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2017年上半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关于做好2017年上半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结题鉴定工作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根据教育厅工作安排,为了规范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管理,提高研究水平,保证结题质量,现将2017年上半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题鉴定时间
拟定于6月13号--14号(教育厅规定:高校需在结题鉴定会一周前网上提交结题项目汇总,并严格按照网上申报结题情况安排结题事宜。各课题组务必于6月4日前登录管理平台申报结题),具体时间、地点于结题鉴定会前一天发至课题负责人办公网邮箱,并在办公网及教务在线网站通知,届时请留意办公网及教务在线网站。
二、结题对象
1.2014年(含2014年)前立项的省级课题。2.根据《南昌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校级教改课题立项满2年可申请结题,最长研究年限不超过6年,否则将取消立项资格,收回资助经费,且课题主持人
/ 6
两年内不得申报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1年立项的课题今年必须参加结题,请课题主持人安排好结题时间。
3.因省级课题从校级课题中产生,省级课题结题默认校级课题结题。
三、结题程序
(一)网上申报及材料提交
1.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需登录“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管理平台(http://219.229.250.71/jxedu)”申报结题,详细操作流程见附件1。
(1)2013年前立项的省级课题负责人请先登录平台进行注册,待系统管理员确认本校教师身份、赋与结题资格后,再录入课题名称、课题参与人员等信息。
(2)2013年后立项的省级课题负责人请直接登录管理平台申报结题,待系统管理员赋与结题资格后,再录入结题信息。
教育厅每年上半年6月1号开始受理网上申报结题,高校需在结题鉴定会一周前网上提交结题项目汇总,并严格按照网上申报结题情况安排结题事宜。根据我校此次结题时间
/ 6
安排,请各课题组务必于6月4日前登录管理平台申报结题,否则将无法安排结题。
2.校级课题不需网上申请结题。
(二)电子及纸质材料提交 1.省级课题应依次提供下列材料:
封面、目录、课题申报书(其中2013年以前立项的课题需提交盖有省教育厅课题主管部门 “同意立项”公章的原件)、课题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1000字左右)、成果附件(其中《研究报告》约5000~10000字)、结题鉴定表。课题组还应起草《结题鉴定自评意见》。2013年及2013年以后立项的课题组可从管理平台导出开题报告及中期报告。
2.校级课题应依次提供下列材料:
封面、目录、课题申报书(其中2012年后立项的课题需提交盖有教务处“同意立项”公章的原件)、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写作要求与省级课题《结题报告》相同,详见附件6)、成果附件(其中《研究报告》约5000~10000字,写作要求与省级课题《研究报告》相同,详见附件7)、结题
/ 6
鉴定表,如有人员调整或项目内容变更须附上项目调整申请单。课题组还应起草《结题鉴定自评意见》。
3.结题鉴定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单独装订;其它纸质材料(双面打印或复印)可暂不胶装,以抽杆文件夹夹装。
以上纸质材料一式3份交学院教务办。各学院教务办汇总材料后,请填写附件11《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结题汇总表》,并请于6月5日12:00前统一交至教务处教学改革与发展科。以上材料电子稿(含汇报PPT),请发至廖清办公网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三)结题材料将全部予以网上公示。
四、结题鉴定程序 1.专家审阅材料;
2.课题主持人汇报(每个主持人的PPT汇报不超过8分钟);
3.课题主持人答辩(课题组全体成员须到场); 4.专家评议;
5.专家组作出鉴定结论(结论分成通过、整改通过和暂
/ 6
缓通过三个类别)。
请拟参加本次结题的各课题组对照结题要求,在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标的前提下,做好结题鉴定工作。不符合结题基本要求的项目,不予受理。
联系人:廖清,联系电话:0791-83969096。附件:
1.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管理平台提交结题信息使用手册 2.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 3.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书 4.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鉴定表 5.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6.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鉴定程序规范 7.省级教改课题所要求的研究报告的内容与结构(一、二)
8.南昌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暂行)9.南昌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 10.南昌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鉴定表 11.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结题汇总表
/ 6
教务处
2017年5月22日
/ 6
第二篇: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附件3: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立项时间:
年)
项目名称:
立项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签名)
以下是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不少于5000字。需项目负责人签名。其内容包括: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主要的改革措施及具体实施情况;理论水平、实践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项目的特色及创新;研究内容的重要变更情况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第三篇: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下称“省级教改课题”,可简称“省教改课题”)的管理,进一步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教改课题,是指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在构建全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它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全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条省教育厅对省教改课题进行综合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高等学校要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指导、管理工作纳入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计划,为教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对教学研究成绩突出的人员予以奖励。
