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威海市规定1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
整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http://www.xiexiebang.com 威海房地产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09/11/4 10:49:24
威政办发〔2009〕132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威海市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威海市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山东省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威海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用地,调整使用性质和容积率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简称“用地性质”),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中类进行分类。本办法所称容积率,是指在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为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对符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符合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求的地下建筑物,如地下室、半地下室、配电室、各类泵(站)房、防灾减灾通道、地下通道等配套设施用房,其面积不计入计算容积率的范围;对地下空间作为商场等经营性用房的,其面积计入计算容积率的范围。
第四条 市规划部门负责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工作。市监察部门负责对市规划部门履行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出让或转让过程中,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确定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容积率指标一般应取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最大值。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市规划部门确定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进行开发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市规划部门确定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规划控制指标及其他规划强制性内容。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
(一)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调整或者修编,造成地块开发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等原因,导致地块的建设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
(三)国家、省和市的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申请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不得影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
第八条 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后的建设项目,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承载条件,且必须满足城建、消防、卫生、交通、文物保护等有关规定。
第九条 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再调整容积率。建设单位在地块内有违法建设行为的,在对违法建设行为查处完毕之前,不允许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第十条 建设单位申请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应当向市规划部门提交调整申请报告和调整后的用地规划设计方案(简称“调整方案”)。调整申请报告应包括建设用地基本情况、规划许可情况、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理由、调整幅度等有关内容。调整方案应包括调整前、调整后的用地总平面布局、建筑空间环境、与周围用地和建筑的关系等内容。
第十一条 申请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向市规划部门提交调整申请报告和调整方案后,经市规划部门集体研究同意受理的,由市规划部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调整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技术论证,提出专家论证意见;不同意受理的,书面回复《不予规划行政许可决定书》。
(二)经专家论证同意调整的,由市规划部门组织对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公示,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并形成公示或听证情况报告。
(三)市规划部门将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及听证情况报告、修改后的调整方案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四)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由市规划部门报市政府审批。
(五)市政府批准后,市规划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意见,办理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第十二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允许调整规划用地性质。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外调整用地性质,或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外调整容积率,经市政府批准调整的,应先组织对相关规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规划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市规划部门按照市政府对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批准意见,办理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申请调整后的用地性质与规划用地性质属同一用地中类的,视同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
第十五条 对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中已经规定了容积率指标,但因历史原因或客观原因等无规划设计条件的,按土地出让合同确定容积率;土地出让合同中未确定容积率指标的,按已公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容积率。
第十六条 市规划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会,应当根据项目情况确定专家的专业构成和数量,从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有关专家。论证意见要附专家名单和本人签名。专家与申请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第十七条 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应在市规划部门网站、规划公示栏、建设用地周边进行公示,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内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内调整容积率的,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范围之外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外调整容积率的,公示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 根据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举行听证的,按照《山东省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市规划部门对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申请进行受理审查、专家论证、公示、听证的全过程和市规划委员会审议过程,应当允许有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旁听。
第二十条 市规划部门应于办理规划条件、规划许可证件等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后3个工作日内,将变更批准文件和载明变更内容的《规划许可变更情况告知书》抄送市国土资源、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所有涉及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的有关内容必须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规划管理有关内容涉及保密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持市规划部门核发的《规划许可变更情况告知书》,到市国土资源、财政、建设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对经批准增加容积率的用地,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据《规划许可变更情况告知书》,对增加部分建筑面积,分不同情况补收土地出让金: 原属于“招拍挂方式”出让的,除工业用地外,对增加部分建筑面积,按现行评估单位楼面地价2倍的标准补交土地出让金;如现行评估单位楼面地价低于原出让单位楼面地价,按原出让单位楼面地价2倍的标准补交土地出让金。原属于协议出让的,除工业用地外,对增加部分建筑面积,按现行评估单位楼面地价2倍的标准补交土地出让金。工业用地在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增加容积率的,可以不增收土地出让金。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部门依据《规划许可变更情况告知书》,对增加部分建筑面积,按2倍标准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二十五条 建设用地降低约定容积率的,不予减退已缴纳的土地出让金。
