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案例研习---民族优惠政策与平等保护原则(本站推荐)
宪法案例研习演讲稿
“决不把人这个主体单纯用作手段,若非同时把它用作目的。” 出自《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本2003商务版第95页。
据我们所知,早在十八世纪德意志的天空下,康德提出“人为目的而非手段”这一理论,这种“目的论”的论证直接影响到康德在政治法律领域中把自由界定为不受他人强制的独立状态,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倘若受强制,那么他人必然已将自己视为了手段而存在。他说“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原则,他能够与所有人自由并存,他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权利……但同时这种权利不多于他可以同样彼此地约束他人的权利。”(10)他想说的是:在政治领域中,或者仅仅在生活领域中,自由也是具有相对性,他并非为所欲为,自己的自由不得妨碍他人的自由,在政治领域中,如何处理“与生”自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理性的存在的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可以说,自由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由康德的理论出发,因为“人是目的,而非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因而人被赋予了与生俱来的权利,在民法中,权利始于出生而终于死亡与之同理。黑暗的中世纪过去后,文艺复兴迎来了人类的曙光,在此之后无论是思想界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还是美国独立战争,都是为着“人权”二字。因为崇尚理性的高贵,人权至上,而追求自由追求平等。张文显教授在《权利与人权》中写道:“人们现在所说的人权在过去曾被称作‘自然权利’,而且人类对这一权利的理解是与自然法的理解相联系的。”“人拥有权利的唯一理由是,他们是人。”说起人权就不能不涉及平等,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天赋人权的概念被广泛采用,天赋人权说一宪法规范的形式变现出来而构成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宪法学)。即公民的权利受到宪法的保障而不受侵犯,公民的权利在宪法在法律的面前是平等的,平等的享受权利,同时平等的履行义务。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我国公民共同享有“平等权”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公民权利平等地要求原则,自由、平等是天赋的、神圣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平等保护原则
(1)平等保护原则的含义
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主要内容: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
3、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4、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应包括如下含义:P 386 宪法学
平等权的相对性 引用案例:09重庆高考状元身份造假案庆市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巫山县招生办公室主任之子何川洋以659分的高分成为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但随后人们即发现,原为汉族的何川洋在重庆市招办信息网上,位列“2009重庆市直属中学报名考生中聚居少数民族(民族乡)特征信息公示”表中,其“享受照顾类别”为“民族乡民族考生土家族”。在进行民族造假后,何川洋可享受加分。
并且2009重庆市高考共查出31名虚假少数民族考生,且大部分违规考生位于巫山县。具体细节不再赘述,下面我们思考一下?为何会出现虚假少数民族考生?
中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的政策实施背景和内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起点比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许多少数民族还未建立起现代教育制度,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较大的比重,有的少数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
一定的差距。基于这种状况,国家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享受降低分数的优惠政策,目的是增加这一群体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他们真正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作者滕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究所教授;马效义,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优惠政策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当地生产建设兵团一职工(汉族)反映一情况:他的孩
子和邻居孩子(维吾尔族)是同年生,同年一起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高考时分数一样,但录 取时,维吾尔族邻居的孩子享受降分优惠政策,上了北京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而他的孩子进了 当地地方大学。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并认为,他是随父母来新疆的,他的全家两代人为建设 边疆、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献了青春献子孙”,为支援边疆做出了贡献,理应也受到政府照
顾。相比较而言,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使他感觉到他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以为 有悖于宪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平等原则。
我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 第三十七条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对散居于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少数民族班招生,从参加当年高考的边疆、山区、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中,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
10年重庆高考加分政策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录取时可降低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降低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少数民族聚居地(自治县(黔江区)、民族乡,下同)的少数民族考生; 2.烈士子女。
(六)下列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1.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3.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 4.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
5.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如同上面重庆高考状元身份造假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案例,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两大群体:散居在汉族区域的少数民族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边疆工作的汉族,其子女的所接受教育、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与周边他人无异。拿散居在汉族区域的少数民族子女来讲,同汉族学生一样在大城市中居住,上同样的学校,受同样的教育,享受相同的生活生产乃至发展、娱乐资料消费,仅仅是因为民族不同就可以享受到高考中考加分优先录取的权利?我们所讲的民族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是机会上的平等,及相对的平等。
《宪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这样的少数民族保护政策造成对于汉族这样所谓的“多数民族”的逆向歧视,即历史上的弱势群体的成员(如少数民族、妇女等)得到相对优惠的待遇,而以历史上的强势群体的成员(如汉族、男性等)的利益为代价。
我认为在民族优惠政策的中,为了使“历史上相对弱势的群体成员”得到相对优待,则以牺牲“历史上的强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套用在康德“目的论”的理论中,“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结合以上中华民族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少数民族为了历史上的弱势群体,汉族为多数民族即历史上的强势群体,以牺牲汉族利益为代价而保护少数民族子女在高等教育上优先录取的利益。汉族即历史上的强势群体变为了手段,这里少数民族子女的教育利益,也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变为了目的。根据我国的《宪法》,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在民族优惠政策中,汉族作为达成少数民族利益的手段,同样为人,同样为一个国家的合法公民,有的群体是目的,有的群体却是手段,这样的逆向歧视体现了不平等,违背了之前我们所提到的【平等保护原则】,这样的优惠政策是否剥夺了一些群体与生俱来的权利?!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滕星教授与马效义教授在《中华民族优惠政策与高等教育平等问题的研究》中指出:“中国教育需要追求个体上的平等,而在政策的制定与行驶过程中则为群体上的平等”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随着社会的变化日益显著,群体的特征如今已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特征。正如现今的少数民族仅仅象征这一种血统与身份的证明,而非一个社会阶层的标签,社会流转迅速,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少数民族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汉族社会,民族群体特征已变得不再明显。