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文化的传播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仁怀市发展为例
酒文化的传播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以仁怀市发展为例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亦是如此,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白酒文化,仁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历史沉淀,形成了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白酒文化,促进仁怀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酒文化的丰富多彩添上了一笔,本文从仁怀酒业的发展,透视出一个地区文化的传播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地区文化来支撑。
关键字:酒文化 传播
中国
仁怀市
经济发展
一、酒的起源
酒是人类饮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植物发酵酒精饮料,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酒的起源——酿酒起源的传说、酿酒起源的传说: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
二、酒业的发展及酒文化
(1)中国酒业的发展概况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利润较高的行业,在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逐渐增加及国家放松对酿酒用粮的限制后,白酒行业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白酒产量从1980年的215万吨,迅速扩展到1996年的801万吨,1994年国家开征消费税,大幅度增加白酒税收,从而引起了白酒生产开始大幅度的萎缩,直到2002年开始,白酒业才逐渐摆脱颓势,走出低谷,2003年,白酒业主动出击,利润开始增长。在酿酒企业中,以白酒企业为主力军。贵州仁怀市以茅台为龙头的白酒生产企业在全国同行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崇高声誉,白酒利税居各类酒之首,主要得得益于白酒生产大省的普遍增长,而白酒企业2011年的业绩也是红红火火。
据了解,2011年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整体预计平均增长83%,表现出行业极强的成长价值。从企业来看,贵州茅台司201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增长65%以上。五粮液集团2011年业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9,295万元,除此之外,老白干、金种子、泸州老窖业绩也都出现了上涨。
伴随着2011年白酒企业的业绩大增,2012年白酒行业将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让白酒行业、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白酒产业格局。
中国酒种类多,品质高,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良好的信誉质量,有许多产品已经品牌化,国际化,如茅台酒,五粮液等,14亿人口的国内市场以及有待开拓的国际市场,给中国酒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酒与商业的联系来说,有普遍城乡的不计其数的商场,商店,酒店,酒楼,以及各类酒产品展销会,交易会,拍卖会,可谓四通八达,畅通无阻。(2)中国酒文化及其传承 酿酒,饮酒,用酒,以及由此而产生或衍生的行为和观念,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称之为“酒文化”,这是世界上共同的现象。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酒类最早的国家之一,又是酒类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中国酒文化的沉淀极为深厚,同时,由于中国特有的古老文化的影响,又使得中国酒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酒文化,大体反映在酒的渊源,酒具发展、酒礼酒俗、酒诗、酒话、酒故酒典等发面。
中国有酒祖和酒神的传说,由于酒祖、酒神之说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加之酒的本身又有极其神秘的魅力,所以,在中国的名酒中,又都各有自己的神话或典故传说,这就是中国酒文化的一枝奇葩。
如国酒茅台,就有几种神话典故传说是“飞天仙女赐神液”,说是占时的赤水河畔上,就有很多人会酿酒,但酒味都不理想,有一年,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啦赤水河畔讨饭吃,善良的赤水河人就给了她很多好吃的,夜间,人们忽见那个衣衫褴褛的姑娘换来一身鲜艳的衣裙,腰间还束着一条红绸彩带,手端一只金碗,将金碗中的酒洒入了赤水河中,从此赤水河上的酒就成了“天下第一美酒”。人们这才明白,是仙女给赤水河送来了神液,使赤水河上人家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至今茅台酒的商标图案上,还是“仙女捧杯”图像,仙女腰间还束着一条红绸彩带,人们称之为“飞仙”。飞天茅台的由来就在此处吧。举世闻名的五粮液,名酒泸州老窖、汾酒都各有其传说。中华美酒的神话典故传说,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一本书。
中华民族还有其特有的酒器文化,酒礼酒俗文化风情,五月端午有饮药酒的习俗,中秋佳节把酒赏月。九九重阳有喝菊花酒的习俗等等。还有丰富多彩的喜庆酒俗,如婚宴喜庆酒、接风洗尘酒、过生日和寿宴酒、义结金兰酒等,都丰富多彩,令人陶醉。
五花八门的酒令之戏往往使得酒席之上气氛热烈,友情洋溢,酒不醉人人自醉。其中有一种大众化的既简便易行,又文明诙谐的酒中之戏——拇战,也就是饮酒之中的豁拳行令亦称“猜拳”,由于拇战既是一种活跃酒席之上的气氛又是一种交流感情的好方法,既是一种锻炼智力的好方法,又是一种互相学习的机会,所以从古至今,一直受大人民的欢迎。
酒,在中国历史上与文人墨客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句话,中国的历代文人因酒赋诗,留下来大量不朽的诗篇和佳话,这又是中国酒文化宝库中的无数明珠。陶渊明醉入桃花源,李白举杯邀明月等等。
丰富多彩的酒文化需要我们后人的传承,延续酒文化的精神,直到如今,酒作为一种特殊饮品,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依然在中国文化领域里传承。(3)白酒业的经济贡献
中国酿酒工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酿酒工业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104.08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360亿元,5年增长246.14%。白酒5年来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领先整个酒类行业,2010年上半年,全国白酒总产量约400万千升,累
计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实现利润180亿元。成长性和稳定性继续领跑整个酒类行业,在通胀的大环境下,白酒行业持续表现出收入增长大于产量增长,利润增长大于收入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白酒企业财报中同时披露,企业业绩增长均源于主营业务白酒销售量大幅提升。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对白酒产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白酒生产量已达到1025万升,销售量突破3500亿元,产销率约为98%。可以看出,白酒业依然以强劲的势头发展着,为经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三、酒文化带动仁怀经济发展
(1)仁怀酒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状况
