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对举报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政办发[2001]7号 【发布日期】2001-01-21 【生效日期】2001-01-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湖北省对举报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
(商)品违法
犯罪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1〕7号2001年1月21日)
现将《湖北省对举报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违法犯罪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部署实施。
湖北省对举报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
违法犯罪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深入、有效地开展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以下简称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联合行动的通知》(国发〔2000〕32号)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向全省各级“打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执法“打假”部门)举报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的个人、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全省各级执法“打假”部门对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功人员。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举报,是指举报人(含单位和其他组织,下同)以可查证的真实名义用书信、电话、传真或口头形式向执法“打假”部门报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违法犯罪行为。执法“打假”部门在受理上述各种形式的举报时应认真做好案情的登记和记录,作为案件查处和结案后对举报人给予奖励的依据。
第四条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有功,是指各级执法“打假”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查处制假售假案件过程中,为案件取得重大突破和彻底查处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五条 第五条 对举报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有功人员实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的数额根据案件标的额大小、案件的性质、案件的真实性和举报人在案件查处中所起的作用,按每案实际到位罚没款的10%以下的金额给予奖励,但最高不超过40000元,具体奖励标准由省各执法“打假”部门依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条 第六条 对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有功人员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制度,奖励办法为:
(一)给予记功奖励。
(二)省“打假”办综合省各执法“打假”部门的意见后,与省人事厅联合授予“全省打假先进个人”称号。
(三)对办理个案有功人员和全年执法“打假”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分别按该案和全年实际到位罚没款总额的5%提取奖励资金,用作奖励和表彰经费,由省各执法“打假”部门依据本办法另行制定奖励标准进行奖励,但奖励个人一次最高不超过20000元。
(四)以下奖励办法既可单独也可以结合进行。
第七条 第七条 对举报人的奖励程序为:
(一)各级执法“打假”部门的执法机构在举报案件结案后,要进一步确认举报人的举报属实情况,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提出奖励的初步意见,报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同意后,以适当方式及时通知举报人领取奖金。
(二)举报人接到通知后(以被通知人签收挂号邮件或其他确认已告知的日期为接到通知日期),在3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到指定的地点和单位领取奖金,或书面委托他人(有法律效用的委托书)代为领取;逾期不领的,视作自动放弃。
(三)举报人或其委托人领取奖金,必须有案件承办人员(2人以上)、本部门执法机构负责人和部门领导在举报奖励领取凭证上签字。
第八条 第八条 各级执法“打假”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为举报人保守秘密;对泄密者,要依据有关规定报请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第九条 对查处制假售假案件有功人员的奖励程序为:
(一)各级执法“打假”部门的执法机构在案件结案后,要根据执法人员在案件中的表现,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提出奖励的初步意见,报送本部门领导班子研究,确定奖励意见并按下述第(二)、(三)款办理或报批。
(二)对拟给予记一等功奖励的要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拟记二、三等功的要报省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拟与省人事厅联合表彰的,须逐级上报省执法“打假”部门,然后报省“打假”办汇总,按有关规定办理。
(三)对拟给予物质奖励的,由各执法“打假”部门自行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被奖励人,被奖励人签收视为送达。其他程序同第七条第(二)、(三)款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第十条 省各执法“打假”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的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打假”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
【发布单位】83002
【发布文号】琼府办[2000]132号 【发布日期】2000-11-13 【生效日期】2000-1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开展严厉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
(琼府办〔2000〕132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省经济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海南省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十一月十三日
海南省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方案
根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国发〔2000〕32号)的部署,为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联合行动(以下简称打假联合行动)。其方案如下:
一、一、工作目标
通过打假联合行动,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猖獗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突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大案要案得到认真查处,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严惩;全省人民群众对打假联合行动的成果表示满意。
二、二、查处重点
(一)查处的重点商品
1.我省农业生产特别是冬季瓜菜生产的农资产品,包括农药、化肥、种子等;
2.关系到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药品、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锅炉、液化气瓶、食品(含保健食品);
3.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产品:建筑用钢材、机动车配件、卷烟、日化用品(化妆品、洗涤用品)、通讯器材、电线电缆、低压电器、电能表、电话费计价器、出租车计价器;
4.旅游商品、假冒国内外名优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的产品;
5.假冒我省名优名牌的产品。
(二)查处的重点地区
1.海口、府城地区;
2.假冒伪劣旅游商品问题严重的东部地区(含琼海、万宁、陵水、三亚);
3.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死灰复燃的西南部地区(含三亚、东方、保亭、儋州);
4.重灾区(含万宁、澄迈、定安)。
(三)查处的重点市场
海口市水产码头批发市场、秀英码头批发市场、海甸岛利是行水泥批发市场、秀英钢材批发市场、老市区电器批发市场;琼山市建筑材料批发市场;各市、县城区商品批发市场、商业街。
三、三、组织领导
(一)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省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负责对打假联合行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吴昌元(副省长)
副组长:王永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陈国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周文彰(省委宣传部)
郑庭锦(省经济贸易厅)
李言静(省人民检察院)
曲鹏远(省高级人民法院)
梁带根(省武警总队)
彭晓敏(省公安厅)
符祥日(省监察厅)
郭长春(省财政厅)
周庆民(省农业厅)
杨 兆(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林方略(省卫生厅)
王天贵(海口海关)
胡光辉(省政府研究室)
范晓军(省法制办公室)
张 琦(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李 鸣(省烟草专卖局)
韩英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叶振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负责日常联络工作。由王永春局长兼任主任,叶振兴副局长兼任副主任。
(二)各市、县政府要成立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具体负责本地区打假联合行动的组织协调。请各市、县将打假联合行动方案于2000年11月24日前报省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地址:省政府3号办公楼1楼,电话:0898-5396491,传真:0898-5396475)。
上述工作结束后,各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自行撤销。
四、四、措施与步骤
打假联合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大造声势阶段。从现在起至2000年11月30日,各地制定打击制假售假方案,开展声势浩大的打假宣传活动。
(二)挖掘线索、全面出击阶段。2000年11月30日至2000年12月30日,采取得力措施,根据收集制假售假线索,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全面打击。
1.广开收集制假售假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省内制假售假活动动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向社会公布打击制假售假举报电话,调动群众举报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名优产品保护信息网络,与名优产品生产经销企业联手打假,加强打假工作的全方位合作;加强对市场的暗访,主动寻找制假售假窝点。
2.全面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控制,堵截假冒伪劣商品流入我省市场的源头,切断其扩散途径。
建立对假冒伪劣商品在岛内外运输的监控机制,加强与外省市打假工作领导小组的联系,与其建立打假联动机制,堵住假冒伪劣商品进岛关、运输关;
对全省所有仓库、城乡结合部位和稳秘地带的出租屋和出租厂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坚决捣毁各种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地下工厂和仓库,严把假冒伪劣商品制造场地关、仓储关;
加大对批发市场的巡查力度,对各级批发商的店铺和仓库进行调查,加强执法检查登记,把住假冒伪劣商品的批发关。
(三)标本兼治阶段。对2000年12月30日至2001年春节前查获的大案要案,要严肃处理;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抵御假冒伪劣商品的机制。
