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

时间:2019-05-14 01:1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

第一篇: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

【发布单位】辽宁省

【发布文号】辽政发〔2005〕6号 【发布日期】2005-03-01 【生效日期】2005-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辽宁省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政发〔2005〕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同意省交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三月一日?

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

为落实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征地动迁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

一、征地动迁补偿实施原则?

1?高速公路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先导性产业,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性规定基础上,对高速公路建设实行政策倾斜。?

2?明确责任,强化管理。省交通厅全面负责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征地工作的组织实施,沿线各市政府负责动迁工作的组织实施,林业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积极做好配合工作。省交通厅与省国土资源厅签订征地补偿投资协议,与工程沿线各市政府签订动迁补偿投资协议。?

3?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建设项目用地(包括铁路、军事、林地等)的预审、报批、征地实施、占补平衡造地、施工期间服务、补充扩大征地、办理土地使用证以及涉及征地的协调服务工作。征地补偿费要严格执行实施本方案所定标准,并足额及时补偿到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4?各市政府负责地上地下附着物的动迁、地方协调等项工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动迁投资范围内可细化补偿标准,合理调剂使用资金。?

5?凡由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收取的费用原则上减免。涉及国有资产的电力、电信、铁路、水利、管道及军用设施等构造物的动迁,按成本价给予适当补偿。?

6?因工程需要扩大征地以及动迁增加的费用,在相应补偿投资协议的不可预见费中列支。增加的补偿项目由建设单位与国土资源部门和各市核定。?

7?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各市政府应依法征地、动迁,合理保护被征地和动迁群众的利益,承担因征地、动迁所涉及的法律、经济、群众上访等责任。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阻碍工程施工现象。?

8?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征地、动迁专项资金管理,加强廉政建设和监督。?

二、征收土地补偿、税费标准及征地工作程序?

(一)征收土地补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1.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2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3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1.76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2.64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4.4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0.64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0.72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0.16万元。?

(二)其他税费?

1?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2?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3?征地管理费,按征地总费用的3%计算。由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4?耕地占补平衡造地费,平均每亩4000元,由辽宁省征地事务服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统筹调剂使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监督验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各市动迁办公室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将协议作为征地报件必备件附征地卷一同上报。?

5?公开征地批准事项。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地批准事项。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组公告征地批准事项。?

6?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协同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对被征地集体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1?房屋补偿标准?

楼房(二层以上)每平方米补偿650元。?

捣(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米补偿550元。?

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补偿3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着物补偿标准?

仓房每平方米补偿1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补偿25元。?

沼气池每个补偿400元。?

厕所每平方米补偿50―100元。?

猪鸡舍每平方米补偿50―10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补偿25―30元。?

菜窖每平方米补偿50―130元。?

砖石墙每延长米补偿50元。?

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长米补偿150元。?

大门楼每个补偿400元。?

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2000元。?

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2000元。?

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1万元。?

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长米补偿10―30元。?

电话移机补助费每户200元。?

有线电视迁移补助费每户300元。?

坟每座补偿300元。?

3?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每户6000元。

四、征占林木补偿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补偿。?

1?林木补偿标准?

⑴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13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3600元;?

14―20年平均每亩补偿3000―18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⑵柞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3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4400―6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2400元。?

⑶红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2000―3100元;?

21―40年平均每亩补偿4600―6200元;?

41―70年平均每亩补偿168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9600元。?

⑷落叶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3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25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1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补偿标准?

一般林木(杨柳榆槐等)?

幼龄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5―20元;?

中龄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22―5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1元。?

3?森林植被恢复费?

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苗圃地每亩4000元;?

未成林每亩2667元;?

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5336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每亩6667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亩2000元;?

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亩1334元。?

4?林业设计费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复费总和的3%收取。?

五、果树补偿标准?

1?苹果树?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5-9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90-21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210-1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600元。?

2?梨树?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5-45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45-144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144-1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600元。?

3?桃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5-45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45-144元;?

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补偿144-36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80元。?

4?葡萄树?

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补偿10-90元;?

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补偿90-18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80元。?

5?枣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10-80元;?

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补偿80-65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320元。?

6?板栗?

培育期(1-4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5-7年)平均每株补偿10-18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补偿180-9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450元。?

7?杂果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4-10年)平均每株补偿10-30元;?

盛果期(11-25年)平均每株补偿30-8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40元。?

