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房地产企业是否有延迟确认收入的检查
对房地产企业是否有延迟确认收入的检查(含附加)(2011-05-31 18:03:13)转载标签: 房地产检查财经 分类: 房
地产建筑财税专栏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通常房地产企业会计确认收入的条件是:
1.办理了商品房实物移交手续。
2.取得了买方付款证明。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一般是在交楼时。
但是,税法对房地产企业确认收入比会计规定要提前: 1、2008年前:国税发[2006]31号文件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发产品完工后,开发企业应根据收入的性质和销售方式,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合理地将预售收入确认为实际销售收入,同时按规定结转其对应的计税成本,计算出该项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收入的毛利额。该项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收入毛利额与其预售收入毛利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完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2008年前,税法规定开发产品完工后就要确认收入,而不是交楼时才确认收入。2、2008年后:国税发[2009]31号文第六条规定,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
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国税发[2009]31号文件,将会计上的“预收账款”提前确认为收入。也就是说,2008年后,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不再存在“预收帐款”的概念,只要签订了《房地产销售合同》、《房地产预售合同》并收取款项,税法不再考虑开发产品是否完工,一律确认为收入。这样一来,税法比会计确认收入的时间更为提前了。因此,税务机关对房地产企业收入的检查重点是,“预收账款”有没有按税法的规定提前确认为收入缴税。
收入交税的方式是:收入在完工前取得时,按预计毛利率征税;收入在完工后取得时,按实际的毛利率征税。
国税发[2009]31号文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已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准予当期按规定扣除。
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预售房按照预计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并入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期间费用以及与此有关的税金和附加统统允许在税前扣除。预售房收入可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支出的基数,但在会计处理时,将预售房收入转为销售收入的年度,不可以重复计算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支出的基数。
另外,这里要特别提醒房地产企业注意的是,国税发[2009]31号文第九条规定,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应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开发产品完工后,企业应及时结算其计税成本并计算此前销售收入的实际毛利额,同时将其实际毛利额与其对应的预计毛利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年度企业本项目与其他项目合并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应理解为“实际征收”,不是预征税款的概念,不是预征税款就没有多退少补的过程,房地产企业不按税法的规定申报预收账款的收入就属于虚假申报,属于偷税行为。
附件:
1.房地产行业税务稽查技巧
房地产业收入的确定
一、收入核算范围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入分为营业收入(包括土地转让收入、商品房销售收入、配套设施销售收入、代建工程结算收入、出租房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二、房地产业收入确认原则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造的以后用于出售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应按以下原则确认收入:
1、采取一次性全额收款方式销售的,应于实际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据时确认收入。
2、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付款日确定收入的实现,付款提前的按实际付款日确认收入实现。
3、采取银行按揭销售产品的以首付款实际收到确认收入,余款在银行办理转账之日确认收入。
4、采取委托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按下面原则确认:
(1)以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销售,应按实际销售额于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此时代销清单应载明售出开发产品的名称、地理位置、编号、数量、单价、金额、手续费等。
(2)以视同买断方式委托销售的,按合同和协议规定的价格于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3)以包销方式委托销售的,按包销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格在付款日确定收入,提前付款的,在实际付款日确定。
(4)以基价并实行超过基价双方分成方式委托销售的,按基价加分成于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5、待售产品临时出租的,租赁期间取得的价款应按租金确认收入,出售时再确认销售收入。
6、以非货币性资产分成形式取得收入,应于分得开发产品时确认收入。
三、开发产品预售收入的确认
开发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开发产品,其当期取得的预售收入先按规定的利润率(15%)计算预计营业利润,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
预计营业利润=预售收入×利润率
待预售开发产品完工后,及时结转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计算出已实现的利润,与预计利润的差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四、开发产品视同销售收入的确认
1、下列行为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1)将开发产品用于本企业自用、捐赠、赞助、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
(2)开发产品转作经营性资产;
(3)将开发产品对外投资及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4)以开发产品抵偿债务;
