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3: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第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摘 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娄底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在对娄底市公民生态文明状态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角度探索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发挥学校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到细处。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教育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在全民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价值功能。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用地与建设、产能和节能、保护与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蓝图,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绿色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唯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城镇公民文明素养的本质要求。公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城镇化,不只是住高楼、行宽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城镇化。能否实现公民精神层面的城镇化,是城镇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城镇农民能否真正转变为城市公民的关键。除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水平之外,更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生态道德不仅仅是评价个人人格的尺度,也是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城镇化既要实现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身份变化,也要实现从分散单一的生活方式转变为集中多样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变化,还要实现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转变为具有较高文明素养市民的观念变化。这是科学发展城市化,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农民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的本质要求。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黄吴静在《公民生态道德教育:从知到行》一文中指出:面对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思维,这需要生态道德教育来实现。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利益,生态道德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有着特殊功能。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人们了解生态知识,培养正确的生产发展观、健康的生活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

二、娄底市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状况分析

娄底市位于我国湖南省中部地区,是湖南省的工业重镇,也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城市,总面积达8117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位居全省14个市(州)第12位。娄底以汉族为多,有苗、土家、侗、回等少数民族。娄底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共有乡镇80个。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峰山斜亘西北,衡山余脉逶迤东南边境,龙山盘踞南部。新化县大熊山西侧九龙池海拔1622米,为境内最高峰。涟水向东注入湘江,资水向北汇入洞庭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矿产有煤、锑、锰等,冷水江市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娄底旅游资源丰富,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天华亭、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罗盛教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波月洞、北塔、黄巢山、湄江等。近年来,娄底城镇化呈现加快发展态势,至2013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2.5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1.39%,全市常住人口383.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0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96%,居全省第12位。与全省、全国相比,娄底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3年末,娄底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人均GDP为22903.06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23%,全国平均水平的59.72%。与此同时,娄底市城镇化也处于较低阶段,全市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比全省低7.3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3.24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娄底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由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娄底市公民的生态文明状况呈现以下明显不足。

(一)生态环保知识缺失。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娄底是欠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小农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大量对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最大化。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废水的污染等。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一方面反应公民的功利思想,另一方面反映公民生态知识的贫乏,生态道德的缺失。调查表明,大部分人对土壤酸化、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即使有一定生态意识的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比如,他们对空气、噪音和水污染这类造成生活影响的问题特别敏感,而对人口过多、能源不足和土壤流失这类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问题不够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人们也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关爱环境的重要性,但大家觉得自己只是普通老百姓,这样的事情必须依靠专家和政府,他们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专家和政府身上。

(二)生态文明行为失范。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公民对生态认识不足,生态知识缺乏,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许多不文明行为。一是污染严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违规排污,浓烟乱放,体现在城市空气污染加剧,涟水、孙水流域水污染,土壤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健康。二是资源浪费。当地农民依靠地方资源优势,野蛮开发、滥伐森林,城镇居民对公用水电使用浪费严重。三是生活习性不良。经常可见公民随地吐痰、白色垃圾乱扔等习惯行为。在旅游景点对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三)生态文明建设乏力。一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政府为了GDP视环保于不顾的现象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软肋。二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对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一直都是“两张皮”。三是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娄底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当滞后,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窄,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较少。环境保护组织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四是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些环境监管人员在执法时流于形式,执法行为不规范。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甚至成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1)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一是健全政府考评体系。政府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考评体系建设,将生态环境、生态生产、生态消费、生态文化体系等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体系。1)健全生态文明法制保障体系。制定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法规,出台环境教育法,形成覆盖资源领域、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地方性保障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司法体系,设立资源环境法庭、资源环境检察机构和资源环境警察队伍。支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2)健全生态文明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成体系推进配套标准的应用,推广新农业农村标准体系、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产业转型标准体系、高效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注重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3)健全公民和社会环保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明确公民个人和社会环保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健全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公民进行奖励,激发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的积极性。三是完善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政府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引领公民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各地要围绕全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在保持主导产业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一是物流业发展。充分利用娄底交通枢纽的优势,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抓手,积极推进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把娄底建设成为湘中的商贸物流中心。二是旅游业发展。以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娄底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强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蚩尤故里,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王国、世界锑都锡矿山等重点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油茶、南竹、花卉、家具等绿色优势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向工业园区和娄底经济开发区集聚,推进产业专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3)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出行,加快推进城镇清洁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二是完善水污染防治机制,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排放企业进行先期治理、罚款、关闭或追究法律责任,制定娄底市工业循环水利用推行规划,对有色、钢铁、水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循环水利用技术改造。三是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完善废气控制和治理机制,加大森林培育力度,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完善机动车污染排放检测治理、绿色标识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四是建立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制订全面禁止露天采矿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度,建立覆盖全市的重金属污染耕地监控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五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绿色出行改革、绿色消费信贷发展,深入推进两型低碳示范创建。六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建成区绿化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低碳发展。