六、电力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1?低压线路改移(0.4KV)每公里补偿30000元;线路加高木杆平均每根1000元,砼杆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2?高压线路改移(10KV)每公里补偿47000元;线路加高砼单杆平均每根60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3?高压线路加高(66KV):砼单杆平均每根55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砼A杆平均每基10000元,铁塔平均每基1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4?高压线路加高(220KV以上):砼双杆平均每基2万元,铁塔平均每基2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七、邮电通讯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1?电话线路?

木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000-2000元;?

砼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500-3000元。?

2?架空光(电)缆?

木杆平均每根500元;?

砼杆平均每根1000元;?

光(电)缆每米50-150元。?

3?地下电缆?

电缆、光缆每米100-200元。?

八、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采取工程修复和补偿相结合的原则,按成本价适当补偿。?

1?农村小型水库?

水库水面(灌溉与养殖兼用)每亩补偿9000元;?

水库水面(灌溉)每亩补偿6000元;?

水库荒滩每亩补偿100元。?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

小型闸门(砼结构)每个补偿5000-10000元;?

排灌干渠堤坝每延长米补偿10元。?

九、厂矿企事业单位动迁补偿标准?

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动迁,考虑实际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办公用房参照民房动迁标准;厂房等生产设施按重置折旧计算,适当考虑停工搬迁损失费用。?

十、施工运输道路补偿标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乡村运输道路,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工程竣工后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修复。?

乡村道路(沥青路面)视取料难易、路面宽度情况,每公里补偿10-15万元。?

乡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5万元。?

乡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补偿2万元。?

十一、乡村道路和田间作业道补偿标准?

考虑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确需修建的乡村道路连接线和田间作业道,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实施。?

村道路连接线(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6万元(含征地费用、简易构造物)。?

乡村道路连接线、田间作业道每公里补偿4万元。?

十二、征地及动迁不可预见费

按签订的征地和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总费用的5%计算。不可预见费由建设单位负责使用,主要用于因工程设计变更引发的扩大征地和地上附着物动迁的补偿;工程设计时没有发现,征地动迁协议中没有列入的不可预见的地下构造物动迁补偿;因国家政策性调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灾害等不可预见项目的补偿。涉及征地的不可预见项目,由省交通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核定。?

十三、各市动迁办公室管理费?

按省市签订的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的总费用的3%计提。?

各市动迁办公室为临时性机构,主要负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拆迁地上、地下附着物和地方协调工作。市动迁办公室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十四、其他?

自2005年起,凡新开工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均按照本实施方案执行,如与省其他有关规定不符,以本实施方案为准。??

省交通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林业厅

二○○五年三月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 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

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05]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同意省交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三月一日 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

为落实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征地动迁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补偿实施方案。

一、征地动迁补偿实施原则

1.高速公路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先导性产业,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性规定基础上,对高速公路建设实行政策倾斜。

2.明确责任,强化管理。省交通厅全面负责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征地工作的组织实施,沿线各市政府负责动迁工作的组织实施,林业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积极做好配合工作。省交通厅与省国土资源厅签订征地补偿投资协议,与工程沿线各市政府签订动迁补偿投资协议。

3.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建设项目用地(包括铁路、军事、林地等)的预审、报批、征地实施、占补平衡造地、施工期间服务、补充扩大征地、办理土地使用证以及涉及征地的协调服务工作。征地补偿费要严格执行实施本方案所定标准,并足额及时补偿到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4.各市政府负责地上地下附着物的动迁、地方协调等项工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动迁投资范围内可细化补偿标准,合理调剂使用资金。

5.凡由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收取的费用原则上减免。涉及国有资产的电力、电信、铁路、水利、管道及军用设施等构造物的动迁,按成本价给予适当补偿。

6.因工程需要扩大征地以及动迁增加的费用,在相应补偿投资协议的不可预见费中列支。增加的补偿项目由建设单位与国土资源部门和各市核定。

7.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各市政府应依法征地、动迁,合理保护被征地和动迁群众的利益,承担因征地、动迁所涉及的法律、经济、群众上访等责任。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阻碍工程施工现象。

8.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征地、动迁专项资金管理,加强廉政建设和监督。

二、征收土地补偿、税费标准及征地工作程序

(一)征收土地补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1.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2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3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1.76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2.64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4.4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0.64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0.72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0.16万元。

(二)其他税费

1.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2.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3.征地管理费,按征地总费用的3%计算。由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4.耕地占补平衡造地费,平均每亩4000元,由辽宁省征地事务服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统筹调剂使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监督验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各市动迁办公室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将协议作为征地报件必备件附征地卷一同上报。

5.公开征地批准事项。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地批准事项。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组公告征地批准事项。

6.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协同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对被征地集体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1.房屋补偿标准

