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福建省2001年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森 林培育和经济林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
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胡明芳
(福建省林业厅
350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福建经济林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新世纪我省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20°44′-155°56′、北纬23°33′-28°20′之间,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小地形类型众多。气候受海洋和地形影响很大,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小气候环境多种多样,且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众多的经济植物生长。自古以来,福建的经济林名优品种繁多,荔枝、龙眼、枇杷、柚子、橄榄等果品名扬海内外。建国以来,我省的经济林事业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福建经济林资源现状分析 1.1 福建经济林资源概况
根据1998年第四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2000年全国经济林情况调查,到2000年底,我省经济林面积已达1,034,400hm2,占有林地面积的14.07%,其中木本果树548,067hm2,干果林80,133hm2,木本油料林110,167hm2,工业经济林94,133hm2,饮料林149,933hm2,其它经济林51,967hm2。木本果树中,柑桔153,113hm2、荔枝87,693hm2、龙眼101,293hm2、柚子38,353hm2、柰27,773hm2、李33,067hm2、桃15,265hm2、梨16,580hm2、杨梅14,507hm2、枇杷13,507hm2、青梅12,627hm2;干果类中,锥栗39,780hm2、柿子22,173hm2、板栗14,960hm2;木本油料类中,油茶占109,973hm2;工业原料类中,松脂 林占90,120hm2;饮料类只有茶叶,面积为149,960hm2。2000年经济林挂果投产总面积682,160hm2,经济林产品总产量337.84万吨,其中:荔枝产量19.63万吨居全国第一;龙眼产量17.69万吨,居全国第三;人均果品占有量119.5公斤,居全国第二位。总产值88.04亿元。与1978年相比,经济林总面积增长了6.8倍,水果总产量增长了25.08倍,果品总产值增长了52.93倍,人均果品占有量增长了24.49倍。全省已形成了“四带三区”的区域化经济林布局,即:福州以南沿海的南亚热带龙眼带、荔枝带、香蕉带和芦柑(柚)栽培区;闽西北中低海拔河谷、盆地以温州蜜柑为主的宽皮桔、甜橙、柿子栽培区;博平岭(南坡)、戴云山、鹫峰山系以桃、李、柰、锥栗、油茶等为主的落叶或常绿经济树种混栽区;武夷山东坡梨、柰为主的落叶果树带。
1.2 经济林资源特点及存在问题
1.2.1 林种类型呈多元化的趋向,产品供应也越来越丰富,但结构不均衡,林种比例严重失调(详见附表1)。具体表现为,果树面积、产量、产值各占经济林总面积、总产量、总产值的52.98%、79.79%、63.12%,在各林种中均居第一位,其它7个林种三项指标合计分别仅占47.02%、20.21%、36.88%,尤其是香料林、木本药材林三项指标所占比例合计均不足1%,材用经济林则还是个空白。而这7个经济林种是发展经济林工业和林产化工的基础,是制约我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瓶颈”。
1.2.2 经济林产值增幅很大,但产业结构严重畸形,具体表现为种植业所占比例过大,产品加工量所占比例太小。据调查,2000年我省经济林产品年加工量(不含茶叶)27.26万吨,仅占七大林种产量的8.5%;储藏保鲜量仅55.25万吨,仅占16.35%。合计加工、储藏保鲜量为82.51万吨,占24.85%,加工、储藏保鲜能力严重不足,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林产业的发展。1.2.3 分布有区域特色,但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表现为沿海地区经济林水果面积大,产量产值高;而内陆山区面积小,产量、产值低。根据附表
2、附表
3、附表4的统计,沿海的漳、泉、莆三市林业用地面积合计1828433hm2,占全省的19.6%;其中经济林面积达414,000hm2,占三市林地面积的22.64%,有林地面积的25.29%。而内陆的南、三、龙三市林业用地面积合计为5,660,133hm2,占全省的60.66%,是漳、泉、莆三市林地面积的3.10倍,但其经济林面积仅418,333hm2,仅占林地面积的7.39%,有林地面积的8.03%。尤其是沿海三市的果树面积合计达316,653hm2,占全省的57.78%,优势明显。特别是漳州市的果树面积达208,413hm2占全省果树面积的38.03%,占该市经济林面积的83.18%。沿海经济林在林业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从产量、产值的比较来分析,内陆三市和沿海三市的经济林面积大致相当,但沿海三市的经济林产量、产值合计为146.9万吨、32.8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9.44%和54.2%,在全省所占比较较大;而内陆三市的经济林产量、产值合计为102.79万吨、14.59亿元,分别占全省34.6%、24.08%比沿海少14.84%、30.12%,差距明显。
1.2.4 投产面积、产品优良率提高较快,但低产低值林分所占比例仍然很大。到2000年低,我省经济林投产面积1023.27hm,占经济林总面积的65.95%,但亩均产量只有407.42kg,亩均产值只有860.45元,说明低产低值林分仍占相当比重。据了解,全省低产林面积目前仍占40%左右。同时,近几年我省优良果品虽然已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但普通品种仍是市场的大宗产品,劣质果品仍占相当的比例,优质果品和优良品种所占比例还很小,尤其是有农药残留量的果品还很多,真正属于绿色食品的有机肥果品还不多。
2.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2.1 发展思路
新世纪我省经济林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立足现有的经济林基础,突出比较资源优势,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体,积极拓展外销市场,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大力推进加工业 发展和产业化进程,综合开发,整体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2.2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2.2.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夯实资源基础。
