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方案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方案的通知
(石政发〔2009〕2号)
市内五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石家庄市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予印发,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一月八日
石家庄市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方案
为保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市房地产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项目建设的落地速度,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投资促进工作意见》(石办发〔2008〕3号)、《石家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试行办法》(石政办发〔2008〕90号)文件要求,创新审批运行方式,建立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制度,以房地产项目行政审批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我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基本思路
按照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在石家庄市投资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政务大厅设立我市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将我市房地产项目行政审批涉及到的15个驻中心部门(发改委、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地震局、人防办、公安消防支队、气象局、收费局、水利局、园林局、城管局、房管局、国家安全局)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城乡规划局、建设局的审批事项为主线,按基本建设程序划分为规划用地许可、规划工程许可、施工许可三个并联审批阶段,由中心牵头组织协调,涉及部门分阶段作为联审部门,以“一门受理、许可预告、服务前移、联合会审、统一收费、限时办结”为原则实施串并结合的联合审批工作机制。
二、联合审批内容
凡进入联合审批绿色通道的房地产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用地许可、规划工程许可、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以上时间不包括各类前置条件的准备和省及以上主管部门的审批、行政许可时间和依法需要听证、公告、公示、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测绘、前期调查、鉴定和专家评审、论证等时间)。
(一)规划用地联审阶段(2个工作日)
审批内容:项目申请报告、招标方案和不招标核准、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用地预审意见、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抗震设防要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用地批准书、取水许可、涉及国家安全事项项目选址意见等。
联审部门:城乡规划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地震局、水利局、国家安全局等。
(二)规划工程许可联审阶段(3个工作日)
审批内容:规划施工图审查、建设施工图审核备案、工程规划许可、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核备案、消防防火审核、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相关规费核定。
联审部门:城乡规划局、建设局、气象局、公安消防支队、人防办、收费局等。
(三)施工许可联审阶段(2个工作日)
审批内容:工程报建、勘察设计合同登记、核发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备案、安全监督手续、质量监督手续、墙改节能手续、施工许可、核发国家安全事项许可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砂浆)使用计划核定、统一征收(代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相关规费等。
联审部门:建设局、发改委、国家安全局、收费局等。
三、工作制度
1实行房地产项目备案制:凡是列入房地产联合审批绿色通道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2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凡经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规划审批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确定的事项,一律纳入跟踪服务范围,建立速度档案、明细建议内容、修改意见、责任处室、完成时限等相关基础信息备案督办。
3建立联合踏勘制度: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的房地产项目,由中心分阶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集中踏勘,不得分头多次踏勘。
4建立联合审图制度:成立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图小组,由城乡规划局、气象局、公安消防支队、人防办、城管局渣土办、园林局、施工图审查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联合审图小组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联审,并将修改意见一次性告知申办人。
5建立电子签章制度:凡经中心窗口单位审批完成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在中心联机套打出证,加盖电子签章,电子签章密钥由各部门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
6建立统一收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及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透明、公开、统一收取各项规费,对外公示。缴款人凭市收费局开具的《石家庄市基建审批综合收费计征表》统一缴纳,集中支付。各相关部门不得自行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变相搭车收费。
7创建中介机构库。创新中介组织的管理机制,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对涉及房地产项目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阳光作业、限时办结”运行模式,切实压缩行政许可流程外的中介服务时间,加速房地产项目审批落地速度。
四、工作要求
1中心牵头组织协调:中心负责统一接件、统一回复办理结果,并牵头组织协调各阶段联合审批工作,集中答复申请人的咨询、辅导并一次性告知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申报材料及需要修正和补充的材料;召集相关联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工作当场完成,并告知申请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明确意见;组织联合踏勘、召集联席会议、汇总联审意见、起草会签联审会议纪要、督促联审部门按时办结。各联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限定的时限内,将审批结果反馈中心综合窗口。限定期限内未回复者视为同意,由此产生的责任由逾期单位负责。
2各联审部门应按联合审批的要求,树立全局意识,杜绝“互为前置”,协调联动,积极配合做好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中的衔接工作,对于办理过程中需要协调的事宜及时报中心综合窗口进行协调。加大授权力度,选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到中心窗口工作,实行A、B角工作制,做到“即接又办”。
3建立房地产项目协调机制。一般协调事宜由中心综合窗口负责;重大协调事宜由市领导负责协调;中心负责对议定事项进行督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联合审批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落实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在限定时限内未履行审批职责的,按照行政效能监察的有关规定,由市监察局行政效能举报中心追究相关部门和直接领导的责任。
5凡涉及房地产项目行政审批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也按照本工作方案执行。发布部门:石家庄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01月08日 实施日期:2009年01月08日(地方法规)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乙方 %。作为确定盈余分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 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 2 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年 月 日
