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4:5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库—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库—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

第一篇:读库—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

主题: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

(一)——丰富环境下的创造性思维 主讲:扶犁绘本教育工作坊

姬炤华、徐

萃、李

珂 时间:2009年8月1日下午14:30-17:30 地点: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二楼

主办:《读库》、扶犁网(www.xiexiebang.com)

老六:大家下午好。我们的讲座准时开始。首先感谢涵芬楼,这次讲座在这里得以举行非常不容易,因为国庆六十周年要到了。国庆前,他们书店要求不再举办讲座了,这次是刘继蕊和领导申请一次特例,我们的讲座才得以进行。按照我们的计划,每个月月初会有一次现场的交流活动,如果说9月份在北京做不了,我们就需要去外地继续我们的活动。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讲座的主人公,这是姬炤华,请坐,他很紧张,他们这个讲座已经做了很多次了,但是他每次都很紧张,他紧张的程度随着讲座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我和他十年前见过,他那时候还是中学生一样的小伙子,为一些杂志画插图,然后我们就失散了十年。十年之后再接上头,他已经是个画得很好的插图作者了。我们今年《读库》已经出版了三期的藏书票都是他画的,我们的读者对他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今年一年都准备让他来画。今天我见到他也是十年后的第一次,之前都是邮件和电话联系,通过电话和邮件我才知道他们做了扶犁绘本教育坊,他们的成员今天都到了。这是徐萃,和姬炤华是两口子;这是李珂,她和张东援是两口子。这两个家庭都还没有孩子,这两个没有孩子的家庭现在致力于做儿童早期阅读的工作。他们一会儿可以通过讲座来看看他们怎么样。他们此前的讲座进行了很多次了,这次我和李珂的要求是,我们的家长可能更喜欢听一些实际操作性更强的内容,所以他们对原来的一些讲座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今天第一讲是姬炤华来讲,大概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讲完之后,如果在座各位有强烈的现场交流的愿望,我们就进入现场交流阶段,就不往下讲了,下面的内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开始。如果大家还想继续听,由徐萃和李珂再接下来讲,还有半小时左右的第二讲,可能就更偏重一些方法论方面的内容。等第二讲结束之后再现场交流。我们希望今天的活动大概到5点左右结束。

我就不多废话了,请姬炤华开讲。

姬炤华:这个讲座讲了很多回了,但每一次我都有点紧张,万一又紧张了,大家多多原谅。

我们做的“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丰富环境下的创造性思维”是希望大家对图画书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是绘本。我们一般提到图画书,一般人认为图画书就是“图+文”的概念,一般我们看到的图文书都是这样的,有一个图画,配上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对图画的解释。或者反过来,图画是对文字的图解,这是我们一般见到的图文书的模式。绘本是什么?是“图×文”的概念,这个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这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本非常经典的图画书。

这是书的全部文字,这很像小孩初学写作的流水帐,单从文字上你看不出这本书有什么趣味。这本书比较长,我们就讲讲头尾,看它是怎么讲故事的。

这本书文字上看是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这里有一只狐狸窥视母鸡。母鸡走过院子,狐狸冲着母鸡扑过来了,之后狐狸就倒霉了。

但是文字上没有讲,大家是从绘画上知道这个狐狸的。狐狸经过了一系列的惊险,钻过蜜蜂房,被蜜蜂蜇了屁股跑掉了。

母鸡萝丝按时回家吃了晚饭。

没有图光有文字,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如果光有图没有文字,那么幽默的味道就没有了。这是由图和文共同来讲述一个故事,去掉了哪一部分都不能成立,这是图画书的基本的模式,绝大部分图画书都是这样来叙述故事的。不是什么来解释什么。

另外书里还埋伏了很多的小扣子。

这是这本书的扉页,你可能会忽略这一页,但当把书看完,你会发现扉页这个图是整本书的地图。所有的惊险故事都在这里展现出来了。我们传统的书,书本身比如说纸张装订成一本书,本身只是文字和故事的载体。图画书是把载体本身也当做创作的元素和材料来加以利用。我们后面会讲到这个例子。把书本本身当做创作元素,这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里也有很多例子,这个以后有机会,有一些欣赏艺术方面的讲座,到时候再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图画书不同于图文书,图画书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我们从艺术性和故事性两方面来给大家分析图画书究竟有哪些优点,和传统的图画书有哪些不同,我们如何来选择图画书。

首先我们来看图画书的艺术性。高雅的艺术作品,儿童能欣赏吗?这是大多数的家长给我们提出来的问题。孩子还小,有的家长有顾虑,孩子能欣赏艺术作品吗?他那么小,理解能力会不会不够?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把人类的早期,原始的人类和儿童经常放在一起作比,原始人类和儿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现在的成年人普遍认为他们在智力方面比我们差,理解能力、创造力各方面都比我们弱。事实是什么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法国的人类学家斯特劳斯提出了野性思维的理论,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他举了这样的例子,这三幅是原始人的作品:

分别是法国拉斯科(Lascaux)原始洞穴的岩画、非洲古人类的岩画和我国内蒙的岩画。他说你看原始人的作品和现代文明时期的艺术大师的作品来对比,马蒂斯(Henri Matisse)、毕加索和齐白石的作品:

对比下来,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谁高谁低的差别。也就是说,这些原始时代的艺术家完全可以和现代的大师媲美,原始人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是不弱的。我们看到原始人和儿童确实有比我们差的地方,差在哪儿呢?在于信息的掌握。他们和成年人比起来是掌握的信息量少,在其他方面,他们都不比我们差。这是举了一个原始人绘画的例子。我们再来看儿童绘画作品的例子:

这三幅都是学龄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可以说刚才原始人的例子已经很震撼了,儿童绘画的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但是也有家长提出过这个问题,你选的这三个作品会不会是画这三幅画的儿童比较有绘画天分,这样的儿童一定比一般的儿童好得多,没有客观性。我本人教过儿童美术班,我说说我的感受。对所有儿童来讲,在艺术天分上确实有所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像我们成年人想象得这么大。即便是不那么有天分的儿童,他在艺术上的理解力和创造力都让我们吃惊,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只是我们把他教育得最后没有成为艺术家。

现在我们解决了儿童完全可以欣赏艺术作品的问题后,我们来看看绘本中是如何体现美术史的不同艺术风格的。这里,我们把绘本叫做艺术性的图画书,把以往的图画书叫做说明性的图画书。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首先是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在第一组对比图中,左侧的是《奥菲利亚影子剧院》中的一幅图画,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和右侧怀斯的作品《草》一样,都是写实主义风格,表现现实中的场景及人物,刻画很细腻;

这一组都是素描作品,左侧的是图画书《流浪狗之歌》的画面,右侧是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之一伦勃朗的作品《两个妇人和小孩》,它们都是运用简单但灵活多变的黑色线条来进行创作;

这一组介绍的是超现实主义画风,所谓超现实主义简单地说就是描绘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或比现实夸张的场景及人物,比如左侧的图画书《妈妈的红沙发》和右侧夏加尔的《巴黎天空的花束》,就是用极其浓烈、夸张的色彩和形象来表现画家的情感;而下面一组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表现现实中绝对不会存在的景物,左侧的是图画书《梦想家威利》,右侧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达利的作品《利加港的圣母》,我们甚至可以将《梦想家威利》这一封面理解为作者安东尼·布朗向达利致敬的一幅作品,这就好像许多电影导演运用许多相同的桥段和手法来表达他们对李小龙的敬意一样:

我们再来看看抽象主义的作品:

左边是图画书《小蓝和小黄》,右边是蒙特利安的代表作《红、黄、蓝》系列中的一幅,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完全没有具体的形象;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风格的绘画:

