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生命教育在校本研训中诗意地栖居
让生命教育在校本研训中诗意地栖居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于当代中小学生来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在生命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教改新路。
一、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小学,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学风、教风,这些良好的传统为我们今天的生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我们的生命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到学校生命教育活动的形式比较单
一、系统性不强,效果也难以深化和持续。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校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以生命教育为基点,全面开展学校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二、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实施
我校生命教育校本研训是从2009年开始的。五年来,我们努力探寻生命教育的路径,创新生命教育的方法,破解生命教育的困局,累积生命教育的经验,凸显生命教育的成就。
(一)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途径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如何寓生命教育于学校校本研训之中?寻求生命教育的路径,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校本研训首先面临的问题。
1、组织生命教育的培训,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
为了有效地利用校本研训来开展生命教育,学校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每学期初,领导小组都会组织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动员,制定研训计划,确定研训内容,并将任务明确到具体个人、具体课堂,避免生命教育流于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教育计划组织教学,如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与讨论,定期开设专题论坛,以引发教师的思考,明确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一本厚厚的《静听生命花开的声音》论坛集记录下了老师们生命教育学习的心得和反思。且思且行,在思考学习的同时,学校要求教师落实好各自的生命教育计划,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用思想提升职业品质,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成长。系统性强、操作性强的生命教育校本培训对教师观念的转变、全方位开展生命教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开展生命教育的教研,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
生命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要把它自然无痕地融入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生命教育实践课的组织实施,以及听课评课作为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考核指标,这些具体的评核标准对学校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有序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研训过程中,教师有了较明确的目标,从而能更自觉地挖掘渗透在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积极探索能够激活课堂的方式,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语文组的“情境创设法”。即在课堂实践中,创设一些与生命相关的课堂情境,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义;数学组的“生命数字化”。即用数学符号或公式来阐述生命。比如对人体的描述;生命的时间段特征;有些灾难的伤亡数据描述等,通过这些直观的数据描述,大家对生命的内涵会认识得更加深刻和具体。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教育不仅使学生逐渐对如何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认识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体验,也使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3、开发生命教育的资源,推动教师的自主发展
课程是生命教育的载体。我们根据自身条件尤其是科研实际以及课程的实施情况,以专题形式开展生命教育校本研究工作:①集体备课,以学科研究小组为平台,集体研讨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疑难问题;②各教研组制定各自学科的“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统整表”。如:综合组教师经多次学习研论,将低年级《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成6个小主题,再将6个主题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挖掘品德学科与“生命教育”的融合点,让生命汇入知识的海洋。③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把教师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的优秀案例分别装订成了《春的思绪》、《夏的悸动》、《秋的思绪》、《冬的遐想》,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较为厚实的载体。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而且使教师初步掌握了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基本知识,拓宽了教师的生命教育知识,重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4、开展生命教育的科研,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命教育,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学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活动中形成综合的生命教育的教育体系,寻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生命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学校自身特色,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二)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抓手
开展生命教育校本研训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活动中,我们努力探索生命教育的抓手,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打造活力课堂——课堂育人