汩汩流淌的赤水河,难以解密的微生物群,闻名中外的国酒茅台,世人对这块土地的神奇都有着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中国酒都——贵州仁怀。弥漫着浓浓的醇香,这个神秘的原生态河谷,让仁怀众多的白酒品牌冲出大山,走向世界。
白酒产业作为仁怀市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使得仁怀不仅是贵州经济强县,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酒都,其中茅台集团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增长,利税总额、利润、税金等指标居全国白酒行业第一。目前在全市的14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中,注册商标1438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53个,贵州省名牌产品6个。2011年,仁怀市规模企业完成白酒产量19.8万千升,占全省规模企业白酒产量的80.3%,完成工业总产值235.4亿元。截至2011年底,仁怀市共有酱香型白酒生产窖池25000多个,全市规模以上酒类生产企业66家,除茅台酒集团外,还有国台酒业、云峰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等多家大中型优质酿酒企业。对仁怀市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达90.2%,对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72%。因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壮大,仁怀作为一个绝少有烟囱的县级市,占据着贵州省经济强县的头把交椅。
近年来,仁怀市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倾力打造“中国国酒之心”,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绿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效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多赢。“十一五”期间,我市白酒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599.27亿元,利润270.55亿元,全市白酒累计实现产量逾47万千升,其中茅台酒产量11.9万千升,到“十二五”期末,按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要求,开发区将完成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亿元以上,全市白酒产量将达到60万千升,产值将达到600亿以上,力争实现1000亿目标。(2)仁怀酒业发展的优势
(一)品牌优势:
以“国酒”之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茅台集团本身的经济实力世人皆知,但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少有人关注。茅台镇共有400 多家注册的酒厂。在偏僻的山区小镇,有如此规模的企业,可能仅此一家。茅台镇白酒年产量8 万吨,占仁怀白酒生产量的50%,占贵州白酒生产量的70%,酒利税占贵州省酒利税的90%。有如此产量和经济效率,除了品牌赤水河良好的水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茅台酒声誉的影响力。茅台镇因国酒茅台而出名,而茅台镇酒业因茅台集团系列酒而获得国内外市场的
认可,这是茅台集团为当地酒业发展带来的得天独厚的名誉优势,可以使许多酒厂缩短了在市场开拓中获取认同的漫长征途,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节约资金,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上规模的酒业产区。在国酒茅台的强力引领下,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仁怀逐步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品牌群;依托茅台,厂市同心,仁怀酒业园区化的步伐正有序推进;高扬绿色旗帜,仁怀酒业集群已经初具雏形,目前正在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地域优势:
贵州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地,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仁怀市是贵州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集中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酒茅台的发展速度加快,有力带动了仁怀白酒产业发展,已成为仁怀的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
与国内其它白酒集聚区的做法不同,面对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劣势,仁怀独辟蹊径,狠抓酿酒产业链条,在酿酒原料等方面大做文章,引领当地酒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政策优势:
[2012]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做强做优特色食品工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贵州省明确将白酒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把白酒业的发展列入《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贵州全省正积极推动白酒,特别是酱香型白酒的发展。为加大贵州发展白酒业,特别是酱香型白酒发展的宣传力度,贵州省经信委,新华社贵州分社,仁怀市委、市政府联合开展对贵州酱香型白酒发展的深度调研及宣传活动。这就有效地推进了白酒产业的迅速发展。
(3)仁怀酒业的发展特点、方向、存在的问题
(一)特点:首先,地方政府逐渐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在地方酒业品牌发展过程中,仁怀市审时度势,凭借自身的一系列优势,及时制定了《酿酒工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改善酒类企业发展软环境,为地方酒业发展壮大搭建了提速平台。同时实施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战略,酿酒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还积极支持酒企实施“走出去”战略。其次,以“国酒茅台”为龙头,带动其它酒企的发展,茅台就是仁怀的生命力。仁怀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茅台酒集团的发展速度和程度。秉持这一信念,仁怀市确定并按照“依托茅台、服务茅台,厂市同心、共谋发展”的思路,全力以赴支持茅台酒厂技术改造和扩建,广泛开展茅台酒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茅台品牌的跨越发
展,带动了仁怀地方酒业的迅速崛起。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地方酒业纷纷看齐领航快跑的茅台集团跨步追赶,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和品牌形象,中小酒业的发展风起云涌。