年 日 乙方:
月
第二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印发专项整治项目14号15号文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专项整治项目 手续办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石政发[2017]14号
关注:2178 发表时间:2017-05-02 09:22:31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文件 石政发[2017]14号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专项整治项目
手续办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专项整治项目手续办理的有关规定》,已经市政府第70次常务会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9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专项整治项目手续办理的有关规定
为加快推进房地产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回应群众的关切,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民生优先的原则,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历史遗留项目因时间长、拆迁难、政策变化等原因,造成项目成本增加、资金困难、手续难以推进等难题,尽快解决群众入住和办证问题,化解信访隐患,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规定:
一、关于加快土地手续的办理
(一)未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的项目
国有建设用地上仍未办理土地出让的项目,国土部门依现有程序进行土地出让,并参照项目开工时的历史地价,确定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土地出让后,市级分享部分直接缴入市级国库,其余部分由辖区政府给付项目实施单位,用于该地块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等。
1.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
2008年1月1日以前开工的项目,按照项目开工时土地基准地价的40%确定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没有基准地价的年份,按1993年基准地价确定该地块的基准地价;当年有相应的基准地价,但项目没在基准地价划定范围内的,按照最相邻的区位基准地价确定该地块的基准地价。按基准地价40%计算的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高于二环内80万元/亩,二环外60万元/亩的,市级分享土地收入分别按二环内80万元/亩,二环外60万元/亩确定。
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开工的棚户区、旧城、城中村改造项目,参照2013年房地产专项整治政策,在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开工的,按二环内80万元/亩、二环外60万元/亩确定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开工的,按二环内100万元/亩、二环外80万元/亩确定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在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开工的,按二环内130万元/亩、二环外110万元/亩确定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开工的,利用企事业单位土地的项目,按出让地块总价款的40%确定市级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标准,不再另行计提基金,已签订土地收储合同的,按合同约定执行。
2、设立资金周转池
为帮助资金困难的项目尽快完善手续,在石家庄市地产集团设立资金周转池。土地出让时,项目单位缴纳保证金(数额不低于市级分享土地收入标准)后,其余部分可使用资金周转池资金进行周转。
(二)已办理土地出让的项目
对已办理土地出让的项目,应及时履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并按相关规定办理土地手续。
(三)按划拨方式办理土地手续
对1992年8月8日(《石家庄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细则》实施时间)之前开工的项目,1998年12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时间)之前开工或取得批准文件的公产房、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项目,棚户区、旧城、城中村改造回迁房项目和其他符合划拨规定的项目,国土部门可以按照划拨方式办理土地手续。
二、关于规划超容积率补缴土地价款
已建成的超容积率项目,对超建部分不能实施拆除的,超容积率部分需代征土地或补缴土地价款用于平衡该项目容积率。其中,已完成供地手续的,按土地供应时核算的容积率和地价,核算超容积率面积和楼面地价,补缴土地价款。未完成供地的,容积率已确定的项目(已出具规划条件、会议纪要已明确或已报市政府备案等),容积率指标和计算规则按已确定的执行。为保持政策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其余项目参照《市区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处理办法补充规定》,一律按住宅3.0,商业6.0核算超容,容积率计算规则按《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补缴土地价款按项目开工时的历史地价核算。
三、关于加快解决征收拆迁遗留问题
被拆迁或被征收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由相关单位作出责令限期搬迁的行政决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拒不搬迁的,由作出拆迁许可或者征收决定的主体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帐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及时受理、出具法律文书,辖区政府按照裁定结果组织实施。
项目未按拆迁或征收程序实施的,由国土部门按《土地管理法》第58条第二项规定依法按程序收回土地使用权,相关补偿由项目单位解决。
已经入住的项目,尚有零散未拆迁的,项目单位按照评估价二倍的价款,向区政府缴纳拆迁保证金后,办理土地收储等相关手续,并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拆迁。
四、关于各类技术指标、税费、处罚、开工时间等问题
建设项目消防、人防等各类技术指标、处罚及税费,根据从旧从轻的原则,按照项目开工、合同签订等时点的相关政策与现行政策相比较的最优惠政策执行。鉴于历史遗留项目提前入住原因复杂,质监、消防部门不再对提前入住行为进行处罚。项目开工时间由辖区政府根据施工日志、桩基检测报告、职能部门下达的处罚决定书等进行综合认定,并出具证明。项目日照、间距、配套设施、信访承诺等其他要求仍按《2015年市区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处理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五、关于对违法建设行为相关责任主体的惩处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
(一)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及相关人员的问责
对占压道路、绿地等严重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无法通过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影响,及恶意违规、产生恶劣影响的项目,坚决依法予以拆除,并对项目开发、建设单位进行严厉追责,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2011年后,未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甚至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二)对享受本次缴纳土地收益优惠政策的惩罚
为与计提九项基金的项目相区别及体现公平性,对按照本次土地收益政策缴费的项目一是项目单位及法定代表人、股东、实际出资人十年内不得在石家庄市范围内从事新的房地产开发类项目;二是开发企业资质五年内不得升级,三是项目单位及法定代表人、股东、实际出资人五年内不得获取各类荣誉称号。
(三)对不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费及罚款,不积极推进手续办理的项目处理
除按本条第二款进行惩罚外,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一是征缴部门要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及时立案,依法查封被执行人帐号及资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产追查,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依法实施限制出境、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利率等措施;二是将项目单位记入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将其法定代表人、股东记入个人信用记录;三是对其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企业及个人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四是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对其经营及纳税情况进行稽核,涉嫌存在非法经营、偷税漏税、逃税骗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行为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企业及相关人的刑事责任。