保持着固有不变的民族优惠政策,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民族优惠政策的歧视”使汉族即所谓“历史上的强势群体”中逐渐变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人群的一些合法权益,由于在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变为社会强势群体却依然享有一些对其生存与发展并不重要的“特权”,而受到侵害,处于权益维护的空白地带,这时的民族优惠政策实则为仅少数民族身份才能享有的广泛覆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特权,而这样的“特权”渗透最为严重的当属教育领域。法律的目的不仅在于惩治罪恶,惩治罪恶仅为手段,法律的目的在与维护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重庆高考案的身份造假属于犯罪,以此为例,很多犯罪就这样滋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相对落后的政治政策与法律规范的罅隙中。如何在社会历史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平与正义,维护人的“与生俱来”的平等与权利,这是法的精神,是我们所追寻的。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中华民族政策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正在向现代社会过渡,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原来意义上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分配的民族格局面临着重组和再分配的必然趋势。在客观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作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受惠主体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内部成员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分化,原来仅以民族成份为划分标准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学生内部的多元化、多层性及整个社会日趋多元化、差异化的现状。在主观上,社会各个群体包括少数民族对目前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认识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也日益多元化。换言之,各少数民族教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差异,地区差异扩大,导致各少数民族之间和同一少数民族内部出现了差异和分化;同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也更为敏感和迫切。上述种种情况使得在现阶段有必要重新审视单一以民族划分为标准的优惠政策,并尽量使之更加完善和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优惠政策是对少数民族身份的学生实施的特殊的招生政
策,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条件,尊重民族差异存在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民族平等原则而实施的一项政策。
国家实行的民族优惠政策,是针对群体平等,目的也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之内通
过实现缩小群体间差异达到逐步缩小个体间差异,实现最终的人人平等。这种整体的平等也 称之“积极性歧视”或“反向歧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及“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内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内容和涵义也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兼顾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充分体现各民族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的理念,努力缩小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内的差距,而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的民族政策才能最充分的体现。
结论:1.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2.应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体系。3.高等教育领域内对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分数线优惠政策的实施,应该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以民族成份划分的标准,兼顾到民族间的地域差异、经济水平差异、文化差异、社会阶层差异以及少数民族受惠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程度的差异,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察,以“差别对待”的原则来对待差异和多元化。
4.必须采取措施,完善政策法规,纠正高等教育领域中民族预科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弊端。
5.关于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收费问题,在现阶段,对于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还应实施倾斜照顾政策。正如科尔曼所提出的应采取经济补偿给那些能力优秀但没有优越背景的人以达到“矫正平等”一样,应给那些生来处于恶劣环境中的人以补偿来实现“补偿平等”。国家应建立、完善相应的高等教育收费的支持系统,在学费标准上,避免平均化和“一刀切”,应考虑到民族差异、经济收入水平差异、地域差异与社会分层差异等因素。作者滕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究所教授;马效义,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
我们处于两个世界之间:处于一个即将结束的不平等世界和一个正在开始的平等世界之间。---【法】皮埃尔·勒鲁
第二篇: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旅游中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袁崇方
08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20081640410
摘要:民俗本真就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的文化。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族本身的本真特征密不可分的。随着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地区民俗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做商品来买卖。舞台化是商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开发中保护、原始性、追求本真
一、旅游发展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例如我家乡所在地
位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和来自木里的少数藏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阿夏走婚制)。自开发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包括我们国内的、国外的游客。使得泸沽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旅游大量增收,使得湖畔地区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泸沽湖和永宁地区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泸沽湖湖畔居民的收入是永宁地区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自宁蒗旅游局统计的的数据)。然而泸沽湖吸引力不仅是那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湖水,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婚姻制度。【1】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独特就在这里,许多人怀着好奇的欲望来到云南的泸沽湖看看这个特殊的民族的生活和习俗。
然而由于导游及商家的吹捧使得泸沽湖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随着导游的大肆肆无忌惮的乱宣传,以及一些商家的利益欲做了夸大其词,以及一些列类的宣传,对泸沽 1
湖地区的民俗保护,以及当地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导游把泸沽湖摩梭走婚制带上了公众舞台,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大肆鼓动游客参与一些不健康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另类活动。这大大的侮辱了摩梭文化,摩梭女性。至今许多人听说我是来自丽江宁蒗的,就问你们的泸沽湖是不是很开放,可以和许多摩梭姑娘睡觉。我听了真的很无言,也很生气。我觉得这是泸沽湖发展旅游的悲哀。导游素质如此的低劣所造成的。有些民族的东西是不因该拿出来放在公众视野中的,民俗它具有神秘性、隐蔽性。我觉得在泸沽湖民俗文化负面传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当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杨二车拉姆,因为她走出云南大山后开始大肆鼓吹他们民族的婚姻,如杨二车拉姆写的类似自传的《走回女儿国》一书中就很无知的把摩梭母系氏族阿夏走婚制度赤裸裸的写了出来,销量还很好。她是无知的,虽然她的宣传使跟多的人了解泸沽湖,来泸沽湖旅游,但她没考虑到正是她的大肆鼓吹导致了摩梭走婚制的负面宣传效应。
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和民俗逐渐消失。