(二)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1)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一是社会环保组织要定期开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把专业知识、操作方法、工具设施带进了这些地方,并通过培训形成机制,有效地引导城镇公民养成环保习惯。二是通过开展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群众性活动,广泛开展“共护母亲河――孙水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保行动,凝聚和提升全社会良好的生态理念。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在社区、机关单位,特别是在旅游景点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设立不文明旅游举报热线和信箱,鼓励个人或单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充分运用文学、摄影、卡通、漫画等艺术形式,特别是加大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力度,生动活泼地鞭挞不文明行为,促进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2)发挥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社会环保组织要充分发挥对政府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政府的相关决策涉及生态环境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也牵涉社会各个相关集团的利益。环境保护协会和监督机构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听证会”、“环保论坛”等形式帮助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也要帮助公民获得生态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并有效地参与到政府的生态环保工作中来,并在参与过程中作为一股社会力量,有效监督政府按法定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政,及时纠正政府行政行为的不当。社区、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作为生态环境教育的载体,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组织成立相应的护绿组织、护卫队伍,及时劝导、教育公民规范生态行为,树立正确生态意识。

第二篇: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城镇的建设与探析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城镇的建设与探析

(中经评论·北京)时间:2014-05-04

[摘要]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大,工业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和扩散,成为当今世界最难对付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文章根据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对生态城镇的建设加以探讨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李克强更在多个场合强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突破5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日本等国家花了大约15~45年的时间把城镇化率从50%提高到70%,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要达到70%的城镇化率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据中国的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和49.68%。这一数据说明,从世界城市化过程的三阶段来看,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城镇化进程加快给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压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促进社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 3.5%以上,中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要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

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物交织,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态势,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无序化和非持续性,出现了城镇化与区域环境要素不协调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城镇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加剧

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带来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失去原有的较低水平的动态平衡,显现出发展中的矛盾。一是在大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布置在城市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些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形成居民和企业的矛盾;二是在小城镇,一些不规范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吸纳了一定的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但这些工业企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低,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些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导致一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具有发展软环境的巨大优势,它们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危害的现状,将污染转移,不仅有污染型的企业,甚至是废旧物和垃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2005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59.5亿吨,工业周体废弃物13.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549.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14.2万吨。2006年各项指标继续增长,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9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1万吨,增长1.2%。

(二)水污染与缺水问题并存

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它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同时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威胁在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粗放增长,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可用淡水急剧减少。同时,地表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除大江大河外,多数支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主要水库、湖泊的水质大部分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几乎全部受到严重污染。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大规模爆发的蓝藻,正是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积重难返的表现。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约1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公里。2008年水资源总量下降,用水总量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2008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2008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减少0.2%,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三)矿产、能源等要素的制约

加快城镇化进程要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和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这些行业一是高能耗、二是耗资源、三是不利于环保。我国能源产业规模和生产总量不断扩大,强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进程。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构成近70%,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我国燃煤消费量大,热效率低,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和减排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巾,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能源类消费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6%、7.1%、19.9%、5.0%和2.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1吨标准煤,未能实现“十一五”时期每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的目标。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有关专家估计,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水力资源的开发也将达到极致。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可采储量较多,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四)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空气污染受到城市的密度、车辆尾气、船舶排放、飞机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06年,在被监测的559个城市中,有34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被监测城市数的62.4%;有159个城市为三级,占28.4%;有51个城市为劣三级,占9.1%。在声环境方面,近1/3的城市声环境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癌症的发病率正在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城镇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城镇的发展,也关系到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鉴于我国人口多而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等现状,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今后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