二、申报与立项
第五条省教改课题主要范围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的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分重点课题(含招标课题)、一般课题、经费自筹课题3类。3类课题中的重点课题应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领先理念,采用现代科研手段,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影响面广,推广价值大,社会效益好,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攻关研究项目。另外,教育决策部门急需研究的少数重要课题,以省教育厅特别委托课题的方式,单独立项。
第六条省教改课题每年申报1次,申报时间一般在当年五月份。自省教改课题立项指南发布之日起受理各高校的课题申报,受理期限为1个月。高校在申报课题时,应确保教学第一线教师申报的课题比例占申报数额的80%以上。
第七条申请省教改课题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1.对江西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
2.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
3.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论证;
4.能取得较好的预期效益,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5.课题论证充分,目标明确,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经费预算、人员组合合理,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基本条件;
6.为了体现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应用性特点,发挥课题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作用,课题研究时间一般应不少于2年。
课题研究时间从批准立项的时间开始起算。
第八条为了保证省教改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申请人一般应是承担过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他人员须有2名相关专业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推荐,推荐函包括课题的选题价值、队伍情况、科研基础、科研条件保障、成果预测等内容。省教改课题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仅限1人,一般课题及经费自筹项目参研人员原则上限定在 5人以内(含主持人)。
鼓励各高校发挥学术团队或教学团队进行项目研究的集体攻关,以教研室、课程组等团队形式申报课题。
承担有省教改课题研究任务者,在其主持的省教改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后,方可申报下一的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同时申请2个及2个以上课题。
第九条各高校根据省教改课题的性质、目标和本校的实际,对申报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和初评程序进行初审,确保推荐质量,并按照规定的要求上报到省教育厅指定的地点。
第十条省教育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聘请省内高等教育学科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科的专家,对各类课题分组评审,初选出立项项目并提出立项意见。为了保证课题立项质量,课题立项评审实行“盲审制”,评审组成员依据统一制定的评审指标,对通过初审的课题的立项论证活页(活页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等带有身份意义的文字)进行匿名初评,并按照评审组的赞成立项率决定立项与否。
第十一条省教育厅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结果,形成立项意见和研究经费分配方案,报厅领导审批后公布立项项目。
三、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省教育厅高教处是省教改课题的管理部门,负责省教改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各高校应明确具体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
第十三条 实行资助课题开题报告制度。开题报告书主要就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计划等进行报告。具体操作办法授权学校课题管理部门制定。
自筹课题可参照执行。
第十四条建立课题中期报告制度。自获准立项之日起、满1年以上时,课题主持人应向学校课题管理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并填写《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书》,其内容可作为课题经费使用、晋级晋升时课题认定的依据之一。
高校应将实施课题中期报告制度作为帮助和督促课题组实施研究计划、安排课题经费、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标的主要措施。
第十五条课题实施过程中,高校要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必要时,课题管理部门可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组成员参加研究的情况,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十六条 课题进行中需对研究计划、主要人员作重大调整、变更或有其它重大变化的,由课题主持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签署明确意见,报省教改课题管理部门批准。课题主持人不能履行研究职责的,所在高校应采取措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继续进行,并及时报告省教改课题管理部门。
四、结题鉴定
第十七条实行研究成果实践应用与检验制度。其中,理论性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时间一般应在半年以上;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时间一般应在1年以上。
课题研究成果实际应用时间的计算,理论性课题从该成果合法发表或按合法的学术组织正式采用、交流之日起算;实践性课题从研究成果被院系、学校、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政府机关或其它学术组织正式采用、交流之日算起。
第十八条完成课题任务后,课题主持人根据课题申报书设定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向学校提出结题鉴定申请;省教育厅
委托江西省高教评估所受理各高校课题结题鉴定申请,如果一所高校申请结题的课题数量较少,可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与其它高校的结题工作合并进行,或交由省高教评估所组织进行。省教育厅不直接受理课题主持人的结题鉴定申请。
