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1:5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

第一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

【发布单位】80702

【发布文号】吉政办发[1991]22号 【发布日期】1991-05-27 【生效日期】1991-05-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

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

(1991年5月27日吉政办发〔1991〕22号)

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的报告》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的报告

近几年,我省保险事业蓬勃发展。一九九0年,国内外业务保险费收入43,259万元,扣除储蓄性人身保险业务和返还性养老金统筹业务以外,财产保险业务保险费收入24,828万元,各种保险款23,000多万元,为补偿企业意外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聚集建设资金,回笼货币,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保险业特有的经济补偿作用。

为了在治理整顿中进一步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经济补偿作用,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一、整顿保险秩序,充分发挥保险业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保险事业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89〕11号)精神,要加强保险市场管理,整顿好保险秩序,不经过国家指定的保险管理机关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开办财产保险、独生子女保险、农村房屋、农村劳力保险和村干部养老金保险等业务,如擅自开办保险的,建议银行部门不予开户,工商部门不予登记。

为了便于保险业统一管理,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今后有关保险条款的设计、保险费率的厘订,应统一由国家指定的人民银行一家审理。

二、二、积极稳步发展保险事业,为振兴吉林经济服务。保险业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也是一种集万家之资、救一家之灾的经济互助形式,它不仅担负着数以万计的家庭生活安定的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千万户企业稳定生产的经济责任,因此,企业参加保险是万全之策,家庭参加保险是明智之举。

(一)要加快种、养两业保险的发展。农业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根据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一再强调要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因此,保险业要在为发展农业服务上做文章,实行倾斜政策,开拓服务项目,开创服务门路,迈开服务步伐,为发展农业立新功。种养两业保险变成地方性险种,要向深层次、多方位探索。当前,在试办大牲畜、黄烟、森林、芦苇、西瓜等保险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拟在重点产粮和重点森林县(市)先试办粮油作物成本保险和木材外调运输责任保险。除保险正常赔款以外,保险基金结余部分,建立地方保险风险基金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当前农民经济承受能力较低和抗灾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在扶贫乡镇种养两业保险范围内,对保险费实行“保险公司借一点、集体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办法,即保险公司从地方保险风险基金借一点,乡镇从公积金筹一点,农民自巳拿一点。也可以给农民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用于购买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农用物资。

(二)要积极动员企业参加保险。这是保险服务的主要对象。企业财产保险要在承保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保障面。对省直大型企业,如吉化、扶油等,保险有责任保障其安全生产,并动员其所有财产和机动车辆积极参加保险,地方企业都要足额参加财产保险。企业经营已实行新的一轮承包,企业承包者难以承担灾害风险。因此,必须把企业财产保险纳入承包机制,列为承包内容之一,扩大企业安全系数,确保企业经济利益。今后发生保险责任内的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补偿。对不参加保险者,如发生灾害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各级财政不予核销或拨补。

中直驻我省大型企业,地方负有保护安全生产的责任,要动员其所有企业财产足额参加保险。

货物运输保险和机动车辆保险,拟实行地方法定保险。城乡家财保险要有新发展,这是服务性险种,涉及千家万户,承保有条件,群众有要求,既可以稳定人心,又可以促进社会安定,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应尽力而为。在福利基金结余的情况下,只要政策允许,企业可以为职工办理人身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

(三)要大力发展人身保险。这是回笼货币,分流购买力的一种手段。人身保险,既有储蓄性,又有保险性,既有利国性,又有利民性,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我省人身保险源很丰富,潜力很大,服务险种很多,前景很可观,大有作为,一定要有突破性发展。

简易人身保险,要调整好政策,进一步抓好独生子女保险。在这方面已呈现出很有发展的势头,要继续抓下去。要大力拓展养老金保险,积极办好城乡集体企事业单位职工统筹养老金保险,凡是自行办理养老金统筹的,都应该移交给当地保险公司统一办理。对民办教师、村干部以及广大农民,都可动员其参加养老金保险,使其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在全省逐步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化、群众养老保险社会化。