三、生态城镇建设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任务,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其目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全球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已开始侵蚀人类的生存空间,打造生态城市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生态城镇化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将节能环保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起步晚、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尝试不够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1.27%,其中城镇人口为6.9亿人,乡村人口6.5亿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上升了1.32个百分点,增加了2100万人,乡村人口则减少了1456万人。这表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开始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202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要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报告预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4000多万;闽东南等18个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7000多万;其他1000多个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3000多万。

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看,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不会停止脚步,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东部地区仍将是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接收地,中西部地区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能力仍将弱于东部=也就是说,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不会按照自然承载能力和经济要素的优化组合逐渐趋于均衡,而是会跟随着城市集群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不平衡。

四、总结与思考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改革与战略》,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江易华,鞠欢)

跨人生态文明时代。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利用适度,会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利用过度,就会阻碍城镇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就城镇经济发展而言,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它又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一方面,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人类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城镇社会经济现代化也呈加速发展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同时带来了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损失。

从哲学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如西欧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同时,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也很高,这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问题是如何正确把握其“促进作用”的一面。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加速城镇化发展并不必然地导致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只要坚持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和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城镇生态环境非但不会遭到破坏和损失,反而会有助于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又具有反作用。当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时,就会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当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超过城镇化发展速度时,就会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负担,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则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牛活质量优劣。城镇化是一种过程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一种变化过程;生态环境则是一种描述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种事物现实状态。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内容包括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与城镇数量的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观念和方针密切相关,其内容包括对城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人工化的城镇综合体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尤其是针对既存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缺陷和已经遭受到的种种破坏,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手段积极进行整合、治理与建设,弥补环境建设的不足与缺陷,纠正生态发展的畸形与偏差,恢复、重建和创新城镇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

第三篇: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

今天我们组的报告是讨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着土地城镇化过快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值,这个比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预值范围,这两者之间要相互适应,一般来说城镇用地的增长弹性系数来衡量,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标准,应该是在1:1.12之间。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20年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建成区的快速增长,而同时城镇集聚的人口明显滞后,造成了城镇的过度扩张,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

分两个时段来看,第一个时段1990年到2000年,这个时候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71倍。如果再看到2000年到2010年10年,这个趋势更快了。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了83%,但是城镇人口仅仅增加了45%。我们的发展现状是土地城镇化一直保持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情况。

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我国城镇用地增长的弹性系数大大超过了合理预值,从2000年到2010年,土地城镇化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1.85倍。如果再考虑人在城市,但是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不能充分享用城镇用地的情况,实际上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还应该更快一些。其实在2010年的城镇化速度,应该达到的城镇化率应该是59%,也就是说现在在城市里的人口数量,如果跟土地相比,整整大概慢了10个百分点。

为了解决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的状况,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加快人口集聚,第二是控制城镇用地规模的过快扩张。

第一个是增加城镇人口,特别是定居的人口,充分释放城镇集聚人口的功能,首先是加快各类人口进城定居,把享受城市保障和福利的资格,与户口脱钩,使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人群成为城镇人口。其次逐步解除户口的限制条件,消除外来人落户的限制,切实增加落户人口。第一条,要把这些能享受的条件逐项逐项享受,比如说原来没有城市人口不能念书,现在逐步变成没有城市户口念书还是可以的,只是在选择学区上有所差别,这样逐项来解除跟户口挂的太紧的各项政策,这样一步步使城市的进城人员落实下来。第二步才是开放户籍。

第二个是加强对城市土地扩张过快的管控。这方面主要有几项措施,在土地规划中,国土的政策中也做到了相应的一些工作。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用地的极限。通过这样的规划来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目前的城镇用地水平,比我们原来设想的要粗放。根据最新的土地调查结果,目前城市的用地已经超出建设部和国土部制定的城市人均用地水平。因此,目前的情况就是,局部是节约的,但是总体上城市用地是浪费的。可以通过设立城市的发展边界和有条件的建设区,来优化城市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设定城镇发展的边界,确定容许建设区,防止特大城市、大城市面积的过度扩张。同时还要划定出限制建设区,这是农业专用的区域,和禁止建设区,就是生态专用的区域等等,使得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

