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外仓集团FTZCOC考核机制
FTZCOC跨境电商公众海外仓
考核管理制度
基数。
(3)每半年度对各个企业服务中心及海外仓的整体运作指标考核以及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每年度进行两次,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分别结合半年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总结实施开展,一般情况下,分别安排在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并于次月10日前编制完成跟踪和评估报告。
第十六条 半年考核是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中期检查,目的是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中期汇报总结,提出下半年工作的改进方向和改进方案,半年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
第十七条 基本程序。每年6月中旬和12月中旬,由考核办公室主导制定半年度和年度考核文件通知,人力资源委员会协助考核办并组织和实施具体工作及考核表格等材料准备。年度考核时,召开各部、各级全体动员大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将考核过程及结果存档。
第十八条 考核等级分为A、B、C、D、E五个等级。A级,绩效评估得分为90分(含)以上;
B级,绩效评估得分为80分(含)以上90分以下; C级,绩效评估得分为70分(含)以上80分以下; D级,绩效评估得分为60分(含)以上70分以下; E级,绩效评估得分为60以下。
第十九条 绩效评估结果是合作/授权续签、职务晋升、评定年度优秀工作者等体现个人价值及团队精神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被考核者对本人考核结果有异议时,应首先与所在部门的分管领导进行沟通,仍不能解决时,在考核结果反馈后7日内,考核办提出申诉,填写考核申诉表。由人力资源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申诉人考核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考核办会议审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为贯彻落实本考核制度,全球各个FTZCOC海外仓、企业服务中心、各部门应认真组织各部了解本考核内容,领会集团各项内容及要求,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严格遵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考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下属子公司应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公司的绩效考核办法。
第二篇:中国海外救援机制
建议构建海外中国公民跨国救援机制
2011-05-01 中央统战部网
九三学社浙江省特邀信息员、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桂芬,九三学社浙江省社科支社主委、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陈六一说,海外中国公民广义上是指居住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具有中国国籍和护照的中国公民。今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以华人为目标的暴力犯罪呈急速上升趋势,海外中国公民遭受伤害、致命案件屡屡发生。本月,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受劫持事件再一次敲响中国公民在海外安全问题的警钟。无论香港还是大陆,人们的强烈反应远超出一般劫持事件,除了对绑匪凶残的愤怒外,更多地是对菲律宾警察处置能力的愤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实际上乃是我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回避的矛盾。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应该具有跨国救援本国公民的风范、能力和实际行动,构建起跨国救援机制。目前,我国政府做的较好的是在异国发生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如年初从海地撤侨、6月份从吉尔吉斯坦撤侨,都有效保障了中国普通国民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国际国内舆论的赞誉。在此方面中国无疑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令人鼓舞。但是,除了重大灾难和动荡外,危及中国普通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目前尚未见成熟的应对体系。
一、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相关法律规则缺失或不完善
1、外交保护和领事保护的有限性。中国政府对具有中国籍的海外中国公民拥有属人管辖权,可以对其提供领事或外交保护,但通常需满足以下法定条件:该海外中国公民持续地保有中国国籍,用尽了当地的司法救济,其合法权益受到了当地国家非法侵害等。是否以及何时进行外交保护需结合具体案件性质和进展综合判断。中国政府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可以拒绝或主动对海外中国公民进行外交保护。除外交保护以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政府对海外中国公民实施的是领事保护。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等双边多边协定和有关国际公约;二是国内法,包括《国籍法》、《继承法》、《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海商法》等。目前,这种领事保护本身是有限度的,因为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无司法权力,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也不能干涉他国司法主权。