课堂教学无疑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课程集中体现了其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我们努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为此,我们学校构建了“三四一”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感受,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内涵。同时以此模式为模板,先后开展了同课异构、骨干示范、校际互动、课件制作、沙龙交流、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在生命教育的活力课堂里,你会感受到一种民主和谐、充满智慧,以学生为主体,高效灵动的课堂氛围。
2、开发校本课程——课程育人
为了能找到更能适合农村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材,我们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一套符合农村小学生生理及心理教育特征的校本教材,取名为《高贵的生命》。并分高年级和低年级两个版本。这套教材是几年来我校教师研究生命教学心血的结晶,它凸现了教师为此付出的努力,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实用的课堂教学材料,使我们的生命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促进教师发展——教师育人
只有先关注和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此,我校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特点、规律及各自需求,对教师进行菜单式校本研修,给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借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四年来,我们共组织多人外出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校内培训更是经常举行。
(三)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成果
通过五年的生命教育校本研训活动,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构建了生命教育的评价体系
在该体系中,对农村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评价原则,操作方法,标准等做了详尽的介绍,一目了然,为在全县农村推进生命化教对学生生命教育评价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2、编写了生命教育校本教材
我们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结合学校情况,编写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教材,这套教材这套校本教材以生命发展为主线,以整合各相关专题教育作为辅线,即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保护生命,”四个核心理念为主线;以“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为辅线,删繁就简,由浅入深,构建了一套系统、有序、螺旋式上升的生命教育体系。
3、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依托农村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教师们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了,活动设计能力大大提高,写作能力、评价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同时也带动了新一轮的课堂改革。老师们依托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近年来,撰写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的达60多篇,人均获奖2篇。
总之,生命教育的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学习、探究、实践、提升为一体的培训模式,自实践以来,它不仅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内涵,而且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响应。“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校本研训因势而生,回龙铺中小师生因思而变,因变而进,在校本研训的这一广阔空间里,我们将继续为创建学校新的校本培训模式而作出努力。
姓 名: 吴 彦
身份证号码:***044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中心小学 工作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572178571@qq.com
第二篇: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愉悦和美的存在的生存。教育是崇高的职业,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谱写的是诗意的乐章。让德育过程变成一种美丽的状态,让学生像接受新年礼物一样接受教育,这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诗意德育。那么,如何让德育在班级中诗意地栖居,潜移默化地渗透呢?
一、营造“家”的氛围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并相互关心和爱护。研究表明,那些善于严格确立集体意识的教育者能够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对集体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班级,便是“家”的原型。打从接手班级,我努力地把它打造成一个“家”。当这个诗意的“家庭”形成后,孩子的心灵也便安放其中,德育的无声渗透也就切实可行了。
1.给“家”起名 每个人的“姓名”都寄托了父辈们无限的祝福和希望。而一个集体,我们也可以给它起名字,通过它寄予集体里所有成员对集体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每带一个班,我都会跟孩子们征集班名。天真的他们总会拿起手中的笔冥思苦想,像在完成一份重要使命,想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班名。于是,一个个意寓深刻的班名便一一涌现了。“春笋班”、“追梦园”、“凌云班”、“益德苑”……一个个班名的诞生,不都寄寓了同学们对班集体美好的期盼吗?不都彰显着同学们的理想和追求吗?名字已不仅仅是名字,通过品评赏析,在学生心间播撒的是一种种美好和无痕的教育。
2.为“家”打扮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我们的教室自成一“家”,干净、整洁、美观而温馨。同学们将“布告栏”改为“家情栏”;将“批评栏”改为“温馨提醒栏”;特设“家庭信箱”,沟通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还有“合家欢乐”的中国结和每天同学们在黑板上写的警句格言相伴左右,真可谓是“金言满堂”。经过大家的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了无限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们积极向上。
3.让“家”富有 一直认为一个人有钱却没有内涵,他就不算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一个班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文化修养,打扮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美”。于是,我打算在家的“空气”中喷洒些文化的芬芳,让“家”变得更加有内涵,更加富有。古韵悠悠,让学生在唐诗宋词的诵读中陶冶情操;德育故事,让学生在《弟子规》中学做真人;勤学经典,让学生沿着文化名人的足迹摸索前行。当学生大声朗诵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意话语的时候,我想,德育已不需要明言,因为这些感人的话语已如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了。
二、构建“爱”的乐园