1.对制假售假活动进行穷追猛打。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深入挖掘及捣毁隐藏的制假售假窝点;对发现制假售假问题严重的地区,组织力量进行围剿;对已查获的大案要案,从重从快予以严惩;对触犯刑律的首恶分子和惯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抵御假冒伪劣商品机制。对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要全面清理废除;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打假联合行动,对取缔的制假窝点、重点清理的假货集散地、数额较大及情节严重的大案要案以及地方保护的典型,要加大曝光力度,彻底揭露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声势;对在打假联合行动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加以大力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自觉抵制和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环境。
继续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海南省百镇千店无假货”、“清柜台”清活动,提高我省商业企业质量自律能力,树立一批重视质量、管理过硬、拒假冒伪劣商品的先进典型。
(四)巩固成果阶段。从2001年春节至5月1日,通过打击制假售假,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各种打假规章制度,切实按照“集中打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重点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企业自律相结合,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方针,规范今后的打假行动;对在此次打假联合行动中成绩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对打击不力、敷衍塞责、不能在限期内扭转局面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国家公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办发[1994]62号 【发布日期】1994-12-28 【生效日期】1994-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试行意见》的通知
(鄂办发[1994]62号1994年12月28日)
现将《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试行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公务员考核,是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定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对于加强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正确评价他们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使这一工作收到好的实效。
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和各人民团体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类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要按管理权限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全省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从1994年开始试行。1994的考核工作可结合年终总结评比活动一并展开,主要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和组织鉴定的方式进行。这一工作在1995年3月底前完成。1994年考核奖金,按鄂人薪[1994]97号文件执行,机关事业单位暂不发放。
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和各人民团体机关可参照本《意见》执行。今后中央如有新的规定,按新的规定执行。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使考核工作逐步完善。
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试行意见
为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根据《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对我省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一、考核目的
考核是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家公务员履行职位职责和完成所承担工作任务的情况,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工资提供依据。
二、二、考核对象
全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均属于考核对象。
三、三、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表现。
能,是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和贡献。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称职: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不称职: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要在职位分类的前提下,以其所在职位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为基本依据,按照各等次的基本标准,结合各自部门的工作特点,对考核内容和标准制定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规定,以便于对不同职级、不同工作特点的人员进行考核。
在实施考核时,要严格坚持标准,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部门总人数的10%左右,最多不超过15%。
四、四、考核方法和程序
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考核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考核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必要时部门负责人可以授权同级副职负责。
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考核两种。平时考核和考核要相互联系,考核应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国家公务员本人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将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如实填入工作记录本(工作记录本由省里统一制发),半年交主管领导审阅一次;审阅人要写出评语,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年终考核于每年年末或下年年初进行。结合检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年终工作总结,依据本工作记录,采取国家公务员自评与主管领导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国家公务员进行年终考核,并对每个国家公务员的实绩作出综合评定,评出考核结果。
实施考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调任不满半年的国家公务员、因病休息超过本半年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出国探亲超过本半年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均不参加本考核。
2、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参加考核,但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考核的情况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
3、受警告处分的国家公务员需参加正常考核,但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其它处分的,在未解除处分的内应参加考核,但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考核的情况作为解除处分的依据;被解除处分的,当年按正常考核对待。
4、转任的国家公务员,由所在单位在征求原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写出评语,确定等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1、个人总结。由国家公务员按照考核的内容,依据平时的工作记录,对照本工作职责,实事求是地对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填写《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
2、主管领导提出考核意见。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的考核和个人总结进行综合性评定,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并记入《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
考核担任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3、由考核小组对主管领导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考核小组根据国家公务员填写在《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中的内容和平时考核记录,在主管领导考核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平衡,提出审核意见,然后由部门负责人确定被考核人的等次,并签署审核意见。其中各部门领导成员的考核结果,要按照管理权限,报经有关主管机关审核。
4、书面通知考核结果。考核小组要将考核综合评定意见和考核的等次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国家公务员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申请复核。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在接到复核申请的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5、归档。考核工作结束后,按照管理权限,将考核结果归入本人档案,作为奖惩和使用的依据。
五、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国家公务员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等次的,具有晋职、晋级和晋升工资的资格,并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具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连续3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5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
2、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3、依据考核结果,按照规定晋升级别和职务工资档次的,从考核的下一年1月份开始执行。
4、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以其本12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1个月的奖金。如国家另有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5、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3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国家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由任免机关在3个月内予以降职。降职后,其职务工资就近套入新任职务工资档次。其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的,不降低原级别;原级别高于新任职务对应级别的,降到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并执行相对应的级别工资。
2、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应在3个月内按规定予以辞退。