楼房(二层以上)每平方米补偿650元。

捣(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米补偿550元。

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补偿3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着物补偿标准

仓房每平方米补偿1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补偿25元。

沼气池每个补偿400元。

厕所每平方米补偿50—100元。

猪鸡舍每平方米补偿50—10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补偿25—30元。

菜窖每平方米补偿50—130元。

砖石墙每延长米补偿50元。

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长米补偿150元。

大门楼每个补偿400元。

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2000元。

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2000元。

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1万元。

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长米补偿10—30元。

电话移机补助费每户200元。

有线电视迁移补助费每户300元。

坟每座补偿300元。

3.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每户6000元。

四、征占林木补偿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补偿。

1.林木补偿标准

⑴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13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3600元;

14—20年平均每亩补偿3000—18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⑵柞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3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4400—6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2400元。

⑶红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2000—3100元;

21—40年平均每亩补偿4600—6200元;

41—70年平均每亩补偿168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9600元。

⑷落叶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3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25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1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补偿标准

一般林木(杨柳榆槐等)

幼龄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5—20元;

中龄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22—5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1元。

3.森林植被恢复费

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苗圃地每亩4000元;

未成林每亩2667元;

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5336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每亩6667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亩2000元;

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亩1334元。

4.林业设计费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复费总和的3%收取。

五、果树补偿标准

1.苹果树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5-9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90-21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210-1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600元。

2.梨树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5-45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45-144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144-1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600元。

3.桃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5-45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45-144元;

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补偿144-36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80元。

4.葡萄树

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补偿10-90元;

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补偿90-18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80元。

5.枣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10-80元;

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补偿80-65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320元。

6.板栗

培育期(1-4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5-7年)平均每株补偿10-18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补偿180-9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450元。

7.杂果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5-10元;

初果期(4-10年)平均每株补偿10-30元;

盛果期(11-25年)平均每株补偿30-8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40元。

六、电力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1.低压线路改移(0.4KV)每公里补偿30000元;线路加高木杆平均每根1000元,砼杆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2.高压线路改移(10KV)每公里补偿47000元;线路加高砼单杆平均每根60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3.高压线路加高(66KV):砼单杆平均每根55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砼A杆平均每基10000元,铁塔平均每基1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4.高压线路加高(220KV以上):砼双杆平均每基2万元,铁塔平均每基2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七、邮电通讯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1.电话线路

木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000-2000元;

砼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500-3000元。

2.架空光(电)缆

木杆平均每根500元;

砼杆平均每根1000元;

光(电)缆每米50-150元。

3.地下电缆

电缆、光缆每米100-200元。

八、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采取工程修复和补偿相结合的原则,按成本价适当补偿。

1.农村小型水库

水库水面(灌溉与养殖兼用)每亩补偿9000元;

水库水面(灌溉)每亩补偿6000元;

水库荒滩每亩补偿100元。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

小型闸门(砼结构)每个补偿5000-10000元;

排灌干渠堤坝每延长米补偿10元。

九、厂矿企事业单位动迁补偿标准

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动迁,考虑实际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办公用房参照民房动迁标准;厂房等生产设施按重置折旧计算,适当考虑停工搬迁损失费用。

十、施工运输道路补偿标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乡村运输道路,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工程竣工后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修复。

乡村道路(沥青路面)视取料难易、路面宽度情况,每公里补偿10-15万元。

乡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5万元。

乡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补偿2万元。

十一、乡村道路和田间作业道补偿标准

考虑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确需修建的乡村道路连接线和田间作业道,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实施。

村道路连接线(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6万元(含征地费用、简易构造物)。

乡村道路连接线、田间作业道每公里补偿4万元。

十二、征地及动迁不可预见费

按签订的征地和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总费用的5%计算。不可预见费由建设单位负责使用,主要用于因工程设计变更引发的扩大征地和地上附着物动迁的补偿;工程设计时没有发现,征地动迁协议中没有列入的不可预见的地下构造物动迁补偿;因国家政策性调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灾害等不可预见项目的补偿。涉及征地的不可预见项目,由省交通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核定。

十三、各市动迁办公室管理费

按省市签订的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的总费用的3%计提。

各市动迁办公室为临时性机构,主要负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拆迁地上、地下附着物和地方协调工作。市动迁办公室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十四、其他

自2005年起,凡新开工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均按照本实施方案执行,如与省其他有关规定不符,以本实施方案为准。

省交通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林业厅

二00五年三月一日

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5年03月01日 实施日期:2005年03月0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条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一)基本农田;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第四十六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第四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第四十九条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

