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更多的学困生回到课堂上来
让更多的学困生回到课堂上来
---2012年东津学校年会论坛演讲稿
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我们的校园,吹到了我们师生的身边。课改的思想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好处不胜枚举。起初在我试着去改变我的教学方式时,仍是有些学生身在课堂上,想在窗户外,直勾勾的眼神即使被我提醒之后,过了一会儿,眼神由直勾勾变成了勾勾直。这样的情形看在我的眼里,痛在我的心里。因为教书育人,不只是育那几个人,不学习的学生的父母都是我的父老乡亲,他们都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着,都在外地忙碌的打工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的学生。作为农民子弟出身的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去争取他们的学习,于是我试着去模仿,去创新我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
任何地方任何学校的课改模式,都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学校和学生,而我校的“十精教学管理模式”是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博采众长后出炉的一套课改模式。从学生的提前预习到教师的精炼,精备,精导,精讲再到学生的精练,打破一言堂,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学,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件自由的事情,而不是件被动的在做工,这样就预防了一些学生厌学情绪的发生。有了这样的教学理论作支持,我也大胆的添加了几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1,将学生按成绩穿插分组。分组的方式每个教师无论在课改前还是课改后都用过,但我的做法却有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由各组同学选出自己信任的组长,并确定自己小组的名称和组呼(励志口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认为这是自主成立的小组,自己真正是其中的一员,并不是教师机械的扣在其头上的紧箍咒。然后将评比条款列表墙上,期末做评比,并给出一定小物质奖励。这样学生们有了小集体意识,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不再是一个人的行为,做了不对的事会影响到小组的荣誉,由优秀的学生带着学困生和纪律散漫的学生,让一些溜边的学生融入到小集体中来,这个办法我在做班主任时用过,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纪律方面。2,组织爱心捐赠活动。在班级的墙上张贴西部偏远山区学生在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的照片。并组织学生捐一些旧衣物给拉萨和四川阿坝州的两个孤儿院。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既做了德育教育,同时又树立了学生服务社会的志向。在这个活动中,告知学生,有更多的需要我们的帮助,要想帮助这些人,我们只有通过学习这条途径善自身后才能济天下。以激发爱心为载体实现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们的踊跃和积极,让我看到了他们未来气象。
3,讲励志故事。在上课的前两三分钟读一个小故事。故事的教育意义和力量远大于理论的硬性灌输。有一个故事叫《不会飞的帝王蛾》,帝王蛾是一种展翼可达几十厘米的飞蛾,幼虫破茧而出时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才能通过一个很狭窄坚硬的茧口,有的因力竭而死。善良的人去帮助他们破茧而出,而这些受了帮助的帝王蛾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只能拖着硕大的翅膀在地上爬行。原因是翅膀没有受到挤压而充血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最终只能丧失了飞翔的功能。看来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学习也是如此,只能靠自己。讲到此处学生们的表情开始是惋惜,后来凝重,直至若有所思。我知道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教育。每天学生盼望着听故事,但我观察到故事后的课堂知识他们也有了学习的热情,特别是下午课还能起到我预想的提神效果。当然也有只听故事不听课的,那我就从映雪的孙康讲到透光的匡衡,从迪士尼的艰难创业讲到J.K罗琳撰写《哈利波特》。从坎坷一生的林肯讲到执着物理学家欧姆。我相信总会有个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出现。初三时的王煜夫和宋红岩两名同学的物理好成绩就是这些故事力量的产物。4,鼓励学生小制作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小孔成像用具,土电话,用两面镜子做潜望镜,用两个凸透镜做望远镜等等。理论是干瘪的,而制作却对学生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不能直接回到课堂知识上来就回到制作和玩上来,做了就要用,在用的过程中有的学困生可能就对理论产生了求知欲。在合校前的东津一中年终管理监察时,我做了个电动机模型得到了进修校季秀珍老师的表扬。我心里挺高兴,成人尚且如此,我想如果学生的小制作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一定会增强那些边缘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做法在初二小学生那里得到了部分验证。
