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3:0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

第一篇: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

很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对政治的学习不感兴趣,学科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强,课堂上心不在焉,不善于思考问题,学习方法欠佳。他们普遍觉得政治课枯燥乏味,政治难学、难懂。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成为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努力钻研教材,做好知识方面的衔接。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必须花时间精心备课,钻研新课标,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其指导下钻研本教材内容。通过钻研,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一些知识进行扩展。例如,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材没有从理论上阐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 和“价值”,而是力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悟出商品的这两个属性。但是,本人觉得有必要对此做些补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使用价值,什么是价值。从总体上说,初中政治教材内容简单,学生较容易理解;而高一教材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和难懂,具有系统性。在政治教材中,类似的初高中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避免重复。如《经济生活》中的“对外开放”,政治生活中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都需要高中教师认真研究,正确处理。如果一些基本的理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非常熟悉,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还要“一切从头再来”,这会使学生觉得政治课无聊,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对于重复内容的教学,必须根据初高中新课标的不同要求对其作出合理的讲解,防止出现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的现象。通过钻研教材,我们可以发现,高中的政治教材每一个单元都设有一个综合探究课,而初中政治教材却没有。综合探究课作为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之一,它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也不应忽视高中政治教学中综合探究课的学习。

第二,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教学要求来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识记和理解,并能简单地运用,而重在对知识的了解、识记和理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大脑中树立起一些观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内容,并且要求要能够理解这些内容,而且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并能指导自己的的实践。初中政治在于让学生多背,很多知识都是要学生背,理解的东西少一些,高中政治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另外,由于初中生的依赖性比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教师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大的,由此形成了“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的习惯,那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政治的学习中还是常见的。但是,高中政治教材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和难懂,如果还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高中政治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了。但仅仅理解不记忆也不够,而应该是识记、理解、运用齐头并进,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容量加大,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个较大的要求,老师讲完课后,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多做一些练习强化所学知识。因此,要注意加强对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巩固知识”等,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三,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单向灌输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师生互动、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想法设法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高一政治的基本理论都是抽象而深奥的,如果再从概念到概念,只是空洞的说教,而没有具体的实例,那学生们是不可能喜欢的。因此,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那些直观的具体的现象以及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常识入手,组织授课内容,把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早中晚菜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揭示价值规律;也可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人们转向消费鱼类这一现象解释猪肉与鱼是

互为替代品等,使教材内容化难为易。与初中的政治课相比,高中的政治教学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如果没有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电教媒体直观形象,动静结合,信息量大,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它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所学知识变得清晰易懂。

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突破高中政治入门难这一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知识获得和生成的引入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然而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师都有体会,政治课入门难。一是学生刚接触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如商品,货币等;二是有些概念如价值、价格等,与生活中所讲的又有不同之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突破入门难这一关,使学生真正进入高中政治的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入门的先导,没有趣味性,学生就不爱学。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多积累一些趣味性的案例,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围绕热门话题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政治并不难学,学政治也很有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解抽象概念时,必须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平时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用事实说话,增强说服力。概念原理的讲授必须科学、充分,使其具体化,使学生觉得容易理解。只有讲准、讲充分,学生才会信服。现在的学生非常崇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因此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来论证或检验原理的科学性,可以增强说服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尽可能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高一新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刚进入高一政治课学习的学生有时会对某一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追问的比较多。教师如果知识缺乏、狭隘、浅薄,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总之,处理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政治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探索和反思,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解决的对策,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第二篇: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和高中政治教学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两者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高中课程以后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其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级梯,同时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及中高考的差异,学生进入高中后,常常在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对高中各学科教学来说,都有一个教学衔接的问题,政治学科也是如此。为切实解决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就政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不同

1.初中教学内容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注重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属于比较感性的一门课程。学生主要通过感受教学里面一些道理的方式去学好这门课程,学生通过教学里面的道理,以正确思想和端正品德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情操。