第五十一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标准和移民安置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三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测绘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全省地理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9]69号 【发布日期】2009-04-15 【生效日期】2009-04-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测绘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全省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实施意见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9]6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省测绘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国家安全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国家保密局《关于整顿和规范全省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关于整顿和规范全省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

地理信息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重要领域,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市场发展迅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作用不断加强,同时也出现了非法获取、提供和使用涉密地理信息,擅自生产、出版和传输地理信息,一些外国组织和个人在华独资和合资中非法使用地理信息数据等问题,严重扰乱了地理信息市场的正常秩序,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测绘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4号)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围绕地理信息市场中信息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六个环节,用一年多时间,在全省开展加强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监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行动,严厉查处各种非法测绘活动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出版服务等行为,重点查处地理信息泄密和窃密案件,使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政府对涉密地理信息管理和保密监督的力度明显加强,消除各种泄密隐患,确保涉密地理信息安全。

(二)主要任务。这次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行动,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规范获取、提供和使用涉密地理信息行为。依法持有涉密地理信息的单位要强化安全保密措施,建立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加强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管理,明确涉密岗位责任,防范他人非法获取涉密地理信息。需要对外提供涉密地理信息的,应按照法定审批程序进行。需要使用涉密地理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必须符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并经省测绘局批准。对非法持有或使用涉密地理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要查清信息来源和扩散范围,追缴有关地理信息数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互联网上需要使用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应当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涉密测绘成果开发生产的网络地图和提供给社会使用的地理信息服务,必须经省测绘局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2.严肃查处非法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出版、传输的行为。严格市场准入,依法查处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擅自从事地理信息生产的单位。省测绘局要加强对公开出版地理信息的编制、审核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涉密地理信息。对未经批准编辑出版地理信息、传播涉密地理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责令停止相关活动,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防范和制止涉军非法测绘活动。未经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进行摄影、摄像、测量等测绘活动。省测绘局要加强与军队测绘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通报涉军测绘有关情况,配合查处涉军非法测绘案件。各市州、县市区在编制本行政区域涉军基础测绘规划时,应当符合军事设施安全保密要求,在报送审批前,应征求军队测绘主管部门的意见。

4.加强对外国组织和个人来甘测绘活动的监管。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来甘从事地理信息的测定、采集和处理等测绘活动,必须经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省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经批准的外国组织和个人来甘从事测绘活动提供便利。要加强对外国组织和个人来甘测绘的业务范围、具体测绘活动及成果汇交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和完善对科学研究、旅游探险、矿产开采、地质勘探等涉外合作项目中所含测绘活动的监管,并对有关部门已批准的包含测绘活动的涉外合作项目进行清理。对违反规定的,应立即责令停止相关活动,没收有关地理信息数据,并依法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加大测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地理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结合《测绘法》和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测绘、保密等相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大力开展警示教育,使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出版和服务的企事业树立依法测绘、依法经营、依法保密的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职责分工

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由省测绘局牵头组织,省通信管理局、省国家安全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国家保密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部门间信息通报、案件移交等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省测绘局负责提出总体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和市场检查等各项工作。重点抓好地理信息生产环节的整治工作,严格规范获取、提供、使用涉密地理信息的行为,依法查处无测绘资质从事地理信息生产的单位。并与军队测绘主管部门协调,了解涉军测绘有关情况,完善军地测绘活动的“信息通报、配合查处、案件移送”制度。

(二)省通信管理局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的监管。对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要做出关闭网站的行政处罚;网站拒不执行的,要依法通知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停止为其网站提供接入服务。

(三)省国家安全厅负责处理涉外测绘案件。要将发现、防范和打击处理刺探、窃取、非法提供我省涉密地理信息作为工作重点,注意获取相关情报信息,及时通报,配合有关部门对地理信息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四)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地理信息产品流通环节的整治工作。提供从事地理信息生产企业的注册信息,坚决取缔无营业证照的经营活动,依法查处超范围经营及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五)省新闻出版局负责地理信息产品出版服务环节的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未经审核批准擅自出版地理信息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的服务行为。

(六)省国家保密局负责组织开展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检查。组织协调查处地理信息泄密、窃密案件,开展保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保密意识。

三、时间安排

这次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行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2009年4月至5月为自查阶段,各部门要带头做好本部门的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省测绘局联系,使相关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各市州要根据实际,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理信息市场进行检查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依法查处和纠正;对未取得从事地理信息工程资质的业务许可经营主体,一律停止经营活动。

(二)执法检查阶段。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为执法检查阶段,省测绘局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政府,按要求对全省从事地理信息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播等活动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执法检查,依法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完成对全省地理信息市场的检查和案件查处。

