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语言文字 提高文化素质
规范语言文字 培养高雅人才
----洪湖实验中学语言文字工作汇报
语言文字工作是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教育而言,也是各级各类学校理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一直以来,洪湖市实验中学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注重校园内普通话的普及和汉字的规范使用,注重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将几年来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向各位专家作一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洪湖市实验中学地处市区城西园林路,是洪湖市教育局的一所市直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2502人,教职工161人,其中教师141人,学历达标率100%,普通话测试成绩合格率98%。
学校近年来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取得的主要荣誉有:湖北省中小学50强学校,荆州市示范学校,省文明单位等。
二、常规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在这方面的常规工作中,我校注重了以下两点:
1、作好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做好环境宣传。十年前,我校就在每个教室、办公室的门上,印制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标语,校园内也设置有相关标语牌。2003年,学校开展“校园标语征集活动”,语言文字工作就是当时标语征集的主题之一。涌现了“文明从语言开始”,“语言和您的容貌一样重要”等标语作品。这次“迎检”,学校对这类标语进行了维护和增补,现共有门墙标语100条,校园提示牌90个。这些标语,形成一种无声的环境氛围,时刻提醒每位师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
二是做好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来提高全体师生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历年来,组织师生学习过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等。此外,对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有关语言工作的条款,也组织教师进行了学习。
三是做好活动宣传。主要是做好一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动宣传,利用专刊、比赛等活动形式,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动态,宣传每一次“推普周”的主题。如2004年的推普周,学校结合当时普通话测试的形势,在教师中开展了一次“普通话知识讲座活动”,主要内容是分析洪湖方言语音上相对于普通话的主要缺陷,及矫正方法。今年的推普周以“规范语言文字,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学校广播室利用一周时间,播放传统名篇朗诵带,有《春江花月夜》、《明月几时有》、《岳阳楼记》等,用高雅的名篇名作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2、建章立制,确保落实
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做好制度建设,才能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期性,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因而制度建设也是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点:
一是成立专班。学校成立了以王校长为组长,舒校长具体负责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联系教务处、教研组、政教处、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专班。
二是完善制度。早期,学校制定了《教师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主要体现了“三纳入”的工作思路,即将规范语言文字纳入学生培养目标,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是,在每学期开展教学听评课活动中,把普通话教学和板书作为评课项目,设立单项奖。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又相继制订了《双推工作责任制》,《校园语言文字规范细则》等文件,对必须使用普通话的场合进行具体规定,对双推工作涉及到的教研组责任、班主任责任等进行规范。例校团委负责校广播室的语言规范,为落实这一责任,团委每年举行一次播音员选拔活动,并向每期广播员印发了“规范广播用语示例”文件。又如,每周一的旗下讲话,由当值的各班主任负责,班主任要亲自或安排语文教师负责讲稿的审稿和讲话学生的演讲指导。
三是树立榜样。要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落实,“树立榜样,榜样带动”是一种好方法,因此学校十分注重培养这方面的带头人。语文教研组为探索把语言文字工作融入教学的途径,推出了罗娟老师的示范课《安塞腰鼓》,罗老师普通话标准,朗读感染力强,该课以激情诵读为特色,得到了荆州教科院王佑军的高度好评。之后,她的示范课《声情并茂读美文》继续发扬了这一特色,先后获得荆州市、省级优秀课例一等奖。校教科室为落实对教师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在“双
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张聘、张萍、黄纯刚、姚敏四位教师参加荆州市教育观念辩论大赛,获得银奖,司霞红老师则在市教师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外,在“写规范字”方面,学校也树立了李克胜、凌佳新等榜样。
三、活动开展
利用活动的形式来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是学校的一大优势,实验中学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总是把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活动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起安排,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一是开展书法兴趣班活动。早些年,学校邀请我市书法界的名人、市电大退休教师王旱霖,到学校开设书法兴趣班,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情,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当时,书法兴趣活动成为我校的一大风景。
二是开展“读诗诵经”活动。2003年,我市各学校广泛开展读诗诵经活动,我校则把这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自主开发了《读诗诵经》活动读本,学生人手一册;语文组开设《读诗诵经知识讲座》,大部分语文教师轮流走上讲台授课;最后,学校组织了《读诗诵经成果展演会》,学生登台进行背诗擂台赛。这一活动,在我校持续了几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是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近两年,受电视节目启发,学校重点组织“史地生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由各班选拔、学校预赛、学校决赛三阶段进行,决赛采用抢答形式,活动是把知识丰富而又普通话优秀的学生遴选出来参赛,预决赛上抢答环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积
极。总之,这类活动把知识学习与普通话的推广相融合,为学生喜闻乐见。
四是盘活班级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成为一大趋势,学校也极力鼓励各班开展各有特色的活动。如有的班级发起了《校园拒绝脏话》倡议活动;王弘老师则带领班级学生走上街头,开展户外标牌不规范汉字采集活动;梁洪老师的班上还选出了几名“用字规范检查员”,收集语言不规范的常见例子,并利用黑板报定期出专刊,促进同学们规范用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年,由于不少班组织写字比赛,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次“硬笔书法比赛”,参赛选手众多,100余名学生得到表彰。
四、自我评价
这些年来,我校虽在语言文字工作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
1、因教学任务繁重,语言文字工作人手不够。
作为我市教学质量突出的一所初中,我校教学班级多,每班的人数也很满,教师教学工作繁重,语言文字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因而倍感人手不足。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资料建设滞后,有时开展了活动,却没有落实到详尽的资料建设上。其中,特别是对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常见现象缺少系统汇总。
2、活动开展中,主题无鲜明特色
在活动开展中,缺乏差别性的主题定位。如不能针对普通话推广中普遍性问题,不能针对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开展主题活动等,使
活动开展的内容单一,效果不佳。
3、在制度建设上,对师生的激励措施不够。
4、虽教师整体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但某些学科某些教师课堂上仍未能使用普通话,或普通话水平不高。
5、学生校园内说脏话现象仍然存在,语言不文明。
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理所当然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将深入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推进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同时也期待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教。
