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13: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

第一篇: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

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

自2006年,大同市启动了矿区棚户区新建项目,工程浩大,分布范围广,在南环路,西环路,乃至北同蒲铁路线上等均有相应项目。在我市南郊区西韩岭乡西韩岭村与口泉乡落里湾村的路段边上亦有规模宏大的棚户区工程,现已建成,并且投入运作。

在2007年至2008年间,因新建棚户区需要占用西韩岭村农村耕地,由此也引发了诸多关于耕地占用,赔偿与分配的问题,现只对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做一下分析。

由于本人并没有对其它地区类似问题进行过调查与研究,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至少也要情理中的,所以也正好坚持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仅就西韩岭村的相关问题予以分析。(惭愧呀,根本就没有调查,不知道要杜撰多少东西,罪过罪过,坑爹的实践报告。。)

一:对占用西韩岭村耕地改用建设用地的认识。大同市棚户区改造与新建项目经由大同市人民政府上报省人民政府,再由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经国务院研究考证,批准了该项目,并做出了相关部署。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对下级政府单位做出了关于土地占用的处置事宜安排。西韩岭乡乡政府协同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共同协调西韩岭村耕地占用事项。(因为位于此处的工程项目属于市重点项目,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但乡政府贪污腐败不说,对重新开发耕地并没有具体践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哥,国策呀!!什么叫国策,还是基本的,想想计划生育吧!)另有,据该法第四章《耕地保护》第三十一条“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变为非耕地”“国家坚持占用耕地合理补偿制度,坚持‘占多少,垦多少’,占地方要负责开垦被占方原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若没有能力开垦,可向相关省,市,县(区)人民政府缴纳开垦费。”对于西韩岭村现状,依农村耕地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仍占绝大多数,所以 对于西韩岭现状而言,依靠农村耕地获取主要经济收入的人口仍占绝大数,所以在进行矿区棚户区建设的同时,解决耕地开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但村委会,乡政府在这一方面做得明显不足,他们过多关注于对村民进行耕地补偿这一问题上,而对耕地开发却没有部置具体工作。时隔5年,直至2011年末,村民才收到了“关于村民登记农用大棚的通知”,这样的办事效率是赢不到老百姓的认可的。

二:对社员进行的补偿问题的认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收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都是按照被征收土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计算的,其补偿标准计算的基准是农地的年产值,实践中这是很不科学的。年产值是农作物产量与价格的函数,其高低受所处地区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如光、温、水、土和社会经济条件如农产品价格、耕作制度、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而与被征地的区位等地价因素无关。事实上土地补偿费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与被征地所处的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基础设施条件等紧密相关,而与土地年产值的关联性并不明显。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游离于土地市场价格之外。按照经济学原理,产品价格要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在需求不变情况下,供给增加引起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引起价格上涨;在供给不变情况下,需求增加引起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引起价格下降。但目前我国的征地价格对市场的供求变化却反应呆滞,一方面国家对农地的供给是有严格计划的,从理论上讲农地势必会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大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国征地是套用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来确定土地补偿额,致使征地补偿额度的计算始终游离于土地市场价格之外。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耕地占用的补偿仍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明确性,这是立法有待提高的地方,暂不作过多的评论。但是它仍然指明了方向性的原则。例如“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对于西韩岭村现状而言,获得了补偿资格的社员以耕地每亩5.5进行补偿,荒地2万元进行补偿。这样的补偿依托当今经济发展,大同市农村经济水平明显是有不足的。联系到上文中提到的开垦耕地,这样的以区区单位社员6万左右的补偿是不合理的。乡政府中的猫腻违背了党永久切实的遵旨“为人民服务”,这是对社员辛苦劳作的不尊重。

三:对补偿分配问题的认识。在诸多有关耕地占用问题中,赔偿分配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直接牵涉个体利益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社员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一问题,甚至可能会产生亲情节严重的民事纠纷,家庭成员直接的矛盾升级,邻里也关系破裂,这对建设社会 主和谐社会是背道而的。这里就不具体列出那些琐碎的案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层面:1对于出嫁女及其子女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情形;

2、对于农村入赘女婿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情形;

3、对于农村超生子女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情形;