还可以通过约束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来开展增减挂钩,防止人地进一步的分离。这个就是把城市的用地和农村用地统筹考虑。建立人口土地联动的机制,以土地的联动带动人口的流动,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条件下,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集聚,防止城市扩大,人口不增加。

只有解决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的进程才会健康发展。给大家说这些,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实执行中,由于农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就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现状这一课题在诸暨市陶朱街道白门下村展开了相关调查。本文中将谈谈我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村教育可以使农民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要求,使农民有机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农民适应城镇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着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倾向

中国历来有着重教育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农村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挥棒,在学校方面,尽可能地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城市。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作为家长,更是寄希望于考试,进大学,做城里人,光门耀祖。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升学主义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乡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农民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这是农民对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农民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这就很明白地使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之路,这也是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其二,“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村学生渴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享受城里人的优厚待遇。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也在于改变自己可能重复的做农民的命运,那么,升学就成了是他们的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其三,是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倾普遍存在。在诸暨地区,学校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业和课程都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的,与农民“跳出农门”的愿望相违背。农民历来是在没有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技术的情况下从事生产,使他们对文化技术产生误解,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缺乏理解,不少人认为子女学习农业技知识是没出息,还有的人认为农业知识没啥可学的,他们无论在思想情感,知识结构,劳动技能方都不能适应需要。

而在教育成本不断走高的前提下,要么不断升学脱离农村;要么辍学,留在农村。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大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厌学、失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那种情况,都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越来越偏离农村。因此,必然形成和加深农村经济和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失衡,使得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断流失,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城市教育,这必然会制约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离农问题

在白门下村,存在着大多数乡村都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较多农民进城务工问

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是一种“离农”的现象,因为“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也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

从教育结构来看,农村教育应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基本上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重非常小。况且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以向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而不是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

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它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为谁服务,是“离农”还是“亲农”,“为农”。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培养方向的城市性、离农性。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活动、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问题。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的城市化化,决定了农村人数要不断减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将有2.2亿-2.3亿人口转移城镇[7],意味着现有的农村适龄儿童将来面临大规模转向城镇,如何使农村人口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素质等方面适应城镇生活,并且在城镇安家乐业,是农村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农村教育就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因此农村教育应为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目前不少农村学校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把学校教育变成单纯的“升学教育”“离农教育”,而农村社会中又缺乏重农的风气。结果造成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错觉,“读书——升学——离开农村”。这种被扭曲的社会现象有悖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将实际行动转到与人和一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农村观,为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尤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还很大,更需要加强这方面教育,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劳动去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伟大目标,是我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农村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

第五篇: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张忠阳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盘县城关镇化的现状、特点及加快城镇化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提了推进盘县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推进盘县城镇化思考

〔作者简介〕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小城镇建设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战略。在我们这样一个有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人地矛盾特别突出的农业大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对经济结构作重大调整,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道路。一方面靠科学技术和制度创新来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要靠大力发展完善的城市化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各级各类城镇,吸引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这乃是转移农村剩余人口、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之举。当前,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县各级党委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面建设“平安盘县”,确保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盘县城镇化现状和特点

盘县县城(红果)座落于滇、黔两个省会城市之间的中点上,贵昆铁路盘西支线、水柏铁路、南昆铁路威红支线和GZ65号国道主干线、320国道通过。县城(红果)东距贵阳380km,西距昆明市290km,距南宁市500km,距北部湾出海口700km。辖区面积271.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14个行政村,人口11万,其中常住人口8万,流动人口3万。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18.6%;农业总产值5.18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33.5万吨,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3.17亿元,同比增长18.72%;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36.88%,其中本级财政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33.66%;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54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综合实力跻身贵州经济强县第6位、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0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第29位。2007年,我县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41亿元,同比增长15.5%,1—10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32.98%,其中本级财政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38.01%。

