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给侧改革倒逼铁路转型发展
中国铁路总公司披露,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16日在青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铁路总公司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物流建设、提高运输有效供给取得又一重要成果。(4月17日中国新闻网)
曾几何时,“铁老大”是坐着等待商机的到来,现在主动出击,顺应市场的需要,铁总与海尔集团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让民众看到了铁路部门供给侧改革的新变化,新气象。
在客运方面,铁路客运部门紧跟时代潮流,打造多种旅游品牌列车,来满足旅客日益迫切的旅行的需求,推出诸如图书借阅、育婴哺乳、康体检查、休闲保健等特色服务,让民众感觉到坐火车是一种惬意和休闲,是便捷的生活享受。
在货运方面,铁路部门变“坐商”为行商,提供发货,运费查询,货物追踪等的电子商务服务;支持煤炭,矿石,钢铁等物资的在线交易并提供配套物流服务;在稳定“黑货”市场的同时,更不忘加大工业机械,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零散货源的“白货”运力保障。大幅度的改善“白货”市场的供给侧服务,不断地改善货源结构,优化货物种类。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能,真正实现货主就是上帝。
铁总联姻海尔,标志着路企联合开启现代企业物流转型之门。铁路部门一方面发挥全天候,大运力,低运价,节能环保,不受气候影响等优势,另一方面从仓储、装卸、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方面优化调整,提升服务质量,减少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时限,提供有效供给;而作为企业方的海尔集团,一方面根据战略协议的签订来保证稳定的货源,另一方面可以凭借铁路运输高效的运输速度和相对低廉的运输价格在家用电器市场上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和竞争力;而老百姓则因家用电器价格的稳定甚至下调得到真正的实惠,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经济体系。
在笔者看来,供给侧改革,真正的为铁路改革提供了机遇,更是促进铁路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根本,提高铁路服务人民大众的能力。不管是作为旅客还是货主真正在乎的还是铁路是否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服务。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相信铁路部门的大改革也必将带动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台阶。(文/李刘会)
供给侧改革倒逼铁路转型发展
时间:2016-03-03 20:00:24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陈荣鹄
2015年11月,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并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路线图”,基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经济新常态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铁路应如何适应供给侧改革呢?
随着中国铁路大规模的建设,到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铁路网的完善,提高了铁路服务社会的能力,一票难求,一车难要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随之出现了,营业里程增长,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大幅下降。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33.6亿吨,同比下降11.9%。全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周转量23754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3.7%。同期,全社会完成货运量450.2亿吨,增长4.4%,完成货物周转量180583亿吨公里,下降0.5%。铁路货运所占份额降幅较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当前,我国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稍加留心,不难发现,这些产品和原材料,正是铁路运输的优势产品,所以有人说,2016年铁路货运的日子必将更加难过,有可能出现无货可运的局面。
铁路是否也出现产能过剩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是否需要?供给侧改革倒逼铁路改革发展。
供给侧改革为铁路改革提供了机遇。受运能紧张限制,多年来,铁路一直以挖潜提效为己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提高运能。大秦铁路就是典型的例子,大秦铁路1992年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设计能力一亿吨。2004年起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2010年完成年运量4亿吨,2014年达到4.5亿吨,为原设计能力的4.5倍。超负荷运转,造成安全压力巨大,设备损耗严重,人员疲惫不堪,尤其是机车乘务员,长期处在超强负荷状态。高运量,不见得产生高效益。这种超负荷运用状态不是经济运行的新常态,违背自然科学规律。2015年,铁路货运量的下降,一方面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需要,另一方面为铁路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铁路转型现代物流企业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契机。
供给侧改革促进铁路向现代企业转变。供给侧改革需紧盯需求侧,生产是为了消费,产品一定要适应需求。过去多年,铁路运能不足,发展以提高运量为目标,想法设法提高运量,围绕运量提升,以分界口交车限制,组织菜单生产,不顾顾客需求,不顾产销对接,形成了人们俗称以铁路自我为中心的“铁老大”。需求侧的旺盛,供给侧也是不得而已。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铁路货运市场悄然发生变化。铁路赖以生存的大宗货物运输需求萎缩,一向紧张的车皮忽然摆在家门口等待客户,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铁路的粗放管理走到尽头,亟待向现代企业转型。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提供市场需求产品和服务。只有融入市场,铁路转型现代企业才有前途。