旅游业的发展收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具有历史见证背景的古老建筑被拆毁,被大量新兴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还是以我们丽江为列,对于国内人来说,人人都基本上知道彩云之南有个丽江。现在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得很火,就像当年的大理一样,来云南的游客基本上是走:“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而由于丽江的发展是的大理逐步变得像一个“中转站”一样。在大理停留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游客把时间花费在丽江的游览上。丽江如此发展,使得西双版纳与大理都不敌,使得到丽江投资做生意的人很多,外商等等。然而不要光看目前的状况,我们要考虑的长远些。丽江会不会重蹈大理的覆辙呢。【2】许多丽江当地的特色在消失,古香古色的立即爱那个古城逐渐被喧嚣嘈杂所代替,如今你去古城看看,人多如牛毛。酒吧舞厅的喧嚣会使你内心如何静下来休闲。这就是旅游所带来负面的一个方面。纳西文化也逐渐在消逝。丽江本地的纳西居民被边缘化了。另外由于政府鼓民居迁出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城缺少了民族的文化元素。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这一切都比较商业化了,在丽江古城里,如今你很少看见丽江本地居民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呢,几乎没有了(除个别年纪大的纳西族妇女)年轻人都是休闲或牛仔裤等等,在重大民族节日会穿下。
(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生存已处于濒危境地。在许多民族的节日业逐渐消逝,本来是要求宗族的人才可以参加的(例如在【3】宁蒗地区的毕摩祭祀活动,以及泸沽湖和宁蒗拉伯乡的摩梭和普米族的转山活动)但现在由于旅游业发展,宗教,民族宗族节日也成为了商业链上的一个部分;例如在丽江许多老东巴穿着东巴祭祀服饰与游客合影等。现在人人都有了商业意识了,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却缺乏意识。民族文化是旅游业的载体和发展的基础。
(二)﹑游客“落空感”产生,失去二次旅游的可能(回头客减少)。游者外出旅游、到何地旅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包括游客自我知识经验的积累、旅游地宣传等等因素。然而这些都不是旅游者亲身感知到的,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性,夸大化,从而导致旅游者从先前获得的信息中形成的对东道主社会的“预期感受”与现实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一种差距
(三)、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地方特色。旅游地的借鉴式发展模式就导致了文化的趋同性。民族旅游及其文化商品的出现,在某中意义上说是检验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能力的,也是体现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认知能力的。当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达到一定的自觉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感,但当外来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利益以及为迎合游客旅游需求的时候,东道主社会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人为地加以改造,形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再加上现代化国际化标志在里面,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只是一种旅游产品。这时候的旅游产品不再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只是一种经济产品,更严重的是产生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了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各种旅游产品(泸沽湖摩梭文化、丽江纳西民族、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形成旅游过程中的商品交换行为。旅游商品化现象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避免的,它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它又是一种威胁,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族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是我们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少数民族被三化:【4】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中讲到:现在旅游景区的民俗文化在经过包装后趋向于“商品化、功利化、虚伪化”。文化本身脱离了它的母体,变成赤裸裸的金钱骨架。因此这样的旅游发展是可悲的。
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旅游作为平台,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古老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该做到相互协调,相关促进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反过来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又能更好持续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完善。保持和增加更大的景点吸引力。各大旅游景区应将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像如对待泸沽湖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尊敬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婚姻制度,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正面进行宣传,适当加以引导,应让母系社族社会走婚制度要有正确的看法。应当保存它固有的那种区域性的神秘宗族特性。以及只是在内部宗族流传的隐蔽性。因为这是一方面继续会保持它的吸引力,因为神秘隐蔽才会有吸引力,如果搬上大众舞台,那就失去文化的韵味,失去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于保护民俗文化不被现代文明侵蚀以致消逝殆尽,当旅游过程中过多的度当地民俗注入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而被高度组织化,机构化,舞台化后,民俗旅游越来越脱离民俗原生态环境和生存的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中、人们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放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号或民族服饰、民族物品、商业化的歌舞表演来展示被扭曲的历史底蕴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了高度商业化下快速复制的伪文化商品。格林伍德说过:“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三、旅游业发展未来走向
(一)、杜绝纯商品化现象,走文化保护与发展道路。
我认为商品化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它是链接旅游东道主社会与游客的桥梁,不仅传递着旅游地的社会、文化信息,还是社会经济流通的手段。旅游过程中的商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同时也给地区带来经济利益,我们要是这种文化得以持续下去,就必须走文化销售的道路,杜绝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纯商品化交易。【5】“旅游商品不仅一种旅游证明的纪念品,也是一种对地方文化起到宣传作用的文化标志物。”在出售旅游商品的时候,做好文化包装工作,使每一件商品出售的同时,也让该商品的文化底蕴被游客所知晓。
(二)、加强民族意识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教育。
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是对文化的开发。相对而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受到其他较之更为发达地区的影响,而且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地区的开发商及旅游者,这些本土的、原
4始的、族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而变得非本土化,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涵化、时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增强民族意识,让人民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民族意识增强,才会让人们有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商品。要增强民族意识,就必须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做好旅游宣传,尤其是服务人员,他们的服务过程就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过程,这能体现一个民族地区旅游质量,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一个途径,让旅游者了解本地文化,从而形成旅游中的文化产品销售氛围。
从泸沽湖和丽江古城的例子可以的出:旅游商品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础,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永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地方独特文化的保护。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旅游活动及其商品化现象必然带来一定的代价,所以我们要以文化为基点,发展旅游文化商品,走生态文化的道路,同时要增强民族意识,做到民族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及、教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
感谢泸沽湖管委会和丽江摩梭传承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对本次实习提供帮助和提供大量的资料,以及丽江假日酒店的提供资金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包磊: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
【2】杨二车拉姆:《走回女儿国》
【3】杨晓敏:《凉山的呼唤》.民族出版社
【4】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
【5】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层次、措施