2、中外领事关系的不对等性。中国在外国设立的领事机构共有65个,同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互免签证协定共有140多个,但一些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所在国并没有和中国签订领事条约。据司法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2009年1月,只有61个国家与中国缔结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和《引渡条约》,其中尚有部份未生效。由于目前各国跨国救援的双边协议并不是很多,而我国截至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因此,遇到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种双多边法律的空白或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
3、国际法的缺失。在国际法中,外国人在接受国应享受何种待遇并无统一规定,要根据接受国在不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的前提下依照其国内法予以确定。而接受国完全有可能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或不严格遵照其国内法给予外国人相关待遇,损害外国人的利益和安全。
4、国际劳工保护法的不健全。国际法的缺失也制约了境外务工保护。迄今国际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统一国际公约、协定、原则或规范以保护各国外派劳工。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有关国际公约主要包括:1949年移民就业公约(修订)、1949年移民就业建议书(修订)、1975年移民工人公约、1975年移民工人建议书。它们原则性地规定了公约批准国有义务采取行动,对跨国流动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实行国民待遇,但对于具体的保障、救护等事项,并无明确规定。在对劳务案件的裁决中,由于各国法律法规在关于社会保险的设立、参加、支付等方面差异很大,特别是有关工伤事故的界定、处理规则及赔偿金标准等参差不齐,很难达成统一的协定,一些接受国的雇主甚至随意变更原有的赔偿标准。
二、建立健全跨国救援机制的对策建议
虽然立法是双边的,但出现海外中国公民受伤害状况,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设立应急机制和预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尽我国政府属人管辖权职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跨国救援一是指间接的跨国救援,是合作的形态,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成立联合指挥部,共同协商处置方案,选择上策,预备下策;二是指直接的跨国救援,即本国第一时间派出武装力量,协助当地警方进行救援行动。派遣武装力量去海外营救是非常敏感的问题,牵扯到国家主权问题,除非该国主动提出请求,批准进入,或者两国之间签署相关协议,否则是不可行的。构建中国跨国救援机制应侧重于前者。具体建议如下:
1、将跨国救援程序化、法制化。象遭遇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一样,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危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予以最高关注,给受害公民予以最大臂助。为此,必须制定《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法》,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即可援引该法立即启动全套程序介入,抓紧抢救中国公民生命的每分每秒。
2、及时通过高频的外交游说、密集的新闻轰炸施加最大限度的压力。目的是迫使事发国重视,迫使事发国绝对保证把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中国媒体可以第一时间飞赴现场展开全方位报道;如果因事发国的失误导致中国公民生命的重大牺牲,中国政府保留采取对前往该国旅游及商务合作发布黑色警示等反制措施。纵然最后仍难免惨剧,中国政府极其强硬的态度,能反映出政府对同胞生命的高度关注和专业的危机处置能力,不仅是对心灵上遭受重创的中国公民的一种安慰,也是对其他恐怖分子的一种威慑,对事发国政府的一种压力,从而间接地提升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感。
3、快速组建境内救援协调小组。当危及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的危机发生时,中国政府应第一时间在境内成立应急小组,与事发国应急管理机构快速沟通、协调,向事发国提供专业的救援建议和策略,请对方帮助救援。或经事发国政府特许,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专家飞赴现场紧急指导,协助当地警方实施救援。
4、建议我国组建跨境营救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主要由我国现役军人,类似特警部队组成。他们将在未来的类似事件中,发挥救人于危难的关键作用。结合我国日益强大和多元的外交工作,今后如果突发类似的“劫持人质”事件中,我国外交部门将于第一时间和事发国协商,提出我们有必要派出“跨境营救突击部队”的要求,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与事发国营救人员合作解救人质,甚至独立解救人质的任务。如果这个要求一旦被事发国当局拒绝,也至少我们在道德层面上赢得了声誉,同时也给事发国当局无形中有“不得不处理好”的压力。所以,建立一支富有经验的跨境解救人质的快速反应部队,不但能够起到更好解救人质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在类似的紧急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树立起负责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4、签订双边协议。我国可以与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国家签订合约,一旦中国公民出现意外,对方开启绿色通道,允许我们的精锐特警参与决策、营救。这种协议能够理顺中国政府和事发国在跨国救援行动中的合作关系,并确保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延续下去。
建议构建海外中国公民跨国救援机制
2011-05-01 中央统战部网