2.高中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是政治课,属于政治常识方面的教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和理解这些最基本的政治常识,还要学会去思考,尤其的哲学方面,必须具备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的不同

1.初中教学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主要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一门比较“感性”的课程,但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程重在理解和感受,不能靠单纯的机械记忆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譬如有关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知识的分析,要求学生结合关于亲情、友情的生活理解,让知识和生活的情感融为一体。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有些内容需要通过活动讲解,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到活动的意识,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 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教学内容及节奏变化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而因教师的教学就有快慢和粗细之分,教学上有一个深广度的把握问题,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从,出现滑坡,产生两分化。其中初中超前授课,初中政治教师错误性地将高中知识穿插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当中,增加了初中课程的难度,这样做很容易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

第一,初中课程属于入门课程,学生对于思想和政治的观点还没有完全成形,超前性地接受高中知识,很容易出现根基未稳,旧知识没有吸收透彻,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情况,可以说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教学质量事倍功半;

第二,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初中提前接受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刚接受高中政治基础知识的时候,容易麻痹大意,对于比较熟悉的基础知识不够重视,课堂上精神不集中,基础问题不认真思考,基础知识的作业完成不认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随着政治课程难度的逐渐提高,出现基础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脱节,对政治课程逐渐失去兴趣。

2、教学方法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以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高中政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

3、课改践行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①.学生对课程要求的错误认识.课程对学生的具要求,需要政治教师去解释和把握,才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按照既定的可行方式进行学习,笔者认为,所谓的“可行方式”既不是传统教学的“墨守陈规”,也不是“标新立异”的盲目授课,而是要将授课的方式折中进行,符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一般来说,初高中政治课程除了连续的共同点之外,就是教师授课方式和学校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了,这一点恰恰是教师与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

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基础知识量变的过程,教师没有将课程和学生能力综合,使教学方法与实际脱节;初中课程主要是学生通过对 “价值”“态度”等观点的接触,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但很多学生依然使用老一套的“背诵”学习方式,对于政治知识回到现实生活的体验、时间和思考都没有积极对待,认为不过一门学科而已。从而出现三个问题,一是课程性质停留在低层次上,二是对学生没有更高的能力要求,三是实践活动的缺乏。

③.高中政治课程:质变为主,量变为辅的过程,进入高中,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主要任务将从基础知识积累转化为能力的全面提高,但很多学生不敢尝试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对于问题的疑点不敢轻易提出,还停留在“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思维阶段,缺乏求异和争辩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不见提升,就本校政治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说,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预习、记笔记和复习,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多,提出疑问和建议的学生更少,考试的时候,学生大多是生搬硬套书本上的语言,没有创新的观点。另外,学生不习惯高中课堂的教学节奏,无法达到课程对自己的能力要求。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

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

4、中高考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即达标考试。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因此,许多初中政治教师便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画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不要样,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此外,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政治学习之处,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起始阶段注重解决教学衔接问题。

5.没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少有正确对待考试的。考试的本意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测试,而教师却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学生也作为交代自己学习结果的唯一标准,过分重视考试成绩,没有将考试之外的知识进行运用,譬如理论运用到实际,学而无法致用,导致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就像一个平面上的勾画,一直处于同一个高度。

三、对于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杜绝初中课程的盲目“超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特长、个性和人格,不能够强迫性地让学生接受教纲以外的高中知识。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学好整个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条件,基础知识的分为初中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和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处理:

1.初中教学提前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高中教材基础知识的参考资料,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选择题等加以巩固。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东西,为高中阶段抽象的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高中课堂的辅助材料,由于初中思想品德内容比较有趣味性,因此通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必须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提倡开放型教学,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参加学校活动社会活动的机会:

3.将初高中基础知识混合,使基础知识统一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列入考试大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教师在课堂上对课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和非重点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的内容分配多一点时间,非重点的内容穿插重点内容之间,将难点的内容分散,例如学生笔记空隙穿插非重点内容,非重点内容又蕴含讲过重点观点,总之要反复地强调重点。