左侧是姬炤华徐萃的作品《No!That’s Wrong!》的一个画面,右侧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怀乡》,虽然姬炤华徐萃的作品是水彩画,而吴冠中先生的《怀乡》是油画,但它们表现得都是中国水墨画的神韵,有很浓郁的中国风格。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图画书里的绘画风格是丰富多样的,世界级的绘画风格都可以在图画书中找到。这些只是绘画风格的比较,要更深刻理解绘画的艺术性,还需要从色彩、肌理、线条、形象等方面来理解。

我们举几个世界上非常优秀的插图绘画作品的例子。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强烈的个性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这部作品是有强烈尼德兰风格的作品

这是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

这是现代派的作品

这个是现代加上版画风格的作品

这是现代主义加上日本浮世绘的作品

这是野兽派风格的作品

所有的这些插图风格背后都有文化的来源,也就是有艺术史上的根据的。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儿童不仅可以了解绘画本身的艺术个性,还能通过他们了解作品所代表的历届美术史的艺术风格以及产生这些艺术风格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部分可讲的东西特别多,将来有机会我们做艺术欣赏方面的时候再探讨。

我们看一下说明性图画书的例子。提到说明性图画书,也有很多家长和我们讲,过去给孩子看的很多书,有个问题觉得很迷惑。大家看这个插图,家长和我们说,小动物都很可爱。难道儿童书不应该可爱吗?他们印象里,儿童书都应该是非常可爱的。这也是我们成年人对儿童阅读很大的误区,儿童书到底要不要可爱?儿童为什么可爱?儿童一般都长得非常可爱,大大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这个可爱有一个名词叫做“丘比特现象”。不仅是人类,哺乳动物包括爬虫幼年时期都很可爱,为什么?这是为了让成年动物愿意照顾他们,他们本身没有自觉到自己很可爱。小狗走在街上,毛茸茸的很可爱,我们拍了照片,给小狗看,他不觉得他很可爱。对于小狗来讲,他的注意力在于如何寻找食物生存下去;对于儿童来讲,他是要如何成长来获取信息。如果我们把可爱的东西强硬的塞给他,有一种自作多情、对牛弹琴的感觉。儿童书是不必可爱的。

这个插图的字面意思是说,许多小动物一起上学,现在它们放学了一起回家,有这样一个现象,这些熊、猫、兔子,我们发现它们长得很相似,它并没有熊和兔子的特征,反倒是像一群小孩在一起开化妆舞会。为什么会这样?我曾经做过说明性的图文书,今天就做一回“污点证人”来“3·15”一把,说说图画书的制作过程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模板,出版社说我需要一个兔子,加上耳朵就是一个兔子,出版社说需要一个狗,我就把这个耳朵去掉,换上一个狗的耳朵,他说我需要一个猫,我就加上一个猫耳朵,说我需要一个人,我加上这种头发就是小女孩,如果说需要小男孩,我就换上小男孩的头发。

为什么这么做?艺术创作是创作的过程,说明性图画书是一个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和创作过程是不一样的,生产过程最要紧的不是说你去生产什么,而是你生产的速度,为了很快的大量的去生产,因此才有了这样一个模板。

刚才我们看的是形象,下面我们从色彩方面,从绘画过程来讲,看看如何上色的。我们以苹果为例,这是上色过程:

一个苹果开始,所有的苹果,然后是梨,然后是盘子。我是北京的一个画家,出一个线稿,我把这个线稿交给一个工作室,他们可能不在北京,可能在深圳。他们开始上色。在这个过程中,我这个画家和工作室之间可以不沟通、不交流甚至可以不认识,发给他我就不管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错误,有些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

这幅画看起来像画家给儿童二条地平线。本身画家给出了地平线,这里有树,小孩比较近,地平线比较远,但是上色之后这里又有了一条地平线,说不清楚是天空还是海洋。怎么回事呢?我自己猜测,大概是想后面做一个天空的背景,但是这个照片不太合适,他就简单的加了一个蓝色,但是为了和天空衔接,这里加了点白就是白云了。但是从他的角度来看,他的活交待了,出版社也过了,但是任何一个儿童都会觉得这是一条地平线。

这一幅,哪儿出问题了吗?这个草和蘑菇就没有涂颜色,干得太快太马虎忘记涂了。

这一幅的毛病在这里,从字面上来说,这是冬天天很冷,玻璃上有哈气结成了冰凌。制作的人应该把黑线条去掉,体现冰凌的感觉。但是他没有去掉,这就出现了两个意思,如果家长给孩子读,这是冰凌,但是如果没有文字,这就是把玻璃敲碎了。儿童是很聪明的,你想骗他是骗不了的,他的感觉非常敏锐,他第一感觉是玻璃被砸碎了。如果我们告诉他这是结冰凌,他就乱了。一本书才十几元,但是这样的错误有很多。我们暂时介绍这三个。

再来看一下艺术类的图画书的过程,我们以风景为例。

这一步一步往下走。最大的区别就是,从第一幅的时候,这幅画上就有大概齐有门、有屋顶,一点一点的,艺术类的绘画是这样的,就好像这里放着一个景物,我们把它糊上一堆纱布,再一层一层的揭开,揭一层就清楚一点。除非是特别高的高手,很难看到从一个一个苹果开始。画家是对自然界自然现象的再现,法国有一个雕塑大师罗丹,他有一个著名的作品《上帝的手》,他自己解释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手,为什么叫这是上帝的手呢?上帝造物的过程和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是一样的,艺术创作非常符合宇宙的源结构,宇宙的产生是无数的局部彼此之间互有联系的整体,每一个局部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我们很难把它孤立的从一个苹果开始,如果这样就难以顾及其他。艺术的创作和说明性的图画书的创作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这是法国莫奈的组画,法国里昂的大教堂。同样的地点,三幅画的差别非常大,色彩的差异也非常大。这是莫奈在不同的时间对里昂教堂进行写生,(从左到右)分别是早晨、阴雨天和傍晚时候的效果。莫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有一次他在英国写生,画一个地点,滑铁卢大桥,这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在英国战败而建的。当时这幅画展出的时候,伦敦的观众反映非常强烈,说通过莫奈的画才知道,伦敦的雾也是有颜色的。这是一个色光的原理,我们用一幅图来简单说明一下。

我们拿一组静物,先用太阳光去照射它,是这个颜色(左上图)。然后我们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我们分别把色光的每一种照射这组静物,得到这样的效果(2红、3黄、4绿),在正常情况下,绿色的搪瓷碗在红色光照耀下是绛红色的;这是黄色光照射的,蓝色的花盆变成了绿色的;玫瑰红的液体在绿色光照射下像墨汁一样。平时我们看到的颜色,是由于光的反射,我们看绿叶是绿的,并不是说叶子百分之百就是绿的,原因是绿色的叶子把其他颜色的光都吸收了,它不喜欢的是绿色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就是绿的。如果我们把绿光掐去,它就不会是绿色了。这个色光的原理有很多的应用,我们的交通标志做成什么颜色,夜晚独自出门穿什么衣服,都有这个原理。我们回去可以拿一个白布,拿一个橘子放在上面,你会发现靠近橘子的白布会变成橙色。

这是画家利用色光原理写生得到的结果,只是画家再现自然。更高层次的是画家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主动利用色光原理进行创造,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艺术创作归根到底是有话要说,画家也是用他的画笔在说话。

