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龙政综

时间:2019-05-14 13: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龙政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龙政综》。

第一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龙政综

【发布单位】龙岩市

【发布文号】龙政综〔2007〕306号 【发布日期】2007-09-13 【生效日期】2007-09-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龙政综〔2007〕30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救灾款(含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的管理水平,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民救发[1999]7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03]7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救灾分级负责制

根据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财政体制和“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各级政府都负有救灾责任。各县(市、区)应切实承担起救灾责任,坚持自救为主,上级补助为辅,动员和组织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通过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等方式解决灾害带来的困难。要切实落实救灾预备金制度,不得虚列或列而不支。当县(市、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通过自身努力确实难以解决时,可以向上级申请补助资金。

二、严格掌握救灾款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

救灾款必须严格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不得将救灾资金用于与救灾无关的救助。其使用范围是:(1)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2)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3)灾民倒房恢复重建;(4)因灾造成公共服务设施损毁后的修建补助;(5)加工及储运救灾物资。救灾款发放使用的重点是重灾区和重灾户,特别是保障自救能力较差灾民的基本生活。不得平均分配,不得截留、挪用,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提取周转金,不得用于扶贫支出,不允许向当年无灾的地区拨发救灾款,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三、认真做好救灾款的申请、分配和发放工作

1、严格按程序上报灾情。遭受自然灾害并要求上级给予补助的县(市、区),要在当地政府向市政府报灾的基础上,由县(市、区)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向市民政局和财政局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救灾资金补助报告的内容按闽政办[2003]73号文件规定。

2、规范救灾款物发放。救灾资金的分配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为前提,以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倒损房屋间数、成灾人口、转移安置人数、缺粮需救济人数,以及救灾资金补助额度等相关因素为依据,合理分配救灾资金。各县(市、区)接到市财政局和市民政局拨款文件后,属于救灾应急款的,县级应在5个工作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属于灾害救济资金和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的,县级应在15个工作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乡镇民政办应在县救灾资金分配文件下达后30日内向县级民政部门核销救灾资金。乡镇和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救灾资金发放台帐。

3、救灾款物发放要坚持公开的原则。在发放过程中必须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乡镇发放救灾款,应先由民政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指标分配到村的意见,经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或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分配到村的资金,应由村民集体评议、村委会研究确定救济对象名单和补助金额,然后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五日内无异议的,报乡镇政府批准后出具取款凭证,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指定的农村金融机构监督支付。村委会评发救灾款,要坚持“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公开发放对象、原则和救灾款数额,公开救济对象名单和救济数额,接受社会监督。

4、救灾款实行专款专用。救灾款原则上实行社会化发放,一般不直接发放现金。各乡镇都要在财政所(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或民政办设立救灾款专户专帐,建立健全领款、拨款、报销制度,做到手续完整、帐务清楚,对不符合使用范围的开支,救灾款管理部门有权拒绝支付和报销。

在重灾年份,除了中央、省、市下拨的救灾款主要用于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各县(市、区)也应从地方财政中列支部分资金,并将募集的捐赠款与救灾款捆绑使用,重点用于灾民住房重建。各地要根据灾民受灾的轻重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重点是帮助全倒房户和特困户、重灾户恢复重建和安排好基本生活。县级民政部门要检查乡村两级恢复重建资金使用、到户和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一步提高救灾款分配使用的透明度,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1、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对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跟踪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救灾款分配要以保障困难灾民的基本生活为依据,严格把关。对救灾款的使用、拨付和管理等要加强监督,跟踪反馈,保证专款专用、专帐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进一步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工作,救灾捐赠款物要与各级政府的救灾资金统筹安排,以充分发挥救灾款物的使用效能。乡镇发放救灾款要跟踪检查,各县(市、区)每年要进行重点检查,市进行抽查。检查主要查帐目、使用范围和落实到户的情况。对救灾款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及时解决。

2、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并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各县(市、区)民政局和财政局收到市民政局和财政局关于救灾资金的拨款文件后,于一个月内将救灾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送市民政局和财政局。

3、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救灾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贪污、挪用、截留或擅自改变救灾资金用途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07年9月13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龙政综〔2007〕357号)