(5)以开发产品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
2、收入确认时限
在开发产品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或于实际取得利益时确认。
3、收入确认方法和顺序
(1)按本企业最近或本年度最近月份同类开发产品价格;
(2)同类开发产品公允价值;
(3)按成本利润率确定(15%)。
五、代建工程和提供劳务收入确定
1、一个纳税年度的按合同约定结算日或合同完工日确认;
2、不在一个纳税年度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按季确认;
3、节省的材料、下脚料等按合同归开发单位所有的,于实际取得时按市场价确认。
六、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人应纳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当天;采取预收款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房地产行业成本的核算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房地产业成本以项目作为核算对象,一般以独立编制的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作为一个项目;同一地点、结构相近的群开发项目,开工时间相近,又由同一施工队伍施工,也可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规模大、工期长的,可按一定的区域或部位划分。
房地产业成本按用途又分为土地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等)、配套设施开发成本(指能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及代建工程成本。
二、成本核算项目
房地产业的成本核算项目包括:
1、土地拆迁及补偿费:包括征地费、安置费及原建筑物的拆迁补偿费。
2、前期工程费:开发前的规划、设计、场地平整等费用。
3、基础设施费:供排水、电、照明、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造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费: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
5、配套设施费:能分摊计入开发产品成本的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如锅炉房、车棚、居委会、派出所水塔等;另一类为能够有偿转让的大配套设施如商店、邮局、银行等。
6、开发间接费:为开发现场发生的各项费用如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水电费、周转房摊销等。
三、房屋开发成本的核算方法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1)如能分清项目则直接计入开发成本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不能分清成本项目的,其支出应先归集整理,随后在各项目之间按一定标准分配(一般按建筑面积)
借: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
2、前期工程费
能分清核算对象的直接计入开发成本,不能分清的按标准分摊,然后计入开发成本。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基础设施费
4、建筑安装工程费
(1)自营工程,工程量较小的直接进入工程开发成本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库存材料(应付账款等)
工程量较大、建设规模较大的,应经过“工程施工”进行核算
借:工程施工
贷:银行存款(库存材料、应付账款等)
然后,根据下列顺序和方法进行分配:
①开工报告确定工程成本核算对象;②按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配材料、人工、折旧等费用;③分配间接
费、机械使用费等;④按月计算施工实际成本;⑤根据完工报告结算实际成本。账务处理为: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工程施工
(2)发包工程及价款结算的核算:一般采用“招标、议标”方式,通过工程招标确定施工企业,应按工程标价,采取按月、一次性和按工程形象进度进行结算。
5、配套设施费
(1)对能够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和能分清核算对象的不能转让的配套设施,可直接计入有关开发成本。账务处理为: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科目
(2)对不能直接计入房屋开发成本的配套设施,应先进行归集,然后按可销售面积进行分摊。账务处理为:
借:开发成本—配套设施成本
贷:应付账款(库存材料、预付账款等)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开发成本-配套设施成本
6、开发间接费用
(1)对能分清开发项目和不能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的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房屋开发成本,账务处理为: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贷:应付工资(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
(2)如有多个开发项目应先归集费用再进行分摊
借:开发间接费用
贷:应付工资、周转房摊销等
(3)如开发企业不设置现场管理机构,除周转房摊销外,其他间接费用可只接进入期间费用—管理费用。最后将间接费用分摊入房屋开发成本。
四、开发成本转入开发产品
待开发产品完工之后,将开发成本结转入开发产品:
借:开发产品
贷:开发成本
五、将开发产品转入经营成本(或销售成本)
根据开发产品的销售情况结转经营成本或销售成本,其计算和账务处理如下:
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项目预计总成本/总可售面积
经营成本=已实现的销售面积×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
借:经营成本
贷:开发产品
房地产行业检查的方法及要点
一、检查项目有关情况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进行检查时,应从项目的立项、土地征用、规划设计、前期工程费、建筑工程施工、配套设施支出、房屋销售产权转移为顺序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有关合同协议和批准书,掌握开发项目的总体情况,如总开发面积,占地面积,建筑工程造价及完工时间、房屋销售合同及入住时间承诺、有无合作建房、有无代建工程等,为下一步检查打下基础。
二、检查财务会计资料
对房地产业的检查采用逆查法比较省时省力,从审查报表入手,进而审查总账、明细账,最后有针对性的抽查有关凭证资料。在检查中应加强对有关重点科目的检查,如往来科目,收入、成本科目等。
三、实地检查与询问调查相结合
在掌握项目开发总体情况和检查账本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到项目开发地、销售地实地盘点检查,了解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房屋销售情况及购房者的入住情况。同时广泛和有关人员接触,通过询问交流的方式了解房屋销售方式,有无有工程配套设施、有无出租未售出房屋的情况,周转房的摊情况等与项目检查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比对,查证涉税问题。