5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将质疑的问题提出,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教师提问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反问和思考;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也要寻找问题的间隙,提出反问,考验学生的反映能力,通常一个问题的多个解答方法,就是学生多中思维的集中;只要不断地训练,就能明确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举一反三。

6.多组织一些课外调查活动。教师根据教材设计调查主题,让学生制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经过老师的审核和建议,开展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建议五人一组;学生通过调查掌握与主题有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将问题集中;开展讨论活动,小组之间交换问题进行讨论,原先的两个小组合并成一组,针对对方的调查分析提出

建议,完善调查结果;本小组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社会,学生也能在课外汲取更多的知识,拓展思维。

7,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使得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目的轻松愉快地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即“理论不脱离实际”,学生的学习课程安排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盲目。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

第三篇: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些思考

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些思考

长治市十六中张小鸽邮编:046012电话:***

【摘要】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中一年级师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导致学生学习上有不适应感,甚至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出现成绩滑坡。笔者在多年高一化学教学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并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课程初高中教学衔接学习方法

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并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他实际上是知识在人的认知中产生、成长、延伸、完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矛盾。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大多数初中学习和高中的学习又都是在几乎完全互不了解的不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教与学中的衔接问题必然产生。而随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与评价选拔制度改革的发展,初高中教学衔接中产生的矛盾更为突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了不少困惑,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化学学习,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具有不同学业水平的新生涌入高级中学,这给高中顺利进行化学教学带来更大困难。不少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中的部分学生所把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高一学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爱好降低。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关注。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在多年的高一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对该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进行思考和探索,同时与其他初高中一线教师进行研讨年,得到的一些体会供化学教学同行参考和探讨。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是复杂多样。但其主要成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

尽管中学化学教学全程贯穿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实践性,但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尤为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定性分析和形象思维,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

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既与义务教育阶段衔接,又为学生今后的分流和高考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高中化学知识在科学化的基础上,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要求“知其所以然”,即要求学生能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并能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高中阶段虽仍为基础化学,但其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远远高于初中阶段。

2、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断层和错层

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虽然初三时已将化学的整体面貌呈现给学生,但学生到高中才真正系统、全面地接触化学。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知识点重复、交错、衔接不到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有些内容初中已有,但高中须进一步加深、完善。这些内容由于在初高中时所涉理论不一致,或者解决思路不一,容易导致学生的困惑。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初中是建立在得氧失氧基础上的,是狭义的概念,而高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阐述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的概念形象易学但不全面科学,适合初中生接受特点,而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接受新的理论观点,需要将不同的观点进行优缺点比较,以理服人。

(2)新课标删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内容,在高中教学却又要用到。如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物质的溶解过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离子的概念、电离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等等。

(3)初中老教材中没有、新教材中新出现的内容,如:物质的量、焰色反应、营养素、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等。这也对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新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与高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差距越来越大,也给高中阶段教学增加了难度。

3、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

初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由此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影响。心理学上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是这样描述的:初中生,是指已经脱离儿童群体而又尚未进入成人行列的过渡时期,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这种过渡时期身体、智力迅速发展,在个体发育上是充满生机的、最宝贵的时期,同时又是生理、心理突变,社会影响的时期,是社会影响日增,知识经验不足,因而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思想矛盾和过失行为的时期。可见在这一时期里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带领下进行,个人学习的方法和独立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主

要学习形式就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依赖上。而高中生的时空感知已接近成人,此时观察事物的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也逐步提高,运动知觉经过一定运动动作的练习,就能逐渐发化为精细的、准确的运动感知。高中生的思维也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辨证逻辑思维,思维逐渐从经验型过度到理论型,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结合这一特点,高中教学更侧重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思想。因此才从初中生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也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

4、学生学习习惯不同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依赖性较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记忆、模仿较多,主动分析、理解较少,往往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

