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3日)(共5篇)

时间:2019-05-14 17: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3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3日)》。

第一篇: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3日)

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高标准加快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

杨 卫 泽

今天的大会是贯彻落实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对南京发展指示精神,推动南京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的重要会议。会前,市政府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规划、计划、政策、项目和配套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也就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五个现代服务业示范项目,下午又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刚才,五家单位的发言讲得很好。沈健同志作了服务业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全市上下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南京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工作导向,摆在核心战略位置作为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南京的服务业一直有着很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的服务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从1992年突破100亿元,到2005年突破1000亿元,2009年突破2000亿元,去年达到2540亿元。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连续三年超过50%,服务业税收占比达到4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达到47%。服务业正越来越成为城市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成为致富群众的重要引擎,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与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罗志军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南京科学发展新局面,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省人代会和全市负责干部大会上,罗书记反复强调要发展服务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李学勇省长要求南京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转型升级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罗书记再次强调,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主,拉动经济增长以扩大内需为主,产业结构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市委要求,狠抓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三个第一”,确保第一批迈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列。实现上述目标,关键一条就要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我们强调发展服务经济,决不是放慢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而是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以更大力度、更有力举措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我们提出要第一批迈入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列,对照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十二五”时期南京有三个指标实现难度很大。一是收入指标。尤其是农民人均收入指标五年要翻一番,意味着年均增速14%以上,必须下更大力气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二是能耗指标。按照国家、省认定的南京能耗水平以及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南京的能耗指标未来五年要削减20%,难度很大。即使在现有基础上成功削减20%,仍然达不到全省认定的现代化指标。三是服务业指标。去年我市二产增长13.6%,三产增长13%,意味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际上是下降的。未来五年服务业比重要从50.7%提高到56%,每年至少要提高1个百分点。这些指标能否实现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体做到“三个深刻认识”:

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从国际经验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趋势,竞争焦点从有形的商品转向无形的服务。目前,南京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化率77.6%,服务业比重达到50.7%,已经具备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条件和特征,正处于聚焦突破的关键阶段。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产业结构偏重、产业价值链偏低、高端产业偏少是南京经济结构的内在缺陷。目前,南京单位GDP能耗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50%,在全省列第二位。服务业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综合能耗将下降1.7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调高调优调轻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知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跨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南京人口增长较快,环境容量有限,市域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三,发展服务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集约节约用地、扩大就业容量的内涵集约发展模式。

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增强城市功能、发挥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作用的重要途径。功能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代城市是以功能论输赢、见高低。中心城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更要具备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或都市圈为主体的新型城市体系加快建立,服务业城市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服务业正在加速向中心城市集聚。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无一不是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无一不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功能作为突破口。南京是省会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也明确了南京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城市的新定位。南京要更好地承担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责任和义务,加快建设门户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力和配置力,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

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南京发挥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现代服务业是依托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发展起来,以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高三新”特征。这些特征要求与南京的资源禀赋完全契合。概括来说有“五大优势”:一是科教与人才优势。南京具有全省第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两院院士数量,全国第一的万人大学生比例,这为我们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产业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二是交通枢纽优势。铁路南站是亚洲最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七月份将投入运营,未来年客流量达8千万人次。南京港由内河港升级为海港,2015年南京下游长江航道将疏浚到-12.5米,10万吨海轮将直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2015年旅客运输能力将达到3000万人次/年。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南京的辐射半径,为我们发展物流、商贸流通等产业提供了宝贵机遇。三是产业发展优势。南京产业体系完备,是全省唯一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城市,软件产业规模全省第一、全国第三,服务外包执行额全国第一,金融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尤其是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南京占半壁江山,前10强占9席。四是中心城市优势。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区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占苏皖两省的22.7%,常住人口3100万,占23%,在校大学生115万,占43.8%。五是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也是山水城林、江河湖泉融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休闲等产业。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南京的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省内城市相比,去年我市服务业增速全省垫底,和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我们的排位在倒退,和国际先进城市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因此,既要看到南京发展服务业的优势和机遇,又要看到发展的差距和不足,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把发展差距转化为发展动力和发展潜力,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雄心壮志,确立更高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道路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开局之年,今后五年,南京服务业发展总的要求是,明确一个总体思路,确立两大奋斗目标,把握四项基本策略。

