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征地动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征地动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题
目:
——以沈阳市为例
作
者:
佟
彤
年
级:
2010级
专业方向:
公共政策分析
指导教师:
秦
岭
教授
论文类型:
专题研究
0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沈阳市征地动迁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城市建设中征地动迁管理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对策,为中国城市建设中征地动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选题意义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面积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新建楼盘、旧城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等工程成为城市硬件建设的重点之一,随之而来的征地、地上物拆动迁的矛盾不断出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如何能够平稳顺利地做好拆动迁工作,不但是对政府决策力、执行力的考验,也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甚至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关于野蛮拆迁、钉子户、群众上访的新闻不绝于耳,甚至引发很多恶性事件,在群众和政府中产生极坏的影响。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拆动迁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合法现象所导致的。在我国现阶段,拆动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进步、百姓的安居乐业。
我国于2007年至2011年之间相继出台了《物权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屋拆迁法(草案)》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征地动迁工作中取得了可喜进步。但是征地动迁中的利益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在补偿标准、补偿公平性、拆迁效率、维护稳定等方面,仍存在出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有必要对征地动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沈阳市征地动迁工作的实施现状,分析征地动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征地动迁工作的对策建议。实现城市发展及被征迁人利益的双赢,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
二、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个人的创新点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土地和房屋视为一个不动产,并且以土地为主设计不动产关系,将房屋视为土地的附着物,在这些国家只存在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不存在单独的房屋拆迁制度。在土地征用或征收过程中,才会涉及到房屋的拆迁,因此,房屋拆迁往往和土地征收或征用紧密相联系,房屋拆迁的目的性条件也就是土地征收或征用的目的性条件。
英国阿斯瓦特委员会(1942年9月)在研究关于土地征收补偿和土地增值问题时指出两条重要的理论:第一,由于地主对土地将来可能通过开发引起地价上涨寄托希望,使土地需要量增加,公共利益便受到损失。为此,土地开发的决定,不能追随私人土地利用的现状,应该以公共部门为主体,根据公共利益,以选定最佳利用为原则,通过正确的土地利用规划选择合理的地域进行建设,使流通的期待价值达到公正。第二,为了实现最佳利用的目的,应该对因公共决定而引起的地价下降给予补偿,还应解决吸收土地增值的问题。许可开发建设的土地,地价便上升;禁止开发建设的土地,地价便下降。因此,把土地增值的部分吸收回来充当土地减值部分的补偿,这样宏观调控以后,土地利用控制引起的增值和减值将处于均衡状态。
美国著名财产权、征收制度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马斯·米勒(Thomas Merrill,2008年3月)认为,在土地征收中,正确或精准的解释公共利益的概念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太多的不同利益和价值,要对这些利益和价值进行平衡,但是这些利益和价值本身是很难去衡量的。国家征收权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要强制性的把居民或所有者从他们的土地上驱逐出去,往往会给不动产所有者带来一种抱怨感。同时还有证据表明,强迫居民搬迁往往比强迫企业搬迁更加痛苦。但是,如果被拆迁居民原有住房条件非常差,所处城区环境也非常恶劣,他们有可能会对拆迁表现出更多的期望,征收引起的不安也相对较小。
美国犹他州产权监察专员克莱格•卡尔(Craig Call,2010年6月)认为美国的大多数“钉子户”业主之所以会在征地的过程中表现出不满,甚至是很抗争的情绪,主要是因为对于征地相关的程序问题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非常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非常希望能够对征地这个过程有所控制。对这些不动产所有人而言,如果他们能够获得相关的信息,能够决定要采纳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话,他们就会更容易服气一些。他们也非常希望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能够承担起问责制,能够承担起责任,并且回答业主的种种疑问。这样的话整个征地的过程对各当事人来说都会变得更简单,也更公平。因此,由于监察专员制度,就使得征地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公平,也更加有效率。
2、国内研究现状
城市房屋拆迁作为一个敏感又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涉及到公民的私权利而倍受关注。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并不充分,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十分欠缺,2
