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大高等学校预防腐败
学校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意见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了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的历史高度,更加突出了预防腐败在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中的位置。明确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升华,是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几年来,我省高等学校预防腐败工作基础比较扎实,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但从全国来看,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职务犯罪呈现出易发多发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预防腐败,势必败坏高校的形象,影响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业。因此,一定要把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作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关心和爱护干部出发,从对党的教育事业大局负责的高度出发,切实把预防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2抓紧抓好。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实施纲要 》 和省委 《 意见 》,把预防腐败放在全省教育工作大局中来考虑,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紧紧抓住高等学校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办法和措施,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经过全省高校的共同努力,到 2010 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实现高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反腐倡廉氛围更加浓厚、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预防腐败效果更加明显的目标,使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工作原则、全面贯彻中央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坚持方针,构建体系,拓展领域。坚持预防和惩治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把预防腐败纳入惩防体系建设之中,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坚持从源头上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持创新预防腐败工作的方式方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使预防腐败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依法治校,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新机制。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预防腐败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对现有制度的审查清理,围绕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增强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依靠发展民主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完善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监督。积极推进学校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接受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坚持预防腐败与加强高校管理协调推进。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本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部位和环节,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强化协调,健全制度,狠抓落实,促进预防腐败和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坚持把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作为预防腐败工作的关键。重点围绕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教师录用、招生录取、干部安排、职称评聘、学费收缴和使用等重要权力岗位,进行定性定量地分析,对权力进行合理分解,防止一个人说了算,并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制度,确保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互相制衡。
7、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研究制定重大事项和重大改革发展政策时,要事先对廉政风险进行评估,对是否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进行论证,把预防腐败工作的要求体现在改革政策和措施中,切实降低腐败风险。
四、主要工作、加强廉政教育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宣传、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反腐倡廉教育专题学习,每年召开一次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一次处级干部廉政会议。继续深化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和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并签订“廉政承诺书”。以创建廉洁和谐校园为目标,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环境。2008 年,省教育厅将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廉洁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和大型成果展示活动。、规范决策行为进一步细化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凡涉及“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决策事项,必须按规定程序由集体讨论决定,并将这项制度向院系延伸。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都必须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2008 年,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院系等二级单位集体决策的规定并全面实施。、规范财务管理
进一步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所有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行“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2008 年,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完成“会计服务中心”的建设,统一管理二级单位的财经活动;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年度审计和结项审计制度。4、规范基建管理
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监管,积极探索基建项目“代建制”。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建材采购等都要实行招标。全面推行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制度,施工图设计、工程量计算、招标、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洽谈变更、竣工结算等都要进行审计。实行由内部审计负责、或由内审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部门审计。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基建和修缮项目工作程序、经济活动及重要过程的监督,重点抓好工程立项、招投标、设计变更及质量验收等环节的监管,防止出现干预招标、规避招标等问题。2008 年,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基建项目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和纪检监察对基建工程的监督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重要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的管理,尤其是校办企业改制的监管。加强对学校投资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完善有关工作制度。2008 年,各高校要建立学校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6、规范后勤管理
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学校后勤集团管理办法。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理顺关系,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后勤资产、资金、市场和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审计监督。、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严格执行 《 招标投标法 》,进一步规范各类物资、仪器设备、家具、教材、图书、学生用品、医药等招标采购活动。达到政府采购规定额度的,必须按规定公开招标,建立完善货比三家、集体决策,决策与采购相分离的工作机制。未达到国家规定额度,但一次性采购或基建修缮工程数额较大的项目,也必须严格控制,组织校内招标,并按照国家标准组织验收。2008 年,各高校要健全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规范招生考试和学生管理
大力实施“阳光招生”,深入推进“六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招生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对各类成人教育办学资格、招生宣传、收费、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新生入学资格的审查,规范学生转学、转专业的管理;规范学生入党、评先评优程序;规范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程序;规范研究生保送、推荐、免试工作。2008 年,有关高校要建立完善体育单招、艺术单招以及研究生招生考试、测试办法。、规范干部人事管理
严格执行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谈话、竞争上岗、集体讨论决定、任前公示、公开选拔、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完善党委讨论任免干部前征求纪检部门意见的制度,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加强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机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界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交流、回避、免职、辞职、降职等制度,特别是主管人、财、物、基建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实行定期交流。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和各类人员的招聘录用程序,增加透明度。2008 年,各高校要建立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行对中层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深化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
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学校招生、收费,教职工聘用、职称评聘、奖惩、岗位津贴发放、住房分配,建设工程招投标、财务支出、物资采购,学生入党、评优评先,以及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等重要事项,都要及时全程公开,接受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合力。2008 年,各高校要完成校务公开目录、校务公开指南和办事公开流程图的编制工作,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公开载体,通过校园网、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校务信息同时予以公开。