80年代以来,由于受国家农业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行为两方面因素的积极推动,我省经济林产业与全国一样,持续十余年高速发展,面积迅速广大,产量大幅提高,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省内市场的果品短缺问题,并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时全国经济林发展处于短缺经济条件下,市场以卖方为主导,产品供不应求,数量的增长即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造成我省经济林发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缺乏超前意识,生产取向较单一,果类品种发展的盲目性、趋同性较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区域林种、品种结构发展失控,导致“八五”后期和“九五”期间柑桔等主栽品种产品滞销,价格大跌,龙眼、荔枝价格也跌至历年的最低水平。同时,香精香料、药材、饲料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经济林种在我省几乎还是空白,林产化工近年由于资源的枯竭,其生产规模已越来越小,濒临绝迹。根据这一情况,“十五”期间我们要加大林种、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尤其是要优先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短缺林种、树种,如:木本粮油、干果、森林食品和饮料、药材、香料、饲料、保健品等林种,能生产人们生活的日用品,是食品工业、香料工业、化妆品工艺、医药工业、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制约我省非木材林产业特别是林化工业发展的瓶颈,应该着手大力发展。同时,我省的自然和资源条件也有利于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此类林种,如:锥栗是我省土生土长的优良木本粮食树种,适合在闽北山区发展;香樟、山苍子等在我省广大山区不仅有天然分布,生长良好,而且曾经也有过一定的生产基础,还是香料、化妆口等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提取物在国外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值得大力发展。此外,许多经济林树种木材材质很好,如酸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桔子的17倍,是生产维生素C的重要原料,而且其木材材质坚硬,纹理和色泽美观,是制作家俱的理想材料,培育酸枣果材兼用林可以做到长短兼顾,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2.2.2、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特色产业。
我省虽然已经形成了“四带三区”的经济林格局,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了地区间经济林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闽南沿海由于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市场意识、超前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充分利用了国家和我省的各项扶持政策,选择的当家树种、品种市场潜力大,适应性强,而且接受新科技、新技术较快,优良品种推广迅速,所以这十几年来经济林发展迅猛,经济林面积、产量、产值在全省经济林和当地农林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特别是漳州市充分利用自己的气候优势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以龙眼、荔枝、芦柑、蜜柚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积极引进台湾的名特优经济树种,开展闽台经济林产业合作,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林种植业结构,取得了规模效益,其面积、产量、产值均属全省第一(详见附表2、3、4);莆田市的林业用地面积只有福州的31%、龙岩的15%,但紧紧抓住市场价格好的枇杷、龙眼良种,大力发展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经济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林产值达福州的93.99%、龙岩的79.75%。而我省的广大内陆山区和部分沿海地区,由于市场意识、超前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接受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较慢,经营水平较低,因而虽然自身的自然条件优越,但其经济林发展的速度明显慢于闽南沿海,如南、三、龙三市的经济林面积合计占全省的37.23%,比漳州市高13.01%,但其产量合计只占全省的34.59%,接近漳州的33.46%;其产值仅占全省24.07%,与漳州的38.74%相比,差距明显。因此,“十五”期间我们必须调整政策,鼓励和扶持内陆山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林种、树种、品种,在南、三、龙等气候、土壤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锥栗、薄壳山核桃、柿子等干果林,漆树、油桐、松树等化工原料林,山苍子、香樟等调香料林,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林,南酸枣等果材兼用林等等。闽东北沿海和山区则大力发展油茶为主的油料林和水蜜桃、橄榄、杨梅等水果林,及山苍子、香樟等调香料林等。各地市确定2-3个重点林种,各林种确定2-3个主栽树种,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林种植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2.2.3、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林增产、增效的第一要素,是提高产品产出率、增长率、商品率的现实途径。“十五”期间,我们要依靠科技,强化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集中力量解决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特别是要针对干果林、油料林、工业原料林、调香料和药材林优良品种少的实际,在优良品种选育上下功夫,加大这类经济林名优品种选育的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推陈出新;其次是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优良经济林树种、品种和新技术、新方法,注重开发当地的乡土优良品种,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为大面积推广做好贮备;第三是要通过良种嫁接换冠、修枝整形、树体矮化、控梢、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摘叶转果、铺反光膜。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等方法,改造现有的中低产林;第四是建立科技示范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力求与常规技术组装配套,使其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目标园、标准园、样板园,推进经济林培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第五是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大力推广有机经济林培育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狠抓栽培标准化,增加无公害果品的产量,并实行标准化分级,应对入世的挑战和出口要求;第六是加强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加工业的发展和果品销售提供技术保证。