四、营业成本的检查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结转方法为:
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成本对象总成本÷可销售总面积
销售成本=已实现销售的面积×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审查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审查企业是否分清项目,成本计算是否正确,有无故意提高单位面积开发成本。成本对象总成本=(土地征用费(拆迁补偿费)+基础设施费+设计不可转让的配套设施造价+建安工程招标价格+开发间接费)
预计开发面积,求出预计单位面积开发成本。检查时要仔细核对有关合同和立项书,检查预计单位面积开发成本是否准确,有无故意提高单位面积开发成本,造成多转成本。
审查有无将土地成本、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不能转让的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直接记入开发产品成本,而不摊入可有偿转化的配套设施,自用房产,出租房产等,增加销售成本。
在检查中要注意,房地产项目中建造的各类营业性的“会所”是否按规定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有无将应记入开发产品的开发成本直接转入销售成本,造成提前结转成本,少纳税款。
重点审查开发产品科目的贷方是否按销售房屋面积结转销售成本,有无早转,多转成本现象。
2、配套设施成本结转是否正确
通过现场检查看有无可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如商店、银行、邮电所),这些配套设施如何结转成本,有无直接列入开发成本现象。一般存在问题为不单独按项目核算,直接将开发成本列入房屋开发成本;或单独核算成本,但不对土地费用或基础设施费进行分摊。
3、注意已出租的房产或周转房再销售时,结转成本是否正确
检查时应注意已出租的房产或周转房再销售时,结转成本有无减去已提折旧或已摊消费用,造成多转成本现象。
4、检查有无白条入账现象
白条支付材料款,工程款,土地款,甚至以白条的形式虚增以上款项,加大工程成本,是房地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检查时可以与合同协议进行比对,检查构成房地产成本的的各类费用的支付凭证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有无收受虚开、代开、伪造的假发票等不合法的发票入账支付费用。
五、财务费用的检查
房地产业开发周期长,占用资金量大,借入资金较多,利息支出所占比重较大,对于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划分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借款费用计入开发成本。完工后计入财务费用,直接在税前扣除,而开发公司财务处理多为直接进入本科目,当期摊销,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往往以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并记入有关科目,造成多记成本。
六、管理费用的检查
1、人工费用的检查
管理费用中工资三费超标准列支,造成多列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少纳企业所得税。
2、印花税的检查
(1)各类书面凭证是否按规定粘贴印花税。
(2)房地产企业房屋销售(预售)合同、建筑安装合同、银行借款合同等是否按规定粘贴印花税。
房地产企业应税合同多、涉及面广,未贴、漏贴印花税情况极易发生,房地产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签定的各种应税合同数量多、金额大(如销售合同、建筑施工合同、购销合同、设计合同、财产租赁合同等)。但由于签定合同的部门不能及时向财务提供,财务人员未及时按规定贴花。虽然印花税是个小税种,但由于房地产企业合同数量多、金额大的特点累计数额往往不小。
3、其他方面的检查
检查企业有无已按规定提取了教育活动经费而仍在本科目列支培训费等。
检查企业有无购入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一次性列入本科目的问题。
七、销售费用的检查
1、销售人员的人数以及提成工资、奖励等末如实纳入企业正常人员工资管理,而是直接混入其他销售费用中列支,销售人员数量随意性大,工资支出较多。
2、虚增代理费用。由于对销售代理费提取比例税法尚无明确规定,各代理公司取费标准不一致,一些房地产公司通过支付销售代理费的形式,将收入进行转移隐匿;或将一些“灰色”成本(如无票支出、非法支出)以代理费的形式支出、转账。
3、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超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期间,要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及业务招待活动,广告费用、业务招待费支付大,然而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收入只能在后期实现。因此企业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超支问题比较普遍。其中广告费根据国税发[2001]89号文件,其广告费支出只能在每一纳税年度销售收入的8%比例内据实扣除,超过比例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则混入“会议费”、“销售费用”等其他科目中,减少“业务招待费”明细科目的记账金额。
八、开发间接费用的检查
审查费用的发生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
周转房作为此科目中的重点一项,要注意摊销是否正确,已经出租的周转房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是否申报缴纳,再销售时注意收入的结转、流转税的缴纳。
在各项目之间的摊销是否正确,有偿转让配套项目和大配套项目之间是否已分摊,多数企业不分摊。
九、对房地产企业税务检查的几点建议:
1、房地产企业涉及单位多、往来资金数额大,加之目前企业偷漏税的手段更加隐蔽。做好延伸检查工作,已成为税务检查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方法,对与房地产公司业务往来频繁且金额较大的单位,特别是合作开发单位、卖地方、团购单位、施工企业、供料商、代理公司应作为重点延伸对象。在保证程序合法的基础上,简化延伸检查的报请手续,缩短延伸检查报批的时间;同时严格规范延伸检查情况汇报制度,保证延伸检查的效果。
2、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往往都在一年以上,通常以一个纳税年度作为检查时限范围的方法,不能适应房地产业的具体情况,检查的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如果以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为切入点进行检查,则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其项目开发的过程,容易发现税收违法行为。
3、为更加准确、全面掌握开发项目的数据资料,可以到计委(发改委)、建委、规划、土地、房管等部门调查落实其土地面积、土地使用权、建筑面积、可销售面积、已销售面积的确权时间和相关数据。通过在以上相关部门的取证,结合实地调查情况,检查人员可以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有更加直观、真实的认识和了解。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账内检查,以确定其应税项目和计税依据。
房地产开发间接费如何进行分配?