五、保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党委要把进一步加大高校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党政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分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各高校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大惩处力度。牢固树立有案不查就是失职的思想,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严厉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严肃查处招生考试中殉私舞弊、弄虚作假案件,认真查处严重违反组织纪律案件、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案件,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围绕落实预防腐败各项任务、建立健全权责分明、分工明确、工作规范的责任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工作规范。建立督查机制,把预防腐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主要内容,加强评估检查和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将预防腐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之中,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全省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明确推进步骤。2008 年6月,各高校提交落实情况的报告。2008 年 12 月,提交全年落实情况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第二篇: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调整河北省教育系统甲型
H1N1流感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的通知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党委)、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中专学校:
目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暴发流行,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都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我省部分设区市、部分学校也已经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全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防控工作需要,我们调整充实了河北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和工作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现通知如下:
河北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教民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副组长:韩俊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李胜利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成员:李春沛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郭景茹省教育纪工委书记
驻省教育厅纪检组组长、监察专员
杨勇省教育厅副厅长
闫春来省教育厅副厅长
翟海魂省教育厅副厅长
葛素梅省教育厅巡视员
张益禄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韩俊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兼)
副主任:王运锋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
刘爱民省教育厅思想政治与体育卫生处处
长
成任
雷重熹员:王廷山霍炳泉王红卫刘瑾王利迁曾超敏王晓飞朱智国马贵明李俊卿智学朱卫国侯建国王占林荣飞徐志卓崔春琦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 省教育纪工委副书记 驻省教育厅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 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 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处长 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 省教育厅高校组织干部处处长 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省教育厅老干部处处长
马振行河北教育报刊社社长
郭国维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张跃民省教育厅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事务和后
勤服务中心主任
宋忠报省教育厅电化教育馆馆长
王增省教育厅信息中心主任
刘凤清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单位:办公室
成员单位:人事处 纪检组 发展规划处 高校组干处
督导室
主要职责:负责统筹协调全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各项工作;负责联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综合各方面情况,掌握疫情,协调各项防控措施,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方案;负责进行责任追究;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事务。
1、汇总、综合防控工作各种信息,根据厅领导要求及时上报。
2、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与省直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统筹协调各工作组的防控工作。
3、做好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确保各成员单位人员到位、联络畅通、反应迅速,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负责对防控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5、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防控指导组:
组长单位:思政体卫处
成员单位:政策法规处 基教处 职成处 高教处 师教处
学生处 科技处 国际处 学位办 机关党委
老干部处
主要职责:负责督促、指导全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落实;监测、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提出加强和改进防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信息日报制度,及时收集各设区市、各高校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等信息。
2、负责对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指导对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
3、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提出加强和改进防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4、对各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及时提出整改落实意见。
5、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倡导良好卫生习惯,创造健康卫生环境。
三、宣传信息组:
组长单位:教育报刊社
成员单位:新闻中心 德育中心 信息中心 电教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新闻宣传有关工作及信息报送等工作,保障疫情处置工作公开透明和社会安定。
1、利用公共传媒及时发布教育系统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负责审查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新闻稿件。
2、及时汇总有关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定期编发简报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通告情况。
3、指导普及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知识,消除师生员工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
4、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有关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工作。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单位:机关服务中心
成员单位:财务处 装备中心 高校后勤服务中心
主要职责:负责安排、落实防控工作所需的资金、物资、设备等,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1、根据防控工作需要,提出经费和应急物资储备计划。
2、协调解决、组织调运防控用品、应急设施等储备物资。
3、提供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施,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工作组正常、有序运转。
4、及时安排落实防控工作所需经费。
请各设区市、各高校、厅直属中专学校根据防控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全力以赴做好全省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二00九年九月十四日
第三篇: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 广东省教育厅
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 广东省教育厅
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广东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扎实推进教育五大工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使我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争当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和整改工作,建立和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完善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强县(市、区)和强镇(乡、街)建设。修订完善《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督导验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2.抓好教育规划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工作。抓好《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广东省普通高校设置“十一五”规划》的实
— 1 — 施监控工作,力争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科学制定《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普通高校设置“十二五”规划》。
3.开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落实有关精神。积极配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政研室做好会议文件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会议圆满成功。组织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4.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校际共享机制,加大县域内特别是学区内教育资源、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整合力度,合理配置教学设施设备、教师资源、公用经费、学校生源等义务教育资源。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三室一场五有”工程和“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开展“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试点工作。
5.大力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和寄宿制民族班生活条件的扶持力度。加强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管理工作。召开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推进特殊教育发展。贯彻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 2 — 6.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保障非户籍子女平等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三)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发展壮大中等职业教育
7.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建校工作。提早部署2010年招生工作,抓好招生建校督查。进一步完善激励型资金分配机制。
8.加强高中阶段学校内涵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培训,重点打造校长队伍和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加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力度,实施技能教学水平提升计划。完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机制。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9.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继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省级职教基地争取全面开工建设;各市级职教基地建校工程要取得显著进展,学位建设满足扩招需求,完成省下达的招生任务。推进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设一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第二届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
