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 破解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 破解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作者:韩 凯 网站编辑:李爱玲 来源:《前线》 日期:2011-02-10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和首都的特殊地位,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不同城市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很明显;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生产能力弱,服务形式和服务模式仍较传统;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单位在“转企改制”后,面临着市场生存压力,从客观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程度和满意度还不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不适应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需要。
一、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非营利组织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的社会三大部门(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分工调整,促使社会公益组织以“非营利”的方式迅速发展。“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公益组织,区别于政府部门和企业,以“民间”身份从事社会公共服务,但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它的“非营利”性质,发达国家在法律上区别于营利性的商业组织,对其有所限制: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三是非营利组织一旦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即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在一定意义上是“公益或互益资产”,属于社会,不归组织经营者所有。
非营利组织既有“输血”渠道,又有自身的“造血”功能。它的资金来源大体可分为四部分:财政补贴,包括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和项目经费;社会捐赠,包括个人捐赠、企业、基金会及国际组织提供的资助;服务收费,包括会员缴费、服务取酬;经营性收入,包括经营实体收入、投资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靠以接受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为主的传统资助模式已不足以维持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们必须自谋生路,全力寻求资金来源上的自给自足。
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属于精神和知识“产品”。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精确计算,也无法实现普遍的真正的等价交换,其使用价值的实现必然受到消费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又属于“第三产业”,是由文化工作者用劳动创造出产品提供给它的服务对象或由公众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必然具有商品属性,也可以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剧场的门票、博物馆销售的纪念品),并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特殊商品的“二重性”,彰显了“天然”的非营利属性。
在发达国家和世界城市,为了防止商业对文化的过度“侵蚀”,非营利组织一般从事国民文化教育、提供文化消费服务,扶植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业务。它们已经成为社会文化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据统计,美国有140万个非营利组织,分布在全国各行各业和各个地区,与政府、企业等量齐观,已成为美国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中心、社区图书馆、电视台、报社、博物馆、歌舞乐演出团体,甚至包括一些社会文化机构,都可以是非营利组织。在政府拨款或社会捐赠不足的情况下,允许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以赚得一些商业收入去维持生存和发展。但是,不能违反“非营利”的原则,更不能转变其宗旨。
二、非营利组织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世界城市的非营利组织体制及模式,有助于破解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难题。
第一,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结构。非营利组织区别于传统的事业单位,在体制和机制上更具有社会及市场的弹性和适应性,有利于持续不断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准,优化服务结构。
第二,不断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应该利用非营利组织的不趋利性,加强对社会基层、低收入人群、边缘发展区域、不同知识群体的分类服务。
第三,大力推进文化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非营利组织宜于将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对接起来,既可以充当政府和企业的“中间人”,又可以起到监督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第四,有效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北京的文化设施权属复杂,大量的“内部”文化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欠缺。可以利用非营利组织搭建社会化平台,建立和健全相应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逐步提高文化设施的投资、运营和管理水平。
第五,增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文化元素。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吸取世界各民族乃至宗教的文化特色,妥善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先进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建立与多种族文化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体系。
第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北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世界传播中心的地位优势,要利用非营利组织的“民间”身份,发挥其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特使作用。
三、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和促进政策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正式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过。就职能来说,我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属于非营利组织的范畴,虽然目前它们与非营利组织在属性和资金来源方面尚有差别,但仍可以作为重要的改革路径选择。
