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

时间:2019-05-14 02:3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

第一篇: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

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是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代表参保患者向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的方式,即第三方付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险报销费用)。这样就形成了第三方付费者(医保经办机构)、参保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方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险人希望医院为投保人提供既经济又实惠的服务,从而实现保障参保人群和基金平稳运行的目的;被保险人希望得到最大满足的医疗服务,从而使自己缴费受益最大化;而医疗服务提供方——医院则希望将服务转化为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医保经办机构代表的是参保人的利益,以及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突出地表现为保险人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保险人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医院。自从出现第三方付费这种形式,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就从未停止过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斗。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度上涨,保险人不断改变对医院的付费方式。

一、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的优缺点及应对策略

目前国际上保险人对医院的付费方式有五种,分别是:按服务项目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和按病种付费。各种支付方式的利弊均是围绕医疗保险基金风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质量这两个核心评价因素展开的。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支付方式主要是按服务项目付费,总体逐步转化为按服务单元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由于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医疗供需双方存在着不同的刺激作用,直接影响卫生费用的控制和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成败。

(一)按服务项目付费(Fee for Service)

按服务项目付费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设计的每一服务项目制定价格。参保人员在享受医疗服务时逐一对服务项目计费或付费,然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向参保人或者定点医疗机构依照规定比例偿付发生的医疗费用。这是一种运用最早而又最常用的一种付费方式,也是我国当前医疗服务付费的基本方法。

该方式的优点是:患者方便,容易操作;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关系简单。

缺点是:医疗服务价格难以科学而准确地确定;刺激医院提供过多医疗服务,医疗费用难以控制,即使在医疗服务单价确定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提供者仍能通过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数量来提高医疗服务费用;医院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刺激医院引入尖端诊疗设备和推销高价格药物;逆向选择的风险增大,医疗费用难以控制;医保经办机构审查工作量大,管理成本较高。

医保经办机构的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服务项目和药物、材料按照价格分类供给;为投保人设臵费用报销免赔额;为投保人设臵一定的自负比例;设定报销的最高限额。以上几项措施都是针对投保人的,而对医院则没有直接的控制措施,这是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

(二)总额预付(Scale Payment)

总额预付制是政府或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方协商,以前期医院总支出为依据,在剔除不合理支出后,确定供方下一年度总额预算,保险机构在支付供方费用时,以此为最高限额。这种付费方式对医院服务量方面有高度的控制权,医疗机构一旦采纳这种补偿方式,对所有前来就诊的参保人必须提供医疗保险范围内的服务,因此会在总预算额内精打细算,控制过量医疗服务。我国在进行医院体制改革前,国家对多数公立医院实行这种付费方法。现在一些地方社保机构也采用这种方法。

该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测算,医院容易接受;管理成本低;医疗费用容易得到控制。

缺点是:医院会主动减少医疗服务的供给,盲目节约成本,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容易被打折扣;确定预算总额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合理支出的概念难以界定;弱化市场作用,影响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医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

医保经办机构的主要管理工作:收集确定费用总额的相关数据;界定“合理支出”的界线,这项工作要依赖专业医学权威机构;协调患者与医院之间的纠纷。

(三)按人头付费(Capitation)

按人头付费是医疗保险机构每月或每年按医院或医生服务的人数和规定收费的定额,预付给服务提供方一笔固定的费用。在此期间,供方提供合同范围内的一切医疗服务。这是在没有完整、高效的管理系统前,常被社会保险采用的一种方法。按照既往数据,测算出每一住院人次的花费,再考虑地域费用水平和医疗费用上涨等因素确定付费标准。

其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保险人和医院均易操作;医疗费用控制能力较强;管理相对简单,管理成本较低。

缺点是:诱导医院选择性接收病人,如接收症状较轻、住院时间相对较短者,推诿重病患者;分解患者住院次数,以获取更多的“人头”;医院缺乏竞争意识,医务人员没有提高医疗技能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出现医疗质量的下降。