2.2.4、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加工业的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应继续从政策、税收、土地、行业管理、资金等方面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台资、侨资和内资企业到产区建厂办公司,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其次,要选择一批加工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其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予以重点扶持,帮助其做强做大,成为区域经济林产品加工的龙头,带动区域经济林加工业的发展。第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合作或联营,组建企业集团,形成利益共同体,相互调济,优势互补,形成规模,形成整体优势。
2.2.5、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我省经济林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经济林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经济林产业化的实施就是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近年来,我们在总结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对建设基地、健全销售网络、创立品牌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后,我们要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服务,促进全省经济林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明确市场定位,改变以往以政府引导为主的方式,采用市场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完成向市场导向为主过渡,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主要从完善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入手,制定和健全管理办法、技术规程、标准、规划,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市场行情分析和预测,及时指导林农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发展经济林生产。二是继续通过推荐产品参加高层次的展销会、博览会评比获奖和推荐经济林之乡、经济林建设示范县等方式,帮助地方和企业树先进、创品牌,取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推动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三是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便利、人口较多、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为企业、林农推销产品提供场所。四是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取缔不正当竞争,严厉惩处欺行霸市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广大林农的利益。五是培育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建立信息、科技、物资、运销、良种繁育五大服务队伍,当前着重抓好经济林协会、农村经纪人、农村产品促销组织的培育。六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讲座,编制通俗易懂的教材和科普作品,利用各种媒体,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普及科学技术,帮助林农学好科技,用好科技,提高科技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费本华等,我国经济林用材树种的培育,世界林业研究,2000.13(3)49-52。【2】 董凤祥等,美国黑核桃在我国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世界林业研究,2000.13(2)52-55 【3】 李健等,福建省果类品种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初议,福建果树,1999(1)61-64
第二篇:浅谈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浅谈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建议及重点建设的内容、保障措施。
[关键词] 特色经济林产业 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5)10-0141-01
近年来,在原州区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林业部门依托地方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自治区林业特色产业政策为契机,以市场为引导、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提升产量和质量。特色经济林产业概况
2000年以来,我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积极培育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北部清水河流域川塬区为主的枸杞产业带,以西大路和东部黄土丘陵河谷台塬区为主的桃李杏及小杂果产业带。全区现有经果林面积8.5万亩,其中枸杞种植面积2.5万亩,以红梅杏、早酥梨为主的特色小杂果6万亩;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作物在生态移民迁出区示范种植1000亩以上,长势良好。
1.1 枸杞产业
枸杞是我区主要经果林产业,主栽在彭堡、头营、三营、黄铎堡等乡镇,涉及茨农2万余户;已成为宁夏枸杞主产区之一。目前面积2.5万亩,全面采取无公害生产,实现年产优质枸杞干果产量达到39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6亿元。培育宁夏正杞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个,种植面0.5万亩。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2010年,原州区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这为全区枸杞产业标准化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早酥梨产业