5,改变枯燥的课堂环境。尽量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合理利用多媒体。我的手机具有视频输出功能可以接在电视上。和教学知识有关的图片我会尽量的播放给学生们观看。例如在光的折射一节中有海市蜃楼的玄幻其妙的现象,令人趋之若鹜和向往一见。于是我就到网上下载给学生们看。以形象的图片作支撑学习抽象的理论,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好奇心是支配行为的最大思想动机。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我将电压,电阻电流比喻成电学三国的魏蜀吴。在讲电功率知识时,将额定的物理量比喻成喜洋洋和灰太郎中的狼堡范围,将实际物理量比喻成羊村范围,连接沟通两处的电阻就是那可爱的小灰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肯休”将文天祥和小磁针一起讲。把历史,政治和平面镜一起说:钓鱼岛的争端问题用历史来评判。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从这个角度来判断此争端,日本政客的购岛闹剧,强权占领的做法必将历史重演,以东京审判而告终。以此联系平面镜的作用,日本政客看到的岛屿只能是平面镜的虚象,而我们同学要用平面镜反射的太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物理公式的推导可做成开火车的接力游戏。定义的记忆可以比赛谁背的速度最快最准来进行,要背出浙江电视台主持人华少的感觉和风格来。就这样,有这些特长的学困生参与了进来,树立了自己的自信。总之用些寓教于乐的办法来改变和吸引他们,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用以上的方式方法努力的改变着课堂教学策略。时间长了,有些学生也理解了我的初衷。一天,初二年三班的高欣萍同学,很自然很默契的地塞到我兜里一块糖,我没有拒接,不是因为它是块阿尔卑斯。而是我感觉到她是把我当做了她的朋友。我没有拿出陶行知先生那样的经典的“四块糖”,但我的收获也同样是快乐和欣慰!
作家刘心武常引用清代袁枚的一句诗鼓舞勉励自己做学问。今天我也狗尾续貂借来一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青苔,一种低微的苔藓植物,生长在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开花米粒般大小,但它也要展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来证明自己大自然所赋予的铮铮不息的生命精神,学着牡丹花一样怒放的绽开。作为一名普通乡村物理教师的我,也要在乡村教育事业上实现我的生命价值。那就是在课改思想的光辉指引下,争取更多的学困生回到我的课堂上来,争取更多更多的学困生回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东津镇学校
王海峰
第二篇:让自己的课堂有更多的闪光点
让自己的课堂有更多的闪光点
润城联校 张旭光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它往往超出教师备课预设,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学生往往会有超出备课的思维和行为,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教师要迅速对这些‚火花‛加以甄别,恰到好处的处理,千万不能敷衍,挫伤学生积极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每正确的处理一个突发问题,就是一个闪光点。
感受一:‚一堂好课,关键是看他的闪光点,即使是只有那么一个闪光点‛。确实,一堂课,只要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闪光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课,因为这堂课已经有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的地方。
一次作文课,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写作文,只听见笔尖与纸摩擦所发出的‚沙沙‛声。我看到有几位同学写作文不加标点或少写标点,正想提醒这几位同学。忽然,静寂被一个男孩稚嫩的童音所划破,窜入每个人耳中的是一句响亮的‚老师漏水了!‛
我听懂了他的意思:饮水机漏水了,其余学生也都懂(他们不约而同地向饮水机看去)。从语法上讲,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主语省略,可我还是忍不住回了一句:‚老师不漏水呀!‛这下可好,笑声一片,我成了教室里人声鼎沸的罪魁祸首。大家都模仿着这位男孩的声音说着‚老师漏水了!‛再看那男孩,脸不由得红了,眼角强忍住欲夺眶而出的泪水。我忙着安慰,连声说:‚没关系的,老师知道你的意思,你关心班级体,知道要节约用水,好样的!‛
过了许久,等他稍稍平静,我问她:‚你知道这句话问题出在哪吗?‛‚没说‘饮水机’。‛他立刻接过我的话。我继续问:‚但‘饮水机’不说,大家也都听懂了,显然关键不是这,还有别的什么问题吧?‛下面嘴痒的学生在喊:‚逗号!‛见大家都这么说,我最后来了个总结:‚对啊,能把‘老师,漏水了!’说成‘老师漏水了!’ 吗?关键还是句子的停顿!这个逗号可不能少啊!‛下面又是人声鼎沸,看起来每个人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我想起了开学以来对他们写作缺少标点的致命弱点的一再强调,也想起为了说明标点的重要而举的无数例子,更想起自己因他们屡教不改而不知如何是好。原来,解药就在身边。
我马上请每位同学检查自己的作文,然后同桌检查,看哪儿是否漏了标点。这次,同学们检查的可仔细了,很多同学脸上露出了微笑。
此刻,我心窃喜,还有比这故事能更生动地说明吗?这个小小的意外,让同学们改掉了漏标点的习惯。
我认为,语文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对那些非理性因素、非逻辑荒诞现象、灵感突变、有意识地反常规处理和个性化表现、提问等创造特点应更多地给予包容。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体会而提出疑问,进而得到解答,得到了提高,那课堂教学就获得成功了,这堂课就可称之为一堂好课!