考核和奖惩要结合起来。考核结果要按管理权限审批,然后由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兑现工作。
六、六、考核机构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按照本试行意见的规定,负责综合管理、组织协调、具体实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工作。
各部门在考核时可设立非常设性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考核小组由部门负责人、本部门人事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国家公务员代表组成,一般5至7人。其中,国家公务员代表应由民主推荐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各部门的负责人、主管领导人、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成员,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对在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
本试行意见从下发之日起执行。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附: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城市圈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5月06日来源: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 鄂政办发〔2010〕3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10年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突破、深入推进年,是实施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年。根据《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和201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和“56531”实施框架的总体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部省合作,深入推进试验区改革和建设,力争改革有新突破,重大项目有新进展,示范区建设有新面貌,“两型”社会和圈域一体化建设有新局面。
二、着力推进五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
继续实施《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全面推进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力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财税、金融、土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在全国同类型改革中取得先行先试示范效应。继续研究和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重要领域专项改革方案,争取尽快获得国务院批准,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以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清洁发展机制,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实施主体:武汉市、鄂州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省经信委)。推进资源价格制度改革,开展绿色电价机制试点,完善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开展城市水价改革试点,建立节约用水机制(牵头单位:省物价局)。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改革试点,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实施主体:黄石市、潜江市、大冶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
(二)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推进环境保护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完成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编制,争取城市圈湖泊保护与治理工程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完善大东湖水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抓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花山生态新城、九峰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实施主体:武汉市)。完善梁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体制机制,启动部分工程建设,探索跨区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新模式。抓住兴隆水利枢纽和引江济汉建设工程机遇,加快江汉平原水生态修复与城市活水工程建设(实施主体: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潜江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努力扩大排污权交易规模,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完善圈域环保监督管理体制,开展生态
环境质量评估,在城市圈全面推广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建设(实施主体:省环保厅)。
(三)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创新。以建设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向武汉集中。尽快理顺金融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圈域金融一体化。筹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争取组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中央有利于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财税政策,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体制。探索建立资源型地区替代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基金。开展城市圈重点流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进一步探索发行环保彩票。推进资源税、环境税制度改革。继续研究和推进地方税制改革试点。(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环保厅)
(五)推进国土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集约用地激励、倒逼和考核机制。支持武汉市硚口区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改革试点。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进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实施“迁村腾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省级土地储备中心。(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三、着力建设五大示范区
(一)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加快东湖“人才特区”建设步伐。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机构。(实施主体:武汉市;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
(二)建设武汉东西湖区综合性示范区。整合东西湖区保税物流中心、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试点资源,集中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明确思路目标,提高规划水平,完善示范区实施方案及相关专项方案。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探索“两型”产业、生态环保、智能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重点在循环经济发展、水生态治理和修复、武汉综合物流枢纽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试点、赛马赛事及赛马彩票发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策划大项目,建立“两型”示范项目库。(实施主体:武汉市)
(三)建设青阳鄂大循环经济示范区。依托武汉青山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推进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探索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编制高水平示范区实施方案,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进一批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实施主体:武汉市、鄂州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
(四)建设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为契机,完成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水网项目建设,探索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新模式。整合大东湖地区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支持华侨城
欢乐谷的开发建设。(实施主体:武汉市)
(五)建设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推进梁子湖区域保护与开发,探索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新模式。出台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梁子湖区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总体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实施主体: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
各示范区建设要明确具体示范内容,编制实施方案和相关专项规划,加快发展改革步伐。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示范区建设需要,在政策、规划、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城市圈综改办要建立和完善示范区管理制度,形成申报、审批、挂牌、支持和考核运作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在五个省级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城市圈各市可从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一个市级示范区。
四、着力推进五个重点工作
继续实施《武汉城市圈五个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以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推动圈域产业优化整合。进一步完善城市圈产业优化转移和合理发展政策,研究制定项目税收分成细则。细化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指导城市圈九市尽快制定产业转移目录和时间表。加强各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总结推广有关工业园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经验,探索建立城市圈九市各具特色的产业培育发展框架,促进产业优化整合。(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经信委、省财政厅)