第二十六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地块的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定未发生变化的,该地块用地性质或容积率只能调整一次。
第二十七条 市规划部门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应当保持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的连续性、一致性,对同一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方案审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核定的容积率指标及相应的总建筑面积应当一致。分期开发建设的用地,各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总和,不得突破规划条件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容积率。
第二十八条 市规划部门进行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时,应依据审批的规划内容进行审核,特别是审查用地性质及用地范围内的总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确定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和建筑面积。超出规划许可规定的,由市规划部门或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九条 超容积率建设行为未经处理的,市规划部门不应对违规工程继续办理规划手续。第三十条 涉及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规划调整的全部审查审批资料,应按照城建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备查。
第三十一条 违规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撤销其相关规划许可。
第三十二条 对规划部门工作人员不按规定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纠正;对在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划管理中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
第二篇:中华民族威海市实施行政许可若干规定
威海市实施行政许可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方便申请人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提高办事效率,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各级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同)。
第三条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 公示
第四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公示下列内容:
(一)实施行政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取得许可的条件、办理许可的程序;
(三)有数量要求的行政许可应当公示数量;
(四)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定期限或承诺期限;
(五)办理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
(六)行政许可收费依据的文件、收费标准;
(七)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公示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和结果;
(八)未经许可从事该项活动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九)行政许可窗口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岗位职责;
(十)行政许可窗口服务承诺;
(十一)投诉处理机关、投诉方式、投诉电话以及投诉处理办法和处理结果等。
第五条 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公示的内容,行政许可申请人要求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六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可根据需要分别通过下列方式或途径进行公示:
(一)对办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结果通过政府网站、办事大厅窗口、触摸屏、公开栏、印发相关材料公示;
(二)对办理行政许可依据的文件在办事大厅或窗口公示;
(三)对办理行政许可需要填写的申请书格式文本和示范文本在行政许可窗口公示。
第七条 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和结果应当定期公示。对行政许可的相关内容有时效性或经常变动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公示变动的内容。
第三章 一次性告知
第八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咨询或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需取得行政许可。
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咨询或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准确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并告知有关行政机关的办公地址等主要情况。
第九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咨询或申请事项依法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一次性明确告知申请人办理所咨询事项的依据、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等。申请人要求查阅相关内容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详细、准确地提供查阅的途径和方法;要求提供相关文字资料的,应当提供相关文字资料。
第十条 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当场可以更正的错误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并一次性指导申请人正确更正。
第十一条 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当场出具盖有本行政机关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补正告知书,一次性列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对补正内容要求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详细、准确予以说明、解释。
第十二条 对涉及两个以上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第一受理机关应当将涉及的相关机关、先后顺序及办公地址等一次性准确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对纳入并联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牵头实施机关应当同时一次性将涉及的相关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以及未经许可从事该项活动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等告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对由本级机关审查需转报上级机关许可的事项,实施机关除应按本规定将本级审查的相关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外,还应将需经审查的上级机关、最终许可机关以及上级机关审查和实施许可的相关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 受理
第十五条 实行行政许可集中受理制度。能够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都要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尚未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部门,都要设立专门的行政许可窗口,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第十六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受理行政许可,应当按规定及时进行登记,并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受理告知书和书面收文凭证。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不予受理行政许可,应当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不予受理行政许可告知书,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五章 办理
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行政许可窗口应充分授权,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授权的外,都应授权到窗口,从项目接办、初审、核批、用印到发放有关证照或批文等,都应在窗口进行。
依法不能授权到窗口的,应当在窗口统一受理后,由窗口接办人员负责在机关内部运作,在承诺的期限内在窗口回复办理结果。
第十八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同行政许可窗口工作人员签订授权责任书,明确授予的权限和承担的相应责任。
授权责任书应当在办公场所公示。
第十九条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不能当场作出决定的,要在法定的期限或承诺期限内按照规定的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二十条 申请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利害关系人,并认真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事项依法需要组织听证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不予行政许可的,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说明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六章 监督
