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

时间:2019-05-14 12: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篇: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

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06-12-28 编辑:master 来源: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根据《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鄂财建发 [2004]26 号)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困难劳模补助金是指省人民政府为帮助我省部分省部级困难劳模解决暂时生活困难,按年度由省财政纳入年度预算,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拨给各地财政的专项资金。省总工会负责全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省部级劳动模范是指省总工会、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对省部级以上离退休劳动模范实行荣誉津贴的决定的通知》(鄂工发 [2001]10 号)中所明确的湖北省劳动模范、部级劳动模范、军队系统先模人员以及外省、市、自治区调到我省工作的省部级劳动模范(需由省、市、自治区总工会出具相关证明)。

第四条 补助的范围: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分为定期补助和不定期补助。

(一)定期补助的范围:凡本人月工资收入(含离退休养老金)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在职和离退休省部级劳模,均实行定期补助。发放对象仅限于有工资收入的职工劳模。

(二)不定期补助的范围:对因劳模本人或由劳模抚养及赡养的直系亲属因就学、患重病和遭受意外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可申请不定期补助。申请不定期补助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工会逐级审核汇总后,报省总工会审批。、重大疾病指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脏病发作)、癌症(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重要器官移植手术、瘫痪、中风、严重烧伤、爆发性肝炎、冠状动脉绕道手术、主动脉手术、脑部良性肿瘤、严重脑损伤、重症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肌营养不良症、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症、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脊髓骨质炎、脑炎、细菌性脑膜炎、植物人状态、终末期肺炎病、终末期肝病、急性坏死性胰腺性、心脏瓣膜手术。劳模因患以上重大疾病,由于其自付医药费过大,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需出具医保部门和相关医院提供的有关诊断证明和就医自费帐单。、由劳模抚养的直系亲属因就学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需由相关学校和劳模本人所在单位工会提供证明。、因天灾人祸等其他原因造成劳模本人家庭生活困难的,需本人所在单位工会或村民委员会提供有关证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劳模(含买断工龄的劳模)、农民劳模和省部级劳模遗孀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的,需出具有关方面的证明材料。

第五条 补助的标准

(一)定期补助标准:以本人月工资收入或月离退休养老金与当地职工月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为基数,为便于操作,差额低于 20 元的不纳入补助范围。由省总工会根据资金总量和全省困难劳模人员的实际情况,每年确定一个比率来计算月补助金,但月补助金上限不得超过 400 元。

本人月收入,其计算原则应以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职工本人的全部劳动报酬除以月数为依据,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和离退休养老金(不含离退休劳模荣誉津贴)。

(二)不定期补助的标准

不定期补助金的补助标准,由省总工会根据各地当年申报情况,一般按每一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为 1000 元至 1500 元不等,对特别困难的,由省总工会专题研究,确定补助标准。

第六条 补助的工作程序

(一)由劳模本人(或劳模遗孀)向单位工会或基层工会提出申请,实事求是地反映本人收入情况和困难原因。

(二)提出申请时,应同时提供相关收入证明、医疗费用单据、病情诊断证明、学校证明、事故或灾情报告等相关复印件。

(三)由劳模所在单位核实情况(入户调查),并与劳模居住地、街道社区或村民委员会核对其生活状况,对具备补助条件的由所在单位向上一级工会申报,经逐级认真审核后报省总工会审定。

(四)劳模补助金在发放过程中,要办理好相关领款手续(务必请领款人本人签字,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代领),同时单独进行帐务处理。补助金发放完毕后,各地各单位要将发放情况的书面报告和各种统计报表按照要求一并上报省总工会,由省总工会存档备查。

劳模所在单位及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总工会和省直产业、大型企业工会应建立完整、准确的困难劳模档案,实行网上动态管理,应将异动情况及时向省总工会报告。

第七条 本着坚持标准方便操作的原则,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金每半年发放一次,并每年对补助对象进行一次申报和复核调整。

第八条 上级工会要加强对劳模补助金发放的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各级工会财务和经审部门要把劳模补助金纳入正常管理和审计范围。

第九条 省部级劳模因仿造先进事迹,骗取荣誉的;因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分的;因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留用察看处分的;因犯错误受到 “ 双规 ” 或批捕的;因道德品质败坏行为,腐化堕落或有其他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在群众中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以及因非法离境的,应立即停止补助,并终止其相应待遇。省部级劳模调出本省或去世,应立即上报省总工会并停止补助。

第十条 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采取分级管理、分级发放、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骗取、虚报冒领、或截留挪用补助资金。

第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总工会经济技术劳动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

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省直管市、林区财政局,总工会,省直各单位、各大型企业工会:

根据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精神,省政府同意对工资收入较低和生活特殊困难的在职和离退休省部级劳动模范进行困难补助。为了做好补助工作,加强对补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把补助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各地各单位,请按此办法执行。