供给侧改革必将提升铁路服务人民的水平。供给侧改革从生产领域出发,紧扣市场需求变化,避免盲目扩张,盲目生产,符合五大发展的理念。供给侧改革去除了过剩的产能,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发展需要的产品,是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将铁路运输拉回了市场,过去以计划为主的生产向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发展,铁路运输的产品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2015年,以市场为中心铁路货运改革终于迈出坚实的一步,主动上门服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以服务赢市场渐入人心。虽然这条路走得艰难,但路终将是走出来的。
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是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铁路职工既要正视面前的困难,更要顺应历史潮流,抢抓机遇,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实现转型发展。
铁路部门“六大举措”保供给侧改革
2016-03-12 11:18:51 来源:中华铁道网
最近,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在参会的各位代表委员们,铁路发展是被谈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可以说,在“两会”期间,在代表委员间掀起了一股“铁路风”抑或是“高铁风”。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铁路发展事业事关民生之举、经济之举、战略之举。最近,笔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客运服务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
那何为“供给侧改革?”其实,所谓供给侧就是指从供给方面着手,实现与需求相适应的供给,尽力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
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公布了《2016年春运铁路客运服务体验式调查报告》。该份《调查报告》充分肯定了2016年春运铁路部门在购票便捷性、乘车舒适性、进出站秩序性、志愿服务方便性等做的努力;不过,报告也同时较为尖锐的指出了铁路目前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各类黄牛党倒票、拉客、宰客等扰乱站车秩序的行为、候车室、厕所等部位卫生较差、旅客求助遭遇冷遇、低价盒饭容易断供等问题。对此,为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提高铁路有效供给,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安全、方便、温馨的出行,铁路部门在认真听取“两会”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旅客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2016年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
据笔者进一步了解,此次“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主要内容有六大方面,分别是“全面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改善餐饮服务及商品供应”、“维护良好站车秩序”、“整治站车卫生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态度”。虽然紧紧只有短短的六句话,但句句精辟,句句都针对旅客需求而实施相对应的供给。下面笔者着重从六大方面进行阐述多举措实施的供给侧改革。
从全面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方面看,据笔者了解,这次铁路部门运行图调整不同以往,以往的全国运行图调整都是在既有运行图基础上进行的调整,而这次运行图调整是对现行运行图基本框架的整体优化,在大幅增开旅客列车的同时,对列车运行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比如,这次铁路部门重新编制了高铁运行图,大量增开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列车总量将达到2100余对;同时,铁路部门在各类热门线路增开傍晚后出行的动车组列车100余对,有效满足了有夜间出行的旅客需求。又比如为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铁路部门这次新增了大量地级市间始发和终到普速列车和旅游列车,有效满足了高铁无法到达的旅客的出行需求。上述种种,足见铁路部门按需供给,有效供给。
从改善餐饮服务及商品供给方面看,一直以来,高铁盒饭价格高、口味差一直饱受广大旅客的诟病。不过,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在参加江苏代表团会结束以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部门一直想为旅客提供物美价廉的食品,考虑增加包子、饺子等供应,相信不久高铁就餐的问题就能大大得到改善,旅客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升。
从维护良好站车秩序方面看,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黄牛党倒票、宰客、揽客、拉客等问题暴露出站车秩序方面还需铁路部门加强管理和整治。这就需要铁路部门与相关执法部门相互合作联合治理,有效打击黄牛党的倒票、宰客、揽客等扰乱站车秩序的行为,规范站车等场域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乘车环境。