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雷弢(2006年)认为,各方拆迁利益冲突的症结集中表现在政府身上: 第一,经济主导型改革指导思想使政府急功近利。由于政府对土地高度垄断,作为经营城市的资本,把拆迁工作完全推向市场化的后果是,一方面在客观上使政府的行政权力与资本结合形成新的利益联盟体,另一方面,政府又失去它对公民应尽的责任和公民对政府应有的信任。第二,拆迁立法滞后,司法缺位,强化了政府“三权合一”的职能和“三位一体”的角色。政府不仅自己制定拆迁规则和补偿标准,自己出让土地,对拆迁双方纠纷的裁决权和强制执行权也归自己,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这样做提高了拆迁工作的效率,却牺牲了公平。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教授彭小兵和谭亚(2009年4月)认为,要摆脱目前城市拆迁的困境,解决城市拆迁中的纠纷和矛盾,关键是要平衡好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利益,并且首先要明确界定和维护好公共利益,严格规范拆迁中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防范公共利益的泛化给社会公众尤其是被拆迁人带来的侵害,这是推进城市拆迁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界定好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应该首先明确城市拆迁中公共利益的性质、特征,这是准确界定城市拆迁中公共利益的基础。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其实就是要给城市拆迁实践提供公共利益的认定规范和认定条件,因此在界定的方法上,要综合运用逻辑演绎、要素甄别以及排除法,以共同明确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情形。
扬州大学的法学院副院长胡吕银教授(2011年)认为,房屋拆迁的安置补偿是被征收或流转土地上的负担。无论谁接受土地,都必须履行房屋拆迁的安置补偿义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土地上的权益必须得到承认和保护,这是土地所有人的义务。国家征收集体的土地消灭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为自己设定了所有权,但这一所有权的设定也必须目的正当、经过法定程序,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给予合理的补偿。所有这些,都是被征收或流转土地上的负担,是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才是真正的“房随地走”规则。
3、评述
房屋拆迁制度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拆迁纠纷不能单纯依靠完善事后监督救济制度,而必须在制度源头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严格依据宪法建立公平公正的征收制度,同时对具体程序、补偿和救济等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真正将房 3
屋拆迁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化解房屋拆迁纠纷。
4、创新点
目前,国内关于征地动迁的研究较多,作者拟从法理角度及征地动迁工作的实际案例入手,研究征地动迁法规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
1、研究方法
采取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的征地动迁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文献法、观察法等资料收集方法来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为研究做准备,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社会调查类型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2、论文结构(大纲)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1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征地动迁 1.1.2 产权 1.1.3 行政强制
1.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征地动迁管理的借鉴意义
1.3.1 “以顾客为导向”是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1.3.2 “以掌舵为职责”是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1.3.3 “以效率为前提”是政策实施的有效措施
1.3.4 “以效益为目标”是达成共赢的最佳途径 第2章
征地动迁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征地动迁管理现状
2.1.1 征地动迁管理体制现状
2.1.2 征地动迁制度实施现状
2.2 征地动迁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个人利益被侵害引发社会矛盾 2.2.2 征迁补偿标准过时,数额偏低
2.2.3 被征收人安置不力,后续生活无法保障 2.3 征地动迁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征地动迁相关法规不健全
2.3.2 征地动迁实施主体主体职责不明确
2.3.3 征地动迁体制机制运转不善
2.3.4 征地动迁资金筹措、使用及管理不力 第3章
完善沈阳市征地动迁管理的对策
4.1 以人为本设定征地动迁的法定条件
4.1.1 征地动迁应以公共利益目的 4.1.2 征地动迁应予以公正补偿
4.1.3 征地拆迁宜采取听证制度 4.2 主体各司其责分工合作
4.2.1 政府主控全局
4.2.2 其他社会力量主力实施 4.3 建立高效率的征地动迁的体制机制
4.3.1 建立规范有效市场化运作机制
4.3.2 建立稳定的征地动迁监管机制
4.3.3 建立健全的安置与保障体系 4.4 加强补偿资金筹措、使用和监督工作
4.4.1 多方开源筹措资金
4.4.2 资金使用从严管理
4.4.3 资金监督责任落实 结论
参考文献
[1] 赵连荣.国土资源管理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宋国明.英国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 李明义,段胜辉.现代产权经济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
[4] 托马斯·米勒(Merrill,T.).美国土地征收及纠纷解决机制[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d97b8b0102dzda.html,2012-02-20/2012-02-25. [5] 彭小兵,谭亚.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利益界定——方法与路径[N].公共管理学报,2009-4-20(76).