(二)发展方向:一是以酱香型白酒为主导,制定规划,引导发展。酱香白酒产业是仁怀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其资源优势集中体现在茅台河谷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的特殊环境,使茅台这一地域品牌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当前,已启动茅台河谷酱香型白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做强酒业品牌。首先对茅台河谷酱香型白酒这一优势资源申报实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充分开发利用好“茅台”地域品牌和“中国酒都”地域品牌;其次是倾力维护支持国酒茅台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使茅台集团实现“百亿”集团并向更高目标迈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发展质量。积极探索“粮、酿、畜、沼”等循环经济模式,切实抓好酒糟的循环利用,形成“三低一高”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发展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战略的问题。茅台河谷的酱香型白酒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目前对这个优势资源还欠开发,且开发难,投入资金较大。二是产业规模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白酒产业“小、散、乱”等问题比较突出。三是茅台酒知识产权和茅台地域品牌保护的问题。对茅台品牌的侵权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尤其是受外地地区保护等深层次问题的影响,保知打假工作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异地包装生产、出卖品牌,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保护茅台酒和茅台河谷酱香白酒知识产权工作的任务非常艰巨。还有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十二五”规划以来,仁怀加紧白酒企业的建设,沿河白酒工业迅速发展,但是排污系统的处理不当将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对赤水河的污染。(4)以茅台酒为支撑的仁怀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就这个释义而言,仁怀的酒文化,仅在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酒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上还能有所表现,也就是说,在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上有所表达,而在其他方面即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上乏善可陈。在仁怀的酒文化历史上,我们只有茅台酒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与长征的结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在国家政治外交舞台上的表现,但是,仅仅这些是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的要知道,茅台酒真正在仁怀历史起到的巨大作用,不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几十年,几十年的时光所能够塑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形态和性格的。
说起茅台酒,世人少有不知,讲到茅台酒文化,不去深究,不去考察,不去领略是难以体会到的,贵州茅台享誉四海,是我国的“国酒”。茅台酒是以它的产地命名的,它产于贵州省西南部仁怀市西13公里处的茅台镇,该镇因而也被称为“国酒之都”。酒镇茅台前临赤水,当年红军长征曾四渡赤水,后依寒婆岭,酿酒条件得天独厚,早在汉武帝时期,当地人便已经开始酿酒,到盛唐时代,已经酿出美味的蒸馏白酒,这可能便是茅台酒的前身。1915年巴拿马斩获万国金奖,一举名扬天下,现在,茅台酒已经与法国的“白兰地”和英国的“威士忌”齐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作为国酒的产地与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的茅台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经建设成为以国酒文化、红军长征文化、赤水河自然风光三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区,区内具有上百个古朴秀美的景点,主要有赤水河小三峡、十
里长滩、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国酒文化城、怀阳洞国嘉陵江洞穴探险和攀岩基地等等。
自古至今,向往茅台、赞美茅台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犹如中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飘香的名片,具象的茅台酒和抽象的“人文”,在以醉人的芳香让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时,也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世界,让其了解了中国、中国酒文化。茅台酒是一种文化。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就是茅台酒。
走进茅台酒的故乡仁怀市和茅台酒产地茅台镇,一股清醇的酒香散发在空气中使人有未赏茅台先自醉之感,茅台酒文化的魅力更是吸引人,感染人,特别是四个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声誉传遍了各大洲—最大的实物广告(茅台酒瓶)、体积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美酒河”、最大的石刻龙建筑、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国酒文化城”。这些都有效的支撑着仁怀的酒文化。
(5)酒文化创造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茅台酒已有的品牌优势是茅台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保障,赤水河一带自古以产美酒而闻名于天下,沿岸分布着茅台、五粮液、郎酒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白酒,是中国白酒的主要产区。深入挖掘酒文化内涵,发展酒文化旅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且目前贵州境内的旅游目的地多以自然风光及少数民族风情为主,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尚只有茅台一处,应该具有资源垄断性。近年来白酒产业的“隐形经济”更是为仁怀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不管是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还是鲁班镇生界苗山人家,整洁干净的乡间小道、独具黔北民居风格的小洋楼,已成为众多游客青睐之地。据统计,去年上半年,仁怀市旅游接待人数达73.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19亿元。酒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今非昔比了。
(6)仁怀酒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地区的酒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酒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在贵州这个有着深厚酒文化积淀的地方,仁怀市茅台镇又以其特别的历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的历代名人,迷倒了众多政客文人,甚至成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圣地。其酒文化的传播可谓方式多样:首先是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谈,讨论对话等面对面的传播,也可以借助传播媒介进行,如打电话,传真,电子信件等。像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将仁怀的酒文化散播在每一个角落;其次是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在一些如酒博会等活动上,少则上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仁怀的酒文化得到了宣扬。还有是大众传播,这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方式,当我们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前面几秒的广告无不为之震惊:“国酒茅台为您报时”。在大众传播媒介如广告、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仁怀酒文化,在仁怀电视台,还专门做了人文茅台这样一个节目。另外就是跨国传播,茅台做为国宴用酒,外交礼酒。国家通过互联网、各种外交活动等传播酒文化,让世界人民知道国酒文化。
