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乐至大佛中学

时间:2019-05-14 11:3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乐至大佛中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乐至大佛中学》。

第一篇: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乐至大佛中学

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 究 方 案

四川省乐至县大佛中学高中数学课题组

(欧阳华 执笔)(2012年4月10日)

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今天,数学已经深入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学习数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学会其应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也应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完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父母大多在外经商务工,远离子女,家庭教育也只能是在电话中关心问候几句。我校现有高中生600名左右,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化严重,厌恶数学情绪时有发生,文科班、艺体班尤其严重。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农村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缺少家长的关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数学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实际应用的教学理念有关,其结果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造成学习困难,形成“低分低能”的现象。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中基础教学固然重要,但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强调脱离实际的逻辑推理而忽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不有利于数学教学。学生对实际的现象、问题抱有好感而对抽象的说教却很抗拒。学生们并不是不愿意进行逻辑思考,只是太多的脱离实际的符号运算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也就失去了学习动机,从而导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现象一:教师的困惑

我校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有时会有这样的困惑:“我尽管每节课都按照《大纲》、《课标》的要求精心准备,为了直观、形象地表达数学知识,还常常制作PPT、flash课件,可是学生对此却反应平淡,心不在焉。但一讲到生活中的事,一下子就精神饱满,端正身子认真听起来。”

现象二:学生的嘀咕

当我们向学生再三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时,有时会听见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重要有什么用嘛,高中毕业后数学是能当衣穿还是当饭吃啊!”、“学了不用,久了就忘了,感觉是浪费时间,没用!”、“我老爸在成都做生意,没学什么让人头痛的集合、函数、三角,挣钱比你多!”

案例1:等比数列公式的现实应用

在高一上期讲完“等比数列的求和”后,我们随机询问过一些学生:“能默写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吗”有学生点头,也有学生摇头,接着问:“你知道这个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用处吗?试举例”几乎所有的学生想了想,摇摇头。然而我校的一位老师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公式的记忆,而是提问:“最近有没有同学家里在城里买了房?”有学生举手,接着再问:“有没有按揭买房的?”家里最近买房的一位学生答道。老师再问:“首付多少?月供多少?”,“首付5万,月供2000,8年。”,老师嘴角掠过一丝笑容:“那么这个月供是怎么算来的呢?”,这时班上顿时鸦雀无声,可学生们对“月供”的计算显然充满兴趣。

…… 课后我们同样随机询问了几名学生,几乎都能背下求和公式,对比课前的差异,是因为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充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只在书本里。

案例2:黄金分割的另类教法

黄金分割法的教学让许多教师头痛,认为很少考试,学生没兴趣学。我校杨教师当上到这部分内容时,首先组织学生用测量工具测量书籍、作业本的长与宽,并计算其比值。学生们会发现大多数书本的长宽比为0.618这个数值。接着让学生测量鼻翼的宽度、口角宽度、两眼外间距,然后让学生计算鼻翼的宽度、口角宽度的比值和口角宽度、两眼外间距的比值,这时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居然大多数人的比值也接近0.618这个数值,让人不解的是人体与书本两个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却在尺寸比例上相同!

这时,杨老师才开始黄金分割的理论教学,发现学生对此充满兴趣。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记住了黄金分割比例:

如何解决教师的困惑、学生的嘀咕呢?从上面两个案例来看,不难发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有利于数学教学,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它让学生明白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现在新课改的方向也越来越重视实际应用。综上所述,本课题组全体同仁一致同意选择“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高中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式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在美国,一堂数学课,老师简单教授了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后,布臵的家庭作业大多是需要动手动脑的实践性作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做有关数学应用方面的作业;还有西方国家的512或近似值0.618 社会和家长都比较支持与认可,社会机构一般都会给予热情接待。在国内,数学教学更多强调数学的逻辑推理或计算,学生只是在纸上进行数据计算或逻辑推理,其实就是“纸上谈兵”。家长、社会评价往往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当然,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同仁开始尝试开展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如:

河南省卢氏县双槐中学张聚老师的《农村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主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归纳类比能力、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通过研究,研究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该课题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而且教学评价也仅仅从考试成绩一方面表述,没有全面反映问题。

浙江省海盐县石泉小学吴雪军老师的《新课程下农村学生数学应用能力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主要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入手,通过数学实践课、课外活动、数学操作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该课题面向小学生,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尚浅,就培养应用能力有些操之过早,对以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不利的地方。

总体而言,国外数学教育注重实践,国内注重数学形式化的教育,近年来开始有向数学应用实践方向研究的萌芽。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基础差,高中的生源就更差一些,教学的设施设备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师资力量也十分有限,这让我们认识到:别人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也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课题界定

1、能力:

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

2、数学应用能力

指应用数学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本课题为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计算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力。

3、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实现问题的讨论、分析、计算或推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研究活动。

4、农村高中学生数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指在基础教学薄弱的农村高中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和学生的基本素质,探究实施具体可行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以尽可能小的代价,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活动,四、研究依据: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他人无法替代;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意义的知识。

数学应用问题源于实际,它具有实际背景,将实际情景数学化是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本质。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扮演的是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和结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政策依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详细阐述:“……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在《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指出:“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五、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学生能够从现实问题中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的方法解决。

3、初步构建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数学应用教学模式,总结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方法、途径。

(二)研究内容

1、通过影视片段、历史故事、自主调查、数学实验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师以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数学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数学应用案例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从现实问题或现象中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4、通过案例结论的验证和优化训练,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研究对象

高中2015级1班为实验班,高中2015级2班为对照班。

(四)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法。在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的情况下,适当开展一些有趣有益的数学实验活动,如测量楼房的高度、方位,在图书馆、电脑室查询有关数据,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调查法。通过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数学教育的现状,从中获得相关信息,尤其是注意师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需求。

3、个案研究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提供一些具有原始性、模拟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现实问题案例供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合理的假设,抽象成数学问题并求解,从而通过不同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认识。

4、经验总结法。对每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认真进行经验总结,总结经验,发扬成绩。

5、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室)、杂志、报纸以及互联网搜集与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论文、研究报告、心得体会等资料,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并结合实际运用于课题研究过程。

(五)研究周期及步骤(2012.03—2014.12)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03-2012.07)(1)参加课题申报工作相关会议,进行宣传动员。

(2)进行问卷调查,整理统计,确定课题方向,搜集相关信息,选择课题名称。

(3)建立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组织成员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理论。

(4)接受上级教研机构的指导,撰写并修改“研究方案”,填报“申报评审书”,申请立项。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08—2014.09)

(1)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召开“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会”。(2)搜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定期开展学习、研讨与交流活动。

(3)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按照研究工作计划分阶段实施研究。(4)课题成员之间及时交流研究信息,分析总结课题的研究工作。(5)定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教学经验。

(6)按要求参加省、市两级组织的相关培训和会议,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学习考察,向专家咨询并接受专家的指导。

(7)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个案、案例,组织交流、申奖、发表等成果推广活动。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09—2014.12)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搜集整理研究成果,整理数据资料并进行比较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实验报告,进行课题鉴定。组织编印课题研究论文集、个案集、案例集。

(六)研究的改革措施:

1、突显数学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的意识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数字计算与逻辑推理的层面,认为数学就是解题、算题、证题,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出发引入数学应用的大量材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用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经过点滴渗透、案例分析巩固、不断深化等方式巩固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意识。

2.立足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生活中的事或现象比较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导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激励学生尝试思考这些现象或问题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抽象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围绕着问题的“发生”和“本质”,激发学生的探索问题的兴趣并用数学语言或方式去描述现实问题。