医保经办机构的主要管理工作:准确获取既往资料,时间越长越好,至少要3年;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除地域、费用上涨等因素外,还应当考虑医疗技术因素,定点医院费用的平衡等问题。采用这种付费方法,使医患成为矛盾的焦点,因医院希望减少服务量或降低服务档次以获得更大的效益,而处于被动地位的患者可能成为牺牲品。保险人在很大程度上要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往往通过设定医院准入制度和协议、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标准来约束医院的医疗行为。

(四)按服务单元付费(Service Unit)

服务单元,是指将医疗服务的过程按照一个特定的参数划分为相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为一个服务单元。例如,一个门诊人次、一个住院人次和一个住院床日。按服务单元付费即保险机构根据过去的历史资料以及其他因素制定出平均服务单元费用标准,然后根据医疗机构的服务单元量进行偿付。与按人头付费方式

相比,按单元付费更进一步,它把患者每次住院分解成每天或其他单元来付费,相对科学一些。

其优点是:方法比较简便,利于保险人操作,医院易于接受;管理成本可以接受;有利于鼓励医院提高工作效率;费用控制效果比较明显。由于按住院日付费的标准已经事先确定,医院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患者的住院日,从而达到减少费用开支,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采用此种付费方法,患者平均住院日一般都会不同程度降低。

缺点是:与按人头付费方式一样,同样有诱导医院选择性收治患者的可能;医院倾向延长患者的住院日,也可能出现分解患者住院次数或者分解处方的行为,从而达到增加住院日总数或就诊者门诊次数的目的;容易诱使医疗机构减少提供必要医疗服务,不太关心服务质量,竞争意识减弱。以及影响经办机构获取关于医疗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支出的信息。

医保经办机构的主要管理工作:确定单元付费标准,其方法与按人头付费方式一致;排除住院日数因素,可以较准确地获得药费、诊疗费、材料费等因素对费用增长影响的信息;管理的焦点集中到患者的投诉、监测医疗服务质量和分析病种分布变化等工作上,通过准入制度和协议等方式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防止医院分解服务次数。

(五)按病种付费(Diseases Related to Groups)

即按疾病诊断付费方案。这一概念是由耶鲁大学研究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的出发点是基于患者所接受的治疗与患者的病情有关而与医院的特性无关,如病床规模、是否是专科医院等。治疗每个患者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每个患者因其年龄、性别、主要和次要诊断以及人院时的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消耗不同的资源。疾病诊断付费方案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用大量的临床数据,采用量化的办法,核算每种条件下资源消耗的正常值(或平均消耗量)建立起来的。医院被看成是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它可以医治多种类型和不同状态下的疾病。显然,按照补偿的价格和医院可能消耗的资源,医院总是承担着一定的经济风险。按疾病诊断付费方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首先将疾病分成23种

主要的诊断类型,进而将它们分成470个独立的组,然后再按美国不同地区工资指数制定不同的支付比例。预付标准从疾病的主要诊断、是否需要手术、患者年龄及有无合并症四个方面综合平衡,确定每种疾病的住院日和费用,用预付方式支付给医疗服务提供者。DRG方式因涉及到医疗机构之间利益的公平性、标准评判和医疗责任界定等问题,为可能出现的法律诉讼,DRG是通过法案的方式推行下去的。

按病种付费的缺点是:科学全面的实施必须有大量的基础工作为先决条件,全面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强力限制医疗资源,导致对病人的医疗服务不足。

二、江苏省镇江市在“按服务单元付费”方面的经验

镇江市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从1994年起,开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在改革过程中,镇江市不断探索完善结算办法,比较好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势头,实现了基金收支平衡,参保人员也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镇江市在1995-1996年实行的是“按服务单元付费”办法。“按服务单元付费”与传统的“按项目收费”相比,有利于增强医院的费用意识,促使医院降低平均人次费用和提高就诊人次,以获得更多的费用。实行医改前三年,也就是1992-1994年,镇江市平均每年医疗费用增幅为33.4%,单位和财政都不堪重负。1995年实行“按服务单元付费”的办法后,医疗费用仅比前三年增长5.2%,比前三年增幅下降了28.2个百分点,当年医保基金有较大结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院的逐步适应,“按服务单元付费”固有的“只能控制人次费用,不能控制就诊人次”的弊端也随之暴露出来,特别是到了1996年问题已非常突出。医院通过分解处方(重复挂号)、分解住院(二次入院或假出院),增加就诊人次,导致医疗费用猛增和超支,同时,危重病人因人次费用高,医院出现变相推诿的现象。实践证明,医疗费用“按服务单元”与“按项目收费”相比,迈出了一大步,其科学性、合理性明显提高,但并不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最佳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篇:射阳县医疗保险开展付费方式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射阳县医疗保险开展付费方式改革活动