湖北省财政厅(章)湖北省总工会(章)2004年8月25日

湖北省省部级困难 劳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广大劳模的关心和爱护,认真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纪要的通知》(鄂政办函[2004]17号),切实做好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的补助工作,加强对困难劳模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补助范围

比照国务院对全国劳模的补助办法,对我省低工资收入的省部级劳模实行定期补助;对特殊困难的省部级劳模实行不定期补助。

1、定期补助范围:凡年工资收入低于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的在职和离退休省部级劳模,均实行定期补助。

2、不定期补助范围:本人及供养的直系亲属(包括本人遗孀)因患重大疾病或遇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省部级劳模(包括省部级农民劳模),均实行不定期补助。

第三条 补助标准

1、定期补助标准:具体标准由省总工会根据资金总量和全省困难劳模人员实际情况确定各地发放标准。

2、不定期补助标准:按每一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一般为1000元至1500元,对特别困难的,由省总工会专题研究,确定补助标准。

第四条 补助方式

1、全省省部级劳模生活困难补助资金省财政纳入预算,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拨给各地财政,由各地财政负责拨同级总工会,由同级总工会负责发放到省、部级困难劳模个人。中央在鄂大型企业和省属企业困难劳模的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拨给省总工会,省总工会负责发放到省、部级困难劳模个人。

2、全年补助资金分两次安排到位,每次各安排50%。

3、补助时间为,每年7月份和第二年春节之前各补助一次。

第五条 补助对象的确定 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对象名单由各级总工会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每年6月和11月分两次汇总上报省总工会审查确定。

第六条 节余资金处理

省级预算安排补助资金若有节余,转作下一并使用。

第七条 补助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1、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采取分级管理,分级发放,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各级财政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各级总工会负责发放给省部级困难劳模个人。以谁管理谁负责,谁发放谁负责的管理方式明确责任。

2、为切实体现省委省政府对省部级困难劳模的关心,使补助资金落到实处,省财政厅和省总工会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补助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骗取、虚报冒领或截留挪用补助资金的,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总工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7-30 【生效日期】2007-07-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委、省环保局等部门制定的《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七月三十日

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委省环保局

第一条第一条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环境保护四个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7〕21号),加快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实现专项治理工作目标,对按规定期限关闭的小造纸、小水泥、小火电(以下简称“三小”)等,省里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为规范资金管理,发挥资金的激励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补助资金从省属企业改革脱困资金及环保规费中安排,省财政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经委、省环保局(以下称省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管理。

第三条第三条 补助资金范围:“十一五”期间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实施政策关闭的“三小”企业。

第四条第四条 补助资金安排原则:省的补助资金对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省补助资金测算标准仅作为省安排资金时的依据,补助资金使用由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第五条第五条 补助资金测算标准:

(一)关闭小水泥。立窑窑径在Φ2?2m-Φ2?5m(不含Φ2?5m),每座窑50万元;立窑窑径在Φ2?5m-Φ3?0m(不含Φ3?0m),每座窑80万元;立窑窑径在Φ3?0m及以上的,每座窑100万元。对非立窑水泥企业,按该企业2006年的实际产量,每吨10元。

(二)关闭小造纸。依据国家规定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标准计算COD排放量,按每吨COD排放量3300元的标准补助。

(三)关闭小火电。地方所属电厂,每关闭1万千瓦奖励60万元;中央所属电厂,每关闭1万千瓦奖励30万元。

第六条第六条 补助资金的申报及审核程序:对已关闭的“三小”企业,由市、州、县主管部门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审核后向省主管部门、省财政厅申报。省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建立验收档案,下达验收批复文件,做到“关闭一家、验收一家、补助一家”、“随时上报、随时验收、随时拨款”。

第七条第七条 补助资金拨付:

(一)根据省主管部门的验收批复文件及市(州)人民政府对所属县(市、区)关停工作、省补助资金书面审核意见,省财政厅下达补助资金拨付文件,同时抄送市(州)财政局,补助资金统一划入“省属企业改革脱困资金专户”,通过专户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县(市、区)财政局。

(二)补助资金的使用方案,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财政部门按照资金的分配计划和使用范围拨付资金。

第八条第八条 补助资金使用范围:用于各地关闭企业相关支出,由各地统筹使用。包括关闭合法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职工安置费用;集中销毁关闭企业关键设备费用;关闭非国有企业补偿费用。

第九条第九条 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

第十条第十条 补助资金监管: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并将本级补助资金安排落实到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专项补助资金,不准用来补充政府部门的工作经费。对违反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停拨或追回财政资金。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

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

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肃处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强农惠农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性资金,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等。

第三条 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

第五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乡镇(街道)、村(社区)、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失职,导致基础数据填报不真实;

(二)对拟申报享受强农惠农资金的对象及标准,未按照规定予以公示;

(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按照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四)因工作失职,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或者未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五)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六)用强农惠农资金充抵债务或其他款项;

(七)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强农惠农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

(二)对基础数据审核不严格或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三)未按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直达账户;

(四)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开具拨付指令,拖欠延压强农惠农资金;