从整治站车卫生环境看,从中消协这份《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旅客集中反映的问题就有候车室、厕所等部位卫生差、环境差。笔者认为,这需要铁路与旅客们共同努力,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舒适的干净的候车和乘车环境。从铁路部门来讲,要加大这些公共区域的保洁力度和文明候车、乘车的宣传力度。铁路部门将2016年定义为铁路的“厕所达标年”,相信这不是一句空话,至少从笔者最近乘坐的普速列车和高铁列车就可以看出铁路部门这一举措不是“虚头巴脑”,而是“真真切切”的。而从旅客角度来讲,一直以来,国民素质问题饱受国外媒体的吐槽和讽刺,以致于在出国旅游前,导游还需要讲解不要乱扔垃圾、乱吐痰等卫生注意事项,这不应该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古国国人应有的表现。所以,笔者认为,文明候车、乘车是广大旅客的最基本要求,这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具体体现。
从完善服务设施方面看,现如今的高铁车站都是一个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各有各的建筑风格的“艺术品”,站内的各类服务设备设施齐全先进,高铁列车的整洁美观和舒适,这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各类老的车站,由于使用年限比较长,尤其是在无障碍化设施、厕所、墙面、站台平整度等方面还是与旅客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高铁的落差相对比较大,给旅客的感觉不是很好,不过可喜的是,铁路部门正在有条不紊的对一些老旧车站进行重新翻修,低站台的改成高站台、没有自动扶梯的创造条件设置自动扶梯,旅客们的需求正在不断得到满足,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老旧车站的铁路服务设施方面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善。
从改善服务态度方面看,在中消协这份《调查报告》中,旅客求助遇到了冷遇,这从侧面反映出铁路服务人员服务态度还有待提高。而中国铁路总公司为此推出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正是切中要害,直达病灶。相信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不断努力,“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服务理念将不断深入铁路职工内心,铁路职工的服务态度也将得到改善。可喜的是,在高铁列车上的服务人员,她们争做“陆地航班”,努力向航空服务看齐,她们的服务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其倡导的无需求、无干扰、有需求、有服务,从眼神中发现需求等主动服务还是非常值得笔者来点赞的。
总而言之,铁路部门针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而实施的“六大举措”正中要害、直达病灶,它为满足旅客出行,实现自身改革发展,推动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应有作用,更为大家日后能够更加方便、快捷、温馨出行提供了强大保障。
第二篇:煤市下行倒逼煤炭转型升级改革
煤市下行倒逼煤炭转型升级改革
章节
摘要:煤炭行业现在面临很多困扰,但也必须看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是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煤炭仍将是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资源。煤炭能源的支柱地位不会改变。煤炭产能过剩,主要是煤炭供给侧商品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侧商品需求,市场恶化倒逼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退出一批落后产能,发展一批优质产能,改革催生转型升级。因此,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这是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国家层面以国发7号文为纲领,安排部署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省根据国发7号文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强力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旨在研究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如何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的针对性措施实现转型升级脱困发展。
2016年,煤炭过剩、煤电过剩不再遮遮掩掩,成为业内共识。当下,煤炭企业和煤电企业这对命运共同体,困扰的共同问题莫过于“低煤价、煤价低”。“低煤价”对煤电企业利好,降成本增利润;“煤价低”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盈利,削减利润,发展动能不足,煎熬生存,难图发展。当煤价到了跌破成本的时候,对煤炭企业是存亡之际,对煤电企业亦是唇亡齿寒,对其他相关行业同样不乐观。
煤炭行业过去十年大致分三个阶段。量价齐升阶段(2005-2008年),量增价减阶段(2009-2012年),寒冬阶段
我省煤种齐全、煤质优劣并存、产品丰富。主要有无烟煤、气煤、肥煤、焦煤、1/3焦煤、瘦煤、贫煤及褐煤等。煤炭企业因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市场环境、管理水平、产品不同,市场价格也不一样,对价格、成本耐受力也不相同,盈利能力有着巨大差别。相对来说焦煤商品价格高于动力煤商品,冶金、化工行业的市场优于发电行业。
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于能实现盈利。现在我们通过对比煤炭产品的售价和成本,分析目前市场情况下企业盈亏情况。为区分不同类型煤矿的经营状况,现就生产单一电煤产品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入手。
1.电煤产品的价格
电煤的卖价就是电厂的买价。在当前买方市场情况下,定价的强势在电厂一方。6月份电厂采购价(5000大卡/吨含税到厂价,水分小于10%,硫分小于2%),发耳、野马寨电厂390元/吨,黔北、茶园电厂300元/吨,习水、二郎电厂340元/吨;在盘县(5000大卡/吨含税坑口价)电厂采购价,国投、黔桂、盘南电厂均为306元/吨。
总体来看,电厂采购价格水平在同一主产区域价格基本相同。基于电煤价格和单位产品发热量密切相关性,具体化的更为精确的计价单位可表示为*分/大卡。上述电厂采购价换算热量计价成本即是发耳、野马寨电厂7.8分/大卡,黔北、茶园电厂6分/大卡,习水、二郎电厂6.8分/大卡;国投、黔
元(生产天数330天/年)计算;吨煤人工工资60元/吨。
福利费:工资*14%=8.4元/吨。