第三篇:宁夏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宁夏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族艺术、技术、礼仪、节庆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与此同时对民族文化的盲目开发也造成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破坏,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凸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民族民间艺术作为民族社会生活的形象代表,反映着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心理,在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环境而变化,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发展。
从广义上讲,民族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适应方式。人类为适应环境创造了一定的生活方式,一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相应的文化方式,因此,文化成为人们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对应物。从狭义上来讲,民族民间文化以各种文化形态来体现和存在,主要表现为民族族服饰、民族宗教、民族节日、民族建筑、民族文物、民族戏剧、民族音乐、民族语 言、民族文字等客观存在。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空间,是一个群体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该群体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核心则是这个群体人们心理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宗教观、历史观、民族观、社会观、情爱观乃至民俗民风、生产技能等,因此,这种文化艺术的所有表现方式都是这个群体思想感情的集体表达方式,属于这个群体所共同拥有。因此,民族民间文化所包含的民族认同、情感要求、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成为该民族的独特标识。成为信仰和心灵家园。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民族的群体行为和群体关系,对整个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无论是已然逝去的、行将没落的,抑或全面复活的、良性发展的,民俗文化以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穿越时空之遮蔽,激活历史的、民族的、个体的灵魂记忆,不容臵疑地存在着,存在的民俗是民族文化的根。正视民俗文化的“绝对定位”,正视其文化母体的承载性及社会功能作用,拓展大文化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家、民众共同行就的文化自觉中,确立政府行为,搭建文化桥梁,以求对民俗文化做到传承与保护并举并进,以期达到提高国民精神与文化素质、促进民族自强之根本意义。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副主席刘仲对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宁夏地处西部边陲,历史上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漫漫千百载,繁衍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各种形态的民情民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地方戏曲、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传统文化世世相传,无论它以何种载体存在,无一不流淌着民族的血脉,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印记着民族的情结,折射出深邃的文化内涵。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一个民族的心理、行为、性格、审美、生产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于研究艺术和宗教的起源、演变和发展都具有“活化石” 的作用。由于偏僻的地理位臵、落后的交通、封闭的环境与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原因,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因而有着相对的稳定性。随着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的日见深入,不仅拉近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也为其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铺设了广阔的天地和最方便快捷的通道,世界流行的交响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库、拉丁舞、及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城市文化随着网络、电视、广播以倾泻的方式逼近了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宁夏地区,面对这形形色色的文化大餐,人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刺激和心奋,由于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在思想意识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将落后 和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连在了一起,关注外来文化的盲目效仿和吸收,而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导致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竞争中失去了原有的大量受众群,本土文化面临着被遗弃的危险。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七届文联大会中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如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保护、强化、发展宁夏的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即成为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一整套完整的保护措施和防范机制。
一.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信息库
21世纪是信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先进的音像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为如实记录和永久保存民族民间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我们需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针对各艺术门类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采取动态和静态,外部形态和内部蕴含,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护,不仅要有充满动感的音像资料,还要有文字、图片、曲谱等静态资料;不仅要对各艺术门类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艺术特色,风格特征及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变异给予客观的描述,还要记录与其生成、发展相关的民族历史、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及感情表达方式;不仅要对各艺术门类本身这个主体做全面记录,还要对其工艺流程、制作方法、艺人情况、演出场所、表演时间、地点、服饰、道具、音乐、使用乐器等这些辅助部分及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都要做客观如实记录。因为往往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形成、风格流派、传播等与这些辅助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惟其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系统的最全面的保护。
目前,宁夏文化厅民族艺术研究所已立项为部级和省级课题的《宁夏文化艺术多媒体信息库》的采集、整理工作已全面展开,本课题包括20个类别,基本含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所有的文化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和文化艺术信息。这个信息库将作为一个永久的文化工程,不断的补充新内容,增加新资源,使它成为一个图文并茂、音像齐备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和档案库,在科学、系统的保存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同时,又为各艺术门类的创作、研究、教育及交流提供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可通过信息高速公 路与世界、外省接轨,将宁夏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任何民族民间艺术的产生、延续、传播、发展都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了这样的生态环境,民间艺术就可能逐渐退化或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后两项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明示出,凡是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政策开通的时代,其文化艺术必然繁荣昌盛,汉唐乐舞的大融合、大发展即是佐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国策开放,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为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十部文艺集成的普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凡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种类,往往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和具有相同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的群体中,在时间上有代代相传、世世延续的传承特点。因而,应划定民族、地域特色浓,文化底蕴深,艺术价值高且原生态特点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乡镇为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根据其特点冠名,如“花儿之乡”、“秧歌之林”、“花灯之乡”等,并将与这些艺术种类文 化因素相关的建筑、遗址、实物、传统风俗等原状保存在所属的村落和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但是,这种保存决非是封闭式、真空化的,要将它转化为世界共享、为人类服务的文化资源,除政府部门为其提供表演机会外,还应与当地的旅游业建立联盟,使之成为集文化传播与市场经营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使国人和外国友人在游览自然风光的同时能观赏到传统文化底蕴深、民族特色鲜明的纯正的民族民间艺术,收藏到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这时候,民族民间艺术就成为一把双刃剑,娱乐民众,获得经济效益,并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找到了新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运作中,切不可盲目媚俗,或为了追求商业化目的,随意歪曲、篡改或损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大家共同努力为民族民间艺术的完整保存维护一片纯静的蓝天。