(7)仁怀酒文化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
仁怀白酒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仁怀的经济支柱,而已“国酒茅台”为首的国酒文化,也正以快速的步伐向前行进,借助自然环境和民族基因造就豪爽品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仁怀人豪爽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开怀饮酒的生活习惯延续了仁怀独特的酒文化。这也是酒文化得以衍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按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将完成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亿元以上,园区形成年产40万千升酱香型白酒产能,能为全市白酒企业提供80%以上的配套产品,仓储物流配套完善,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可解决就业人员8万人以上,名酒工业园区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把仁怀市茅台镇打造为中国国酒之心,把国酒茅台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国酒文化中心,使茅台镇成为具有良好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环境的酒文化古镇和世界名镇,是一个融合了茅台酒厂与当地民居社区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仁怀酒业的发展,延续辉煌的同时,一方面要不断尝试引入和创新出新的技术,窖藏、洞藏、凤香、芝麻香等等创新之笔不断涌现的时候,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利用茅台品牌优势,打造中国第一酒镇,另外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这里有历史悠久的茅台酒文化,有红军四渡赤水留下的足迹,有四项世界之最,这里有实力画出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总之仁怀要想快速发展,就应该由单纯的酿酒文化向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等更深层次迈进。同时各个品牌应该尽快走出国门,尝试新的品牌定位或者新文化概念,赋予仁怀酒品牌以现代时尚、新潮浪漫、高贵典雅、豁达向上的精神内涵和基因,让文化引领行业品牌的发展。
四、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又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体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地域文化观念与文化价值系统、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等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与此同时,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也并非是以整体形态而发生的,而是内部各要素的不同组合以及形成的地域文化需求、文化导向、文化行为和文化精神等层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地区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精神风貌都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地域文化的主要内涵和精髓,也是支撑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以“国酒茅台”文化为主体的仁怀酒文化,成为了仁怀经济和精神的支柱。对于我国而言,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历史长久的仁怀酒文化,大力发展白酒产业,特别是“十二五”开局以来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着。
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媒介来讲,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主体,是在一定产权制度安排下对各种生产资源、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的基本生产单元。就拿仁怀来说,白酒企业就支配着本地区的发展;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企业则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共同体,酒企的绝对优势,造就了仁怀独特 7 的酒文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是文化和经济的复合体,地域文化通过影响企业文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讲,一个地区的文化,决定了本地区的人文走向、经济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等。地区文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的体现出来。一个地区要发展,需要一种文化的支撑,从而揭示出经济发展的本质。文化就是一支指挥棒,时不时的在指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传播学》-邵培仁-2006年
2、我国白酒业发展趋势2007, 34(4)
3、贵州白酒行业营销策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006(2)
4、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5、中国经营报-鲁娜-2000-02-01
6、基于酒文化的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康珺-2010-13
第二篇: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南京邮电大学
论酒与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任选课
作者:洪昊 号:B14010329 通信工程
2015-5-12
学专业:
酒与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摘要:。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纵酒赋诗是唐代诗人的生活风气也是一种令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诗酒风流是唐人的重要文化观念
摘要内容: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有充分的体现。酒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有两个层面,一是酒对诗人生理影响的物质层面,一是酒文化精神对诗人心理影响的精神层面。诗与酒也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酒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及唐代诗人的心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关键字:酒;酒文化精神;唐诗;酒对唐诗的影响