五险一金:各占工资的比例为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8%、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1%,、生育保险1%;共计32%,工资*32%=19.2元/吨。
运输费用:根据运距确定,暂不计。
以上共计:15+40+10+8+5.25+60+8.4+19.2=165.85元/吨;按165元/吨计。
(2)税金(5000大卡标准,黔北电厂)资源税:300*5%=15元/吨。
增值税:(300-15-40-15)*17%=39.1元/吨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9.1*8%=3.13元/吨(教育费附加税3%,城建税按5%)
税金共计:15+39.1+3.13=57.43元/吨;按57元/吨计
(3)经营等其他费用(吨煤投资按800元/吨,贷款按70%计算)
井巷工程基金:2.5元/吨。
维简费50%:按照财建〔2004〕119号,黔府办发〔2005〕21号规定10.5元/吨,成本按5.25元/吨。
折旧费:地面建筑物按总投资15%估算,按15年折旧;采掘设备等固定资产按总投资10%估算,按10年折旧;以上总计16元/吨。
为继,只有部分产品发热量较高的煤矿能实现微利;而无烟块煤、洗精煤等化工、冶金行业用煤产品价格较电煤高300-450元/吨,对于无烟块煤、洗精煤产品比重较高的企业来说,电煤作为副产品即使亏损,总体上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现今正常生产的煤矿就属于这类。
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决定于是否能实现盈利,行业转型升级企业生存发展首先要解决如何盈利的问题,降本抑或提价。对于资源性产品生产企业来说,资源禀赋是先天性因素,后天运营管理是关键性因素。在煤种产品已定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合理配比产品结构、细分产品,提质增效,加强运营管理,降低综合成本,使之低于售价,是煤炭生产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煤炭的选择
煤炭作为我省支柱产业的现状,企业大部分亏损的现实,煤炭行业要实现脱困发展转型升级必须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煤炭行业的脱困发展国家已经指明了方向,具体到每个企业的发展如何在多重困境之中生存发展,就在于企业制定并实施好切合自身实际的“三去一降一补”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我省发展煤炭的优势
我省具备煤炭资源储量的先决条件,煤炭资源储量位列江南之首,齐全的煤种加上主焦煤、贫煤和优质无烟煤等国
长的事,我们不用管。煤炭企业的市场中竞争程度较低,竞争对手不是同行往往是下游企业或供应端,比如我们常讲的是煤价低成本高亏损大,很少讲是因为其他煤矿成本低质量好导致我们销路窄运营困难。可以说,煤炭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行业本身,改革的对象就是自身。煤炭行业脱困发展的首要任务就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从行业、企业的体制机制着力,以环保安全高效为目标,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不是我们生产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不是我们什么时候生产市场就什么时候需要,而是市场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生产;不是我们生产多少市场就要消费多少,而是市场需要多少我们就生产就多少;不是要市场价格必须高于我们的成本,而是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到市场价格以下;总之,不是要市场满足我们,而是我们要通过满足市场来满足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全链条全要素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方向进行改革,从煤炭产品向煤炭商品变革,以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煤炭商品。市场就那么大,谁都想多占点,那就要看谁改革彻底谁改革快谁率先到位。
(三)对企业“三去一降一补”建议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并不是孤
作为企业,就要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眼下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权。我们仍然要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做起,主动对接金融机构,争取降低利息、延期还款、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等优惠政策,大家共度时艰。
4.降成本。去产能去库存是间接的降成本,去杠杆是直接的降成本。国家清理税费、改革商事制度、较少行政审批和许可等措施是给所有企业降成本,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革、规范企业决策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给行业降成本。
作为企业,要树立降本就是提效、节约就是增收的理念。降低成本中的可变成本,严控固定成本,比如针对人工成本较高的情况,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人均工效,优化用工结构减少单位人工成本;加强机电设备维修保养,降低材料动力等成本;加强瓦斯综合治理和抽采利用,申领补助和降低厂外电力需求;科学规范管理、非关键服务社会化采购,降低管理运行费用。
5.补短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就是补短板。行业来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高产高效就是短板中最宽的那几块。
作为企业,补短板当前看是投入长远看是产出。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就是效益;环保达标,效果就是产品品质
质量。
2.优化产品结构。煤矿的产品取决于先天禀赋,优化产品结构于精细化管理。
对于单一煤种企业,提高质量是最重要的,比如动力煤从工作面源头提高煤质到进行洗选提高终端质量,从科学合理加大中间投入换取产品价格的提升。多煤种对的煤矿,选择相对多一些,提高质量仍是首选。合理确定开采顺序,优化品种结构,多生产利润高的产品。通过提高质量和优化产品,达到短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
3.实施“一体化”战略。无论是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主导实施或是被兼并重组,都要坚持有利于完善产业链,利于降低成本形成市场优势的选择原则。
