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合格学校建设为契机改善办学条件
以合格学校建设为契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创合格学校是湖南省教育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合格学校建设是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为目的,以《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为依据,以抓好房屋配套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和减小城区学校班额为重点,以强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为手段的一系列化的规范程序,它将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健康、持续发展。
我校通过合格学校建设,硬件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我们的校园美了,我们的条件优了,办学的水平提升了,一所偏远的农村完小如今真正感受到了教育的均衡在向我们走来,真正体验到了教育的公平在向我们靠近,教育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临。
一、校容校貌变美了。
学校教学楼建造于1978年,由于年长日久各种材料都已老化,基于这一点,我们把资金重点投入在校舍的改建上。整个校舍维修工程投资30余万元,对校舍、学生住宿楼、食堂、教师住房更换了铝材窗,塑胶天花板,墙面翻新,门窗翻新,地板翻新等工作。通过维修达到保安全,求适用,达美观,用有限的钱办高效的事。
如今,走进校园,别墅式的校舍流光溢彩,令人赏心悦目。
二、办学条件变好了。
学校课桌椅和床铺均已用了30多年,烂得难堪,很不整齐。为了教室、寝室中设施的规范化,投资7万余元更换了课桌椅和学生床铺,使学校生活设施得到了最优化。
为了用电的安全,原电路是建校以来从未整过,至使漏电严重,线路经常起火,给学校财产和人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投资5万余元对学校教学楼,教师住宿楼,学生宿舍、食堂餐厅的电路电器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整改。为了解决学校电压低,用电难的问题,我们积极与县电业局报告,得到了县电业局的批准,同意为学校增设一台变压器,现材料已经运进了学校,只等安装,估算投资在1万元左右。
学校投入1万余元对图书实行了软件管理。增补仪器1万余元并且进行了分室存放,电脑和帐本双向管理,功能室的运用也在不断的加大密度。
走进寝室,舒适美观的床铺,倍感心旷神怡;走进教室,焕然一新的桌椅,一睹整齐划一。
三、教学资源变优了。
为了优化教学资源,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现代化的教学,我校投资15万余元,在每班教室中建起了班班通,并投资2万余元开通了光纤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乐中学,教师在乐中教。
走进各室,现代化的装备,感受到了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临。
四、文化氛围变浓了。
校园文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充实,学校投资2万余元增加了一个宣传宣和100多个宣传牌。绿化规模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充。整个校
园,文化氛围更进一步加浓,人文气息更进一步提升,人与文更进一步统一,人与自然更进一步和谐。满壁书香,独领风骚的作品,彰显师生魅力。
合格学校建设仅是给了我们机遇,更是给了我们挑战。我们深知,合格学校建设应该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课题,它应随着时代的节奏而不断向更高的标准推进,任重而道远。
青山园完小 2011年12月11日
第二篇: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气氛、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驱动力。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其他实际工作,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在一起,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才能把企业的工作目标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搞好各项事业的良好局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工作重点
(一)强化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号召广大职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要依靠自己求生存、求发展,要有危机意识和创业意识。
(二)强化人本管理。随着改革的深人发展,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切资源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不具备一流的人才,就不会产生一流的企业,就不会拥有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育人为本,融入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通过育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提高领导素质。领导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没有企业领导创造和倡导企业文化,就不会有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领导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还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文化知识,以及竞争意识、风险精神和民主作风。
(四)提高职工素质。职工是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其素质的高低对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素质呢?首先,端正职工的劳动态度,使其认识到劳动是自己的权利,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劳动是精神和道德的体现。其次,重视知识和创新,尊重科学和技术,使职工把精力放在钻研业务、提高劳动技能上。再次,提高职工的群体意识,使职工之间能体现合作精神,相互间真诚地尊重和关切。第四,强化职工的自我意识,使其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不事事仰仗他人。这种意识会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群体氛围。
二、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经营管理的切入点
(一)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共同推动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上。围绕增强以企业的市场应变力、创新力为核心的整体素质,努力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职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为天津通信二次创业,加快转型步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共同促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上。充分发挥思想工作所具有的队伍优势、阵地优势和渠道优势及机制优势,使之与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
三、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做到相辅相成,整体推进
(一)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把好方向,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精神层的建设,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大力弘扬企业精神,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证。
(二)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行为层的建设,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素质。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良好的形象带动人,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人,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深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引导职工群众树立爱岗位、爱专业、爱单位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增强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意识,激发其投身二次创业的热情。