主要集中在河川乡上黄等村,面积0.7万亩,平均亩产量2800kg,早酥梨年平均总产量30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到600万元。
1.3 红梅杏产业
红梅杏个小、味道甜、色泽好、存放时间长、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主要集中在河川乡上黄、黄河村;头营镇徐河、马园村;彭堡、中河、官厅、寨科等乡镇,面积近10000亩,种植方式多以农户散种为主。集中连片约为4000亩,其中红梅杏挂果面积约为2000亩,平均亩产量2240kg,年总产量达到45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到2600万元。经果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在枸杞基地建设上,无公害生产控制力量有限,枸杞采摘、烘干基础配套设备条件有限。
2.2 早酥梨、红梅杏晚霜冻危害严重,限制了产业化发展。早春晚霜冻频繁发生。极大挫伤农民的积极性,造成果农对果园管理不够,使早酥梨、红梅杏等小杂果产业发展缓慢。经果林产业发展规划及建议
3.1 “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富区”的发展理念,以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前提,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创新机制,推进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服务,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建设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好枸杞和小杂果“两大林业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优新经济林树种,逐步更新枸杞品种;培育壮大林业优势特色产业,构建我区林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原州作出积极贡献。
3.2 “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3.2.1加大林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市区两级整合资金对枸杞栽植进行补贴,地方资金每亩再补助200元,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以带动原州区枸杞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3.2.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枸杞集中产区新建烘干温室,并给予相应补贴,建议每处补助15万元。
3.2.3鼓励扶持红梅杏、牡丹等其它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3.2.4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大力推进农村农业经营管理实用人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水平。
3.2.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林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重点
4.1 特色经济林
发展特色经济林1万亩,其中:彭堡镇种植枸杞0.05万亩,头营镇种植枸杞0.2万亩,三营镇种植枸杞0.15万亩,黄铎堡镇种植枸杞0.1万亩,河川乡种植红梅杏0.2万亩,古树林场种植红梅杏0.1万亩,马渠林场种植红梅杏0.2万亩。
4.2 重点推广油用牡丹、苦水玫瑰、文冠果等经济林树种
发展木本油料产业2.8万亩,建成油用牡丹基地1.7万亩,文冠果基地1.1万亩;培育木本油料种苗0.15万亩,其中培育油用牡丹种苗0.1万亩,文冠果种苗0.05万亩。科技推广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普及标准化、设施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加大在职技术人员新技术培训力度,鼓励技术骨干学习深造、异地交流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加强技术交流。同时,不断强化新型农民技术培训。保障措施
6.1 科学规划
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科学布局,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原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
6.2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设施生产技术,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特色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
6.3 加大绿色有机生产,保障市场畅销
积极提倡统防统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科学施肥,大力生产绿色、有机产品,加强市场调节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优势特色林果产品的市场流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将特色林果产业建设与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内容丰富多样的特色观光林果庄园、农家乐、休闲垂钓中心、民俗观光村等。
参考文献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段俊平撰写的《商南县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2]《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22期高科撰写的《固原市原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第三篇:安阳县山区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安阳县山区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曹栋梁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2期