感受二:要善于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提问脱离了老师的预期,教师的思路被打断或被干扰。这时我们该怎么办?
遗憾的是我们有很多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受传统的教学观的影响,只注重教学结果,只会去担心教学计划能否顺利进行,教学过程也只是忠实执行教案的过程,并不希望在这些节外生枝的地方来花费时间,有了疑问也应以教师的答案为标准,轻易的就去否定了学生的想法,结果孩子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尽管他们的许多想法很富有创意。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但没能真正给学生解决问题,还容易给提问的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和惰性心理,自此‚师云亦云‛,课堂教学过程自然也就沉闷平淡,令人昏昏欲睡了。案例一:《江雪》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生: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 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
生:可能老翁在想这么冷的天鸟都飞走了,这下没有谁和自己抢鱼了。
师:那就是说老人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生: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师:也有这样的可能。
生:我想他非常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生: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生:……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 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生: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下这一首诗的。生:我感受到诗人是借‚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个‚他非常喜欢钓鱼‛的声音,似乎是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极不和谐的音符,甚至与本节课预设的目标背道而驰。面对这一‚另类‛的声音,教师的处理是鼓励的、民主的。教师以一个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关注生成,教师就应尊重孩子的理性思考,蹲下身来与之平等对话,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利于孩子们语文素养可得到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
预设是相对静态的,是教师的预先设臵。但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生成。
显然这一教学过程不是预设的,不是教学本课之前教师能‚备‛得到的,教师心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意料之外的,但又是教师教学涵养的胸襟之内。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确实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不但要备一篇课文,还要备整本教材,备所有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学识储备必须丰富,教学观念必须更新,教师的应变能力必须很强,教师的课堂调控水平必须很高,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课堂上的生成具有多向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的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第斯多惠。因而我们应毫不吝啬的给这些标新立异的学生们献上热烈的掌声,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表现而喝彩!在我们常常感叹语文课的实践教学不易求全的基础上,若是能多寻找每节的课的闪光点,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就一定能让自己的课有更多更亮的闪光点。
第三篇:让科学小故事更多走进科学课堂
让科学小故事更多走进科学课堂
在我的课堂上,每当我根据平时积累说出一个和本节课相关的小故事,我发现原本喧闹的学生这时也静了下来,他们听得那样认真。当我把这个小故事讲完询问学生其中包涵的科学道理时,恢复安静的课堂重又人声鼎沸,那是学生们高举着手嚷嚷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呢!