[6] Helleman,G.& F.Wassenberg.The renewal of what was tomorrow’S idealistic city.Amsterdam’S Bijlmermeer high—rise[J].Cities.V01.21.No.1.2004.[7] 汤小俊.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调查[J].中国土地,2007,(3).
[8]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 Blackstone,W.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M].Oxford:Clarendon Press,1783.46.[10] Merril,W.T.The Economics of Public Use.72 Cornell Law Review 61(1986).[11] [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2]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3] Alexander,C.The City is not a Tree.Architectural Forum,V01.122,No.1 and 2,Apri l/May.1965.
[1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 Towers,R.Building Remocracy a Casebook of Community Architecture.London:UCL.Press.1995.
[16] 程洁.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与重构[J].法学研究,2006,(1). [17] [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8]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法例[M].天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 邢海娜.我国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不当行为问题研究——基于公共利益视角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
[20] 张殿军.城市房屋拆迁与公共利益界定[J].法制与经济,2006,(5). [21] 王达.房屋征收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2008,(5).
[22] 林来梵,陈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中美“钉子户”案件的比 6
较[J].法学,2007,(8).
[23] 王利明.界定公共利益:物权法不能承受之重[N].法制日报,2006-10-21. [24] 史正宝.论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特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5] 符启林.房地产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6] 郑显芳.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法律性质[J].房屋拆迁,2008,(10). [27] 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研究—宪法与行政法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 郑炜,冯代群.对当前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与安置制度的思考与完善[EB/OL].http://www.xiexiebang.com/public/detail.php? id=184980,2010-03-12. [29] 陈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0] 王卫国,王广华.中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1] 钱天国.“公共使用”与“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从美国新伦敦市征收案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32] 彭小兵.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与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7-6-28(5).
[33]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4] 雷弢.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J].新华文摘,2006,13. 附录 致谢
四、论文进度安排(时间起止)
论文提纲:2012年1月——2012年4月 论文初稿:2012年4月——2012年6月 论文修改:2012年7月 定稿时间:2012年8月末
第二篇: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纳税服务体系优化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纳税服务体系优化 摘要: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服务奠定了现代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这些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带给税务系统许多新的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也在税收管理实践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篇文章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况与纳税服务内容的分析,着重就新公共管理理论带给纳税服务的启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纳税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论 优化服务体系
近些年来,我国的税务系统坚持在执法中进行服务的原则,逐渐的将监督打击这种方式转换为管理服务,坚持不懈的优化纳税服务。但由于理论、方法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纳税服务的水平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得,仍需进一步的探索。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它主要包括税法宣传,纳税咨询辅导,多种申报和缴税方式,办税公开,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及税务代理等七个方面,他们都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内容。他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于英国、美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也是近年来深刻影响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行政革新的主导性思想之一.到目前为止,新公共管理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概念或统一明确的范式,在宽泛的意义上,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政府治理理论,又指一种不同于传统官僚制的新型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进行的政府改革运动。为应对新近的外部环境变迁和政府治理危机而生成的新公共管理,在承继和发展管理主义传统的同时吸纳了一些新的经济学理念和方法论,并受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创新的示范牵引,在理论上以一系列新的策略和主张表达了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基本律条的取向,在实务上通过政府再造活动以建构一个非官僚制或后官僚制政府。它具有结构性、整体性转换的意向,是现代政府治理可选择、可辨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新公共管理的肯定或批判皆缘于其创新导向的特质。新公共管理主张将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把私人企业的各种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对政府职能进行再定位。由注重工作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将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实现职业化管理。放松规制,强化政府的使命感。通过组织再造与结构再造(包括压缩层级、精简规模、组织分散化等)来增强政府的活力和回应性,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实现政府治理的经济、效率和效能。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模式,业已成为当代西方不少国家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实践不同于一般的行政革新,而是政府再造,具有行政革新的特质。主要反映为政府运作机制层面上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组织人事层面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技术形态上的电子化政府,以及价值层面上的行政文化创新等方面。新公共管理提供了当代公共行政一种新的管理主义途径。它 1