3.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难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以数学实验、数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创设数学应用的情境。深奥晦涩的数学知识一开始就向学生灌输,却不顾及它的现实背景和实际用途,让学生难以接受。所以首先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比如,在几何中学了圆的知识,让学生观察月亮、太阳、轮胎、塑料桶、铁锅饭碗的形状等,学了统计相关知识,让学生尝试统计周围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学习成绩、周围老年人的平均寿命等,只要学生愿意动手动脑,发现生活的数学并不是难事。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想问题。(2)以案例分析为重点,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完成一定内容的教学后,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内容的生活或生产中的案例,考虑到学生个体在知识水平的限制,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数学学习小组(3---7人为宜),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现实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现实案例-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求解--实践检验--应用拓展”的过程,以比较实际、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讨论,学生面对的是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数学表达式。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实践、分析、交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数量关系,对案例作出合理的假设,形成数学表达式,注意这个表达式是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分析得出的,不是教师灌输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计算或逻辑证明,最终得到计算结果或数学结论,并在实践中验证,最终获得“现实案例”的解决办法并可以适当进行延伸或拓展。

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用数学”,而不是“学数学”。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经历了观察、实践、记录、统计、分析、归纳、计算、推理等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氛围中,表达、倾听、质疑、否定、赞同、评价他人的意见,直到最后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知识上的优势与欠缺,在案例的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与印象。4.以活动促进教学,以鼓励、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 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实践、案例分析等数学活动是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的组织中,受设施条件或学生自身的限制,刚开始效果可能不是太好,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适当的鼓励。比如顺利完成活动则可以口头表扬、遇到疑难地方应予以指导帮助、当实验或活动实践中遭遇挫折时注意安慰学生的失败情绪,如果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或案例分析应及时表彰,甚至可以进行小小的物质奖励,让学生学习中感到了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行为过程,激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的体验。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成果总结报告、课题研究论文集

2、农村高中数学的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3、研究课、观摩课的教案、课件集

4、案例集及学生讨论分析

5、学生活动记录

七、预期研究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如果能够成功完成,将产生以下效益: 1.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通过历史故事、现实生活实例、影视片段、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作用,能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信息进行提取,并能意识到数学信息的重要性。

2.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研究使学生能够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问题的次要,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或求证,最后在实际中检验计算或证明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师的高中数学教学业务水平得以提高

教师熟悉有关高中数学应用培养的相关理论理念,初步掌握在课程标准下开展数学应用培养的教学方法、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

4.学校的师生关系得以改善

通过研究,让我校的高中数学教学在友好的气氛进行实施,学生中厌恶数学、抗拒数学、不愿学数学等心理障碍得以缓解、改善,改变在教师学生心中刻板、严肃、威权的形象,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交流、互动。

5.形成校本教研资料库

开展课题研究,产生的分析报告、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教研论文、经验教训、影视片段、大量的数据采集等课题产品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一个校内教学资料库,作为学校以后进行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各种教研活动用来借鉴、参考的资料。

八、课题研究保证

本课题研究将在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级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下,在课题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力争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落实。

(一)课题研究组织机构保证

1、课题指导小组(顾问)

市教科所:干劲、刘怀明、刘若星、伍建清 县教研室:常 清、陈洪亮、杨盛目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李频辉

副组长:代仁兵 组员:李频辉、代仁兵、欧阳华、谭先道、杨永茂

3、课题研究小组

主研人员:李频辉、代仁兵、欧阳华、谭先道、杨永茂 参研人员:本校高

一、高二师生及相关领导。

(二)课题研究力量保证:

2009年市级课题《利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行为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资阳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鼓励了我们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信心,增强了我们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决心。由市、县、校三级相关人员组成的本课题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小组,或者是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是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是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都有一颗热爱教育科研的心,都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李频辉是分管本课题的领导也是学校校长,从事过多年数学教学,曾参加过市课题《利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行为的实践研究》研究。代仁兵是学校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的骨干教师。欧阳华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从事过高中数学教学,大学期间曾两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省一等奖,熟悉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等事项,预期作为课题的执笔人。2010年参与学校市级微型课题《农村中学高一信息技术考前培训的研究》的研究,2011年顺利结题并荣获市教科所三等奖。代仁兵、杨永茂是学校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的骨干教师,曾参加过县级课题研究。谭先道也是学校的数学骨干老师,对数学教学颇有心得。其他参研人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数学教师,他们都能为本课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