九三学社浙江省特邀信息员、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桂芬,九三学社浙江省社科支社主委、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陈六一说,海外中国公民广义上是指居住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具有中国国籍和护照的中国公民。今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以华人为目标的暴力犯罪呈急速上升趋势,海外中国公民遭受伤害、致命案件屡屡发生。本月,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受劫持事件再一次敲响中国公民在海外安全问题的警钟。无论香港还是大陆,人们的强烈反应远超出一般劫持事件,除了对绑匪凶残的愤怒外,更多地是对菲律宾警察处置能力的愤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实际上乃是我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回避的矛盾。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应该具有跨国救援本国公民的风范、能力和实际行动,构建起跨国救援机制。目前,我国政府做的较好的是在异国发生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如年初从海地撤侨、6月份从吉尔吉斯坦撤侨,都有效保障了中国普通国民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国际国内舆论的赞誉。在此方面中国无疑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令人鼓舞。但是,除了重大灾难和动荡外,危及中国普通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目前尚未见成熟的应对体系。
一、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相关法律规则缺失或不完善
1、外交保护和领事保护的有限性。中国政府对具有中国籍的海外中国公民拥有属人管辖权,可以对其提供领事或外交保护,但通常需满足以下法定条件:该海外中国公民持续地保有中国国籍,用尽了当地的司法救济,其合法权益受到了当地国家非法侵害等。是否以及何时进行外交保护需结合具体案件性质和进展综合判断。中国政府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可以拒绝或主动对海外中国公民进行外交保护。除外交保护以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政府对海外中国公民实施的是领事保护。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等双边多边协定和有关国际公约;二是国内法,包括《国籍法》、《继承法》、《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海商法》等。目前,这种领事保护本身是有限度的,因为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无司法权力,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也不能干涉他国司法主权。
2、中外领事关系的不对等性。中国在外国设立的领事机构共有65个,同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互免签证协定共有140多个,但一些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所在国并没有和中国签订领事条约。据司法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2009年1月,只有61个国家与中国缔结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和《引渡条约》,其中尚有部份未生效。由于目前各国跨国救援的双边协议并不是很多,而我国截至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因此,遇到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种双多边法律的空白或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
3、国际法的缺失。在国际法中,外国人在接受国应享受何种待遇并无统一规定,要根据接受国在不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的前提下依照其国内法予以确定。而接受国完全有可能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或不严格遵照其国内法给予外国人相关待遇,损害外国人的利益和安全。
4、国际劳工保护法的不健全。国际法的缺失也制约了境外务工保护。迄今国际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统一国际公约、协定、原则或规范以保护各国外派劳工。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有关国际公约主要包括:1949年移民就业公约(修订)、1949年移民就业建议书(修订)、1975年移民工人公约、1975年移民工人建议书。它们原则性地规定了公约批准国有义务采取行动,对跨国流动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实行国民待遇,但对于具体的保障、救护等事项,并无明确规定。在对劳务案件的裁决中,由于各国法律法规在关于社会保险的设立、参加、支付等方面差异很大,特别是有关工伤事故的界定、处理规则及赔偿金标准等参差不齐,很难达成统一的协定,一些接受国的雇主甚至随意变更原有的赔偿标准。
二、建立健全跨国救援机制的对策建议
虽然立法是双边的,但出现海外中国公民受伤害状况,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设立应急机制和预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尽我国政府属人管辖权职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跨国救援一是指间接的跨国救援,是合作的形态,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成立联合指挥部,共同协商处置方案,选择上策,预备下策;二是指直接的跨国救援,即本国第一时间派出武装力量,协助当地警方进行救援行动。派遣武装力量去海外营救是非常敏感的问题,牵扯到国家主权问题,除非该国主动提出请求,批准进入,或者两国之间签署相关协议,否则是不可行的。构建中国跨国救援机制应侧重于前者。具体建议如下:
1、将跨国救援程序化、法制化。象遭遇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一样,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危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予以最高关注,给受害公民予以最大臂助。为此,必须制定《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法》,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即可援引该法立即启动全套程序介入,抓紧抢救中国公民生命的每分每秒。