盘县县城(红果)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盘县人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盘县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之路,进而以工业化为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化的持续发展。红果镇以发展工业为先导,逐步拓展到旅游业和高科技农业等领域,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事业、生活环境、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盘县以旅游立县战略为统揽,发挥区域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围绕一个中心(盘县旅游产品的依托中心--城关镇)、两个品牌(坡上草原生态旅游区〔生态品牌〕、盘县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科普考察〔考古旅游品牌〕)、三个省级旅游避暑度假区(老厂竹海避暑休闲疗养旅游度假区、火铺杜鹃林和大山杜鹃花海旅游度假区、乐民温泉旅游度假区)、七个特色旅游乡、村寨(石桥妥乐古民居旅游村寨、保基陆家寨布依风情旅游村寨、淤泥彝族风情旅游村寨;石桥古银杏之乡、淤泥歌海之乡、保基园林之乡、马场苗族菜花节之乡),搞活“四环线”。

依托优势的旅游资源,以红色旅游为契机,把盘县打造成为避暑度假与休闲旅游、洞穴科学考察与探险、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重要基地,贵州西部旅游和云南东部旅游开发的中间驿站及旅游热点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加以重视和培育,通过努力,使旅游业成为盘县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主要财税来源之一,逐步成长为后继支柱产业。

盘县注重农业投入,重视农业的技术开发,积极发展“一优、两高、三省”高效农业,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体系,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乌洋芋、无公害蔬菜、水果、种草养羊等4个效益农业基地初具规模。种养业朝着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盘县玉龙种业和贵州六盘水玉

祥风味食品业成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盘县农副产品批发业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盘县(红果)雄厚的产业基础使这里的城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盘县(红果)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形成了政府规划设计、企业投资建设的“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的独特发展思路,确立了“谁投资、谁受益”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激励机制,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建城。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扩大到8.1平方公里,控制规划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逐步形成了农业示范园区、商业区、生活区、文化娱乐区等4个布局合理的功能区。合理安排广场、体育管、客车场等公共设施,以50米大街、民湖大道、众志路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逐步把建成区扩大到15平方公里。已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全镇完成拆迁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了14条总计30多公里长的道路,总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建设目标,形成了以镇胜高速公路、毕水兴高速公路及“二横二纵、一环六连线”的县域交通网络格局。建成了自来水厂、火力发电厂,12万伏变电器增容一倍,程控电话装机量大幅度提高,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22线/百户。闭路电视全镇通村率100%,并实行了村村通调频广播。

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兴建了迎旭住宅小区、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红果镇医院、仁济医院。红果月亮山购物中心及广场、东湖公园的建设、黔马寨改造、污水处理厂、白鹤沟水库、环城东路、广场、东湖公园的建设正在启动过程中。

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建自来水厂(两座)、垃圾填埋场(一个)、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4座)、图书馆(1座)、星光之家(一栋)、电视台、大型购物商场(5个)、农贸市场(2个);实施了一系列“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新建了小广场(1座),新装和更换了主要街道的路灯,人行道铺设彩色地砖2万平方米,对新修建的道路、广场全面绿化,共完成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

在加强城市管理方面,红果开发区先后出台了《红果综合管理若干规定》、《红果户外广告管理规定》、《红果市民守则》等若干城市管理制度。为加大城镇管理的力度,还专门成立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红果开发区建设分局、红果开发区城管局等机构。购置了洒水车、垃圾车、城管巡逻车等先进的装备。每年拔出几十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镇管理,直接参与城镇管理和服务的人员达 200 多人。并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明城镇创建的工作中来。形成了一整套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活动正常的环境综合整治机制。

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出现,是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而出现的新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既是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县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盘县(红果)的具体做法是:

1、对位于城市功能基本完善的建成区、劳力基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14个行政村,实现土地统一征用和户籍制度改革,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凡失地农民集体都转为居民。

2、县政府定期组织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以增强本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农民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鼓励企业优先招用失地农民,适当放宽招用条件(年龄、文化程度等)。

3、继续做好社保扩面工作,鼓励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全县职工做到应保尽保,本地职工参保率达60%以上。