(三)课题研究经费和物质保证

学校提供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经费和物质条件。研究经费主要用于:

1、资料费——购买、检查、复印资料;

2、印刷费——印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

3、旅差费——外出调查、学习、考察;

4、会议费——组织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

5、设备费——购臵研究所用设备、器材;

6、专家咨询费、成果鉴定费等。

第二篇: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模版)

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对许多问题的认知、思考都是建立在此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的,因此高中学生应注重对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分析;能力;阅读

一、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1、从历史学科高中生学习的现状看

有些人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思维和阅读的能力,因此无需在阅读上再下功夫,实则不然。在我七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整体较差,拿到一段材料往往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特别是遇到文言材料时,学生们更是万分恐惧。由于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材料,因此学生们无法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导致学生丢分的现象屡见不鲜。

2、历史教学的需要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材料一直伴随着教学过程,我们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往往是通过阅读完成的,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实与数据。一堂有效教学,就在于此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史实与论点,并作出自我独特的分析。教师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无疑是提高高中学生历史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3、从高考的要求看

我县中考时历史科目采取的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他们多半是在考前进行突击,或者准备大量资料带入考场。因此很多学生根本不具备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初中的学习没有形成独自的历史素养。甚至进入高中以后有些学生仍把死记硬背作为提高历史成绩的有效方法,这其实与当今的历史学科考试是相悖的。

在当今的历史学科的高考试题里,我们不难发现材料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多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重点就是考察学生对史实的认知能力,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因此高考的现状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分析阅读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阅读分析能力的方法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不仅是学好语文学科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的要求。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教材,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可以是文学类的,也可以是历史方面的,如一些人物传记、世界史等方面的书籍,或者利用网络、电视等来获取一些历史知识。通过长期阅读和积累,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学习万万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毕竟现在的高考考察范围广,命题活,仅仅依靠教材那么一点知识根本无法满足考试的需求。大量有效的阅读,能有效的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为历史题的顺利解答打好基础。

2、教师注重历史学科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材料阅读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材料阅读分析能力也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关键就在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知道学生很喜欢历史故事,如果可以把这些材料都变成小故事就好了!可事实上我们又无法把每一个材料都一一对应出一个历史故事。而且我们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老师拿着教材或者试题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信息,久而久之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会下降。到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认为首先历史教师一定要努力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历史课。学生是否喜欢历史学科,是做好材料题的一个良好的心理因素。只要学生敢于去了解历史,解答历史,就能提高自己。其次教师在讲解材料题的过程应借助语言、图片、影视片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这一点在六月初到安康参加历史学科年会上我深有感触。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近七十岁的李老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材料解析课。李老师选取的是今年考古学上的一个热门――海昏墓的发掘。在这里面涉及到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的王国问题,再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看似很常见的知识点,李老师却通过几个小故事并利用几个考古发掘现场的图片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创设情境讲的非常生动,学生已经完全被吸引了,所以学生们愿意继续阅读和思考。此外李老师非常注重鼓励学生开口说,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3、克服对文言历史材料阅读的心理障碍。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只要一看到较长的材料,特别是文言材料就害怕,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拿下它。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历史教学往往更倾向于关注试题本身的解答,而忽视了学生解题的心理疏导,忽视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的引导学生去做这类题,指导学生先结合上下文看懂材料的大意,再依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如提炼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关键信息,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相关的历史知识完成对试题的解答,让学生在一次次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历史解答信心。

更重要的是,明确告诉学生,高考肯定无法碰到我们已知材料,只有形成自我的历史解题素养与能力,才能获得高分,让学生面对历史题时排除这个知识我们没学过等等心理障碍因素。

4、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首先,最有效方式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主要是针对主观题来说的。主观题的材料一般较长,把整个材料看完了再去看问题,然后又要根据问题再读材料,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因此提高做题效率的一个办法就是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看材料。通常情况下主观题会有两到三问,而每一问都会叫我们通过阅读XX材料回答。在看完每一问后我们一定得先弄清楚题目到底问什么,再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材料,并把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用笔标记出来进行规类。这样就节省了时间,解决重复阅读材料的弊病,为提高做题效率奠定基础。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整合答案,减少丢分。