摘 要:近几年来,安阳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经济林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等措施促使了我县山区经济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柿树、核桃、花椒、苹果、香椿等树种为主的经济林格局,为提高山区群众生活质量,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县山区经济林工作在发展规模、果实品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较大发展潜力。下面就我县山区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发展提出自已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山区 经济林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a)-0205-011 山区经济林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山区经济林总面积5880亩,其中花椒3500亩,苹果360亩,香椿510亩,核桃1200亩,柿树310亩,山桃等其它经济林160亩。从分布上看,善应镇以苹果、香椿为主,马家乡以核桃为主,都里乡以花椒为主,柿树在西部山区6个乡镇都有分布。从发展时间上看,柿树大多数都是以前保留下来的树种,苹果是1995年左右发展的,香椿、花椒、核桃多数是2003年退耕还林栽植的。从产量上看,苹果亩产3800斤,香椿亩产2000斤,花椒亩产480斤,核桃亩产2100斤,柿树亩产2500斤,都已进入了盛果期。山区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目前,我县山区经济林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全面的科学规划。近几年发展的经济林,一是靠退耕还林结合群众意愿发展了少量的核桃、花椒、香椿等经济树种。二是个别群众通过承包零星山地栽植了小面积的经济树种。这两种经济林发展模式都具有面积小,分布零散,形不成规模优势,更不具有经济优势。因此,应尽快制定一个全局性的规划,指导我县山区经济林快速发展。
2.2 集中规模发展不够
目前,我县山区经济林呈零星状分布,没有形成经济林规模发展的局面。经济林发展以村户主,各自为战,县乡没有统一规划,统一栽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不配套,不能对经济林进行有效灌溉,林果产品运输道路不畅通,宣传推销力度小,林果产品形不成自己的品牌,价格低,给当地群众带不来更多的实惠。
2.3 经济林老旧品种多
我县山区经济林品种多数都是2003年以前发展的老旧品种,比如苹果多数是以前的“富士”、“香樵”等品种,香椿有“粗枝香椿”等品种,花椒有“小椒”、“狗椒”等品种,柿树有“盖柿”等品种,核桃有“岭头小核桃”等品种,最近推广的经济林品种几乎上没有。
2.4 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我县对经济林发展投入较小,每年投入仅8万元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我县经济林发展的需要仅够给予山区农民自主发展经济林少量的补助。而山区经济林发展规划区域内亟需大力整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新品种更新换代任务艰巨,专业人才和新技术的培训刻不容还,与山区经济林建设相关的投资需求很大,目前的投资状况远远满足不了山区经济林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
(五)、技术管理水平较低
我县山区经济林技术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没有进行细致的肥水管理,没有进行科学的整形修剪,没有进行适时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没有实施科学的火灾防控措施等等。山区经济林发展规划
3.1 制定经济林发展规划
县委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山区经济林发展,成立山区经济林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山区经济林工作的领导。要投入适当的资金,抽调精干的技术力量,深入山村,仔细调查山区经济林发展历史、乡林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壤、水利等自然资源状况,参考全国山区经济林发展,确定符合乡林实际,符合自然规律又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林品种。充分利用山沟撂荒地、梯田地边等符合植树政策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林。
3.2 整乡整村规模发展
在县乡经济林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大力发展山区的经济林,要集中连片,注重发展经济林沟、经济林带、经济林村、经济林乡镇。土层瘠薄的山间小地要以花椒等耐瘠薄耐干旱的树种为主,荒山中下部土壤深厚的地方,要以核桃、香椿等深根性的树种为主,要注意多建设旱井、水窖、水塘、小型水库等水利设施和电力设施,尽可能满足树木灌溉,确保林果丰产。还要修好林间道路,便于林果产品运输。
3.3 快速发展名优品种
我县要与全国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紧密联系,把全国最新的名优特新经济林品种引进到我县进行驯化培养。下面的经济林树种品种要做为重要对象引进。“中核1号”、“辽核1号”、“香玲”核桃,“嘎啦”、“红将军”、“乔纳金”苹果,“红芽绿香椿”、“红叶椿”香椿,“红玛瑙”、“花山椒”、“大红袍”花椒,“中华巨柿”、“日本甜柿”、“次郎”柿树,“大雪枣”、“胎里红”枣树等树种。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我县要加大对山区经济林建设的投入力度。县乡财政要成为投资主渠道,另外要广开门路,坚持“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深入发动工业、企业、成功人士及社会闲散资金向经济林建设倾斜,形成良好的投资局面。
3.5 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第四篇: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杨东海1刘秋生2邱新华
3(1.宁都县林业局3428002.国营宁都县赖村林场3.宁都县林业局)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宁都县通过促进山林权属流转,争取产业政策扶持,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埠外资金,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等手段发展特色经济林,全县特色经济林呈现出发展速度快,林农从经济林产业收入中增收快的良好发展势头,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
1.1特色经济林发展的基础条件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东径115°40′-116°17′,北纬26°05′-27°08′之间。东邻石城、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永丰县,北毗乐安、宜黄、南丰县。
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3℃,常年绝对低温-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10℃的年活动温5635℃,年降雨量1760mm,无霜期283天,是油茶、果、茶叶、竹等经济林的最适宜生态区域。
宁都县域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赣州第一,江西省第三,其中山地占73%,耕地占10%,水域占4%,概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地面积447余万亩,其中有坡度25℃以下适宜经济林发展的山地80多万亩。