【发布单位】龙岩市

【发布文号】龙政综〔2007〕357号 【发布日期】2007-10-31 【生效日期】2007-10-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龙政综〔2007〕35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从今年十月中旬起,我省水口库区及周边宁德、南平等地连续多次发生3.0级左右地震,其中10月16日当天分别发生了3.7级和3.9级地震,宁德古田地区普遍震感强烈。对此,省、市领导十分重视,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各项防震减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提高对地震应急工作的认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

2、抓紧修订、完善各县(市、区)及县(市、区)相关部门、单位地震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预案涉及的各项保障措施。

3、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工作自查和检查,通过检查,找出预案和准备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自查和检查工作由市、县两级地震办为主落实。

4、抓紧落实地震工作队伍建设。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省政府、市政府已多次下文明确我市各县(市、区)属于重点监视防御区,要求单独设立地震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务必做好机构设立、人员到位和办公条件的配套及工作经费保障。未按规定及时设立机构,出现问题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5、密切关注社会动态,一旦发生震情,各县(市、区)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宣传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向社会通报震情和应急工作情况,保障民众的知情权。

6、鉴于地震工作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各县(市、区)要坚持“内紧外松”的工作原则,在日常工作中防止地震信息处置不当而引起社会不安;要防范谣传,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迅速予以平息,保持社会的安定、稳定。

以上通知,请认真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的通知(龙政办〔2008〕237号)

【发布单位】龙岩市

【发布文号】龙政办〔2008〕237号 【发布日期】2008-10-17 【生效日期】2008-10-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的通知

(龙政办〔2008〕2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福建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教基[2008]57号)精神,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高全市人口素质,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通知如下:

一、增强扫盲责任意识,明确目标任务

开展扫盲教育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守法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要求;是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我市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服务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对扫盲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扫盲工作,提高扫盲效益,巩固扫盲成果。

根据省里的任务分解,我市从今年起到2010年每年要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1.6万人的任务,到2010年,全市15岁以上成人文盲率要下降到8%以下,其中成人妇女文盲率要下降到12%以下;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率要下降到2%左右,其中青壮年妇女文盲率要下降到3%左右。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扫盲责任

1、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扫盲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福建省扫除文盲工作条例》,高度重视扫盲和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和健全扫盲工作网络,切实把扫盲工作列入本部门每年的工作计划和责任目标,实行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扫盲工作制度;要将扫盲工作纳入各级相关部门、学校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工作考评、评优评先等挂钩。

2、落实扫盲对象,分解扫盲任务。由市教育局牵头,调整落实各县(市、区)文盲人数、扫盲对象。各县(市、区)要落实扫盲教学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扫盲场所、师资和经费,要充分发挥中小学、乡镇文技校在扫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督查和指导。在扫盲工作中,要注意抓好组织、教学、脱盲考试和脱盲人员的文化程度变更等关键环节。

三、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扫盲工作

1、制定扫盲工作计划。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文盲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到2010年的扫盲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2、健全扫盲机构,建立扫盲基地和师资队伍。要配备数量足够、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扫盲管理和教学队伍,依托中小学校、乡镇文技校,建立扫盲基地,形成街道、乡(镇)村各级教育网络。要明确承担扫盲教育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为扫盲教学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好扫盲管理和教学队伍的业务培训,为提高扫盲教育效益提供保障。

3、丰富扫盲教育内容,提高扫盲教育质量。要把扫盲教育同农村实用技术、法制宣传、家庭理财、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家庭教育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突出扫盲的实效性。把学文化与学技术、扫文盲与推广科技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使扫盲更加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中办班、送教上门、包教包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施教。同时,要积极开展村民和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4、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文盲脱盲工作。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外来人口中的文盲人数也随之不断增长。残疾人脱盲也是扫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文盲脱盲工作,是我市实现扫盲目标任务的重要工作,各县(市、区)要在核清文盲人数的基础上,制定出工作方案,并尽快启动相关工作。

5、落实扫盲经费,保障扫盲工作的开展。要认真落实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扫盲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加大对扫盲教育的资金投入,安排扫盲专项经费,用于购买扫盲教育设施和图书资料,培训扫盲师资,做好扫盲工作的组织实施等。

6、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控制新文盲的产生。要认真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入学、学额巩固工作,严格中小学学籍管理,从源头堵住新文盲的产生。

7、加强对扫盲工作的专项督导。市县两级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扫盲工作的专项督导,将扫盲工作纳入“双高普九”工作中,并定期对扫盲工作进行通报。