第一,制定和完善关于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法律法规。要制定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定位,建立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创新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积极支持区县级以上的文化基金会、行业协会等发展成为“枢纽型”的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举办主体化、建设运营市场化、融资渠道多样化,通过其载体——非营利组织的运行,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符合社会文化福利的公平原则。
第二,营造有利于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明确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资范围并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创新社会融资以及引导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慈善捐献文化,正确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观,科学制定和完善企业及个人慈善捐赠与税收减免的政策。积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的规划,探索采取政府补贴或者以公共文化设施的土地商业开发配套作为投资条件,吸引社会投资主体以非营利的多种形式参与,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第三,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体系。从北京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纳入社会管理和市场管理的体系。除了可以将文化基金会、专业协会建设成为“中枢性”的非营利文化服务组织之外,还可以根据分类标准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体系。例如,从文化设施规模来讲,有中小型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书店;从活动频次来讲,有承担组织传统节日活动和申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机构;从经营方式来讲,有专业和中小型文化网站,等等。
第四,科学制定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税法监督和管理制度。通过区别不同性质收入的税收政策,规范引导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经营活动。对于直接来源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性收入和相关收入,及其直接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开支的结余,可减免税;与公共文化服务非营利性目的无关的商业收入,应该按有关法律纳税。对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收入及使用加以限制,超越了有关限制,不仅会影响减免税资格,而且还可能受到直至被撤销的不同程度的处罚。
第五,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社会监管体系。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设立及运行实施要受政府全程严格监督,尤其是财务要接受政府税务部门的监督并且向社会公开。当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须接受包括律师、审计师、注册会计师在内的第三方审计。同时,要建立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
非盈利机构一般有慈善团体、文化交流促进团体等.属于社会团体范畴,应到民政部门或当地社会团体局办理登记。
(一)登记对象: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二)登记内容:
名称;住所;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法定代表人;活动资金;业务主管单位。(三)登记程序及时限:
1、发起人(5人以上)、发起单位(3个以上)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县民政局提出筹备申请,县民政局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2、县民政局6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筹备的决定;
3、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自县民政局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或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
4、向县民政局申请登记发证(填写社会团体申请登记表、章程核准表);
5、县民政局收到申请登记材料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符合要求的,准予登记,发给证书。(四)登记条件:
1、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人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的住所;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三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
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五)需提交的材料:
1、筹备申请书;
2、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3、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
4、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团秘书长以上领导职务的,需按干部管理权限,经组织部门批准);
5、章程草案。
你还可以参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二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地处广西西北部的XX市,是桂西北中心重镇,大西南出海通道、黔桂铁路和龙江河横穿市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1993年,XX撤县设市,国土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余人。2004年,XX市委、市人民政府坚决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争创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为主要目标,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排难前进,开创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XX在全河池率先实现了“三突破”,连续两年获得河池市党政主要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和河池市党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争创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的目标如期实现。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37.43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20.1%。特别是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28元,增加470元,增长高达21.8%,是全市多年来增额最大的一年,为同期广西少有,为XX顺利跨入2004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立下大功。