我们举一个例子,这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名作《奥菲莉亚的影子剧院》,奥菲利亚是一个老处女,一生都在剧院里,给台上的演员提台词的。舞台前面有一个突起的小窗子,观众看不见,演员看得见,演员在台上经常忘记台词,有一个人在那里提台词,奥菲利亚就是做这样的工作。后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剧院关门了,奥菲利亚就失业了。她带着这个皮箱到处流浪,给愿意看戏剧的人表演戏剧,她在剧院收集到了很多戏剧的影子,走着走着来到了海边,前面没有路了,她觉得自己累了,该歇一歇,就坐在了海边。这就是这样的场景。大海、沙滩和天空和奥菲利亚自己和她的皮箱都被渲染成蓝灰的色彩,很好的表现了奥菲利亚当时绝望、抑郁的心情,这就是画家利用色彩来表现自己要说的话。沙滩实际上并不是灰的,蓝天有时候是灰的,但是奥菲利亚自己的衣服,大家去看这本书就可以发现,都是这种灰色。

同样是表现大海,看这两幅,作者不是一个人,上色也不是一个人,出版社也不是一个出版社。但是我们看到在很多认识上都是相同的,大海都是蓝色,太阳是红的,树是绿的,都是平常的固有色。这里没有太阳,就安排了一个船,还是红的。东西虽然多,但是带给我们的信息几乎为零,在这幅画里画家没有话要说,当他没有话要说的时候,他带不给你任何的信息。但是《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的画面非常简单,就是大海和人,但是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儿童在欣赏艺术的问题上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有的时候比我们成人还强,你能够看出来这之间有差别,儿童也一定能够看出来。

我们来看一下线条。上面的图是说明性图画书的线条,有一个特点,所有的粗细都差不多,线条承载的变化也是非常少的,几乎没有什么信息。为什么这样呢?还是制作过程决定的。这类插图在创作过程中,出版社还有一些很奇怪的要求,线条必须封口,涂颜色的时候不会漏出去。

这是奥地利画家埃贡·希勒(Schiele)的作品

这是克利姆特(Gustav Klimt)的作品

这是我国黄永玉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线条非常丰富,粗细变化不同。我们看看希勒的作品,这个画家二十几岁就过世了,生活的时代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期,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对现实非常不满、绝望,希勒也非常抑郁,我们通过线条可以感觉到抑郁和神经质的气质。克利姆特也有一些抑郁,他的油画画得非常辉煌,有很多的小东西甚至贴得金碧辉煌的东西,非常优雅、非常零碎,希勒的画里人物身上什么线条都没有,就是一个大方块,但是克利姆特很细致,是细致的忧郁。黄永玉画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线条都飞扬了起来,你就可以看到他的英雄气概。真实的人可能出不来这个动作,比如黄永玉画的小李广花荣,山都是斜的,但是你看起来他是真实的,心理上的真实。而另一类作品(说明性图画书),无论是心理还是感受上,都不真实。

什么是肌理呢?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总要利用一些材料,材料的物质构成会留下一些痕迹。我们用泥巴捏出一个东西来,我们用金属去雕塑东西,用石头打造东西,同样都是雕塑,但是质感不同。这样的东西就是肌理(物质内在质地构造的外在反映,也是形象的表面质感)。

这一幅说明性图画书里,鲸鱼、海、天都是平面的,这画没有任何的肌理,作者没有话要说。

这一幅插图作品,大家看乌龟和沙滩,还有天空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肌理,原图的沙滩做了非常细致的肌理效果,有的画家甚至用沙子直接往图上贴。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乌龟壳非常的粗糙,甚至可以用手去触摸他?

这是韩国画家的插图,画的是韩国和日本的小木屋,韩国和日本是海洋潮湿的气候,上面的肌理效果让你感觉到你进去之后踩到上面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上面长了大量的苔藓和青苔,甚至可以感觉到鸟在屋顶上嘎吱嘎吱的声音,木屋摇摇欲坠的感觉。我们从这幅画上看不到(鲸鱼的那幅)任何的信息,天空和鲸鱼都是虚假的,没有一只鲸鱼和海洋的水面创作这样的一种质感。我们再看看技法。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图画书都是手绘的,是不是好的图文书都是手绘的?电脑的是不是不好?不是这样的。我们看看艺术性图画书有什么样的可塑性。这是艺术性比较高的插图,这个差异非常巨大,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全部用电脑制作的。

这是一部水彩风格的插图

这是版画套色的插图

这是油画风格的插图

这都是用电脑制作的。也就是说,材料不是重要的,画家用什么材料,用青铜去铸造一个雕塑,铸造成这样(苹果)也是很糟糕的。这个体现在创作的意识,要表达什么,而不体现在工具材料上。

我们从艺术性上来看艺术性图画书和说明性图画书的差别。

首先我们来看故事性。这本《爱心树》是非常感人的作品(左1)。《精灵鼠小弟》是戏谑的漫画式的作品(左2),《猫太噼哩噗噜在海里》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左3),《我有友情要出租》是生活化的故事(左4)。《犟龟》是有哲理的作品(左5)。

我们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是“三只小猪”,我们可以看到民间传统故事的原版,还有是现代传统版,剩下的是图画书的表现。我们看民间传统故事。这个故事不太好找,完全不改编的不太好找,我们费劲周折在前两年的大陆出版社找到了《三只小猪》的民间故事。

讲的一个大恶狼要吃三只小猪,三只小猪建了草房、木头房和砖房子。狼很轻易的吹倒了草房,就把小猪吃了,也很快的毁坏了木头房,把另一只要猪吃了。第三只小猪盖的是砖头房,狼弄不坏这个房子,就从烟囱上钻进去,小猪在下面生火,烟一熏,狼掉了下来,小猪把锅盖子盖上,之后把狼煮熟吃掉了。这个故事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别扭。

后来故事改编了(近现代传统版),前两只小猪没有被狼吃掉,而是跑到了第三只小猪的家里,三只小猪一起生火,把狼尾巴烧了。坏人得到了惩罚,没有人死亡,这是最低成本的解决矛盾的结构。

我们来看图画书的表现,第一本书是《三只猪(Three Pigs)》:

这是我开始说的,不仅仅是承载故事而已。开始仍然是狼吹房子,但是狼吹得劲头大了,小猪被吹到了书外面,小猪的风格是特别写实的,而故事里的狼是类似钢笔画的风格。小猪被吹到故事外面,狼就找不到小猪了。

我们注意观察儿童,儿童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上次我们在一个地方做讲座的时候,他们给儿童活动的现场有一个空间,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小孩特别喜欢那个空间。我们小时候在家,都特别喜欢把所有的柜子都打开,看到有空柜子,就躲进去。这个小猪也是,约着兄弟到故事外面去,跳进去跳出来,就在那里玩。

三只小猪在虚构的空间里来回的飘荡,一会到这个故事里去,一会到那个故事里去。这里进入了一个故事《鹅妈妈童谣》,他们头出来了,屁股还在这个故事里,屁股和这个童谣的风格是一样的,但是脑袋是写实的风格。

后来他们来到了《乔治屠龙》的故事,两只小猪和龙成为朋友了,觉得它被乔治杀了太可惜。乔治拿着剑奔过来了,这一刹那,小猪把龙也推到了故事外面。

小猪还在虚拟的空间里收养了一只猫,带着猫和龙回到了原来的故事。狼还在那里找小猪呢,突然门一开,龙把狼吓跑了。这是原来三只小猪的说明文字,龙脑袋出来一下子把文字都撞碎了。后面一页是他们在做饭,直接把文字撕碎了烧了。文字不再起重要的作用,而是成为了图画的一个主角和元素。

我们来看《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True Story of the Three Little Pigs)》,更有意思。