六、关于加快手续办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市直相关各部门和辖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涉及本部门、本辖区的相关工作要直接调度、直接部署、直接督办、精心组织、全力推进;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对项目单位拒不配合整治工作或规避处置处理的,辖区政府要及时启动查控机制,该拆除的拆除,该没收的没收,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整治任务。
(二)集中办公,提高效率
市发改、财政、监察、国土、规划、住建、综合执法、人防、国税、地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分别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相关处室人员,在市房地产专项整治办公室集中办公。
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管、审批衔接工作,同时,邀请市政法委、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参与集中办公。长安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也要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办公,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一年,适用于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及其他县(市)、区可参照执行。
关于印发市区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计划清理意见的通知 石政函
〔2017〕15号
作者:石家庄房地产律师网时间:2017-3-18 10:13:17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市区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计划清理意见的通知
石政函〔2017〕15号
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石家庄市市区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计划清理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17年2月10日
石家庄市市区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计划清理意见
一、清理依据
(一)《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意见》(石政发〔2014〕50号)
(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意见》(石政发〔2016〕21号)
二、项目分类
(一)按照原政策继续实施项目(32个)
1、宝德铝制品有限公司宿舍危陋房改造项目
2、石家庄监狱原址自留地块项目
3、冀铁馨苑住宅(铁路47宿舍)项目
4、五十四所生活区旧区改造项目
5、太空世纪动漫大厦项目、太空世纪动漫大厦区域改造项目(地块
二、地块三)
6、环祥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及周边区域项目
7、彭村及桥头街南侧地块项目
8、交通勘察设计院旧城改造项目
9、中科环能旧城改造项目
10、河北科技大学宿舍及周边旧城改建项目
11、河北经济管理学校地块项目
12、华牧项目
13、太行机械厂宿舍片区改造项目
14、市庄村周边旧城改造项目
15、石纺六厂西宿舍项目
16、谈固小区危陋房改造二期项目
17、和平路社区改造项目
18、华药集团一生活区三期项目
19、丰收路118号院项目
20、谈固小区第二社区北区项目
21、金刚生活区28、29号楼改造项目
22、石家庄热电厂生活区与化肥厂生活区旧城改造项目
23、丰收路40号院项目
24、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办公区与生活区改造项目
25、姚栗村项目
26、胜利北街172号项目
27、省体育局宿舍项目
28、石纺路3号院改造项目
29、新八家庄旧村改造项目
30、铁路运输学校旧校区改造项目
31、汇通路49号片区项目
32、河北经贸大学东校区项目
(二)按照原政策限期实施项目(41个)
1、南花园商业步行街二期项目
2、保晋南街项目
3、珠光灯饰城项目
4、电视机厂区域项目
5、中国工商银行后台中心(石家庄)项目
6、平安小区地块项目
7、槐安路、平安大街交叉口旧区项目
8、省科学院宿舍片区项目
9、友谊北大街24号片区项目
10、二十四中宿舍片区项目
11、车辆厂第九宿舍项目
12、北合街商务厅6号院项目
13、和平西路506号院机关家属楼项目
14、石飞生活区项目
15、和平西路棚户区项目
16、福源街棚户区项目
17、西建街棚户区项目
18、石飞棚户区项目
19、运河桥社区联合宿舍危陋房改造项目 20、中山东路468号项目
21、棉四生活区(赛格广场)项目
22、省测绘局宿舍项目
23、煤矿机二生活区项目
24、工艺美术区域项目
25、第一棉麻总公司宿舍项目
26、棉一东生活区项目
27、煤矿机宿舍项目
28、市政公司宿舍区域项目
29、化肥厂宿舍三区项目
30、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宿舍危陋房改造项目
31、长征街48号院片区项目
32、胜利北街223号院项目
33、建华三社区六公司北大院片区项目
34、石家庄饭店片区项目
35、青园街、槐中路西北角片区(水工局)项目
36、市梆子剧团宿舍棚户区项目
37、裕华东路与富强大街东南地块项目
38、青园街372号和374号宿舍项目
39、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家属楼改造 40、槐安路与建设大街东北角
41、十二化建宿舍项目
(三)房屋征收计划废止项目(10个)
1、河北会堂区域改造项目
2、中核石辐宿舍区项目
3、青少年宫项目
4、无线电视三厂宿舍项目
5、四中路二期项目
6、太空世纪动漫大厦区域改造项目(地块一)
7、石家庄市炭素厂地块项目
8、正东路96号院项目
9、汇通路49号地块边角地项目
10、省科工局宿舍及招待所项目
(四)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纳入市区房屋征收计划管理范围,按照原政策限期实施项目(6个)
1、华安社区项目
2、友谊北大街64号片区项目
3、线务站街项目
4、河北师范大学西区西院项目
5、北荣街16号院项目
6、钢西东区(翟东小区)项目
三、工作要求
(一)对于47个按照原政策限期实施项目,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给予一年的期限,由辖区政府抓紧推进,如到期未能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征收计划废止。具体时间节点由项目所在地辖区政府安排。
(二)征收范围内D级房屋较集中的项目,项目所在地辖区人民政府应重点推进,确保居民人身安全。
(三)各区人民政府作为旧城区改建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居民的征收补偿工作,鼓励居民选择货币补偿,要妥善做好房屋征收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旧城区改建政策性强、敏感度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公开透明,严格按政策规范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市住建局应加强对各区政府的房屋征收工作进行指导。
(五)住建、规划、国土和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各项目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严禁未批先建,确保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审批卡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审批卡 以前的作废,启用新的版面校对:用印: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政府请示件阅批卡
新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年月日)
联系科室:政府办综合一科联系电话:86952015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政府发文审批卡
版面校对:用印:
第四篇:石家庄市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应用
【法规名称】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字号】石政办发〔2010〕17号
【颁布时间】2010-4-23
【失效时间】
【正 文】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
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为继续抓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加快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冀政办〔2010〕11号)精神,结合我市创建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活动及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主要任务