第二篇:如何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
如何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
一个企业的安全状况如何,取决于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控制程度,全管理就是要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环境、设备设施和人的不安全因素,使这三者关系协调统一。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这三者关系不协调所致,在这三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是最重要、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依赖人去改善,良好的作业环境需要人去创造。所以企业安全状况的好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如何提高广大干部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各级领导的素质是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决定因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如何,与各级领导安全生产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领导干部安全意识淡簿,自身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就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不懂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就不可能领导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无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高低也与领导干部安全素质有很大关联。如果各级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化力气抓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特别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而以罚代管、以包代管,则很难扭转员工中“要我安全”局面。相反,各级领导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狠抓“双基”和员工的教培工作,且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广大员工中会逐渐形成一种“人人、事事、时时、处处”
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会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最终形成“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良好局面。为此各级领导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升自身安全文化素养和水平,倡导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素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着力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首先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对员丁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使员工知道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法制观念。通过对员工的责任感教育,要使员工深感自己同样也肩负着重大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不仅对企业负责、对杜会负责,更主要的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情感,员工在生产劳动中不仅要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而且还应该及时提醒周围员工注意安全生产和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主要从3方面着手。
(1)坚持做好新员工入路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全员安全教育、班组长安全教育等。
(2)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不能流与形式,必须培训到位。通过培训要使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工种、设备、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知识以及劳保用品正确穿戴等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和正确操作。
(3)有计划地组织开办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班.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生
产专业知识。
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育选拔聘用足够数量的优秀员工到安全管理岗位,要求既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又要具备较为全面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重点进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系统理论培训,提升管理队伍的安全文化素质。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平安、和谐、快速发展的铁路公司。
第三篇: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试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推动。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法治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一、法治文化素质的含义
1、法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崇尚法治、服从法治、遵循法治、维护法治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面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建设。
2、法治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对法律及其内涵的价值、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在行为方式中自觉地将法律规定、法治原则作为行为准则。
总之,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之舟、沟通之桥、立国之基,人们的法治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法治观念能否得到树立、法治原则能否得到遵从、法治精神能否得到弘扬。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1、一方面, 法治文化建设的成就显著。一是大力构建联动机制,培育法治文化。二是积极推进形式创新,繁荣法治文化。三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相结合的道路。五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另一方面, 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法律的权威还未完全树立。在政府管理层面,还有为数不少的领导者认为权比法大、文件比法律管用,各方面干扰司法等一些现象还常见。二是法治文化宣传较为单一。一些地方的法治文化缺少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 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三是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参差不齐。目前, 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中懂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和文化宣传的专业人才不多。
三、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素质是当代领导素质的构成要素。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者肩负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任务,因此领导素质面临着新的要求,除具备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外,法治文化素质成为越来越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依法治国方略、变人治为法治历史使命的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率领者、引导者,在公权力的行使中负有重要职责。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法治的原则和精神,更好地执行、实施法律,自觉将权力行使置于法律制约之下,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职责的要求。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维护社会稳定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责任。领导者没有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就无法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就不能做到善用法律定纷止争,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具体环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推动科学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牢固树立人权观念,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推动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掌握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统筹兼顾。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途径