8、建立扫盲工作表彰制度。各级要建立扫盲工作表彰制度,及时表彰奖励在扫盲教育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未按期实现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在教育综合考评和表彰中不得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四、完善扫盲档案资料,建立扫盲工作长效机制

要根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我市15岁以上成人文盲率为13.74%这一数据,开展区域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各街道、乡(镇)成人文盲和青壮年文盲的人口数量和群体对象,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位,登门入户登记造册,建立完整文盲档案,形成准确的文盲基本情况资料,为今后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扫盲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建立扫盲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增文盲、流动人口中的文盲的监测,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扫盲工作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龙岩市

【发布文号】龙政办〔2009〕48号 【发布日期】2009-03-11 【生效日期】2009-03-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龙政办〔2009〕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单位:

2008年底,省综治委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设区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我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在领导机构、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年会制度、宣传教育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不够落实,成效不够理想,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林仁芳、陈万里、郭韶翔、郑如占等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都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针对薄弱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改到位,提升整体水平。为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闽委办[2009]8号)精神,全面提升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现就加强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社会工程,事关龙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2008年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落后于其它设区市,暴露出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存在重视不够、工作不落实、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来抓,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重要考评内容,正视不足,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确保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保障措施到位,全方位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确保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要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一要尽快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建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做事。2009年5月底前,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完成机构力量充实工作,公安机关专职人员要到位,确保流动人口办公室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切实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合力抓落实。二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登记)站建设。要狠抓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岩委[2008]50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基础保障作为提升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2009年4月底,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流动人口500人以上的社区必须按要求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基层公安派出所所长担任辖区管理站站长,各社区驻村公安民警为本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登记机构负责人,具体抓好辖区暂住人口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三要规范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2009年6月底,各县(市、区)完成整合隶属于公安、劳动、计生等有关部门组建的各类流动人口协管力量,按流动人口500:1或出租房屋50:1的比例配齐协管员队伍,按照统一录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协管员队伍的规范管理。企事业单位招聘流动就业人员50人以上的,应配备专职申报员,纳入协管员队伍培训和管理。

三、进一步夯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础工作

认真分析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推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一要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要按照建立社会化管理体制体系要求,完善服务管理各项制度。公安部门要以户籍管理为基础,围绕“以房管人”这个核心,加快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工作步伐,全面、准确掌握情况。劳动部门要加大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力度,结合规范劳动力市场尽快出台流动人口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引导工作。计生部门要结合计生工作,落实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证、验证及落实避孕节育,加强“双查”工作和流动人口计生责任书签订服务管理工作力度,其它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制定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二要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市、区)流动人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了解掌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各阶段专项工作,总结推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经验和做法。三要切实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岩委[2008]50号)文件要求,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2:4:4比例纳入市、县、乡镇(街道)财政预算。2009年4月底前各县(市、区)流口办应将协管员配备人员花名册,县乡经费预算情况报市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强化服务措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方位为外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推行“一站式”、“一证式”服务模式,公安、劳动、计生、建设(房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将服务职能延伸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实行“一站式”服务。改革暂住人口现行暂住证、婚育证明、劳动就业等管理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做好暂住人口居住证与全省统一对接准备工作。实行“一证式”管理,充分发挥居住证的功能作用。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子女就学、住房政策、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等方面与居住地居民享受平等权益,并履行相应的社会和法定义务。

五、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服务管理工作合力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探索完善“多位一体、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方保障”的服务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部门密切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一要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完善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店业、人力资源市场、流动育龄妇女等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谁用人、谁采集、谁输入”的原则,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直接落实到用人单位以及社区、学校等相关单位。二要互通信息,加强联系。按照“互通情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要求,加强职能部门之间沟通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定期互通工作情况,及时提供各类信息。

六、强化督查指导,切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督查指导。一要开展经常性的督查机制。市综治委将根据各阶段工作情况,确定督导重点,5月底将对各县(市、区)领导小组调整情况、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协管员配备、管理服务站建设等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对各县(市、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将督导结果列入各县(市、区)年终综治考评内容。二要建立部门挂钩督查制。从市公安、工商、税务、劳动、计生、司法、民政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分别挂钩全市七个县(市、区),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督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三要开展专项督查。各成员单位要结合部门职能开展专项督查,采取明查暗访、倒查、系统跟踪等形式,对照流动人口考评标准认真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没有完成或达不到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定人、定责限时完成。四要建立健全考评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考评要求,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开展阶段性工作检查,每半年对所属职能部门完成情况进行初评。日常检查和半年初评情况作为考评主要依据。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三月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14.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民救发(1999)7号)