问: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间接费在完工开发产品和未完工开发产品之间如何进行分配?依据如何?例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2007年办理完毕有关部门开发某开发项目的手续,2009年8月份末累计发生开发间接费用236万元,2009年8月份实现完工开发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该完工开发产品销售收入需结转销售成本的建筑安装成本为1800万元,未完工开发产品的建筑安装成本累计余额为2200万元,基础设施费、前期工程费、公共配套费暂不考虑。
答:《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本办法第二十八规定企业计税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一)对当期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按其性质、经济用途及发生的地点、时间区进行整理、归类,并将其区分为应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和应在当期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同时还应按规定对在有关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进行计量与确认。
(二)对应计入成本对象中的各项实际支出、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合理的划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共同成本,并按规定将其合理的归集、分配至已完工成本对象、在建成本对象和未建成本对象。
(三)对期前已完工成本对象应负担的成本费用按已销开发产品、未销开发产品和固定资产进行分配,其中应由已销开发产品负担的部分,在当期纳税申报时进行扣除,未销开发产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待其实际销售时再予扣除。
(四)对本期已完工成本对象分类为开发产品和固定资产并对其计税成本进行结算。其中属于开发产品的,应按可售面积计算其单位工程成本,据此再计算已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和未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对本期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准予在当期扣除,未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待其实际销售时再予扣除。
(五)对本期未完工和尚未建造的成本对象应当负担的成本费用,应按分别建立明细台帐,待开发产品完工后再予结算。了条明确了开发产品计税成本的核算和处理。
开发产品建筑安装成本、开发间接费用都属于上述规定的应当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建筑安装成本属于可以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直接成本,开发间接费用根据企业成本项目设置的不同,有些可以直接计入成本对象,有些需要按照一定方式分摊计入成本对象。对于直接成本和能够分清成本对象的间接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对于共同成本和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间接成本,按受益的原则和配比的原则分配至各成本对象。
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九条进一步明确了共同成本和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间接成本的分配原则:占地面积法、建筑面积法、直接成本法、预算造价法。
此外,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条还明确规定,土地成本,一般按占地面积法进行分配;单独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核算的公共配套设施开发成本,应按建筑面积法进行分配;借款费用属于不同成本对象共同负担的,按直接成本法或按预算造价法进行分配;其他成本项目的分配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本例对于开发间接费用的分配即属于此种情况,如果该企业仅开发一个项目或是成本对象,则开发间接费用属于能够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可以如同建筑安装费用按照单位面积成本在完工开发产品与未完工开发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该企业开发多个成本对象,则开发间接费用就需要在完工开发对象与未完工开发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的方法可以根据企业情况选用占地面积法、建筑面积法、直接成本法、预算造价法。(来源:中国税网)
第二篇:房地产收入确认的标准
房地产收入确认的标准
房地产商品包括期房和现房,鉴于其高价值性和高风险性,销售往往采用预售,除此之外也采用一般销售和分期付款销售。房地产商品销售的前提是首先要取得预售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在此基础上,经过签订预售合同并预收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确认、收取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销售环节,因此房地产收人的确认同一般的生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以结算账单提交买方并得到认可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标准。该规定比较简单,宜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但没有反映销售的实质,理论上不够合理;而《收入》准则等则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究竟应在哪一环节确认收入?本文认为,房地产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两个层次的标准,即法律标准和专业标准。
1、法律标准