在法治文化素质中,有三个构成要素尤为重要——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文化素质,必须把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一)塑造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人们能够尊重法律、信任法律,进而自觉遵守法律。对领导干部而言,依法
行政,公正执法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根本。
1.塑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信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应该深入领导干部的内心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领导干部是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应该对公民权利予以肯定与保护,将保障公民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领导干部塑造这种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2.塑造法律至上的信仰。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应当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保证宪法和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这样才能使宪法和法律落到实处。
(二)强化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作为新时期肩负使命的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善法之治理念。社会要法治,首先要有善法和良法,要有反映公平、正义,维护民主的法律。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不应该是恶法,不应该背离人类理性,不应该背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不应背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集中意志。
2.人权保障理念。领导者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切实谋求与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必然通过法律作出具体的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保护这种利益。
3.权力制约理念。权力具有双重性作用,领导干部若正确运用权力,可以有序科学地管理社会,造福于人民;如果权力被滥用,就会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人民。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不仅于国于民有利,而且也是个人避免少犯错误、不犯严重错误的重要保证。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领导干部通过法律的形式和途径达到预期目标的本领就是法治能力,法治能力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依法履行职责,是评价干部法治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依法科学民主决策。领导干部要依法行使决策权,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在决策过程中,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民智民力参与决策,确保决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2.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做到正确用权、廉洁从政。
3.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塑造法律信仰,强化了法治理念,还要把这种信仰和理念切实的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依规定执行,不断提高法治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国家管理的法治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我国的法律体系中,80%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行政管理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依法行政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第四篇:加强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安全文化素质
加强安全文化教育
提高安全文化素质
334省道黄桥收费站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值得重视研究的永恒课题。倡导安全文化要以安全教育为主,要重点抓好各级领导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和全员的安全教育,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目标。
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键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生产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文化,它是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战略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则体现在安全文化之中,是人们生产及生活全部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当代人们对安全价值的肯定,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的哲学、安全第一的生活需要、安全第一的管理机制,是安全文化的出发点,也是安全的归宿,是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的永恒课题。
一、倡导安全文化要以安全教育为主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很早以前就曾以“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临深履薄”、“防患于未然”等安全警句去教育人们,干什么事情都要注意安 全,“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实质上这就是原始的安全文化之安全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更要倡导安全文化,更离不开安全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倡导安全文化首先要抓各级领导的安全教育。对一个单位来讲,主要领导是否重视安全,是否主动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管理知识,是能否搞好安全文化教育的关键。单位领导安全意识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因为领导具有相对权威性及组织协调能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重视了,组织、经费和人员就都有了保证,倡导安全文化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都将由可能变为现实。不论单位大小,人员多少,作为单位领导,首先要把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制订计划、发展目标、安排工作任务时,必须以安全保证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不能为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置职工的人身安全于不顾,冒险生产作业;其次,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自觉模范地遵守各种安全制度,给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三,必须了解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政策,知道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营造一个“以讲安全为荣,不讲安全为耻”的职工心理环境。
2、倡导安全文化要抓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教育仅抓主要领导的安全教育只是抓住了关键,但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环节要靠安全管理人员去实施、去管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上,应选用精兵强将担此重任。同时,对于具有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的管理干部,要从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注重对他们进行理论性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素质,提高其对事故的分析、预测、控制能力。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超前教育的目的在于,一般职工还要靠他们去培训、去教育,他们的安全文化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所以,要把抓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作重点来抓,只有这样,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3、倡导安全文化要抓全员安全教育。