明确一个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南京独特优势,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大力增强南京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高标准加快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在全省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早日建成世界软件名城和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确立两大奋斗目标:一是高标准建成中国软件名城,向世界软件名城迈进。李源潮同志明确要求我们“建设名符其实的中国软件名城,推动软件产业爆发式增长,学习班加罗尔,赶上班加罗尔,超越班加罗尔,努力建设世界软件名城”。根据工信部预测,未来5—10年是全球软件产业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世界软件和技术格局呈现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平台化、融合化的新趋势,是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追赶和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的指示精神,抓住战略机遇,找准发展差距,提升发展标杆,创新发展路径。到2015年,实现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品牌培育、平台载体建设新跨越,把南京真正建设成为产业规模领先、自主创新能力强、名企名牌众多、软件人才密集的中国软件名城,实现学习、赶上、超越班加罗尔的目标,加快向世界软件名城迈进。二是高标准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向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迈进。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重要战略部署。2006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罗志军书记按照省委对南京工作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把南京定位为“两基地、两中心、一门户”,“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其中之一。我市“十二五”规划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有两条,一是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全球城市竞争,二是具有服务全国的功能。目前,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广州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沈阳、郑州等也都在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南京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以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作为支撑条件。要坚持既定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通过五年左右的奋斗,把南京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南京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把握四项基本策略:一是在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服务业比重超过50%,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服务业比重的提升主要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南京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到52%,但广州等先进城市已超过80%。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消费、吸纳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二是在全面提升在岸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离岸服务业。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改变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不仅为制造业,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迅速做大做强的机遇。目前,南京在发展离岸服务业上还有很大不足。去年,我市软件业出口额占比不足6%,而班加罗尔高达65%以上,出口总额是南京的20倍。我市服务外包执行额26.5亿美元,列全国第1位,但是离岸外包仅11.9亿美元,列第6位,低于上海的17.5亿美元、北京和无锡的15.3亿美元、杭州的13.8亿美元以及苏州的12.7亿美元。全球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约1万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其中争得千分之一的份额,软件业就能增长600多亿,相当于再造两个雨花软件园。三是在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新兴服务业。长期以来,南京在全省乃至南京都市圈中,保持着区域商贸中心的地位,具有发展传统服务业的显著优势。但是,传统服务业的增长空间有限,从2006年到2010年,住宿餐饮业在全市服务业中的比重从4.3%下降到3.7%,批发零售业从23.6%下降到20.4%,而金融业却从10.7%提高到16.4%。去年,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被苏州超过。一方面,要以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增强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抢抓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遇,更加注重高增长性、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四是在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基础上,突出孵化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招商引资相当于移栽大树,孵化培育本地服务业企业相当于育苗造林,而后一种方式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潜力。国际上有活力的地区,都是不断孕育企业的地区,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台湾。南京人才资源丰富,具有“育苗造林”的优势。因此,南京不仅要“移大树”,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的力度,更要大力度“育苗造林”,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在孵化培育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上下大功夫,不断培育现代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三、突出重点领域,加强功能建设,奋力开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爆发式发展新局面

服务业领域宽、范围广、门类多,必须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同时,真正把工作重点、政策措施聚焦到事关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的关键领域。要大力提升六大服务功能。

第一,大力提升科技和信息服务功能。软件产业是低能耗、低污染、高就业、高产出的绿色产业、智慧产业和朝阳产业。发展软件产业能充分发挥南京科教与人才优势,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去年,南京软件业总量突破1000亿元,但与国际国内的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总体布局比较分散,公共服务和软件人才创业环境还不完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偏少,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模式和业务范围单一。要树立“大软件”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基础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业等,实现产业规模五年翻两番。坚持走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推动软件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向广阔的国际软件市场拓展,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双自”企业。以规划建设南京软件谷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平台,提升建设水平,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软件名城标志区。要大力引进外资和央企研发机构,大力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市场交易、知识产权管理等科技服务业,高标准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立健全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全方位提升城市科技研发功能,为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大力提升金融和商务服务功能。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南京是央行九大跨区域分行所在地之一,在行政配置金融资源的时代,优势明显。随着国家金融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金融机构也在重新布局。例如,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已占全省数量的三分之二。要大力提升高端金融要素的集聚度,聚焦河西金融城、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区,加快引进境内外银行、保险、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大力提升地方金融企业的综合实力,做大做强紫金控股、南京银行、南京证券、紫金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建设泛长三角重要区域金融中心。南京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要进一步做强重洽会、金洽会、软博会等会展品牌,争取引进更多国内外大型知名展会,进一步提升会展经济的规模和层次。商务服务业很大程度体现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去年,我市商务服务占全省比重32.7%,比苏州高出近10个百分点,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要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各类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高端中介机构,加快建设服务好、成本低的区域商务中心城市。