引言:酒不仅是一种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
引言内容: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酒”的诗句。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古人云:“无酒不成诗”,遍览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酒与诗,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诗酒文化。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 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 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诗是酒之华,酒乃诗之媒 好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且不说像王绩的《过酒 家》、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醉时歌》、王维的《渭城曲》等一系列的咏酒 诗,就是那些不是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所以说,唐 人的诗是与酒有着密切关系的。
唐代文学从很大的程度上说与唐人的生活、唐代浓厚的酒文化氛围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文人一般都要饮酒,不会饮酒的要学会饮酒,酒量小也会变得酒量大,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酒魔》引《玄山记》载:元载微时不会饮酒,滴酒不沾,后来做了官,同僚们千方百计劝诱他饮酒,后酒量大增,从日饮一斗到日饮二斗 而不醉,乃至嗜酒如命。唐人嗜酒者醉吟先生”,李白人称“酒仙”、“酒圣”,白居甚多,皮日休自称“醉士”、“醉民”,陆龟蒙 及其夫人易自称“醉尹”亦是好酒者,伉俪二人常对饮,吟诗作文,可以说是一对酒中的伴侣。玄宗时,号称诗书画三绝的广文馆博士郑虔,几无一日不醉酒。以直 谏著称的谏官阳城亦嗜酒如命,终日浸沉于醉乡之中,俸钱所得,除必需的日常开支外,尽付酒家。嗜酒狂放之士无钱之时便向酒家赊酒,甚至用紫裘、金印兑酒,秘书监贺知章用金龟换酒,与李白在长安酒肆中痛饮,并成为士林中的美谈。李白“解我紫衣裘,且换金陵酒”以及在长安饮中八仙歌》的八位酒酒肆的醉态在酒林 中流传千古。
而且在唐诗之中有不少诗人的诗句中有着与酒有关的诗句。唐诗中直接咏酒,展示酒文化的作品是有相当数量的。唐人的诗中对酒的杯中物”,如杜甫诗:“赖有杯中称谓颇多”“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孟郊诗:“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也有把酒称为“腐肠贼”、“腐肠膏”的,如元稹诗:“平生中圣人,翻然腐肠贼”,白居易诗:“佳肴与旨;还有把酒称为青州从事的,药”如皮日休诗:“醉中不得亲相问,故遣青州从事来”。唐人直接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咏酒的诗句也非常之多,杜甫诗:“闻道,剑南春也是剑南“麴米春”,云安麴米春,才倾一杯即熏人”此外,云安还有“松醪春”,郑谷《赠富平宰》:“易博连宵醉,千,“石冻春”即富平“石冻春”,白居易诗:“青旗沽酒缸石冻春”“桑落气薰珠翠暖,刘禹锡诗:“鹦鹉杯中若下春”,“若下春”即 乌程“若下春”,可见,唐代的名酒都带“春”,真是酒家满城有春色。唐代的酒其色泽甚丰,杜甫的诗“鹅儿黄似酒”,形容黄色的酒,“重碧酤新酒”,形容倾 如竹叶盈樽绿”,形容绿色的酒,碧色的酒,白居易的诗“玉液黄金卮”,形容白色的酒,李贺的诗“小糟夜滴珍珠红”,形容红色的酒。
翻查古籍文献可以发现,唐代诗中咏酒的很多,似乎酒已经成为唐代诗人和 佳作的一种必备品。根据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身份、地位、情绪、心情的不同,饮酒的诗也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诗人情结,有豪放类的,有忆苦类的,有独酌类的,唐代诗词中较常见的主要情结,伤别情结 离别是人生常经历的事情,依依惜别之时,可能送朋友、送亲人、也可能是 道别,无论怎样,都是一种伤感。饯行之时,共叙曾经美好的回忆,有时也对未 来思量和憧憬,送上最温馨的祝福。此时,一壶好酒能够寄托浓浓的情思,也能 将满怀的深情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描述了与友人 之间的拜别之情。诗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腔伤别之情寄于 “酒” 中,主宾间有许多话语说不尽,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如饮下一杯好酒,“劝群更尽一杯酒”,可见主宾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诗句中 可以看出,主人每每劝朋友再饮一杯,总有饮之不尽、尚不愿惜别之情,对故人 的一片心意,都在这杯酒之中。再附上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显得这酒饮 的有意味、有真情。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月。尽管该诗的全篇并非以离别为主旨,但也是经由送友人而遇到的一件故事,” 也写出了酒在伤怀离别时的角色和地位。
我国的诗词发展历经三千年左右,而酒文化的发源与延展也有两三千年的历 史。在一代一代的文学传承过程中,酒与文学、酒与唐诗不断的相互渗透,借由 文人之手、之口创造着美妙的酒与诗的共同体,展现着社会生活和心路历程。酒 的介入,使诗人更加具有激情和灵感,将情感赋予文字当中添光增彩;而诗的包 容,将酒的浪漫与美妙发挥出来,诗词获得一个更高的提升。酒文化的源远流长,把酒叙情,借酒寄情,唐代诗人们巧妙的将酒和诗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不少佳篇。研究唐诗与酒的关联性,我们发现二者相互寄托相互依存,而这也正是我国久远 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的文学奇迹,是我国文明发展的灿烂一页。
第三篇: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酒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情感方式亘古不变,那就是——饮酒。不论你是寒雪纷飞的北极漠河,还是骄阳似火的海南三亚,又或是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抑或是海拔3000米高的青藏高原。这些土地上的56个民族都在用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都是用相同的方式,但不同的地域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酒文化在流传着的同时也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酒文化、习俗、喝酒、旅游
前言:如今的社会,喝酒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朋友聚会要喝酒,家庭聚餐也要喝酒,交际应酬喝酒更是家常便饭。但喝酒也是有讲究就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酒文化,酒文化可以说是各个地域的一个象征。今后的我们喝酒可能不再单单局限于自己的这一块,有的时候出去应酬,难免会交际到全国各个地方的人,这时候如果不了解各地的饮酒分俗语习惯,那便会弄出许多尴尬的局面。所以,了解各个地域的酒文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以及发展也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一、酒文化的产生
(一)、历史传承
我国自古就有饮酒的习俗,平日里邀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要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喝酒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中国人饮酒,历史久远。发明酒的人,一说是仪逖,又说是杜康。仪逖夏朝人,杜康周朝人,两人相距很远,总之是无可稽考。也许制酿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所以仪逖的酒未必就是杜康的酒。而且我国流传至今的名酒数不胜数,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杏花汾酒、宜宾的五粮液,安徽的古井贡酒等等,这些都是我们5000年来留下的宝贵遗产。5000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寻常百姓,都离不开这“三杯两盏淡酒”,而这一切的一切也成功的孕育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二)、时代发展