宁都县辖12个乡,12镇,2个国营垦殖场,288个行政村,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93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直接从事经济林种植的农业人口21.5万人,林业总产值43438万元,其中经济林产值23223万元。
宁都交通以公路为主。现有的交通干道有昌厦一级公路和319国道,鹰(潭)瑞(金)汕(头)高速和南(宁)泉(州)两条高速公路已通车。京九铁路、韶赣铁路傍境而过,距瑞金火车站70公里,距兴国火车站80公里。规划中的鹰瑞汕铁路贯穿南北。县城到赣州160公里、南昌310公里、厦门510公里、广州620公里、深圳700公里、珠海780公里。县乡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95%的村级公路已硬化。
1.2特色经济林的发展规模
根据近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县现有各类经济总面积30.9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9%,主要栽培品种为油茶、柑橘类、毛竹、板栗、茶叶、梨等,其他品种栽植规模小。
1.2.1油茶
现有油茶面积6.8万亩(不含散生),占经济林总面积的22.1%,年产茶油342吨。主要分布在大沽、小布、对坊等乡镇。我县已经列入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县,每年将以新造2万、改造2万亩的速度发展。
1.2.2柑橘
现有柑橘山上部分面积12.5万,占经济林总面积的40.5%,栽培品种有脐橙、温州蜜柑、(加工)甜橙、椪柑、南丰蜜桔、甜柚,年产6.3万吨。主要分布在梅江、竹笮、赖村、青塘、田头、长胜、对坊、黄石、固村、固厚、田埠、会同、湛田、石上、安福、东山坝、洛口、钓峰、黄陂等19个乡镇。近年来,在市、县政策的扶持下,正以每年新造1.2万亩、改造0.5万亩的速度发展。
1.2.3毛竹
现有各类竹林7.9万亩,基本为笋、竹两用竹林,占经济林总面积的25.6%,以毛竹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韶、肖田、小布、大沽等乡镇,年产鲜竹笋21.9万吨,产标准竹23.7万根。
1.2.4茶叶
现有茶园山上部分面积1800亩,占经济林总面积的0.6%。主要分布在小布、东韶、大沽等乡镇,年产干茶540吨。其中小布岩等3个品牌多次获全国性评比金奖,高华山茶等5个品牌在省级名优茶获奖;获有机食品论证的茶叶品牌有小布岩、韶琳茶等。
1.2.5其他经济林
现有其他经济林包括板栗3500亩,梨3660亩,桃795亩,核桃143亩,药材156亩,漆树464亩,零星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占经济林总面积的2.8%。板栗主要品种有处署红、毛板红、绍栗和实生板栗,年产160吨;梨主要品种有黄花梨、翠冠、黄金梨等,年产量3000吨;桃主要品种有雨花露、白凤、浏阳四斤桃,年产量1000吨;药材年产15吨。
1.2.6产后销售和加工
全县各类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12家,年总加工能力5万吨,多数为小企业或小作坊,零星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各类仓储企业3家,也是小企业,年总仓储能力2000吨。综合交易市场2个,年交易量较小,经济林产品交易主要以商贩上户收购等分散方式交易。
2经济林发展的主要经验
2.1政策扶持
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对我县的经济林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前几年政府对脐橙产业的扶持,使我县林农发展脐橙的热情高涨,全县脐橙产业发展迅速;近年市、县政府又把加工甜橙和杂交柑橘列入柑橘品种结构调整进行重点扶持,加工甜橙和杂交柑橘又发展很快;省林业厅将我县列入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县后,通过产业发展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迅速掀起了高潮。
2.2品牌战略
在脐橙产业发展上,我县通过脐橙品种选优,擦亮宁都脐橙的品牌。我县出产的脐橙色泽橙红鲜艳、果大皮薄、芳香浓郁、无核味甜、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和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并在国内脐橙品质评比中多次获奖,原国际柑桔学会执行理事、著名国内外柑桔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章文才教授写下了“脐橙数宁都”的赞誉词,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专家戴维斯博士评价“宁都脐橙色泽、品质可以与美国新奇士脐橙相媲美。”****年江西省名优水果评选中,宁都选送的纽荷尔脐橙获脐橙类评比第一名,评为优质水果。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柑桔学会第三次理事会上,宁都产纽荷尔以88.29分获全国脐橙质量评比第一名,一九九九年宁都纽荷尔脐橙获赣州市脐橙质量评比第一名,2002、2003、2004、2005、2007年第1-5届中国•赣州脐橙节脐橙质量评比中均获“赣南脐橙金奖”,是唯一连续五届获此殊荣的县份。
在茶叶产业发展上,通过实施精品茶和有机茶发展战略,创出了小布岩、韶琳茶等在全国有关茶叶评比中获金奖的名茶,通过申报有机茶,又使茶叶品牌擦得更加靓丽,获得更高的市场评价,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2.3扶持龙头企业
我县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特色经济林种植和仓储、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经济林产业。近几年,我县先后引进和扶持了赣州汇峰茶油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赣州市金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先后引进和扶持华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鑫友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翠微实业有限公司、林茂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惠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果业开发和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柑橘等果业产业。
2.4加快山林流转
我县采取促进山林流转,简化经济林发展用地的流程手续,加快山林流转,服务于经济林产业发展。对于用于经济林开发的林地,县、乡两级政府积极促成流转,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先安排交易评估,流转手续快办特办,县林业局优先安排林地清理所需的林木采伐指标。
2.5资金和融资扶持