(一)加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管理,实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报告制度。开展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抽检和监测,整治超过标
准限量和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查处和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严格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研制管理。(各有关部门负责)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深入开展蔬菜、果品、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监测。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鲜乳收购站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坚决取缔未经许可的非法收购站(点)。加大农药生产经营监管力度,加强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的行为。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行为。加强兽药GMP(良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实施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打击制售假劣兽药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打击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禁止在果品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组织开展粮食收购、储存环节质量安全监测。(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粮食局负责)
(三)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查验制度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整顿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的食品行业,建立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质监局负责)
(四)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顿。严格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和退市制度,建立销售者主动退市和工商部门责令退市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监督食品经营者依法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加强自律。完善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制度,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品种,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和食品市场日常巡查力度,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工商局负责)
(五)加强餐饮消费环节整顿。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制度,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提高餐饮服务准入门槛。制定并实施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及抽检工作计划,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餐饮消费环节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对其采购的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抽查,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卫生局负责)
(六)加强畜禽屠宰整顿。严把市场准入关,清理整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加大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厂(场)的日常监管,重点监控和重点整顿屠宰管理薄弱区域和私屠滥宰易发区域,查处违法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猪(牛、羊)、出厂未经品质检验或经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猪
(牛、羊)肉产品等行为。强化活禽和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查处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的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肉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打击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畜禽肉和注水肉等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肉品进入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环节。加大生猪屠宰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相关应急处置机制。(商务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负责)
(七)加强保健食品整顿。依法对获批注册但未标明有效期的保健食品进行全面清理换证。开展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专项检查。查处通过公益讲座、健康诊疗、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卫生局、工商局负责)
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2010年要按照全省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年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制约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坚持治理整顿与机制建设相结合、依法监管与诚信自律相结合、风险防控与严格执法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企业严格自律的全市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上半年,各级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长效机制建设各项制度,下半年全力抓好制度的实施。重点在全程监管、风险预警、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六大纲领性机制上下真功夫,带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重点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统一负责、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强化综合协调权威,明确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部门之间沟通与合作,增强部门合力,堵塞监管漏洞,消除监管肓区。统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落实监管经费保障。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组织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议和考核。(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负责)