煤炭作为下游化工、冶金、电力企业原料和燃料动力,与动辄几十亿体量相比,单个煤矿极易兼并重组为其转为其前端车间。一个大型煤炭企业也能通过发展电力、煤化工、煤炭深加工等延长产业链,提高终端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行业内要抱团发展,行业间更要组团发展,通过企业优化组合实现要素配置科学、产品布局合理、整体利润最大化。
4.深度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不仅是数据多,重要的是应用范围广、应用程度深、效益成果远。
在采购、生产运行、销售等产品全过程深度应用。采购
第三篇:建立环保倒逼机制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立环保倒逼机制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确定为今年政府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环境保护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上的作用,如何通过环保倒逼、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环保面临的重点课题。下面简单谈几点思考:
一、找准环保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环保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行业准入标准不高、落后产能过剩、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找准着力点,加快改革进程。
把好源头,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环保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设置“防火墙”,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确保在扩大内需中环保标准不放松,准入门槛不降低。按照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管相结合的要求,坚持环评先行,强化环评的前置性和约束性作用,强化“三同时”管理,尤其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敏感项目的监督,扩大工程环境监理范围,加大实施力度,强化社会化监督,实现全过程监管。从源头 上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市场准入,鼓励绿色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做好减法,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环保部门通过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严格执行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等措施,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电、化工等“两高一资”项目,促进污染企业加快退出,刺激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竞争力。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改造力度,推广清洁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目前,……城区内的……等老污染企业是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
做好加法,拓展企业绿色发展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在于优化结构,要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又要做加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控、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噪声振动控制等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延伸企业绿色生产链,大力推进天然气、太阳能光伏发电、农 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运用,推动绿色房产,发展绿色建筑,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吸引企业参与区域性环境综合治理。
二、充分发挥环保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倒逼作用
在严格源头控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治污减排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践行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举措,切实发挥环境保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导、倒逼和服务作用。
严格执法抓整改。始终保持严管、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坚持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环保法律威严,维护环境公平正义。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实行顶格处罚,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法律的威慑力和强制性逼迫企业整改环境问题。持续开展夜查、突查、巡查等环保执法检查行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对排污企业从项目手续、治理措施、生产装置、在线监测、无组织排放、生产安全、固废管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对问题严重的依法实施停产治理或限产限期治理。
环保倒逼调结构。发挥环保手段倒逼转型升级作用,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措施。强化规划引领,在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时,突出资源节约和 环境友好,优先考虑重大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上下功夫,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如通过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改造,促进中水回用产业发展,以及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淘汰燃煤锅炉、黄标车,促进燃煤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建设绿色分布式能源项目,推行能源集中供应和区域生态治污。