(二)以完善快速通道为重点,加快圈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努力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试点,加快通道、连接线路和站场建设,努力实现换乘无缝对接。加快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争取年内开通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尽快启动天、潜、仙城际铁路建设计划。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改革,加快推进武汉新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汉江(兴隆至汉川)航道整治工程、武穴件杂货码头、中石油码头等项目。(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
(三)以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以板块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一批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园区,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提升产业化水平,力争优质稻、油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加工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抓好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一体化,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32处,年产清洁能源32万立方米。抓好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工作,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降低入超门槛。(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农业厅)
(四)以实施商业集团连锁经营为重点,推动圈域城乡市场繁荣。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武商、中百、富迪等大型连锁企业经营网点下乡,努力实现商业连锁网点全覆盖,县市区和乡镇覆盖率达到75%。建设和改造冷链物流、区域配送及专业配送中心5—8个。(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五)以推进八个联合体建设为重点,促进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科技方面,整合科
技资源,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等五个平台建设,探索科技资源联动共享机制,增强城市圈自主创新能力,为圈域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支撑条件(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科技厅)。教育方面,以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义务教育联动共享。以职业教育“315工程”和基础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联动共享。以“高等教育质量的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高等教育联动共享(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教育厅)。文化方面,整合艺术院团资源,建立图书馆联盟,实施博物馆特色分工,实现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文化厅)。卫生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圈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急救和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妇女健康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保障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联运共享建设(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卫生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建立城市圈人才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人才有序流动和有效融合。规范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省级统筹,实现社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开展新农保险试点。完善城市圈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建立城市圈劳动保障监察联合执法机制、案件协查机制和处理突发案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人社厅)。旅游方面,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推动大东湖地区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建设精品旅游区。探索旅游景区门票使用一体化,试行“一票制”和“联票制”。推动旅游与节庆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一体化(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旅游局)。体育方面,重点推进城市圈竞技体育“新楚星工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体育赛事推广开发工程建设(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体育局)。信息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圈通信一体化进程,完善并实施城市圈通信一体化方案,逐步降低通信资费。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建设(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经信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广播影视局)。加快推进城市圈“一卡通”建设(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住建厅)。
五、着力推进九个重点改革试验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孝感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项目、咸宁市武汉城市圈(咸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项目、黄石市黄金山“两型”社会先行区建设项目、武汉市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改革试验专项、鄂州市城乡一体化(长港)示范带工程、黄冈市化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等六个重点改革试验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抓好潜江市小龙虾产业一体化和循环经济改革试验项目、仙桃市南城新区“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天门生态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三个改革试验项目建设工作。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履行授资协议,出台《改革试验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省预算内资金有关管理规定,加强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度管理。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加强检查评估考核。(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六、着力推进部省合作共建
认真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部省合作共建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意见》,深化部省合作共建的内涵。全面签署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力争省政府与国家部委和单位建立部省合作共建机制实现全覆盖。细化部省合作共建内容,争取把城市圈改革发展纳入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的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争取先行先试,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健全部省合作共建机制,抓紧建立部省会商机制,实现部省改革发展思路对
接、工作互动,保持沟通渠道和工作平台长期有效。部省合作共建成果向城市圈九市延伸,落实到各市改革试验的具体工作和建设项目。城市圈九市和三个观察员县市可通过签订厅市合作协议,加强部省共建、省市联动,形成推动改革试验的工作合力。(实施主体:城市圈九市、观察员县市、省直各部门;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城市圈综改办)
七、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具体时间表,建立重点项目责任制。具体工作由省重点办负责统筹协调。
(一)“两型”产业项目。
180万吨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牵头单位:武汉市)
2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项目。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武汉市、孝感市)
(二)交通能源项目。
3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全线开工建设。(牵头单位:武汉市、孝感市、黄石市、咸宁市、黄冈市、鄂州市)
4武汉新港项目。部分港口开工建设。(牵头单位: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
5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牵头单位:武汉市)
6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部分站点开工。(牵头单位:武汉市)
7西塞山电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牵头单位:黄石市)
8赤壁市蒲圻电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牵头单位:咸宁市)
9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牵头单位:孝感市)
(三)生态环保与循环经济项目。
10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牵头单位:武汉市)
11绿色生态网络建设示范工程。(牵头单位:省林业局)
12仙桃市排湖生态旅游工程。(牵头单位:仙桃市)
13天门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单位:天门市)
14江汉平原水生态修复与城市活水示范工程。(牵头单位:潜江市)
(四)社会事业项目。
15省图书馆新馆。主体工程完工。(牵头单位:省文化厅)
16潜江龙湾遗址保护与章华台楚文化旅游开发。(牵头单位:省文化厅)
17武汉华侨城东湖欢乐谷。(牵头单位:武汉市)
18大别山旅游开发整合工程。(牵头单位:黄冈市)
19武汉两江四岸旅游开发项目。(牵头单位:武汉市)
八、有关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城市圈各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抓紧组织实施各项重点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全面负责推进工作,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具体责任部门(处室)和联系人。城市圈综改办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指导、督查工作,并配合省政府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目标考核。
(二)加强信息沟通。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城市圈各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要将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按时报送城市圈综改办。改革试验项目进展、一体化重点工作、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按月报送。城市圈综改办要认真分析整理有关信息,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政府。