以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和鲜明独特的政策主张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体系与逻辑结构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本质性改变,并表现出取代既有主导理论成为行政学新主流的趋势.目前,范式转换的过程正在进行之中,本质的差异和内容的共通并存。这种转换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指明了范式转换的趋势,即新公共管理为公共管理学兴起并有可能取代公共行政学成为学术主流提供了历史契机。对新公共管理的发生背景、方法论、理论主张和理论模式、实务政策反映、发展趋向等进行研究和反思,一定意义上有益于探索发展中国家政府改革与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新趋势。
新公共管理理论给纳税服务体系的优化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具体的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增强纳税服务意识并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和转变,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关键,纳税服务观念要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由监督打击向管理服务转变。改变以往注重对纳税人防范、检查和惩罚的观念,相信大多数纳税人都能够依法申报纳税,履行税收义务。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管理执法和优质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
2.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淡化权力意识,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 经济的服务。
3.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将过去作为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变为对税务人员的基本行政行为规范,使纳税服务的 内容 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作为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和考核。
4.由注重形式向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转变。要从片面追求纳税服务形式的认识误区中解脱出来,不能只注重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而不管实际工作中服务措施的落实与否,服务效果的好与坏。必须通过持久和务实的工作,形成纳税服务长效 发展 机制。
只有观念的转变,没有法律的保障,纳税服务仍然难以规范地开展。因此,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地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新《征管法》第七条为纳税服务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法律基础,对纳税服务的逐步完善具有深刻 影响 和重大意义。下一步可以考虑在制订《税收基本法》时,将纳税服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纳税人宪章,把纳税人的权利和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以法规形式明确下来;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原则,并根据纳税服务的总原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方式和岗位责任体系等。这样纳税服务就有了根本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建立有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效率与效能的服务体系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施政的基本价值在于:经济、效率、效能。联系到税收工作,我们也应该把“经济、效率、效能” 作为纳税服务追求的目标。具体的: 应用 网络 和信息技术,加快建立规范的纳税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税务信息资源,为纳税人提供涉税公共信息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税收征收管理服务和实时在线服务,实现全天候的“无站式”服务,减少纳税服务的中间层次和环节,降低服务费用,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办税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的现象,运用流程
再造理论,开展结果导向的管理,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减少税务登记、核定申报方式、政策性减免税等审批手续,使程序运作 现代 化;针对纳税服务绩效难以衡量的 问题,继续加强过程控制,坚持“有效执行没借口、决定成败靠细节”的思想,把优化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道环节;要建立以纳税人满意度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要针对纳税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构建以税务机关为主导、多种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纳税服务体系,将具体的纳税服务事项交由 社会 中介机构或民间非赢利组织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三)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纳税服务决策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主张采取自下而上的开放式的决策模式,而不是封闭式的,认为由越多人参与的共同决策,就会掌握到越多顾客的感受,由越少人做决策就越不能真正掌握顾客的心声。严格来说,顾客导向的层次就是由外而内、由下而上,顾客导向的运作前提就是要集体决策,共同参与。在实施纳税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透过调查与统计 分析 去掌握纳税人的需求,但不能掌握纳税人的心声和感受,这往往只能通过基层的税务工作者去探求。作为基层的税务工作者,他们能够直接接触纳税人,最能了解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及切身感受。所以税务机关在做出有关纳税服务决策时,必须让广大基层税务工作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成为决策的主体。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纳税服务决策机制不仅训练基层工作人员自我管理,更能促使他们自己考核自己的决策执行成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考核机制
应围绕优化服务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加强和量化对服务的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和调动税务人员优化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考核过程中应区分业务体系和非业务体系分别考核。业务体系是指直接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岗位及人员,主要包括管理、征收、稽查、税源监控等一线岗位。非业务体系是指不直接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岗位及人员,这部分人员虽然不直接与纳税人接触,但同样担负着提供服务的职责。对业务体系除参照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考核外,一并对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纳税人满意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非业务体系的考核应将税前服务、信息反馈与处理、纳税人满意度等指标作为重点,进行综合考核。
(五)构建完善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估机制
要进一步畅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要建立公开的、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估机制,使税务机关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服务现状,及时加以改进。通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发放“个人联系卡”、“征求意见卡”等形式,让纳税人了解税务机关及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并陈述自己对纳税服务的意见,让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合法合理的期望,进而修订和完善有关纳税服务的制度和规定;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纳税人对税务人员执法不规范、服务不周到的投诉;在税务政务公开和外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意见,广泛聘请社会各界代表、纳税人代表对纳税服务进行监督评估,以便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随时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利军.关于纳税服务理论与实践诸问题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3
2.戴子钧.构建现代化税收服务新体系[J].税务研究,2003
3.吴旭东.税收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乔家华.在制度创新中推进纳税服务:对当前纳税服务的实证分析和政策选择[J].涉外税务,2003