夏?D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德育的主线。在班级中构建“爱”的磁场,用“爱”磁化学生的心灵,把班级营造成“爱”的乐园,才能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1.“爱”的熏陶 “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能提升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我们平时要求学生与书交朋友,多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写作能力方面考虑。其实,我们忽视了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从中教会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修养的人。
2.“爱”的感悟 学校里,班级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而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所以,作为一位班主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一种敏锐的洞察力。重阳节时,我让孩子们为长辈献“孝心”,并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感恩教育。
3.“爱”的行动 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给了孩子们真实的感动。怎样让他们有创造感动的能力,是“爱”的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教育者可借助每次活动,引导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
有了爱心,教育方法就显得处处灵验,没有爱,再好的教育方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德育栖居的地方,便是一个具有文化芬芳和浓浓爱意的温馨家园。在“家”里构建“爱”的磁场,让师生生活在“爱”的包围中,这是德育诗意化的必然要求。
4.“爱”的评价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自评、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老师的评价……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真烂漫,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作为教育者,不妨设计一些充满童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获得真善美的启迪。
我为班里的孩子特意设计了一个道德象征物――凤仙花种子。班里哪个孩子有了进步,我就奖励给他一颗种子,种在班级准备的花盆里。很快,教室里好几个花盆都开满了红红的凤仙花。教室也因为这些花儿,变得格外美丽。当老师们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这些花儿,心里充满了感动。我想孩子们种下的不仅是凤仙花的种子,他们种下的还是一颗颗道德的种子,他们收获的将是幸福的人生。
育人即育心,惟有诗意德育,才能扣响学生的心弦,滋润学生的心田。苦于德育工作一筹莫展的同行们,不妨试着将德育渗透于班集体的任何一处细小的毛孔,让德育诗意地栖居于班集体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第三篇:教育中的诗意栖居
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谈教师的幸福之道
【摘要】幸福是一门学问。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幸福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若能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的本土上,历经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过程,那即是迈向了教师的幸福之道。教师的幸福之道是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正如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教师只有在修得自身幸福的这一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学校乃至社会享受到幸福。
【关键词】教师教育幸福之道诗意的栖居
【正文】
一、教师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体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幸福。它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当教师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的土地上,忘情地融入教育之中,融入教学当中,此时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在精神上享受到了一场莫大而又深刻的盛宴。
1、读书——教师的幸福之一
“我们牢牢地坚守学校读书净土,因为书中自有浓缩的文化。”[1]正因为书中自有浓缩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身为教师必须要读书。试想,若教师没有读书,拿什么建立自己的幸福,拿什么教育学生让其幸福,拿什么面对社会使其幸福?
原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的第32个建议——学校里的三个世界这样写,首先要“构造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他倡导主动积极地阅读,他要求每位教职工都要有学习计划,每天都要阅读一小时以上。他鼓励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兼顾,鼓励自主学习,认为被动地学习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确实,如果身为教师却不读书,该尽的责任都无法承担,那还有何幸福可言。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幸福。幸福的教师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使其渗透骨髓,融入身心。他们永远不会等进入学校、书房等才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他们也永远不会等到要用时才阅读,因为他们清楚“书到用时方恨少”所蕴含的哲理。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必有收获。他们相信,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只有多读书方能重新认识自己。读书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2、梦想——教师的幸福之二
梦想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有梦的人生才称的上是幸福快乐的人生。从成功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人活着,就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年仅14岁的时候,便默默记住了父亲临终时“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嘱托,在年幼的心灵里澎湃着“立志发达,建立一番事业”的鸿鹄之愿。若干年后,带着 “不报父恩,誓不罢休”的决心,他果敢地迎接一浪又一浪的挑战,攀过一个又一个高峰,成为了实业界的巨子,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幸福充斥在心里,热血沸腾。[2]
那么,同样地,对于教师而言,怀抱梦想该是一件怎样幸福的事。在幸福的教师眼里,教育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牺牲;教育是一种创造,而并非重复;教育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纯粹的谋生手段。作为教师,在教育中享受着生命,怀抱梦想,在那三尺讲台上,和学生一起放飞梦想,茁壮成长,不会是奢谈,也不会是妄想,只要心中有梦想。
3、用心——教师的幸福之三
每一位教师在他教过的诸多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地都曾经给学生指引出一条道路。用心,是教师值得崇尚的资本,也是教师难得易失的幸福。