(四)涉外保险业务是非贸易创汇的一条主要渠道,特别是在当前外汇紧的情况下,搞好涉外保险,为国家多创汇,更有新的意义。因此,保险部门要和外贸部门同心协力,把能办到的涉外业务都办到手,争取为国家多创汇。

三、三、加强防灾防损工作,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做好保险防灾工作,减小灾害经济损失,这是最佳的增产节约的办法。企业向防灾要安全、要稳定、要效益、要后劲,保险是责无旁贷的。一定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加强防灾检查,消除隐患。要建立防灾基金制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拟从保险防灾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做为防灾基金,可以低息或无息拨给企业用于购置安全生产设施,定期收回。基金有力量,也可以无偿地拨下去一些,用于企业安全防灾。要组织保险防灾服务队,深入企业,无偿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材料,为企业多办一些实事。今后企业出现不安全因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不仅要追究企业领导责任,而且也要追究保险领导责任。

四、四、搞好保险资金运用,支援经济建设。保险资金运用,在不影响保险赔款的情况下,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把暂时不用的各项保险准备金实行有偿使用,可以利用保险基金“时间差”的条件,本着“小额、安全、急需、效益”的原则,重点放在流动资金上,起拾遗补缺的作用,为扶持地方企业生产经营,支援吉林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征兵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省各级各类院校

毕业生中征集新兵工作意见的通知

(吉政办明电〔2009〕6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省征兵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省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6月2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省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意见

省政府征兵办公室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省民政厅

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地税局

省司法厅团省委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省工商局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兵员征集对象主体调整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从各级各类院校(普通本科、高职高专、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各类院校毕业生)中征集新兵工作,根据《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征集工作的通知》(参动〔2009〕6号)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从全省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中征集新兵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和完善院校征兵工作运行机制

(一)依托院校建立高学历兵员征集基地。

各县(市)应根据当地教育发展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托本辖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等不同层次院校,至少建立2个高中以上学历兵员征集基地,城区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均应列入兵员征集基地,实行教育、培养、考察与征集一体化。各类院校应配合所在地兵役机关,及时把初检初审合格、有志投身军营的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确定为预征对象,实施跟踪管理教育,集中征兵时优先征集入伍。应届毕业生入伍数量计入本校当年就业(升学)率。

(二)健全院校征兵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各类院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征兵工作,并指定一名领导参加院校所在地县(市、区)征兵领导小组。凡被确定为兵员征集基地的各类院校,要在当地兵役机关和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下,成立院校征兵组织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本院校的征兵工作。原则上,设有武装部的院校由武装部具体负责,未设武装部的由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院校征兵具体负责部门可直接接受所在地县(市、区)兵役机关的领导。

(三)明确院校承担征兵具体业务性工作。

各类院校应负责抓好国防教育和兵役法规、征兵政策内容方面的宣传;向院校所在地兵役机关提供符合征集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参加实习待毕业学生的专业、数量、参军意愿等情况,组织实施兵役登记工作;配合兵役机关做好选定兵员预征对象及身体初检、政治初审工作,并抓好预征对象的跟踪管理教育和思想帮教工作;组织学生报名应征并协助兵役机关做好预征对象的体检、政审和参加审批定兵等工作;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为入伍的在校毕业班学生补发毕业证书,为入伍的在校学生办理相关休学手续;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执行和落实院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参军入伍各项优待政策。

(四)实行院校征兵工作保障和激励措施。

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征兵宣传、兵役登记和确定预征对象等工作经费,由兵役机关根据工作和征集任务完成情况将相关经费拨付学校。对选送大专以上高学历青年和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含在校大学生)入伍较多的院校和街道(乡、镇),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

二、落实优待和退役扶持就业优惠政策

(五)宣传和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入伍优惠政策。

各级兵役机关和宣传、教育、财政等部门,要大力宣传参动〔2009〕6号文件明确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协调部队和院校落实征集高校毕业生到部队服役优先选拔使用、退役后考学升学优惠、由中央财政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规定,确保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入伍优惠政策得到落实。