XX是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经调查分析,XX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千方百计发展一批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最直接途径。2004年,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关心农业,服务农业,大力调整结构上项目。按照“抓城郊,促两带,上项目,办基地”的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全市采取非常措施,先后三次动员2600多人次,市、乡直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倾情为民”大行动,实施大通道高效农业项目,开展甘蔗生产大行动,广泛宣传动员,发动千家万户上项目,调整种植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推行订单农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劳动力市场,做好劳务输出文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稳定“一粒米”。从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科技进步入手,着力提高水稻、玉米两大宗粮食作物的科技含量,推广玉米单交种1.5万公顷,推广优质杂交良种水稻2.6万公顷,优质率达97.15%。2004年虽然遭受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但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去年持平。壮大“一根蔗”。就是把糖蔗作为全市重要经济支柱,做强做大做优。2004年全市糖蔗种植面积达42.56万亩,总产量195万吨,其中糖蔗良种面积达到39.6万亩,仅种蔗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630元,成为农民最重要、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吹绿“一片叶”。就是抓住东桑、东丝西移的机遇,扩大种桑养蚕规模,采用良种良法,做大桑蚕业。2004年,全市桑蚕产业取得可喜成效,桑园面积由上年的10.39万亩扩大到14.3万亩,总产值3.43亿元,比增1.26亿元,农民人均养蚕产值640元,净增268元。XX已一跃成为全国县市一级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养肥“一群牛”。就是抓好秸秆牧草养牛。大力推广品改和规模化养殖,构建百里牧草秸秆养牛示范长廊,创建广西秸秆养牛大市,年内出栏肥牛10万头,为特色牛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激活“一帮人”。2004年,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城乡富余劳动力8.17万人,据统计,当年通过邮局汇款回XX2.37亿元,仅此项收入就可使全市农村人口人均增加330元。建设“一片城”。把城西工业区、德胜乡镇企业园区和洛东工业园区作为发展重点。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有近万名农民就近转入城镇,以XX城南新区为主的XX房地产开发进入投资热潮,据初步估算,仅建筑业一项就可产生农民工资3000多万元,解决近800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还拉动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较大地促进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打响“一张牌”。XX市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是XX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唱响“刘三姐”旅游文化品牌,XX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塑造XX“美景、美酒、美人、美德”,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景区景点质量,全年共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增长22.7%,总收入4018万元,增长39.5%。2004年XX被评为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今年该市又雄心勃勃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军。旅游业的勃兴,对运输、购物、餐饮、旅馆、娱乐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9.76亿元,增长15.8%。旅游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该市还十分重视非公经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等领域,现在个体工商户达1.6万多户,私营企业368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去年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7.78亿元,产值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达120家。从该市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得到如下几点启示:一是因地制宜,找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该市按照“抓城邻,促两带,上项目,办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自然、交通等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蔗糖、桑蚕、畜牧为主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形成“名、特、优、新”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二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工农互动,带动农民增收。XX提出并组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开展了以“振兴工业,服务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建设大会战,以工业经济的突破推动XX经济的新跨越。他们大举招商引资上项目,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狠抓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强优企业和优势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形成以工业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精心打造蔗糖和桑蚕两大支柱产业。目前XX公司企业总资产达5.12亿,下辖的石别、怀远两家糖厂日榨原料蔗达1.1万吨,年产机制糖23万吨,食用酒精7千吨,有机复混肥2万吨,成为全国制糖行业技术含量最高、成本最低、产品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目前XX公司又着手技改,投资8000万元把生产能力提升到日处理原料蔗1.5万吨,以满足处理原料蔗总产量250万吨的需要,实现年产糖30万吨,销售收入10亿元,年税利2亿元,蔗农收入4亿元的目标。利用桑蚕资源,积极引进外资建设新的缫丝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已有嘉联公司等5家缫丝加工企业,投产后可就地加工40%的XX干茧,该市正着力招商引资打