用心体现在热爱教育,热爱奉献,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乐于从教,尽心尽责等方面。教师如果能够以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以清晰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艺术,以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把自身的幸福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用心自是无可非议。
身为教师,在教育事业上播撒的是希望的种子。每一位教师付出多少心血在耕耘的途中,当他的学生走向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之际,当他的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回报社会之际,他体验到的幸福必将与之成正比,甚至更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每一位用心奉献的教师的希望,也是他所享受到的幸福最大值。
幸福是一门学问,教人幸福更是一门学问。教师的幸福不仅在于自己的幸福,它还在于传递与扩大幸福,这对社会以及个人的贡献并不亚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心灵的交涉、文明的创造。教师的幸福应该是一个不断地被学生超越,又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在竞争中享受了幸福,而学生也同样在超越中走向优秀,甚至卓越。
二、教师的幸福源自何方
在当今的教育信息时代下,教师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如此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教师的幸福归宿要源自何方,这让教师日渐迷茫。尤其是在过度功利带来的紧张教育环境下,日益增加的负荷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疲惫,使教师在工作上缺少了一种心灵的自由、情感的舒展、行动的睿智,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精神的焦虑、情感的压抑、工作的盲从。[3]在高分赚来的笑脸背后,隐藏的是丝尽泪干的悲凉与辛酸。自然,教师的幸福感便成了一种镜花水月的奢望与空谈。
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源于教育的正确方向。一旦教育所实施的方向产生偏差,偏离了既定的轨道,比如逐渐地趋向于功利,而忽视了教育最原始的目标与目的,一切就不再具备任何意义。那么,在这种追逐念头下,教师的幸福便无处可寻觅。因此,必须首先做好正确的教育,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教育才能得以实施,教师的幸福也才有其归宿。
其次,教师的幸福源自于学生。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积极进取,学生获得的荣誉,让教师享受到了身为教师特有的幸福。孩子的点滴成长和真情回报是老师幸福感的源泉。当你在工作上感到内心疲惫不堪的时候,也许家人、朋友、同事的言语都抵不上孩子简单的一句关心一句问候。这种幸福,是除教师以外的其他人体会不到的,它鼓舞着教师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创辉煌,也激励着教师秉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精神,努力地不断地进行自我的促进与反思。
最后,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做到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样的境界[2],能够以平常心淡看名利和得失,淡看人生,踏实奉献,能够努力追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我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充实奔放快乐,那么他无疑是幸福的。在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或许会遇到风霜,经受艰难,但是能够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的大地上,过完整真实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极其幸福的生活过程吗?
三、怎样拥有属于教师的幸福
幸福不只是仅有开头、结尾,拥有幸福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那么该怎么做才可以拥有属于教师的幸福之道呢?
首先,做一个爱孩子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从事别的职业吧。因为有爱,教师就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既肯定他们的优点,又能接受他们的缺点。因为有心,教师就会懂得学生需要引导,成长需要时间。[4]也因为爱孩子,教师会懂得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孩子心灵深处最真的话语。爱需要智慧,需要表达,而这些都体现着教育的技巧,也决定了教育的成功与否。
其次,要以足够的职业精神对待平凡的工作。职业精神是一种价值观,是每个行业都必须具备的,有什么样的职业观,就有什么样的职业态度。[4]它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教师的职业精神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自己的激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
及对教改未来的坚信[4]。这是许多年轻教师所缺乏的品质。时代会向前发展,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奉献却是永远不变的。
最后,教师的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才有可能以更加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成长,才能为学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94.[2]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O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5-01[2009].[3]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胡珊.《教师幸福与教师成长》报告会随想.[OL].
第四篇:作文指导-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小引]
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使人异化了,一些人丧失人的本性,以致“离开了神灵”(荷尔德林语),犹如游子离开自己的故乡,孩童失去了母亲一样。一个人无家可归,那该何等痛苦!所以,被异化的人需要回家,需要寻找回家之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在不可逃避地陷入无家可归境地的同时,必将企求重返故里,重返童真,享受偎伴美好人性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因此,他呼吁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现在,不少中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困惑。他们说老师要求“作文的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可学习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家门校门之间,几乎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春游、秋游活动都被明令取消,能谈什么生活?因此陷入了无从下笔的困境。作文中经常出现“把老人写死了,把父母写散了,把自己写残了”的编造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走出这种困境,进行真实的写作,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呢?能否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获得一些借鉴呢?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一]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来自何处?