10.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招生试点范围,完善招生办法和招生机制。全面统筹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和教材指导委员会,加强中、高职教学层面的衔接与配合。坚
— 3 — 持“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实现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和涉农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就读。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11.加大对高校分类指导的力度。加强对高校办学功能类别、目标层次、服务面向等定位的引导,推动高校分类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等学科专业为重点,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提高工科类学科专业比例,加强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
1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高等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和新一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加强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有关学科领域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启动示范院校、示范专业和示范基地遴选与建设工作。抓好高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启动省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建设项目。举办全省普通高校“工业设计”大赛。启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区建设。
13.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依据各高校办学目标— 4 — 实现程度及绩效等进行科学评价和资源配置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指标、内容和方式。
14.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继续推进“985工程”建设,全面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实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和规范我省高校特色和优势重点学科建设。探索设立广东高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励。
15.提高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质量。加强新增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计划。推进人才培养类型改革,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五)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提高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16.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解决中小学代课人员问题。督促各地认真开展第二次“代转公”考试后的招录(聘)工作和代课人员转岗考试(考核)工作,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地做好代课人员解除劳动关系、理顺社会保险关系的工作。建立防止代课教师问题反弹的长效机制。加快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和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推进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大力推进落实。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着力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的矛盾。进一步完善保障机
— 5 — 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工作。深入实施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组织开展全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工作。加快推进教师远程培训体系建设,启动中小学教师工作室和校长工作室建设工作。
17.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建立符合“双师型”教师特点的评价和专业职务评审制度。探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名师”培养制度,推动中职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
18.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珠江学者的考核与管理。开展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养对象的选拔和第四、五批培养对象的考核工作。加大力度引进教学、科研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指导全省高校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
19.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相结合的教师职称制度,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建立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全国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义务教育课— 6 — 程计划、教育教学时间安排、课业负担等的规范管理。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指导,以及对地方教材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地方教材编写、审定工作。
21.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德育督促检查工作,建立德育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推进实施“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加强名班主任培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启动“学校德育能力建设计划”。组织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机制。加强中小学德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彩票公益金资助新建青少年宫的建设和管理。
2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体系、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推进校际帮扶,促进各高校均衡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组织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第16届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
— 7 — 23.加强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建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从今年起,每3年进行一次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每年进行抽查。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普通高校军事课的督导检查,推进我省学生军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七)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2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学习贯彻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办好2010年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开展对高校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工作。加大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力度。完善《中职学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任期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规范直属学校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和任期管理,加强厅属中职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25.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制定《广东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指导高校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深入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启动高校二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项目。
26.加大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力度。进一步理顺隶属关系,将广州地区以外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划转所在地级以上市委隶属管— 8 — 理。继续推动民办高校成立党委,加强对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和教育督导专员的选派与管理。研究制订《广东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评估细则》。
27.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继续抓实抓好大中小学《廉洁修身》课程教学及教材的使用和管理,构建广东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具有广东教育系统特色的开放、动态、创新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加强案件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纠风工作,加强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招生、收费、基建工程、科研经费、财务及图书教材设备等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教育审计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严格依法依规办理行政审批事项。
28.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组织高校统战成员参与全省统一战线“三促进一保持”主题系列活动。配合省委统战部筹建我省高校统战成员信息库。落实《广东省高校统战工作考核方案》,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校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八)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29.推进教育立法和教育法规的贯彻落实。推动《广东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立法进程,启动校园安全立法和教育经费投入立法。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
— 9 — 进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工作,组织好第十三届推普宣传周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贯彻落实《档案法》、《保密法》及相关法规,做好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
30.继续推动教育普法和高校章程建设。组织指导全省教育系统做好“五五”普法规划的总结和检查验收工作。开展高校章程制定情况检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部署新一轮的依法治校评选。
31.促进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完善促进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招生、办学的查处力度。继续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改制学校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改制行为。
(九)加强教育经费统筹管理和装备、后勤管理,提高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32.加强教育经费统筹管理。完善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农村学校住宿费后经费缺口补充政策,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保障能力。积极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加快推进职业院校生均定额拨款改革。管好用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解决代课人员问题和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等教育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教育收费政策,配合制订学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制订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捐资助学资金管理办法。