(三)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优势,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物质层的建设,为打造品牌创造条件。一是抓好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建设,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加强企业的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二是抓好生产、工作环境和职工生活环境的建设,对内提高员工的光荣感、自豪感,对外展示企业的形象和实力。
四、在工作运行中互相促进,确保同步推进,落到实处
(一)通过目标激励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用企业发展的宏伟远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远大目标,教育员工,激励员工,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加快企业发展中来。
(二)通过领导带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由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发挥先锋模范,争当时代先锋”等活动。
(三)通过典型引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结合企业二次创业的实践,积极挖掘、培养、选树能够体现企业精神的典型群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浓厚的学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通过载体互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一是通过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富有生命力的各种形式和载体。二是通过组织文化体育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根据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三篇:以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搞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以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搞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其次要加强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最后要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双师型实践能力考核评价
【正文】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它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内涵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模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训指导能力;开展课程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等。随着示范学校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将迎来了新的契机。
一、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职业学校师资的来源问题。主要来自各种师范学院、大学,以及各种工科类学院和大学。进入的方式主要通过统一招聘:笔试、答辩和技能测试等。这一类教师中一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技能,在学校期间有的考取了技能等级证书,但含金量不高,更没有企业实践经历;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技能水平很差,不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实践能力弱,无法承担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
另外,为了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学校从企业引进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或者是大赛获奖选手留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对于这样的群体来讲技能水平较高,但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知识匮乏,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来讲,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中职教师资培训以提高学历水平和技能培养为目标,简单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根据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首先应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转变观念;其次,加强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特别是企业实践锻炼;最后,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激励机制。
二、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进步,还是教育的整体发展,教师的“关键人”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师德”建设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成为“师魂”所在。“师德”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必
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和感染学生。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师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教育感化帮助年轻教师
对于年轻教师来讲基本上是80后,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要结合专业,聘请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实行“传、帮、带”。用老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教育感化年轻教师。
2.让教师深入企业,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习企业工人师傅的爱岗敬业精神
根据专业不同我们把教师送到对口合作企业进行锻炼。在锻炼中,除了学习岗位操作技能之外,师傅们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将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品德。
3.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 评选活动
教师直接服务于学生,影响着学生,通过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项目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培训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着力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1.校企合作是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关键
(1)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
“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
通过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过程,这样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能力。
(2)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进行短、中期锻炼。学校一般都与对应企业有关生产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定期送到对应的生产部门,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以胜任岗位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主要业务岗位,了解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进行一定时间的岗位工作记录、业务操作实践,达到可操作水平,并在多岗之间轮岗实践。了解企业培
训的步骤和流程,参与了解岗位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人员级别分析、关键能力定义等。通过学习教师们不但掌握一线生产工艺和流程,提高了操作能力,而且深入地了解了企业岗位要求,掌握了课程改革最前沿的一手资料。
(3)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
科技服务与开发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使教师实践由单一转向多极,是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活动,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也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生产实践过程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