有人以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来的,其实,在他之前德国哲理诗人荷尔德林就已提出了,请看他在19世纪初写的诗句:
„„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便会欣喜地用神性度测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
约翰·克里斯蒂安·弗利德利希·荷尔德林1770年5月20日生于德国尼喀河畔的劳芬镇,1843年6月7日卒于杜平根。早年在杜平根学习神学,和黑格尔友善。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相恋,他在诗歌里称她为“狄奥蒂玛”。1798年前往法国的波尔多,1802年归国。从1806年以后发生精神错乱。荷尔德林和尼采的生活历程差不多,也有强烈的精神导师的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二]
——人失去了故园,需要回家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荷尔德林敏感地觉察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带来的却是人的灵性的丧失。荷尔德林认为,技术、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地,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人通过百般努力所创构出来的东西,却是与人自身的神性本质相异的东西——早年席勒就已经提出在今天被称为异化的现象。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将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
他深深感到,在德国,只看得见手艺人、思想家、教士,却看不见人。一个个体被困在一种专业范围内,而在这个范围内根本不能叫灵魂生存。“在这个民族里,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是不被亵渎的,不被贬为可怜的随随便便使用的东西的”。现代人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感,就是由于把自己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感逐出了心房,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荷尔德林认为,人离开了神灵,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有如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人、情人、恋人。那是何等的痛苦!人类应该努力解读这种无家可归的痛苦,以重返故里,重返童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三]
——怎样才能回家?敢问路在何方?
要回家,要重返故里,就必须有回家的路。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四]
——误入歧途的现代人,怎样寻找回家的路?
1.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类重大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依赖于完备的信念体系,必须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不断追问人应当所处的精神家园。
2.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对自由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信念体系的内核要素是不能直接被经验和逻辑所证实的。当今人类的很多精神问题不是由于科学不发达、科学知识不充足所导致的,而是人类的信念体系出了故障。非气质性病变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精神问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决的,科学在这里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依赖于信念体系的调整和转换。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有效的审美活动与正确的信念体系,需要宇宙观、价值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确立,需要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等超科学的信念体系的建立。这就是“诗意地栖居大地上”的现代要义。
[针刺文之一]
追求诗意的人生
梅若梅
最近在读《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力量》,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追求创造的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作者把人生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就是柴米油盐,或者是各种应酬;第二个层面是事业;第三个层面是审美观,也可以说是诗意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超越俗物和功利的。审美对于鉴别力、对人生是重要的,它超越功利但不超越人生。相反,它依赖于对人生的体验。
由此想到海德格尔曾通过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做出的深刻阐释:“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是诗意的。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更渴望精神家园中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
境由心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摒弃金钱、权力、地位的侵扰,摒弃盛名的劳累,摒弃人事的纷争,摒弃各种诱惑的侵袭,使心灵超越俗物、超越红尘,“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始终保持一个愉快的心境,那么你就会发现,平凡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诗意。
(选自新华网1月27日,有改动)
[简评]
“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多么动人的语句,多么美妙的画面。如此心境超越了俗物,超越了功利,它是人生的审美,是精神的家园。这正是作者所述的第三层面——诗意的层面。有诗意的生活,使人高贵,有诗意的人生,使人亮丽多彩。余光中说过:“生活里面应该有美。”人应该善于审美,善于发现,静默中感受日月星云清风,凝眸中欣赏小桥流水飞红,遐思中自由舒展自己的心灵。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的人生充满诗意,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
[针刺文之二]怎样诗意地安居
姚振函
大约是80年代初期,第一次从某篇文章的引文中读到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当时的惊喜劲儿现在想起来还是一种享受。
这句诗是:“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这句诗如同魔力加于我身,使我的想象力腾空飞起,冥冥之中,看到了两种幻象。一种是人所赖以生存的各种居所,包括洞穴,土、木、砖、石搭建的造型各异的屋宇,简陋的窗户上闪动着的光亮。一种是劳动于大地上的人,持着笨重的农具,吆喝着牲畜,犁地,收割,建屋,汗流浃背,夯歌沉郁,民谣悠悠,身后的田野麦浪起伏。而自己恰好是那充满劳苦人群中的一员。
后来我得知,海德格尔非常推崇这句诗,并以此为材料来诠释、推演他的哲学玄想,就更对它加倍珍爱了。
但是一直萦绕我心的是:究竟怎样才算诗意地安居呢?或者说,人怎样安居才算是“诗意地”呢?