为进一步提高救灾款(含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下同)的管理水平,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经民政部、财政部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理顺救灾款管理体制

根据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财政体制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负有救灾责任,解决灾害带来的困难应主要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通过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等方式加以解决。各地财政部门在年初编制预算时,要根据上年灾情和救灾资金需求编制相应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执行中要根据灾情程度进行调整,不得虚列或列而不支。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核实灾情,实事求是地提出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支出计划,为财政部门安排救灾款预算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当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地方政府通过自身努力确实难以解决时,中央可予以适当补助。各地向中央申请救灾款的报告中必须如实说明灾害损失程度、地方政府已投入和准备投入的救灾资金数额,不得虚报。

二、严格掌握救灾款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

救灾款必须严格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其使用范围是:1.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2.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3.灾民倒房恢复重建;4.加工及储运救灾物资。救灾款发放使用的重点是重灾区和重灾户,特别是保障自救能力较差灾民的基本生活。不得平均分配,不得截留、挪用,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提取周转金,不得用于扶贫支出,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救灾款的发放要坚持公开的原则。基层发放救灾款时,不论是发放现金还是发放实物,都要将数额公开。在发放过程中必须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救灾款分配要以保障困难灾民的基本生活为依据,严格把关;对救灾款的使用、拨付和管理等要加强监督,跟踪反馈,保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8〕1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工作,救灾捐赠款物要与各级政府的救灾资金统筹安排,切实发挥救灾款物的使用效能。对救灾款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及时解决。对违反上述救灾款使用规定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三、认真做好清理整顿救灾扶贫周转金的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政府部门周转金的要求,现再次重申,各地一律不得从救灾款中提取救灾扶贫周转金(以下简称周转金),不许直接或间接用救灾款设置和发放周转金。对以前提取和建立的周转金要认真清理整顿。清理回收的资金和原来设置的周转金,一律纳入同级财政专户管理,原则上专项用于各级民政部门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及仓储设施,具体管理办法由民政部和财政部另行制定。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对现有周转金的清理整顿工作。对已到期的借款,要抓紧清收。对有能力偿还而故意赖账不还的单位,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对借机侵吞国家资产、或者因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对已经形成呆账或者确实回收难度较大的借款,经当地民政、财政部门核准后可采取保留债权逐步回收的办法解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要于1999年6月底前将清理整顿工作情况书面报告民政部和财政部。民政部、财政部将在各地清理整顿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重点检查。

四、停止救灾保险试点工作

经研究,决定从1999年起,停止救灾保险试点工作,民政部、财政部不再承担救灾保险超赔付责任。目前已经实行救灾保险试点的县(市)如果继续进行试点工作,由地方自行承担超赔付责任,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停止试点的地区,应做好善后工作。请有关地区按此精神,尽快作出工作部署,并将情况及时报民政部、财政部。

五、建立健全救灾款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各地要严格执行救灾款的使用报告制度。省级民政和财政部门下拨中央和地方救灾款,必须及时抄报上级民政、财政部门,并注明款项来源。在收到民政部、财政部拨款通知后一个月仍不上报分配使用情况,将视为资金没有安排使用,如再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要求中央补助时,中央将不予补助或在考虑应补助数额时扣除已下拨未安排的部分。

省级民政、财政部门要分别于每年的4月、9月和次年1月填报《省级救灾款支出情况统计表》(表样附后),报民政部、财政部。

六、积极筹措资金,提高灾害应急反应和紧急救助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救灾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灾害管理水平,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尽快建立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增加救灾工作科技含量,提高救灾部门的装备水平。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1998年建立的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全国设立了8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点。有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任务的省级民政部门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快仓储设施的建设进度,配备得力的管理人员,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储备、调运任务的完成。没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任务的地方,也要根据本地救灾工作的需要,逐步建立本地救灾物资储备,以形成覆盖全国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满足救灾工作和社会捐助工作经常化的需要。各地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资金,以支持和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各地民政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民政救灾部门交通、通讯、信息处理等方面装备落后状况,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救灾科研工作,加快灾情评估核查、救灾预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步伐。各地财政部门要在本级预算中安排必要的救灾装备、科研及业务经费,支持和促进救灾工作,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此前发布的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有关规定停止执行。

下载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龙政综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龙政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