大野狼接受了一次采访,他在采访中替自己叫屈,原来三只小猪的故事是对他名誉的侮辱,是不真实的。实际情况是:“我在给我的姥姥做三明治汉堡包,发现糖杯子里没有糖了。我就去小猪家里借糖,我正好感冒了,刚到小猪家门口,打了个喷嚏,房子太不结实了,就把房子弄倒了,小猪被压在下面露出一个屁股。人都是有缺点的,看到猪肉我不吃对不起我自己,于是我就把他吃了。后来到了木头房子门口也是这样。后来到了砖房,我打了一个喷嚏,房子没有倒,记者就来了,我就成了杀人犯。”

狼在监狱里看到这个报纸一生气就把它撕了,报纸的名字叫《猪日报Daily Pig》。

大家再仔细看这本书的封面写着《狼日报Daily Wolf》,这篇叙述是发表在《狼日报Daily Wolf》上。右下角是猪的小手,猪看到这个肯定也非常生气。这个故事看似是个玩笑,实际上蕴含着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就是教给儿童如何正确的认识事物和认识历史。我们知道,历史我们今天的人是无法看到的,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呢?你是通过别人的转述。一个人的转述再公正,必然要带着自己的喜好,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古人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经常和家长开玩笑,这本书没有讲什么太大的道理,但孩子以后买房子还有用,不要听卖房子的说得怎么怎么好,可能还没有住呢,就倒了。

下面的故事是《等等没颜色了(Wait!No Paint!)》。作者也参与进来了,成为了主角。

首先这个故事一上来就非常有意思,三只小猪不是因为长大而离开妈妈,是因为猪妈妈太能生孩子,家里装不下了。小猪就去盖房子。

第一只小猪盖了一个草房子,这个时候画家的桌子上有一杯橘子水倒了,把房子给冲倒了。

第二个房子,画着画着红颜色没有了,三只小猪脸原本是粉扑扑的,但是没了颜色,三只小猪就非常不满。画家说我有绿颜色,涂个绿颜色吧。

三只小猪就认为受到了侮辱。突然外面来了一只狼,三只小猪说怎么办,画家说给你画一个迷彩迷惑他一下,还把一只小猪画成了小丑。

然后他们生火,红颜色没有,白颜色的火,不热。三只小猪急了,画家说我把故事改了吧,改成一个小女孩和三只熊的故事。小女孩到熊的家里,把人家的粥都喝了。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猪不满意,反派的狼也不满意了,说画家太没有专业精神了。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下面的故事是《三只小狼和大坏猪(The Three Little Wolves and the Big Bad Pig)》。上辈子有英雄,不是说下辈子都是英雄。岳飞的子孙岳钟麒后来不是也降清了吗。三只小猪的后代是一个大坏猪,狼的后代是三只小狼。

大坏猪看到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很生气,就拿了一个大锤子来报复。三只小狼已经不用一开始盖草房子了,盖的是砖房子。大坏猪拿锤子一砸,房子就完了。

小狼说我们盖一个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像碉堡一样。大坏猪用了电锤很容易就弄坏了。

小狼就造了一个更结实的房子,而且弄了一个银行保险库的大门,还是被大坏猪炸开了。

小狼继续流浪,说看到什么就用什么吧。他们看到一个动物在卖花,他们就买了很多的花,搭了一个房子。大坏猪说,这个东西我一吹就倒,太容易了,他准备吹,吹之前吸了一口气,吸进去很多的香气,产生了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他决定先不吹这个房子,先围着转几圈。

三只小狼邀请他进去,招待他一些茶和糕点,聊了聊。觉得对方人不错,一沟通就成为朋友了。大坏猪决定我就不出去了,住在你们这里,于是他们就生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教给儿童如何化解矛盾的书。一个人要成为人,第一要接触的就是如何和周围的人沟通,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如何解决,这是儿童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本书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把这些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我们看主角关系(价值观及表述方式的时代演变)。前两个故事里主角关系都不变。后三个故事有了改变。前两个关系是陈述式,后面是现代主义跨时空的方式,采访的方式,跨空间多方对话的方式,还有就是普通的陈述方式。第一个故事是结果是死亡,第二个故事是去除了恐怖环节的皆大欢喜的故事。下面的是有非常有趣的不同的结尾。

我们看一下说明性图画书(固化的价值观及表述方式),我们也选取了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出版时间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也不同。主角关系不变,表述方式不变,结果和原著无差别。几本书的封面都非常一致。就好像作者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方式表现这个故事。唯一的不同是名字的表述上,彩色注音版、儿童故事版、故事精选和有声读物宝典。

家长还要注意人类价值观的时代演变,十三世纪的圣坛的画和十六世纪的画区别很大。十三世纪的画里面,圣母没有母性的感觉,耶稣是一个小大人,是缩小比例的人而不是一个儿童。在三百年过去了,这幅画中,母亲和祖母身上有了慈爱的感觉,小耶稣也是个儿童的模样。在这三百年间发生了什么?就是文艺复兴。这是人类文明的大跨越。其中一次是文艺复兴,人类开始认识到人的价值,另外一次是人类开始尊重妇女和儿童,把儿童平等的对待,了解儿童的心理,这次跨越发生的时代很晚。

这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欧洲的一所监狱,这里关押的都是少年犯,正在放风,每个人脚上都拖着大铁球,还有看守。当时的儿童哪怕是偷了一个苹果都会被判苦役。这是几百年后今天的情况,今天不会发生这种状况了,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会发生。人类对于儿童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之前,人们认为什么是教育儿童?是教训儿童,而不是平等的对待儿童。

图画书也有一些不符合时代价值观的问题。有这么一类思潮,在中国包括现在的美国都很流行,这个思潮的一个特点是逆反,反主流(见上图)。我们的建议是这样的,儿童这种反主流、逆反不教,到了十七八岁自然就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到了一定的年龄,由于荷尔蒙分泌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固执状态,从年龄上看他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还像小伙子一样不成熟,依然逆反。这就是人在一定心理年龄的时候需要度过,而他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和强烈的影响,就把这个固定下来了。我经常爱看一些美国电影,我发现美国有很大岁数的人像十几岁的小孩一样体现出逆反的心态,我觉得有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太早的时候,看一些能够引起他逆反的书,他到十七八岁看这些书是有好处的,但是你现在给他看,他会觉得这是好的这是美的,形成心理固执状态。

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尊重他人,上图是《杰克Jack和豆蔓》,杰克获得了豆蔓,他通过这个豆蔓到了天上,偷了巨人的竖琴,巨人就追他,最后巨人摔死了。写这个故事的人可能也觉得说不过去,就加了一个前提,巨人是一个吃人的魔鬼。问题是,吃不吃人和偷不偷他的东西在法律上是两个问题,并不是说他吃人就可以偷他的东西。有一个作家编了这么一个故事,杰克是通过豆蔓到了巨人的家里,巨人的眼睛花了,杰克帮助他,两个人成为了朋友。他转化成了孩子如何看着老人去世,如何送老人去天堂。这是非常好的转变。

我们不建议动不动就把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的方式,例子就是哪吒闹海(见上图)。其实这个连环画非常好,哪吒把龙打败了就很好了,但是还要扒皮抽筋,这就有点过了。还有就是水浒传,这里有很多的东西不合现在的价值观,也不合当时的价值观。比如说李逵,江州劫法场的时候,谁也不管就是拿着斧子砍过去。我们有句话是“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给孩子改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这些图画书都不妨给儿童看,怎么处理呢?我们有一个建议:这一类图画书在儿童的书架中不占多的份量,20%就可以了。让孩子接触到丰富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给孩子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对的,一定不要莫宁两可,不要兜圈子。