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个初春。在农村夜里浇麦田,下弦月当空照着,远处长长的渠道尽头,机井的水泵喷吐有声。渠水流进麦田缓慢而神秘,我手拿铁锹来回查看水流,发现漏水就赶紧铲土堵上,弄得满腿都是泥水。微寒的风吹着刚刚返绿的麦苗,发出一种柔软的声音。我回望月色朦胧中的村庄,知道自己的家人正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熟睡。天亮时,麦地浇完了,遍地闪着白亮的水光,想那麦苗正在幸福地吸吮着甘甜的水汁。这时我扛起铁锨,迈动满沾着泥水的双腿,返回炊烟升起的村庄。路上,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当时,感觉自己就是那种“诗意地安居”的人。
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认为“诗意地安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广义的劳动,指人为了生存所进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切的生产、创造以及劳动的成果,还有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联系,爱情、友谊、家庭等。二是大地。人是大地上的生物,人依附于大地并凭借大地,人在大地上的生存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生存。人必须感受大地,包括对季节的感受,对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的感受。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
(选自2001年8月31日《河北日报》,有改动)
[简评]
文章首先引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然后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形象的展示,之后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具体地诠释,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起承转合自然、顺畅、严密、恰切,如行云流水。
[针刺文之三]诗意地栖居江苏一考生“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生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生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这揭示了一个道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不可得兼。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是世人顶礼膜拜的榜样,可他想参加哈佛校友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不配称作哈佛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们诗意地栖居。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小屋,用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简评]
这是一篇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作者用“小屋”与“渡船”譬喻,表明人生应充满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样,灵魂才能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小屋”、“渡船”、“栖息地”就是作者追求的精神家园,也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审美。
[综合针刺]
上述三篇针刺文,都是由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诗句派生出来的,都主张现代人应该追求“诗意地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和《怎样诗意地安居》从正面阐述人们应该学会审美,学会发现,努力与现实生活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栖居》则强调在人生遭遇挫折或苦难之时,应该选择希望、坚强与自信。
现在,可以回答“小引”中提出的问题了。中学生要解决学习节奏紧张,学习生活单调而没啥可写的困惑,应致力于追求“诗意的生活”,致力于追寻人生的精神家园。
1.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充满真情。真情所至,嬉笑怒骂皆可为诗,不是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吗?想一想古今中外,哪一位文学家,哪一位诗人不是性情中人。只要我们用感性的视觉去观察生活,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生活,用灵性的笔触去抒写生活;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那么便会把平淡生活中的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
2.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用心观察。我们曾无数次地描写春天,但在春天,你是否观察过河水的融化是先中心还是先两边?柳枝的发芽是先底部还是先顶部?如果缺少这种细致的观察,你就不可能做到真实写作。母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但你注意过母亲喜怒哀乐时的眼神吗?你知道母亲的习惯动作吗?你能说出母亲个性化的语言吗?若是缺少这种用心的观察,你也不可能进行细腻描写。洗衣服是家务劳动经常涉及的内容,但先洗衣服的哪
一个部位最为合理,你留意过吗?假若缺少这种有序的观察,你的文章不可能做到条理清晰。因此,细致的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3.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体悟与感受。“生活如网,人生如戏”,五彩缤纷的生活,绚丽多姿的人生,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但写文章如果只靠眼睛去观察,那么就与摄影完全画等号了。其实写作的灵感更多的是源于心灵的感受。社会是个大舞台,家庭、校园便是个小舞台;从饭桌中、装饰上、娱乐时,便能发现生活质量的改变;从课堂上的趣事、同学间的谈资、校园里的时尚,就不难看出身边发生的事其实很多很多,只不过你没有用心灵去“透视”而已。生活的底蕴仿佛是沙里的金子,山石中的白玉,等待你的发掘。比如,网络似乎已成了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的代言人,围绕这个话题引出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家里为买电脑而意见不一;买了电脑又因上网总是争吵不休;老师、家长去网吧获取“第一手”材料,而你们也是声东击西,把“阵地战”改为了“游击战”;没想到学校的网页设计大赛,又正让你们这些网迷大显身手„„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感受,写作的素材就会滚滚而来。