蕴涵科学道理的科学小故事何以这么受欢迎?学生首先觉得它亲切,从儿时父母身边到幼儿园老师身边,醉人的故事有着无尽的魔力牢牢吸引住了孩子的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熏陶。小学生对故事的依恋热情依旧不减,这正是科学教师利用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更便捷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利用科学小故事服务于教学有以下几点需要斟酌:
一、引用小故事的目的
科学老师经常会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提问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科学道理,这样的问题往往一两句话就足够了,剩下的事就是等着学生发言了,和引用科学小故事相比优点是省时,缺点是氛围营造不足,缺少儿童喜欢的探密情节,科学小故事恰好具有这一优势。科学课引用的小故事有着强烈的目的指向性,那就是让学生能透过故事的包装发现或推断出其中所含的科学道理或规律。进而对学生理解当堂所讲知识有激趣或拓展的作用。即科学小故事一定要服务于科学课堂。比如讲“食盐的溶解”一节,可以利用“小马过河”的故事,教师为配合本课教学可以稍加演绎:妈妈让小马驮着盐到集市上去卖,路过一条涨水的小河,小马小心地往河心走,最深的地方才到小马脖子的一半,小马放心地游过去了,到了河对岸,小马感到身上轻松多了,回头一看身后,原本鼓鼓的两麻袋盐现在不但湿了,而且扁扁的贴在身上。“哎呀,谁偷了我的盐?”表情安详的水牛爷爷看着小马有心想考考他,说:“你看那麻袋口扎得不是很紧吗?你过河时不是也没有谁跟着你吗?”这样一说,小马更糊涂了,“牛爷爷说的都对,那我的盐怎么会没有了呢?”讲完这个故事,学生的思路也会跟着故事留下的悬疑继续走下去,积极地思考小马身上的盐到底哪儿去了。教师利用这样有目的性的小故事设疑会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思想首先要先行,只要激发起思想的火花,后面的学习才更有探究的动力。
二、引用小故事的时机
小故事里隐含的科学问题实际就是课程教学中要解释的重要知识点。插入故事的时机依据授课的前后可分为授课前插入和授课后插入。在一课的开始就讲科学小故事那是设疑,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都只是猜想、推测,在开始阶段就接触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但发言的角度会因对规律没有深刻认识而五花八门。在教师看来利用小故事作“引子”能很快地稳定学生,使学生随故事更快地进入探究科学知识的轨道。带着问题学习,在设疑→讨论→实验→小结→释疑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对问题的解决。这种插入故事的时机可以说是以故事开篇,以故事中的问题引领学生走入正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出结论回答故事中的悬疑,给一课的学习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授课后引出科学小故事那是巩固、是拓展。是学生长时间学习后轻松的调剂,由于有前面书面资料的渗透、动手实验的体会,对知识点梗概有了基本的把握。教师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后引用科学小故事,就像数学讲完要做练习题、语文讲完要模拟造句一样,只不过是换另一种形式来做巩固,把书本上的理论、实验器材上的体会活化为故事中的情节,科学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能通过故事中展现的生活现象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实际也是在考察学生活学活用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授课后插入的小故事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拓展训练:拓展语言、拓展交流、拓展讨论、拓展思维。经过科学小故事等实例的演练,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将不再只停留于笔端,他们会感觉出科学的趣味,放眼于生活中的现象,专注于去生活中观察、讨论和质疑,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大有裨益。
三、引用小故事的来源
科学小故事的来源既可以是现成故事(故事书、动画片、电脑资料等)的采集,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性地自创或改编而成。现成故事也要有删减,删去科学结论部分换成吻合结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再小结出谜底。自编科学小故事虽说少了现成资料的辅助,增加了备课时间,但另一方面也会让教师无拘束地构想科学小故事框架,锻炼了文笔。小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形象,也可以是和所任教年级同龄的学生形象,目的就是拉近和学生听众的距离,使他们也设身处地地替主人公出主意、想办法。自编故事的语句要简短,口语化要强,使学生易听易记,考虑到课上时间的分配,科学小故事要突出“小”字:篇幅短,情节简,对话少,枝蔓无。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小故事本身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热情的作用,又使学生在故事指引下形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为积极探究做好铺垫或拓展。
能讲故事的老师特别受欢迎,学生对老师的感觉也会更亲切。他们会乐于与老师交流体会,翻看知识读本找寻更多科学奥秘,这种对科学保持浓厚兴趣的孩子也才会更有目的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小故事会让更多的孩子迈进科学的奇妙世界,那就让科学小故事更多走近学生,扮靓我们的科学课堂吧!