(五)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发现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

(七)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和直达农户的强农惠农资金

“一本(卡)通”没有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户;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建立有效管用的资金监管制度;

(二)未将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三)在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分配、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失职;

(四)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五)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为单位、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违反规定将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和公务车辆、办公用房购建等其他支出;

(七)未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档案和资金发放记录;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受委托承担强农惠农资金发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无故拖延、拒付、占压、挪用强农惠农资金本金、利息或保险赔偿金,资金未按规定直达农户;

(二)违反规定收取手续费;

(三)向客户强行推介金融产品或其他有偿服务;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

(五)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代扣、代缴有关费用,代领资金;

(六)其他违反规定对客户造成较大损害的行为。

第九条 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应当根据责任人的错误事实、情节、后果及态度,作出下列处理:

(一)批评教育。包括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二)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理。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条 违反本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给国家、集体或者村民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责令赔偿。

第十一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责任追究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受理并作

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二条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兢兢业业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照《暂行规定》严肃问责,充分发挥问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暂行规定》过程中的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中央。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第三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

第六条 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第三章 实行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第十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由负责调查的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代问责决定机关草拟。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第十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的党政领导

干部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第十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建议机关。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应当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第二十条 问责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 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第二十三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实行问责,适用本规定。对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领导人员实行问责,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建设资金管理与使用

第一章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建设资金管理与使用

(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与执行

项目法人应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和相应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应当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项目法人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必须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财务印鉴应按规定分离管理。项目法人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办法,严格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建立适合本项目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尤其是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资金使用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资金应按照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及时到位;凡有多种资金来源的项目,要求各种资金应同步到位,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投资计划所列的各种建设资金要直接下达到项目法人。

使用建设资金,应当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确定的工程内容、规模、标准、设计方案和使用范围以及下达的计划。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国家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建设。动用基本预备费应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批。非生产性项目支出要实行预算管理。有关单位应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三)工程价款结算

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必须按照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比例、支付办法、支付时间及支付程序进行支付。工程价款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手续支付,由承包商提供工程结算清单、监理人员审核签证,项目法人有关业务部门审核,法人代表审批。在工程价款结算时,按照合同约定将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预以抵扣,同时按合同约定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不得用现金支付工程款和材料款。

(四)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

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尤其是国债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不能用于冲减建设单位管理费。

项目法人应当按照财政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批复的概算项目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帐簿。会计凭证、会计帐目和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国家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的统一规定。

1、基本建设财务核算必须规范

基本建设帐簿使用和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执行财政有关规定。目前我国执行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是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文件,所有建设单位需要设置核算机构的必须认真执行。

2、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依据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主要依据是:经批准的项目概算,甲乙双方所签订的所有合同以及相关政策、税收等规定。

3、基本建设成本核算及费用控制

基本建设成本核算最终目的是考核所批准的概算中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实际支出,从中找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实际成本和概算比较超降原因,在决算报告中加以说明。因此在日常核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支出,事先作出预算,尽量控制在所批准的概算之内,确实要突破概算项目的,要尽早编制调概文件,上报原批准概算部门批复,以便实施。

⑵建设单位的会计核算中的费用支出,除建设单位管理费外,其他费用支出必须依据合同进行支付,凡超过合同的必须办理追加合同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⑶严格控制间接费的支出,例如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移民补偿费、建设单位开办费及经常费,应控制在批准概算内,招待费控制在批准建设单位管理费的10%以内。

⑷支付承包商的验工计价款,必须由承包商提出支付申请,由监理单位签证,经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批准同意方可支付,支付时要扣除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质量保修金后支付。

⑸建设单位需要房屋建筑时,必须控制在所批准的概算规模以内,资金不得突破概算指标,车辆购置也必须按概算批准数量、资金额度加以控制。

4、建设单位会计机构及对人员要求

⑴机构设置。建设单位必须设立相应的会计核算部门,并安排相应人员,人员安排无论兼职或专职应不少于3人,即出纳1人,会计1人,财务负责人1人。财务部门应有岗位责任制及规章制度。

⑵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是:应兼备相应会计职称,持证上岗,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

(五)项目建设的合同管理

项目法人通过合同分别与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咨询单位、招标代理机构等建立起合同关系,使各参建单位紧密的联系成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而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本身就是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管理,因此,合同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合同管理包含合同订立与管理、合同支付、合同分包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索赔处理等诸多内容,由于时间关系,仅就合同订立作简要介绍。

1、水利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主要材料及设备采购、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委托代理等都要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以及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

2、编制招标代理、建设监理、施工合同应分别采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合同示范文本》,水利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00-0211),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GF-2000-0208)。上述示范文本中的《通用条款》应全文引用,不得删改。

3、合同必须依法成立(主体合格、内容和形式合法),签订合同必须遵循合法的原则、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4、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一般为以投标总报价中标,施工中按中标人投标文件中的工程单价乘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价款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投标的补充修正资料均是合同执行的重要依

下载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省部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