(三)做好改革试验总结、评估和推广工作。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将全面完成,城市圈各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要对承担的改革试验工作(包括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事项以及取得重大进展的事项)适时开展总结,形成文字材料报城市圈综改办。城市圈综改办要对重要经验适时组织评估,予以推广,扩大改革试验成果。
第五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湖北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进入总量跃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后劲增强、活力迸发的新阶段,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并为“十二五”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速度加快,整体实力提升。“十一五”时期,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从不到4000亿元发展到突破8000亿元,2010年达到8923亿元,5年年均增长142%,高出同期全省0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544%提高到565%。一批强县加快崛起,地区生产总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40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区)从无到有,达到21个。县域经济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基石”地位日渐突出。
(二)产业结构改善,内生动力增强。县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289∶355∶356调整为2010年的212∶463∶325,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08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10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7亿元,五年增长327倍;发展模式发生较大变化,由分散、粗放向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演进,县域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呈现出项目、企业向园区聚集,产业向集群化发展的强劲态势,形成了一批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一批在全国和省内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名优产品大量涌现,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时期累计关闭小水泥、小造纸等企业(生产线)705家,2010年县域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15%。
(三)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全省县域交通、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速公路已形成“环射互通、路路畅达”的网络,所有市州和7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了与高速公路连接;火电、水电和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能源建设全面推进,能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大型商品粮(油)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进展顺利。此外,仙洪新农村建设、鄂州城乡一体化、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616”对口支援工程、88个乡镇新农村试点等多个层面的试点示范,覆盖了全省35%的乡镇和村,形成了点面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格局,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四)投入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十一五”时期,全省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153亿元,年均增长404%,比全省高出97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一批全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县域,一批投资过10亿元、100亿元的项目相继启动实施,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民间投资活跃,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成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年净增6883家;上市融资取得新进展,一批重点企业成功登陆主板和中小板。
专栏1:“十一五”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单位2005年2010年比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5538923年均递增142%GDP过100亿元县(市、区)个7405年净增33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7153057年均递增244%规模以上企业数个4686115695年净增6883家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9823309年均递增275%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个1145年净增13个城镇化率%274340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72158年均增长135%销售收入过10亿元产业集群个401505年净增110个注:本表中的2005年数据(除城镇化率)、2010年数据均按照目前参加考核的80个县(市、区)口径汇总计算(不含神农架林区)。
规模以上企业数按当年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标准计算。
二、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省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形势,我省县域经济正处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一)面临的主要机遇
1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互交织深入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推进,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向内陆转移。“十二五”时期,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湖北既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有工业、交通、人才、科教优势,为促进我省县域要素集聚和产业承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3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湖北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内生型优势,拓展和延伸发展的广阔空间。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持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我省将会在项目投资、体制改革、开放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县域经济也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4湖北“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全面实施。“十二五”时期,湖北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将更好地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政策机遇,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扩面、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有利于探索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
5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氛围浓厚。中央不断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增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地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营造争先进位浓厚氛围,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必将强力推进全省县域经济趁势而上,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面对的主要挑战
1外部环境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超出预期,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增长难以为继,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产业低水平扩张不可持续,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发展竞争更趋激烈,对处于产业分工链条中低端的国家和地区形成较大压力。
2结构性矛盾突出。全省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缺乏强县支撑;产业层次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主体偏少,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各种创新资源整合配置效率不高,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开放性经济发展不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薄弱等。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压力。
3资源环境硬约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资源成本进入上升通道,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
4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沿海发达地区立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抢占制高点,中部省份竞相发展,纷纷加大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我省县域经济处于前有标兵、侧有强兵、后有追兵的包围夹击之中,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局面。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方针,以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县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力推进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支撑,集聚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特色品牌,做强支柱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县域经济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城镇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开放先导,创新发展的原则。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吸纳各类资源聚集县域创业发展;依托湖北科教优势,加强县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走创新驱动和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建设“两型”社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市场主体,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于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改善公共服务,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和完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强化激励和压力机制,营造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三)总体目标