创新科学小故事,引航课堂探究活动
虎门镇红旗小学
邹秀霞
【 摘要 】小学科课学学教注重生的与活联系,提倡生学在“科中做”学
学科如激学,何 发生脑、动
学动手究首探先
呢?要住学抓小生的趣在:爱
兴所听事。古今故中外,流传很着 多很多精彩的科学故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孵小鸡,阿基米德把地球“推动”等 等。不是普论科小故还科事,是学家故都的,源
事于活科生的学知用生识,于活,孩都能子对
它产浓们生厚的兴趣。因 此,故事教学,可贯整以穿个探的程,究过 对学学科教有着大的很推
动用。
作 【 关词
键】故事教学
动手实验
自探究
主 《学》作
科为门学一小必设课它的,的程重性而要显易
第四篇:如何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如何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云南考德上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时事评论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2009年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009年3月,召开了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对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持对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优进绌退。中组部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省部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党性锻炼、交流锻炼和基层锻炼工作计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动态调整的条件、程序和有关要求,建立起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制度,实行定期集中调整和平时动态调整相结合,整体推进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管理监督工作。
2010与2011年中组部先后组织两批共178名中央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集中组织如此数量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探索,社会反响很好。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新形势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最重要的是政治标准,理想信念要坚定,党性观念要强,党纪作风要好。办法要发扬民主,体现民意,把广大干部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出来。
二是要坚持重在实践锻炼的培养方针。要有意识地安排年轻干部到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练,特别要加强党性锻炼,积累实际经验,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坚持重视基层的干部导向。要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去,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人才培养链。
四是要坚持重在培养的工作思路。对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要优先进行培训、优先安排锻炼。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不以一次选拔定终身。在使用上与其他干部同样标准、同样程序,不搞照顾性提拔。
五是要坚持从严要求的管理原则。把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落实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越是年轻干部,越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六是要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要提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选拔年轻干部既要有台阶又不能唯台阶,对特别优秀的要破格提拔;坚持领导班子中老中青合理配备,形成科学的领导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解放思想健全机制,让年轻干部“显山露水”
生于1980年的周森锋目前担任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区长,是全国年轻的副厅级干部。近年来,湖北在市县乡领导班子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一批70、80年代出生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放到关键岗位培养锻炼。
统筹谋划、长远安排,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培养选拔工作。在吉林,实施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七五”工程,以5年为周期,面向基层选拔培养7000名各级各年龄段的年轻干部;山西按照“要转型发展首先要干部转型”的思路,从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拔15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县(市、区)长,选派119名年轻干部到县(市、区)挂任县委副书记或副县长;辽宁为适应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2009年培养选拔9批共1500名优秀年轻干部;云南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行动计划,青海立足长远明确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目标任务,为领导班子建设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1970年出生的刘剑现任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地委书记,此前他曾在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新疆和田指挥部工作,在民族地区摔打历练,现已成为年轻的市(地)委书记。团中央组织部部长万超歧从北京交流到高原缺氧的西藏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全身心投入,尽心竭力为农牧区老百姓服务。坚持以实际锻炼为重点,全面提升年轻干部德才素质。河北组织省级机关与市县年轻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四川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双千工程”,江苏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经济薄弱地区、信访岗位锻炼提高;河南省市县三级联动在信访岗位历练年轻干部;甘肃省委组织部组织年轻干部到基层蹲点,了解基层实际;陕西选派年轻干部到地震重灾区参与灾后帮扶重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实施青年干部成长计划,开展“根在基层”和“百村调研”活动,搭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平台,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年轻干部成长绿色通道
今年2月,山东菏泽市委换届,1972出生的孙爱军当选为菏泽市长,成为年轻的市长。抓住换届契机,及时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中央在换届政策中明确规定,这次换届各省区市配备45岁以下市级党政正职、40岁以下市级副职、35岁以下县级党政正职的数量,都要比上次换届时有所增加。在去年市县乡换届工作中,广东明确提出,换届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30岁左右的干部要有1至2名,市县党委班子中年轻干部的比例要较上次换届有较大增加,在全省统筹选配1至2名70年代出生的地市党政正职和80年代出生的县党政正职;云南根据配备目标,选配了132名34岁以下的县级党委班子成员和253名34岁以下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中30岁以下的有2488名,占总数的20%。
另一位年轻的副厅级干部,1980出生的张辉曾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目前担任山东省济宁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2002年7月,张辉以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身份参加工作。山东不断完善和改进选调生培养使用机制,抓好源头建设,做好选调生工作。目前在山东,一大批优秀选调生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其中担任市厅级的﹑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分别有61名﹑1028名。抓好源头建设,做好选调生工作,各地每年从重点高校选调近万名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注重把选调生推向“专项工作第一线、经济工作第一线、突发事件第一线、包村入户第一线”经受锻炼,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应对雨雪冰冻和洪涝干旱等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加大对选调生的培养锻炼力度。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云南考德上教育>>>>>>