绘本能够为儿童带来什么?我们举一个最著名的大鼠实验。心理学家找了三组大鼠。

第一组是把大鼠的生活环境弄得非常贫瘠,笼子都漆成灰的,把食物也弄成糨糊糊的。第二组有生活必需品,第三组是给他一些娱乐,味觉的刺激和视觉的刺激,还有一些小转轮等玩具。等这三组大鼠长大之后,心理学家就准备了一个迷宫,在迷宫的中心插上食物,让这三组大鼠自由的寻找食物。

环境最好的有很强烈刺激的大鼠最先找到了食物,第二组大鼠找得比较慢,但是找到了。居住环境最不好的大鼠甚至没有找到食物。

之后心理学家给他们进行了解剖,最先找到食物的大鼠脑子比较大、重,皮层厚,这是在丰富环境下培养的,而找不到的比较小,比较轻,比较薄,没有丰富的思维。绘本就可以给孩子带来丰富的环境和思维。

这是像中国山水水墨画一样的树,有像棒棒糖一样的树,有像一陀一陀的鸡冠花一样的树,还有很细致的剖面图一样的树,以及模仿儿童绘画的树。任何一个儿童看到这个之后,都会明白这就是树,不会不明白。树有这么多的表现方式。我们看一下,说明性图画书的表现:

我们分别举例子,左边两幅是电脑绘制的,第三幅是水彩绘制的,我们看看树的表现上没有什么差别,无论是电脑绘制的,还是手绘的。我们先看这幅第一幅和第三幅图,都是上面有一个棍支起了树叶,中间这幅是把树叶还原成一片一片的,第三幅图只是简单的叠加起来,还是圆圆的感觉。

我们看单一环境下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单一环境下会有固化性的思维,上面这三幅图是三位艺术家的三件不同时期的作品,这三幅作品都是非常受官方肯定的得奖作品。都是海报作品,分别是迎接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上海世博会,内容相同,艺术家也不是一位,但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用相同的元素去表现同样的主体,我们把主体抹掉说这是庆祝建党六十周年也是成立的。这些元素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丰富化的环境下能够产生什么?能够产生创造力。

这是一位世界级的海报设计大师金特 · 凯泽的作品,三幅海报是他一个人设计的,内容都是爵士乐。却产生了这样不同的差别,如果我不讲,大家从图上就可以看出来究竟在讲什么。第一幅海报是用黑人的大腿形成了萨克斯的形状,萨克斯是爵士乐的标志,爵士乐也是黑人的创作,包括蓝、绿、红这些颜色就使我们想起咖啡厅,因此这幅海报是一个经典爵士乐的音乐会。第二幅是用爵士乐的

第二篇:图画书阅读与儿童非智力发展

图画书阅读与儿童非智力发展

王姗(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贵州遵义563002)

责任编辑: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12卷第1期

摘要: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当前,图画书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语文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但图画书如同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它除了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外,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等非智力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图画书;学前儿童;阅读

图画书一词来自英语“picture book”,在日本和中国台湾被称为“绘本”,我国通常称为“图画读物”、“图画故事”,也有俗称“画书”或“小人书”,现常称为“图画书”。它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其不同于其它文学形式之处,在于它是以图画为主,配合简单的文字,通过图文结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独特的表达系统比较契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先生曾指出:“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1]图画书如同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它除了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外,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等非智力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学会感动,滋养身心

一本好的图画书,字里行间常洋溢着脉脉温情与浪漫诗意,不仅孩子甚至大人也常常会不自觉地被书中温馨的画面和文字感动。走进图画书,你会发现书中处处有爱的表达,表现亲情和友情的作品在图画书中随处可见,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瞬间常常都会打动孩子那敏感的内心。玛格丽特·威尔士·布朗的《逃家小兔》就是一本让人着迷的图画书。温馨而动人的画面,简单而让人回味的故事。书中讲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兔子想知道妈妈有多么爱他。于是试探性地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一条小鱼,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鱼,我就要变成渔夫,用钩子钩住你。”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渔夫,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你要去的地方。”小兔说:“如果你变成风,吹着我,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树,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住你。”

首先,这本图画书的文字就是一首妙不可言的幼儿诗,温暖亲切的情意,奇特美妙的想象,回环往复的节奏,读着就让人心生美感和暖意。同时,阅读这本书,你会惊叹于作者画面中充满爱意的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其中有一幅画面,小兔变成了一只鸟,长出了一对翅膀,可下半身还是兔子的形状,兔妈妈就变成了兔子形状的树,双臂伸开随时迎接着小兔子飞回家。这样的作品让孩子从小兔子和兔妈妈一次一次的对话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中,感受到无以言表的温暖和感动。

安妮塔·婕朗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表达的则是关于父爱的主题。该上床睡觉了,小兔子对兔爸爸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可猜不出来”大兔子说。“有这么多”他用力伸开双臂。大兔子的手臂更长,它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小兔子又是倒立,又是跳,但他总是比不过大兔子。小兔子困了,他看着天空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叶子铺成的床上,低下头亲了亲小兔子,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2]

爱本身是抽象的,是人内心的一种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表达爱,是让很多家长觉得有些头痛的问题。而此书,作者巧妙地用一大一小两只兔子,把生命中那种最原始的父子之情浓缩在短短的一段对话里了,爱的表达在书中是如此的具体、形象而生动。对“我有多爱你”的话题,小兔子和兔爸爸谁都不愿输给谁,用自己的全力表达着,但,爱如海洋,博大而深远,无论怎么表达都觉得不够。通过故事,孩子可以真切、形象地感受着彼此的爱有多深,当妈妈和宝宝一起在睡前阅读这样的图画书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呢?

比起认识更多的字,背熟更多的诗,图画书对于生命真谛的诠释更为珍贵,好的图画书,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似“无声胜有声”,在这样一种温情的滋润和感染下,孩子的内心情感会变得越来越细腻、丰富。

二、扩充经验,健康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必须从一个完全依赖成人照顾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小小孩。他们要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游戏、自己刷牙,要自己完成很多任务,对于孩子而言,在这些历程中所要面对的挑战及挫折的心情,是很需要被理解的。主题多元的图画书,刚好可扮演协助孩子学习各种主题、扩充孩子生活经验的重要角色,幼儿可由体验书中主角的经验,产生对自己的认同与喜爱;也能通过阅读书中主人公的经历产生更多勇气尝试新鲜事物。因此,幼儿大多喜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情节,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每个问题、可能

有的种种感受在图画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或者得到共鸣。

日本作家筒井赖子和绘者林明子70年代创作的作品《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就描写了日本儿童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心理和生活体验。故事讲的是五岁的小女孩小美,因为妈妈要照顾小弟弟分不开身,突然被指派工作,去商店买牛奶。小美平时常常跟妈妈上街,但自己一个人去,还是第一次呢!小美和所有五岁的孩子一样,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她大着胆子接下了任务,兴奋地走出家门,但是越走心里越害怕,尤其一辆速度很快的脚踏车飞驰而过,让小美的勇气一点点消失。还好,这时遇到好朋友小毛,在小毛既惊奇又佩服的问话中,小

美又找回了勇气。但是,要完成一件事,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前头还有不同的状况等着她:走到斜坡上,一不小心跌倒了,钱掉了,要赶紧找回來;好不容易走到商店,小商店里一个人都没有,小美深呼吸了一口气,想叫得大声一点,可发出的声音,谁也没听到。她又深呼吸一下,终于大声了一点,可身后却偏偏来了一辆汽车,汽车的轰鸣声盖过了她的声音,小美的心咚咚直跳。接着小美又被来店里买东西的叔叔和胖阿姨打断,等老板娘注意到她,她竟然委曲地掉下了眼泪,但又怕人家发現,拿了东西就跑,忘了妈妈叮嘱的记得找钱的事。对于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无异于是一次冒险之旅。这个故事十分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作品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遇到的种种情景,作家将买东西的整个过程,从小美接受任务的兴奋,执行中的小心、专注、紧张、担心、慌乱,直到最后包含复杂心情的眼泪流出,把人物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许多小读者在读了这本图画书之后,开始尝试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了,而读过这本书的孩子,上街买东西时心中自然有小美的影子,遇到同样的情景就会更懂得如何坦然应对。