——总量规模明显壮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县域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过200亿元的县(市、区)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力争1-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一批县市进入“中部百强县(市)”。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工业主导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巩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县域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县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开放性经济水平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市场主体大量涌现,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明显提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努力实现县域居民收入增长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转移农村人口300万人;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专栏2:“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单位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92315725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30578300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330980018%GDP过百亿元县(市、区)个4060〔20〕一般预算收入过10亿元县(市、区)个420〔16〕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2471983926%结构调整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565600以上〔5〕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比重%34353〔187〕县域城镇化率%340390〔5〕环境与民生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15——〔15〕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6977920210%以上注:〔〕为五年累计数。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以不变价计算。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县域产业规模和实力
“十二五”时期,我省县域产业发展要坚持壮大规模与调整结构并重,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发展的质量,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
1培育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做大产业总量
把壮大规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做大规模总量中提升实力,努力使“十二五”期末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全省要围绕壮大县域主导优势产业,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认真规划和组织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充分发挥我省汽车、冶金、石化、电子信息、食品、纺织等六大支柱产业对县域工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加强县域产业配套协作能力,着力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优势产业;各县(市、区)要围绕自身资源优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确定自身的主导产业,制定工作方案,把主导支柱产业的壮大落实到工业园区、重大支撑项目和产业链培育上,推动县域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各级各地要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组织策划工业项目,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中央企业、著名企业、大型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大力服务和引导民间资本到县域投资兴业,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规模和实力。
2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各地在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时,要根据各自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历史文化、环境条件的差异,发挥比较优势,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放大特色,在技术进步中提升特色。要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领军企业,推动集群内企业联合重组,积极发展补链、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要加强集群内产品展示、技术公关、物流配送、专业市场、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注重县域工业发展载体建设,引导产业向开发区和园区聚集,提高产业集约发展水平。全省重点扶持培育60家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成长型产业集群,并对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给予重点扶持。每个县(市、区)也要重点扶持1-3个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专栏3:全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汽车及零部件
十堰汽车零部件及铸锻件产业集群
襄阳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随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冶金加工
黄石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鄂州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
武汉新洲钢铁制品产业集群
黄冈团风钢构产业集群
鄂州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
医药化工
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
荆门磷化工产业集群
孝感应城化工产业集群
宜昌医药产业集群
荆州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鄂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黄冈李时珍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潜江泽口化工产业集群
天门医药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
武汉蔡甸电子产业集群
孝感电子机械产业集群
咸宁机电产业集群食品饮料
宜昌稻花香、枝江酒业产业集群
黄石大冶劲牌饮料食品产品集群
荆州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黄冈大别山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随州香菇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
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
武汉黄陂服装产业集群
黄石服装产业集群
襄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孝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咸宁苎麻纺织产业集群
黄冈茧丝绸产业集群
设备制造
武汉江夏重工机械产业集群
荆州石油机械及石化装备产业集群
荆门轻工包装机械产业集群
宜昌电力电缆产业集群
孝感安陆粮机产业集群
造纸及其它
孝感纸品产业集群
咸宁涂附磨具产业集群
3推动产业联合重组,提升产业竞争力
按照集中化、社会化、高度化、集约化的方向,推动县域产业新型化、规模化。突出汽车、钢铁、水泥、化肥、煤炭等规模经济领域和特殊行业的联合重组工作,研究制定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协调与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按照“优化结构、创新产品、增强配套、淘汰落后”的要求,紧紧围绕食品、纺织、汽车、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配套发展,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推动轻工、纺织、食品等工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在改善民生、带动“三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构筑新支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做大工业园区,完善园区功能
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发展,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项目建设的平台、产业集群的载体、城镇发展的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交通、供电、供水、供热、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形成生产、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的功能完备的园区产业生态系统。加强和改善园区行政管理和服务。每个县(市、区)要突出抓好一个开发区或省级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园区上规模、上水平,提高县域园区的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把粮食主产县的基本农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低丘岗地、低产林改造,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继续推动水稻、双低油菜、柑桔、棉花、生猪、禽蛋、水产品、茶叶等8大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气象、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
2发挥比较优势,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依托湖北优势农产品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粮油、畜禽、水产、林特、棉麻、果蔬及茶叶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业,引导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业和加工区聚集;强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过百亿元的县(市)、一批过50亿元的园区、一批有很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影响的品牌,将我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支持仙桃、潜江、夷陵、襄州、枣阳、汉川、京山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产值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快培育过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稻花香、福娃、劲酒、奥星、国宝桥米、洪湖浪、金华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专栏4: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 1形成一批有很强带动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达到10家以上,过100亿元的达到4家以上。