房地产是不动产,因此,房地产买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法律的制约和保护。法律标准是指我国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房地产销售必须符合的条件和标准:如房地产的产权归属应当清楚,并有合法的产权证件;经过改、扩建的房屋,产权所有者应在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办妥变更登记手续后,方能进行交易等;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进行投资开发(即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的,以及权属有争议的、本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买卖。凡是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即使房地产商品已经开发完毕,甚至取得了相关报酬,并转移了风险,也不能作为收入予以确认。
2、专业标准 专业标准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准,如《收入》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等。1999年1月1日暂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第5条规定了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即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001年1月1日暂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第85条对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作出了与《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类似的规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实质的转移为标准,理论上比较合理,但由于房地产业销售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际
工作中收入的确认带来了困难。其焦点在于如何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的特点把握报酬和风险的转移。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包括签订预售合同并预收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确认、收取房款、办理产权证等,本文认为,房地产预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的预先销售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了款项,均不属于实际发生的销售业务,能否真正实现销售决定于工程的进度及买方的最终意愿。在该房屋交付买方之前,其风险和报酬由开发企业承担,因此,签订预售合同并收取预收货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作为销售实现依据;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则如同一般工商企业产品销售合同一样,从法律意义上讲也只是一种合约,房屋未经买方验收认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买方,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有关规定,故也不能确认收人。购买方取得商品房产权证的环节较为特殊,尽管房地产商品最终是以产权证上权利人主体的更替为所有权变更的主要标志,但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根据规定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证,并办理领取预售许可证、在工程获得有关部门竣工验收领取销售许可证、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同时向客户收取房款、交付买主办理入住手续的情况后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且产权证的办理涉及房地产管理、土地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办妥产权证书的时间并非开发企业所能控制。如果此时确认收入,会导致收入滞后,同样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所以,尽管房屋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的标志,但并非是确认收入的必要条件。
本文认为,房地产收入的确认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房地产商品已竣工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2、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与客户签订了正式的商品房销售合同;
3、房地产商品已经过客户验收并与客户办妥了交付人住手续;
4、双方均已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包括全部或部分收取了房款。
第三篇:工程施工企业收入确认
工程施工企业收入确认我公司承包了一项工程,由发包方代扣代缴营业税,我公司现在已经收到工程款(按完工进度),但没收到对方代扣代缴的完税凭证,现在就确认收入吗?在一般的情况下,确认收入的同时要计提相应的税金及附加,下月就交税了,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完税凭证,我公司的帐务处理如何做。
对于咨询标题--“咨询:工程施工企业收入确认”的答复:
声明:以下分录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纯属业务探讨
正常的分录为:
(1)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3)借: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收账款
(4)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在完税凭证未收到的情况下,上述第三笔分录先不作,收到后补作。
手续费21000
1家,万里
2家,万里
第四篇:房地产企业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有哪些
房地产企业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有哪些?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在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实务工作中,有的认为,在收到预售房款或签字正式销售合同后便可确认收入实现。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符合上述标准第一条的规定,不应确认。否则有提前确认收入之嫌。