2.搭建各艺术门类表演和展示的“舞台”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是各民族民间艺术集中表演和展示的大舞台,鲜活多姿的歌舞、戏曲,制作精美的花船、狮子、花灯,琳琅满目的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然而,随着西部开发过程中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加快,群众对年复一年、变化甚微的本土民间艺术渐次产生了审美疲劳,生出厌倦之 意,我们明显看到,现在民间的社火表演其热情及参与程度较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显逊色,人们的兴趣转向了唱流行歌曲,跳迪斯科,蹦迪,从而冷落了自己传统的文化娱乐,长此以往,民族民间艺术将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消自灭。鉴此,我们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下,分区域、定期按届的在节假日、民俗活动日举办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各种文艺竞演活动,如社火比赛、花儿演唱会、民间艺术节、旅游节等,使民族民间艺术能在鲜活的状态下得以延续和保存。与此同时,还要组织民间艺术团走出本地区,面向全国、甚至世界展示宁夏光彩灿烂的本土文化艺术,以激发民众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参与的积极性,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3.着力保护和培养民族民间艺术传人
民族民间艺术的载体和传播是人,人自然是民间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生态因素,各种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延续主要靠艺人的口传身教。目前现状是一些身怀绝技的艺人年事已高却后继无人,随着艺人的谢世,有些绝活和特技也相继绝迹,这是极大的憾事。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土生土长热爱民间艺术的传人,动员有艺术造诣的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在政策上给他们予关注,经济上给他们以补助,精神上给他们以慰 8 籍,如授予其民间艺术家等称号,使民族民间艺术及民间绝活、特技如接力棒一样代代相传。
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应该在发展中求保存
世间万物绝非一尘不变,而是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文化的传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变体”,而非僵死、停滞的“固体”,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及内心情感的民族民间艺术也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所以,民族民间文化的保存应遵循物质运动之规律,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但是,这种发展和优化必须在不破坏原生态文化内涵和风格的前提下。
1.群众性自娱自乐式的保护与发展。
任何民族民间艺术的形成,都是各民族间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兼收并蓄、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民族民间艺术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性特征,由于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的不同,各民族民间艺术又有着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它体现了本民族的精、气、神,甚至成为民族的标志,深深地融入在民族的潜意识中,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主要内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文化娱 乐形式的多样化及功能价值的转变,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会发生变化,有的兴盛,有的则衰落。我们要做的是宣传其文化价值,并参与到继承和发展的工作中,使其从衰落走向兴盛。宁夏泾源县的回族舞蹈《踏脚》由衰落到兴盛便是极好的事例。泾源县是回族主要集聚地,回族人口占 97%,而《踏脚》仅在园子村这一个回族乡流传。《踏脚》是一种含有竞技成分的群众文体活动,本已显衰落之势,民舞普查发现后,县文化馆、乡文化站的干事们多次深入民间与当地群众同跳共“踏”,逐渐掌握了其特点规律,继而同当地群众一道在保持原舞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变化,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为了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泾源县将文化馆专干和回族群众组成《踏脚》表演队,开幕式表演时引起轰动,不但获得金奖,而且连续被邀请参加了第三、四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最可喜的是,那些参演的群众将经过加工整理过的踏脚舞动作带回民间,大大丰富了民间《踏脚》的动作语汇,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现在,《踏脚》在园子村十分盛行,甚至一些女娃也参与到以往只有男子独占的娱乐行列中。可见,民间艺术的与时俱进及优化发展对其保存是何等重要。
2.专业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保护和发展
西部大开发,必将给宁夏带来多种文化的交汇、碰撞、激活和融合,这是宁夏本土文化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本土文化的大好机会。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民族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不断发展,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文艺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生活原点”的巨大本原作用,在深入民间,虚心学习,真正掌握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因素,拓宽思维空间,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创造出民族民间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民族精神与现代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新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几十年来,宁夏的文艺人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发展创新之路,他们始终把回族艺术的创作作为己任,他们从回族民间传说、民间花儿及习俗中汲取营养,提炼素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创作了花儿歌舞剧《曼苏儿》,开花儿歌舞剧新剧种之先河,即而,回族大型歌舞《九州星月》、《塞上春潮》、《塞上明珠》等相继而出,歌曲《吆骡子》、《宁夏川》、《牧羊哥哥上了山》,舞蹈《汤瓶舞》、《山娃子》、《洗礼》、《盖碗情思》等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根植于民族民间的生活气息浓郁、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点突出的新的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从而得到人们的厚爱,对推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民族民间艺术的保存要与国民的教育相结合
艺术就本质而言,是人的生物性本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其教育意义是让人们了解艺术的基本特征,培养其参与能力、欣赏评判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学习,体验美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唤起国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推动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也是提高全民素质重要的一环。全民性艺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即校园教育(包括艺术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和社会教育,让学生和广大的群众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各艺术门类的特征,领略各艺术门类的魅力,了解其文化内涵,培养一支懂得文艺理论知识,又具有表演、制作能力的队伍,他们便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当众多的国民都从内心喜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参与其中时,何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会消失,会被同化?