4、企业单位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县实现了医疗统筹,90%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

5、按照土地统征规定,及时、足额、高价发放农民口粮。

6、农村全部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实现集体供养。

总体来看,盘县的城镇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规划调控是红果城镇化规范有序进行的前提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航标,它不仅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镇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如何建设的问题。所以,城镇发展规划是建设好城镇的重要依据。由于城镇规划涉及的点多面广,这一工作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县政府在红果城镇化进程中着重做好规划和协调两篇文章。所谓规划,就是由政府组织制定城镇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此为导向引导企业适度集中,成片开发,连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盘县政府根据《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以建设红果开发区中心区为发展方向,委托有关规划设计院对红果的城镇建设进行了

规划。在规划中,红果的城市性质定位为科技农业城市和高科技工业城市。规划中的盘县(红果),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山为景,以绿为重,以园为美”的原则,形成“城在园中,江在城中,楼在绿中,景在山中”的园林化城市格局。同时,规划划定了商业区、居住区、文化旅游区,合理安排了供电、供水、通讯、道路、排污等设施。其目的是把红果建设成为一个清洁美丽、赏心悦目、环境幽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所谓协调,就是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涉及各级政府部门、各村和广大农民的事情,由政府出面协调,为企业投资城镇建设创造条件。今年盘县党委、政府委托红果经济开发区邀请有资质规划设计院对红果城市建设规划进行编修。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8.1平方公里扩大至15平方公里。这次规划编修是因红果产业格局的变化而做的重要调整,经过调整,红果的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合理。

(二)发展第三产业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农村城镇化需要有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以什么形式来改变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呢?盘县(红果)城镇化的实践是,通过以科技示范园建设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使城镇化不断向周边延伸。盘县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盘县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发展第三产业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盘县以种养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确定了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龙头,发展旅游业,全面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加快了盘县(红果)城镇化的步伐,使城镇化不断向周边拓展。

二、盘县(红果)进一步加快城镇化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制约了盘县(红果)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首先,盘县(红果)的城镇化虽然一开始就引入了市场机制,红果经济开发区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能与红果经济开发区相匹敌的竞争对手,盘县(红果)城镇化中导入的市场机制是不完全的,竞争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在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就一直被开发区所垄断。这种垄断性的、缺乏竞争的土地资源开发就会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其次,单一的投资主体制约了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作用的发挥,束缚了政府的手脚,给政府驾驭城镇化进程增加了难度。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引导企业,相反却出现了企业干预政府的行为。其三,单一的投资主体使盘县(红果)城镇化潜伏着危机。因为开发区投资城镇建设与开发区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开发区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开发区投资城镇建设的可靠保证。一旦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就会给城镇建设带来资金上的困难。开发区投资城镇建设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小政府,大开发”成为制约盘县(红果)城镇化进程的瓶颈

这里所说的“小政府”是指红果镇政府在红果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小”,没有充分地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有的作用。镇政府缺乏驾驭红果城镇化进程的能力。首先,行政体制不适应红果的城镇化。现在政府的行政体制是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大农业的管理体制,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权限并未对应城镇化的需要,因而政府的管理方式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出现了政府以计划经济方法管理市场经济的态势。在现行体制下,县政府通过各种派驻红果经济开发区的机构对开发区的具体工作分别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引发了不少矛盾。例如,在城镇社会经济管理中起最主要作用的一些部门,像城建、工商、公安、土管、交通、电力、邮电、税务等部门,在管理体制上主要是受上级条条主管部门控制的。对它们的工作,镇政府看得见却管不了,从而造成了事权和人权的人为分离。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条条控制力度的加强,镇政府对本镇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被进一步弱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红果镇由原来的34个自然村变为14个自然村和9个社区,而行政体制仍然没有变,尤其是城建、城管等职能部门力量显得较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盘县(红果)城镇化的进程。其次,财政体制制约着盘县(红果)的城镇化。红果镇财政和县财政的关系是传统的统收统支的关系,红果镇没有独立的镇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虽然随着红果乡镇企业的发展,全镇税收有大幅度的提高,但镇财政收入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增长,县财政给镇财政的资金,只能够满足镇政府正常的行政开支。镇政府很难从镇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这样,镇政府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缺乏可靠的财力保障。财政功能的不健全弱化了政府的管理能力,而政府管理能力的降低又弱化了政府长期规划的实施。因此,现行的财政体