(六)适当提高高学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补贴标准。

在按照吉政发〔2006〕40号文件规定,落实农村义务兵家庭每人每年4000元、城镇义务兵家庭每人每月150元优待金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兵役法》有关规定,结合当地上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适当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补贴标准,并对征集的高校毕业生义务兵家庭给予倾斜,具体提高额度由当地政府确定。农村和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增加补贴资金部分由当地政府负担,省财政继续为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每人每年补贴700元,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每人每月补贴50元。

(七)建立和完善高学历兵员选择服役岗位协调机制。

各级兵役机关应主动加强与接兵部队的沟通联络,及时搞清部队对高学历兵员的具体需求,供应征高学历青年选择服役岗位,发挥专业特长。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应征入伍选择服役去向由省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负责协调;大专学历毕业生,由所在地市(州)政府征兵办公室负责协调。建立高学历新兵学历、专业和技术特长档案,随新兵档案一并移交接兵部队,切实为部队发挥高学历兵员的文化和专业技术特长提供准确依据。

(八)进一步提高义务兵及家庭政治和社会福利待遇。

各级民政部门要协调建立并实行对军人家庭挂牌和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制度,进一步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政治氛围。征集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入伍,在服义务兵役期间,父母双方均无劳动能力且生活困难的,应优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征集城镇家庭独生子女入伍,在服义务兵役期间,父母双方均无固定工资收入且生活困难的,应优先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九)实施高学历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特殊优待政策。

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期满后,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可享受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等项目服务期的高校毕业生加分政策。省公安司法系统院校在按照省里安排为本系统基层定向岗位招生时,要确定一定数量,招录服义务兵役期满退出现役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毕业生。农村籍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以上学历毕业生退役士兵,根据本人志

愿可改为当地城镇户口,享受当地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按吉政发〔2006〕40号文件执行。对高学历退役士兵数量较大、自谋职业人员多的财政困难县(市、区),省财政安排补助时给予适当倾斜。

(十)为高学历退役士兵自主创业提供优惠政策保障。

实施鼓励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退役士兵尤其是高学历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兴办经济实体,创办小型微利企业。对首次自主创业(指首次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正常纳税经营1年以上的,按其收纳就业人数,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退役士兵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程序向当地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申请5万元以内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经办金融机构可按人均不超过5万元、总额不超过100万元标准发放贷款;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对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实施就业普惠培训政策,各县(市、区)政府要指定专门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当地政府要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培训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就业困难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补贴。具有成熟创业项目的退役士兵,可优先入驻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创业园创办企业,并享受创业园优惠政策扶持。

三、严格执行和落实优先征集政策规定

(十一)严格执行优先征集政策。

各级兵役机关在确定预征对象和审批定兵过程中,要认真落实“两个优先”征集政策,对同等政治和身体条件的,要优先征集高学历青年入伍;对同等学历的,要优先征集应届毕业生入伍。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兵役机关认真做好学历审核认证工作,对城镇和农村报名应征青年的学历进行统一排序,确定优先征集的具体对象。在符合征集条件的农村籍相对较高学历青年未被批准入伍之前,不得批准城镇籍相对较低学历青年入伍。

(十二)切实畅通优先征集渠道。

各级要认真执行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的具体要求,凡持有《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含就读省外各类院校)、入学前户口或现户籍属本辖区的,都要执行优先征集政策规定。对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合格人数较多、征集指标无法满足的地区,由上一级兵役机关统一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应届毕业生征集比例。

(十三)建立完善优先征集制度。

建立学历审查制度,由县(市、区)兵役机关会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组成学历鉴定组,对应征青年的学历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审核,实行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各级兵役机关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及时向社会公开优先征集应届毕业生、优先征集高学历兵员的政策规定、条件标准、工作程序、纪律要求,公布高学历青年体检、政审合格和定兵人员名单,凡群众举报反映假学历的,取消应征资格。规范征兵考评制度,把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占预征对象总数的百分比和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报名率、上站体检率、征集入伍率,作为考评征兵工作的重要指标和评先的基本条件。