造中国“丝绸城”。另外,充分利用百里秸秆养牛长廊年产10万头肉牛的巨大资源,办起了10多家牛肉加工厂,生产的“刘三姐”牛肉条远销区内外,保鲜牛肉销到上海等地;利用蔬菜资源,办起广西XX东方罐头食品厂,产品外销欧盟等地;利用林业和蔗渣资源,兴建中密度纤维加工企业,2004年引进该类企业3家。三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了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2003年该市在金柳高等级公路开展的大通道农业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对农民种植良种桑蚕、葡萄、良种蔗等作物大力扶持,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种苗、投入等困难问题,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对建设水利、蔗区公路、地头水柜、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进行大力扶持,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此外,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落实减免农业税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第三篇:鄂州市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难题
鄂州市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难题的启示与思考
夏建国刘传坤
文化体制改革是近年的热门话题,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件操作起来很难的事情,从上来下,各级政府没有明确的扶持政府和意见,改革需要成本,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新的机制如何建立?这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课题。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了,改革势在必行。文化工作者要面对现实,不能再抱有“等、靠、要”的思想,应积极应对、大胆探索。鄂州市文体局新届班子上任后,大破解文化体制改革难题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受益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一、改革的历程与启示
鄂州市的文化体制改革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萌芽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党的十四大前)
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制是继农村联产责任制承包取得巨大成功,农村改革转向城市改革,在借鉴学习了农村和工业、商业和其他公共服务业的改革创新经验作法后,文化单位进行了自发的、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尝试。这期间的改革开始打破文化单位纯而又纯合单一的管理、经营和服务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如推行合同制、承包制、租赁制;进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开始有偿服务;按各部门的效益高低、贡献大小和个人职责岗位、能力强弱逐步拉开了一部分人的工资档次,形成了一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市群艺馆引进有经营专长的人员带领一部职工开办了印刷厂、录像放映业。市图书馆在全市率先开办了打字复印社和图书经销部。省京剧二团开办了少儿京剧艺术班,把艺术培训当文化产业来办;推行了演出效益工资和其他奖励工资。市博物馆推行了考古队定额上缴、额外分成工资制度。
(二)文化单位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十四大以后至十六大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取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各种体制结构的文化单位较快发展、文化经营活动的丰富,国有文化单位事企不分、职能淡化、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落后、机制不活、经济拮据、活力不强的问题突出显现出来,与其社会主体、主导地位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规律不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为此,本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着有利于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的衡量标准,我局选择了市群艺馆、省京剧二团等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全系统文化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第一,以建立完善适应市场规律和文化艺术规律的管理模式为着眼点,大力推进以企事分离、主辅分离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创新。
1、“一馆两制、企事分离”。对三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市图书馆)这些既有公益性业务,又有经营性业务,管理方式划分不清的单位,本着“分类、脱钩、放权、搞活”的原则,从体制上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离,事业职能与企业职能分离,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市群艺馆设立群文工作总部和群文经营总部。群文工作总部履行社会文化职能,享受国拨经费,实行目标责任制为主的量化管理;群文经营总部履行经济效益职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经济指标管理。
2、“切块搞活,分兵突围”。改变市直文化事业单位“一锅煮”、“大锅饭”现象,在划清主业和辅业,职能工作和经营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增强相对独立性、划小核算单位”的思路,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业务和经营部门分割开来,单独进行核算和管理,打破单一的、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如市博物馆分别将考古部、陈列部、文博开发部等7个内部业务和经营部门实行切块分割,各块均推行“五定二挂钩”(定业务、定经济指标、定岗、定员、定责和工资、奖金与目标任务挂钩)的管理办法。鄂城影剧院将主业电影和辅业录相放映等分割开来,形成五个独立的内部经营单位,采取竞拍方式,将五个单位承包给院内职工经营,实行“总体包干,自负盈亏,确保上缴,超额全留”的经营方式。
第二,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要求的竞争机制为着眼点,大力推进以全员竞争、合同聘任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创新。
1、打破干部职工身份界限,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全系统文化单位相继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对领导和非领导岗位实行全面竞争,实行试用制、聘任制和风险抵押金制。
市群艺馆、市影剧院、省京剧二团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是在全市范围内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在单位内部彻底打破干部职工身份界限和传统的用工制度,从领导班子副职到中层干部到普通员工岗位,全部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通过组织考核、民主考评和双向选择,一批普通身份的职工走上了副职或中层干部的岗位,一批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被淘汰下来,一批人员被待岗或分流。