课题主持人申请结题鉴定时应按照以下顺序提供材料:封面、目录、课题申报书(其中1份为盖有省教育厅课题主管部门“同意立项”公章的原件)、课题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成果附件(含必备的《研究报告》)、结题鉴定表。课题组还应起草《结题鉴定自评意见》。
结题鉴定表单独装订。
第十九条为了确保结题质量和专家评审意见客观、公正,结题鉴定方式一般为会议鉴定。课题组所有成员原则上需到会陈述、答辩。专家组成员由3~5名专家组成,校外专家应占2/3以上,专家组长由校外专家担任。校外专家由评估所聘任,校内专家由学校提名,评估所认可。结题鉴定费用由所在学校或课题组负责。
第二十条课题成果通过鉴定后,由省教育厅负责终审工作。终审合格的,颁发统一印制的《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证书》。对初次评审不能通过鉴定结题的课题,可暂缓结题,待提交相应成果、完善材料、符合条件通过鉴定后再办理结题手续。
第二十一条每所高校每年组织课题结题鉴定的次数一般为2次(6月、12月)。省评估所根据各高校申请结题鉴定的情况,汇总后上报省教育厅,以确定集中结题的工作计划。
第二十二条实行课题结题鉴定结果复审制度。课题组如对专家结题评审意见有异议的,可提出课题结题复审,由省教育厅高教处重新组织专家评审,并原则上以复审意见为终审意见。
第二十三条实行课题研究成果公示制度,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成果将通过江西高等教育网等媒体相应栏目等方式进行公示,同时实行课题研究及专家结题鉴定警示制度,对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课题承担人员及不负责任的课题鉴定人员,将给予警示。
第二十四条实行重点、招标项目结题鉴定的评价意见的公示制度。
五、成果应用推广
第二十五条对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课题主持人、承担高校应向其他高校和社会组织推荐,促使省教改课题发挥效益。
第二十六条对深化高教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成果,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宣传和推广。
第二十七条省教育厅不定期对通过结题鉴定的教改课题成果进行汇编,并召开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及时发布研究成果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优秀教学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运用。
第二十八条省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论著、论文等)公开出版(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标明)课题类型。
六、附 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十条省教育厅以前发布的省教改课题管理规章文件中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各高校根据本办法制定本校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省教育厅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江西省教育厅。
第四篇:四川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1:
四川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四期)
课题申报指南
一、重点项目选题(自拟具体题目)
1、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风格和特色的研究
3、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5、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6、本科专业建设与调整模式研究
7、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研究
8、当代大学生人文境界培育研究
9、学术研究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研究
10、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和体系研究二、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选题(自拟具体题目)
1、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2、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研究
3、研究型大学教学组织结构的研究
4、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5、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实验中心建设的研究
6、研究性大学合格课程标准及教师授课要求研究
7、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研究
8、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9、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10、特色专业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1、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12、教材建设与管理
第五篇: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附件1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总则
1.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下简称 “教改课题”)立项建设管理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2.教改课题立项建设的宗旨是:引导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结合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新情况、新要求,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探索形成江苏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亮点,培育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
二、立项要求
3.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的基本要求为:
(1)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富有创新性,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创新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有整体的研究与实施方案,有明确的预期成果。
(3)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4)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研究力量,学校积极支持,在人员、经费和条件等方面有保障措施。
在上述条件基础上,根据课题的综合性、前瞻性、先进性、创新
性和实践性,遴选出一般课题、重点课题和重中之重课题。重中之重课题原则上需两所及以上高校(单位)共同申报、研究。
4.省教改课题选题范围参照申报当年发布的《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具体课题名称由申报者自定。
三、申报与遴选