5.陈捷.纳税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涉外税务,2003
6.谢少华.从新公共管理的兴起看西方税收管理理念的转变[J].涉外税务,2003
7.宣城市地税局课题组.构建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理念与难点[J].税收科技,2003
第三篇: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中 心)学 科、专 业研 究 方 向指 导 教 师研 究 生入 学 年 月论 文 题 目开题报告日期
研 究 生 学 院
: : : : : :
: :
一、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题目名称: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二)题目来源
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舆情引导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危机传播的控制是限制其的关键途径。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公共危机传播贯穿于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引发舆情的重要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中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行为异常激烈,在此过程中,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疏导等是危机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舆情控制与公共危机管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也极具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传播中舆情引导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从而对舆情引导过程进行理论深化和拓展。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何进行舆论的引导,倡导何种思想潮流,引导何种精神生活,都会影响到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的在网络时代,政府作为国家的掌舵者,必须主动引导社会潮流,而不是逆流而动。舆论理应成为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气氛的营造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民主法治的推动者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群体事件多发期,公共危机可能潜伏在任何地点。强拆、环境污染和讨薪等事件均可以成为公共危机的导火索。要在危机处置中满足群体的合理要求,又不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恶性事件需要相当的公共管理能力,舆情引导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化解公共危机与无形的重要方法。因此,研究公共危机中的舆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正确舆论的引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塑造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和谐的舆论氛围。而价值观作为人进行真伪判断和价值评价的思想基础,是在社会生活的事件中形成的,对于公众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如果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混乱,就会导致社会公众认识不一,引发社会冲突。
二、强化对正确舆论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是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引导得当则会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乃至保证社会稳定的利器。因此政府能否做到趋利避害, 做好正确舆论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工作,是促进社会发展、满足民众需要的重要方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挑战,对于稳固党的执政地位、捍卫执政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对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导向错误的舆论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则有可能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祸国狭民。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必须加强相关研究,从而塑造健康的舆论环境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研究现状
由于现代技术革命的推进,西方率先进入了现代社会,也较早展开了对舆论的研究。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就写出了《社会舆论与公众》,这是人类社会科学历史上第一部探讨社会舆论与社会公众关系的专著。之后陆续有一些较有影响力的专著诞生,如美国沃尔特 李普曼的《舆论学》、《公众舆论》等。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外的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不但存在众多的舆论专业研究机构,而且还发行了许多专业的研究期刊,并且大大拓展了舆论的研究范围,对社会公共舆论管理、社会大众舆论传播等领域都有所涉及。舆论研究的范围得到持续拓展,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新兴学科都成为舆论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国外网络舆论管理主要有政府立法管理、市场机制调节、技术手段控制以及网络经营者与网络使用者的自律四种管理模式,且这四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
我国的舆论引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网络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当前对于网络舆论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内的舆论引导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实际操作研究与学术理论研究。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和监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为其中的翅楚之作。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公共危机是多是因民众不满的集中释放引起的。目前,我国处于群体性事件多发期,民众对通过公共媒体来表达不满已经不再陌生。在很多群体性事件中,不满的民众通过舆论影响,将群体性事件不断放大,最终引发了社会危机,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采取措施,控制错误的言论的传播,引导正确的舆论观是新闻学研究中非常有意义的内容。
本文拟首先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现状。目前,由环境引发的、拆迁引发的和P2P非法集资等引发公共危机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公共危机与舆情控制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正是因为舆情缺乏管理和控制,公共事件才得以发酵,扩大,最终形成危机。当然,公共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其可能对社会发展有利,也可能对社会稳定发展不利。舆情控制也并非一味打压,禁止群众发声。舆情控制与公共危机之间并非简单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舆情控制也并非主流媒体对民众言论的管控、压制,而是需要通过舆情的引导,促进冲突双方对话,促进社会的理性思考。基于此的思考,本文确定了我国舆情控制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对舆情控制方式和公共危机防治对策展开了阐述。
(一)主要内容
本文的具体框架如下:
1.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3.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1.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第二章: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理论阐述 2.1.舆情引导的含义及特点 2.2.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2.3.新权威主义视角下的引导与管理 2.3.1.基本原则
公共危机的中性特征
促进社会发展和破坏社会稳定的两面性 2.3.2.基本目标
(新权威主义下的社会改革路径-持续改革,深化民主、法制、平等)2.3.3.我国舆情控制的特点
3.第三章:政府舆情引导与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审视 3.1.引导与管理的现状 3.2.引导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3.2.2.舆论引导运作模式不协调
3.2.3.过度控制、反应迟纯导致负面舆论泛滥 4.新权威主义视角下的政府引导与管理相关案例分析 4.1.现阶段引导与管理的方式方法 4.2.应对成功案例 4.3.应对失败案例