情况汇报

近年来,射阳县医保中心严格按照省市部门的要求,积极探索医疗付费方式改革模式,通过两年努力,基本构建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督、指标控制”相结合的医疗保险结算管理体系,基本达到了保障基金科学使用,提升医疗管理质量的目标,全县医疗保险运行平稳。

一、源头控制,科学的实施总量预付结算模式。“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一直是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基本准则,我县积极按照省市相关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县从2012年开始每年均出台医保定点医院住院费用结算指导性文件,文件中对总量包干医院的范围和总量制定、费用结算的均进行了明确,作为年终结算的依据。2012年我县对年住院在80万元以上的定点医院实行总量包干,2013年、2014年总量医院个数没有增加。每年的总量标准确定均通过对各医院近3年的费用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新医改、基金收支等因素,科学的制定了总量包干医院的总量,同时我们还创新实行了月度统筹基金预付模式,进一步缓减了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2013我县总量包干医院住院费用实行“总量预付、单病种付费、绩效考核、结余留用”的结算模式,其他医院仍实行综合定额与单病种相结合结算模式。2014年我们在2013年基础上增加了绩效考核和风险共担新的结算模式,绩效考核分为服务质量评定和诚信管理 评定两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医疗管理工作,风险共担主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全年发生的实际医疗费用超出控制总额的部分如何结算进行了明确。

二、过程监督,全面监管定点单位服务行为。通过过程监管,切实加强了事中监管,全方位对医保病人的费用发生情况和定点医院的诊疗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医院违规现象的发生。首先,我们组织专门稽查班子,制定了专门的稽查制度,将医院住院门诊、药店门诊、特殊人员门诊分片进行了包干监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定时对医院传输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实地调查,遏制了定点单位的违规行为。其次,加大了月度定额费用的审核力度。我们每个月对各定点单位申报的住院定额费用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用材料的报销规定要求审核定额费用,并对发现的问题,形成月度通报制度,及时对医院存在的问题向医院领导反馈,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同时对扣减费用情况一并在通报中进行反馈。三是建立定额费用结算会办制度。每月有医疗管理科人员负责当月的定额结算情况,并对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进行讨论性会办处理决定,形成最终的结算意见,一方面规范了定额费用的结算,同时还增加了工作人员对定点医院费用发生和存在问题进行进一步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三、指标控制,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通过指标的设臵,进一步增强了医疗费用结算的科学性。指标控制一方面对不合理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了控制,同时 对年终因合理因素发生的超总量的部分的返提供了依据,形成了可持续性的弹性结算平台,2014年,我县对包干医院共设臵了人次增长比例、均次费用、转诊率、目录内报销率、住院药品占比、平均床日、使用丙类药品、诊疗项目占比、护理等级合理率9个指标,均次费用的设臵有效的控制了病人的住院周期和费用增长;转诊率指标有效的控制了小病大治、小病转外的现象;使用丙类药品、诊疗项目占比有效的控制了丙类药品和诊疗项目的使用,保障了参保人员的报销待遇。2014年我们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主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全年发生的实际医疗费用超出控制总额20%以内的部分,支付比例为50%;超出控制总额20%以上的部分,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对因疫情暴发或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所造成的大范围急、危重病人抢救医疗费用,可协商解决。

二、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结算模式不断调整过程中,经办机构仍有问题难以控制和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额标准确定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单病种的定额标准难以制定,患者的因个体差异很大,造成了医院医疗成本的不统一。二是医院将病人分解住院。医院为了拉平定额,通常将一次住院可以分解成2次,甚至更多。三是空挂床现象难以遏制。医院只要空挂病人,就能从医保中心结算定额,管理和控制难度增加。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定点医院付费结算模式,是长期困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难题,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可以 通过以下几点办法可以有效解决。