优化服务促转型。将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相结合,强化环保导向作用,大力推进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文化创意、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后劲,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产品创新升级,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提质工业园区,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以东部……、……为主的开发经济走廊,西部以高新技术产业,南部以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聚区,构筑高度聚集的现代工业体系。
三、全力推进环保产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近年来,……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全市规模以上环保产业总收入逐年较快增长,环保产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态势,未来五年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完善环保产业规划。着眼培育节能环保支柱产业的目标,围绕环境保护的供方市场和需方市场,制定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规划,鼓励扶持水土气治理、重金属治理等环保领域技术创新和研发。大力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研发、设计、制造、治理综合环境服务,突出发展环保服务业。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相互融合,同步发展。定期发布“两型”采购目录,省内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列入目录的产品予以优先采购。建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绿色标识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及产品使用比例。
健全产业服务平台。鼓励扶持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发展,为环保产业提供技术交流、推广、验证和咨询服务、人员培训、信息收集、数据调查、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走向市场服务。推进环境服务市场释放,要对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PPP制度的实施等制定可操作的措施,促进潜在环保市场向现实环保市场的转化,释放环保技术服务空间,推进环保产业和污染治理的快速发展。制定全市环保产业、环保产品、环保服务目录,明确扶持、扶助等相关政策,解决环境产业融资困难等实际问题。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环保产业集聚区相关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优先保障用地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扶 持。鼓励环保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装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高、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实施动态滚动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电价政策。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企业生产用电给予用电政策优惠。推动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建立PPP环保产业基金,加快推进PPP制度的实施。
加强环保技术创新。支持园区、产业基地、孵化器等,采取免租、低租等方式,搭建研发设计、试验试制、检验检测和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对环保领域初创企业进行孵化。对取得发明专利的研发成果,给予适当奖励。支持先进适用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环保产业调查统计制度,健全环保产业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篇: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乱象倒逼中国金融改革
民间借贷乱象倒逼中国金融改革
眼下,民间借贷、地下金融等所谓非正规金融的种种乱象,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面对金融市场分割、民间高利贷以及货币政策困局,中国的金融改革似又到了关键路口。
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不同的是,中国转型经济中存在着二元金融结构,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分割。近十年来,由于正规融资渠道的利率和信贷管制,大量资金游离于正式的金融体制之外,使得央行利率政策的传导较为复杂,并且常常遇到“梗阻”,导致金融信号失真,这不仅损害了总体资金的分配效率,也不利于控制流动性的宏观规模和投向。
利率管制实际上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压低实际利率,使得整个市场金融资源配置形成了低效率短板效应。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国有金融机构控制了大部分社会金融资源,大量资金被配置到效益较低的项目中去。