也有的认为,只有产权过户方能确认收入实现。我们认为,产权过户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是仅具法律形式意义的收入实现,与真实情况也有出入,有推迟确认收入之嫌,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正确、真实确认房地产企业的收入实现,应具备以下四项具体条件:
(1)工程已经竣工并验收合格;
(2)具有经购买方认可的结算通知书;
(3)履行了销售合同规定的义务,且价款已经取得或确信可以取得;
(4)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房地产企业(建造承包商)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定收入实现?《企业会计制度》第95条规定,固定造价合同符合下列四个条件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1)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3)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
(4)为完成合同已经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以便实际合同成本能够与以前的预计成本相比较。
中国证监会发行部也曾明确,除代建房产可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销售收入实现外,房地产企业收入不能根据完工百分比法来确认。代建房产实际上要求有建造合同。归纳起来,其条件有:
(1)有建造合同,并且合同不可撤销的;
(2)买方累计付款超过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一般为50%);
(3)其余应收款能够收回;
(4)开发项目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第五篇:房地产企业检查
房地产企业检查模板
一、收入类问题
(一)、预售收入未及时结转
1、疑点描述:部分企业将收取的房款在“预收帐款”科目中长期挂帐不作销售处理,通过推迟“预收帐款”结转“销售收入”的时间,有意识的延缓销售收入实现,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疑点位置:
查看企业报表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及主营销售收入结转
3、疑点检查:
1、对照检查“预收账款”等账户及纳税申报资料,核实预收的房款是否按规定申报纳税。
2、实地察看各期楼盘开发销售进展情况,根据《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确定开发产品完工项目,根据已售楼号、门牌号,对照预售款确定应税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预收账款”明细账进行比对,核实预收账款是否按规定结转收入。
3、调取售楼处资料,收集销控台账、销售合同、销售发票、收款收据等纸质资料以及销售合同统计数据、预售房款统计数据、售房发票记录等电子文档,统计已售面积及销售金额。查看物业公司入住通知单及《钥匙发放保管登记簿》,核对销售数据的真实性。将确认的已售面积及销售金 额与“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及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检查企业收取的销售款是否全部入账并申报纳税。
4、疑点取证:
1、复印预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帐薄及对应凭证 4-
2、复印纳税申报表及相关台帐合同。
(二)、收到购房款挂往来账
1、疑点描述:房地产企业销售房屋收款方式一般为全款和分期付款等形式,房地产企业将收取的房款在“预收帐款”或“其他应付帐款”科目中长期挂帐不作销售处理,通过推迟“预收帐款”结转“销售收入”的时间,有意识的延缓销售收入实现,影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造成企业所得税申报纳税滞后。
2、疑点位置:房屋销售合同,预收账款余额及其他应付款
3、疑点检查:
1、采取全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对照商品房认购书,买卖合同,区分那些事预售收入,哪些是销售收入,对照预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明细账,看预售收入是否及时结转销售收入。将合同到款时间与实际到款时间逐一核对,分月统计。
2、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对照商品房买卖合同和预收账款,销售收入明细账,检查收款日未实际 收到款项时,是否及时确认收入,收款日之前收到款项的,是否及时确认收入。
3、采用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参阅商品房买卖合同,确认付款方式,检查首付款是否及时确认收入,是否记入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隐瞒收入,收到银行按揭款是否记入短期借款,往来等科目隐瞒收入。
4、核查企业应付款及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目。是否有大额资金长期挂账。询问财务人员资金来龙去脉。
4、疑点取证:
1、复印预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帐薄及对应凭证 4-
2、复印往来帐薄及对应凭证。4-
3、询问相关人员笔录。
(三)、以物易物,以房抵账少计收入
1、疑点描述:
1、在大额费用支付中常用其开发的商品房抵顶其所欠施工款、材料款、广告费、职工福利,抵偿债务等费用,而在商品房“销售收入”中却不记载,造成了税款的流失。
2、以开发产品换取土地使用权、股权,未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准则进行税务处理。
3、开发产品转入资产,未视同销售。
4、核查累计折旧账户,是否将未视同销售的“先租后 售”的开发产品提取折旧。
2、疑点位置:其他应付款、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发成本,累计折旧等。
3、疑点检查:
1、比对房源销控台账登记的开发产品销售数量、财务账簿登记的已确认相关收入的开发产品销售数量,查找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未售房产的真实性。3-
2、审查各项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核实有无抵债、赠送等特殊事项发生。
3、审查合作建房协议,检查以房屋所有权换取土地使用权、股权等是否按规定核算收入。