2.通过大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大赛是对本专业的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考核,使专业技能训练更加具有完整性和针对性;大赛内容对接岗位标准,引导学校革新课程内容;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将彻底摧垮传统的学科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引导教师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将使适应大赛要求的任务驱动、一体教学模式成为主体,多学科综合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成为方向。作为一个专业教师要想使自己辅导的学生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
3.开展实践性生产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下厂锻炼对于教师初级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教师能力的提高,这种被动的培训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空间不大。因此,必须让教师主动参入生产实践活动,从图纸分析,价格谈判、工艺制定、操作加工、产品质量检验和最终交货等全部过程全由教师们自己来处理。经过了这一生产性环节的训练的教师才能说“成熟”了。
四、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强考核,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
1.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教师培训质量
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如何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是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培训中往往成了走过程,教师们把培训费交完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等着拿证,有的教师甚至假借外出培训之名忙于自己的事情。因此,教师培训一方面必须建立培训考核跟踪体系,在培训过程中给每一个人建立一个档案,其内容包括入学考试、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成绩,以及日常项目完成的考核情况和每天的出勤情况等。培训结束后培训部门或企业要把其档案上交有关部门后转到教师所在学校。另一方面,要加大考核力度,引入行业考核或第三方考核。
(1)引进行业进行考核
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是青岛市、山东省、全国工科类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每年为中职学校培训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使教师在培训中能够自觉地学习,真正地提高技能水平,我们引进了国际行业协会培训和考核。开展了DVS国际焊接指导教师证培训,整个培训从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到最后考核全部由德国焊接协会组织教师实施。这种方式从根本上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2)引进第三方进行考核
我校教师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如何鉴别这些证书的含金量,我们采取了引进第三方考核的方法即由一所专业相同、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对教师进行技能测试,从出题、监考到成绩评定全由第三方完成。
2.以人为本,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首先,作为一个中职教师,应当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要合理设计与规划自己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以及要到达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具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地促进自我专业的成长。
其次,在学校管理层面上,根据不同成熟度、不同成功类型、不同成长期对教师制定不同的专业激励措施。一方面通过制定硬性措施建立外在的督促机制,使专业教师达到规定的要求;另一方面以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建立内化的能动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把教师培训考核成绩与待遇挂起钩来,对参加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在经过学校引进的第三方考核中合格之后给予一定的补贴。
最后,从地方政府管理层面上,应从中职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制度、专业培训和专业待遇等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宏观管理,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在各类评选中,在政策上给予中职学校教师一定的倾斜,规定专业课教师应占一定的比例,其中,“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技能突出的或取得技师证的专业课教师可优先推荐。这些政策将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兴衰,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2]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3] 陈锡宝,朱剑萍.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05).作者简介:于万成工学硕士,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教学培训部主任,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国家级数控裁判员,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获首届黄炎培优秀教师奖。首届山东轻工系统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数控、机械等专业教学,以及教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职业技能大赛等多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第四篇: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检察工作
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三位一体”建设水平
我们根据高检院关于建立和完善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检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全员培训,注重网络应用,促进了检察信息化与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一、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信息化基础建设是推进“三位一体”的前提和保障。
我院历来重视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有区委、市院的大力支持,为我院信息化基础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我们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建设。
一是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我们确定“一次性规划,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到位”的工作思路和超前、领先的理念,按照现代化、智能化的要求,组织人员到外出考察学习,邀请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会商、论证,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根据上级院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变更设计图纸,请省院、市院、电信局等部门对网络综合布线、中心机房等设计方案进行审查、论证,力求基础建设领先、实用、保密,科技含量高。
二是争取支持,加大投入。我们主动向区委、市院汇报,争取领导对基础建设的支持,拓宽思路、多方筹措资金,用于信息化基础建设。