与初中相比,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难易程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着质的跨跃。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思考和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而高一新生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普遍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所以,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成效,并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探究

针对上述造成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及近十年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及调查研究,我认为要顺利的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以下几点做法收效比较高:

1、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从教学内容上做到有效衔接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入、透彻的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之前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只有明确了高中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有序的进行教学活动。但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的化学教师,光研究了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清楚的把握高中化学教学开展的基础是什么,也就是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那些内容,分别是什么难度。而要掌握这一点,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初中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目标。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做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或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例如,化学用语的作为一种化学专业符号,在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正确而熟练地把握是绝对必须的。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化学启蒙教育,这方面要求太高是不需要的,但从为高中化学学习提供基础角度看,若要求太低,必然造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很大困难。高中化学课程,既需要初中提供一定的化学用语基础,又不能要求太高,只能在高一必修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为便于衔接,有必要比较明确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规定

化学用语学习的要求及进行高中学习之前必须掌握的基础。所以对高一新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复习巩固,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等于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之前进行了一次基石加固工程。

2、全面了解学生基础,从学法引导上做到有效衔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到指导的作用,怎样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好的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发挥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在学法的引导上多做文章,对学生在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享用。教学生如何学习,是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正是授人以渔之举。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特别是高一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对学生进行如何联想、如何归纳、如何总结等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进入高中生这个新角色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高中学习化学的方法。

1、注重课堂学习效率。避免学生当“抄写员”的习惯,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先积极思考,再精作笔记。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勤提问。爱因斯坦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观察发现,高一新生普遍不提问题或不会提问题,因此,老师开始应采取鼓励学生提问并利用自习课时间主动向个别学生提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应该和学生一起阅读材料,逐条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经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3、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回顾反思的习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要进行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应该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评析,对每一次考试、测验的每一道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分析每道题对、错的原因,不能只分析错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题的时候是侥幸正确的,如果他们不对自己侥幸得分的题目进行分析的话,这部分侥幸得分的题目在下一次考试中就极可能成为他们失分的热点,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分析每道习题。当然,如果得分的题目完全是掌握了的,可以只作简单的分析;如果并非是掌握了的,就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该题的考点,并在试卷上标明,该考点是教材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作好知识的链接,同时在教材上也可以作上标记,突出在某次考试中该知识点以何种形式出现。然后分析当时作题是时的想法,错误的原因现在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考试后的收获等等。

4、提示学生高中化学学习中新的解题技巧的运用。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运用的解题方法是比较基础的,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解计算题,初中化学中主要就是运用按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各物质式量与计量数乘积列方程进行的常规方法计算,而高中化学的计算中还要求学生掌握差量法、元素守恒法等解题技巧。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也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诱导,能更好的树立学生迎接高中化学学习的信心和激情。

高一年级的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科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工作应该引起所有中学化学教师足够的重视。

一些思考张 小 鸽2011.12 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第四篇: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

-----贾汪教研室梁青2010/9/26

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里,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兴趣、热情和动力。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沪版教材,高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有些知识点初中教材不呈现或没有表述到位,而实行初高中分离的学校教学使得初高中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因而给高中教学衔接带来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建议老师们展开研究和讨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要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教育部教学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指源于溶解度概念的复杂计算);

(4)氢气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放在知识拓展部分);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物质的溶解过程;

(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10)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1)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4)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5)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

2、新课程标准中有但比原教学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二氧化碳(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而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教材有点文字体现,而原大纲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

2(6)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

(7)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8)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9)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3、在高—年级教学时,需要对初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完善和深化

老师们在教授以下内容时,应注意适时、适度地加以补充,用以填补学生知识上的空白点。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的角度(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形成。

(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4、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了解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可在高中阶段的适当时候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时可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特别是被新课标淡化的“双基”,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初中化学知识,对今后继续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老师们都在尝试探究式的教学,但受应试的影响,较多的还是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尝试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教师要熟悉各版本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时高一新生的初中化学复习内容并制定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和中考试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教学和新课教学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始自高一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承载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里的学习机会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5、坚持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定内容,定主讲人。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恰当的衔接补充。