第三,大力提升物流服务功能。南京是国家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通讯枢纽城市,是国家物流业战略布局中21个节点城市之一,这客观上为南京发展物流业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是,地理门户不等于经济门户,交通枢纽不等于集聚能力。目前,南京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而广州、武汉分别为7.6%、6.1%,美国、日本则为10.1%、11.4%。南京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5.9%,而发达城市一般在10%以下。要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网络枢纽的优势,大力培育物流企业,完善物流体系,做大物流产业。抓好物流集疏运体系建设,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口岸和大通关建设,实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物流基地“无缝对接”。抓好现代物流企业培育,着力引进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快递配送物流。重视引进国际一流的物流地产商,利用他们的渠道和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推动物流业与国际接轨。抓好物流园区建设,高起点配套建设和完善龙潭物流园、禄口空港物流园等现代物流园区。

第四,大力提升文化功能。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教育名城,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和教育培训产业的显著优势。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全球发展最快的朝阳行业,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递增。要聚焦工业设计、动漫制作、网络游戏、影视传媒等优势领域,积极培育文化创意骨干企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群。教育培训产业是我国新兴服务市场中的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预计两年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要以扩大教育开放为导向,以应用性教育为重点,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建设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第五,大力提升休闲功能。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南京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种类齐全、独具特色,以“古都名城”为主题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影响力。去年旅游业收入952亿元,增长15.7%,而杭州去年增长了27.7%。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禀赋和地位还不相称,特别是缺乏具有震撼力的主题旅游休闲大项目,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旅游产品。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把南京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南京有很多园林,园林旅游属于传统旅游,但现有的园林不允许也没有空间再大兴土木,必须要在园林之外寻找旅游空间。重点推动资源整合,切实解决旅游发展上存在的资源分属、管理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推动产品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震撼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主题旅游大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古都历史、特色人文为内涵的文化旅游,以佛教胜迹、宗教盛事为代表的宗教旅游,以地域特色、传统民俗为内涵的民俗旅游,推动南京从浅层景观旅游为主向更深层次的文化游、体验游、休闲游转型。

第六,大力提升生活服务功能。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是群众生活的共同家园。我们发展服务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归根结底是为“老百姓”谋福祉,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人民群众更幸福。南京是一个拥有8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日益向多层次、个性化方向升级,这对我们全面发展各类生活服务业提出了紧迫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高质量、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还要看到生活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要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目标,积极拓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医疗健康、实物租赁等生活服务新领域,发展连锁经营、网上购物等新业态。通过提升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城市的便民利民功能,让南京成为本地人幸福、外来者羡慕的品质宜居城市。

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标准加快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必须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扭住工作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

一是在综合改革试点上取得突破。南京是全省唯一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既是责任,更是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这次改革国家没有指定方向和模式,鼓励基层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坚持尊重基层、尊重实践,凡是有利于服务业发展,凡是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凡是有利于改善民生,都要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突破。要创新体制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集聚区建设、人才引进、品牌培育等重点环节,在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上,拿出一批硬招子、实招子。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把更多精力用在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市场监管上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使更多项目、更多工作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领域。进一步降低门槛,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让民间资本加速进入服务业领域。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全市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逐步深化,为南京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同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推进服务业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性、带动性强的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鼓励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

二是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取得突破。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在发展重点上突出引导性,在发展空间上突出控制性,在发展时序上突出科学性,进一步推动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切实解决高端资源低效利用、优质空间均质开发、特色区域常规化发展的问题。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郊县和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各区县要围绕全市总体功能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打造重点品牌,努力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格局。鼓楼的总部经济、雨花的软件、白下的商贸、秦淮的旅游、玄武的文化创意产业等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要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

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南京人才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但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领军人才短缺已成为突出问题。例如,国家“千人计划”在宁的45名专家中,高校34人,中科院3人,在企业的仅8人。要加快引进创业型领军人才,依托“紫金人才计划”,以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大力引进一批创业型领军人才和精英人才。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要有胆略和眼光,敢于冒风险,敢于打破常规,做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大力开发本地人才,拓展“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工作模式,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把科教与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培养实用型人才,造就一大批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蓝领人才。

四是在载体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具有发展集约、资源共享、功能集成的特征。全市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28家,基本覆盖了各城区和郊区,但功能不够完善,集聚度不够高,特色不够鲜明。要提升集聚区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商务、公共服务等综合配套功能,锁定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孵化器建设问题。企业孵化器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人才创业的推进器、科教资源产业化的放大器。我们现在的孵化器,很多仅仅是物业管理公司,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功能。目前,全市所有的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仅有947家,很多成熟企业长期入驻孵化器。下一步,要在主城区和科技园、软件园、创意园、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内规划建设若干科技(含大学生、留学生、软件、文化等)创业特区,制定推进“跃升”和“孵鹰”两大计划,高标准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力争到2015年,在孵企业达到一万家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两番。