图画书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人、事和物,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幼儿阅读图画书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与图画故事书的接触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着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对学前儿童而言,阅读即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已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形中扩展了自己的经验。[3]

三、学会倾听,养成习惯

学会倾听,是获取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良好品质,常言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幼儿时期是养

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然而,幼儿天生活泼、好动,个人意识比较强,喜欢表现,不习惯倾听。要让这些以个人为中心的幼儿学会倾听实在是不太容易,用说教和强迫的方式显然又不可取。什么样的方式更人性、更合理呢?我想阅读图画书,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错选择。

图画书是“亲子共读”的最好材料,有利于亲情的连接,有利于进行温馨的文学启蒙。幼年儿童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其阅读活动也自然在这两个环境中进行。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家庭中的阅读常常有父母的陪伴。父母和孩子一同阅读图画书,共同完成对故事的解读。[4]幼儿在这种与父母近距离接触中聆听故事,逐渐养成倾听习惯。因此,图画书往往不是把书买来让孩子自己看,而是大人读,小孩用眼睛看图画,用耳朵听大人读,这是最正确的读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把他抱在怀里给他读。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就握着孩子的手给他读。父母每天都能用半个小时静静地、有感情地读书给孩子听;不断用书中充满爱心的语言对孩子讲话,幼儿在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自然而然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当然,学会倾听不只是孩子的责任,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有时会对书中的画面,展开联想,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或教师,也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说出他的想法时,不要急于去评价对与不对,而应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无论孩子的想法是一气呵成还是断断续续,都不要随意打断,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他耐心倾听别人提供了心理基础。

四、爱上阅读,享用一生

读图画书时,孩子们常常被打动,或如痴如醉,欢呼雀跃;或入情入境,潸然泪下,这就是图画书的魅力。当它把愉悦带给孩子们时,也就把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5]我们要让孩子们通过快乐阅读去打开那一扇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要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健康发展。

图画书阅读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能带给幼儿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娱乐幼儿的身心。每当孩子阅读时,他会移情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绪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这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化情感是非常宝贵的。[6]而且阅读本身就能带给幼儿莫大的快乐,我们从孩子看图画书时脸上兴奋的表情,从孩子嘴里发出的各种配合画面的“音响效果”,就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快乐。正是由于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幼儿才会不厌其烦地要求老师给他讲同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每当孩子沉浸在图画世界中,当他一次又一次地翻阅让他着迷的图画书时,图画书阅读便带给他无限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这种快乐体验为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播下了快乐、自信、积极向上的种子。新西兰图书馆馆员多罗西·怀特在《关于孩子们的书》中曾说“: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也是孩子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因此,了解书的内容只是让孩子读书的目的之一,让孩子喜欢读书,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变成小书迷,才能让孩子享用终生。

总之,“受到图画书滋养的一代人,会因为它的影响,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甚至是人生态度都会有所改变„„至于它的内容,它的呈现世界的方式,对一个人的作用就更大了”。

[7]受过图画书熏陶的儿童,精神世界将更开阔,生活也将更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1997.[2]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3]孙丽丽.与书为伴———婴幼儿阅读行为的发展[J].幼儿教育,2006,(18).[4]方为平.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袁晓峰.让孩子去热爱与渴望———“绘本快乐阅读”课开发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人民教育,2006.[6]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7]梅子涵.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

第三篇:《幼儿园儿童图画书教学初探》

《幼儿园儿童图画书教学初探》

浙江 朱静怡

课题研究的背景:实施“发展能力课程”的已有经验

整体背景中思考,不能孤零零地研究某一个问题。

以杂志为教材。

大班是抽象思维萌芽。

孩子的概括能力.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如何推进孩子发展。

教具少,而且花很多时间去做低层次的劳动,且收效少。

影响思维与表达的教具。借用儿童读物来说话,方便老师方便孩子。将《东方娃娃》、《智力》作为看图编应用题、智力游戏等等。杂志栏目多。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语言,阅读属于语言的一部分,只有语言搞清楚了,才能搞透阅读。

在家里会说,不代表在幼儿园会说。幼儿园里是看图说话。不会发言不等于不会说话。

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表演

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作为第一点。

表达:表达自己的心愿与感受;交往交流;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理解,第一层面是接受,第二层面是表述,口语与文字的转化。对文字不是一味的回避,关键是对文字语言价值的理解,通畅、简洁、韵律。

国外重视早期阅读对我们的影响。

新纲要的提出,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的过程。每一件事情都有背景,用好力气。新纲要第一次明确的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学的目标体系。图书市场可供幼儿阅读的丰富资源。

拓宽教师眼界和教学选择范围。

有图书出版单位向我咨询关于图画书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借鉴说书先生的“且听下回分解”,焖一焖。

大班绘本解读

早期阅读与原来的故事教学、看图说话有何区别。

在一线中说顺口的话就成为自己的理论

一、我对儿童图画书的认知

儿童图画书是图文并茂,反映儿童生活经验的书。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从文学角度,有文学性、生活型、教育性、情趣性。

2.从美术角度:美术表达形式多样性、物象形态的生动性、色彩的鲜明和协调性鲜明。挖掘美术元素促进阅读。

3.从结构角度: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

孩子对那里感兴趣,就到那里做文章,让孩子表说个够、看个够,然后教师画圈引导有序。

二、我对儿童图画书教学的认知

1专家对早期阅读的诠释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里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早期阅读应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有关的内容。认字是方式之一,但幼儿正规的大批量的认字不可取,故意回避文字也不可取。

早期阅读经验包括翻阅图书的经验,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理解图画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图画制作的经验。

早期阅读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进程,早期阅读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和交流的过程。

不要急于开花,让花苞大一点再大一点

2儿童图画书教学的特征

作为新元素应该融入幼儿园主课程,它和其他教学一样,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儿童图画书作为教材,对幼儿施予教学,获得与文本相关的自然知识、人文经验,更重要地得到资助阅读的机会和能力,让“教”与“学”共赢。儿童图画书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儿童图画书教学是儿童读物教学的一部分,儿童读物教学是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儿童早期阅读教学是儿童语言教学的一部分。

儿童图画书往往承载着反映儿童生活经验的童话故事,所以实施教学时它与常规的看图讲述、故事教学相同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关键在于它是以书本的形式出现的。

有序观察前后联系

同归,殊途。图画的信号:看着图,书本的形式;声音的信号:凭借着听,看图是辅助于听。

用手翻书更带有游戏性。

图画书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用手翻书。人类文化史用手创造的,所以,教育孩子从小用手翻书很重要。——松居直(日本)

书是语言文化,又是用手的文化,通过不同速度,快和慢,正和反不同方向翻阅书本,就如同时导演这本书。——松居直(日本)儿童图画书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对数的一种感悟能力。

方位知觉:右上角、远与近、大和小、在中间、上下结合激发幼儿好奇号文的兴趣和学习行为。

老师要做崔永元。师生是切入口,生生互动是长久。只有生生互动才能相互学习。上课以孩子的情绪为标准,不会以听课者的情绪为标准。不是给人看的,而是孩子喜欢的。人激动了就会有声有色。听到信号后作出反应就是常规好。信号的内容是此时此刻。老师的威是需要的,爱是基础。多次要求之后就会有威。威是教师说话算数。喜欢,是因为教师有知识。老师要说话算数,不断跟着孩子去学,这才有威信有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有长有短,与小学不同。

