新城,甚至搞大拆大建,或乱拆乱建,强迫“农民进城”,追求表面的城市化指标。城市化变成了“造城化”,城市化等同于造城运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主要的表现有:能源浪费严重,能源存量结构失衡,GDP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的;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农用地的流失和资源的浪费;宜居土地和水资源稀缺,人类的生存质量得不到保障;城市推动力失调,有的城市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地向大城市看齐,建设新城、新区,城市风貌雷同,缺乏地方特色;污染排放失控,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带来困难,且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城市化经济基础不扎实
城市化既是一个动力,更是一个结果,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必然要求。城市化的基础,一是市场经济,二是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必然要求达到相应的城市化水平,所以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是城市化的基础。我们有的地区不是着力去发展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而是追求表面的、形式的城市化,其结果城市人口增加了,部分农民也进了城,但是并不为进城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和社会保障,致使进城农民成为城市贫民,个别人生活无着并沦为乞丐,给城市带
来了压力和负担。
(三)重数量轻质量倾向明显
城市化既存在数量、速度和水平的问题,但同时更有质量的问题。城市化的质量核心标志是实现城市化的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否稳定提高,有无必要的保障,城镇能否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只重视建设不重视管理,盲目追求指标,不务求实质。城镇规划面积很大,基础设施建设却十分薄弱;市场建设气势恢宏,却有场无市缺乏人气;城市化率节节上升,居民生活却缺乏保障;GI)P增长很快,但环境越来越差。如此等等,都是城市化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表现。
(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城市化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更是城市和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当然,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乏城市建设搞得好的城镇,但是从许多城镇来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供排水设施不强;油电气等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治理生态建设落后,城镇抗灾防灾能力脆弱,设施的科技含量极低,致使灾害频频发生等。许多小城镇交通不便、市场混乱、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水体恶化、河流干涸,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所以,放开户口强拉农民进城,而进城农民却寥寥无几。政府一相情愿的城市美化运动,多数是好看不实用,有的更有其名而无其实,不仅严重脱离实际,而且浪费大量钱财,是借城市化之名,行个人升官之道。
(五)城市不和谐因素大量存在城市在发展中过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忽视了社会人文建
设,导致一系列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主要表现有:城市中的社会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城管与摊贩经常对抗,部分城市市民与警察关系紧张;法制建设不健全,‘政府存在违法行政的问题,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严重;人际关系淡漠,市民的素质不高,对人际关系的和谐构成了威胁;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增大,贫富分化问题突出;社会保障缺乏;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总之,城市社会人文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以上表现充分说明:文明不再和城市同行了!
所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这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基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创建文明城市势在必行。实施应对这些挑战的基本对策,正是实现中国城市文明化、发展可持续化的基点。
二、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城市形象,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创建文明城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文明与和谐息息相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一)创建文明城市是时代的呼唤
创建文明城市是时代的呼唤,是城市发展本身的要求,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未来潜力的必由之路。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无形的资产。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城市,都需要通过塑造城市形象、开发城市品牌、塑造城市魅力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一个城市树立了良好形象,不仅对内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激发他们维护城市形象的热情,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对外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吸引力、竞争力。因此,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既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既可以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对外吸引力、竞争力,也可以提高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激发人们维护城市形象的热情,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可以说,创建文明城市对于对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提高竞争力、辐射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迫切要求有文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对生活环境、服务水准、社会治安、社会风气越来越关注。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助于改善党
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仅有助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且有助于改造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好执政为民的理念,推动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在创建活动中,提高城市设施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措施,这都将更直接、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评价文明城市的七个指标是: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②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③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④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⑤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⑦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是要求政府、社会、市民各个层次文明程度共同提高的过程。各个层次的文明程度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明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总之,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合理、持续有效地投入到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健康的城市文化氛围与和谐的城市人群关系、培育具有独特内涵的城市精神与品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水平等方面,从而有利于切切实实地增进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福利的过程,这样的文明城市评比将会真正地促进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说文明城市创建重在过程,在过程中全面提高。这也是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初衷所在。
第五篇: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2007年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的一年。200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延伸和发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一、2007年情况
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为确保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市委发布公告,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公布,并在贵阳市各大媒体重要位置刊登。分解表对《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进行了详细分解,共9大类别,每项类别又分成若干项,每项除明确完成时限外,还明确具体负责人,从贵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逐项分工负责,对口各局、委为责任单位。
制定法规,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在2008年制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规定、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贵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修订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等多项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列入立法计划,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对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贵阳市劳动监察条例的修改和贵阳市人民调解工作条例、贵阳市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办法、贵阳市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条例、贵阳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项目开展立法调研。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7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共481个,总投资89.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6.34亿元,超额完成了10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建安投资10.2亿元。金阳新区城市道路工程中金朱路、迎宾东路(二期)、兴筑东路(二期)已建成通车;金岭东路已正式开工;金朱东路不涉及拆迁和林地路段已开工,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兴黔路(一期)A标已建成通车,正在进行人行道、边坡及管道工程的施工,B标已建成通车;兴筑东路(二期)A标已实现通车。开工建设贵金线、北京西路、花溪二道、朝阳洞路、市北路二期、水东路、西南环线一期等七条道路,道路总长50公里。完成服务大楼立交桥、10个人行过街系统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线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2007年,共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077公里,完成投资36804万元。其中,县乡公路完成221公里,村公路完成856公里,顺利完成“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实事目标任务1042公里。农村乡镇客车站共开工14个,完工10个,圆满完成了10个乡镇客车站建设的实事任务。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及配套小水池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实际完成1371口/44670立方米;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88万亩,占计划的100%。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370户,超额完成计划的13%。动工建设沼气池36750口,完工35984口;改圈29186间,改厕29147座,改灶28763个。完成串户路改造634.7公里,占计划92.7%。“万户小水池工程”进展迅速,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超额完成实事任务。农村市场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了400个农家店和20个农资超市工程总量的95%。“建立15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任务完成176个。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清镇东郊水厂厂区土建工程完成90%,城区供水管网已完成50%。金阳新区消防指挥中心、金阳医院已完工投入使用。贵阳市新庄污水处理厂厂龙塘大沟改线工程已完成,厂外截污沟工程进展顺利。贵阳市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构筑物基础已完成,SBR池结构已完成,沉砂池上部结构完成。小黄河二期工程河道开挖已完成,河道档墙施工完成92%,安装完成50%,完成总量95%。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完成地下室和边坡防护工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勘工作基本完成。贵阳市传染病院改扩建项目消化道病区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呼吸道病区基本完成即将进行竣工验收,贵阳市护理职业学院建