4、对于镇办企业单位退养人员回到本村和全家从外地迁回老家居住且户口也迁回本村落户的人员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情形;

5、对于全家移居城镇生活但户口尚在农村的人员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情形;

6、对于新生儿和死亡人员的家属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情形;

7、小城镇户籍改革中“农转非”人员已经回迁或没有解除土地承包关系的情形;

8、在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大集体以上离、退休人员并享受养老金的情形等。针对这些问题,考虑到每一个西韩岭村社员的利益,需要掏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里提供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

1、指导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通过合法的程序,制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而不能一味地遵从风俗习惯,以防止滥用自治权力现象的出现;

2、组织成立联合督查组,以检查各镇、村、组对被征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加强征地后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和对征用土地工作各环节的社会监督;

3、主动进村入户,指导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4、组织失地农民通过就业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寻找就业机会,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谋职业、引导企业吸纳失地农民。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年修订版

第三条,第三十一条,第四十七条

2.刘志华、刘海健、周菁、贾鸣.利用征地补偿款建失地农民社保体系[N],广州日报大洋网,2005.01月。

3.[6]崔伟龙.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的法律救济[J],www.xiexiebang.com.2009,4

4.王明水.关于农村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问题的探讨[J],www.xiexiebang.com,2009.9。

第二篇:农村宅基地耕地占用税管理调查与思考

农村宅基地耕地占用税管理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农村宅基地耕地占用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虽然单户面积不大,但总面积非常大,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多,很多地方农村个人违法违规建房用地总面积不亚于项目违法建设用地面积。因此,农村宅基地管理比较棘手,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建房布局散乱,税收成本能以控制

近年来大多数农户建房都不在乡村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在选址和建筑规模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见缝插针,哪里地势好、交通方便、位置优越或者是“风水好”就在哪里建,造成新房旧宅斑驳错杂,房子大小、高矮参差不齐,形状不规则,巷道不通畅,有的连巷道都没有,极为混乱。从而在通行、通风、采光、排水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邻里矛盾纠纷多,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村民为了寻找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到村庄外围建新房,有的甚至“开天窗”,把房子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央,出现“修建一座楼,损坏一片田”的现象。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影响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还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2.违法占地屡禁不止,源头控管难以把握

从调查了解发现,农村个人违法违规占地建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未批先建。在未取得任何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建房,这是当前农村个人违法占地建房的主要形式。从笔者做过调查的一个村来看,该村有居民600户,人口约2500人,村内非法占地户就达到148户,非法占地面积17916平方米(其中违法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户达570平方米),绝大部分都是耕地,有少部分还是“开天窗”占用基本农田。由于涉及的户数和人员过多,县乡政府采取了很多种措施,但村民集体对抗,根本无法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强制拆除。即使能依法强制拆除,也给社会稳定留下相当大的隐患。以前的违法用地得不到解决,新发生的违法用地就无法制止,农村个人违法占地建房就像恶性肿瘤一样越严来越严重,耕地被非法占用或破坏。二是超批多占。按规定,农村村民批地建房有面积限制,村民批不到他想要的面积,就在建房过程中不按国土部门放样,批少占多。特别是自己房屋周边有空坪或者自留地的,用围墙圈起来,慢慢的建房或作他用;三是一户多宅。村民建新房后未拆旧房,也不愿拆旧房,有的邻居跟他买他都不卖。旧房有的闲置,有的堆放杂物,有的则让老人“坚守阵地”,“一户两宅”、“一户多宅”现象比较普遍;四是越权审批。主要表现部分乡镇、村、组向村民收取相关费用,不向县级或县级人民政府报批,擅自批准或同意村民建房。五是非法转让。目前购买国有土地与直接从农民手中买土地的差价非常大,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转让行为比较多。很多城镇居民、个体户、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购置宅基地,部分已“变相”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有部分双方签一份买卖协议,到公正处公证一下。非法转让的形式主要有:转让房屋时连同转让宅基地、转让纯宅基地、宅基地出租、宅基地抵押、村组直接出售宅基地、司法裁决转让房屋及宅基等;六是异地建房。就是指不在批准地点建房,批甲地建乙地。