培养幼儿观察图示和关注图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写日记是为写大文章做准备。

练习说好一段话。小中大班,词句段。孩子的比喻比比皆是。

小班孩子用筷子,可以刺激手眼协调。

夹年糕:滑滑梯、双双兹。

2岁半的孩子到处都是比喻。肢体的经验。

为了说好段,更要做好段落的划分,做好前后逻辑顺序判断。

培养幼儿对相关文字、符号、特殊图示的兴趣。

例如:呸!标点符号;动线;

感悟图示与口语的关系、口语与文字的关系。

得意在心里就可以了。

培养幼儿的图画和文字的审美情操。

得到相关的自然姿势和人文经验,激发想象和创造的意识。

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有的东西不必创编,现在有的人是不创编不先进,让孩子囫囵吞枣,吐出来的还是原样。

学习同伴互听信息,互相补充信息的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行为就要到那里。

培养幼儿爱书习惯和看书的规则。

奖惩关键是此时此刻,在过程中讲,事过即息。

幼儿教师要多读读心理学,殊途同归。

学历高,并不能代表理性思考的能力。学历高要派上学历高的用场。5 儿童图画书教学的基本原则

整合性原则:幼儿阅读经验与成人阅读经验的整合;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的整合;自编故事与文本故事的整合;阅读活动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整合;生活中阅读与阅读教学活动的整合;幼儿园阅读与亲子阅读的整合。

孩子很擅长用自己的经验与图画书呼应。避免发散发散发到最后不回来了,可以用多通道方式、图示等方式给孩子结构,创编

中国教育将孩子的脑子作为桶,塞进去塞进去塞成了垃圾桶。

工具(帮我们干活,用符号来检测事实)和材料

互动原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自互动;家园互动

外表是数学,本质既是数学也是阅读。模仿绘画。

提升性原则:幼儿阅读经验的梳理与应用

符号。引导孩子描述。所有的教学活动,生活就是基础。

教师不做孩子的尾巴,不做垃圾,应该做孩子的推进者,这就是教师的价值(最近发展区)

三、我对儿童图画书教学策略的探究

研究教学策略,首先要注重对阅读主体的研究,据我对幼儿的了解,幼儿阅读的经验差异性很大,在集体教学中,必须有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才能保证幼儿有阅读兴趣,所以自主阅读是最根本的教学策略。

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差的孩子也能讲好的孩子也能讲。

家长看到的孩子,是自然的他。教师看到的孩子,是相对抑制的孩子。

“说说我在幼儿园的一天”,看孩子一天下来,注意点在哪里。是儿童学习兴趣、学习程度的反馈,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

我一直认为,儿童的阅读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感经验诠释图意。自主阅读决不是幼儿认识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的意思。

自主阅读应该是“读者反应理论”代表人物罗森布莱特(Rosenblat)提出的,不主张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依赖于教师或评论者的解读。更主张自己的情感与反应。基于幼儿学习特点,资助阅读能满足幼儿表述个体经验的需要。

为了保证资助阅读,我提出了“手不离本,眼不离图,以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说的具体对象,书就是主要学具。书是学具,把老师的手解放出来,老老实实把学具钻透。

策略一,选择合适的儿童图画书

忠实于艺术的书,可以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

进儿童心灵的书,承认游戏室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

听本质的东西。例如虾的不同方言称呼。

根据幼儿园主课程的需要选书。例如《鸟窝里的树》、《影子》

影子的文学性并不强,但可以结合方位与方向,提示影子是围绕太阳转,大家一起看着书看看讲讲,梳理经验,并进行美术活动,色彩绘色与课程相结合。根据相关的时令季节的需要,如清明节死亡认知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两性结合生命的诞生《棕熊的故事》。

具体选择时:

教师选材与专家推荐相结合教师选择与幼儿自选相结合教师选材与家长推荐相结合我建议:

小班:画面物形动态明显,背景清晰,可用动词

中班: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童话、人物故事,短小

大班:给与观察、猜测机会,表达角色

策略二 根据教材编制阅读教学活动链

个体解读与教研组共同解读相结合,提升值叫着自身的心上和阅读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自身要有神态学的理念去解读文本。

现在很多书既有科学性又具有想象力。用赵忠祥《动物世界》上科学课。物理化学等操作性科学不一定很适合幼儿园。农村不一定要学习城里,其实成本最低的存在于自然中,一样可以观察。

父母应该一有空就带孩子出去,观察大自然。

活的、动的、变的。

进入式阅读(对书本特点的了解性阅读)

理解式阅读看图讲述的方式

分析式阅读 故事教学的形式

提升性阅读 对文字福奥等感受性徐锡

应用时阅读 依据文本特点选择悬挂应的学科活动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前三个活动链不可逆,提升式阅读常常会自然的插入在各个活动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教学活动。

第5个活动链应该以独立的课时出现,具体安排是根据需要可插入在活动链与活动链之间。根据学习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决定活动链的长短,教师有权进行合理的取舍。

策略三: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注意点

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无论是哪个活动链中的哪个教学活动,教师都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阅读时间,及时获取幼儿个体的阅读信息并组织集体交流活动。要求所有的同伴随着同伴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和补充,或者争议,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行为和他们的认知,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可顺着儿童的问题再次提供自主阅读。

教师领幼儿阅读变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呼应幼儿的需要,实现跟进式教学。合理使用教具,书是儿童的学具,是教师的教具,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材料,课件和传统的图示教具作补充使用,为同伴指向性的观察、教师收集幼儿眼神及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服务。

合理使用空间,前提是保证儿童使用图书时不会干扰人。

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阅读行为的位置,以静观2,倾听幼儿阅读时的自言自语,为交流收集信息。

幼儿阅读的座位空间应保证幼儿翻阅图书时互不干扰,同时为书本准备取用方便的容器。

教学活动过程是否需要动态性学习,既要根据文本内容又要根据年龄特点,同时要根据自身的需要。

关于图画书的使用与管理。在前三个教学活动链尚未完成时,图画书应由教师保管,待系列活动做完后投放区角中。

对家庭阅读的指导。(专家讲座、亲子阅读等)

结束语:

现在大家都在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在幼儿阅读中也不例外。我主张幼儿应该是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生生互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所以,组织图画书阅读时幼儿必须做到“手不离本,眼不离图”:教师根据需要可以“用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在大力提倡早期阅读的今天,我本人还是认为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但也不反对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和敏感,根据幼儿的需要应及时引导,使早期儿童图画书阅读成为幼儿终身学习的起点。

第四篇:儿童幼儿图画书的阅读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也称作图画书,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有时候书里一个字也没有,不过连续性的图画能够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说明,或者只是起到了单纯的装饰作用,都不能称之为图画书。

图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认为:儿童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画书对幼儿来说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什么是经典图画书?

首先,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有的书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直到今天,我们还仍然在读它,并且深受影响。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是一本几十年前的图画书,但对于2-6岁小朋友来说并没有时间的隔阂,故事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依然很新。孩子的读物是不受时代限制的,它是传统的,就是经典的。

其次,大师的作品,以及获得过图画书大奖或进入各种推荐目录的作品。大师作品:如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大卫惹麻烦》、《大卫上学去》;芭芭拉•库尼的《花婆婆》《艾玛画画》;安德烈•德昂的《月亮,你好吗》《亲爱的小鱼》等;大奖作品:如美国凯迪克大奖作品《奥莉薇》《雪花人》《阿文的小毯子》《七只瞎老鼠》等;英国格林纳威大奖作品《宝儿》、《和甘什么是无字书?