4.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不断积累。制造产品都需要原材料,写作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材料,或是写日记、或是做素材卡片、或是摘抄名言警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或许这种积累有些零乱,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当你看到某一个文题,某些积累就会一触即发,像发酵一样膨胀起来,经过你的丰富、补充、深化、提高,便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佳作。若是把这些“纯粹”的生活再加上联想的翅膀,那么每一滴水便都能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文章是生活的加工品,作文需要我们去诗意地体味生活,用心灵触摸,用思想辨析,用情感浸泡,这样才能使作品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试着诗意地生活,你的人生和文章都会更加精彩。(《天津日报·名师家教周刊》)[强化练习设计]中学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些课文都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些课文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情趣,启发我们的思维;能够导引我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找到“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请选读一篇课文,以“诗意地栖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读后感。
第五篇:让学生在语文天地里诗意地栖居
让学生在语文天地里诗意地栖居
语文是什么?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可是放眼看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条分缕析的讲解,把一篇篇美文肢解得惨不忍睹,诗意全无;漫天飞舞的试卷,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扫荡殆尽,望而生厌;急功近利的硬性灌输,则使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意识熏陶功能化为轻烟,成为泡影。于是,孩子学习的日子满了,生命却空了;头脑满了,心却空了。语文教学,需要诗意之水的浇灌才能开出生命之花,需要诗意之水的滋润才能结出心灵之果。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浸润的枯涩。那么,在语文课堂这片心灵的土地上,我们如何才能去开垦我们生命的绿意,如何才能去耕耘我们心灵的诗意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诗意地栖居
1、诗意课堂需要教师预设灵动的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要用恰如其分的比喻,诙谐幽默的夸张,具体生动的描绘,激情四溢的情绪,去吸引学生。我们常常发现,当教师拥有真情灵动的导语和浪漫鲜活的诗情,当教师本身的语言准确练达,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流畅时,学生才能充满激情,才能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浸染中高雅起来,聪慧起来,诗意起来。而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丰富精神境界,滋养情感世界,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字字珠玑,文采飞扬。诗意语文大师在教王崧舟学《长相思》一课中说:“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像这样精彩的诗一样的语言,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比比皆是,脱口而出,那么轻松,那么自然,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育。
2、诗意课堂需要生成自由的心灵对话。“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教师释放自己的情感,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学生积极地接纳、呼应教师的生命存在,此时师生都是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热情激发、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把学习要求转变为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师生一起在人际中诗意地栖居,共同享受我们的教学过程。诗意的语文,是心灵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大师王崧舟先生曾言:“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这是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应有之义。”我们崇尚对话,这是因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新课程是什么?新课程就是对话。对话是什么?对话就是言语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生成出来的。留住课堂的诗意,就是要留住碰撞时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
3、诗意课堂需要倾注真诚的人文关怀。有人说,教育应该“目中有人”。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仔细体会,感觉很是精辟。确实,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需要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在求知的路上难免有困难和失败,当孩子灰心失望时,教师的欣赏与鼓励能让迷茫徘徊的孩子走出困惑,看见希望的曙光。智慧和创造的火花都是在鼓励和赞赏中迸发的。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话语者,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这不正是诗意语文应有的追求吗?