3、农村存在实际困难,税收征管困难重重

农村宅基地监督管理的困难有以下方面:一是涉及面广,群众不配合。农村宅基地管理面对广大农村,一个乡镇国土所就要面对成千上万户村民,涉及的地域广、人数多,且大部分群众的素质不高,私心严重,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国家利益,只图眼前方便,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所欲为。此外就是互相攀比,有房无房的都要批地、圈地或占地,或者看到他人违法占地建的房子没有被依法拆除,他也跟着违法建房。总之自觉遵守法、自觉配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村民的很少。二是监督人员少,经费没保障。虽然近年来加强了乡镇国土所的建设,配备了一定的执法监察人员和执法工具,对经费保障作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与开展宅基地管理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目前编制部门核定的乡镇国土所人员编制一般都是一个乡镇1~2名,纪检部门没给执法监察车辆编制,财政部门核定的工作经费是5000元/人,国土所没有收费职能,没有其他的经费来源,从而使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上级的各项政策也难以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三是执法程序复杂,执行难到位。按规定,农村个人建房执法只适用一般程序,办案程序复杂,调查取证难,时间长,成本高,办一个违法地占案子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一年办不了几个案。案子办完之后执行起来又次不是件容易的事,强制拆除阻力大、成本高。在拆除非法占地兴建的房屋时威胁或殴打执法人员、拆除后全家住到国土局(所)或者是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村宅基地耕地占用税管理问题的成因

农村宅基地管理难规范,原因是多方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生产生活观念上的,也有法制和经济利益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群众的法制意识淡簿

虽然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但群众真正懂法的不多。“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这种封建“王土”意识束缚了中国几千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上世纪80年代的分田“单干”以来,中国农民在土地使用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在土地使用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一些农民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理解不深,混淆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区别,不少农民存在着“谁耕种、谁所有”的观念,土地公有制观念淡薄,认为自己的承包地、自留地想拿来种田就种田,想拿来建房就建房,想拿来买卖就买卖,随意改变耕地用途,谁也干涉不了。有的村民对依法批准建房理解不透,认为只要写了报告,村组签了意见或者是国土所到了现场勘查就是经批准了,便开始动工建设。还有很多村民对房屋倒塌后土地使用权自然灭失不理解,认为只要我曾使用过的土地,永远都是我的,房屋倒塌多年后其他人要使用或者要进行“空心村”改造,也得花钱跟他买。

2.缺乏科学可行的规划

由于城乡规划法出台较迟,很多农村至今还未编制村庄规划,有些编了规划的村组,也与当前的农村发展不相适应,不是房子面积太小了就是巷道太窄了。有些比较可行的,但村民不自觉遵守,又没有机构和人员来抓落实,成了一纸空文。目前编制规划也有很多难以解决问题,宅基地规划面积太小了,村民不满意,规划太大了,又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规划在非耕地上就可能有地质灾害隐患,规划在耕地上又没有这么多的用地指标。还有就是很多村民迷信“风水”,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讲究,如果没有强制措施,村民是不会按规划的面积、位置和方向建的。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规划部门与国土部门步调也很难一致,并且规划部门还要收费,群众意见较大。

3.制约宅基地审批政策多

一是财政政策。虽然国土资源部门称作为“第二财政”,但事实上收到钱全部上交财政,没有哪部法律和文件规定国土部门负责征收规费的返还数量或比例,国土部门的工作经费只能由财政拨。特别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财政给国土部门下达创收任务重,拨的经费少。完成了任务免强可以保运转,如果没完成任务,连工资都没保障,农村建房“两公示三到场费用”和执法监察经费就不用说了。在宅基地审批收费方面,从2005年开始,农民建房取消“两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只收耕地占用税,工作更被动。第一,耕地补充无资金来源,耕地“占一补一”政策无法落实。第二,耕地占用税由财政部门征收,形成了办业务的不收费,收费的不办业务,乡下的村民要到县财政局交税,使原本复杂的批地程序变