5.教改课题由全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独立设臵的成人高等学校及高等教育相关研究会,按照规定限额推荐申报。
6.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及成人高校的教师要求可放宽到中级职称。课题主持人不超过2人,且每次只限申报一个课题项目。
7.已经列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各类课题不再重复申报。凡省教育厅立项的在研教改课题、经我厅审核未能通过结题的教改课题主持人一律不得申报。凡被省教育厅撤项处理的课题主持人,从撤项开始6年内,一律不得申报省级教改课题。
8.教改课题申请程序包括项目组申请、学校组织专家遴选、公示推荐。各高校应确保教学一线教师作为主持人申报的课题比例占申报总数的50%以上。
9.省级教改课题,采用学科组评议、评审委员会审议、网上公示、省教育厅审批的方式,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四、管理与经费
10.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教改课题立项建设、成果验收和综合管理,每2年组织一次教改课题申报立项工作。高等学校要把教改研究纳入本校教学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具体管理部门,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11.重中之重和重点课题由省教育厅负责项目指导、鉴定工作,一般课题由各高校负责。高等学校应建立教改课题日常管理制度,对-2-
课题研究情况、经费使用等进行督促检查。
12.教改课题实行开题报告制度和报告制度,由课题承担学校组织实施。开题报告主要应就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计划等进行报告。立项满1年,课题主持人应向学校课题管理部门提交研究报告。
13.课题主持人退休、调离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变更主持人,须由课题所在单位的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否则该课题不予结题。主要参与人员调整或有其它变化,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的管理部门审核确定。
14.课题研究经费采取省教育厅与学校共同资助方式,学校配套经费应不低于省教育厅资助经费,并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专款专用,提高效益。
五、鉴定与结题
15.课题完成后,应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并报省教育厅结题。鉴定结题的条件为:
(1)完成“项目申请书”中确定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
(2)课题研究应重视改革创新的实践效果,理论结合实际,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
(3)重中之重与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要着力反映和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成果有创新、有特色,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16.鉴定结题应在课题立项建设2年后进行;符合课题鉴定结题条件,可在立项建设1年后申请提前鉴定结题。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重中之重和重点课题由项目主持人提出申请、学校审核,报省教育厅审定,研究时长不超过4年;一般课题由项目主持人提出申请、学校批准,研究时长不超过3年。不按规定及时鉴定结题的课题,省教育
厅一律予以撤项处理。
17.重中之重和重点课题的鉴定工作由学校向省教育厅提出书面申请,其中,重中之重课题由省教育厅负责组织专家鉴定;重点课题由学校提出建议专家名单、省教育厅审定后组织鉴定。一般课题鉴定由省教育厅委托学校组织实施。
18.重中之重与重点课题鉴定须填写《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一般课题鉴定须填写《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书》,撰写5000字左右的成果精粹,提交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成果鉴定书》与《结题报告书》1式3份,其它材料 1式1份,成果精粹同时报电子挡,由学校管理部门统一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19.鉴定验收工作主要采用专家会议评审方式。鉴定专家组成员应具备高级职称,一般为5人。一般课题鉴定校外专家至少1人,重点课题鉴定校外专家至少3人,重中之重课题鉴定均应为校外专家且至少5人,鉴定专家组组长必须由校外专家担任。鉴定结题费用由所在学校或课题组负责。
20.专家会议评审程序为:课题主持人介绍项目研究情况;专家组审议材料、实地考察、答疑质询;专家组评议,提出鉴定意见。鉴定意见包括:是否完成《项目申请书》中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对研究成果在改革创新、实践效果和实际推广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21.省教育厅于每年的1月和7月,统一组织对学校报送的课题鉴定材料集中审核。各高校需在12月底和6月底之前报送相关材料。经审核同意结题的,省教育厅在《成果鉴定书》和《结题报告书》上签署意见。
22.被验收课题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结题:
(1)未完成研究计划,或未经同意变更研究内容、研究计划;
(2)预期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实用价值、应用推广价值;-4-
(3)提供的结题材料数据不真实,手续不齐、材料不全;
(4)其他不符合鉴定结题条件的。
未通过鉴定结题的课题,课题组应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符合条件后重新组织专家鉴定,或完善材料、补齐手续。通过专家鉴定并经审核验收后再办理结题手续。
23.省教育厅视情组织专家对学校已鉴定的课题进行抽检复评。抽检复评、课题验收和结题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况,省教育厅将限制个人申报、减少学校下一轮申报限额或立项数量:
(1)申报、鉴定验收材料弄虚作假;
(2)剽窃他人成果、违背学术道德;
(3)没有配套经费或经费配套不及时;
(4)课题管理执行不力,学校整体课题结项率低于60%;
(5)有被省教育厅撤销教改课题立项的。
六、成果与应用
24.对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研究课题,承担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应用和宣传,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现实生产力,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共享,充分发挥教改课题立项建设成果指导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优先推荐优秀成果申报国家和省教学成果奖励。
25.省教育厅及时发布研究成果信息,进行网上成果展示,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优秀教学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运用。
26.教改课题研究成果(论著、论文等)公开发表时,应在醒目位臵注明其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同时归属省教育厅和课题完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