5.第四章: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舆情引导的有效对策 5.1.完善法规制度 5.2.改进方式方法 5.3.妥善运用新权威主义 6.结语
(二)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本研究中的文献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辅以量化的研究,并揭示其逻辑关系,进行趋势分析、比较分析和意向分析。
比较研究法:结合各种处理方法,将其逐一归类列举,并将各个环节和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行之有效的方案。
结合学科交叉法和价值分析法。
(三)创新点
当前对舆论引导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研究较多,相关研究大多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的从哲学,有的从社会学或者心理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分析问题。但从整体性视角,从基本原则上分析该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最新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结合网络舆论引导及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对该问题深入分析,并致力于从舆论控制的力度这一角度分析问题,即从整体上把握社会舆论管制强度对社会危机发生频率的影响,从而定性分析如何整体把握舆情控制的原则,在收放有度的条件下促进社会事件多发型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在运用新权威主义分析舆情控制和危机管理上具有一定新意。
四、进度安排
2015.10-2015.11 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搜集数据 2015.11-2015.1 资料整理阶段 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2016.1-2016.3 论文写作阶段 在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完成论文 2016.3-2016.5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16.6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2016.6 论文答辩
五、研究难点及对策
(一)研究难点
1、部分文献资料缺乏权威性。由于文献资料查阅条件的限制,论文中部分概念解释来源自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于专业的学位论文来说,这些资料缺乏权威性。
2、相关文本内容与典型案例的详细资料数量庞大且较为分散。
3、国外文献资料相对较弱。由于文献资料查阅条件的限制,国外文献资料相对单薄。
(二)解决方法
1、通过学习,借鉴其他论文,掌握大量资料,多和导师沟通,寻求意见。
2、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内容与典型案例,有重点有选择地处理资料。
六、参考文献
一、著作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2.丁柏绘:《新闻舆论引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2010年版。4.高红玲主编:《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5.黄鸣刚:《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6.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廖永亮:《舆论调控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8.刘建明:《基础舆论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10.吕文凯:《舆论学简明教程》,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刘肖:《理智与偏见:当代西方涉华国际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人民日报社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13.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4.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5.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0)》,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16.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7.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8.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二、论文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载《求是》,2011年第13期。2.白少飞:《行政社会化的理念与路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增刊。
3.曹桂先:《和谐社会的舆论构建》,载《新闻前哨》,2005年第8期。
4.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5.陈力丹:《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载《新闻大学》,1998第2期。6.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困境》,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载《现代传媒》,2007年第1期。
8.陈力丹:《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载《新闻界》,2003年第6期。
9.陈桃生:《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0.陈振明:《什么才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11.胡键:《信息流量与政治稳定》,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2.李斌:《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策略:社会转型、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交集》,载《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3.李昌祖:《网络舆情研判的类型分析及其制度建设的途径思考》,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6期。
14.李娜:《世界各国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立法和管制》,载《世界电信》,2002年第6期。
15.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6.李征:《基于西方社会控制理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01期。
17.刘绛华:《论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转型》,载《求实》,2005年第11期。18.马冰星、林建成:《试析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培育》,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9.聂娟:《我国媒介自律模式研究:评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创新网络自律机制》,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14期。
20.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1.宋铮:《互动、自组织和自我净化》,载《青年记者》,2008年第15期。22.舒刚:《社会转型期背景的网络舆情监管及其路径优化》,载《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2 期。
三、英文文献
[1]Porter,L.V.Sallot,L.Cameron,G&Shamp,T.New technologies and public relations:Practitioner use of online resources to earn a seat at the management table[J].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1,(78):172-191.[2]Coombs,WT.Teach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ourse[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1,(27):89-101.[3] Maureen Taylor, Danielle C.Perry.Diffusi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tactics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5,(31):209-217.[4] Benigno P, Missale A.High public debt in currency crises: fundamen-tals versus signaling effects [J].Jour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4,23(2):165—188.[5]Jay M.Russell,The art of Policy Mark Tools.Fechniques, and Proceses in the Modern Executive Branch[M],NY:Lonman,2006.