四、加强征兵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

(十四)加大征兵工作组织领导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征集各类院校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入伍,是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兵员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基层指挥军官队伍建设,增强退役士兵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巩固和强化党的执政地位,培育基层政权建设骨干,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摆上党委、政府重要日程,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完成征兵任务。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为院校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提供便利条件,对报名参军入伍前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企业)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由于本人自愿应征入伍而影响劳动(聘用)合同履行的违约责任,应予免除。

(十五)强化各级政府征兵领导小组职能。

各级要积极适应征兵对象主体调整的新要求,充实完善本级征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级征兵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解决征兵工作遇到的实际矛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要力所能及地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和相关政策保障。领导小组成员要把落实优先征集高学历青年和应届毕业生作为检查指导征兵工作的重要内容,发现优先征集政策落实不力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十六)发挥各职能部门服务和保障作用。

各级政府兵役机关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结合本地区实际,科学筹划部署,合理调配任务,加强沟通协调,严密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地多征集各类院校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入伍;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征集各类院校毕业生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工作,督促各类院校按照规定和要求完成征兵任务;其

它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为军队建设服务、为兵员质量服务、为应征高校毕业生服务、为退役士兵服务的思想,积极为征集各类院校毕业生入伍提供政策保障和实际支持。

上述意见中明确的征集各类院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优待政策和保障办法,从2009年12月1日入伍的新兵开始实行。

第三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我省博士后事业

【发布单位】81102

【发布文号】浙政办发[2001]45号 【发布日期】2001-07-06 【生效日期】2001-07-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等部门

关于加快我省博士后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政办发〔2001〕4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我省博士后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七月六日

关于加快我省博士后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 二00一年六月五日)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全力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努力为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保证,现就加快我省博士后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

紧紧围绕浙江新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扩大现有流动站的规模,重点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环保、城市管理与规划、经济管理与金融等学科的流动站建设;重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流动站的建设。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进站从事科研工作。省内高校、科研机构要加强与省外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挂靠、联合建站或设立分站等形式,加快培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二、二、大力发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今后一个时期,在争取人事部扩大我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规模的同时,要积极创办一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使更多具有研究实力和条件、有充足科研课题以及能够作为长期培养基地的大型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逐步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立综合服务性的博士后工作站,使工作站成为区内企业发展的“智囊团”和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的服务站,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

大力支持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科研开发事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设站企业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扶持政策,优先支持设站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研究开发机构,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鼓励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承担科研项目,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招投标,并在立项、推荐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设站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流动站的联合,以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和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为依托,大力引进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从事科研开发工作,增强企业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吸引力,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建设服务。

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逐步形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通过博士后制度,推动产学研结合、使生产、科研紧密联系,把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技术进步等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三、不断丰富创新博士后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拓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领域

进一步探索开发利用博士后人才资源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博士后群体在我省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省博士后联谊会的指导和协调,积极引导博士后研究人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办好现有博士后科研开发基地、巩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产业特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重点,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积极创办各种有利于发挥博士后作用的有效载体,吸引更多的人才智力和技术,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人才和经济的紧密结合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博士后科研成果的孵化中心和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要注重实效,经常性地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深入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博士后流动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参与创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推动区域支柱产业的提升改造,促进区域经济科技进步。积极组织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参与对重大讨论和问题的研究。要及时提供科技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科技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搞好服务,逐步建立博士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一整套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博士后工作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四、四、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在浙江创新创业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地吸引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后继续留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后到创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对携带高新技术成果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要优先给予种子基金、申报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扶持。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博士后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企业,扶持博士后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上市。

要积极提供条件,优先安排部分出站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发达国家从事合作研究和进修,确保其来去自由。

凡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留在浙江工作的,按省政府印发的《浙江省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的若干规定》(浙江〔1994〕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意见》(浙政发〔2001〕28号)的规定,享受有关待遇。