(三)组织整改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组织整改。要将专项整顿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检查验收阶段。整改结束后,各市州政府要对本市州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及时将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报送省测绘局。省测绘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整改后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局。

四、相关要求

各市州要结合本次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测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沟通,通过办培训班、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和图片展览等形式,普及测绘法律知识。要利用各种法定宣传日,通过制作专版、开展咨询等形式,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地图管理、保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行业加强自律,强化网站经营者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对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讲政治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实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6〕10号 【发布日期】2006-01-24 【生效日期】2006-0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情况报告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6〕1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监管工作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节约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物价局对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联合检查和专题研究,并形成了《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现予批转,请各城市政府根据《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尽快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整改完善,切实把建设好、运营好污水处理设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促进我省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 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01〕89号)要求,“十五”期间,全省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但目前仍有部分城市未能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对此,有关城市政府要认真落实在建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污水处理设施早日投入使用。

二、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各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费用形成机制。一是适当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二是按照国家规定对收费不足部分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等财政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予以补偿,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发挥效益。特别是自备水源用户较多的城市,要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强自备水源用户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40号)要求,制定和落实自备水源用户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措施,加大征缴力度,确保足额征收。

三、进一步理顺运营和管理体制,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的监管。各城市政府要尽快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专业运营单位,抓紧做好建成项目的交接工作,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各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机构的责任,完善监管方法和手段,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的监管。

四、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各城市政府要认真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甘政发〔2005〕59号)精神,加强指导,积极协调解决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制定促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运作的配套政策,不断深化我省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高污水处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情况的报告

省政府:

遵照徐守盛副省长在《建设部关于全国污水处理情况的通报》(建城〔2005〕149号)上的批示要求,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物价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甘建城〔2005〕343号),并联合对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检查与调研。现将全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撤地设市步伐的加快,城镇化水平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截止2004年年底,全省已有16个设市城市、65个县城城镇化水平达到28?61%。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自1998年到2004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平均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全省县城及县城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48000万立方米/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将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给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2000年之前,除兰州市、酒泉市和武威市外,我省其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几乎是空白。“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债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01〕89号)要求,“十五”期间,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从1998年至今,除了兰州市吴家园污水处理厂、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污水处理厂、永登县污水处理厂等(总处理能力约9万立方米/天)属于地方或企业自筹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外,全省所有设市城市和部分县城在国债资金的支持下陆续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约99万立方米/天,总投资约20亿元。截止2005年10月,已经建成运行或基本建成的有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陇南市武都城区污水处理厂、定西市安定城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定西市临洮县污水处理厂、嘉峪关市污水处理厂、酒泉市污水处理扩建工程、敦煌市污水处理厂、白银市污水处理厂。其余项目工程土建及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至明年上半年前可全部建成收尾。

二、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到50%,部分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截止2005年10月底,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仍有白银市污水处理厂、酒泉市污水处理厂、敦煌市污水处理厂、定西市临洮县污水处理厂等运行负荷率低于30%。“十五”期间的建设项目仍有近三分之一不能如期建成投产。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的城市对污水处理工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力,致使个别污水处理厂建成半年甚至近一年仍未运行。二是一些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城市至今未按要求开征污水处理费或收费标准和征缴率偏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难以保障。三是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导致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收集能力达不到设计规模,从而影响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

2004年8月,省建设厅曾下发了《关于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城市污水处理项目顺利实施和建成后正常运行的通知》(甘建城〔2004〕273号),但效果并不明显,影响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行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检查和调研,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资金缺口较大,落实不到位,建设进展缓慢。我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国债资金支持。据统计,截止目前,全省在建的20个污水处理项目中,国家发改委共安排国债资金11?14亿元,占总投资20亿元的55?7%,地方配套资金普遍存在较大缺口。同时,个别项目国债资金拨付环节也出现了问题,如定西市安定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国债资金840万元被市、区两级政府截用。由于资金缺口较大,落实不到位,各地项目建设进度缓慢,致使部分项目不能按计划建成。

(二)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不够,运行费用不落实。当前,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在我国我省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但是,如何使“十五”期间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期投入正常运营,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根据全省污水处理设施年平均运行成本估算,要确保新增处理能力99万立方米/天的规模全部投入运营,年运行费至少需要2亿元。否则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终将闲置。