33.加强对省属学校财务管理的指导监督。加强省属学校预— 10 — 算编制管理。加强省属学校的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省属学校会计基础工作。
34.全力以赴做好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科学、合理编制工程规划,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按时足额落实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各级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快推进工程前期审批手续。强化工程施工管理。完善校舍安全工程纸质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35.推进全省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优化和健全采购交易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采购操作行为。
36.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建立高校后勤产业行业协会和后勤产业集团。推行高校大宗食品联合采购。推进大学生、中职学生医保改革。启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
(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推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37.开展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工作。制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开展创建一流大学的改革试点工作。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做好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工作。引进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来粤办学,探索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可行途径和办法。选择省内一些高校、中职学校进行综合改革示范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开展教师培养模
— 11 — 式改革试验,探索建立符合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体系。选择一些市、县(市、区)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或县(市、区)试点工作。
38.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推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推进教育系统人员聘用工作,加强教育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39.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切实抓好《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的实施,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范体育、艺术、单考单招等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积极探索在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的改革。
40.扩大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我省与外国地区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层次合作,进一步拓展与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斐济等国家的教育合作项目。加强和巩固与港澳地区的教育合作,扩大对台教育交流,促进粤港澳高校高层次合作办学,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粤港澳教育强区建设。
41.进一步健全学生助学体系。加强对“两免一补”资金使用和管理、中职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等的检查。做好高校奖助学各项工作。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工作。
4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加大就业政策宣传与落实工作力度。建立企业家到高校向学生宣讲报告制度。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 12 — 工作研究,做好相关数据分析。
43.进一步加强安全维稳工作。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和信访管理机制,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绩效评估机制。排查和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隐患,严厉打击侵害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完善校园责任保险机制。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和禁毒教育。
44.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成立教育新闻宣传信息中心。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积极向社会宣传介绍我省教育发展动态。加强教育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宣传水平。
45.进一步加强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工作。切实完善广东教育统计信息网,指导基层做好数据库更新工作。加大对各地各高校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十一)加强委厅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46.建立推进工作落实的监督机制,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的评估考核工作。严格落实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网上办公系统,严格办文程序和规章。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加大干部培养培训力度,继续做好中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和到信访岗位学习锻炼工作。完善机关业务工作研究制度。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健全完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 13 — 廉洁型、服务型和节约型机关建设。
— 14 —
第四篇: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教育新闻宣传工
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开好局、起好步,牢牢把握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巩固业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新闻宣传内容,创新教育新闻宣传形式,改进教育新闻宣传手段,提高教育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使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再寻新突破,再取新成就,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2011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牢牢把握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紧紧围绕提高“五率”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切实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积极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宣传要点
一是加强对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省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引向深入的宣传;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集中宣传各地各校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宣传;对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进一步推动落实“三个优先”、达到教育经费占GDP4%的宣传等。通过对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工作成效的宣传,充分展现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团结一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
二是加强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加强形势政策和省情教育,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和诚信教育进校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宣传;对启动素质教育推进工程及进展的宣传;对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的宣传;对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宣传等。通过这些宣传,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素质教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主题的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三是加强对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依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宣传;对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的宣传;对启动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充工程,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宣传;对加强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和城镇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宣传;对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对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宣传等。通过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方面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全面展示我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优化教育形象。
四是加强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开展“立足产业抓对接,十万学生进园区”活动,完成94个工业园区和职业院校领导交叉任职对接工作,全面推动九个对接工作落实的宣传;对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四大工程”的宣传;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泛推行订单培养,完善弹性学习制度的宣传;对启动“十二五”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一体化合作计划,加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宣传;对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城镇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宣传等。通过全面深入宣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项举措、工程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现我省职业教育战线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
五是加强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成效的宣传。包括对继续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宣传;对完善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探索省部(行业)共建高校的运行新模式和省市共建区域高职院校新机制,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宣传;对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的宣传;对进一步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宣传;对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宣传等。通过宣传各项工程、计划取得的最新进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我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做出的新贡献。