五、五、广泛筹集资金,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力度

建立省级博士后工作专项经费,纳入新世界人才工程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助国内优秀应届博士生和海外留学博士科研项目;奖励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补助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在浙创业的一次性安家费。博士后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事厅会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根据财力可能安排一部分博士后工作专项资金。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引导和鼓励各设站单位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我省博士后事业的深入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三个一部分”原则,积极争取并落实博士后公寓建设配套经费,加快我省博士后公寓的建设,切实解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

六、六、逐步建立和完善博士后工作的激励机制

省级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我省奖励优秀博士后的有关规定,对在科学、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可优先推荐、申报“中国优秀博士后奖”的候选人;推荐、申报国家或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候选人;申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荐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浙江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若干规定》(浙政〔1998〕17号),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科研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七、七、切实加强对博士后工作的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博士后管理工作的领导。要加快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关系,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搞好服务,发挥我省作为经济大省的优势,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努力提升我省博士后工作的水平。同时,要加大博士后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博士后工作的成果,激发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博士后工作的氛围,为我省博士后事业的深入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报告的通知

【发布单位】80702

【发布文号】吉政办发[2000]34号 【发布日期】2000-06-28 【生效日期】2000-06-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报告的通知

(吉政办发〔2000〕34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的报告》转发给你们,望引起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研究和落实控制流失生的对策。

控制中小学生流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对“控流”工作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把学生流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依法保障“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六月二十八日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的报告

省政府:

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省教育厅组派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调查组,对长春、四平、白城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的6个乡镇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情况,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现状

自《 义务教育法》公布后,特别是实施“两基”验收以来,我省各级党政领导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普九”的重点工作,一直紧抓不放。1994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等部门制定的了《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控制流失生责权范围》(吉政办发〔1994〕17号);1995年省教委总结推广了松原市和通化县的典型经验;1996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委关于开展创建控制学生流失先进县(市、区)和无流失生乡(镇)学校活动的意见》(吉政办发〔1996〕30号),当年即评出“控流”先进县12个,无流失生乡(镇)160个,无流失生学校2079个;1997年在全省启动“控流”工程,省教委在临江市召开了“控流”现场会。1998年我省“普九”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中小学流失率基本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我省“控流”工作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原国家教委领导的肯定。但是,近两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控流”工作难度日益加大。从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看,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率呈上升的趋势。举这次调查数据为例:

3个县(市)的6所农村初中1999-2000学在校学生总数4119人,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为614人,在校生辍学率为14.9%。其中伊通县抽查的两所农村初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329人,学年内辍学生总数206人,在校生辍学率为15.5%;德惠市抽查的两所农村初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710人,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287人,在校生辍学率为16.8%;镇赉县抽查的两所农村初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080人,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121人,在校生辍学率为11.2%。

调查资料显示,学生流失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特殊群体学生(如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流失高于普通家庭学生。二是毕业年级高于非毕业年级,如德惠市某镇中学初一流失24人,初二流失38人,初三流失62人。三是初中分校学生流失高于乡(镇)所在地中学。四是先通过验收的县(市)学生流失高于后验收的县(市),如镇赉县是1998年才通过“普九”验收的,流失率相对低于其他两个县(市)。

二、二、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全社会关注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初中学生流失率阶段性的出现了急剧上升的趋势,这是我省实现“两基”目标后,如何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是教育内部和外部诸多问题的综合反映。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想念书,家庭经济困难供不起。近两年由于诸多因素,农民收入实际在下降,一些农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无力支付学生上学费用。特别是我省近3年内部分地区受灾,使得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有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只好辍学帮父母种田或外出打工。据调查,我省初中贫困生占初中学生总数的11%,特困生占3%,这部分学生最容易流失。镇赉县某乡20名流失后动员返校的学生,有15名是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