我县在果业和油茶产业等重点经济林开发上,优先保证县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县林业局积极配合银行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扶持林农、专业户和有关企业开展经济林开发生产。县林业局组织了一支专业精干的林木资源评估队伍,积极配合银行为林农和企业开展林木资源现值评估,为林农、企业和银行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服务。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县的特色经济林发展规模小,经营分散粗放,林农小农经济意识尚未根本改变,缺少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经济林产值占县级GDP的比例小。多数林农将经济林生产视为“副业”,仅满足于从经济林经营中自给或获取补贴家用的小钱,没有科学经营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意识。
3.2资金投入不足
在经济林发展中,不仅建园时的初始投入大,日常的生产经营投入也大,高投入才能换取高回报。但是,多数林农自有资金少,获取银行贷款支持困难,林农缺少资金投入,收成靠天恩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另外,政府在产业服务上也是投入不足,导致经济林产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3.3种植品种单一
全县各类经济林种植普遍存在种植品种单一的问题,油茶、笋用竹等一些经济林良种推广种植率不高,直接导致产品上市集中、单位产量不高,丰产不丰收,经济效益低。由于种植品种单一,加大了病虫害、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对经济林生产的危害风险。
3.4产品仓储和加工能力发展缓慢
近几年,我县的果业、油茶等经济林种植业发展较快,但经济林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贮藏及产品加工能力却发展缓慢。现有仓储和加工企业多数是作坊式小企业,缺少大中型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绝大部分的经济林产品未能得到加工直接流向市场,加上种植品种单一,产品上市集中,产品价格极不稳定,丰产却不能丰收,林农和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没有保障。
3.5科技服务跟不上经济林发展的需要
现在,全县的经济林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上是以县果茶局及乡镇果茶站为主,林业系统在经济林科技指导和产业服务方面基本还是盲点。县果茶局及乡镇果茶站也仅以果业、茶叶开展科技服务。所以,除果业、茶叶外,其他经济林产业的科技服务严重缺位,极不适应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需要。另外,现有的科技服务体系也存在服务方式不灵活,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林农和种植户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少,林农和种植户获取新技术途径较少。
4政策建议
根据我县特色经济林产业规划,至“十二五”期末,全县特色经济林保有面积要达到56.7万亩,规模达到林地总面积的12.7%,累计资金投入7.1亿元;至2020年,全县特色经济林保有面积要达到72.5万亩,规模达到林地总面积的16.2%,累计资金投入4.1亿元。建设任务重,投资规模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和作用,采取强有力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统筹解决好制约经济林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推动全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如期完成。
4.1加大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是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要成为农、林业部门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首要任务。近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县”扶持政策和市、县有关果业开发的扶持政策,集中精力落实好油茶开发计划和果业开发计划二项工程,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和果业。同时,力争将更多的经济林项目列入各级政府的扶持项目工程。
4.2坚持良种化和集约化发展
良种是经济林发展的生命,是关系到经济林经济效益好坏的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林必须坚持良种化,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宣传良种,推广良种。在政府扶持的经济林发展项目上,要用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用良种造林,合理搭配品种,积极推广丰产造林技术,坚持高标准开发,力求高产量高效益。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获取经济林经营效益的最有效途径。要大力组建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方式将分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采取定单方式标准化生产。倡导按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准生产,鼓励更多的经济林产品通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论证,创名优、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4.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大中型种植、仓储和加工企业是经济林产业化的龙头,具有很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在我县的特色经济林十年规划中,必须坚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作为经济林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将龙头企业发展的好坏作为衡量整个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的标志,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宜林山地向大公司、大种植户流转,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埠资金来宁都投资创业。
4.4扩大信贷规模
特色经济林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林农和种植户的自有资金很难承受。政府在按时足额向林农和种植户拨付政策扶助资金,还应向林农和种植户提供更多的低息和贴息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信用社、农行、邮储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为更多的林农和种植户受信,为林权现值抵押贷款提供更便捷的流程手续,让林农和种植户能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经济林生产。
4.5加强科技服务网络建设