六是加强对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完善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的宣传;对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健全民办学校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规范发展的宣传;对民办高等学校在省级科学研究平台、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的宣传等。通过宣传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新进展,充分展示我省民办教育在巩固中发展、在规划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所焕发的新活力,呈现出的新气象。七是加强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模范教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宣传;对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推动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作制度的宣传;对实施教师国家培训项目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加强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宣传;对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统一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实施“特设岗位计划”,确保首批国家免费师范生回省落实任教岗位和定向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和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的宣传,进一步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八是加强对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全面实教育民生工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的宣传;对组织实施《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考改革方案》,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宣传;对巩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公平就业、安全就业“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全力以赴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对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宣传,充分展现教育部门把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认真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民更好地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九是加强对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提升机关效能年”活动及取得的成效的宣传;对加强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健全教育行政部门机关工作制度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宣传;对加强规范各种办学行为、各种考试和各种招生及民办高校等重点领域所取得的成效的宣传;对全面实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加强教育规范管理的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牢固树立依法高效治教办学的观念,促进全省教育持续协调有序发展。
十是加强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及成效的宣传。包括对以做好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围绕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带动整个教育系统党政班子、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宣传;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生机与活力的宣传;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宣传;对教育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校务公开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宣传,进一步树立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光辉形象,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唱响共产党好的时代主旋律,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度做好教育政策的宣传。政策宣传对于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战线要紧紧扭住大力宣传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这个中心工作,通过与媒体更多形式的联合、开办节目等,寻找新途径、采取新办法、开拓新领域,将重大教育政策和重大教育举措及时、有效、全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给受众,努力把中央和省里的重大教育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教育政策解释到位,把正面声音唱响唱大,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宣传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整合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教育期刊社和江西教育网信息员队伍,加强对信息员新闻专业素质培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加强教育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江西教育电视台在教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教育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努力提高报道宣传水平。切实加强网络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提高江西教育网在网络教育新闻宣传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掌握网络教育新闻宣传的主动权。进一步办好《江西教育》等教育刊物,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效;加强对各地、各高校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努力形成教育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完善舆情研判、宣传策划、专家引导机制。完善舆情研判机制,增强知晓舆情、分析舆情、引导舆情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宣传策划机制,在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要政策、推出重大典型前,做好宣传策划。建立专家引导机制,通过撰写文章、评论,接受采访等多种形式,做好日常引导和应急引导,引发公众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把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引导到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是组织“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抓住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这一契机,组织新闻采访团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具体、生动、形象地报道各地各校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全面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切实把各地各校教育事业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的大好局面宣传足、宣传透,把广大师生的精神振奋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进一步坚定投身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事业的信心;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
五是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密切与媒体的联系。在继续加强与中央驻赣教育新闻界以及省“一报两台”联系与沟通的同时,特别要加强与都市媒体、网络媒体和各种影响较大的新兴媒体的联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努力为记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新一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
腐败工作的决定
(2009年11月1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推进我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护广大干部健康成长,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是构建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
1.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行政审批权、资源配置权、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从我省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不法分子不择手段拉拢腐蚀重点领域的干部,重点领域已成为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成为诱惑大、容易失足的高风险岗位。大量事实表明,进一步加强这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是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双目标”的必然要求。
2.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为主线,抓住民主决策、风险防范、公平交易、信息公开、检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从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系统预防腐败力度,坚决遏制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势头。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3.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以廉洁从政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反腐倡廉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运用重点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人、财、物的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把典型案件剖析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分析管辖范围内的干部廉政状况、讲廉政党课。积极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说纪说法活动,教育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大力开展“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决制止个人决策和暗箱操作
5.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和《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各种名义的暗箱操作、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对班子成员的表决意见等,应原原本本记录,作为决策问责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重要决策票决制。推行决策讨论党政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
6.建立重大决策公示和意见征集制度。坚持决策过程和决策执行情况向社会或党内公开。凡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应实行社会公示和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听证,保障公众对决策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凡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专家咨询和论证,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的决策机制;凡依法应当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和政协进行民主协商的重大事项,必须按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议和协商。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重大决策的内容、依据、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公开。建立重大决策过程的跟踪反馈、监督检查、决策后评价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和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决策听证制度等党务公开制度。
四、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7.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抓住资源资金配置、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结合工作特点,查找廉政风险点,通过流程再造,建立风险等级评估预警机制。加强对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做到权力运行规范和透明,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减少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减少干部腐败发生几率。