(二)高校、中专招生并轨,收费高,就业难,使农村一些学生不愿意念书。一些农村初中学生把上学读书作为“跳农门”的出路,一旦升学无望则产生厌学心理。有80%的学生对学习目的回答是为了摆脱农村生活环境。伊通县某镇两名大学毕业生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毕业就待业,读书时还借了不少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对农村的一些学生和家庭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三)农村初中教育功能不全,办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尤其是脱离农村实际。学生所学非所用,想念书也念不好。部分农村学校,办学缺乏活力,没有吸引力,改革流于形式,对“分流”后的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基地等问题没有认真加以解决,学生想学的东西学不到,特长发挥不了,在校学习自然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容易流失。

(四)“控流”工作上存在思想上认识问题和有法不依等问题。“普九”验收过后,有些地方的领导,对流失生这一问题认识不足,对当前出现的流失严重现状重视不够,有盲目乐观和松口气思想;有的领导在问题面前表现厌战、畏难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还有的人认为“控流”工作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与政府和其他部门无关。教育部门孤军作战,“控流”责任不清,已经出台的相关政府和控流措施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济严重不足,扶贫助学资金和贫困学生包保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学校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个别教师对后进生教育缺乏热心、耐心和关心,所有这些也是学生流失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三、控制流失生的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坚持把“控流”作为“两基”巩固提高的重点和难点来抓。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松口气”的思想倾向,继续把“两基”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把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机构不撤、队伍不散、投入不减、工作不停,针对“普九”特别是目前“控流”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使“控流”工作收到实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吉政办发〔1994〕17号文件,强化政府行为,对各自的责权范围要认真落实。要研究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并坚持常抓不懈。同时有关领导也要分工负责,实行责任制、包保制。积极支持和自觉服从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大力强化教育执法。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强化各个方面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学生要明确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家长要明确保障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教师要明确保证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乡(镇)领导要明确依法办学、依法“控流”是政府职责。同时,层层落实“控流”责任制,按照行政区划采取乡包村、村包人措施,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控流”工作真正纳入法治轨道。

(三)加快办学模式改革步伐。

各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深化农村中学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拓宽农村初中教育功能,通过改革切实解决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的问题。一是大力推广舒兰“全员培训、分班组教学”等一批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在普教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改革办学模式要从教学入手,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突出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打下基础。二是切实加强对“分流”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对改革学校的课程计划、教师、基地建设以及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和检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保证农村初中教育改革所需的经费,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确保基地建设落到实处。

(四)广泛深入地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各级政府要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为控制学生流失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要建立义务教育专项经费和扶贫基金,并保证落实到位,真正用于贫困学生。教育部门要通过采取建立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和减免学杂费等办法,防止贫困生流失。全社会要继续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献爱心”和“希望工程”等扶贫助学有益活动,千方百计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继续实行扶贫救助包保制度,各级领导要带头做到:包保责任落实,包保对象落实,救助资金落实。

(五)继续抓好“控流”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要继续坚持并落实好“控流”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双线四包”制度、入学通知书制度、学籍管理四联单制度、流失生报告制度、小升初衔接制度、扶贫救助包保制度、中小学助学金制度。继续开展“评创”活动,从创建班、校无流失生做起,逐步做到乡、县无流失生。要强化“控流”工作的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控流”督导检查作为重要任务,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控流”工作进行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在现行的“两基”复查中,要把对流失生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建立“两基”年审制度,明年正式实行,在“两基”年审制度中,把控制流失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鉴于当前我省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在近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突击“控流”,集中整治,千方百计动员流失生返校,把学生流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突击“控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摸底,要搞专项调查,摸清底数,为流失学生登记造册。第二阶段为动员返校,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采取说服教育、行政措施、法律手段并用的办法,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第三阶段为妥善安置,流失生返校后要妥善安置,视其情况,采取自愿原则,能随班就读的随班就读,能插班的插班,能“分流”的“分流”,保证完成年限教育,防止产生新的流失。

吉林省教育厅

二000年六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2-16 【生效日期】2005-0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

(粤府办〔2005〕1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卫生厅《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的报告》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二月十六日