五.重视民族民间文艺理论的研究
文艺理论是对文化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艺术本体的本质特征、文化内涵、精神实质的思考和提升,因此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理论研究,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普查、挖掘、收集、整理、编纂工作,不仅积累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热爱民族民间艺术、有丰富 实践经验、熟悉当地情况并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员,他们是各民族民间艺术的专家,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和人才资源。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启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如果说上个世纪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那么现在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则是其延续,这种延续,不仅体现在文化艺术本体资源的保护发展上,也应该体现在为此做出贡献的客体----曾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身上,文化主管部门要发挥他们的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请他们继续参与指导这项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走弯路,又可以节约经费,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对后继者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另外,还要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理论研究与文化艺术的保存发展相挂钩,广泛宣传理论工作者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而得出的各类民族民间艺术历史的、文化的价值及相关边沿学科的知识。全民知晓了民族民间艺术的价值与珍贵,民族民间艺术才会有真正的生存和延续的空间。宁夏政府对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发展十分重视,提出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制定了“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我们申报的泾原县回族村流传的舞蹈《踏脚》、回族群众世代传唱的“花儿”等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文化保护工程。宁夏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已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展开文化艺术遗产的普查、摸底、论证 工作。我们相信,经过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宁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必能得到全面、科学、系统的保护和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开发这个机遇,在全球化文化的背景下,接纳吸收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因此,综上所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并且要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才是我们迎合时代潮流,社会进步首当其冲的任务。
刘育
第四篇: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采访稿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州东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总面积为1557.68平方公里,总人口14.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居住着汉、回、藏等10个民族。目前全县有新华书店、影剧院、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一处,文化广场4处,文管会一处,建有乡镇文化站3个,农民文化书屋20处,县文化馆现有馆藏文物146件,其中:国家三级文物17件。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即古战牛头城遗址、陈旗磨沟遗址、新城李家坟墓群,苏维埃旧址、明代洮州卫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流顺红堡子城堡、侯家寺、石旗崖遗址、吊坪遗址、庄子园遗址、园尼遗址、大庙台遗址、鸣鹤城遗址、尕路田大房子)。
临潭县是古洮州的中心地带,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共生共进的典型区域,璀璨夺目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得以集中体现,并独具特色。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融合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体系。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我县独特的民族文化,使优秀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不断传承和有效保护、发展,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省、州高度重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县在文物保护、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县上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抢救、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工作;一是2004年,公布了全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与竞技五大类38项,其中,万人扯绳、洮州花儿、新城花儿会(龙神赛会)、洮砚雕刻技艺、洮绣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将“万人拔河(扯绳)”和“洮砚雕刻技艺”、“新城花儿会”上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并申报新城镇端午节十八位龙神赛会为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三是2008年,成功申报临潭县为“全国拔河之乡”。四是整理出版了《临潭县民俗文化大观》、《洮州花儿集锦》、《冶力关景点汇萃》。五是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技艺,采取重点扶持政策,2008年,对“洮绣”、“新城花儿会”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就卓著的人员9人申报为“临潭县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
2、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是先后投入了1千万元,先后修建了县图书、文化综合业务楼、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其中,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共有各类民俗藏品800多件套。二是完成了3个乡镇文化站的建设;2008年完成了总投资51万元的17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三是今年,政府还将投入120万元,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四是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了城关、新城、冶力关文化广场4处。
3、强化市场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在文化市场的管理上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切实转变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能,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一是继续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强化宏观管理体制,结合省州扫黄打非活动,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整顿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的发展,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二是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继续严把外地演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审核关,严防敲诈欺骗行为的发生,维护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四是对新开设的文化经营户进行指导,使其尽快办理各种证照,合法经营。
4、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一是对临潭县城关镇寺裸村发现的宋金时期的古墓葬和挖掘的文物进行了保护,追回了被盗文物7件(酱釉白底瓷碗、酱釉白底瓷小盘、青釉压花白底瓷小碗、定窑印花芦雁水单纹白瓷碗2个、黑釉盘2个),并对原墓葬地进行了封存和派专人看管。二是将流顺侯家寺和古战尕路田大房子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积极开展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古籍普查及保护工作。四是协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九甸峡库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挖掘的各类古墓352座,各类文物2600多件套,并积极申报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并在1月13日北京“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会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2008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五是从今年开始,我县还将借助旅游示范县、世行贷款建设项目,维修并开放包括洮州卫城、李家坟古墓群、流顺红堡子、侯家寺等在内的重要古文物建筑和寺庙多处。
5、群众文化异彩纷呈。一是近年来,县上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施精品战略、名牌战略,对传统节日、民族饮食、民居、江淮遗风服饰、民俗等方面进行了挖掘。把民间剪纸、冶力关根雕、万人拔河、端午节十八位龙神赛会、六月六花儿会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向省文化厅争取价值达36万元的流动舞台车一辆,解决临潭县冶力关艺术团下乡演出困难的问题,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三是连续成功举办了临潭县十一届莲花山“花儿”歌手大奖赛。四是选送的具有江淮洮州遣风的国画作品《红盖头》、歌曲《我爱冶力关》荣获省文化厅铜奖,舞蹈《扎西雪》荣获省文化厅银奖;
第五篇: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精)
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兰林
[摘要 ]民族旅游以其独特性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民族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发 展,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