酒文化产生的核心因素就是时代的发展,最初喝酒只是御寒,后来变成了一种庆祝消遣的形式,到了如今,经过了时代的淬炼,喝酒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酒文化。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国家,所以,不同地域就会创造出不同风格的酒,而在这同时,也让我们的酒文化变得各具特色。纵观下来,我国的酒文化在现如今的发展大致分为南方和北方,如果在细分的话就是东北和西北、东南和西南这四个地域,每个地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酒文化,在这些不同的酒文化中同时也沉淀着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与众不同的酒文化对带动一个地域旅游业的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因素。
二、各具特色的南北酒文化
(一)、南方饮酒上的特色
第 1 页/共 3 页
在东南地区,广东福建等地,几个好友相约而聚难免会喝几杯,但不会多喝,点到为止即可,闽南向来就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说,喝酒只喝到八分,要留有余地,否则就会被视为失礼;上海人喝酒最讲究情调,上海男人都喜欢喝小老酒,这也是上海由来已久的习俗;在江苏,女人要比男人能喝,江苏人喝酒不喜欢劝酒,喝起酒来也很随意;而安徽人喝酒有点像北方人那样豪爽,最喜欢“炸雷子”,“炸雷子”就是将一小杯白酒放到一大杯啤酒里去喝,白酒一般都是42到55度之间,而且家里来客人是一定要喝酒。
到了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贵州人都喜欢喝酒,不管生活多拮据都要喝上几口,可以说酒是贵州人身体的一部分,贵州人也及其好客,有客人来必须要喝酒,而且贵州这里出产我国最有名的蒸馏酒同时也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的茅台酒,如此一来贵州人如此嗜酒如命就不足为奇了;云南多数都是男人喝酒,云南是个多民族集居的地方,少数民族淳朴好客,喝酒也很随意,并没什么特殊的要求;湖南湖北喝酒比较复杂,敬酒时要把杯子里的就都喝光,喝完要把杯子倒过来,如果有酒滴下来就表示对主人的不尊重,而且在湖北不光要这些步骤,杯子倒过来后还要把杯口冲向大家让大家逐个看清杯子里面已经没有酒了,以此证明自己对在场人的尊重。
(二)、北方饮酒上的特色
虽说名酒多数在南方,但真正爱喝酒的人却在北方。中国最能喝酒的地方就要数东北和内蒙古了。东北人喝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极其豪爽,想喝就喝,东北人喝起酒来可以说绝不含糊,而且东北和内蒙古喝的多数都是高度酒,东北人喝起酒来也不像南方人那么多复杂的环节,也不没有南方的那么多客套,从来都是直截了当,但绝对不失礼节。沈阳人比较谦虚,沈阳人在喝酒时要求客人与主人碰杯时客人的杯沿必须要比主人低,但主人往往都会让客人先起杯,以此来显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而在吉林和黑龙江,喝酒必须回敬,主人喝多少客人就要回敬多少,就算你不能喝,你也要意思意思,要不然主人会觉得你不给他面子,东北人都很讲义气,所以酒就成了最好的载体。如果说东北人喝酒算是吓人的,那内蒙古喝酒就算不要命的,内蒙古人从早到晚都要喝酒,而且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喝酒。内蒙古向来就有“歌的海洋、酒的故乡”之称,内蒙古人最推崇的就是劝酒,内蒙古人极为热情,所以当客人来访时就会极力劝酒,就算你推辞,主人也会继续劝酒,最后你只能妥协,但内蒙古人不会给外地来访的客人喝烈酒,只给客人喝一些低度不会醉的酒,自己则喝高度酒,可见内蒙人虽然有些热情过度,但也是很体贴人的。
在海拔三千米高的高原上和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土地上,尽管这两个地方没有南方那么丰饶的物产,但依旧逃脱不了对美酒的喜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西北地区的人们对酒依然热爱无限。西藏人喝酒大多数喝自己民族独特的青稞酒,而且当客人来访时不光会请客人喝酒,还会为客人唱歌跳舞,而到了青海,喝酒比吃饭还勤快,青海在全中国喝酒算小有名气,婚丧嫁娶喝、添丁加人喝、动土上梁喝、耕地播种喝„„反正只要有点事情就喝,虽说喝的勤,但没什么礼节,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青海人喝酒更能体现劳动人民的质朴与纯洁。往东走到了山西陕西一带,那里的人喝酒有讲究,很注重礼节,到了酒桌上就要按酒规敬酒,先敬年龄最长的人,然后再按地位进行敬酒,而且,酒没有喝完不可以动菜,在敬长辈的时候必需喝完,但同辈之间就不用了。
三、酒文化对旅游业的意义
第 2 页/共 3 页
(一)、经济发展上的帮助
酒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可以为地方带来巨大的帮助。在国外,很多地方建立了葡萄酒旅游山庄,我国的山西、云南、新疆等地也建立了葡萄酒旅游山庄,这都大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像西北、云贵等地,以贵州为例,贵州出产的茅台酒是世界名酒,如果建立酒庄,不光会有本国的游客,同时也可以吸引很多外来游客,而且贵州的山水也是一绝,更可以兴建度假村,同时将酒融合到度假村中,这样也能提高酒的知名度,更可以获得双丰收的效果。
(二)、历史文化上的继承
我国的酒文化在开头就说过源远流长,而且酿酒方式都独具特色,我们可以让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们亲自体验酿酒的过程,或者教游客们制作一些简单的酒,让游客们在体验到酿酒的乐趣的同时也很好的继承了我们国家古老的酿酒文化。像许多少数民族有许多的新鲜多样的喝酒方式,这些我们都可以让游客进行体验,录制成光盘让游客们留作纪念,这样一来,既将酒文化传承了下去,又很好的发展了旅游业。结语:中国的酒文化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酒文化既是中国的一个形象,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酒文化带给我们各个民族的财富与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对我国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文化很好的流传发展下去,那么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不会提升,所以酒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颗明星,有必要很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何满子.中国酒文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吴光正.贵州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苗岭风谣,1994(4).责任编辑:叶晓军
第 3 页/共 3 页
第四篇: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新局面