不仅如此,商业银行贷款低利率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转换为国有投资的冲动,进而转换为大规模投资。根据世行测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年均9.8%的增长率,除了有2至4个百分点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外,其余6至8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来自于投资的贡献。大规模的投资而国内需求不足,就会造成过剩的产能,当过剩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市场找不到实际有效需求就会促使企业加大出口,形成出口导向和资本密集导向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凸显粗放型特征,形成恶性循环。
今年以来央行三次加息,市场流动性开始吃紧,但市场融资需求旺盛,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导致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资金供需加速失衡。于是,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形成了位差,民间金融更有了填平其资金“水位”的机会,造成民间利率奇高。
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口径显示,一季度各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年利率分别为23.01%、24.14%和24.81%,单季上涨11.91%,比上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同样在民营经济活跃的江苏,民间借贷利率年息甚至高达60%以上,是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56%的近10倍,过高的资金成本已经使很多小企业脱离实体。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将近1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其中,20%左右即220亿元,又会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集资炒房等进入到“房地产投资”,地下金融不仅吞噬了产业利润,也架空了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
因此,抬高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并不能真正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地下金融繁衍生殖的根源在于金融市场的二元分割,只有放松利率管制,降低金融市场的分割程度,才可能改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和资金配置低效的局面。消弭二元分割的落脚点应该将其置于推动金融改革、优化全社会融资结构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大视野中加以通盘考虑,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才是促进中国经济金融转型的根本之道。
第五篇:快递业发展倒逼邮政法完善
相关部门在完善法规的同时,还应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完善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畅通用户申诉渠道,妥善解决用户申诉的问题 文/本刊记者 翟永平近日,广州市白云区警方抓获某快递公司5名涉嫌盗窃快递物品的员工。该伙嫌疑人在流水线岗位分拣包裹时,随意拆开包裹件,看到喜欢的物品毫不顾忌随手就拿;看到可食商品打开就吃。仅警方已缴获的被盗物品就多达200余件。此外,一些快递员工“暴力分拣”快递件场景多次被媒体曝光:站在车后门处向远处抛掷快递件,小件物品随手一扔便抛到远处,大件物品则扛到肩上向远处抛掷,大的快递件掉落地上发出“咣咣咣”的声响;在一辆装满快递的厢式货车上,分拣员熟练地将包裹扔到车下快递员的手中,由于不是很在意,很多包裹直接“躺在”地上。郑州市民王先生今年要职称晋级,他到学历认证中心办理了认证学历后,选择了由快递公司寄送认证报告。可是等了两个月,他始终没有收到认证报告。经查询得到的结果让王先生欲哭无泪 这封快递件已经签收了,但却不知道签收入是谁。王先生到单位的收发室查询,收发室并没有收到这个快递件。王先生的快递件就这样如石沉大海无影无踪了。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吐槽,自己也曾经历快件包裹丢失之痛,“那是我给男朋友织的一件毛衣。毛衣快递后就永远消失了。我找到快递公司索赔,结果只赔给我20元,还是最高赔偿。我辛苦织了两个月的毛衣,每一针都凝结着我的情感,结果男友却没有收到,我觉得自己都崩溃了”。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市民王小姐也表示,自己曾经在网购过程中遭遇包裹丢失事件,花了600多元在网上购买的衣服竟被某快递公司弄丢了。王小姐还算幸运,最终该快递公司依照她的淘宝购买记录,按实际交易价格给王小姐进行了赔偿。对于当前的丢件赔偿,一位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般都是由收件人提供物品价值的相关证明后,公司按照实际价格赔偿,然后公司内部会追查丢件责任人,赔偿款由责任人承担。对此,北京金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目前,我国还缺少统一规范快递业、保障消费者在快递行业内权益的有效法规。规范快递行业,保障公众的消费权益,单靠<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已难以解决,建议在电子商务法中专门就快递业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将消费者难以行使的快递权利具体化,实现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维权难 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同比增长52%,规模为世界第一。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物流方式。国家邮政局《关于2014年12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的通告》显示,2014年我国共受理快递业务有效申诉234697件,比201 3年增加38651件。这些申诉中,快递物品丢失问题已经成为快递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快递行业中快递物品丢失的责任不明确或者赔偿金过低,均是员工敢于监守自盗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律师认为,目前快递行业丢失物品后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丢失后的举证责任问题,一个是丢失后的赔偿问题。