得更复杂,群众怨声载道。第三,因收费标准过低,有些人“钻空子”,想尽办法批地圈地,非地转让宅基地。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现阶段农村实行长期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即农户对自己的承包田享有长期的投入、管理、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在发包过程中,规划为宅基地的土地也全部承包到了户。在承包地里统筹安排宅基地,承包人不愿意调整或置换,或者是则漫天要价,提出别人难以承受的条件。迫使很多村民只能在规划区外的自已承包地里“开天窗”建房,严重制约规划的实施。三是林地政策。各项建设占用林地,要到林业部门办理林地占用手续,农村个人建房也不例外,其办理门槛高,时间长,还要收费,老百姓不能接受。四是公路政策。公路法规定公路两旁一定距离内不得修建建构筑物,但村民最喜欢把房子建到公路两旁,这样房子和公路之间的土地就严重浪费了。

4.建房审批手续太复杂

目前农民建房的审批程序,由农民向组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建房申请,经本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后,由村委会审核后统一送到乡镇政府,再由乡镇政府审查后送到国土所和县规划局,国土所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房条件同时取得了规划许可证的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此间要经过“两公示三到场”程序,还要受用地指标的限制)报县政府批准,涉及农用地转用的报市政府批准。涉及公路、水利、电力、林地等的还要到相关部门办手续。从申请到批准,进展顺利的一般要半年时间,条件严、程序繁、时间长、指标少、审批难、效率低,我们在代办过程中可是伤透脑筋。老百姓不理解,怕麻烦,干脆不批就建或者递个报告就建。

5.土地执法监察权力小

造成土地监督管理难的因素很多,最最关键的就是执法难、难执法、法难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第一,《土地管理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但没有规定可采取强制措施。在现实的执法过程中,当事人不配合、不提供资料、不作说明,跟本拿他没办法;第二,《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违法行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制止,有哪些“权”没有明确赋予,最起码的强制执行权都没有。在查处农村个人违法建房时,经常遇到发现违法行为找不到当事人,无法下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无法做调查笔录等现象。找不到当事人的主要原因是:本地村民及施工队伍包庇当事人,村组干部害怕打击报复不敢说出当事人,更不敢指认,即使说出名字来执法人员也不认识是哪位。有的找到了当事人他也不配合你作调查笔录,从而导致你无法制止、无法立案、无法拆除,眼睁睁看着他违法占地建房。就拿一个比较配合、比较容易查处的违法建房例子来讲,国土部门向其违法行为下达停工通知书,违法者不停工,他用5~10天的时间就可以封顶,土地管理部门一点办法也没有,走完法定程序,将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房子早盖好了,人也住进去了。而且拆房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国土部门交了执行费,法院还要国土部门负责准备相应的装备设施,国土部门又没有这些装备设施。租用他人挖机等设备去拆房,因担心打击报复大家都不愿意,即使去也要支付很高的价格,恢复土地原状也要花一大笔钱,可想而知执法成本有多高。此外村民建住宅倾其多年甚至一辈子的积蓄,一旦拆除,便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一个县几千宗的农村个人违法占地建房敢拆吗?能拆得了吗?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法院接到这样的申请强制执行案,往往是不了了之;第三,虽然我国《刑法》中有非法占用土地罪,但由于最低标准占用基本农田要达到5亩以上,与农村个人建房的面积相差甚远,靠不上边;第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上面管帽子,下面卡膊子”。

对照目前土地执法监察的任务,现有的执法力量过于薄弱,在编在岗的执法监察人员偏少,力量上明显不足,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大,执法车辆、工具、经费及执法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没保障。再加上土地执法监察制服也被取消了,土地执法没权威,特别是在农村个人违法建房方面很少人听、很少人理。