1设完成教学楼、1号学生楼基础。全市用以接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8所公办学校改扩建已完成。
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城乡生态文明意识增强。扎实抓好以营林工程和绿化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占用林地建房35357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2.7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19%。初步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前关停华电清镇发电公司2×6.5万千瓦机组,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3户企业加强了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8户。实施水晶集团、贵阳煤气气源厂等企业的14个重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确定10户企业为第三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加快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在中心城区开展了以治理噪声、饮食油烟污染为主的“双降”工作。全年大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46天,比上年增加7天。全面启动“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工作,初步建立了“两湖一库”治理保护的长效机制。2007年5月30日,贵阳市正式向国家建设部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请,建设部专家组于2007年10月19日—10月21日到贵阳检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最终,在11月底国家建设部组织的评审会中,贵阳市由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从全国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把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工作,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完成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申报、创建方案和组织动员工作。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巩固贵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做好迎接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促进中心旅游城市、旅游集散地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升。2007年,贵阳市旅游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中心”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避暑之都”城市旅游形象的目标,按照“树雄心、展‘两翼’、抓落实、促腾飞”的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营销宣传,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狠抓行业监管,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使全市旅游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1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9%。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9.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51 %,12.83 %,15.09%。
循环经济扎实推进。2007年4月印发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2007年8月下发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贵阳生态经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2007年4月编制完成;正式下发了《贵阳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目前已选择金阳新区和一些大型的楼盘进行试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工作。目前已命名了39个绿色社区和75所绿色学校,为全市的大力推广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方面,确定了16个项目做为2006-2007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这16个项目中,农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个,工业类节能项目2个,工业类节水项目1个,工业类废气、废渣循环利用项目9个,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项目1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79768.7万元,目前,已完成3332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800万元,利用粉煤灰及其他废渣近19万吨、废旧塑料1000多吨。其中,有9个基本完工,3个开工建设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还有4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民生事业得到加强,社会更显和谐。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城乡统筹就业7.2万人,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年末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市低保继续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惠及3.49万户7.85万人,农村低保惠及3.16万户7.06万人。全市养老参保人数达42.95万人,扩面达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3.8万人,扩面3.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5.5万人(含离退休人员21.3万人),扩面5.6万人;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万人。对困难群众中的患者实行医疗优惠政策,为“低保”户减免医疗费约16万元。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有所居”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已开工廉租房建设5万平方米,备案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达58.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完成136项科技计划项目,预期新增产值14.64亿元。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再次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免除全市农村和城市低保人群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对8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补助。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舞大赛,县级“两馆”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2.63%,高于全年目标。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人口自然增长率4.31‰。强化安全生产,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评比在全省名列前茅。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显著上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2008年展望
一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能力。2008年贵阳市将配合省抓好贵广高速铁路贵阳站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环城高速路西南段建设;启动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修编城市路网规划,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规模;按照“三环十六射线”骨干路网规划,加快南环线等道路建设,力争启动北京东路建设;新增3000个停车位。加快金阳新区路网建设,建成连接老城区的贵金线,打通新区至百花湖、清镇的快速通道,推动贵广铁路金阳客站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0个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完成1000公里村寨串户路,新建15个农村乡镇客运站、8个农村乡镇渡口;解决20万户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开工建设7座小型水库;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26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治理2万亩;建成“四改一气”
1.76万套。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八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中介服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以上,尽快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四大治理工程。开展以治理“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治水工程;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开展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继续推进第三批试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抓好年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订并实施《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条例》,继续推进开阳磷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息烽磷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建设。
四是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和谐贵阳”。实施“学有所教”计划,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全市中小学杂费,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劳有所得”计划,继续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万个,力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8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1.8万人,转移就业1.44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病有所医”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确保参合率达90%以上。实施“老有所养”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年内养老保险扩面3.3万人、医疗保险扩面2.2万人、失业保险扩面2.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2.2万人、生育保险扩面1.1万人。实施“住有所居”计划,加大保障性廉租房建设,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制度,进一步理顺经济适用房管理体制,加快城区危房、旧住宅区、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建成廉租住房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完成4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建。实施“居有所安”计划,深入推进“平安贵阳”创建工作,继续开展 “严打‘两抢一盗’专项斗争”。
五是努力平抑物价过快上涨。提高粮、油等重要商品储备能力,制定重要商品供应应急预案,完善流通渠道,积极搞好食品市场供应,加强食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健全物价上涨与提高低收入人群补贴和保障标准实行挂钩联动的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