其次,针对常见的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如:“依据材料一,概括“当面临这类问题时,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材料中,我们要一句一句的去读材料,然后归纳史实。又如做”表明”、“反映”、“启示”等题,其实都有一个套路。必须让学生先学会去套,在套中尝到甜头,在套中提高自己。使材料题的解答训练过程,成为学生的历史素养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提高自我解答能力和历史解答信心。

再次,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分解。有效分解问题,是我们提高材料阅读能力的必备方法。在高考过程中,往往一题隐藏多问,学生感觉好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学会分解问题,如:“依据材料一,我们能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中得到什么启示”,其实这一问隐藏着两问,我们要分解为: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是什么?然后从这些措施中得到什么启示。而试题需要我们回答的仅仅是启示而不是措施。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有效解答能力,即阅读分析能力。

总之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解题能力的提高中解决学生的历史心理障碍,让学生不再害怕历史材料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解答能力,形成一套自我的解题能力。

第三篇:高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研究的心得体会

高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研究的心得体会

在我们椒江三梅中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当中,学习器乐的学生相当受欢迎。作为这几年来我校器乐指导教师的我,觉得开展器乐演奏教学具有的教育价值是别的教学无法达到的。在此,我想对自己的几年教学作如下的梳理:

1、学习器乐演奏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总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与演奏实践,同时器乐的学习又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

2、学习器乐演奏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思维的协调发展。演奏乐器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来投入的音乐活动,它一方面需要有较强的识谱能力,掌握力度、速度、节奏、节拍、音准、时值、演奏技法等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眼、耳、手、脑、口,甚至脚的高度协调配合。这种思维的多向性和动作的协调性,使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得到锻炼,协调发展。

3、学习器乐演奏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

4、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可让学生受到音乐文化的熏陶。

我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很多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受益非浅。从而让我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实践,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让我更新了教育的一些新观念。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当然,我在做课题研究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如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外校的老师使用情况调查困难,在处理材料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而无法深入到问题的关键;做课题研究的同时还要兼顾学校的教学工作等等。做课题研究让我深刻地理解这句话: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探求真理的长河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能登上高峰。

第四篇: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开题报告

延庆县第七中学—

———马晓燕

课题组成员:赵艳丽(中学二级)武鹏飞(中学一级)杨辉(中学二级)房超(中学一级)闫立华(中学一级)马晓燕(中学二级)李春霞(中学一级)李秀军(中学一级)

一、问题的提出:

(1)数学阅读的必要性: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人终生学习的迫切需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教育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数学阅读,甚至不会阅读。

(2)学校生源的现状:我校学生有一大部分来自延庆最偏远的山区—千家店地区,距离县城大约80-90公里,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自3所乡属的农村中学,每班还有平均6人来自不同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而,我校有一部分学生走读,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校寄宿。无论数学阅读习惯还是阅读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

(3)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我校是一所新建校,于2008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教委要求我们学校:“农村生源,城区质量”。较强升学压力的影响,几乎不容教师放慢脚步细细斟酌初中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每节课上教师们生怕学生做题数量少,都在最大强度的让学生做题,教师们深信“勤能补拙”。可想而知,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学生几乎没有阅读课本和数学资料的习惯,缺乏数学阅读的兴趣。师生们几乎一致认为与其蜻蜓点水式的读读课本,也不会用心去领悟其中的内容,还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来得有收效。这就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本、数学资料的时间。同时,我校的半寄宿制特点导致农村的走读学生没有阅读的环境,寄宿在校的学生没有独立的阅读机会,都是在应付老师的额外辅导。

(4)在数学阅读中我校学生往往有这样的表现:读不懂题,不明白数学符号的含义;不能正确地分析图形,挖掘图形中所蕴含的信息;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差;不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描述思维过程;更甚者见到较长的题干,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根本不读。这些阅读上的困难往往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二、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数学阅读 :