第四篇: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一、理论依据:
1.班级管理理论: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
二、研究目标
(一)就班主任而言:班主任作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起着特别的作用。班主任应从提高自身素质,组建班委会,充分发挥
班干部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强化班级管理目标,注重管理方法,注重差生的转化,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管理作用等等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学校而言: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对于整个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只有每个班集体都有良好的管理,整个学校的大环境才能更加优良,所以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从各方面支持班级管理。
三.研究内容:
一、对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
1.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2.班主任没有时间去学习教育理论知识
3..班级管理依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
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
(二)中学班级管理现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的内容片面化
2.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3.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差生
4.班级规模太大
二、对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的分析
(一)更新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
(二)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三)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四)班主任管理的方法要创新,突出实效性
1.自我管理法
2.榜样示范法
3.环境熏陶法
(五)正确引导,树立优秀学习榜样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现状调查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调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三)总结归纳法: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管理经验作总结归纳。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2月开始至2012年7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开展。
一)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组织课题讨论会,请领导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论证,为方案的修订完善提供意见。
二)实施阶段:
1现状调查
2.按照课题实施计划
3.做好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和汇总工作
三)总结阶段:
1.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结题会议
六、预期成果:
一)文本类成果
研究报告:《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课题实践类成果。
二)实践类成果:
1.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和系统整体观。
2.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自责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就得到了提高。
3.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4.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5.使他们确信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以增强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信心。
七、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中的核心思想是“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自我管理法参与班主任的管理之中。”
二)本次研究从“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的对策。
三)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实现了研究的价值和效益。
八、参考文献:
[1]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教育研究》,2000(6)
[2]骆舒洪:《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01(11)
[3]王海燕:《论班级管理的误区及其对策》,《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9)
[4]杜中兰.甘岸献.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管理观察,2009(9).[5]杨丽.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J].中华民族教育,2008(10).