第二十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服务质量反馈和投诉制度,在行政许可窗口设立投诉箱和投诉监督电话,放置服务质量反馈卡,及时正确处理反馈和投诉的问题。
第二十四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职责,影响行政管理秩序和工作效率,或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五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未按本规定公示应当公示的内容和履行告知义务的,或者未按本规定要求受理和办理行政许可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未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部门具备设立集中办事大厅条件的,都要设立集中办事大厅。不具备设立集中办事大厅条件的,都要设立专门的行政许可窗口,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和办理行政许可事项。
部门集中办事大厅和未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部门行政许可窗口,参照同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大框架下,统一标准,规范运行,接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
第二十七条 各级监察机关、政府法制机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对本级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有关行政机关、组织依法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年检等,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威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年01月23日 实施日期:2006年02月01日
第三篇:威海市养犬管理规定
威海市养犬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犬只的饲养、销售与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市养犬管理实行政府部门严格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的原则。
第四条 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各级公安、畜牧、城管执法、工商、卫生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按照各自职责和本规定,共同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一)公安部门负责查处违法养犬行为和捕杀狂犬;
(二)畜牧部门负责犬只的免疫、检疫和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三)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街面流动无照售犬行为和因养犬而破坏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的查处;
(四)工商部门负责对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五)卫生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接种和狂犬病人的诊治,预防控制狂犬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主委员会)可以召集居民会议、村民会议、业主会议,就本居住地区有关养犬管理事项依法制定公约,并组织监督实施。
居民、村民、业主应当遵守公约。
第六条
下列区域禁止养犬:
(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医院的办公服务区;
(二)幼儿园及学校的教学区和学生宿舍区;
(三)单位的集体宿舍区。
第七条
威海市建成区内禁止养大型犬、烈性犬。军事、公安等单位因工作需要除外。
禁养犬的具体品种和标准,由市畜牧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各市、区人民政府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可以在本辖区内的特定地区划定范围禁止养犬、遛犬。禁止遛犬的区域应设立明显的标志。
居民会议、村民会议、业主会议经讨论决定,可以在本居住地区内划定禁止遛犬的区域。
第九条 居民养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合法身份证明;
(二)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固定住所且独户居住;
(四)住所在禁止养犬区域以外。
第十条
养犬人应当按照动物防疫的有关规定,携犬只到畜牧部门或畜牧部门批准的动物诊疗机构对犬只进行健康检查,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领取免疫证明,凭免疫证明到畜牧部门领取免疫标志。
免疫证明和免疫标志丢失的,养犬人应当自丢失之日起___日内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十一条
凡需从外市携带犬只进入本市的,须具有犬只原所在地县级以上畜牧部门出具的犬只狂犬病检疫、免疫证明,并须经本市畜牧部门复核,方可携犬进入本市。
第十二条
凡需从境外携带犬只从本市入境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
第十三条 养犬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犬只颈部佩戴免疫标志;
(二)犬只出户时,应当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
(三)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因免疫、诊疗等出户的,应当将犬只装入犬笼或者戴嘴套、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
(四)不得携犬只进入办公区域、饭店、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幼儿园、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公共健身场所、候车(船)室等公共场所;
(五)不得携犬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犬只乘坐小型出租汽车时,应当征得驾驶员同意,并为犬只戴嘴套,或者将犬只装入犬笼;
(六)携犬只出户时,对犬只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当立即清除;
(七)养犬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响他人休息时,养犬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八)定期为犬只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
(九)不得虐待、遗弃所养犬只。
禁止犬只进入的场所、区域要设立明显标志。携犬只进入禁止进入的场所、区域的,场所、区域的管理、服务人员有权予以制止。
第十四条 犬只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被伤者送至医疗机构诊治,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在___小时之内将伤人犬只送交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疫,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犬只伤害他人的,第三人应当负担被伤害人的全部医疗费用,并依法赔偿被伤害人其他损失。
第十五条 对疑似患有狂犬病的犬只,养犬人应当及时将犬只送交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疫;对确认患有狂犬病的犬只,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依法采取扑灭措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发现狂犬病等疫病的单位、个人应当及时向畜牧、卫生部门报告;各市、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情况,采取紧急灭犬等防治措施。公安部门应协助做好工作。
第十六条 从事犬类养殖、销售以及举办犬展览或者从事其他犬类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开办动物诊疗机构的,还应当依法取得畜牧部门发放的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的人员应当具有兽医资格,并经过执业登记注册。
禁养区内禁止从事犬类养殖、销售和举办犬展览。
第十七条 养殖、销售犬只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养殖的犬只应当进行犬类狂犬病预防接种,经预防接种后,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免疫标志;
(二)销售的犬只应当有免疫标志和检疫证明;
(三)不得将养殖的犬只带出饲养场地。
第十八条 禁止伪造、变造和买卖与养犬或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相关的证件、证明。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养犬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批评、劝阻,或者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反映,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举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六)项,携犬人对犬只在户外排泄粪便不立即清除,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的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以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七)项,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饲养人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犬只恐吓他人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驱使犬只伤害他人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城管执法部门配合畜牧部门查处,并由畜牧部门按照《山东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建成区内饲养大型犬、烈性犬的(军事、公安等单位因工作需要除外);