2、打破传统用工制度,推行“提高门槛,逢进必考”。一是提高用人标准。除舞蹈等特殊专业可用中专生外,新调入、招收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专业对口,不让“陈谷占仓”。二是考试录用。新进人员必须经过考试、考核,公开竞争,择优录用,实行聘用合同制,不让“滥竽充数”。三是缺一招一。一方面严格控制超编进人,另一方面对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实行缺一招一,用足用好编制,不让“鸠占雀巢”。2004年9月,经市人事、编制部门批准,从市群艺馆、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省京剧二团、市图书馆四个单位拿出4个空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引进了文艺创作、图书管理、舞蹈等4名专业人才。
第三,以建立完善适应市场规则的分配机制为着眼点,大力推进以浮动工资、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创新。
按照不同岗位情况,探索多种分配方式,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市群艺馆,馆长、行政办公室和群文工作总部人员工资按固定(70%)和浮动(30%)两个部分发放,浮动部分和业务挂钩。群文经营总部实行效益工资,按政策保证最低工资标准和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多劳多得,按绩效取酬。市博物馆按文博业务人员30%的工资作为奖励工资与业务和经济指标挂钩,按完成任务的比例发放。省京剧二团实行联演计酬制,根据演出多少、能力强弱和角色大小来确定工资分配标准。
第四,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投资机制为着眼点,大力推进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1、公有民营,股份合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把文化事业单位作为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利用市场力量寻求发展。鄂城影剧院大胆引进民营资本100多万元,装修改造特轮电影厅,安装美国环绕立体声音响,更换座椅等配套设施,实行公有民营、股份合作制。
2、开放引进,借力开发。针对文化事业单位底子薄、资金困难的现实,以文化资源为资产存量吸引国内外资金,开发文化产业。市博物馆争取日本友人投资700万日元,修建了张裕钊陵园和樱花园,成为鄂州文化旅游景点。利用鄂州书法名人张裕钊在日本享有盛誉这一无形文化资产,开创了利用外资保护利用文物的先例。鄂城影剧院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利用临街黄金地段招商开发。通过租赁户预付租金,建筑队带资的方式,吸纳资金100万元,成功地开了1409平方米的门楼。
3、横向联合,开门办文。鄂州市是古铜镜之乡。为开发利用这一优势,市博物馆从陕西引进一名铜镜复原复制人才,创办了文物复原复制研究所,复制古代青铜镜系列产品。目前,这个所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礼品定点生产单位,产品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省京剧二团大胆实行会员制,走团企联姻之路,先后与银行、税务、财政、烟草等部门和企业横向联合。剧团为会员单位提供文艺服务,会员单位为剧团提供物资资金支持,双方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演出公司针对大型文艺演出投入大、风险高的情况,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联合进行前期投入,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他们还在社会上选聘演出经纪人和销票员,依托社会力量、中介机构进行演出经营。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阶段(十六大至现在)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十六大精神和全市的统一部署,我局在市直文体系统进行了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这次改革首先是对全部文化单位按公益性、经营性和准公益性三类进行分类。在12家文化体育单位中,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4家(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艺研所);差额拨款和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各一家(省京剧二团);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家(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另外有两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市演出公司、市影视演艺中心)和2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市电影公司、市影剧院)改为企业,加上原已改为企业的双管单位市新华书店,共有5家企业。
对保留的8家事业单位,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进行了定单位名称、定隶属关系、定经费渠道、定职能、定编制、定领导职数的“六定”改革,各单位都制定了工作方案,重新确定了岗位、职数和岗位职责,开展了新的竞编竞岗的一系列工作。
2003年2月起,我局对4家新改企业进行改制,以彻底解决其机制不活、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等一系列弊端和效益低下、包袱沉重、人浮于事的困境。此次改制的目标任务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两改”(改国有为民营或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改固定工、合同制职工身份为自然人身份)为主要内容,依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市场竞争主体和新型文化企业。改制的原则是:坚持改革促发展的原则;统一布置,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相信依靠群众,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部改制工作分宣传发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四个阶段。争对电影市场萎缩、人员过多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以市电影公司作为试点改革单位。市电影公司按照改革方案,通过资产变现作为改革资本,为所有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每年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买断了身分,变成社会人。目前市电影公司的改革已基本完成。2004年,我们又对鄂城影剧院进行民营化改革,实行民营化管理,通过购买资金,解决了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问题,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争取年内全面完成。这些改革措施,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又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化解了职工经常上访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回顾20多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有以下几条经验值得珍视和发扬。一是改革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伴随着第一阶段改革,我市文化单位实现了县级基础向地市级格局的历史跨越;文化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兴起。在第二阶段改革中,群众文化打造出了“周周乐”品牌,我市被命名为全省书法艺术之乡;专业艺术飞出了《小凤》,实现了获国家艺术大奖零的突破;文物保护捷报频传;我市被定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实践证明,谁改革谁变化,早改革早主动。