2、及时通过高频的外交游说、密集的新闻轰炸施加最大限度的压力。目的是迫使事发国重视,迫使事发国绝对保证把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中国媒体可以第一时间飞赴现场展开全方位报道;如果因事发国的失误导致中国公民生命的重大牺牲,中国政府保留采取对前往该国旅游及商务合作发布黑色警示等反制措施。纵然最后仍难免惨剧,中国政府极其强硬的态度,能反映出政府对同胞生命的高度关注和专业的危机处置能力,不仅是对心灵上遭受重创的中国公民的一种安慰,也是对其他恐怖分子的一种威慑,对事发国政府的一种压力,从而间接地提升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感。
3、快速组建境内救援协调小组。当危及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的危机发生时,中国政府应第一时间在境内成立应急小组,与事发国应急管理机构快速沟通、协调,向事发国提供专业的救援建议和策略,请对方帮助救援。或经事发国政府特许,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专家飞赴现场紧急指导,协助当地警方实施救援。
4、建议我国组建跨境营救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主要由我国现役军人,类似特警部队组成。他们将在未来的类似事件中,发挥救人于危难的关键作用。结合我国日益强大和多元的外交工作,今后如果突发类似的“劫持人质”事件中,我国外交部门将于第一时间和事发国协商,提出我们有必要派出“跨境营救突击部队”的要求,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与事发国营救人员合作解救人质,甚至独立解救人质的任务。如果这个要求一旦被事发国当局拒绝,也至少我们在道德层面上赢得了声誉,同时也给事发国当局无形中有“不得不处理好”的压力。所以,建立一支富有经验的跨境解救人质的快速反应部队,不但能够起到更好解救人质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在类似的紧急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树立起负责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4、签订双边协议。我国可以与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国家签订合约,一旦中国公民出现意外,对方开启绿色通道,允许我们的精锐特警参与决策、营救。这种协议能够理顺中国政府和事发国在跨国救援行动中的合作关系,并确保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延续下去。
第三篇:政绩考核机制
政绩考核机制
政府在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已在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其中基层干部、群众民意调查在考核、选拔干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加大。
在原来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标准下,许多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一大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浪费。国家积极出台的中国官员绩效考评的新机制,不再单纯地以GDP增长速度为唯一考核标准,而是在考核中更加重视官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力度,以及民意的支持度。这一系列新颖的措施,也使得地方官员必须打破常有的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同时还必须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重视民意。
考核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绿色GDP既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又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它不只关注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和发展速度,而且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并以可监测的形式与干部的政绩挂起钩来,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是促使干部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努力在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自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促使干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资源环境保护的外在要求内化为一种有力的道德自律,对自己行为的环境后果负责,对自己的决策后果负责,从根本上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理性冲动;三是绿色GDP核算体系在国家批准实施后,便具有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对干部的上述要求就与依法行政的原则结合起来,这样也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同时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长效机制,把它作为考评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指标,使之真正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晴雨表”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有力杠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对干部的选拔,要看他在群众中是否有较高威信,在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中是否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并推行公示制,“凡是群众信不过的,绝对不能提拔”。关注民生问题,是执政党的自然选择。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明确提出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这种考核内容导向上的调整,就是要求干部对自己“要做什么事”不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为干部工作提供指南。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重视环境、生态保护以及民意在考核中的比重,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国官员考评新机制的建立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教师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