1、科学测算,提高可操作性。

结算模式是否存在可行性,主要在于其数据是否科学性和可操作,医院作为医疗保险的一线服务平台,医保经办机构既要考虑费用的支出,但同时也要考虑医院甚至整个医疗行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全民医保的形式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将作为医院的最大“支付者”,数据的测定不能局限于历年来数据发生情况,要考虑的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动态、国家医改的政策方向、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等因素,建立以保障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障参保人员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为根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长效运行机制。

2、建立谈判机制,构建和谐医保。

谈判能够是双方意见最终达成一致,通过谈判来确定医保经办机构最终的支付的合理标准,能同时兼顾医保经办机构和医院的双方要求,能够促进医院主动参与医疗管理,将医疗保险融入到医院的自身管理,在目前医保经办机构人手少、业务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医保经办机构的管理压力,实现医保经办机构和医院的双方认可性,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我县近几年的总量标准就是在谈判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3、不断细化项目标准,杜绝基金的浪费。

这里所谈的项目标准,主要包括单病种和综合定额标准,例如阑尾炎病症,根据临床路径我们可以对其细化分级,可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等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 况来制定不同的定额标准。同时也加强对病种医疗程序的研究,建立科学的病种完善机制,使标准有升有降,实时调整。

4、加强监管,杜绝基金浪费。

科学合理的结算模式只是针对合理的可支付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付费方式,对定点医院违规现象,只能通过强有力的监管,这要求医保经办机构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业务能力,在第一时间加强监管,遏制违规现象的发生。四、一点建议

目前各地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仍以县级统筹为主,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自身的经办能力,服务水平都相对较弱,各项工作都靠自身摸索。建议上级部门对结算模式制定要采取统一的格式标准,对医院各项管理指标进行明确,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细化,便与经办机构操作管理。

射阳县医疗保险基金中心 二0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第三篇:医疗保险付款方式改革分析

医疗保险付款方式改革分析

改革的背景:

建国以后,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首先,医疗费用的增长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消费水平。不仅如此,这种医疗制度还造成企业之间负担差距过大:新兴产业老职工少,医疗开销相对少,而老企业背上的是总也甩不掉的包袱。另外,个人也被免费医疗制度惯出了毛病。“一人看病,全家吃药”,“小病看成了大病,没病看成了有病。”图的是什么?报销。赚的是谁的钱?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什么后果?浪费。基于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包袱,1994年国务院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并于1998年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双方负担”即基本保险由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统账结合”即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已实行40多年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就此告终。

目前主要改革方向:

大病保险:引入市场降低大病支出

异地就医结算:医保“跟人走”的便捷网络建成 城乡统筹:广大农民医疗福利明显增多 基金安全:近忧尚无但须未雨绸缪

国家政策上的导向:

国务院下发文件推进城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通知》明确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县域内和试点城市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区域联动,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着力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付款方式的改革

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医保的付费方式是关乎改革成败的扳机。要实现医疗卫生体制的变革,就必须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切入,通过支付方式的改革,带动医改的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方式,可以带来四个方面的利好:

一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二是鼓励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诊疗水平;三是改变医院激励因素,提高医疗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促使医院走集约化道路; 四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促进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对医保付费改革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总的思路是“三个结合”,即结合基金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结合门诊统筹实行按人头付费制度,结合住院保障探索病种付费(即DRGs)。

(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是社会医疗保险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医疗保险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它主要是指保险机构和被保险人在获得医疗服务后,向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医疗费用的行为,而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途径和方法则称为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按照支付时间可以把支付方式分为后付制和预付制两类。后付制是指在医疗服务发生之后,根据服务发生的数量和支付标准进行支付的方式。预付制是指在医疗服务发生之前,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按照预先确定的支付标准,向被保险人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支付医疗费用。

按照支付对象可以把支付方式分为两类。一是对医生的支付方式,如工资制、按人头付费制、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支付等;二是对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包括对门诊医疗服务的支付、对住院医疗服务的支付、对药品和护理服务的支付等。