经上级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分局(以下简称##银监分局)于2004年2月2日正式挂牌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及中国银监会、福建银监局授权,##银监分局及各县(市)监管组履行对全市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及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承担着对全市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2004年,将强化银行业监管,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实施全面风险监管,促进辖区银行业健康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银监分局及各县(市)监管组将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线,坚持审慎监管原则,对银行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机构准入、退出以及系统性风险情况实施现场、非现场监督管理,督促以上机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关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具体规定。对辖区银行机构,以督促其按现代金融企业要求完善自我约束制度,督促其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为主要监管措施,同时引入外部力量强化对银行的内控监督,通过加强与商业银行内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由法院、审计、监察、工商行政管理等参与的定期会晤机制,加强监督,发挥好银行业同业协会作用,加强银行自律。对农村信用社则通过强化对其高管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管,全面推行内控评价评级制度,努力降低其不良贷款的余额及比例等措施,督促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提高经营效益,减轻历史包袱。对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经济处罚、吊销经营许可证、取消任职资格、禁止在银行业工作等监管措施,努力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银行业健康发展。
二、以金融创新为手段,助推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推动金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我市金融改革主要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我市现有的140家农村信用社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改革。##市城区、永安市农村信用社要力争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沙县、尤溪、泰宁等三个县农村信用社要力争改革为农村合作银行,其他县农村信用社要力争改革为统一法人的县联社。为促进改革的顺利开展,我分局将积极向国家财政争取保值储蓄贴补息970万元、专项再贷款或专项票据9000万元以及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将根据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积极做好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此外,将积极支持建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力争早日上市。
(二)推动金融创新,努力提升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水平。##银监分局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一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金融创新活动。一是创新监管理念。在监管中积极引导和支持银行业开拓创新,各类监管设限做到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做到在上级授权范围内,在风险防范能够保证的情况下,积极鼓励、支持;超出授权范围的,如果符合经济金融发展方向的,将积极向上级请示,反映情况,争取获得支持。二是创新监管行为。做到业务准入、退出,机构准入、升格、高管人员核准审批及时、高效,积极鼓励银行业提高科技含量,开展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现状,适时推出新金融产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满足金融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是创新现场检查方式。将根据非现场监管掌握的情况以及内控评价评级结果,决定对银行业机构的现场检查内容、频率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对积极开展创新、能够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信贷投入符合国家金融政策的,将尽量少开展检查或者不检查,反之,则加大检查力度。
(三)推动金融发展,促进##全市经济腾飞。加强银行业监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经济金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将按照“坚持以监管促发展,在发展中强化银行业监管”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战略总体措施、目标,督促全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更新理念,调整发展思路,出台具体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和“三农”的扶持力度,预计全年存款增加34亿元,贷款增加3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预计增加7亿元,确保全市GDP增长目标的实现。一是要进一步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培育更多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二是要创新服务品种。积极开办票据业务,改进结算服务手段和方式,加大对全市重点企业、产业化龙头
第五篇: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新局面
经上级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分局(以下简称##银监分局)于2004年2月2日正式挂牌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及中国银监会、福建银监局授权,##银监分局及各县(市)监管组履行对全市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及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承担着对全市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2004年,将强化银行业监管,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实施全面风险监管,促进辖区银行业健康稳健运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银监分局及各县(市)监管组将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线,坚持审慎监管原则,对银行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机构准入、退出以及系统性风险情况实施现尝非现场监督管理,督促以上机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关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具体规定。对辖区银行机构,以督促其按现代金融企业要求完善自我约束制度,督促其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为主要监管措施,同时引入外部力量强化对银行的内控监督,通过加强与商业银行内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由法院、审计、监察、工商行政管理等参与的定期会晤机制,加强监督,发挥好银行业同业协会作用,加强银行自律。对农村信用社则通过强化对其高管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管,全面推行内控评价评级制度,努力降低其不良贷款的余额及比例等措施,督促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提高经营效益,减轻历史包袱。对违反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经济处罚、吊销经营许可证、取消任职资格、禁止在银行业工作等监管措施,努力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银行业健康发展。