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

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这是从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的性质对阅读的阐述。

(2)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共同之处,即都需要认读、理解、鉴赏,都讲究阅读记忆、阅读速度、阅读技巧。但数学阅读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数学材料主要由数学语言组成。数学语言具有无歧义、简洁的特点,其中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数字符号语言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转译。(2)数学材料主要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实现,具有严谨性。(3)数学语言、数学材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4)数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阅读就是要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与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数学素质。

(3)数学阅读的要求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数学阅读有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数学语言和数学材料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数学阅读还要求读、写结合。因为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记忆;另一方面教材为了简约,数学推理、计算、证明的过程往往省略,因而常需纸笔演算、推理帮助理解;另外,阅读本身还需要做一些笔记,以加快数学知识的建构。第三,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数学材料逻辑的严谨性要求我们对阅读材料要进行认真分析,弄懂含义。第四,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数学阅读重在理解,而实现理解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因此,数学阅读要求大脑建立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4)数学阅读的界定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数学阅读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利用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在数学阅读中都有体现,数学阅读对阅读主体的要求甚至超过了一般数学学习中对学习主体的要求。这也正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数学材料的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包含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人们从事数学学习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

三、研究对象:延庆七中----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初一学生、初三学生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数学阅读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2.寻找适合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五、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第一阶段完成的任务:

1、文献研究法:由初一备课组长武鹏飞、初三备课组长:马晓燕,负责查找有关初中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相关文献,分备课组组织教师共同学习。

2、问卷调查法: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别做初

一、初三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初一学生调查内容:解应用题方面遇到的困难。初三学生:解中考题时在做概率统计题遇到的困难。问卷分备课组命制,初一学生由:杨辉老师命制,初三学生由:闫立华老师命制。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方面。

3、访谈法:由各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选取典型阅读困难的学生,做数学阅读困难分析的访谈。并做好访谈记录。

4、整理相关数据:

(二)第一阶段任务的目的分析:

1、学习研究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

2、通过观察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题时的表现,仔细分析解决问题时产生困难的症结点,进一步研究我校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差的原因。

3、查阅资料,了解基本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在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的方式;

(三)第一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

1、问卷调查:初一学生调查:你在做应用题时有什么困难?为什么提到应用题就发怵?初三学生调查:做中考题的统计题时为什么属于中档题却不能很好得分?有什么困难?

2、确定访谈对象。

3、访谈并记录,做好统计工作。

4、整理记录并研讨,确定影响我校学生阅读的因素。

(四)研究方法:

我们的研究本着:立足校本,在学中做,在做中求发展,因而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检索,了解其他相关学校在数学阅读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为我校的校本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摸清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固化出新的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检验、修正,边行动边研究,最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五)第二阶段:根据各年级访谈记录,讨论培养的着手点、具体方法,确定各年及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

(六)第三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做法:

1、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关于初中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丛书,寻找适合学生自身阅读特点的阅读方法。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实践、尝试具体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做好阶段小结工作,学生尝试使用这些方法后并反馈使用的效果,及时进行修正,寻求一种适合我校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七)第四阶段:总结、反思、结题

六、预期成果:

1、完善开题报告

2、整理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过程性文件。

3、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录(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反思等)

4、小组成员每人交一篇实践性的高质量论文。

七、研究人员及分工:

组长:赵艳丽,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数学教研组长;

组员:武鹏飞,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初一组备课组长;

房超,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教学主任;

杨辉,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闫立华,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马晓燕,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初三组备课组长;

李春霞,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李秀军,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初二年级组长;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一)组织保障。建立以科研主任为课题研究组组长的领导组织保障,还有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的核心研究人员,再加上积极热情一线教师研究队伍。

(二)学术保障。县科研室的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指导工作,我们一方面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加强校本教研;另一方面,学校将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接受专家培训,保障其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的正确、有效。

(三)经费保障

我们一方面申请经费的资助。另一方面,我校校长十分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列入经费预算,确保研究经费的落实。对参与教科研的教师购置相关书籍、教学设备等,优先保证经费,鼓励老师参加相关培训,对科研成 果予以相应的经济奖励。