按支付流程可把支付方式分为直接支付和间接支付。直接支付是指被保险人在接受医疗服务供方的服务后,只按照社会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其应该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其余的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直接支付给医疗服务供方。间接支付是指被保险人在接受医疗服务供方的服务后,先由被保险人向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医疗费用,然后向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申报应该由医疗保险支付的费用。

(二)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变革

一是确定与参保对象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费用分担比例。根据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宜太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个人负担比例可逐步提高。不同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本地区的负担比例。

二是优势互补,综合应用多种支付方式。需方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共同付费、起伏线、封顶线三种方式,三种支付方式各有利弊,在需方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支付方式,达到优势互补。

三是加强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发挥个人账户的作用。目前我国实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设立个人账户的目的在于发挥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医疗保险效率的提高。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措施及建议

(一)支付方式的多样化。

针对医院的支付方式,事实上,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对象,优缺点并存,关键是如何将它们有机得组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采用综合支付方式。因此,DRGs与总量控制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针对医生的支付方式,许多国家实行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并通过医生与政府部门或保险公司共同协商确定项目付费标准。

(二)分阶段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在相关医疗责任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按服务项目支付仍会存续一段时间,不可以将预付制直接取代后付制。因此应在不断完善按项目支付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病种支付和总额预付为主的预付制,分阶段实现后付制向预付制、单一支付向混合支付的平稳转变。目前,总额预付在全国各地都有探索实施,并已取得了大量经验,因此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之后,随着总额预算的不断完善和相关配套体系的完善,可以逐步加入按人头付费、按DGRs支付等混合支付制度,在有效控制费用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达到较好的综合社会效益。

(三)总额预付制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部运营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

通过医保总额预付制探索和试点,改变医疗提供方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引导规范医疗服务,对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推动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具有很强的作用。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及时反映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经济运行情况,能实时显示各科室各部门考核指标变动情况。对各科室各部门的收入成本情况、各诊疗手段实施全程监控,设置红线提醒功能,能有效控制不合理药品耗材的使用。

(四)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商谈判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协商谈判机制是指在医疗服务购买的过程中,医保经办机构以协商谈判的方式来协调与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互动机制。在过去10多年的医疗服务管理过程中,协商谈判的手段也时有运用,但缺乏明确的规则规范,还远没有形成“机制”,医疗保险付费谈判机制亟待建立。

医疗费用的上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诱导需求,在医疗服务机构和社保机构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诱导需求在所难免,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委托―代理”问题,为了让作为代理人的医疗机构对控制费用上涨有一定的积极性,必须让他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

医疗保险付款方式改革最终任务目标:总额控制

总额付费控制了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使医保基金风险降低了,基金支出更平稳。这种付费机制下,较为有效地抑制了医院滥检查、滥用药、过度治疗等较为突出行为,更加直接有效的使城镇居民享受医疗改革带来的社会福利。

但是这一举措也可能把矛盾推给了医院,医院婉拒、推诿病人现象或许会频繁发生。因此医保可以实行总额付费,可是不能采取粗放的砍块方式,而是应该更科学更精细。首先,医保对不同医院患者定额应有不同.其次,对医院超支部分,医保经办机构可以加强审查,真正由于过度医疗引起的超支,可以按比例扣回,而属于正当医疗的部分应该正常支付。建议医保和医院之间建立一种谈判机制,通过谈判磋商使医保定额更合理。

总之,我国在医疗改革进程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切实为人民谋福利,又要解决医疗保障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一矛盾将是我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第四篇:美国留学网申付费方式及常用问题分析

美国留学网申付费方式及常用问题分析

美国留学网申付费方式及常用问题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接受申请人网申,网申成为留学美国大学申请中重要的一环。在网申过程中,也需要申请人缴纳申请费,在缴纳美国大学申请费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以免缴纳不成功,耽误申请。下面为大家详细叙述留学网申付费用哪种付费方式。

下面是在美国大学网申缴费过程中常见问题。

1、信用卡一定要开通网上银行才能用来网申吗?

不需要,但需要信用卡是国际信用卡。

2、想先大批量网申,在做仔细决定交不交申请费,有不良影响吗?

很多网申系统,如果不交申请费的话,根本就不会把申请提交给学校,而且会大量分散你的精力。

3、网申必须交了申请费才能在线submit 申请表吗?