第五篇:让残疾人享有更多实惠
让残疾人享有更多实惠
------我市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我市现有2.6万名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89%,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市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主线,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都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综合考核跃居济宁市第二名,被评为“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着眼长远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兖发[2011]6号)、《兖州市残疾人优惠扶持办法》(兖政发[2011]6号)、《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兖政发
[2012]9号)等7个文件,将残疾人事业全面纳入了市委、市政府民生事业的总体规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普惠加特惠”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措施,残疾人工作开始从单纯的生活救助向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入拓展,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精心打造“阳光助学”工程,残疾人教育工作全省领先。残疾人在享受我市从学前到高中全免费教育普惠政策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全员、全程、全覆盖救助。根据市政府出台的《兖州市残疾人大中专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专学生学费补助办法》和《兖州市残疾 1
人优惠扶持办法》,大中专残疾学生每人每年可以领取1000-2000元学费补助,低保残疾人家庭的大中专学生也可领取500-1000元不等的学费补助;对0-6岁残疾儿童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生活补贴,对中小学残疾学生、低保残疾人家庭的中小学生每人每年给予800元的生活补贴。两年来,共为429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学费补助38.68万元,人民网、大众网、齐鲁晚报、山东政务信息(第68期)、济宁政务信息(第46期)对此进行了报道,此项工作今年将在全济宁市推广。
着力提标扩面,积极创建全省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一是初步建立了市、镇、村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依托医疗机构成立了六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设立了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以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了10处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以村(居)规范化卫生室为依托建立了60处济宁市级规范化的残疾人康复站,统一配备了康复器材,对180名康复员进行了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康复服务能力,让广大残疾人免费得到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二是大力实施一系列免费康复救助工程,为427名贫困精神病人提供了免费住院或者服药救助、为62人次0-6岁贫困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72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344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训练、为79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和矫形器。2012年,我市将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还将创建省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市,免费为1000名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残疾人康复救助服务面越来越广,救助标准越来越高。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大力推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人人实现就业。一是以强化培训促进就业,着力加强与就业岗位对接的定单式培训和稳定就业的定岗培训,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向的600多名残疾人免费提供计算机、缝纫等职业技能培训和种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了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二是以建立扶贫基地拉动就业,培育了1处省级和5处兖州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对安置10-15人以上的基地每年给予2-5万元的扶持资金,带动80多名残疾人就业。三是以开展“共享阳光”自主创业工程激励就业,为40多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1千-1万元资金支持或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脱贫致富项目。四是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举办了5场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280名残疾人找到就业岗位。五是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扶持发展5家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职工678人;以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按比列安置15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普惠加特惠,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对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分类施保,每人每月增加10元低保金。市政府出台了《兖州市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办法》,为享受低保的626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补贴金额位居济宁市最高。帮助残疾人普遍加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市财政为1553名重度残疾人、低保残疾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给予全额补助。对260名贫困或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居家托养,发放托养补贴15.6万元;
依托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挂牌成立了兖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对50名有暴力倾向、无监护人的重度精神残疾人实施机构托养,维护了学校周边及居住地周边环境的安全,受到残疾人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实施贫困残疾人“温馨安居工程”,为203户困难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为601名独生子女的残疾父母每年发放960元救助金。为83名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32万元,2012年补贴金额将由原来的200元提高到260元。建立10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免费为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每年春节、助残日等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300多人次,累计发放慰问品(金)60多万元;开展政协委员爱心捐赠活动,向贫困残疾人捐赠了200辆轮椅、100付拐杖、100台助听器、100台助视器。2012年我市还将在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千名党员结对助残温暖行”活动,帮助150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工作,建立1处市级和3处镇(街)残疾人托养机构;建立低保残疾人边缘户、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家庭救助制度,让残疾人享有更多实惠,让残疾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
联系方式:兖州市残联宣传科 金瑞舟
***341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