二是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前提条件。20年改革大浪淘沙,一些像电影公司这样的单位,过去曾经辉煌,现在则跌入困境。除客观原因外,思想不解放,墨守陈规怕改革是主要原因。2000年,市文化局就曾到该单位动员改制,结果动员会都开砸了。三是加强领导,上下配合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重视,非常必要。我们所有改革方案都报市领导和有关单位审批,得到了市领导的支持,为我们推进文化改革了坚持后盾和保障。去年,徐松南、谢松保等市主要领导到文体系统专题调研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推动了全市文化体育事业单位的新一轮改革。尊重群众的改革创新精神,放手发动、鼓励基层单位结合实际进行改革,改革才能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与我市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的目标、与文化体育系统自身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距离与问题,改革只起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解放不够。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文化系统的改革明显滞后。一些人片面强调行业的特殊性,不敢想,不敢闯,寄望于“等、靠、要”,满足于“守摊子”,有困难有问题找政府多,想办法少;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多,向市场开拓创新少;事业化管理的多,企业化管理的少,导致文化单位人员严重超编,庸才请不走,人才留不住,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急需人才难以引进;懂与不懂文化的一个样,干事的与不干事的一个样。思想观念陈旧。在文化单位中相当一部分人计划经济的思想模式还比较浓厚,还沉浸在过去辉煌、火红的年代,其工作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按计划经济那一套来办。
(二)改革力度不够。回顾20多年的改革,治标的内容多,治本的内容少,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铁交椅、铁饭碗现象还明显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还一个样,单位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受到很大制约,个人和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充分的得到调动。从上到下改革的力度不大,政策不配套。文化单位的改革大多是孤军作战,自行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多,系统的、配套的改革少;单位自己主持的改革多,由政府主持的改革少。没形成象农村改革、企业改革、商业流道领域改革那样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那样从上到下强有力的改革力度。这就需要上级政府出台相配套的政策法规的扶持意见。
(三)历史包袱沉重。一是社保问题。我市文化系统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市演出公司、市影视演艺中心两家单位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没有任何资产积累。改制首先要搞养老、医疗保险。如没有优惠政策,改制将很难顺利进行。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是财政拨款
单位,搞养老、医疗保险数额较大,必须要市财政扶持。
二是税收和债务问题。由于市场萧条,经营困难,市电影公司、市影剧院多年来都欠缴税款。税款的追缴也是两单位改制工作中的一大问题。此外,两单位都欠有银行债务,一直没有享受国家对企业欠银行债务的缩水政策。建议出台这方面的政策。三是资产变现、土地开发问题。改制单位实现资产变现和土地开发是改制成功的关键环节。市电影公司已和开发商签订了人民电影院的开发合同,其他固定资产也正在清产评估。此项工作需要落实改制企业资产变现和土地开发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这些都障碍着文化体育单位改革的突破。
三、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文体单位的实际,做好调查研究,促进思想大解决,改革大突破。一是在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自身活力上解决思想。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和自我加压、自我发展的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善于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是在精神状态上解放思想。要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树立敢闯、敢试、敢突破的观念,保护改革者,支持探索者,鞭策观望者,努力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三是在所制结构上解放思想。要破除重“国办”文化,轻“民办”文化的思想,树立巩固和发展国办文化,鼓励民办文化发展的观念。四是在投资结构上解放思想。要破除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办文化的思想,树立资金市场化、投入主体多元化的观念。五是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上解放思想。要破除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思想,树立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观念。六是在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上解放思想。要破除“仕不言商,文不理财”的思想,树立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重要途径的观念。发挥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七是在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上解放思想。要破除不重视知识、不重视技术的思想,树立科技是文化艺术发展推动力的观念。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八是在转变政府职能上解放思想。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2、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按照文化单位的实际和生产规律办事,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对公益性单位,如博物馆、艺研所、群艺馆、图书馆、基层文化站实行政府主导,不断深化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制度改革。对经营性单位,要尽快对其改企改制,使其按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对准公益性单位,如省京剧二团,一方面要促使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搞好经营服务,另一方面又要争取政府的扶持。目前,我们正组织三个专班,对三类文化单位的深化改革提出具体方案。
3、争取政策,形成合力。努力争取上能制定完善配套的改革政策和出台科学合理的优惠扶持政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要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解决文化系统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性难题,如社保、医保问题、税费减免等,使文化单位的改革轻装上阵,有章可循。文化事业单位进入市场和改为企业,要有政策,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把职工社保问题解决掉,卸下包袱;第二条是原来财政形成事实的扶持它的那部分资金要继续扶持。