无字书,顾名思义,就是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无字图画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能够激活孩子的想象力。

譬如大卫•威斯纳(David Wiesner)的无字图画书《海底的秘密》、《疯狂星期二》等,画面给出了大概的故事发展,隐藏的细微之处,在没有文字框架的约束下,孩子可以在一根主线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孩子思维更加条理,语言更加丰富。伯伯去游河》等。

孩子从几岁开始读图画书比较好?

我们鼓励孩子一出生就阅读图画书,但是可以分年龄阅读不同层次的图画书。

刚出生到1岁,适合这个年龄层的图画书应该是图画比较大,比较清晰、具像,没有任何复杂的背景,很清楚地告诉孩子:这是爸爸,这是妈妈。故事非常简洁,非常清楚。

1到2岁的孩子,对生活周围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可以看一些贴近生活的图画书。

到了3岁的时候,孩子会对一些有情节起伏、有探险情节的图画故事比较感兴趣。

到了4岁,孩子的想象力会变得丰富起来,可以提供给他一些跟想象力有关的图画书,让孩子的想象力无限丰富。

5岁的孩子,会对周围事物开始进行细腻地观察,他想观察动物,想观察周遭的一些事物,图画中如果隐藏很多可以让他观察,可以去发现,可以去寻找的一些小图画,他对这类的读物就比较有兴趣。

到6岁的时候,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对这个社会认识越来越深入,他喜欢更了解这个社会,这时,他开始看各种多元的图画书,包括自然的、科学的、艺术的、音乐的、文学的,都可以阅读。

上了小学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可以选择讨论是非对错、看到不同观点的图画书。怎样挑选高品质的图画书?

首先,要重视图画书的艺术品质。英国著名艺术史大师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说过,“一件伟大的作品,即使坐在时速三十英里的巴士中,惊鸿一瞥,也能立即感受到它带来的震撼力。”图画书也一样,只有高品质的图画,才能培养孩子好的想象力,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果读到的图画质量低劣、呆板,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就必然受到不好的影响。

其次,重视图画叙述故事的功能。好的图画书可以用图画来弥补文字的不足,达到画中有话的效果,使整本书更具有可读性。

另外,图书译制、编辑质量和装帧、设计和纸质等因素也应作为选择图画书的重要标准。如果家长刚开始对图画书不是很熟悉,可以先挑大师的作品和获得过国际大奖的作品,或者挑有信用的出版社所出版的作品,这样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品质保证。怎样陪孩子阅读图画书?

拿到图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封面上的图,通常是故事的精华,家长可以让孩子从图画书的封面上猜猜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发孩子的想象。

翻过封面就是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环衬这一页时常被忽略,其实很多图画书都在环衬里藏着关于本书的小秘密。比如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和《我妈妈》里的环衬就是爸爸妈妈的睡衣图案。引导孩子去寻找和发现,会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

接着是扉页。图画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有时候就是图画书故事的序幕,阅读时若漏掉,读到的故事就不完整了。

接下来就是大家都要关注的图画书的正文部分,一个个故事由此展开。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产生的故事。图画和文字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有些图画书甚至是图文分别讲述不同的故事,最后交汇在一起产生奇特的思维和视觉的冲击。还有些图画书用图来说出文字背后的故事。像《朱家故事》,如果只看文字,这个故事就不完整,而且完全脱离了作者的本意,没有了那种喷饭的效果。而《逛了一圈》这本书不仅正着看,还要倒着看,才会有不同的效果,极具创意。

在阅读图画书时,可以让孩子先读图,然后家长再读书。孩子在读图的过程中也许就了解了故事的梗概,也许还有许多的疑问。这个时候家长把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一定能听得分外专心。知道了图中的精彩故事,发现图画中的细节。相信孩子很快就会爱上这本书。

最后就是封底。合上一本图画书时,图画书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不是的,封底也许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插曲,有些就是故事的后续。

看图说故事,意在解读图画的意涵,并增长讲故事的表达能力。然而,最重要的是读故事的心情,如果心情愉悦,怎么读都是好的,任何方式都是最棒的。

第五篇:想象力与图画书

想象力与图画书

松居直【日】

近年来,父母愈来愈早地训练孩子认字。有的孩子四岁左右就识字了,等到五岁,母亲们更会热心地教孩子认字,至于他们是不是了解字的含义,那又是另一回事。

父母似乎忘了图画书原本是让孩子享受的书。看着孩子们结结巴巴、专心一意地把图画书上的文字一个一个大声地念出来,我常忍不住摇头叹息。

这样的方式真的能让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吗?真的能带领他们进入书的世界吗?我很怀疑。

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

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如果认为只要识字就能读书的话,那么面对那些升上小学四五年级,却无法吸收知识的小朋友,又该如何解释呢?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识字能力大同小异,但是会不会读书,却很容易看出来。大人的情况也是一样。

也有人说,只要识字,日后不断努力,自然就会读书。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有些偏颇,只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刚刚提过,读书是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俗语说:“读《论语》而不知《论语》。”这句话就是在讽刺那些认识字,但却不了解《论语》真意的人。反过来说,我认为即使不识字,还是可以读书。

比方说,把三四年级小学生在看的《小飞龙》等长篇童话,念给还不识字的五岁的孩子听,他也会很高兴、很专注地从头听到尾,因为五岁的孩子听得懂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也是读书。自己看得懂和用耳朵听得懂,只是运用的方法不同,只要能够了解故事的内容,都可以算是读书。

一个辛辛苦苦地读完《小飞龙》的二年级小学生,和一个快快乐乐地听爸妈讲《小飞龙》的五岁的孩子,我相信后者对故事理解得更快、更轻松。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

下载读库—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库—图画书与儿童系列讲座(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读后感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读后感 爸爸总是爱买书给我读,说是培养我的读书习惯。这个寒假时,他给我买了这本《《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看了这个书名,我想,我从小就开始看图画书了,还有......

    儿童情商培养图画书组合7册

    儿童情商培养图画书组合7册 君伟上小学系列(2年级) 布鲁姆博士组合3册(海豚绘本花园系列) 海豚绘本花园平装全集24册 小哲学家系列组合3册 影响孩子一生的情商故事图画书(礼......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滑稽比照 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

    读库读后感

    读后感: 不知是否近期连续阅读《读库》的原因,感觉《读库》越来越像四五十年代出生人的回忆录,好象失去了书籍小品的韵味,读库读后感。 这期《读库》读下来,给博主留下深刻印象的......

    “图画书可以怎么玩?”教师讲座范文

    “图画书可以怎么玩?”教师讲座 玩法十字诀文/阿甲 【十字诀】 唱、念、说、做、画、演、吃、破、聊、想。【特别说明】 十字诀中每个字代表一类玩法,它们只是常见的一些,......

    握着孩子的手读图画书

    握着孩子的手读图画书 文/彭懿(儿童文学作家) 图画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 图画书,是我们大人和孩子一起来读的书。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一种姿势来阅读图画书呢? 当你的孩子......

    儿童保健讲座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一、不同年龄儿童保健要点 (一)28天以内的新生儿 1、保温。孩子从温暖的子宫突然来到买有保护的外部世界,需要一定的保暖工作才能适应。 2、皮肤清洁工作。给......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目录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1.《我爸爸》作者:安东尼.布朗 2.《我妈妈》作者:安东尼.布朗. 3.《三个强盗》作者:汤米.温格尔 4.《大卫去上学》作者:大卫.香农 5.《母鸡萝丝去散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