五是在品牌培育上取得突破。近年来,我们涌现出了苏宁、联创等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但总体看,南京本土的知名品牌还不多,2010年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中,南京有50家,其中央企和省属企业就占28家,市属企业只有22家。要深入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培育更多的品牌企业和产品。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加强跨行业和跨地区资产重组,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特别对具有爆发式成长潜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要敢于不拘一格积极扶持。苏宁电器是南京唯一入选“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20强”的零售企业,苏宁的成功,核心一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要认真总结推广苏宁的成功经验,推动更多企业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推进重点工作过程中,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心组织,扎实苦干,合力推进。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既要科学部署,又要狠抓落实。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把握全局,统筹落实,精心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推动形成各尽其职、相互促进的联动工作格局。要强化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招商和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以上,确保排定的230个服务业年度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强化督查考核。加强执行力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指标、监测、分析和评价体系,尽快落实服务业倍增计划的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奖惩机制,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任、有担子、有追求。要强化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即将正式下发服务业配套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各区县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共同营造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高标准加快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南京“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文化馆2017年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结

钟山区文化馆2017年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结

1、钟山区文化馆2017年在落实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充分管理利用好馆内功能用房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由于文化馆人手有限,采取预约服务、订单服务等方式提供便利。在保证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2017“文化钟山”春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2017“文化下乡”、2017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2017“文化钟山·最美夕阳”重阳节文艺展演等活动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收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2、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工作中,为了提供便利、优质的文化服务,钟山区文化馆充分利用文化馆馆办团队骨干和文化志愿者为辖区群众提供服务和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法来进行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并初步拟写了《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暂行办法》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府奖励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赛事暂行办法》初稿,经政府审定发布后,将作为钟山区开展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保障措施实施。3、2017年,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初步拟写《钟山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的实施方案》,针对钟山区3个试点单位开展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拟写《钟山区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工作。

4、今年来,钟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与群众告诉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职人员紧缺,区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服务部门编制少,社区、镇乡文化专干人员不稳定,大多兼职等情况严重制约文化馆服务的发展。

5、文化服务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物”的问题,通过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在规划建设初期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真正纳入管理,保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不是和其它设施“争地盘”;二是“人”的问题,钟山区级、社区、镇乡文化专干编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核定,社区镇乡人员少、队伍不稳定、多为兼职人员,导致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设施缺乏专人管理,多闲置,基本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多为应付检查用。

6、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3个文件内容,为了加快钟山区文化服务的发展,拟写并由政府发布《六盘水市钟山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是指导规范了“十三五”期间钟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规范性文件,指导逐步建设形成钟山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7、2018年,钟山区文化馆进一步加强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阵地文化服务。同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创作更多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文艺作品,结合“文化下乡”、文化扶贫等工作进行宣传。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动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篇:都江堰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汇报

都江堰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汇报

成都市商务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总体思路,紧紧围绕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和“构建国际旅游城市”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826号)文件精神,都江堰作为成都市申报国家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部分,现将2010都江堰市综合改革试点区内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综合改革试点区工作机制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都江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我市于2010年成立了“都江堰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亲自牵头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履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规划、服务、督促检查等职能。各乡镇、市级各成员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创新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规划

2010年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都江堰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古城区商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我市旅游局、文广新局、科技局等有关部门也已完成《龙门山旅游总体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等专项规划,完善的规划统揽和指导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我市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先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错位发展的重点集聚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服务业规划体系。

(三)建立综合改革试点区统计工作体系 按照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内容和工作职责,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会同市发改、统计、旅游、投促等部门建立了以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统计、新兴产业数据统计、政策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为市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导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支撑。

(四)创新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和重大项目管理制度 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和“牛鼻子”,下大力气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引进和服务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区内由我市投促部门牵头完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一是成立全市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体系,明确各阶段责任主体单位,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督查督办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全市投资促进项目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服务业专业项目库”、“投促中心项目例会”、“重大项目协调会”等形式推动试点区内和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建设。三是完善投资促进政策,2010年新出台《都江堰市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都江堰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修订了《都江堰市新型工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并同时实行重大社会投资项目VIP绿色通道服务。

二、综合改革试点区内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一)试点区区域经济快速恢复

按照成都市委、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灾后我市区域经济快速恢复和增长,2009年市域经济全面超过灾前水平,被四川省评为“县域经济先进县”,在此基础上2010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趋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34亿元、200亿元、60亿元,较震前03年增长82.8%、452.5%、105.7%;财政总收入实现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亿元,分别较03年增长486.5%、591.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较03年增长31.5%、121.3%、81.2%。“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五年居成都市三圈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达15%,总量连续五年居成都市三圈层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跃升至成都市三