4、要加强领导,大造舆论,切实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对文体单位改革的领导,像抓企业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那样,由政府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大员上阵,统一协调,上下联动,大造舆论,形成气候,切实把文化系统的改革推向深入。
(夏建国系鄂州市文化体育局局长)
第四篇:加强医德 改善服务 提高质量 破解难题
加强医德 改善服务 提高质量 破解难题
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纪实
2011年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窗口服务单位“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推行服务承诺,评选窗口“服务明星”、“服务标兵”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设节假日门诊,延长门诊时间,方便广大群众就诊,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通过热情的服务、顺畅的流程,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力争做到“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让群众满意”。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努力做到“医德好”。
医者德为先,良好的医德是和谐关系的前提。市一医院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良好医德,把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提高业务水平放在同样的位置,坚持廉洁行医,对个别科室医务人员,收受或变相索要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及服务态度差、破坏医院形象的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坚持组织医务人员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制度,充分发挥惩治的警示和震慑作用,院领导特别重视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反映医院问题的整改,不断促进服务行为的规范和良好行业风气的形成。大力推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工作规范,加强培训教育,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建立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社会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中层干部廉政档案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档案,不断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每月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和建议;定期回访出院病人,每季度召开一次患者家属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
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每年召开两次行风监督员座谈会,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改进工作。随着医德医风教育的不断深入,医院声誉进一步提高,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和患者家属的称赞。
二、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的服务。
一是改进服务态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广大医务人员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真心和同情心。加强护患沟通,医护沟通,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利民措施,为群众和患者提供了方便、廉价、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态度良好,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和技巧。
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重点抓好医院挂号、收费、药房、门诊等窗口,从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方便病人就医,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在窗口岗位开展了《争创文明服务示范窗口、争当文明服务明星、服务标兵》的竞赛活动,对评选出的窗口服务岗位的23名“服务明星”和41名“服务标兵”进行了表彰奖励,在门诊各窗口岗位全部实行亮牌服务,并决定每年评选1-2次服务明星 2
和服务标兵,以便更好地约束自己的服务行为和让广大就医群众进行监督,从而促进服务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三是实行公开透明服务,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为群众提供医院科室布局、科室特色、专家信息和出诊时间、诊疗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方便群众就医选择。定期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信息,努力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群众看病就医明白消费。
三、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一是注重“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把医疗制度、医疗文书质量以及管理质量作为综合考核内容,每月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落实,并纳入年终考核。医院实行全方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每年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三基三严”考试考核,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院长查房,认真检查医护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重点检查病历书写质量、三级医师查房、危重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护理质量、院内感染、急救、合理用药等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定期开展由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负责的医疗护理质量督查。每月由院长亲自主持开展病历质控检查,促进了病历质量的提高。医院每月还对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益。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教、研水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培养人才。近年来共派6人出国学习深造,30余人次在国内、省内著名医院进修,160多人次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请进省内、国内著名专家来院讲学、示范手术337人次,带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1人被评为省卫生厅领军人才,4人被评为天水市领军人才。近三年医院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承担并立项的科研课题6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8项,科研工