三、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规范农村宅基地耕地占用税管理办法

1、同土地管理部门联动,加强土地管理及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法律宣传

群众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对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做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向广大农村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群众对规范宅基管理、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常怀“命根”意识,把保护耕地作为自觉行动,努力做保护耕地和抵制破坏耕地行为的带头人和主人翁。要大力宣传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给农民、集体、国家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让农民了解规划的实施对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基础设施效能、方便生产生活、改变农村陈旧、落后的面貌具有的重大意义,使新村建设规划深入人心。要大力宣传我国实行的土地公有制制度,使广大群众能认清土地权属性质,明确国家和集体才是土地的真正所有者,切实增强土地的“公有”意识,在根本上打消、遏止私用、滥用土地的行为。要大力宣传宅基地审批程序,使村民知道建房必须先经批准,并懂得如何去报批。要加强对查处土地违法典型案件的宣传,使村民知道违法占地要承担法律责任,会给国家、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同时还要加强乡镇和村组干部的培训,要通过他们直接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增强守土有责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乡镇、村、组干部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按云南省管理办法,积极联合土地管理部门做好代征工作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从严控制宅基地用地规模和布局。一是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在编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细化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对每一个村庄的建设用地(包括旧村整理、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划定。二是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当前农民建房实际需求相结合。在村庄建设规划修编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能凭感觉,闭门造车,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尽可能符合当地农民的风俗人情、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要着重解决农村个人建房规划区内的土地承包经营问题。在土地发包时,各村组都要将宅基地规划区的土地预留出来,作为机动地,按年发包。四要将宅基地规划审批与用地审批合并在一起,减少办事环节,减轻农民负担。

3.科学组织实施农村宅基耕地占用税征管办法,范围由税务机关界定、土地性质由土管部门界定

加强宅基地立法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一要简化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建议由国土所现场勘查和审核后,报县局领导把关,再县政府批准后直接由国土所颁发用地许可证,费用也由国土所代收按时存入专户。宅基地占用林地的没有必要办理林地许可。二要出台旧村改造优惠政策。旧村改造是缓解用地指标紧张,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最佳方式,但由于拆迁费用过高,土地调整难,旧村改造难以开展。为此,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对利用老宅基地建房的给予奖励或补贴,提高农民拆旧建新积极性。同时要大力倡导“一户一宅”制度,对新建住宅且面积达到省政府规定标准的,要自行拆除老房子,退还老宅基地。或者连房带地无偿交由本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统筹安排,在进行旧村改造过程中不再给予补偿,降低旧村改造成本。三要授予国土部门强制执行权。解决执法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简化执法程序,依法授予国土部门强制执行权。对巡查

中发现的非法占地建房行为,拒不停工或拒不说出违法当事人的,直接强制拆除,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这样既可减少违法当事人的损失,又可避免出现目前这种走完程序后都已经盖好房子并住进去了再来执行,最后不了了之的不良局面。四改宅基地无偿取得为有条件有偿取得。对宅基地占用耕地的,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收取耕地开垦费,用作解决宅基地占用耕地的补充资金,抑制农民占用耕地建房上升趋势。对因客观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超标的宅基地面积,实行有偿使用,收取集体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旧村改造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五要用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一方面要明确宅基地流转条件,明确收费标准,既要搞活又要防止炒卖宅基地。另一方面要制订农民异地建房办法。六要足额保证国土部门的工作经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必须有足够的工作经费做后盾。要用法律法规或文件的形式规定各项收入返还给国土部门工作经费的比例,这样国土部门的工资、工作经费就有保障,同时还可以给土地调查、规划修编、农村个人建房“两公示三到场”、土地执法监察等各项开支买单。杜绝出现目前这种国土收入“易进难出”,“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饱”的不良现象。七要建立国土公安机制。参照林业部门的做法设置国土公安。

4.严厉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农村违法用地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如果这些问题不妥善解决,新的违法行为无法制止,宅基管理无法规范。对这些违法行为的处理,要区别对待,确实没房住又主动接受处罚的农户,罚款后予以补办相关手续。有很多房子还去圈占土地或不配合执法工作的,依法强制拆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后,新增的违法用地,无论何种情况,坚决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拆除。二要加大土地监管力度。针对农村宅基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本着预防为主、查防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动态巡查制,充分发挥执法监察网络的作用,对违法行为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三要配齐执法监察设备。各地要配备执法工作必备执法监察车、挖机、摄像机及制服等办案工具。落实执法岗位津贴,购买人生及财产安全保险,提高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四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乡镇、村、组非法批地或放手不管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篇:农村建房占用耕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建房占用耕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广大农村住房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而建房占用耕地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如果任其发展,将成为威胁耕地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人多地少是我县的基本情况,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县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农村住房需求量的迅猛扩张,农业耕地不断地被建房占用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住房需求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在不断增长,当初分配宅基地时,是一户一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户变成两户、三户,甚至更多,然而宅基地仍然只有一份。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原来的多户人,迁出或移居,当初分配的宅基地到最后无人居住,然而这些宅基地并没有被收回再分配,于是成了“空心宅”。同时由于村民经济逐渐富裕,住房条件改善,建房攀比之风也逐渐升起,多占多用土地,于是村民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耕地。这样,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空心宅”放着,无人居住;另一方面是村民在耕地上建房盖屋。在调查中发现有75%以上的村民表示,他们在主观上也并不愿意占用耕地建房。人口在增加,宅基地份数却没有增加,占用耕地建房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是法律法规观念淡薄。据调查统计,65%以上的村民认为耕地归自己所有是属于个人的私人财产,自己怎么支配,他人无权过问。有部分村民把良田先荒芜不耕作,几年之后良田变相成为荒地,然后就在“荒地”上建房。实际上农民所享有的只是对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农民不享有对土地随心所欲的处置权。村民法律知识的欠缺,使得《土地管理法》所规定的法规没有达到应有的实践效果和意义,导致了农民乱占、滥占耕地建房现象的发展和蔓延。