复兴和再造,增强民族认同感。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灵魂。[关键词 ]福建宁德畲族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将其定义 为:针对在文化上、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 族的群体,由于他们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旅游价值 , 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 [1]。民族旅游的要义是观光对象的 少数民族及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的独特性 [2]。由于文化所独有的性质及功能,在民族旅游资源中民族文化成为最能代表和 反映该地民族本质特征的符号。民族旅游文化, 是指对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进 行开发、加工、改造,以形成吸引游客的民族旅游项目。它必须根据本地域、本 民族的特点而设置, 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 旅游活动。民族旅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 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本文以福建省畲族地区的民 族旅游开发为例,分析、探讨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1民族旅游开发的意义
1.1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1.1民族旅游开发增强民族认同意识
跨文化传播增强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 尊感。民族地区居民在旅游者介入之前,由于缺乏与其他地 方、其他文化差异的比较,因而很难发觉自己的个性。在民 族旅游中 , 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往往会唤起少数 族群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会加强他们对于自身身份及自我表 述的关注。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 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人们的 民族认同意识,凝聚了民族向心力。1.1.2民族旅游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复兴
近年来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东西,而是被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 , 展示本土形象的 旅游资源。各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 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旅游市场需求的扩 大获得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
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得到维护和管理等。总之,所 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 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1.1.3民族旅游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再造和创新 民族地区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族群文化复兴的契 机,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 和舞台。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在旅游发展的推波助澜中复制、再造作了最有力的说明。东巴文化的传习复制,并非是简单 意义上的传承、复制 , 而是在此过程中不断添加进了新的成 分和内容 [3]。这种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借助发展旅游业的契机 不断演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1.2民族旅游开发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 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 资源。在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包括民族村落、建筑形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直接 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2福建畲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唐代形成 以来一直聚居在闽粤赣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 游耕狩猎生活。畲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丰富的 民族文化,拥有迥然独特的韵味,散发着鲜明的民族风情。福建省的畲族人口全国最多,其中又以宁德地区的畲民最为 集中。
宁德市有畲族人口 17万人 , 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 护——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 2009年第 10期(总第 34期
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全市 9个县(市、区的 124 个乡镇,其中畲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就有 51个,是历史悠 久的畲族聚居地。现全市设有一个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八 个畲族乡。总体来看,宁德市现有的畲族风情旅游线路仍较 单一,经营粗放,有待进一步开发,以形成显著的经济文化 效益。
2.1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优势
2.1.1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畲族的编织工艺品巧夺天工,种类丰富,色彩斑斓。彩
带、竹编、刺绣等许多手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 睐。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妇女的“凤凰 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镶绣的金 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 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畲民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 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 常以歌对话。畲歌丰富多采,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 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 “打尺寸”、“盘柴槌”、骑海马 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已久的体育活动。尤其是 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 武术。畲族有自己独有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乌饭节”祭祀 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 家家户户都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 ,全家共餐, 以缅怀祖先。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 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
2.1.2地区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我国的畲族居民基本上聚居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宁 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现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6处。闽东北 亲水游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已列入福建省十大旅 游品牌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景 区,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之美誉。周宁县人鱼同乐的鲤 鱼溪被誉为“中华奇观” ,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屹立在东 海之滨的福鼎太姥山是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 质公园, “山海川岛”景观融为一体,其中嵛山岛被评为中国 最美丽的十大海岛之一。世界良港三都澳的“海上渔城”被授 予第一批国家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畲族民族文化风情与景 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 产业价值。
2.1.3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充足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连浙江温州,南接省会福州, 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武夷山,处在闽浙三个重要旅游城 市的结合部,处于经济发达区域,毗邻国内主要客源产出地。闽东沿海高速公路贯通后,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经济 带 , 给闽东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游客逐步从周边地
区向外拓展 , 来自江浙沪的游客所占比重迅速增大 , 快速交通 大格局的形成,将为宁德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2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2.2.1缺乏民族特色的精品项目,旅游产品档次低
畲族旅游相关的单体数量少,且质量等级低,因此旅游吸引力也较弱。宁德的 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民族旅游资源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 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宣传形象和特色品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限于粗糙包 装、简单拼接,市场化程度低,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精品,拿不出代表畲族千 年民族文化底蕴的拳头产品。旅游景区、景点小而分散,内容单一,规划设计 缺乏专业化。
2.2.2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联动性格局尚未形成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联动性的特点。但目前福建省民族旅游的综合性、联动 性效益优势尚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与娱乐设施建设上的滞后,接待能 力有限,服务质量低。各景区、景点小而分散,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有待改善。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限制,许多资源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太