2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分别达到20个以上。
3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达到16个以上。
4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大县。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达到10个以上。
3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完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发展壮大农资连锁、信息中介、农民经纪人、行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全方位、网络化的为农服务体系。推广“管理在县、服务在乡(镇)”的农技服务运行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经纪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接,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我省县域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并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加强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建设
按照“资源能源节约、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人流物流便捷、经济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发达、城镇管理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努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体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2支持县城、中心镇、特色镇发展
(1)重点建设县城。按照资源状况、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突出县城特色,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县城。按照“连接大、中城市,辐射县域乡村”的定位,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产业,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力争把每个县城建成规划科学、设施配套、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
(2)优先发展中心镇。选择有一定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心城镇作为示范镇,搞好总体规划,通过发展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局,加快人口向中心镇集聚。每个县(市)建成1—3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中心镇,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十二五”期间,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不断增强镇域经济实力。
(3)积极培育特色镇。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集中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生态景观特色。
3做大做强城镇支柱产业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发展,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产业兴镇,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和城镇功能定位,着力培育和壮大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城镇集聚,形成1-3个支撑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谋划产业发展中,要把做大龙头企业与产业集聚结合起来,把加快现代工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建设结合起来,以产业壮大推动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重镇的建设。
4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整合各种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5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等多种方式,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积极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荆州“壮腰工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房竹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可再生能源、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宽带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每年建成200个左右的农村新社区或中心村,2015年实现市郊和建制镇周边村庄农村新社区建设全覆盖,全省建成1000个示范宜居村庄,节约村庄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四)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努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工业化、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制造业需要现代服务业支撑。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
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咨询、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科技服务业向制造业前期研发、设计等领域渗透,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向制造业融资、管理等领域渗透,现代物流、商贸、商务、创意设计等服务业向制造业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领域渗透。围绕服务“三农”,在生产资料、技术中介、产品市场信息、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结构升级。
2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促进商贸、旅游、文化、体育、家庭服务的繁荣发展,特别要着重发展旅游业。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核心景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大都市旅游区建设步伐,构建“一江两山”、清江民俗生态游、荆楚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四大特色旅游板块;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游,提高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
3加强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加快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农村流通、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在商品生产地和集散地扶持发展一批辐射力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五)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坚持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向县域集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培植各类市场主体,努力把全省县域建设成为思想最解放、资源要素最开放、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经济社会发展举措最活最好的区域。
1提升使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进一步积极合理有效地吸收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坚持以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不断扩大使用外资规模;注重处理好使用外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使用外资与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延伸产业链条和增强配套能力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外商重点投向县域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园区;引导外商投向县域开发性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重点引进能够提升县域现代制造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项目;加快商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增强县域经济社会服务功能;注重关联招商和配套引进,促进产业链和产业板块的形成;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和“走出去”,进一步推动县域外贸出口,拓宽县域经济市场领域,提升县域经济外向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2大力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弱势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高起点招商,大力引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加强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完善服务平台,搞好综合协调,提高工作实效,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3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催生产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强化“小进规”目标管理,加强统计监测、检查考核和跟踪督办;制定全省促进小企业升级培育计划,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对列入计划的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大贷款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管理咨询、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的发展路子。
4努力推进全民创业
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民间投资和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让湖北市场准入环境全国最优;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和园区,为创业主体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和“二次创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培育壮大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民营企业;鼓励多种形式的劳务创业、能人创业、知识创业,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吸引外来人员、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壮大创业群体,拓宽创业领域,提升创业层次,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县域居民收入,增强县域社会活力。