三是监管执法力度不够。有些基层干部耕地保护意识不是很强,导致宣传不力、管理不力、查处不力。在调查中发现,村民占用耕地建房时,村干部与乡镇基层干部信息沟通不通畅,没能及时进行制止,对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以罚代批”、“以罚代法”。部分基层干部法律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不作为,为村民占用耕地建房开了方便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耕地流失现象的发展。

四是耕地产出收益较少。目前,我县农村的耕地收益呈边际递减状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现有土地耕作的收益仍然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很多村民常年在外打工,耕地对他们来说远不如以前重要,占用几分或一亩耕地用于建房也变得无关紧要。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在耕地上建房后成为宅基地,而宅基地属于私有,在这种小农意识状态下加剧建房占用耕地的趋势。

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宅基地管理,是事关农村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广大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严禁违法侵占耕地建设行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应转变思路,实行防治并举,以防为主。要建立以县级国土资源监察部门为龙头,各乡镇国土所为依托的巡查机制和监察员、信息员为触角的群防群治网络,注重事前防范。在坚持定期巡回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乡镇,重点乡村经常查、反复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违法占地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完善的土地违法案件举报制度,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发现并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认真处理,做到件件有结果,案案有回音。

二是建立有偿使用制度。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制度,少占少得好处、多占多得好处、不占白不占。因此,要求普遍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可以增强村民土地公有观念,有偿使用的收入又可以促进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扼制村民住房建设中多占乱占耕地的严重问题。

三是提高队伍素质水平。

坚决杜绝部分基层干部的不作为,提高其依法执政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以加深其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提高其执政素质,坚持依法执政。坚决肃清简单地“以罚代批”、“以罚代法”,或坐视不理的执政行为,避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四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宣传。针对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的实际,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对典型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扩大教育面,增加影响力和震慑力。

五是逐步建立集中居住点。

村民以户为单位各自独立修建住宅甚至修建独院落,道路、给排水,晒谷场等占用大量土地(特别是耕地)。借鉴山西华西村的先进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愿相结合,以村组为单位建居民点,建房时人均可节约大量土地。在耕地日益减少人口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修建个人住宅要求占用更多土地的矛盾将日益尖锐,集中修建居民点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相对较好的方式。建议政府要大力提倡和指导修建农村居民点,并将农村居民点与建立发展小城镇的规划统盘考虑,结合进行。还应对修建农村居民点在建筑材料、交纳费用,水、电,路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政策,并将这些纳入政府发展规划纲要中。

第四篇:耕地占用税存在的问题

耕地占用税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占用耕地是土地部门不予配合出具土地性质、占地面积证明怎么办?

二、市区的具体范围不明晰,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税款分成不合理,不利于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希望市局尽快明确市区划分具体范围。

三、部门间配合不够,沟通不畅,希望加大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方便管理。建议市局针对两税的规范的文书和征管规程。