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方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真正达到每个职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抓全员安全教育,主要是抓安全文化素质的基础性教育,首先是文化知识、科技知识的教育,以及安全知识、安全道德、安全法规的教育,这些教育都应以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全体职工都具备现代人的安全素质,达到既具有高度的安全价值观,高尚的安全道德意识,又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知识,养成自觉遵守安全行为准则的习惯的境界,从而使全体职工更完美、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高目的。
二、运用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管理,代表了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又标明了单位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安全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相应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
文化与教育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通过教育才能积累、传播、继承和发展,才能成其为文化,而教育又要通过文化来实现。过去,我们抓安全工作只知就安全管理谈安全教育,现在看来显得有些肤浅了。笔者认为当前安全工作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安全文化能促使安全管理步入更深的层次,使职工在一种新的观念指导下去履行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义务,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气氛,不论在什么场合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无可争议的,也就是说“安全第一”是生产及生活全部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实现安全文化,就是要求每个单位把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 4 统一起来,而这些价值的实现就是要通过安全教育的媒介或手段来达到。
安全教育的内容要因工种和工作性质而定,有些单位因发展不平衡,也不够稳定,个别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与重视不够,所以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个别单位不断出现违章现象和事故苗头,小事故时有发生,值得大家深思。同时,也为各级领导敲响了安全第一的警钟,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政治,安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就是讲政治,各级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新认识安全生产问题,把安全教育当做治黄生产和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应该承认,在安全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化,安全文化还不能被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今天,还必须通过引导和宣传使每名职工认识安全文化的意义与重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而且是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才能达到安全的目的。为此须向社会和各个行业普及安全文化,使之渗透到社会及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去,可以说,无论是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培育和建设安全文化思想,树立和认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是实现安全工作的基础。同时,提高职工安全教 育水平,又是实现单位“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辨证的统一体。
三、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
强化安全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需要,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人,人既是安全管理的对象,又是安全管理的动力,而实现安全管理的本质问题,就是要发挥人的本质安全的动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有些单位放松了安全教育,致使有些单位和个别职工存在“向钱看”的思想,纪律松驰,违章作业,冒险蛮干,个别管理干部存在“不想管”、“不敢管”的思想,形成安全管理滑坡,事故隐患增多。有些领导存在重效益轻安全或以包代管的思想,放松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这就为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必须从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入手,形成正常的安全教育程序,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不仅要把安全工作抓在手上,挂在心上,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促使各单位层层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既要做好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又要抓好职工日常安全教育。既要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又要抓好季节性的安全教育,要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
安全教育是一项受制于人,作用于人,影响于人的工作。为使安全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有针对性 教育转变。要把事故概率较多的人和现象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工种,把参加工作时间短的员工作为安全教育对象,把事故的多发期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时期,把安全生产的基层负责人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安全演讲会、交流会、消防灭火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典型事故案例,安全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目标,使全体职工人人有“安全第一” 的意识,时刻有“我要安全”的觉悟,工作中有“我会安全”的技能,处处有“我管安全”的责任,承担起“我保安全”的任务。
总之,安全是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必须有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作支柱,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事故灾害的“天敌”,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人生观和安全行为准则,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战略措施,是组织职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搞好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因此,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必须加强安全文化教育。
第五篇:浅谈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浅谈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张集中
[摘要]:浅谈了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职工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职工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提高职工素质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当务之急,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重中之重。当前,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业面临着公路、航空、水运各行业之间的严峻挑战。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行业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铁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提高职工素质是铁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铁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是在全路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今铁路已全面走向市场,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加快铁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1质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理想是支柱,道德是规范,文化是重要条件,纪律是必要保证,“四有”缺一不可。