圈层第一位。

(二)重点旅游聚集区建设情况

1、旅游业全面恢复

灾后重建以来,我市景区景点全面恢复。我市二王庙、老君阁、清溪园扩展等景点重建并已对外开放,玉垒阁主体工程完工。我市AAAAA重点旅游点二王庙古建筑群修复工程全面竣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景点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完善提升了虹口乡、青城山镇、大观镇、紫坪铺镇等乡村旅游区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打造形成了彭青线、成青线、蒲张线乡村旅游带和高原村、茶坪村、欣禾村等旅游特色村,虹口乡、茶坪村分别被省、成都市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都江堰市通过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的检查验收,虹口AAAA级景区创建也于今年顺利通过验收。重点景区的全面恢复营业有效的提升了我市旅游承载能力,2010年我市全年接待游客11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较

2009年增长20%和21%。

2、重点项目不断完善

2010年我市龙门山功能区建设引进到位内资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10万美元,列为成都市龙门山功能区建设重点旅游项目34个,今年新开工5个,已竣工10个,完成投资23.5亿元。重点项目两中心一博物馆、青城国际豪生酒店二期、《道解都江堰》、《青城》实景演出项目、泰安古镇一期打造等项目已完工建成,堰上青城体育休闲公园、青城洲际酒店、经都置业酒店等项目已开工。我市启动了首批标准化乡村酒店和城市商务酒店建设,目前,有9家星级饭店、225家社会旅馆(含新建)、1019家乡村酒店和农家乐已落成营业,提供床位3.4万张,成功打造“熊猫驿站”等一批高品质乡村酒店,全市旅游承载能力大大增

强。

(三)商贸流通市场建设情况

1、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

2010年全面启动了城区首批10个新型社区标准化菜市场示范点的建设,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予乐标准化菜市场,城市北区、永丰小区、壹街区等在内的标准化菜市场,将于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为全面提升我市农贸市场建设,2010年全年完成我市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扶持资金80万余元,并在硬件设施建设、安全监测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升市场功能,我市标准化菜市场从规划建设到后期经营管理,都将达到成都市中心城区水平。

2、完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全面开展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及“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体系建设。城区100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点工程的的启动必将为提升我市城市功能,服务于人民大众带来新的契机。“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使城乡物流配送渠道畅通、快捷,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以旧换新” 最大限度地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商业服务,极大的活跃了农村消费市场。农村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的建设,增强了生活消费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作用,发挥商品配送、品质管理和应急保障的社会功能。截止2010年12月,家电下乡网点140个,销售金额约7000万元,销售家电数量37000台,全市“放心商店”236家,实现我市乡、镇(行政村)全覆盖,2010年全年我市“家电下乡”财政资金补贴达800万元,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扶持资金30万元,商贸服务中心建设资金补贴30万元,我市商贸流通市场全面提

档升级。

(四)重点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情况

1、泰安古镇业态提档升级

按照成都市政府关于提升泰安古镇业态的指示精神,2010年我市重点开展青城后山泰安古业态提升工作,该项工作由市青都局、旅游局、商务局牵头成立的泰安古镇业态打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目前泰安古镇招商及业态策划方案已经完成、风貌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已经启动、品牌连锁客栈——熊猫驿站等知名品牌企业也已经正式引进,2010年积极争取成都市政府争取泰安古镇业态扶持资金300万元(申报成功),旨在项目促进,基础建设、业态提升、宣传策划等进一步提档升级,下一步都江堰市政府拟安排1000万泰安古镇项目引导资金,以全面提升我市重点旅游区业态整体形象。

2、做好都江堰市古城区商业网点建设

为有效推动我市古城区商业功能布局,全面推进我市“世界田园城市”建设,2010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古城区建设项目。古城区重点商业项目的布局策划工作、建设方案、业态策划、《都江堰市古城区商业功能和重点项目布局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古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改造、重点景观项目打造等已全面启动建设,目前古城区新东门等一批标志性建设景观已经完成,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子项目涵盖面达54个,预计

2011年初步完成整体打造。

3、全面启动城市新区商业功能布局工程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完成,按照都江堰市委、政府确定的“1475”城镇体系构架,全面提升我市城市新区业态形象,2010年我市全面启动壹街区、高桥小区、兴堰*丽景、金江小区、沪都家园、民主小区、慧民雅居、兴堰*逸园、教师公寓等9个安置区内的商业业态规划并分布实施。目前9个安置点位共计商业面积29万平米的城市新区商业业态布局工作已经开始,现第一阶段8000平米商业面积布点工作已经完成,新引进红旗、互惠、老邻居、百扬等大型连锁超市入驻我市。第二阶段工作也已经开始,预计明年5月将全部完成城市新区业态打造工作。