第五篇:农村建房占用耕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建房占用耕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广大农村住房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而建房占用耕地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如果任其发展,将成为威胁耕地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人多地少是我县的基本情况,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县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农村住房需求量的迅猛扩张,农业耕地不断地被建房占用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住房需求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在不断增长,当初分配宅基地时,是一户一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户变成两户、三户,甚至更多,然而宅基地仍然只有一份。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原来的多户人,迁出或移居,当初分配的宅基地到最后无人居住,然而这些宅基地并没有被收回再分配,于是成了“空心宅”。同时由于村民经济逐渐富裕,住房条件改善,建房攀比之风也逐渐升起,多占多用土地,于是村民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耕地。这样,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空心宅”放着,无人居住;另一方面是村民在耕地上建房盖屋。在调查中发现有75%以上的村民表示,他们在主观上也并不愿意占用耕地建房。人口在增加,宅基地份数却没有增加,占用耕地建房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是法律法规观念淡薄。据调查统计,65%以上的村民认为耕地归自己所有是属于个人的私人财产,自己怎么支配,他人无权过问。有部分村民把良田先荒芜不耕作,几年之后良田变相成为荒地,然后就在“荒地”上建房。实际上农民所享有的只是对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农民不享有对土地随心所欲的处置权。村民法律知识的欠缺,使得《土地管理法》所规定的法规没有达到应有的实践效果和意义,导致了农民乱占、滥占耕地建房现象的发展和蔓延。

三是监管执法力度不够。有些基层干部耕地保护意识不是很强,导致宣传不力、管理不力、查处不力。在调查中发现,村民占用耕地建房时,村干部与乡镇基层干部信息沟通不通畅,没能及时进行制止,对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以罚代批”、“以罚代法”。部分基层干部法律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不作为,为村民占用耕地建房开了方便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耕地流失现象的发展。

四是耕地产出收益较少。目前,我县农村的耕地收益呈边际递减状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现有土地耕作的收益仍然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很多村民常年在外打工,耕地对他们来说远不如以前重要,占用几分或一亩耕地用于建房也变得无关紧要。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在耕地上建房后成为宅基地,而宅基地属于私有,在这种小农意识状态下加剧建房占用耕地的趋势。

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宅基地管理,是事关农村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广大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严禁违法侵占耕地建设行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应转变思路,实行防治并举,以防为主。要建立以县级国土资源监察部门为龙头,各乡镇国土所为依托的巡查机制和监察员、信息员为触角的群防群治网络,注重事前防范。在坚持定期巡回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乡镇,重点乡村经常查、反复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违法占地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完善的土地违法案件举报制度,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发现并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认真处理,做到件件有结果,案案有回音。

二是建立有偿使用制度。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制度,少占少得好处、多占多得好处、不占白不占。因此,要求普遍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可以增强村民土地公有观念,有偿使用的收入又可以促进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扼制村民住房建设中多占乱占耕地的严重问题。

三是提高队伍素质水平。

坚决杜绝部分基层干部的不作为,提高其依法执政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以加深其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提高其执政素质,坚持依法执政。坚决肃清简单地“以罚代批”、“以罚代法”,或坐视不理的执政行为,避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四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宣传。针对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的实际,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对典型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扩大教育面,增加影响力和震慑力。

五是逐步建立集中居住点。

下载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韩岭占用农村耕地问题引发的思考(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官倒问题引发热点思考

    “官倒”问题在当前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人人恨官倒,广大民革党员更为此痼疾深深地担忧。“大江东去,泥沙俱下,沉渣泛起”。在改革大潮之中“官倒”之风随着污泥浊水迅速蔓延......

    农村社区建设状况调查及相关问题引发的思考(最终定稿)

    农村社区建设引发的思考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推进农村小城镇化新型社区建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

    关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思考 李善君 土地是人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农村大量的劳力外出、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

    西韩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自查报告范文

    西韩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以及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

    农村务农人口与耕地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务农人口与耕地问题调查报告 前言 也许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过粮食过剩,今天人们对 耕地的重视程度,似乎已大不如前了。耕地抛荒,随处可见;乱占或毁坏耕地的事,也时有......

    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

    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突出,经济利益纠纷、民工工资已成为当前突出的信访热点问题,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摘 要 医疗纠纷;医德医风 ;人文教育;必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是整个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德医风建设又是医疗卫生事业发......

    广州教堂引发的宗教信仰问题思考

    广州教堂引发的宗教信仰问题思考 在广州,我了解的一座教教堂是广州沙面基督教堂。广州沙面会堂位于广州市沙面南街60号。因为地处领事馆 ,因而也是广州外国基督徒较为集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