(二)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实施我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建立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和市及县(市)、区与乡(镇)并逐步延伸到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以及其它食品安全风险四级监测体系,系统收集全市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加强对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豆制品、饮用水、粮油制品、调味品、儿童食品、酒类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的风险监测,强化对非食品原料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氯丙醇、甘氨酸、溴酸钾、动物水解蛋白、麦糊精、植脂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力度,定期组织风险性监测,及时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较高风险的食品及时发布预警,重点防控全市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加大食品特别是乳品等高风险食品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各地要根据各自的食品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情况,确定本地重点风险监测品种、监测项目,做好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工作。(各有关部门负责)
(三)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机制。帮扶、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员工培训、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问题产品召回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内部生产经营档案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并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广。督促行业协会组织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食品安全岗位专职人员。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质量信用建设和信用分类监管。(各有关部门负责)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特别是县(市)、区及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基层监督网,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的管理办法,明确食品安全监督员的聘任条件、工作职责、考核评议方式和工作报酬标准,提高监督员素质,增强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现有群众举报投诉网络的作用,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焦点问题进行追踪,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曝光,引导人们科学消费、安全消费。(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负责)
(五)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对现有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落实地方政府“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要求,健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按照新的职责划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有关监管部门要指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制定本单位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落实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
(六)建立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本系统的食品安全责任制,要坚持有权必有责、失职必问责,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定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形成全程监管、全程负责的责任体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
三、有关要求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地的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要抓紧制定2010年整顿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分解整顿工作和长效机制建设任务,将专项整顿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统筹安排监管力量,切实保障经费投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突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本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行政效能。
(二)切实加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对本地、本系统的重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清查、梳理排队,明确风险来源、整顿措施、治理目标、时限和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并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进
行限期治理。要将防控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和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作为重点,经过治理仍不能达标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到2010年年底全市各地现存所有重点食品安全隐患要全部消除。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食品行业协会对各食品行业、各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各地、各部门也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对各类食品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投诉。要加大案件和事故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认真做好信息报告和新闻宣传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重要信息向市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要规范食品安全整顿信息发布工作,按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相关信息。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主动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进展、成效和典型事例,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进行检查,适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各级政府也要将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制定专项督查工作方案,逐级开展督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结合创建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活动,制订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评估考核办法,年底组织对各级、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第五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7年01月22日 15时38分 124 主题分类: 土地房产 建设建筑
“住宅”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石政发[2007]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石家庄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八日
石家庄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保障居民入住后的基本生活条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区内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相应配套设施的新建居民生活区交付使用的管理。
第三条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工作,对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进行监督、指导。市内五区、高新区成立以主管区长、主任为组长,区物业管理办公室、规划、建设、物价、城管、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按照领导小组的具体要求,会同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协调市房管、规划、建设、城管、公安消防、人防、环保、园林、民政、卫生及供水、供电、供暖、燃气、有线电视、通讯等有关部门对各自分管的内容进行交付使用确认。