(二)对大型犬、烈性犬不实行拴养或者圈养的;
(三)未对犬只进行强制免疫的;
(四)违反规定出户遛犬的。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违法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的,由工商部门或者畜牧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免疫证明和免疫标志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章养犬或者拒绝、阻挠有关部门处理违章犬,导致人群中发生狂犬病的,由卫生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严重的,造成狂犬病传播危险的或造成他人残疾、死亡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拒绝、阻碍犬类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负有养犬管理职责的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实行执法责任制,依照法定程序积极履行管理职责,文明执法。
负有养犬管理职责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接到的举报,不依法处理或者相互推诿的;
(二)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各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实施本规定的配套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___年___月___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威海市市区养犬管理暂行规定》(威政发(___)___号)同时废止。
本规定生效前已经饲养的犬类,其饲养、销售与管理活动,按照本规定予以规范。
第四篇:中华民族威海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
威海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维护法制统一,保证政令畅通,根据《山东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反复适用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文件的总称。
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对具体事项的行政处理决定等文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应当坚持层级监督、各负其责、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要对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负责。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监督、指导下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
第四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或当地普遍发行的报刊、政府网站、杂志、广播、电视等权威性媒体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
规范性文件在政府公报或当地政府指定的其他媒体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五条 镇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送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送备案。
省以下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的同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主办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依照本规定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
镇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依照本规定负责本级政府、本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的规范性文件备案报送工作。
依照本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径送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
第七条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提交符合规定的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及起草说明。其中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2份、起草说明2份。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同时报送规范性文件及起草说明的电子文本。
第八条 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过程;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依据;
(四)制定规范性文件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九条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符合本规定第二条和第七条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予以备案登记;不符合第二条规定的,不予备案登记;符合第二条规定但不符合第七条规定的,暂缓办理备案登记。
不予备案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通知文件制定机关。
暂缓办理备案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通知文件制定机关15日内补充报送备案或者重新报送备案;补充或者重新报送备案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登记。
经备案登记的规范性文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按季度公布目录。编辑出版规范性文件应当以公布的目录为准。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制定机关是否超越法定权限;
(二)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是否适当;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是否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或者双方的规定;
(五)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公布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六)其他需要审查的事项。
第十一条 在审查规范性文件时可采取下列措施,有关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一)要求制定机关提供与备案文件相关的情况和资料;
(二)征询有关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的意见;
(三)组织论证会或者听证会。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备案登记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
第十三条 经审查,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通知制定机关于30日内作出处理;制定机关应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于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上报上级人民政府或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逾期不处理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
(一)超越法定权限;
(二)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规定不适当;
(四)违背法定程序。
第十四条 下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负责协调的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通知制定机关。
开发区管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由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在工作中发现规范性文件有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认为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或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书面意见,制定机关或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及时予以核实,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
第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备查。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统计报告、通报、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和法制工作机构应确定专人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其所属工作部门,市人民政府对开发区管委会,可以通过责令审查、指定审查、直接审查等方式监督其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
第十八条 制定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备案审查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通知制定机关,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一)不按规定报送或不按时报送规范性文件和备案目录的;
(二)不执行备案审查处理决定的;
(三)其他不履行备案审查职责的行为。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将下一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上一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报告。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威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年04月09日 实施日期:2006年05月01日