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又是一个需要车、机、工、电辆等各部门协同作战的联动机,不容许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出现差错。因此,铁路运输安全的好坏、效益的高低与铁路职工素质高低密切相关。没有高度的自觉性、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铁路运输的安全、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职工素质是加快铁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铁路作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实行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僵化,虽然近几年铁路通过改革加快了向市场迈进的步伐,但并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单位重视职工教育不够,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职工观念陈旧,思想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铁路改革发展的步伐。近年来,铁路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将一些先进的设备、装置如新型机车车辆、机车运行记录器、列尾检测装置、新型轴温检测装置、机车故障检测仪等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有力地保证了安全生产,随着高科技含量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对职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职工素质提高了,才能熟练地驾驭这些先进设备,才能提高劳动效率,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提高职工素质是铁路走向市场的重要保证。铁
路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陷入了市场份额减少、竞争优势减弱、经营难度加大的困境。尽管近几年铁路通过实施提速战略等措施,抢回了部分市场份额,但仍未彻底走出困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安全快捷的运输、方便舒适的环境、优质周到的服务才能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市场是你的,也是我的,谁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谁就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谁有优质的服务,谁就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就会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一切说明只有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铁路成功地走向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职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职工思想观念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一是职工的“铁饭碗”思想严重,对铁路面临的挑战与冲击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危机感及竞争意识淡薄。随着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机构改革改组的进一步实施,竞争上岗已经成为铁路企业用人的主要方式,班组职工还缺乏这方面的竞争意识。二是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时,班组职工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需要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而我们的现状是采取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远远落后于现代企业的终生学习观念。
(二)、职工业务素质不够强。一是理论基础不扎实,我们车辆部门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相对偏低,部分班组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没有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的目的,凭经验干活的事时有发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日常的基本作业技能也不过硬,遇到技术性复杂的问题时就心中没底,束手无策,甚至发生程序错乱等严重问题。三是发展潜力不足,班组职工在新技 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三)、职工缺乏现代科学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科学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HMIS(车辆信息管理系统)、DMIS(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TPDS(铁路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检测系统)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使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迫切,而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班组职工不懂计算机、不会使用计算机,客观上影 响了铁路实现市场营销、运输生产、社会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决策的现代化进程。
三、提高职工素质的途径
(一)、健全管理机制,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一个企业若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那么,即使这个企业某个时期比较发达,那辉煌也是很短暂的,必将会走向衰退。企业要
发展,就要坚决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即干部任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管理机制,克服弊端,造就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三项制度”的改革,增强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建立起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岗位,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机制,为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二)、搞好形势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思想意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使企业职工思想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符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形成,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不思进取、工作靠混的人失去了既有市场,阻碍改革的消极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蔓延,制约和影响着职工队伍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形势宣传教育,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开展职工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让职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产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三)、加强班组建设,搞好政治学习。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经常不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此,搞好班组建设,加强班组政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坚持搞好,我们要定期召开班组民管会和班组民主生活会,讲解当前的形势,解开职工思想上的结,促进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政治学习坚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照本宣科,搞教条主义,因为普通群众对大道理比较反感,我们的教育者必须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针对焦点、热点问题和思想倾向,积极探索,多尝试一些生动、贴切、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铁路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提高职工素质,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确保企业在改革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生产经营责任制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求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五、参考文献:
1、《铁路班组长必读》江西省铁道学会运输经济委员会1997年12月出版
2、《铁路班组管理》中国铁道出版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2004年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