(四)时间保障

课题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周三下午是课题组固定的研究时间,(五)物质保障

学校就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物质保障,例如: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九、参考文献

(1)丁华元;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2)丁霞;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教学原则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年36期

(4)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5)窦向凯;;数学课堂阅读指导研究[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6)张学君;岳也;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读书[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教学原则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年36期

(8)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9)许世红,罗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10)白淑珍;培养高职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第五篇:数学教学进行思维及应用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进行思维及应用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教学理论传授数学知识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而数学知识将最终转化为数学应用能力及研究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着重进行中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应用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想;思维能力;应用及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37-01

数学思想及数学思维能力是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对数学及其研究对象,对数学知识(主要指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识。它表现在对数学对象以及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模型的分析与概括中,还表现在新的数学方法的产生过程。不同层次的思想,凝聚成不同层次的数学模型和数学结构,从而构成数学的知识系统与结构。在这个系统与结构中,数学思想起着统帅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具体的数学思想,是从众多的具体的个性中抽取出来且对个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共性。它比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定理法则等)更具有一般性,其概括程度相对较高。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和变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等“事实”,都可作为数学思想进行哲学概括的材料,这样的概括能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助于分析与归纳、类比与联想、猜想与验证等手段,可以使本来较抽象的结构获得相对直观的形象的解释,能使一些看似无处着手的问题转化成极具规律的数学模型。从而将一种关系结构变成或映射成另一种关系结构,又可反演回来,于是复杂问题被简单化了,不能解的问题的解找到了。

有思想深度的课,能给学生留下长久的思想激动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可能遗忘了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将永存。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数学知识和观念的培养,通过一些数学思想的传授,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头脑”,使他们在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带有鲜明的“数学色彩”,这样的数学一定会有真正的实效和长效,真正提高人的素质。

数学的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注重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学生应用意识不可缺少的武器。在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应用问题的渗透和平时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在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尤其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数学应用问题设计成探索和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量等)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践――理论――实践”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为此,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可接受、有障碍、易产生探索欲望的原则,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克服困难,进行独立的探究,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而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数学能力。

数学的研究能力,是指能够用高等数学的观点去解剖初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揭示出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了研究解它们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与数学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自主分析、体会教材,在质疑问难中探索,在问题解决中研究。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数学学习情境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等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或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数学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中学数学的内容,是常量数学和变量数学的初步知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是高等数学中许多(不是全部)概念和理论的原型和特例所在。因此,从高等数学观点来看中学数学,首先就要把高等数学中的某些概念和理论与中学数学里相应的原型和特例联系起来。这样,就不仅能够加深对高等数学的理解,而且能使我们准确把握中学数学的本质和关键。比如:连续函数在闭区间[a,b]上一定有最大值、最小值。用原有的高中数学知识在解决高次函数时,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但是利用导数的知识和方法,就显得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由此看来,要力求将高等数学思想全面渗透入中学数学,要在高等数学概念、理论的通俗化,与中学数学概念、理论的抽象化上,寻找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结合点。

为此,就要求我们课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参阅有关参考材料,要善于从具体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和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要预先把全书,每单元章节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梳理明确。因为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内涵和发展之中,故一般都可采用以分析解决问题为主线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要注意抓住:(1)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与法则的发现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证明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过程等;(2)研究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本质。例如极限方法实质是一种以运动的、相互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3)寻找关联,指要搞清相近概念和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提出问题,指通过对重要的概念、定理或解法等进行一分为二的评论,从而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这样,就是遵循了数学的思想方法,也将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

下载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乐至大佛中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乐至大佛中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及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及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孙雪离 《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及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三川小学——凌丹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太仓市双凤中学 杨月琴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2003年开始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口算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最终定稿)

    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没有学会怎样学习......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实施方案 肥西县实验小学万业凤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对教......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08-06-03 08:11:03) 转载标签: 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研究教育 ▼ 分类: 教师课题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实施方案 武家寨小学刘社想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