第五篇:威海市图书馆
威海市图书馆:
威海市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威海市图书馆由县级馆升格为地级馆。1992年威海市政府决定在市文化中路重建新馆,1995年5800平方米新馆落成,即现在的图书馆,座落于文化中路(威海日报社西侧)。
威海市图书馆有职工25人,馆内设有办公室、编目部、成人阅览部、外借部、少儿部、地方文献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和辅导部九大部门。威海市图书馆作为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和信息咨询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我们坚持 “一切为了读者”的指导思想,利用丰富的馆藏,通过阅览、外借、课题检索、解答咨询、信息服务、举办展览、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为读者服务。现有对外服务窗口9个,全年开放,节假日不休(每周五下午闭馆整理)。
经过半个世纪图书馆人的艰苦奋斗,威海市图书馆藏书规模日趋扩大,内容日趋丰富,特色日趋鲜明。截至2008年底,现馆藏文献已达到29万(册)件,其中基本书库12万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外借部文献34086种,78280册;儿童阅览室近30000册;地方文献3091 册;资料室10000册;古籍1571册。每年新订报纸、期刊600种,过期期刊和报纸全部装订成册入藏。
世纪之交,焕发勃勃生机的威海市图书馆在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1年6月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始运行;2003年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威海支中心成立,中国数字图书馆威海分馆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2004年6月威海市图书馆网站开通;2007年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建成,电子阅览室重新改造以全新面貌向读者开放。读者可在馆内的电子阅览室在线查询、阅读、下载50000多种的数字图书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平台提供的新农村网上图书馆、万方、维普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地方戏剧、影视作品等内容。
近年来,威海市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更新观念,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目前,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图书编目、借阅、书目信息查询、信息咨询服务实行计算机管理,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已建成,网上的查询、咨询、续借、预约等功能已初具规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完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图书报刊文献借阅全面实行开架管理。对外建立2个分馆,经区皇冠社区分馆、环翠区文昌社区分馆,并在威海水警区、海警支队等设立10多处图书服务点。自去年以来馆内又增设了特殊教育阅览室、自修室、幼儿活动室、古籍保护中心,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方便了读者。
按照市政府的规划,威海市图书馆要重建2万多平米的新馆,那时图书馆将以其优雅的环境,优良的设施,优质的服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弘扬着人类璀灿的文明。它是我们每个公民终身的学校,它将让我们美好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是信息时代的知识殿堂,为“人居威海、幸福威海”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登市图书馆:
始建于1956年4月15日,原址在清同治二年建成的丛氏家祠,1992年市委、市政府筹资300余万元,在市中心建起了3565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新馆按设计要求可藏书30—40万册。1993年10月新馆正式开馆,市委市政府为此拨10万元专款,为图书馆购置设备,同时每年拨6万元专款购置新书。1997年又拨专款10万元购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全面实现现代化管理。现在文登市图书馆馆藏25.3万册(件),馆内设成人外借部、阅览部、儿童借阅部、采编部、参考咨询部、辅导部、读者服务部、老年阅览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办公室等部门。在编2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9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7人。
古籍藏书是文登市图书馆的一大特色。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居山东省县级图书馆之首。现有善本150余种,2200多册,其中经部10种,史部22种,子部29种,集部90种。有珍贵的稿本抄本。最早的刻本是明代永乐七年内府刻本《圣学心法》四卷。有69种善本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中八种为孤本。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8年购买了影印本《四库全书》,1996年购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002年又增购《续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古籍藏书已达4万册。
文登市图书馆自1986年以来,连续17年被文登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88年被威海市授予“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1989年被山东省授予“先进图书馆”称号,1994年、1998年连续两次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一级图书馆”和全国文明图书馆称号。该馆编辑出版的《徐公谳词》一书,2002年获得华东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2003年又荣获威海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荣成市图书馆:
最早建于1922年,解放后正式建馆于1956年,1993年9月重建新馆,馆舍1500平方米,馆藏14万余册。现有工作人员3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7人,副研究馆员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4人,199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图书馆。
该馆设有外借部、阅览部、采编部、辅导部、儿童阅览部、科技资料库,每周开馆时间60小时,拥有阅览座席260个,拥有持证读者1500人,年读者流通量在15万人左右,年图书流通量16万多册次。1989年购得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一套,1993年建立了科技资料库,2000年3月配齐图书馆业务专用计算机,为荣成市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该馆坚持定期为老读者开展跟踪服务。为开发荣成文化旅游区、千里海疆文化长廊、国际海洋博览会等重大举措,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和科学依据。每年为读者解答咨询800余条。每年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都有新内容、新形式。近年来,参与编撰的专著2部,在省级以上的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有26篇。每年举办一次基层图书管理员学习班,并义务帮助基层图书室购书、整书。
荣成市图书馆连续1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支部连续7年被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多次受到省文化厅、威海市文化局的表彰。
乳山市图书馆: 成立于 1975年10月,现座落于市政府大楼东,面积6700平方米,被文化部评为二级图书馆。全馆共有在编工作人员14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人,中专5人,高中1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馆内现有办公室、采编部、辅导部、参考咨询部、外借部、阅览部、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资料室等部门,现有微机10台,其业务工作已实行自动化管理。
目前,该图书馆总藏量为 10万册,年订购报刊210余种,现有持证读者2600余人,阅览座席200余个,年流通读者10万余人次,图书6万余册次,每周开放时间在56小时以上。
乳山图书馆馆连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多次被威海市文化局、劳动人事局评为先进集体,并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先进图书馆”称号。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创建于 1987 年,2003 年新馆建成使用。新馆大楼主体 12 层,总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楼内装有中央空调、自动消防、楼宇监测和电子屏幕等现代化设备。设有阅览座位近3000 个,信息检索点近1000 个。截至目前,已拥有中外文藏书 110余万册,报刊合订本 3万册,中外文期刊 2400 余种,报纸 130 余种。除印刷型书刊文献外,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多达 60 余个 , 其中正式数据库 34 个。
从方便读者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出发,图书馆采取了全开架服务方式,实行借阅一体化管理,每周开放时间达 98 小时,节假日照常开馆。
近年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图书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管理、书目查询等业务工作全部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