4、调查、询问部分债权人,核实长期挂账的大额未付款项的真实性,检查是否有隐匿售房款的行为。
4、疑点取证:复制其他应付款、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发成本帐薄及相关凭证。
(四)、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少计收入
1、疑点描述:房地产开发企业一个项目的开发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在销售开发产品中难免有一些人情世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开发产品。
2、疑点位置:开发产品销售明细账、销控台账、销售合同、销售发票。
3、疑点检查: 3-
1、调取售楼处资料,收集销控台账、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根据销售合同与销售发票相核对,有无价格明显偏低。
2、根据价格明显偏低的开发产品,走访相同条件的客户并对相关销售人员进行询问。
4、疑点取证:复制销控台账、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及相关凭证和对有关人员的学问笔录。
(五)、销售附属物(车库等)未如实记账
1、疑点描述:销售阁楼、停车位、地下室以及精装房装修部分单独开具收款收据,取得的收入未按规定入账。
2、疑点位置: 2-
1、实地察看。
2、到售楼处的查看销售平面图、销售明细清单、销售合同、发票、收款记录、收据。
3、到财务部查看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纳税申报表等
3、疑点检查:
1、实地察看、了解楼盘开发、销售情况,核对房源销售平面图,调查、询问阁楼、停车位、地下室是否单独作价出售,掌握住宅、阁楼、停车位、地下室的销售状况。3-
2、调取售楼处资料,收集销控台账、销售合同、销售发票、收款收据等纸质资料以及销售合同统计数据、预售房 款统计数据、售房发票记录等电子文档,统计已售面积及销售金额与“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及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检查企业收取的销售款是否全部入账并申报纳税。
3、调查部分业主,核实开具发票的金额与收取的价款是否一致。有无将销售的阁楼、停车位、地下室和精装房装修部分取得的价款单独开具收款收据问题。
4、到金融机构调取企业开户信息和企业主要负责人、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个人银行储蓄账户、信用卡账户信息,核实有无隐匿账外资金的情况。
4、疑点取证:复制有关销售平面图、销售明细清单、销售合同、发票、收款记录、收据。预收账款及相关凭证等。
(六)、代收款项是否有应计收入未及收入
1、疑点描述: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产品中,代有关部门收取的各种资金、费用和附加等企业自行开具收据,在其他应付款等往来长期挂账,未记收入。
2、疑点位置:其他应付款等往来帐薄,自制收据。
3、疑点检查:
1、查阅企业收款收据与其他业务收入相核对。3-
2、收款收据与其他应付款核对。3-
3、走访入住客户,了解代收款信息。
(七)、未全款交房款的是否挂记往来未及收入
1、疑点描述:开发产品签订销售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收款日期,客户未交全款,企业长期在应收账款中挂账,未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2、疑点位置:应收账款、销售合同等
3、疑点检查:
1、查阅销售合同确认收款日期与应收账款逐笔核对。是否有收到货款未及时计入收入现象。
2、通过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相核对,有无少计或不计收入现象。
4、疑点取证:复印销售合同,应收账款账簿、销售收入明细账及相关凭证。
二、成本六类检查
(一)、土地成本
1、疑点描述:土地成本就是为取得土地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包括:取得土地的价格,购买土地的契税,支付的补偿费等。在对土地成本检查中一些开发商常常将后期开放商品房的成本计入前期商品房的成本,也就是说如开发两期商品房,开发商可能在开发第一期商品房时将所有土地成本全部计入,待开发第二期商品房再将后期开发项目的土地成本计入其中,已达到始终有一块成本重复列支。远期支付出让金的滞纳金违约金计入成 本。将未动工的开发借款利息未达到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计入土地成本。将乱摊派和超标准的规费计入土地成本。
2、疑点位置:土地购买合同、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等。
3、疑点检查:
1、核查成本购置的合法性,是否把土地使用税计入土地成本,3-
2、土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是否把土地评估费调增到账面价值虚增土地成本
3、核查土地成本分配的合理性,是否按照国税发【2009)】31号文件规定,用占地面积法分配土地成本,3-4,核查取得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白条及虚假票据入账,虚增成本。
4、疑点取证:复印开发成本明细账,及土地成本分配表,土地评估费及相关凭证。
(二)、前期工程费
1、疑点描述:前期工程费是在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及水文地质、勘查、测绘、政府代收的各项临时工程费用及七通一平等。开发企业在取得设计劳务费等中存在是否有虚假发票进行列支。有无未发生前期工程费和基础设施费进行虚列,是否合理分摊多期项目共同发生的前期工程费,及基础设施费等,超标准列支绿化费、人防费、墙改基金等。
2、疑点位置:工程合同,取得发票、银行、现金账簿
3、疑点检查:
3-1:根据合同内容,取得的合法票据及对应的款项审核期是否正式发生,是否有虚列情形,同事要注意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否与其开发的项目相对应,如不对应予以删除。前期工程费一般发生在立项开工前,应严格对号入账,防止期间费用计入本项目
3-2:对七通一平的支出审核。应注意是否实际发生。是否多列虚增成本。
3-3:审核人员还应计算出前期工程费占全部开发成本的比值,并将该比值与同类工程的比值相比较,若发现有严重偏差,则应进一步核实
4、疑点取证:复印销售合同、前期工程费、开发成本及相关凭证。
(三)、建筑安装费
1、疑点描述:建安成本包括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两部分,是指建造房地产商开发产品发生的建造工程费用,设备采购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在工作中,鉴于房地产行业工期较长的特点,建造安装工程费存在成本不实,核算混乱,出现以商品房抵偿工程款,工程结算以假发票入账,进行陈本虚列,工程项目决算不及时,无 法核实其真实成本,已达到偷谁的目的。