(五)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情况

1、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建设情况

2010年我市青城山软件产业园区(东软)被成都市授牌为“成都市重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现示范园区内共计8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培训机构1家,其中今年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2家,新增重点项目BPO呼叫中心、诺基亚测试中心等。全年我市服务外包园区完成离岸、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400多万美元,积极争取成都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资金100万元,企业人才培训扶持资金40万元,并在示范园区开展了项目促建、BPO项目建设、人才培训机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企业招

商引资及项目推广等工作。

2、电子商务产业

今年9月,由中国银联和都江堰市政府合作在西南地区首个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平台正式启动,都江堰市首个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也在今年正式投入运营,我市重点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都江堰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也在加速推进建设。网上手机支付平台和网上景区门票支付的开通是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第一次规模性运用,必将对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这是市政府大力推动和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务模式,实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国际田园城市”目标的重大举措。今年我局以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手机支付平台为契机,通过酒店、餐饮等专业协会积极引导20余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申报企业资金扶持180余万元,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达300余家,电

子商务普及率为27%。

3、节会产业活动开展情况

2010年我市紧紧抓住 “成都高端会议首选地”和“节会中心城市”的机遇,全力打造节会业中心城市,成功承办了“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2010中国〃都江堰国际啤酒节”、“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美食购物展”、“上海国际模特大赛西南总决赛”、“首届中国西部高端时尚品牌峰会都江堰论坛”、“第七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都江堰主题会场”、“2010上海.都江堰国际减灾与公共安全论坛”等一系列重大节会活动,通过牵头承办、参加系列节会活动,体现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抓大放小”的办节思路,充分发挥了会展产业的经济带动和产业辐射作用,有效促进了产业恢复和提升,大力宣传了我市灾后重建成果,进一步加强了和上海市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和旅游互动,扩大了都江堰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助推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六)成都市重点服务业项目概况

经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研究及成都市确定的我市重点服务业项目29个,总投资141.32亿元。2010年29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6.25亿元,截止到12月20日所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44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07.3%,总体推进情况较好。其中我市重点项目中投产达产项目1个,完成投资500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100%;加快建设项目5个,完成投资41.1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2.7%;促进开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60.2亿元,占投资计划的96.5%。积极鼓励、引导重点商贸项目成都百货大楼、城市购物、嘉城购物中心、家美福超市、红旗连锁、互惠超市等商贸项目的恢复营业。百伦广场、都江明珠、中国水街、岷江国际、都之都商业广场、发润发超市等在建商业项目确保明年内投入运营。同时,积极推进汽车商城、博美装饰城、会议中心、张江商贸中心等重点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明年动工。

三、试点区内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综合试点区内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服务业呈现低层次的均衡发展格局。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消费性金融三大传统服务业保持了发展的优势,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代表的公共社会服务业支撑了区域正常运转,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文化

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

2、核心产业发展不充分

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国际旅游城市的高标准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旅游产业链较短,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客源结构以省内游客为主导、产业结构以观光产品为主导、消费结构以中低端消费人群为主导;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运动、休闲、度假等高端功能设施配套,对国际旅游城市的打造不能形成有力的支撑;缺乏旅游核心特色,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展示不够。

3、支撑载体发展滞后

一方面,缺少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服务业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星级酒店数量较少,规模档次不高。

(二)措施及建议

1、加大本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引导资金采取贴息、补贴及对国家、省有关扶持资金配套等方式,专项用于全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市政府不定期评选表彰全市优秀服务业企业

并予以奖励。

2、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成立服务业投融资及策划平台,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

3、建立现代服务业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机制,积极筹建和完善旅游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商贸服务业、会展业等行业协会(商会),促进现代服务行业协会市场化运作和行业监管体制。扩大行业协会的普及范围,吸收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4、创新用地保障制度。服务业项目用地可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依法供地。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供地政策的服务业项目,优先安排土地供给,确保项目落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和省鼓励类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

5、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加强旅游、商务管理、会展、软件研发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依托本市高校或与市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我市急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流动机制,为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市发改委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报告

市发改委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工作报告

市发改委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报告

市政府:

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实施方案明确了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申报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接到通知后,我委与新区管委会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

国家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服

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一

是培育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方向是选择集聚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等服务行业的地区,通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化水平高、影响力大的服务企业或机构,逐步形成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二是建设生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方向是以工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为重点,针对工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信息咨询、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配套生产服务业,促进相关生产服务企业或机构集聚化发展。三是创新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式。方向是支持具有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但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的中小城市,大力发展旅游、养老、文娱、健身等生活服务业。四是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方向是建立传统交易市场与新型商业业态相结合、有形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流