目前,全省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费标准已由相关部门批准,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收费标准偏低,已批准的居民收费标准在0?2―0?4元/吨之间,非居民收费标准在0?3―0?5元/吨之间,平均约为0?35元/吨。据测算,我省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成本为0?70元/吨左右,收费仅能弥补生产成本的一半。这样的收费标准在市场化运作中,对社会资本缺乏吸引力,无法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条件。二是收费政策不协调,污水处理收费难以落实。特别是白银市等工矿型城市,城市供水由企业自备供水设施和城市供水设施共同承担,而企业供水部分(指向城市居民供水)坚持不收取污水处理费,导致全市污水处理收费政策难以落实。

(三)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我省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普遍滞后,全省排水管道密度仅为全国平均密度的70%,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是影响处理厂效益正常发挥的最直接原因。根据国家要求,我省利用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主要进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主干管网的建设,对污水支管等收集系统的建设考虑不足。从已经建成投入试运行的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陇南武都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定西安定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和临洮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的运行情况看,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街区及居民小区污水收集管网的不完善和管网覆盖率低,导致污水收集率过低,一方面污水不能应收尽收,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设施能力闲置,使污水处理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正常发挥。

(四)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重视不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设施正常运行,既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也是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上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健康发展。但仍有一些地区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落实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和运行费用时消极被动,等、靠、要思想很严重,上项目时求大超前,遇到困难畏手畏脚。这次联合检查调研中发现,个别地区态度消极,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明显,对工程进展缓慢、运行负荷率低等问题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资金问题,不从自身查找原因,对联合检查配合不够,如兰州、平凉、张掖等地至今未上报检查整改材料。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之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实施这一战略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政府是城市公共资产的主要支配者,也是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做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及推进市场化改革,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既是政府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各级城市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城市污水处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必要措施,尽快发挥污水处理项目的作用和效益。

(二)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加大收费征缴力度。我省目前的收费标准不能满足新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今后随着各市新建污水处理厂的逐步投入使用,应加快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的步伐。但是由于我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较低,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价格调整一次到位确有困难。结合我省实际,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环保局关于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4〕120号)要求,建议采取分地区、分时段逐步提高收费标准的方法,坚持“小步走,走快步”的原则,使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逐步达到0?80元/吨“保本微利”的水平。

同时,要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强自备水源用户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40号)要求,落实国家有关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切实加强自备水源用户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通过强化征收措施,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费足额征收,促进我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健康发展。

(三)完善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加快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进度。为解决我省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的问题,建议各级城市政府在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时,按照“先排后治”的原则,制定完善污水管网建设规划。污水管网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污水处理规模,提出分阶段污水收集处理目标和污水管网的建设计划,原则上污水管网建设要确保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在3年内达到设计规模。同时,积极做好污水再生利用工作,进一步健全污水资源化的技术规范和配套政策。

(四)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匮乏的问题,必须打破政府独家建设和运营的传统模式,鼓励多种经济成份进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境外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运营市场化。鼓励实行城市供水和排水一体化管理。在城市污水处理企业化改制过程中,可将原属事业单位的污水处理厂与属企业性质的自来水公司合并,形成企业集团,同时经营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从我省部分城市已实施的经验来看,效果较好。

(五)加强监管,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健康有序进行。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既是自然垄断行业又是环保公益事业,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开放市场或将资产出售,而是要在市场准入、产品或服务的定价以及进入市场后的安全与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由于目前国家有关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政策仅为部门指导性意见,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当遇到诸如解决企业化改制中社会保障、转岗再就业、土地、用电以及税收优惠等深层次问题时,缺乏可供操作的具体办法。同时,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环保、税务、土地、物价等多个部门,需要在政府层面加以协调。因此,为推进我省的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建议由各城市政府牵头成立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领导协调小组,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甘政发〔2005〕59号)精神,加强监管,组织协调解决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制定有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拍卖、抵押、资产重组、资金补助、收费管理、市场准入、事业单位转企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我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局面已进入尾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及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既是环保项目又是公益性项目,城市政府必须创新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只有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城市污水处理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我省城市污水处理事业才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特此报告。

省建设厅

省发改委

省环保局

省物价局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

【发布单位】四川省交通厅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9]32号 【发布日期】2009-04-24 【生效日期】2009-04-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

(川办发[2009]32号)

省交通厅组织编制的《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已经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定,现予转发,请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各市(州)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要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并搞好资金平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省直有关部门要创新机制,公布规划,明确补助政策,采取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申报制度,支持积极性高、前期工作到位、建设资金落实的市(州)、县(市、区)加快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切实改善农村居民出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

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的部署,结合农村断头公路基本情况和全省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编制四川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1号文件)。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0号)。