制已经严重制约着政府参与城镇建设的能力。其三,政府官员的“短期行为”影响着盘县(红果)的城镇化。现在的镇乡领导每五年一届,镇领导为了使自己在任期内取得骄人的“政绩”,在城镇建设中往往采取“短期行为”。例如,镇政府在规划中只注重短期目标而缺乏长远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大,追求表面文章。又如,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十年的规划二三年就实现了;城镇规划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最后导致“老子的房子儿子拆”的局面经常出现。由于“小政府,大开发”,政府很难去引导企业,导致政府规划和企业投资建设相脱节。政府虽然有规划,可企业可以不依据规划方案去建设,甚至随便改动规划方案,使规划形同虚设。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待完善

环保问题依然严峻。红果乡镇工业发展和全国各地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样,重效益、轻环保;重发展、轻治理,致使红果“先污染,后治理”已成事实。煤炭、煤电等主导行业的废水污染和焦化行业的废气污染,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比如,煤矿的废水排放虽然达到了国家废水排放一类标准,但是,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北盘江下游沿江的老百姓患病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这跟上游的水污染不无关系。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在盘县(红果)城镇化中显得非常重要。

(四)产业和人口有待进一步积聚

目前,红果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尤其是有象盘江煤电集团这样的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所创办的工业,为红果镇的产业积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盘县(红果)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城市不仅要发展,还要繁荣。这就要求城镇人口不仅要有一定规模,而且要适当集中。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城市第三产业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门槛。第二,一定的城市人口规模需求是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推动力。尽管流动人口有所增加,但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城镇常驻人口。红果镇的农村规模小,分布散,没有形成城市中心区域的需求规模效应。事实上,红果镇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的探索和创新,为人口的适当集中奠定了基础。目前,红果镇区周边农村的土地基本上已被开发区征用,村民的身份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农民,他们白天赶到镇里的企业上班或从事其它经营活动,这些村民与城镇居民已经没有明显的差别,转换身份并适时地引导他们迁移到城区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否则的话,这些村民虽然在镇里上班,但下班以后又会回到村里生活,也就是说,这些村民的闲暇时间是在离城镇有一定距离的村里度过的,这样就造成了镇里的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红果镇将被征地农民适当往城镇中心区域集中的条件已经成熟,镇政府应该抓住时机,果断决策,推动城镇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人口集中的路径选择可考虑适时地启动房地产业加速发展。这一措施的现实可行性是: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从中获利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企业有投入的冲动。目前,盘县(红果)已经有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他们前几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业绩是较好的。当然镇政府必须主导安居房的开发,以解决住房公平问题,镇政府开发安居房还要争取资金、土地等配套政策的支持。第二,由农民大量转移而空出的土地可以解决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发展用地不足的问题。

(五)教育投入有待加大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红果农村的农民虽然报怨土地被征用,担心生活保障问题,但都表示如果有机会进入各类企业打工,他们还是愿意去的。因为毕竟在企业打工的比较收益要比种地高许多。事实情况是,现在红果农村里的青壮年农民,除了小部分自己创办小型企业发展外,基本都进入了各类企业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或素质较差的农民,他们或料理家里剩余的少量自留地或无所事事。现在政府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办法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力度,通过短期职业培训使他们变为合格的打工者。这个办法是有效的,但却是被动的、治标的办法。建议红果镇政府把眼光放远一点,加大对各类教育的投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各类实用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创办高等教育,用1-2代人的时间,从根本上转变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方式,使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既发展了教育事业,又提高了人口素质,还能解决企业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应该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企业和农民是发展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发展教育可以采用多方投入的方式。

三、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一)对小城镇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应该看到,小城镇是农民自己创造工作岗位的场所,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民继农村包产到户、创办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说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的话,那么小城镇建设就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一样,具有扩大内需、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作用。是农村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重视小城镇建设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适应城镇化的需要