(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建立企业创新体系
建立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坚持自主创新与有选择引进并重,在加速本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切实把科技项目的引进作为县域招商引资的重点,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科技型项目,高起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探索和研究建立县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消除人才流动的政策性壁垒。鼓励创新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自由流动,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吸引创新型人才;创新县域人才培养方式,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快建设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智力资源资本化。完善全民创业促进政策,引导激励外出学习、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创业;着力加强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和一批科技带头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加强和改善科技服务
全面落实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技术平台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
4提升县域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选择部分县域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试点,围绕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库存、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推进工业技术研发信息化和产品数字化、生产流通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特别是促进信息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渗透与融合。
(七)坚持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统筹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加快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机制,走集聚、集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1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的原则,提高能源资源保障和利用效率。
(1)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淘汰钢铁、水泥、玻璃、焦化、电石、造纸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建设模式和生活方式。
(2)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石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为重点,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3)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规划环评落实力度,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和纳污红线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落实治污减排措施,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
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共享、废物交换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集中处理,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支持一批县域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和县市,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服务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在武汉城市圈建立低碳经济试验示范区,探索区域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加快低碳技术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创建低碳消费模式,引导公众低碳消费。
3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创建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生态保护。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加快实施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和洪湖、梁子湖、东湖等重点湖泊以及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程,力争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大力开展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化肥施用减量化和农药施用减量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等工程建设试点,推动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明、健康和生态的生活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行动;培育绿色消费体系,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和资源节约活动,推广绿色标识产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培育绿色消费新风尚;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全面推进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家庭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全民环保行动”。
五、保障措施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严格完善的工作督查机制,切实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县域发展阶段性情况,积极适应形势变化,调整思路、创新方法,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要把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努力消除影响县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生产要素瓶颈制约,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1健全和完善县域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机制;坚持和完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工作,每向社会发布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排序结果,对县域经济发展前20位的县(市、区)和发展进位快的5个县(市、区),分别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和“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率先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予以重奖。
2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稳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县域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切实解决担保难问题;积极探索发展联合信用贷款。
3建立集约用地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标准,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存量土地。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农民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通过控制城市外延,挖掘城区存量用地潜力,促进市民向社区集中;通过搬迁改造,使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调整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研究建立县域主导优势产业用地优先支持制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城镇土地开发整理数量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试点,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4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引导、公益服务为基础、商业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整合行政资源,减少行政审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加快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供好资金、人才、技术、法律等服务。
(二)加强分类指导
根据县域不同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促强扶弱带中间,努力走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1发展先进县(市)要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较为发达、资源比较丰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相对协调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进一步放大县域经济特色;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外向度;着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冲刺“全国百强县”的县市加快发展,在全省县域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中等发展县(市)要争先进位,努力赶超。立足于壮大规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加快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发展转变。
3欠发展县(市)要迎头赶上,缩小差距。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旅游业。以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网络建设,集中力量壮大特色产业,在推进农业结构转型中增收富民。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多渠道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技能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实施“回归工程”,逐步实现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跨越。积极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山区和贫困落后县(市)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