二、以金融创新为手段,助推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推动金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我市金融改革主要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我市现有的140家农村信用社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改革。##市城区、永安市农村信用社要力争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沙县、尤溪、泰宁等三个县农村信用社要力争改革为农村合作银行,其他县农村信用社要力争改革为统一法人的县联社。为促进改革的顺利开展,我分局将积极向国家财政争取保值储蓄贴补息970万元、专项再贷款或专项票据9000万元以及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将根据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积极做好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此外,将积极支持建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力争早日上市。
(二)推动金融创新,努力提升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水平。##银监分局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一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金融创新活动。一是创新监管理念。在监管中积极引导和支持银行业开拓创新,各类监管设限做到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做到在上级授权范围内,在风险防范能够保证的情况下,积极鼓励、支持;超出授权范围的,如果符合经济金融发展方向的,将积极向上级请示,反映情况,争取获得支持。二是创新监管行为。做到业务准入、退出,机构准入、升格、高管人员核准审批及时、高效,积极鼓励银行业提高科技含量,开展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现状,适时推出新金融产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满足金融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是创新现场检查方式。将根据非现场监管掌握的情况以及内控评价评级结果,决定对银行业机构的现场检查内容、频率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对积极开展创新、能够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信贷投入符合国家金融政策的,将尽量少开展检查或者不检查,反之,则加大检查力度。
(三)推动金融发展,促进##全市经济腾飞。加强银行业监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经济金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将按照“坚持以监管促发展,在发展中强化银行业监管”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战略总体措施、目标,督促全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更新理念,调整发展思路,出台具体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和“三农”的扶持力度,预计全年存款增加34亿元,贷款增加3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预计增加7亿元,确保全市GDP增长目标的实现。一是要进一步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培育更多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二是要创新服务品种。积极开办票据业务,改进结算服务手段和方式,加大对全市重点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促进企业优化信贷结构,特别是在帮助企业理清应收帐款方面有所突破。三是要拓宽服务内容。要进一步完善贷款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简化程序,加大对有市尝有效益、有信誉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培育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四是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提高##城市品位。进一步推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与投入,加大ATM、POS等机具的配备,改善ATM、POS、特约商户的用卡环境,同时提高农村信用社电子化水平,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推动金融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一是要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仍有18亿元,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是当前一项突出任务。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将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积极催收,采取多种形式处置,加大不良贷款申报核销力度;通过加强内控,完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制度,健全
贷款评审决策机制,严格控制发生新的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努力使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净减8000万元,不良贷款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要维护良好竞争环境。要强化对银行业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落实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力度,促使银行机构依法、合规经营,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银行业高效稳健发展。三是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要积极发挥银行监管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评估银行系统风险和行业性信贷风险,研究实施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及时向银行机构发出预警预报;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司法部门支持,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银行机构的合法债权。总之,要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实现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对现代金融的知情度、了解度以及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的监管目的,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作者为######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分局筹备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