作进入了良性的运行轨道。
三是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对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上。
四是每月开展一次“处方点评”工作。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门诊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并聘请上级医院专家参与,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如今我院的处方点评工作已初见成效,处方质量明显提高,对促进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下去,不断完善,使之规范化。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一是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赢得患者满意。通过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对住院和门诊病人现场调查等形式,关注患者感受,听取患者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切实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赢得患者满意。
二是全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让社会满意。民主评议行风,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有序监督、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果取信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医院始终重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认真搞好每个行评环节,通过扎实的工作,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医院总投资1.5亿元,新建总建筑面积45340m的集门诊、急诊、病房和地下停车场于一体的门急诊综合楼,于2月8日顺利落成。
门诊部诊室增加,专业更齐全。门诊部从地下1层到5层,共设置约30个专业,诊室由原来的42个增加到近100个。并将消化内
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几个门诊病人较多的科室诊室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3个。
急诊部布局更加合理。原来的急诊科面积仅有500多平方米,共有抢救床4张,观察床13张,观察室拥挤,且没有独立的急诊病区。远远不能满足危重患者逐年增加的需要。
新落成的门急诊综合楼急诊部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原来急诊科的10倍以上。急诊抢救区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抢救室,配备了12张多功能抢救床和先进的360度多功能旋转吊塔及中心供养、中心吸引系统。并有独立的内外科诊断室、洗胃室、急诊手术室、急诊换药室。配备了独立的化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
功能检查科室更加宽敞。超声检查室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4个,同时设有宽敞明亮的超声检查候诊区、配有美观舒适的候诊椅。另外新购置了4台高档彩超、2台心电图机和1台经颅多普勒机,可有效缓解超声检查排队等候时间长的矛盾。
放射科新增1台X光机,新购置的国内先进、全省唯一的256层飞利浦BrillianceiCT将于3月中旬投入使用。
新门急诊综合楼引进先进的门诊网络化管理系统,将实行电子叫号系统,进一步优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医院还与中国建设银行天水分行联手,投入40余万元引进了建行龙卡管理系统,患者使用龙卡信用卡,将实现门诊就诊“一卡通”,避免排队等候缴费的矛盾。
第五篇: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
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纵横·十年)
——访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超良
把缓解贷款难作为面向‚三农‛的核心
‚农村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搞好‘三农’金融服务,更是具有挑战性和艰巨性‛。说起服务‚三农‛,蒋超良深感责任重大。
不久前发布的中报表明,今年上半年农行的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县域金融潜力显现,县域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1.7个百分点。蒋超良说,农行为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问题,一方面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规模,确保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另一方面全面优化准入门槛、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贷款定价,让各类‚三农‛客户进得来、贷得到、办得快、负担得起。截至2012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8万亿元。
把服务农民作为面向‚三农‛的着力点
蒋超良说,农民最容易受到金融排斥现象的困扰,能不能服务好农民应该是检验农行面向‚三农‛是否到位的试金石。
农行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推出了专门为农民设计的惠农卡,启动了为农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金穗‚惠农通‛工程,代理新农保、新农合以及财政支农资金兑付,实现了卡到户、机到村、钱到账。目前惠农卡发卡量达到1.12亿张,覆盖全国8000万农户。
农村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如何实现其商业运作上的可持续,农行致力于探索一条将二者结合的路子。
蒋超良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农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加强和改善‚三农‛金融服务,特别是近5年来,农行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摸索,初步走出了一条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新路子。
风险控制是农村金融的最大挑战。农行建立了专门的‚三农‛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三农‛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今年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不良率降至1.67%,拨备覆盖率达到293%。
把深化改革作为面向‚三农‛的根本动力
当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仍然任重道远。
蒋超良表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三农‛金融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不断提升,对农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农行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着力从整体上构建一套大型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破解风险高、成本大、商业可持续等‚三农‛金融服务难题,逐步把农行建设成为一家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多元服务的一流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