通体系。五是科学调整服务业结构和布局。方向是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制定优化服务业结构和调整布局的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强城市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

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意义

一是提高知名度,促进区域发展。国家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将极大的提高地区知名度,并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本文来源: http://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二是政策支持。对列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并尽可能予以解决。鼓励试点地区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交易活动。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技术创新型企业,符合规定的可以享受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二

是资金支持。国家将安排4亿元资金用于试点地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和新兴服务业发展。

三、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申报条件

一是申报试点区域应是县级行政区域或产业园区。二是申报试点应具有全国或区域领先的相关产业基础,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影响力大等优势。三是申报材料齐全。包括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保障措施涉及的相关承诺文件等。其中试点方案要思路清晰、定位准确、远近结合。保障措施方面要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业领导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

四、我市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我委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新区具备申报条件,应以“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为切入点开展申报工作。近期,我委

与省发改委进行了沟通,省发改委已明确表态全力支持××新区申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并承诺河北省只申报××新区一家。

五、下步工作建议

申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若××新区成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申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范围广、任务比较繁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

1.成立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这既是申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必备条件,也是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市政府应尽快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服务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和责任分工。并建议设立服务业发展办公室,适当提高行政级别,统筹协调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

2.组织力量开展申报工作。国家发改委要求4月30日前报送申报材料,考

虑到省发改委初审和协调时间,我市应于3月底前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工作。时间紧,任务繁重,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编制试点方案、市政府需要出具相关承诺文件。建议市政府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由牵头部门负责申报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3.落实申报工作经费。申报工作需要聘请专家编制试点方案,还需要开展前期推进工作,建议市政府帮助解决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经费200万元,并按照国家发改委“试点区域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年扩大规模”的要求,增加市本级财政预算中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日

第五篇:郭市长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讲话(定)

在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郭益寿

(2011年2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安排部署我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清形势,鼓足干劲,奋力推进我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一会儿,康市长和省发改委田处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服务业尤其是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反映了21世纪全球范围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抓整推”工作思路,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实施振兴工业“6+2”行动计划,发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工业和农业达到了相对较高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效益增加和工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瓶颈”。为此,我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高服务业为工农业生产配套服务的水平,走出一条工业、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并进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第二,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内容。服务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现代城市又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重要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城市配套功能,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有利于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更具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如果离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没有服务业的支撑,就无法建设一个兴旺发达的现代城市。“十二五”期末,预计我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0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流动和融合,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服务业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在加快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大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支撑、互为推动的良好格局。

第三,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任何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更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服务业创造的是绿色GDP,能源、资源占用少、消耗低,且大多数属于清洁产业。据统计,相对于每万元增加值,服务业用电量是工业的15%,占用资本是工业的60%;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所造成的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制造业的6%和7%。因此,大力发展旅游、商务、文化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富民惠民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富民优先。服务业具有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程度高的显著特点,以及门槛低、回报快、风险小的行业优势,在增加就业、推动创业、致富百姓方面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1.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9.2%,高于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发展潜力和就业空间很大。可以说,服务业是城乡居民创业的大舞台,也是城乡居民增收的好路子。

二、准确把握我市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我市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有利条件多,空间潜力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区域位臵重要,商贸物流作用突出。我市地处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四省区交汇要道,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在酒泉交汇,商贸物流业具有承接东西、辐射南北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我市文物古迹众多,已查明文物点1156处,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锁阳城、航天城为代表的众多旅游景点遍布境内,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最具人气的西部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城市”,这为我们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三是新能源快速崛起,配套服务急需跟进。我市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国务院制定的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将酒泉确定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今年,全市风电装机将突破850万千瓦,光电装机将达到200兆瓦;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光电装机达到2000兆瓦。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急需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研发、咨询、检测、认证、培训、维护等服务业。四是工业快速增长,生产性服 务空间较大。目前,我市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形成了新能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酒泉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已达到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上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34个省级开发区前列。工业较快增长,为发展物资采购、供应、仓储、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了空间。五是农业水平较高,产业化服务条件较好。全市有耕地226万亩,亩均耕地产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制种、啤酒原料、瓜果、牛羊肉等农牧业产品品质优良、商品率高,是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为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六是消费潜力较大,生活性服务需求较强。境内及周边有28家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职工收入水平较高,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和生活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较大,这为提升城市生活服务水平、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我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增长速度不够快,发展规模不够大,总体水平不够高。从总量规模上看,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与发达城市相比规模小、水平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远远不足。从行业结构上看,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从企业层面看,服务业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集中程度低;经营范围狭窄,缺乏多元化、一体化、集团化经营的能力和体制;经营方式落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特许经营等先进经营方式比重低,现代化程度低、效益不高。