201 3年,交通运输部制定了新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丢失的赔偿问题明确规定: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快件(邮件)发生延误、丢失、损毁和内件不符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依法予以赔偿。企业与用户之间未对赔偿事项进行约定的,对于购买保价的快件(邮件),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赔偿。对于未购买保价的快件(邮件),按照《邮政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赔偿。现实中,我国在立法上对快递丢失物品的赔偿规定一直不明确,比如快递企业一般会在快递单上注明未保价的,赔偿金额不超过运费的5倍。但是,这个格式条款往往并不明显,消费者经常不容易看到。而一些快递公司内部规定,如果快递物品没有保价即按运费的3倍至5倍赔偿,这个赔偿标准显然过低。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家的格式条款也进行了限制,规定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还规定了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如果格式条款含有前述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专家表示,从这些法律法规来看,虽然有些地方规定了消费者的权益,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丢失后的物品,除非消费者绝对能证明快递的具体物品的质量、数量,否则很难得到满意的赔偿。如此—来,消费者进行维权的成本就过高,维权也较为困难。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快递行业主要法律规定的《邮政法》对快递行业仅有“快递企业应当加强服务质量管理,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等相当原则的规定,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仅属于部门规章,效力低,规定也不明确,因此应尽快针对快递行业立法,以促进快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呼唤规范服务 目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快递业务领域的相关标准,但标准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这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接受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主要原因是快递行业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结果导致责任“真空”以及推诿扯皮现象的出现,监管难以形成合力。国家邮政局组织起草并发布实施的首部强制性邮政行业标准——《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的实施,将有效遏制快递行业不规范现象的发生。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专家认为,作为现代物流行业的一项核心业务,快递服务业已在我国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然而,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失信现象频发,表现为服务质量差、投诉率递增、霸王条款横行、个人信息泄露等。虽然我国首部强制性邮政行业标准《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但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完善服务标准仍是我国快递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位在快递行业工作将近十年的业务管理经理刘先生告诉本刊记者,由于行业发展过快,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的建立相对滞后是行业内不规范行为多发的关键所在。尤其一些霸王条款使得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比如有些快递公司在“运输条款与条件”中规定“本公司不对运输延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者损害承担任何责任”,有些快递公司甚至仍执行不通知寄件人即可开封检查寄件的条款。另外,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快递公司设置索赔时限。比如有些快递公司规定,寄件人或收件人须于寄件次日起14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并附相关证明文件,本公司接纳相关证明文件后30天答复是否受理,超过规定期限未提出索赔要求的,视为自动放弃索赔权利。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快递业务领域的相关标准,但相对于快递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标准的数量还较少,标准的实施效果也不尽人意,部分标准的实施力度不大,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接受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也暴露出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的漏洞。《邮政法》虽经修订,但最终颁布时仍没有明确规定其核心问题——邮政专营范围,这导致快递服务的经营范围还是不清晰,很多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均没有量化指标,造成监管困难。比如,《邮政法》没有对快递遗失问题作出可操作性的规定,所以很难据其对企业赔偿标准是否合理进行评定,在这种隋况下,消费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有法律专家表示,针对快递行业法治保障,目前规范快递主体的法律法规相对健全,但规范快递行为的专项立法相对缺乏。因此,未来应将快递行为立法作为重点,制定严格的快递行为标准与操作规范。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防止被快递企业“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