8.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查找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以及征地拆迁中廉政风险点。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土地使用权出让审批管理,规范各级政府土地征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要素市场,探索显化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严格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监管,规范土地供应审批和批后监管,完善土地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批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非法占地,以及未批先用、违规改变土地用途、调整容积率等行为。
9.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建设项目决策和审批、招标投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加快出台《江西省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积极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全面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及计算机辅助评标工作,推进招投标市场统一开放。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制定评标专家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全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预算、招标投标、资金拨付、设备材料采购、竣工验收、工程决算、工期进度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凡涉及容积率和规划设计变更的须经原批准的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批。建立健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根据信用管理有关规定,建立“黑名单”制度,在网上公示其行贿等不良行为记录,实行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市场限入制度。
10.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审批和出让的规范管理。严格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出让审批管理,全面推行招拍挂公开出让制度。完善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评估制度。积极探索显化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制定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规范采矿权二级市场。加强对矿产供应及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价款征收政策。严格规范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工作,加强对采砂权的规范和监管。依法纠正和查处违规审批和出让、转让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的行为。
11.加强对政府采购的规范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加大政府采购透明度。制定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和惩戒办法。健全供应商库、专家库、商品价格信息库,完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加强评审专家人才库、供应商库等资源的整合。完善政府采购“管采分离”体制,加强对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管和考核。探索建立合理的、市场化的有偿政府采购代理机制。
12.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有企业改制的各项规定,切实维护出资人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国资、财政、社会保障、国土等部门要对改制企业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改制资金使用等严格把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职代会的监督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大宗物资采购、企业重组等重点部位的监控。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特定关系人围绕本企业主体业务经商办企业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行为。
五、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公平交易的管理机制 13.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特别是重点领域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进场公开交易。各地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省属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在江西省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项目所在地设区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的主要范围是:依法依规必须招标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工业用地、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出让;国有(集体)产权交易或经营权转让;药品集中采购、工程咨询及评估机构或中介机构的招标等。
14.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网络体系建设。各设区市、县(市)都要建立健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站。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律不得新建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已经建立的要退出。建立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各设区市、县(市)、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网要与中心网站链接。建立健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信息共享体系和信用体系。
15.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健全内部机构,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场地设备管理制、回避、保密等制度,细化管理办法,提供优质服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对有关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的事前备案审查制度,及时受理有关投诉、举报,加强对业主单位、交易主体的行政执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相关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机构对场内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要及时报告或转请有关主管部门依规依法处理。
16.进一步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从业行为。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提高监督实效。凡挂靠政府部门的市场中介组织必须全面脱钩。主管部门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得发生任何利益关联。完善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明确对中介机构、评估机构、交易机构、行业协会的监管主体及职责。禁止行政机关强制或变相指定市场中介组织。强化对市场中介组织专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和评审专家诚信档案,加大对违规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
17.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外,各类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各种信息,必须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信息发布,进一步丰富公开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公开作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门户网站要设立网上信箱、服务热线等窗口或栏目,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8.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机制。依法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公开发布,除在政府指定媒体发布外,同时在交易中心发布。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全程监控的信息平台。各级公共资源交易网要及时报道有关工作动态,发布各类交易信息。
19.强化社会公众监督。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工作,拓宽群众参与和监督渠道,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围绕兑现基层、企业、群众服务的政策和承诺、保证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等重点问题,建立公众评议机制。通过媒体、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由群众对行政机关特别是重点部门的权力运行情况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对群众以各种形式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
七、加大重点领域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发挥查案惩戒和治本功能 20.严肃查办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规划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等谋取私利、索贿受贿的案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审批立项、规避和虚假招标、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擅自变更规划和设计、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严厉查处工程建设中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失职渎职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
21.坚持查办案件与预防治本并进。坚持“一案两报告”制度,认真查找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向有关单位和案发地党委、政府发整改建议书、监察建议书。通过“抓系统、系统抓”办案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和治本功能,做到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整治一个系统、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
八、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党员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检查和问责力度
22.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责任。按照省委关于惩防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明确责任范围、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把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和党建工作之中,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3.加大检查和问责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必须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从爱护、保护干部出发,做到监督检查从严、批评教育从严、问责追究从严,防止干部违纪违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要加大对违反公共资源交易等规定的党员干部组织处理力度。凡利用职务便利,向相关人员采取暗示、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令、强令等方式,影响公共资源交易,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党员干部,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并按违纪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造成公共利益及国有资产损失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对相关领导人实施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