3.四川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4.四川省农村公路专项调查成果。

5.四川省公路统计年报。

二、基本情况

2003年,我省开始启动农村公路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县际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完成全省农村公路普查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以“油路到乡、公路到村”为主要目标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计划建设1.6万公里县通乡油路(水泥路)和5.3万公里通村公路,到2010年将实现全省90%的乡(镇)通油路,98%的建制村通公路。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修路积极性空前高涨,我省农村公路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建设规模和完成投资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0万公里,实现了69%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79%的建制村通公路。预计2009年底,我省内地将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但是,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省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路网不完善。受建设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十一五”确定的“油路到乡、公路到村”的目标是按行政节点进行规划的,只能在县域内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辐射的树状路网结构。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的农村断头公路,因不符合“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原则,无法改造建设,使当地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善。

(二)技术等级低。截至2008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5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占59.47%,铺装高级、次高级路面的公路占31.27%。等级过低、有路不畅、晴通雨阻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农村公路网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随着我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省农村公路网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反响强烈,有必要加快发展。

(三)发展不平衡。我省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地形地貌、基础条件差异大,农村公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内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快、效果好,预计2009年底,内地绝大部分地区将基本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建设农村断头公路;而盆周山区,特别是三州地区由于公路建设成本高、经济基础差,建设资金筹措能力弱,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方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已确定的规划目标。

三、农村断头公路的成因

由于我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农村公路基础条件相对较差,部分具有重要连接作用,且地形条件许可的农村公路,因未连通、未修建必要的独立大、中桥,以及因公路技术等级低、未铺装高级、次高级路面等问题,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断头公路。随着“十一五”农村公路县通乡油路(水泥路)规划的实施,我省将基本实现县城到乡(镇)通油路(水泥路)。由于“十一五”通乡油路是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树状路网,部分乡(镇)位于县域农村公路网络的末端,通乡油路进入乡(镇)后,就不再继续延伸,导致部分相邻省、市、县的乡(镇)之间具有重要连通功能的公路不通,不能适应物资集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部分发展依存度较高的相邻乡(镇),因相连的重要公路通道不符合规划原则,未纳入“十一五”县通乡油路(水泥路)规划,在行政区域内形成农村公路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利于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不利于区域经济交流和发展。

因此,目前我省急需解决的农村断头公路是里程较短、地形条件许可、工程难度较小和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最迫切的县乡道断头公路。

四、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为基础,通过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构建布局合理、标准适宜的农村公路网,提高农村公路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安排原则

(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全面认真研究全省农村断头公路现状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发挥农村公路网络最大效益为目标,以连通重要断头公路为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路线走向,科学规划路网布局;统筹各地建设断头公路的需要,兼顾“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统一建设标准和实施时序,确保同步建成。

(二)突出重点、效益优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项目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项目社会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分轻重缓急,科学确定项目建设时序,确保建一条成一条,不能搞“半拉子”工程。重点建设里程较短、地形条件许可、工程难度较小和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最迫切的农村县乡道断头公路。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我省农村断头公路规模大、分布广、情况复杂,许多区域地广人稀、山高沟深,交通需求量小,主要受地形和投入限制,短时间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全面解决。要结合当前农村公路网的建设水平和需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建设难度、市(县)政府的积极性和建设资金筹措落实情况,量力而行,分阶段、有步骤建设完善。

(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在建设项目安排上要具体把握我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妥善处理经济相对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对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需要;妥善处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对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需要;处理好三州地区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中“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和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关系,促进全省各地农村公路协调发展。

六、实施方案

(一)建设规模。

根据我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重点,结合“十一五”期间各地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和断头公路现状,综合考虑区域地形类别、项目的覆盖人口和建设效益,全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总规模确定为17354.8公里,其中:

1.按照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使用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安排建设我省地震重灾区3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663.4公里。

2.利用亚行贷款安排建设我省地震重灾区1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541.4公里。

3.争取交通运输部交通扶贫资金安排阿坝州农村断头公路400公里。

4.省安排补助资金建设农村断头公路9750公里,其中内地8950公里,甘孜州和凉山州各400公里,并安排农村断头公路大、中桥梁建设1万延米。

(二)建设时间。

本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分三年组织实施,其中:2009年实施8700公里,2010年实施6000公里,2011年实施2655公里。

(三)建设标准。

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不得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采用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独立大、中桥采用的技术指标应与所在路段相适应。县际和省际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标准应在适应两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商一致。

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应贯彻“川九路”建设理念,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注重用地节约、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四)资金测算。

1.补助标准。

(1)通过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和亚行贷款安排的农村断头公路按已确定的补助标准执行,交通运输部交通扶贫资金安排阿坝州农村断头公路按部确定的标准补助。