第四条 新建住宅交付使用实行部门确认制度。建设单位的新建住宅建设工程竣工并经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经过相关部门确认,符合入住的基本条件和使用功能,取得《石家庄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意见书》(以下简称《交付使用意见书》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条 新建住宅达到下列条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一)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符合规划要求,经市规划部门验收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明;
(二)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石家庄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备案证明书》;
(三)环境保护设施已经建成并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
(四)生活用水设施和水质符合卫生、节水相关标准,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纳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并正式供水;
(五)排水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并经验收合格,雨、污水排放纳入城市雨、污水排放系统;
(六)用电纳入城市供电网络,并正式供电;
(七)供热系统符合供热配建标准,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的,纳入城市集中供热管网;
(八)完成室内燃气管道的敷设和室外燃气管道的衔接,保证燃气供应;
(九)电话通信线及有线电视线敷设到户,有线电视线纳入市属区域性有线电视网;
(十)庭院的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符合规定标准和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十一)庭院做到清洁、平整,施工机具、临建工程、建筑垃圾、剩余构(部)件全部拆除清运完毕。分期交付使用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与施工工地隔离;
(十二)已按规定选聘前期物业管理企业,双方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管理方案齐全;
(十三)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经营用房及公建配套的房屋、设施设备、场地已按要求向相关部门移交,并办理承接验收手续;
(十四)拆迁安置已经落实;
(十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以下规定和要求,完成对住宅区公建配套的房屋、设施设备、场地的移交:
(一)物业办公用房、物业清洁用房、物业储藏用房、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门卫房等物业管理用房;
(二)住宅区内公共绿地、道路、路灯、排水管网等设施设备;
(三)按比例配建的地上停车位及其他公共用地使用权;
(四)建设单位在出售物业时承诺归全体业主所有的其他房屋、设施设备和场地;
(五)物业经营用房;
(六)按规划建设的社区用房、配套服务用房、学校、幼儿园;
(七)会所、地下车库、其他商业、办公用房。以上第(一)、(二)、(三)、(四)、(五)项归全体业主共同所有或使用;
(六)项归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管理和使用;第(七)项所有权应在物业销售合同中进行约定,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建设单位应将以上内容制作移交清册并作出移交承诺,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核实盖章后,作为《交付使用意见书》附件,在办理权属登记时提交给房屋权属登记管理部门。
第七条 住宅区内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由建设单位按照以下规定移交:
(一)总水表输入部分(含水表)以外的供水设施,无偿移交供水企业管理和使用;
(二)楼内配电箱(含电表)以外的供电设施,无偿移交供电企业管理和使用;
(三)通讯交接间(含交接间)以外的通讯管线及设施,无偿移交通讯部门管理和使用。
第八条 建设单位申请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经批准的项目规划图和经规划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二)工程竣工备案的证明文件;
(三)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文件;
(四)供电、供水、排水、供热、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工程设施达到交付使用条件的证明文件;
(五)庭院配套设施达到交付使用条件的证明文件;
(六)前期物业管理方案备案证明文件;
(七)相关公共服务用房及配套设施承接验收手续;
(八)规划批准的社区用房及设施功能完备的证明文件;
(九)拆迁安置已经落实的证明文件;
(十)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移交清册、移交承诺;
(十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建设单位应当对申请文件的来源真实性负责。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如实出具证明文件,不得弄虚作假。
第九条 新建住宅交付使用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设单位的新建住宅建设工程竣工并经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向辖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提出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申请,并提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文件资料。
(二)辖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接到建设单位申请后,应召集区物业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区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应当听取建设单位建设总体情况的汇报,并在5个工作日内对以下情况进行核实:
1、新建住宅达到交付使用条件的证明文件是否齐备;
2、实地察看相关部门和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3、建设单位的移交清册和移交承诺是否符合规定。
(三)辖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根据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意见,出具《交付使用意见书》一式三份,一份由建设单位办理房屋权属初始登记手续时使用,其余二份分别由辖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和街道办事处备案。经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认为不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领导小组应提出完善和整改意见,建设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后重新提出申请。
(四)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应当将《交付使用意见书》在新建住宅项目所在地公示3日。有关单位及业主对《交付使用意见书》有异议的,可以向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诉。
(五)建设单位持《交付使用意见书》及附件,到房屋权属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权属初始登记手续。
第十条 建设单位将未取得《交付使用意见书》的新建住宅交付使用,或具备移交条件超过半年不移交的,市房管、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将予以处罚,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暂停受理该建设单位其他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建设等有关申请手续。因违反本办法规定给购房人造成损失的,由建设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一条 分期建设的新建住宅项目,建设单位可以申请分期确认。分期确认的住宅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必须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具备居民基本生活使用条件。
第十二条 各县(市)、矿区新建住宅的交付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 自2007年2月1日起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住宅项目交付使用执行此办法。本办法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