不同的学校可以要求不同。有的学校需要缴费后再提交后,也有的学校是提交后再缴费。

4、网申可以逃申请费吗?

现在使用网申系统就是防止学生逃申请费,如果不缴费的话,学校可能不审核你的材料。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真人网申付费的心得:

我自己使用的是工行的牡丹学生卡visa,当初办的时候就是人民币美元双币种,所以不存在开户的问题。然后申请的时候当时好像是小心起见,美元的透支额度就只设了50刀„„于是在缴费的时候小悲剧了一下,因为不够,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于是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购汇了,携带visa卡+身份证件到可以办理购汇业务的银行网店去买美元去。貌似一人购汇的上线是1w美刀„„当然我们是用不着那么多的。其实外币业务办理的人一般不会很多,所以也不用排队,加上填表啊啥的很快就办好了,把当日牌价购入的美元存入visa卡的美元账户就可以了。

另外工行的visa信用卡在网申支付的时候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需要开通“境外无卡支付”功能,顾名思义就是授权境外机构可以在没有卡片只有卡片信息(我们输入的卡号啊啥的balabala)的情况下扣款,如果不开通这项功能是不能够成功扣款的,请各位工行用户注意哈。开通拨打工行服务热线转人工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美国留学网申付费方式及常用问题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篇: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我国医保支付制度现状及发展

——基于总额预付制的影响

专业:社会保障姓名:学号:

摘要: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支付方式的改革是医改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医保控费带来的医院年底限号、推诿患者等不良现象入手,分析了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以来,特别是总额预付制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出现的新问题及原因,进而指出付费方式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支付制度总额预付

一、支付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从2009年新医改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支付制度改革。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2011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2015年,《关于做好2015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控制等复合付费方式,切实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全国各地医保推行总额预付制以来,出现了“上海模式”、“镇江模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实践,为各地支付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总额预付制度的实施初衷是为控制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医生开大处方、过度医疗等行为。不可否认的是,总额预付制达到了控费的上述目的,制约了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

二、支付支付改革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然而支付制度改革以来,特别是总额预付制实施以来,也出现了患者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医院推诿医保患者的事件。譬如,北京青年报2012年报道的“北京年底医保额度不足,多家医院偷偷限号限药”,财新网2013年报道的“患者被强令出院后死亡,多地现医院推诿病人”,云南信息报2014年报道的“昆明

市三家三甲医院发现有推诿病人的情况”„„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保总额预付制不完善的影响(1)缺少精算管理

医保总额预付发展于美国,即使在美国,也很难避免推诿病人等现象,因为任何制度本身不可能完美。而现实条件看,总额预付制度的前提,是假设医疗机构接收的病人和病种保持稳定联系,才能测算医疗机构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了劳动力的流动,这意味着病人和医疗机构之间很难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联系。这就导致总额预付可能会粗线条,不够精细,由此引发的结果是医保机构对医院的预付或多或少,后者即导致医院年底限号、推诿病人等现象。(2)预算范围选择不当

任何一项保险制度都遵循大数法则,医疗保险也不例外,大数法则的意义是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据此,保险人就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危险,合理的厘定保险费率,以保证收支平衡,而总额预付制等于把各个定点医院分成一个个小的单元,医院又把医保资金分到每个科室,科室再把额度分配给医生,单元越划越小,其风险程度越来越大,为了不超过总额指标,医生自然会筛选患者,推诿危重和高费用患者,同时把责任推给医保经办部门,导致医保、医院、医生和患者四方冲突越来越多。

2、医保经办机构对医院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话语权)

碎片化的医保体系导致医保经办机构的谈判能力不足。我国现行医保体系的管理部门涉及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和民政部等多部门,管理体系庞杂,在“碎片化”的医保管理体系中,城乡分割、地区分割也导致医保经办机构的谈判能力不足。由于医保支出占医院收入的比重不足,对医院来说最愿意接收的是自费病人、公费医疗病人,其资金支付能力强,而不愿接收普通医保病人。虽然在各地总额预付的实践中设定了10%的质量保证金,如果院方拒收医保病人,其质量保证金将被扣罚。但对一些大医院来说,其利润率一般远远高于10%,即使被扣10%质量保障金,对其收益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3、弱势医生与强势政府间的博弈