(2)本次农村断头公路省补助标准参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十一五”县通乡油路补助标准,并综合考虑全省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形条件和资金筹措能力,拟将省补助标准分为三州和其他地区两类,同时新增加农村断头公路独立大、中桥建设补助标准。补助标准如下:

三州地区:每公里补助50万元。

其他地区:每公里补助40万元。

大、中桥建设:每延米补助7000元-10000元,平均补助8000元。

2.资金构成。

根据我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的建设规模和补助标准,按照目前县通乡油路(水泥路)平均建设成本,2009-2011年估算需要投入建设资金126.3亿元(含中央和省补助83亿元),其中:

(1)通过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安排建设地震重灾区3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663.4公里,总投资23.5亿元,中央补助20亿元。

(2)利用亚行贷款全额投资建设地震重灾区1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541.4公里,总投资20.4亿元,全部由中央申请亚行贷款安排。

(3)通过交通运输部交通扶贫政策解决阿坝州400公里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估算总投资约2.4亿元,争取交通运输部补助安排2亿元。

(4)通过省安排补助资金建设农村断头公路9750公里,总投资78亿元,安排农村断头公路独立大、中桥建设1万延米,总投资2亿元。需省补助资金合计40.6亿元,其中农村断头公路补助39.8亿,独立大、中桥建设补助0.8亿。根据分年建设计划安排,2009年投入建设资金约40亿元,省补助20亿元;2010年投入建设资金约20亿元,省补助10.6亿元,2011年投入建设资金约20亿元,省补助10亿元。

省补助资金由省交通厅使用国有商业银行长期贷款解决,用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返还资金省级预算分年还本付息,省补助资金按照贷款行要求实行专户管理。

(5)建设农村断头公路,需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筹集的建设资金约43.3亿元。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断头公路的专项资金投入,除补助资金外,建设资金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统筹平衡、全额解决,不得向农民群众乱集资、乱摊派。

(五)建设效果。

通过实施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到2011年末,我省将基本解决里程较短、地形条件许可、工程难度较小,群众需求最迫切、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社会经济效果最显著的农村断头公路问题。随着“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实施和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将使我省农村公路进一步联网成片,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公路网络的综合效益有效提升。有利于在更大范围促进群众交流和货物集散;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增进农村跨区域社会交往和经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有利于进一步统筹城乡,带动区域周边经济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较强的交通基础保障。

(六)项目申报。

中央灾后重建基金、亚行贷款安排的公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内农村断头公路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省补助资金安排的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坚持规划指导、政策扶持、县为主体、竞争发展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和申报制,不一次性确定各地农村断头公路建设规模和项目。

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实施主体和资金平衡主体,按省制定的规划方案和补助政策实行项目申报制。省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强指导。

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条件,落实项目业主,做好前期工作和资金平衡,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核后,向省交通厅申报,自下而上确定建设计划,干不干、干多少,由地方政府确定,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市、县政府要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杜绝出现“半拉子”工程。

省交通厅负责对各地申报的农村断头公路项目进行审查,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重点支持符合建设规划、地方积极性高、创新能力强、前期工作到位、资金筹措落实、建设条件具备的项目,对达不到建设条件的项目不纳入计划安排。同时,加强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情况的过程监管和中期评估,严格目标考核,并根据各地进展情况,适时调整规划和建设计划,形成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竞争立项、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确保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顺利实施。

各地要按照群众自愿、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坚决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要根据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结合当地资金筹措落实情况,申请农村断头公路计划。

申请纳入计划的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项目符合我省农村断头公路规划原则和发展重点;

2.完成建设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1)已形成《村民大会决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县人民政府立项申请》;

(2)设计已批准;

(3)项目业主已明确;

(4)建设资金落实,已形成市(州)、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确认的项目建

设资金平衡方案,并出具资金落实承诺文件及相关附件。

七、政策措施

1.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建设顺利实施,将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省政府川府发〔2006〕20号文件有关要求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坚持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

2.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实施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断头公路建设。

3.市(州)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州)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多渠道整合资源、筹集资金,搭建融资平台,落实建设资金;要建立跨地区的协调机制,确保跨地区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同步建成;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4.农村断头公路建设要坚持民主、自愿的原则,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修农民不需要、不愿意、不参与修的路。

5.省交通厅要细化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帮助地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并对各地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对上报项目弄虚作假和建成“半拉子”工程的县(市、区),省交通厅除向全省通报批评外,还将联合省财政厅扣回该项目省补助资金,并在两年内不再安排所在县(市、区)有关公路建设项目。

附件:1.四川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规模汇总表(略)

2.四川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明细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交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动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