2、疑点位置:建造安装合同发票工程进度验收报告决算报告,监理报告等入账凭证。
3、疑点检查:
3-1:调查了解同类开发产品的平均建筑安装成本与企业账面数据进行比较,如有价格过高的建筑成本,进行审查,并有企业说明理由,3-2审查施工合同和与决算书,核对工程内容,对决算超出预算价格过高的项目进行审查,并有企业说明理由,调取监理施工建设单位的像场见证。并审查单项合同,补充协议,以确定其真实性,3-3,、审核工程施工合同发票,工程进度验收报告,决算报告监理报告,等入账凭证,对已入账的票据是否有资金的实际支付,查实是否存在,虚开发票和资金空转的行为,已达到虚增建安费的情况。
3-4,调取工程监理部门的监理记录,及材料物资进场实验报告,核实有关材料的真实性,3-5,对取得大额成本发票审查其发票的真是性对照有关合同协议及开票单位进行查证。
4、疑点取证:复印建安成本明细账、施工合同与决算书及相关发票。银行存款及现金明细账,工程监理记录,材料物资实验报告等。
(四)、基础设施费
1、疑点描述:
包括小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照明门禁系统环卫绿化挡土墙等。开发企业在基础设施费中列支花草树木所占比例的金额较大,存在不实行为,把房地产开发费用计入基础设施费已达到虚列当期管理费用,对水电气等工程不能取得发票或虚假发票进行列支。
2、疑点位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合同开发产品明细帐成本分配表,重大设备和采购合同及付款凭证。
3、疑点检查:
3-1,检查企业开发产品明细账,审查是否将基础设施配套费在已售房屋中进行分摊,3-2调取设计勘察施工合同,按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测算,并抽查大额支付款项,审查其是否取得的发票的真实性,3-3根据重大设备和材料采购合同查看其付款合同付款金额和内容与合同是否一致。
3-4由于绿化草木大多来自农民自产自销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开发企业往往虚开自购苗木发票,虚增绿化成本,转移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
3-5对取得的建筑业统一发票,核查其真实性,特别是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基础土石方等工程,所取得的发票进行重点检查。
4、疑点取证:复印开发产品明细账、设计勘察施工及相关合同,相关的建筑业统一发票
(五)、公共配套设施费
1、疑点描述:
公共配套设施是指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为满足居民的需求与开发项目配套建设的各种服务性设施。开发企业往往对对其配套设施开发成本计入开发房屋陈本之中,成本分配不够准确。对公共配套设施工程取得的建筑也发票有不实行为。
2、疑点位置:公共配套设施施工合同配套设施材料采购合同等。
3、疑点检查:
3-1核查企业开发产品明细账,审查是否将有偿转让或自用的配套设施开发成本计入可售开发成本,3-2成本分配计算表内容是否完整,分配比率是否准确,存在有之分摊安装工程费,而将公共配套设施费等在已售房屋中分摊
3-3调取设计勘察施工合同,按合同规定的边准进行测算,抽查大额付款凭证,审查其支付金额,是否超过合同规定标准。
3-4抽查较大的材料采购合同,及付款凭证与取得的发票进行核对,查看其金额是否相符及发票的真假性。
4、疑点取证:复印开发产品明细账、成本分配计算表、设计勘察施工合同及相关凭证。
(六)、开发间接费
1、疑点描述:
开发间接费核算的是与项目开发直接相关,但不能明确属于开发环节的成本费用性支出,以及项目的营销设施建造费。开发企业在售楼部样板房内的资产,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而直接在销售费用中列支。把与保安公司签订的保安服务费直接计入开发间接费,或报销的私车加油费直接在开发间接费中列支。为销售而制作的模型制作费直接计入开发费。
2、疑点位置:固定资产明细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应付工资、银行存款明细账等,3、疑点检查:
3—1检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在地产完工前是否计入开发成本,所开发的房地产竣工验收合格,是否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3-2核查公司利息收支汇兑损益,银行手续费等,在利息支出是属于可资本化的利息,是否先在财务费用中核实,月底是否转入开发间接费。
3-3审查开发间接费发生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3-4核查周转房的摊销是否准确。
3-5核查开发间接费各项目之间的摊销是否正确,有偿转让 配套项目和大配套项目之间是否已分摊。
3-6核查其借款合同,看其借款金额与注册资本金相比,其借款金额是否超过注册资本金200%,4、疑点取证:复印开发成本、财务费用、开发间接费、注册资本金等相关账簿凭证。三、期间费用的检查
1、疑点描述:期间费用是指开发企业每一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可扣除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开发商对计入扣除项目期间费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有待落实。
2、疑点位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账薄。
3、疑点检查:
3-1:开发企业按照按揭贷款为购买方担保的,其向银行提供的保证金是否在销售收入中减除,也不得作为费用扣除,在实际发生时可扣除。
3-2:核查“三费”扣除是否超标。3-3:是否有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
3-4:期间费用所取得的票据是否真实合法。
4、疑点取证:复印按揭贷款合同、财务费用、经营费用,其他营业外支出账簿及相关凭证。
四、营业外收入及其他收支
1、疑点描述:开发企业收取更名费、出租收入、政 府返还资金等计入其他收入或营业外收入或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一些罚款、滞纳金计入营业外支出直接扣除。已达到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2、疑点位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应收(付)账款及相关凭证
3、疑点检查:
3-1:通过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账簿与其纳税申报表相核对,是否计入销售收入。
3-2:通过营业外支出账簿与其纳税申报表相核对,是否税前扣除。
4、疑点取证:纳税申报表、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账簿、营业外支出及相关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