在我国公立医院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行政集团而非医生团体。这个行政团体既包括目前有权对医院行使行政管理和管制权力的各类政府部门,也包括医院内部专业人员之外的行政领导。医生作为专业者在医院内部管理上没有发言权,与此相对比,政府的强势体现在医保付费谈判中,本应是医保部门和医院、医生间的平等博弈,政府制定规则并居中调解。但目前我国的形势是政府既是医保经办方,又是医疗服务供给方,医疗服务的实际供给方(医生)和医疗费用的实际支付方(患者)都不能作为平等主体进行付费方式的谈判。

三、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

1、加强对总额预付制的管理。

加强预算的管理,充分考虑到人口流动的加快等各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实现精算平衡。此外,总额预算范围的扩大,从各国的实践上看,很少见到在医院层面施行总额预付制的做法,英国是在整个国民健保系统的范围内实行总额预付,中国台湾地区是在地区范围内实行总额预付,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也是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实行总额预付。因此,有必要扩大总额预付的范围,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当然这有赖于医疗保险体制的整合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统一。

2、医保经办管理机构的改革

进一步整合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把医保的管理权交由人社部管理。同时,医保经办走向“管办分开”,政府部门专职于医保政策制定和医保经办监管,同时,积极发展第三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来操作医保经办业务,引入竞争机制,赋予参保者选择医保经办机构的权利,赋予医疗机构选择医保经办机构的权利。成立医保协会,增强医保机构与大医院进行谈判的能力。

3、公立医院改革

政府充分发展民营医院。由于公立医疗体系内部的改革阻力很大,只有当民营医院达到一定市场规模,才会对公立医院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给公立医院改革压力。同时适当放开医生自由执业,倒逼公立医院改革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医生主动参与控费的积极性,建立一种正向激励机制,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让医保、医生和患者的利益趋于一致,让医生在节约费用中实现增收,而不是在浪费中获益。

总之,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医改的核心,也是医改的难点。支付方式不应只关注费用控制,而应着眼于构建激励机制和合理预期,致力于长期费用控制。从医保支付制度的实践看,引入总额支付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是遏制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避免医保“蛋糕”被吃光。但是,任何政策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不是完美的,因而需寻求支付方式组合是支付方式未来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翟绍果,仇雨临.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2010,01:90-95.[2]谢春艳,胡善联,孙国桢,丁汉升,林海,荆丽梅,王贤吉,江力波,何江江.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与经验[J].中国卫生经济,2010,05:27-29.[3]钱海波,黄文龙.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发展前瞻[J].中国医疗前沿,2007,02:101-103.[4]陈瑶,代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医院,2011,07:16-19.[5]刘亚歌,彭明强.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11,07:52-54.[6]刘慧侠,赵守国.我国政府介入医疗保险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1:15-22.[7]邓大松,郝小品.付费方式对医院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先看病后付费方式的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66-70.[8]井国兰,韩书林,刘宝丽,梁雪冰.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运行成本和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946-1947.[9]孙国桢.推进新医改与医保付费改革[J].中国医疗保险,2012,01:39-42.

下载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保险主要付费方式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社部发〔2011〕63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0625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

    射阳亮点材料申报:付费方式改革

    射阳:扎实做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工作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转发省人力资源和......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随着我国基......

    医疗保险案例分析范文合集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姓名:尉丁丁 年级:10级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号:100530631 指导老师:杨慧 课题名称:关于医疗保险问题的浅谈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目录: 摘要 ...........................

    对用电付费方式中限制竞争问题

    如何站在宏观的高度管制微观经济行为?——以工商行政管理对供电企业的管理为例孙百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法制处,**) 一、导言 工商行政管理是微观经济管制,由此保障国家宏观经......

    山西省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材料

    山西省2006年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报告 山西省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山西是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经济结构中煤炭、冶金、化工、电力、装备制造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的“五大支柱......

    无忧保—总额控制助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分类管理 实现双赢 记者: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后,各地积极开展了总额控制工作。请您介绍一下北京开展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