6、根据各高中生源基础的差异来确定衔接方案。如建平中学:生源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没有达到高中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初中化学很多内容都不知道的现状,可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重点是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抓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在课堂里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

五、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新学期前几节课,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设法拉近师生间距离,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不要望师生畏;让学生从心理上作好想学好化学的准备是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第五篇: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探讨

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探讨

四川省大竹中学罗芬

由初三进入高一的第一学期,是中学外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从语言知识体系和 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看,高一和初三同属基础阶段,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不是 新阶段的起点,而是基础阶段的继续。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知 识衔接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参加全省会考和全国统考的成绩。因此,这 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深入探讨。

一、从各地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各校学生素质的不同情况来考察,目前大体上有以 下三种衔接措施:

第一种:开学第一周不上新课,集中复习整理初中知识。但它有两个缺点:① 不利于优生的学习。对于中考英语得分八、九十分的优生来说,他们早已对英语 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对新老师的要求也很高,希望所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逐渐 加大。如果有一周重复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的初中知识,容易挫伤和抑制他

们求新、求难、求深的积极性。②不利于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因为它打乱了高中 英语教学计划的正常进度,甚至影响到整个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二种:为了不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正常进度,在高一上学期的前半学期加班加 点,每周多上两课时英语。但这样做,也有不利因素:①不利于差生的学习。需要补缺的差生,原来初中知识就未消化掉,现在如果新课、旧课一齐上,则负 担更重,一旦“撑坏了胃口”,他们就“什么也不想吃”了。②造成学科之间的 矛盾。由于多占课时,其他学科老师有意见,给全年级组的协调工作带来许多困 难,结果收效甚微。

第三种: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以“分散穿插”的方法,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课文几方面补缺。一方面,按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按时上新课,既 能使优生在学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上有“咬劲”,有充实感;又能使差生对新 课文中体现的语言基础知识有个认知过程,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 课后努把力,尽快达到班级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结合高一新课教学,用“分散 穿插”法系统复习初中六本书中的相关知识。

我认为,第三种办法既可以克服第一、二两种办法的不利因素,又可以促进教 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语言实践活动的广度和密度,提高每分 钟的效率,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我们学校采用了第三种办法。

二、我在研究和实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的设想和具体做法:

在单词读音和拼写方面,根据音标和读音规则认读和拼写单词,提高复习旧词带 动学习新词的自学能力。

在词汇和句型方面;保持初中常用单词、词组、习语和句型的适当的再现率。另外,应设法把初中阶段“只作理解”的一些词汇上升到高中阶段的“熟练掌握”。在基础语法方面:分别对①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②动词不定式③被动语态④状 语从句和宾语从句⑤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⑥常用的八种时态等,做到既系统地理 清网络,又集中地复习运用。

下载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看法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看法 四川新闻网-宜宾日报讯: 宜宾县一中陈松强 “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是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经过前期的资料阅读整理,结合自己对本课题的认识体会及同事的交流意见,对课题中期研究小结如下:介绍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研究的话题之一,原因可能比较......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 天台育青中学 袁丽莉 高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高,但两者相比,高中英语无论是从知识的难度,还是授课方式、方法都有一个大的跨度,以至......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常听有的高一学生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上得生动活泼,我的历史成绩非常好,经常得高分,为什么进入高一后历史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高中历史真难学”。......

    初高中衔接教育教学管理办法

    初高中衔接教育教学管理办法 2009-02-13 10:51:04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 校教字[2009]02号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初高中教育教学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

    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思考[五篇材料]

    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思考 姚安大成中学 张德宏 一、问题: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等成绩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由于......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思考 定远二中 马传军 【内容摘要】 当前,初中地理新课程已在全国多个试验区启动,面对相对滞后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