二、强化全员培训,不断提高信息科技素质。信息网络运用的主体是全体干警,干警们计算机知识水平和网络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应用的效果和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一是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我院挑选一名实际操作能力强、肯钻研的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并外聘了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负责全院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积极支持网管员参加省院及市院组织的各种网络技术培训,不断“充电”,更新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管理、维护水平和对全院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水平。网管员不仅定期进行网络维护,及时排除计算机故障和病毒,确保正常运行,而且还经常就操作技术、网页制作、保密安全等给干警们作专题辅导,发挥了网络技术骨干作用。
二是提升全员信息科技素质。我们把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作为全体干警的必备基本技能,列为干警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全员培训。我们和陕西铁路工程技术学院联系,组织全体干警去该学院进行培训,根据干警实际水平,从最基础的打字学起;采取“断奶”措施,部门和干警形成的文字材料一律由自己打印,文印室不再提供服务,促使干警们自觉学习;组织干警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经过努力,全院有30余名干警获得了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拟开设电子阅览室,提高干警们上网操作能力;通过局域网传输和处理信息,提高了部门和干警的网上运作水平,促进了干警上网办公办案习惯的养成。
三、紧贴工作实际,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检察工作开展。我们坚持面向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注重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努力促进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不断提升,促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注重信息技术服务和管理检察业务。我院在反贪部门建立的审讯监控系统,做到了全程同步录像,为突破案件、固定证据、提高办案质量发挥了作用。公诉部门对一些重特大疑难复杂的案件运用多媒体示证技术,强化了办案人员的证据意识,提高了公诉水平,增强了出庭效果。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均作有罪判决。
二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队伍建设。局域网内设置了各种学习交流园地,把时事政治和国际国内新闻下载到网络里并经常更换,方便了干警们学习政治理论,开展学习讨论,关心时事形势,增强了干警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干警们通过网络查找法律法规,学习借鉴兄弟院的经验,提高了检察业务工作专业知识水平;把各种检察制度规定和内部管理要求上网,时刻警示干警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形象;电子阅览室也正在建设当中,也将投入使用,为干警提供了一个学习、培训和上网交流的场所,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业余生活。
三是促进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办案、办公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为领导掌握各部门的工作动态,了解上级机关的工作部署和及时上报信息情况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制作阅卷笔录、法律文书等工作通过计算机完成,加快了办案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院办理批捕案件平均每案3天时间,公诉案件平均每案20 天时间,比过去缩短了一半。
四、把握发展方向,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三位一体”建设的要旨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和管理检察队伍、检察业务建设,实现管理科学化,这既是“三位一体”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检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基础建设良好,做到了人手一台电脑,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到位;干警们的信息化意识增强,网络操作技能不断提升。
信息网络应用逐步增强,信息化已渗透到检察队伍、业务建设的各个方面。但我们仍然感到,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院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领域不广,深度不够,与“三位一体”建设的目标还有差距;二是网络应用还不十分规范,采用的网络系统本身与实际工作间还需摩合,部分功能还有待开发,加之上级院尚未确定软件系统,因此网络功能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整合,还有潜力可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必将对检察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克服困难在推进“三位一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虽说取得的成效有限,经验还不成熟,但这是推进检察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此项工作,积极探索完善信息技术服务队伍、业务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更好地服务检察队伍、业务建设。
第五篇: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模版)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
日前,笔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07年我市教育系统“产业年”拟定投资11970万元进行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爱心助学、民族地区教育建设等五大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已实现时间过半,项目任务完成过半,完成项目建设投资8794万元,占目标任务的73.5%,全市教育系统“产业年”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在全市开展的五大项目建设中:
——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650万元,使一些学校急需改造的危房、新增的校舍及维修改造工程,首先得到了及时解决,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确保了广大师生的安全,确保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项目,已落实配套资金656万元。建立起项目远程经费保障机制、工程建设支持服务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制,加快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峨眉山市、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等8个区市县已编制好项目建设方案上报省教育厅。随着项目建设进程加快,今年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实现全面覆盖,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已完成投资2276万元,使全市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初具规模,适应全市社会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为企业产业结构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提供了培养条件,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把经济建设着力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创造了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成人继续教育、再就业培训工程。
——爱心助学已完成计划投资4868万元,全市共有347843名学生享受春季免学杂费,为87440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179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贴,1384名普通高中贫困生受到资助。资助和解决了8874名城市低保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目前全市有残疾儿童在校生730人,占完成计划的121.7%。目前,资助今年贫困大学新生入学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
——民族地区教育建设项目已落实资金1170万元。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已按照我市2007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巩固“两基”成果、针对校舍建设、周转房维修项目,职业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现代远程教育、校长教师培训等编制出了项目实施方案。所有建设项目正按计划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