姥山的山岳景区与溪瀑景区的连接路杨太公路没有建成,使两块最有特色的山 川景区不能连为一体;三都澳进入东冲半岛的霞浦内浒全天候码头尚未立项建 设,也制约了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和沿海旅游线路的优化。
2.2.3传统文化被逐渐同化,面临流失
民族旅游过程中 , 会产生民族文化的变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 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 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与此同时,畲族传统文化得不到 有效的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况。目前,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绝大多数畲村祠堂、宫观因年久失修,保护 不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失修情况。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婚礼等 传统民族习俗淡化甚至消失。
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均面临失传的边缘,如 果再不采取措施抓紧抢救,这些民族瑰宝也将失传。
3民族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
3.1采用保护性开发形式,保护民族特质文化 3.1.1建立民族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是以保护民族文物,并使参观者了解民族文 化内涵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教育和传 播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民族博物馆已超过 100 座,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 俗文物,被及时抢救、收集、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各种类型 的民族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旅游者了解各地少数 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旅游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扩展。1989 年建成的闽东畲族博物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收藏和展 示畲族文物 1500余件,有效传承和保护了畲族文化遗产,并 成为人们了解畲族文化的窗口之一。3.1.2设立民族文化村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福先生的定义,民族文化村 是指展现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实地村落或模型村落 [4]。我 国的民族文化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实地展示型和异地仿制型。
民族聚集地实地展示型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选择具有典 型代表性的村寨加以保护,展现其民族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状 况,是一座立体的民族村寨博物馆,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旅游目的 地异地模拟型是人工方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荟萃各民族的 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 , 从多角度揭示民族 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集中、立体地向旅游者展示了各 民族传统文化。
“宁德——中华畲族文化村”是为迎合旅游目的而专门 建设的模拟民族文化村。现已建成的“中华畲族宫” ,气势恢 宏,占地面积 50余亩,作为畲族文化广场已具雏形,逐步进 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全国畲族同胞的朝圣地、闽东民族团 结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畲族风情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近30 个国家、地区及国内 20多个省市的畲族宗亲和游客。3.1.3创建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整合自然生
态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旅游资源,对社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 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新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是将少数民族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
整体保护、传承和研 究。如 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 嘎乡创建的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 不仅保护了民族文化,同时 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真正实现保 护与开发的双重目标。
宁德可以在借鉴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梭嘎苗族生态博
物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畲族文化比较集中 的村落,建立畲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3.2策划节庆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力
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
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 , 从本质上说是参与性较强的、体现 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往往成为狂欢、热闹、愉悦 的代名词。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过程,可以 直接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 识。传统节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对于增进民族 内部凝聚力和加强民族间亲近感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了解 民族生活方式的窗口
[5]。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
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迄今已 是第 15届;福鼎市连续六年举办太姥山旅游风情节;2004 年第二届福安茶文化节以畲族祭祀方式来祭祀“大白毫”千年 古茶树,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可以在前几次成功的基础 上,进一步扩大各种节庆活动的次数、范围、内容和形式, 打造在全省有影响的节庆品牌。
3.3畲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增强吸引力 旅游资源按照存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 可增强资源的吸 引力。将畲族民俗文化与区域自然景观结合一起,便可增强 闽东旅游区的资源密度,形成地方特色或个性特征。宁德地 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可以在开辟民俗旅游线路的同 时,对畲族聚集区中较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进行规划建设, 如位于福安康厝畲族乡的“东山雪洞”、穆云畲族乡“清泉洞” 以及与晓洋镇交界处的“白云山”等。对于已开发的自然、人 文观光地,注重畲族文化的挖掘和融入,进行整体规划、包 装和宣传,全力打造“山海川岛、宗教文化、畲族风情”三大 旅游品牌。
3.4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加快市区和县城建设步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相 关接待设施。加强对城镇道路、旅游景区(点的环境治理,改善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讯、卫生、餐饮、绿化 等条件,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改善 旅游运输车辆条件,开设通往各重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3.5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知名度 针对宁德民族旅游缺乏知名度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引 导国内外旅游者对宁德的旅游文化产生兴趣,以内涵丰富的 宁德旅游文化吸引游客。根据“依托两州(福州、温州),拓 展两南(闽南、浙南),进军上海,吸引港澳台”的市场定位。把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有针对性地开发细分市场结合起来,使用多种促销方式,争取宁德旅游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进入 国家、省旅游局的宣传网络。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以及举 办旅游节庆活动等形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积极融入长三 角旅游协作区,不断提升宁德旅游在福建省(下转第 25 页)(上接第 9 页)的地位,提升宁德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3.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旅游业的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民族旅游地区在 发展旅游业时,不应该只片面注重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所带 来的“文化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生态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在民 族旅游开发中,选择风景优美的民族自然村寨,发展民族生 态旅游,以回归自然为主旨,以原生和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 生态为旅游对象。做到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民族旅游业才可能得到 长远的进步和发展。总之,民族旅游开发使民族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得到复 兴,文化自豪感得到加强和巩固,促进民族地区
经济的蓬勃 发展。民族旅游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 文化底蕴和灵魂。参考文献: [1]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 版社,2001.[2]张晓萍等.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昆 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 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41.[4]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1996.[5]吴忠军,陆军.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