①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市)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比如,对县(市)政府派驻镇政府的机构,可把人、财、物三权都下放到镇政府,以块块管理为主,条条只进行业务指导。对那些专业性强的部门,例如邮电、银行、电力、公安、工商等少数条条管理对业务更为有利的部门,可采取财物两权由条条管,人事权条块共管的方式。只有理顺行政体制,才能加强政府参与城镇管理的能力。镇政府也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管理为主的转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方法向市场经济管理方法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②农村小城镇市政管理模式遇到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小城镇都简单沿用城市模式,建立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配备庞大行政队伍。农民负担不起,管理也十分杂乱低效率。应探索经济有效的行政机构与完备的物业专业服务公司之间实行密切结合的管理模式。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制:①要确立“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投资建镇原则,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城建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镇建设。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进镇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全方位筹措资金,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建镇的局面。②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建立有利于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的镇级财政体制,按照分税制的原则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只有这样做,才能增加政府投资城镇建设的力度,增强政府驾驭城镇建设的能力。

(四)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在今后的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代化的城镇不仅要有先进的经济指标,也要有现代化的社会指标。在城镇的总体规划中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起来,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事业,使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②人与环境的关系。首先,要抓好企业废水、废气的达标排放。其次,要全面地认识城镇生态环境。城镇(点)和区域(面)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没有区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中,把两者协调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治理,才能使乡镇真正成为经济高效、社会发展健康和环境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城镇。再次,要以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手段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及生态资源。当前,评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此对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下一步,建议政府能出台有关条例,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五)小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城镇个性,具有自己特色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一味地求大、求全,会导致城镇建设雷同化,出现城镇“个性危机”。世界城镇发展的实践表明,城镇的形象关键在于特色,小城镇个性、特色形成的关键在于开拓和创新。因此,要切实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工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小城镇的特色。

(六)以制度创新克服农村城镇化中的制度性障碍

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规模是不利的。因此,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农村政策的调整。①计划生育问题。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农民夫妇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胎,这一政策造成了想生育二胎的农民不愿“转非”进城。在目前还不能放开生育二胎的情况下,可考虑允许进城的农民转为非农人口后在一定的时期内仍以“农民”的身份享受农村的计生政策;待时机成熟时,可在城镇统一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②土地承包问题。进城的农民原承包的土地如何处理,既影响到农民“转非”进城,也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积极稳妥地探索、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建立和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鼓励用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使土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总之,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在计生政策及土地政策等方面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城镇居住,营造城市人气。

(七)关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思考

从全国范围来看,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从我市范围内来看,通过把“温州模式”跟“义乌现象”相对比,如果从小城镇建设的角度来看,则义乌的发展方式更有可学性。因为“温州模式”是由温州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的,温州人在华人群体里不太容易找到与之类似的群体,他们走南闯北,到处捕捉商机,靠独有的商业素质创造财富。而义乌则是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创造财富神话的典范。义乌的发展始于农民在廿三里牌村建造的市场,围绕市场的商贸活动带动了一家一户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工商业税收增强了城市的实力,从而带动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义乌经济的发展道路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这是一条以贸带工,工贸结合,工贸兴市的道路。第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主体是村镇居民创办的各类个私企业。这是义乌城市经济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第三,政府的各项保护性政策为城市和工商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总之,对城镇化而言,义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可借鉴和值得借鉴的。

下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赤壁市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加快赤壁市城镇化进程的思考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去年10月,赤壁市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会议要求要......

    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道军编者按: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我市近年来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在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原......

    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论文[本站推荐]

    一、文献综述目前,学界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将水资源承载力置于城镇化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则较为缺乏。钟开友(2007)在分析成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水......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贾贵浩: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和高效......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变迁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变迁 谭翊飞 在对中国经济最乐观的论调中,城镇化始终是个支撑点。十一假期,回到农村,便可以顺路探寻城镇化未来可能的增长空间、前景和问题。 我的老家位于......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等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要充分认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农......

    城镇化进程与教育均衡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基于政府责任视角的分析摘要: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为实现城镇化,国家把统筹......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和对策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和对策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是否科学发展、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这一提法在此背景下迅速受到社会各方重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