为打造一个和谐公平竞争的教学环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让老师的潜智、潜能、潜力在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出来,为达到考试的每一个细节公开、透明、严格、快速、准确、实效,特制定以下考核机制:
每次考试从命题到组织考试,到阅卷排名,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1、命题形式:根据学生实际,严格按要求统一命题,考后及时评卷,评卷老师临时定。
2、考试时按年级分组考试,语文、数学二位老师负责按要求安排学生。
3、监场形式分:校长监场、校委会成员监场、任课老师互监或轮换监场四种。根据每次考试实际,临时决定监场方式。
4、评卷老师应抛开个人情感,本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的原则认真去评,评卷标准按各部所定标准去评。
说明:评卷过程中不按规定去评,均按失职,严重者按作弊处理。
5、奖励方法:
1---6年级语文、数学每次考试按年平均分排名奖励。第一名奖150元,第二名140元,依次排后一个名次,奖励工资减少10元,前两名相差1分之内均视为第一名,往下每2分一个档次,依次排名。第一次月考新生准许3个不及格,第二次2个,以后考试不应有不及格学生。如果不及格学生超出极限,超出1人均从奖励工资中扣除5元。
6、阅卷后在成绩单上签上阅卷人或登分人姓名。
7、教务处人员要严格进行阅卷质检。
8、参评人数均按当学前初班内实有人数,如有不参考的学生,同年级各班中均减相应人数的最低分计算平均分。
9、嘉奖:
在每学期考试中,三次获第一名,该学科教师视为优秀教师。奖励100元;两次考试(含期末)平均分在90以上(3-6年级语文88分按90分算)该科老师也视为优秀教师,奖100元;最后两次考试100分卷无60分以下学生,班级内又无流失学生,该科老师是优秀老师,奖100元;若最后两次考试班内无70分以下学生,班级内又无学生流失,按无60分以下学生奖励的基础上,再嘉奖100元。
10、学前班平均分90以上按第一名奖励,平均分2分一个档次,依次计算名次。
11、英语:
班内全体学生均参加考试
1-2年级考听、说、读三项
3-6年级考口语+笔试
平均分在90分以上为第一名,以后平均分2分一个档次,依次计算名次。
张果屯一行实验小学
第五篇: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背景归纳
www.xiexiebang.com
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背景归纳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便利、快捷的海外仓储物流的需求逐年攀升,成为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必然发展趋势。
海外仓是以仓储为核心的综合物流配套体系,其中包括了大宗或散货集中货物运输,海内外贸易清关,精细化仓储分拣管理,个性化订单管理,包装配送,以及综合信息管理等等,对经营电商海外仓储物流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当高。目前在电商物流市场从事海外仓储经营的企业背景不外乎以下的几种情况:
1、跨境电商企业自身由于需求进行转型 这种类型从规模比较大的,有自营海外仓的电商企业转型而来,这类海外仓,对电商的需求比较了解,对电商的发展趋向把握比较到位,所以这类企业往往在市场营销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但是这类企业往往在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回避不了自身电商的弊端,对于自营商品和在其仓库的其他电商客户的商品很难做到一视同仁,进而会利用该优势来扩大自身商品的优势甚至抄袭客户成功的商品。
2、国际执法快递代理转型 由经营国际直发的快递代理企业拓展业务进而开发的海外仓,这类海外仓应该是最早发觉电商的海外仓需求并开展海外仓业务的企业。通过传统的国际快递代理业务积累,以及进入市场的时间比较早,这类海外仓有着比较庞大的电商客户基础,但是国际快递代理行业长期经营于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的灰色地带,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管理相对松散,粗犷的流程管理对商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风险。
3、IT背景公司组建 另外还有一些海外仓是由有IT背景的公司组建,此类海外仓在操作系统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除此以外似乎就乏善可陈了,甚至于由于缺乏物流方面的运营经验,最核心的业务环节—海外仓储的运作,只能用外包的方式来实现,导致其真正能够提供的服务水平表里不一。www.xiexiebang.com
除了上述公司背景的海外仓以外,市场一直缺乏专业的国际仓储物流企业来参与电商海外仓的建设,有能力满足海外仓要求的综合仓储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这类企业如果能够很好的结合电商需求,开发完善的前台操作系统,才是跨境电商真正能够依赖的物流保障。
深圳市乐宝通达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为核心,以海外仓储为支撑,为跨国电子商务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以 “协助跨境电商的全球运作” 为自身经营发展的理念。利用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服务,来降低跨境电商订单配送成本,实现海外仓储、订单管理和售前售后的全程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全方位、高品质的仓储配送、供应链服务、市场营销服务。
乐宝物流主要为跨境电商、外贸商和厂家提供一站式的第三方仓储和物流配送服务。卖家将货物存储到当地仓库,当买家下单,订单传到乐宝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响应,及时进行货物的分拣、包装以及递送。
1.不间断实时响应,12小时内当天发货达成率达98%。
2.强悍的物流管理系统,让您实时掌控您的库存和任何一次出入库; 3.交易市场功能。方便卖家之间的产品流通,减少库存;
4.专业的退货处理。使得每一单退货都有迹可循,为卖家最大程度上挽回损失。5.对当地市场的实时了解,为客户提供更多专业营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