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的报告

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和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省卫生厅最近对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0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的意见》(粤发〔2000〕21号)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根据省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议案,省政府决定从2002年起,用9年时间,分阶段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求到2006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60%以上,2010年达到85%,并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入“十项民心工程”组织实施。2004年,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领导;省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卫生厅《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目标、基本内容、实施步骤和措施要求。为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省财政逐年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2002年,省财政安排了7150万元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其中6000万元作为合作医疗引导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县级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资金,150万元作为培训推广经费。2003年,省财政安排扶持资金9150万元,其中将救助资金增加至3000万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精神,2004年省财政按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人均10元的标准安排扶持资金,资金总额达1.59亿元,并要求各地财政增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扶持。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组织发动,特别是省人大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议案实施三年多以来,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至2004年上半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80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34.8%;全省共有93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中25个县(市、区)实行县统筹的形式。东莞和佛山市建立了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农村人口200多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对缓解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总金额为4.04亿元,其中住院补助金额3.05亿元,补助31.8万人;享受医疗救助的特困人口7280人,救助资金543万元。2004年上半年,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人数为18.86万人,补助金额近3.05亿元;享受医疗救助的特困人口3053人,救助资金440.6万元。

二、存在问题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省此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地区领导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不落实,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部分地方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不够积极主动。部分群众对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意义缺乏认识,怕吃亏,怀疑合作医疗能否坚持,担心资金被挪用。

(二)农村合作医疗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 “三低”。一是统筹层次低,部分地区仍采取镇统筹,个别地方甚至还是村办形式,增加了规范制度和监督管理的难度,容易产生漏洞,有些镇村因参加人数少或工作制度不健全,难以举办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低。合作医疗的特点是互助共济,只有多数人参加,才能发挥其制度优越性,但目前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60%的县(市、区)只有27个,部分县(市、区)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三是保障标准低,部分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封顶线在2000元以下,对真正困难的群众帮助不大,难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一些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不落实。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部分市县没有按规定标准安排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有的市、县、镇三级财政安排的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低于人均5元的标准。农村税费改革后,大部分乡镇基本没有财力扶持农村合作医疗。

(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规范。一些地区没有按照要求调整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现有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不统一。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监督制度仍不健全,没有落实钱帐分离、资金封闭运行的要求。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不健全,编制、人员、经费未落实,管理手段滞后。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充分估计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水平,千方百计巩固和完善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力争2005年一般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40%以上,工作基础好的地区达到50%,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更高的标准;2006年全省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60%。

(二)落实财政扶持资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市、县、镇三级财政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财力确有困难的地区,2005年市、县、镇三级财政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要达到人均8元,2006年达到人均10元的标准。省财政的补助资金根据各地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和各级财政扶持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到位情况安排下拨。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并视财力增长情况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还要安排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用于特困人口大病救助等支出,解决特困农户看病难问题。各地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安排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要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县统筹,规范和统一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形式;二要规范筹资时间,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按一次性筹资,每年第四季度为下一的宣传发动期和缴费期,集中力量发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原则上不再跨吸收缴费;三要合理确定支付比例和上限,筹资额达到人均30元的,住院费补助上限要在3000元以上,资金节余较多的,要提高保障标准;四要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建设,按规定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五要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原则,严禁任何形式的强迫命令或要求基层干部、医生为农民垫资缴费。

(四)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要将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注入县一级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统一存储和管理。乡镇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帐户,由县级主管部门根据其每月资金的使用量预拨。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实行钱帐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县、乡级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以及其他部门不得从基金帐户直接提取现金。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公开基金收支情况,接受社会和农民群众的监督,让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放心。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审计,切实加强监督。

(五)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工作。要通过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把贫困镇村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对合作医疗补助后仍有较大困难的农户给予医疗救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制度,规范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的使用办法以及申请和批准程序。省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市、县级财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并列入财政的预算。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赠,拓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的筹集渠道。

(六)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整体推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在保证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农村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担负起为参合农民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责任,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省卫生厅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保险公司关于发展我省保险事业报告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