因此,课堂上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给予学生最真诚的关怀,不光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要鼓励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惟有如此,才能使课堂充盈着创造的激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流动着曼妙的韵律,激荡着浪漫的诗意!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
二、在文本中诗意地栖居
1、强化诵读。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主要方式就是诵读体味。教材中的诗性元素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与教材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如能为情所感、为美所醉,在文本中诗意地徜徉,则必定能“巧把金针渡于人”。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时,王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二泉月夜的美丽景色,他只是抓住课文描写二泉月夜的八个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潺潺、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只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便将学生带进了充满诗意的二泉池畔,学生沉浸在如银月光中,流连于一泓清泉畔,此时,阿炳出场了。在王老师的引领下,一个戴着墨镜,终日操着胡琴在无锡街头卖艺的阿炳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当春寒料峭时……”学生读相关句子;“当夏日炎炎时……”学生读相关句子;“当秋叶飘落时……”“当雨雪霏霏时…… ”学生继续读相关句子。一年四季总是略显悲凉,学生眼中的阿炳也愈发凄惨。而王老师仍意犹未尽,他要让阿炳更真切地站在大家面前,“一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相关句子,“十年过去了……” 学生还是读相关句子。仅这一句话,王老师便让学生至少读了6遍。在反复的吟诵中,还有谁不为之共鸣呢?学生听得陶醉,读得动容,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奏响了他的最高音。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通过读,进入文本,与之贴近。这里谈的主要是美读,“由朗读的声音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造成全身心的感动与震颤,形成读者与文本的感应,自我与作者的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把朗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让读作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孩子们通过这座桥梁钻进文中,体味、品尝。
2、尊重体验。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那么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并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诗意语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会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有人开掘才能喷涌挥洒;感悟就像一支未经照明的蜡烛,有人点燃才能闪耀光芒;感悟又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有人温暖才能芬芳四溢。
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一文时,让学生潜心阅读并在心中盛开一池美丽的荷花。结果,一个男孩出人意料地说:“我听到了荷花开放的声音!”当大家一脸愕然时,他解释道:“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时候,我仿佛听见了花瓣展开的声音,是那样清脆,那样悦耳,那样轻盈……”于是,大家都在诗意的想象中陶醉了,这堂语文课因此变得诗意盎然。
三、在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语文与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教学是生活的阐释,阅读是生活的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正如《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那样:“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诗意的体悟不仅在课内,不仅在文本中,只要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是情感和语言交流的好时机。处处留心,步步为营,才能把语文的诗意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角落,这要求语文教师高度的教学机敏和睿智。
一个春日,因为久晴初雨,孩子们都忍不住往雨里跑,以致于淋湿了衣服,打湿了鞋子。我正要生气,一个孩子举着一双沾满水珠的小手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把春雨抓住了!”她的话也把我们大家的心给抓住了,孩子们纷纷围到我身边,激动地向我汇报他们的发现:“小草的身上挂满了珍珠,那是春雨走过留下的脚印。”“我看见沟里的水在笑,那是春雨在给它挠痒痒。”“我听见迎春花在和春雨说悄悄话,迎春花说„好舒服啊!多下一滴雨,我就要多开一朵花‟。”“柳树也在说话,它说„是谁在帮我洗头发啊?‟”“……”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我不禁感叹:孩子的心充满多么蓬勃的生命力啊!他们的世界是多么异想天开、充满诗意。对生活、对语言,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思维。在这么无瑕的心灵中,只要我们给他们纯洁的语言和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我们就会收获到优美的感情和我们想要的一切。
当我们带领孩子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山涧草丛,在田野溪畔,在城市乡村,用心体悟,用情领会,感受大自然的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欣喜早春萌发的每一枚嫩芽和嫩草;留心身边每一朵花儿的盛开和凋零;关注每一阵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每一声痛苦的呻吟和快乐的欢笑……孩子的生命就因此拥有了诗意,孩子的诗也能因此而诞生。
如果说语文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那么诗意则是花园里百花齐放的幽香;如果说语文是一片蔚蓝的大海,那么诗意则是海面上浪花跳跃的欢快;如果说语文是一方秀丽的山林,那么诗意则是山林中生机盎然的翠绿……语文学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也许有时,“诗情画意”抵御不了应试的窘迫,但在某些时候,语文的诗意就潜伏于你我他纷呈的语文课堂里,等着我们去挖掘,就让诗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尽情流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