在现有的农业、果茶科技服务网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林业部门在经济林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在林业系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以技术推广站和油茶开发办为县级科技服务网络中心,以基层林业工作站为乡镇科技服务网络中心,扶持组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训林业科技人员、农村乡土人才和种植大户,服务和带动广大林农。大力培训管理干部和企业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使经济林产业迈向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经营。
参考资料:
[1]宁都县统计年鉴
[2]宁都县近五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
[3]宁都县2009-2013年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4] 宁都县2011-2020年果业产业发展规划
第五篇:全国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关于开展《全国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调研工作的通知
造经函[2010]39号
河北、山西、福建、浙江、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宁夏、新疆省、自治区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2010年6月,国家林业局以办造字[2010]86号文下发了通知,全面部署《全国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为科学编制《规划》,我司将根据《规划》编制的通知内容组织赴你省(区)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研主要内容
(一)你省(区)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包括省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发展经济林产业的有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主要经济林树种资源、产量、产值及其产品的市场情况;经济林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效益比重;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其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等。
(二)你省(区)对发展特色经济林的主要设想及目标要求。一是确定的发展目标,包括近期目标(2011~2015年)和远期目标(2016~2020年);二是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产业主攻发展方向和主导经济林品种;三是重点建设任务,包括资源培育、加工贮藏体系建设、信息交易平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
(三)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机制、经营模式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安排就业等方面的典型情况。
(四)对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政策建议。包括产业、财政、税收、信贷、投融资、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政策需求。
二、调研分组和时间安排
调研工作由我司负责组织,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省(区、市)林业厅(局)有关人员参加,拟分六个组,即河北、山西组;福建、浙江组;湖北、陕西组;广东、广西组;云南、四川组;宁夏、新疆组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时间为2010年7月中旬~8月上旬。各组具体调研时间及调研组人员名单届时以电话通知。
三、具体要求
(一)调研将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及考察等形式结合进行。请你省(区)林业厅(局)认真搞好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积极配合做好调研工作,并提
前制定出调研方案,安排好调研路线。原则上每省(区)安排调研2~3个重点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安排2-3个考察现场,选择调研的重点县和现场要具有典型代表性。组织召开的座谈会要有计财、造林、林政、科研、设计等有关单位人员参加。
(二)请你省(区)按照《经济林规划调研资料收集清单》(见附件)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关文字和电子文档资料,包括省级、县级材料及考察现场的典型材料。各种资料要实事求是,内容全面,数据准确;既要全面总结成效经验,又要深入分析差距和问题,提出具体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三)请各调研组于2010年8月15日前提交调研报告。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刘道平
电话:010-84238508 ***
信箱:liudaoping@126.com2、联系人: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刘德晶
电话:010-84238054 ***
信箱:dejing-liu@263.net
附件:经济林规划调研资料收集清单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
经济林规划调研资料收集清单
一、调研区域省(区)政府及县级政府关于发展经济林产业的相关政策、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等材料;
二、调研区域省(区)及所选重点县的经济林产业发展概况,包括主要经济林树种面积、产量、产值等;在发展经济林产业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调研区域省(区)及所选重点县当前发展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及其产品的市场情况;
四、调研区域省(区)及所选重点县在发展经济林产业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发展模式情况;
五、营造林(新造和低改)技术经济指标:主栽树种、造林密度、苗木规格,各类苗木价格、工日价、水价、肥料(农家肥、化肥)价格、森防药物价格等;
六、调研区域省(区)对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其他等。
七、经济林产业建设成功的典型案例:
(一)经济林强县富民的典型;
(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典型经验;
(三)科技兴林成效显著的典型;
(四)经济林产业运行机制,经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