面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实干意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我市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明确思路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中心带动、两翼起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新能源配套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农业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实施“两抓整推”战略,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新能源基地、文化旅游名城、特色农产品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城市生活服务示范区,把我市建成立足本地、服务周边、辐射西北乃至中亚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总体目标是: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力争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并驾齐驱、互动发展,酒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显著提升,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抓特色培育,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比较优势发挥得越充分,个性特色培育得越鲜明,区域经济发展就越有生命力。相反,没有特色的发展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按照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飞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现代农业水平等三大区域经济特色,走有酒泉特色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之路,做强“三大板块”:一是构建新能源配套服务中心。把我市建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研发、质量检验、检测认证、高效维护、人才培养的基地。二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构筑文物古迹、航天科技、石油工业、民族风情、生态观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三是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构建集生产、营销、科技、信息、金融保险、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体系。

2、抓项目建设,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是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达到试点目标的重要载体。要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加快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作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下最大的功夫、花最大的力气,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大、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市上已筛选确定了酒泉风光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风电设备监督检验中心等33个服务业重点支撑项目,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促进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要按照一流标准,瞄准一流水平,精心策划,积极争取在我市举办一些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商贸、文化、体育活动及高端会议,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抓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保证。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调整优化服务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只要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要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实行有利 于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发展的土地政策。要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空间,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信息传媒、商务服务、娱乐健身、卫生保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断培育更多的服务业增长点。另外,还要加快培育一批创新性、高成长型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发展、做大规模、打响品牌、抢占市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

4、抓薄弱环节,逐步消除服务业发展的“短板”。必须进一步找准薄弱环节,突破制约难题。一要提升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联盟发展。着力培育高层次、规模化、集约型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商贸流通业扩规模、上水平。二要壮大现代物流业。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着力提高风电设备、能源、化工、建材、矿产、农产品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保障能力,形成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三要发展金融保险业。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争取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筹建酒泉银行。到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由目前的27家增加到32家,为建设甘肃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四要提升信息服务业。以建设“数字酒泉”为目标,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信息资源开发,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

5、抓人才聚集,努力构筑强大的智力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以人才为支撑。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 观念,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快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掌握现代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形成与我市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健全和完善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进入服务业领域就业创业。要进一步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使我市成为人才聚集和创业之地,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服务业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全力推动我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一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为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市上决定成立服务业综合改革协调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政策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为确保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政府确定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日常事务;市工信委、旅游局、农牧局、财政局、商务局、科技局、交通运输局、金融办等8个部门和单位分别牵头负责新能源装备制造配套服务、现代旅游、农业生产服务、财税服务、生活服务、科研服务、交通物流、金融保险等8个方面 的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关工作机构,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服务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层层分解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市发展改革委和8个牵头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确定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责任科室,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以赴抓好服务业综合改革相关工作,在全市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衔接、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市上已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6000万元,加大对服务业发展关键领域及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也要加强资金投入,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向上争取,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扶持。统计部门要认真研究并借鉴外地经验,尽快研究制定既符合统计口径又能真实反映我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果的统计体系。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试点工作的各项扶持政策、服务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要科学规划,加强引导。服务业门类众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搞好分类指导。要充分考虑我市的地域特点,依托比较优势,把握发展规律,聘请高水平的机构和专家,高起点、高标准 搞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加快《酒泉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全市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各县市区和牵头部门要根据总体规划和各自实际,编制区域规划和行业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在用足用活用好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

三要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创新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服务业的好经验、好做法,紧密结合实际,消化吸收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积极引导全社会真正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服务业发展,努力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部门之间、县市区之间、行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服务业资源的优化配臵和有效利用。要加强与其他试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四要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已明确,各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实打实、硬碰硬,干出成效,干出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服务业综 合改革的各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研究,精心部署,采取得力措施抓好落实。要坚持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点,切实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广大干部职工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市政府督查室、市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要建立完善定期检查和考核奖惩的机制。要加强责任追究,对于领导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或推诿塞责、应付了事的县市区、部门、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

同志们,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开创我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下载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3日)(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3日)(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7日)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2011年度召开的最后一个大型工作会议,非常重要。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

    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讲话

    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政府工作要求,经请示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培育限上服务业企业暨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要认真......

    区文广局服务业改革试点总结

    钟山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年服务业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接区发改局《关于做好2017年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结工作的通知》,区文广局高度重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梳......

    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扬州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出全面部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创发展新优势......

    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 ——在全市服务业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3日)这次全市服务业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

    在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服务业发展规划是一项重大专项规划,需要对规划编制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刚才,服务业发展局负责同志就全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作了详细汇......

    在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今年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

    肃州区工信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肃州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11.12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大力鼓励引导扶持发展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