第五篇: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科类)论文题目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侯文雅
学号
12121404153
专业
会计1204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当今社会中小企业为数颇多,但发展艰难,其中存货的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所以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层次停留在单打独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国内许多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他们过多的把精力放在生产和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限额和数量控制,从而造成了存货的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出现断裂,产品生产不畅、资金积压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探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活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个企业要像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本文选择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寻求其解决对策,希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存货管理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对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西方国家存货管理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JIT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业耐一创造了一种高质量、低库存的生产方式--即时生产(Just In Time,JIT)。JIT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在日本JIT又称为“看板”管理,在每一个运送零部件的集装箱里面都有一个标牌,生产企业打开集装箱,就将标牌给供应商,供应商接到标牌之后,就开始准备下一批零部件。理想的情况是,下一批零部件送到时,生产企业正好用完上一批零部件。通过精确地协调生产和供应,日本的制造企业大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的库存,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事实上JIT技术成为日本汽车工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而丰田公司也成为全球在JIT技术上最为领先的公司之一。数控和传感技术、精密机床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在工厂里的广泛应用是存货管理的第二次变革。这些技术使得工厂的整备时间从早先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分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机器很快从一种预设的工模具状态切换到另一种工模具状态而无须走到遥远的工具室或经人工处理之后再进行试车和调整,整备工作的加快使怠机时间结构性发生了关键的变化,困绕着传统工厂的在制品库存和间接成本也随之减少。仍然是丰田公司在70年代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开拓。作为丰田的引擎供应商,洋马柴油机公司(Yanmar Diesel)效仿丰田进行了作业程序的改革,在不到五年时间里,差不多将机型增加了四倍,但在制品的存货却减少了一半之多,产品制造的总体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100%以上。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存货管理的第三次革命。九十年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如ERP、MRPⅡ等),可以使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市场销售的信息充分共享,计划、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部门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协同。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使生产预测较以前更准确可靠。戴尔公司是这次革命的成功实践者,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展开网上直销,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产品。一开始,在互联网还局限于少数科研和军事用途的时候,戴尔公司只能通过电话这样的网络来进行直销,但是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戴尔根据顾客在网上的订单来组织生产,提供完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戴尔提出了“摒弃库存、不断聆听顾客意见、绝不进行间接销售”三项黄金律。戴尔公司完全消灭了成品库存,其零件库存量是以小时计算的,当它的销售额达到123亿美元时,库存额仅2.33 亿美元,现金周转期则是负8天。
(二)国内文献综述:
虽然我国关于存货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内学者的不懈研究和探索,关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一些机构和学者采取调查、培训和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来学习和交流存货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值得高兴的是西方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已被我国一些企业运用到实际当中,并取得实际效果。例如,在七十年代引进即使生产制,在八十年代引入MRPII,90年代引进供应链管理理念和ERP信息管理系统以及2004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射频识别标签等,这些理论和技术对我国企业存货管理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存货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的存货库存量。在企业的长期管理和实践中我国企业还摸索出一系列适合自身的存货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团购、招标法、成本否决、采购性价比、采购价格论证管理、计算机模拟采购、战略采购管理等,并不断地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张晓东(2012)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较低、存货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存货过多占用了大量资金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
徐家尊(2012)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研究》中提出:欧美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帮助之下,及时地控制了他们的存货,而在亚洲,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落后,供应商没有及时获取这一消息,因而造成了这些供应商的存货从次年年初开始急剧膨胀。陈雅劼(2013)在《关于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中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制度不健全,而部分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还不够重视,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时常出现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或一人说了算的现象,造成存货库存量过多、占用资金过大,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周富燕(2013)在《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重三轻”。重形态存货管理,轻价值形态管理、重存货管理的形式,轻存货管理的实效、重存货的一般管理,轻重大问题的处理。2.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研究
王桂莲(2008)在《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上至国家下至百姓,都较过去更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要想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必须健全企业存货内部管理制度,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扬长避短,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游刃有余。
李艳(2011)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中小企业提高企业存货管理需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国燕萍(2014)在《浅议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中提出:中小企业应积极推进存货的信息化管理实施,通过利用软件、网络等信息化平台,将存货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注重采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来控制,但是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不够重视,不去实施存货管理。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才会出现许多问题,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如何实施存货管理的对策。所以本文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全面分析和探讨,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将存货管理方面的研究推向深入。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引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等。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理论概述 中小企业的含义
存货及存货管理的概念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理论方法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特点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库存占用资金过高,流动资金短缺 账实不符,虚增和虚减库存 缺乏有效的存货统计方法 存货信息沟通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管理模式不当 外部环境的影响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对策 运用科学的方法,降低库存,提高资金运转率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运用第三方物流加强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结论:总结全文,指出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等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三)预期目标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够引起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问题的重视,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所需要的条件: 1.能够上网的电脑; 2.指导老师的指导; 3.图书馆;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
2016年3月28日—4月24日
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2016年4月25日—5月15日
撰写初稿,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完成初稿
第三阶段
2016年5月16日—5月29日
撰写二稿,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进行外文文献翻译。
完成二稿、外文文献翻译
第四阶段
2016年5月30日—6月12日
完成定稿,填写毕业论文手册,经指导老师同意打印并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完成定稿、答辩
第五阶段
2016年6月13日—6月23日
完成答辩,将毕业论文相关资料归档
完成归档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2016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