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创新工作机制
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城郊结合部,随着经济发展,外来人员众多,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2009年以来,区卫生局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职能前移、属地管理、区街联动、条块结合”的打击非法行医模式,全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2009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区综治办、公安、卫生、药监、工商、人口与计划生育、市容、文化等单位“一把手”以及10个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员的“打非”领导小组。2012年8月份,区政府办公室专题印发了《栖霞区打击非法行医“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同时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被列入区安委会对各街道的安全生产主要工作月度考评,实行了每月打分考核、通报和问责的机制。区卫生局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每年安排专项整治经费10万元,为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资金保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全区一直保持着打非工作的高压态势。
二、落实监管职能,创新工作方法
区卫生局一方面突出重点,强化有证医疗机构的监管。一方面突破难点,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在全区建立了非法行医监测哨点46个,把非法行医纳入卫生监督协管和各街道网格化管理范围,对无证行医的黑诊所建立了基本名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2013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公示制度,2014年9月1日在全市又率先制定出台了《栖霞区打击非法行医投诉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对举报非法行医行为的举报者,经查实后给予100至2000元人民币的奖励。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取缔,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区卫生局印制了“打击非法行医宣传手册”和宣传画报,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卫生监督所网站、各单位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宣传,积极营造专项整治氛围;二是通过会议、培训班等形式,使医疗机构负责人认识了解非法行医的类型及其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打击非法行医的工作安排和决心,从而提高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和合法经营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广场宣传、卫生监督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切实提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今年以来,我们共开展广场、社区宣传活动18次,发放宣传材料1100份,省、市、区电视台报道打非工作3次,其他各类宣传培训10次。通过宣传,不断增强了街道、社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经营意识,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四、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司法衔接
一是加强部门配合,联合执法,形成打击合力。二是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积极查处投诉举报,对群众举报和日常监督查检中发现的非法行医,一个不漏,有案必查。三是对涉嫌非法行医罪的,符合移交条件,坚决移交,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以来,共开展了15次集中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其中和街道、公安、工商、药监、市容、街道等部门联合执法3次,依法取缔非法诊所21户次,没收药品、器械价值4000多元。一起案件及时移交司法机关,非法行医者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通过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力地震慑了非法行医行为。
下一步,区卫生局将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有奖举报制、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公示制和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完善非法行医监测哨点建设,引进社会监督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律,真正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保障我区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不断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水平。
第二篇:创新机制 积极作为-雨润集团
创新机制 积极作为 把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做得深入人心 雨润集团是一家集食品、物流、百货、旅游和房地产等产业于一体的中国500强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下属子(分)公司分布于江苏、安徽、北京等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达一百八十多家,员工总数达6万余人。2009年实现销售总额450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65位、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第1位。多年来,该集团针对企业飞速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服务保障作用,保持了企业的高度稳定和经营指标的快速增长。集团党委2006年被南京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被南京市建邺区评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同时,还先后被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和江苏省省委副书记王国生同志确定为党建工作联系点。
一、明确定位,毫不动摇的把党组织建在员工的利益上
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是在非行政权力支撑下开展的,其工作机制不同于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因此,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就要找准企业党建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点,努力探索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这样党组织才能在非公企业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党章》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是对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如何定位的科学阐述,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根本指针。因此,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基层党员的呼唤,更是企业广大员工的心声。早在企业创立之初,雨润集团就如何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促进企业快速稳步发展等问题认真思索,寻求建党。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1997年,经上级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雨润党支部,从此雨润党建工作正式展开。2002年9月,雨润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原先8个党小组分为4个党支部;2005年12月,在市、区委组织部和沙洲街道工委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下,雨润集团党委正式成立,由此也开创了建邺区在大型非公企业中成立党委的先河。集团党委成立后,积极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上下一心,立足民营企业的工作环境,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党员人数方面,2005年集团党委刚成立时只有100多名党员,经过五年的发展,截至目前,集团党员总数达6000多名,其中,公司高层班子中党员占比60%,中层管理班子中党员占比78%。在组织机构方面,进一步健全了党委组织机构,集团党委有书记、副书记各1名,委员7名。下辖5个党总支,76个基层党支部(含56个子公司党支部)。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集团党委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也在不断加强。
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集团党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针对党建工作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广大员工服务,党组织和党员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好的促进企业经营等党建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讨论,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党政交融、化虚为实。在设立组织结构时,党委征求董事会的意见,认为党委组织结构与行政组织结构应有效对接,党务工作与行政职务双兼较为符合企业实际。一是有利于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的密切结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有利于党的各项政策、制度在企业经营运行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三是解决党务工作者自身发展问题,双兼机制使党务工作者有机会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提高了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促使党务工作者成为综合素质高的经营管理者。雨润食品董事会成员中党员占57.1%,支部委员占部门班子成员的70%以上。双兼机制的落实,使雨润党建化虚为实,从而达到切实发挥了作用,促进了经营的目的。
(二)双优双培、强化激励。“党员确实是精英,党员在雨润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董事局主席祝义材先生感慨的说。正因为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股东及董事会的认可,所以,党委提出要将优秀的员工推荐培养为党员,推荐培养优秀的党员到关键经营管理岗位任职的想法得到董事会的大力支持。公司明确规定人力资源部在员工招聘时党员优先录用,干部培养与选拔时党员优先选聘。这些做法使得党对人才的领导落到了实处,也得到企业、党员、广大员工的积极认同和拥护。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有100多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近三年来,我们发展党员11名,企业选拔的总经理级党员干部26人,科级干部134人。
(三)三会三台,紧贴经营。党委通过实践探索,在党建工作“三会一课”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会三台”制度,即将党小组会开成建言献策会、支委会开成问题解决会、党员大会开成经验分享会,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汇集党员意见建议,研究解决方案,问题解决后,再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让作出贡献的党员现身说法、交流经验,以激励当事人、促进其他人,这样就使得党的各类会议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党支部成为党员议事的平台、解决问题的后台、促进经营的舞台。党建工作的内容更加充实、对企业经营的促进作用更加有效。
三、关注经营,找准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
党组织只有充分发挥作用,用实际工作效果提升形象,才会赢得企业主、党员和员工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才会使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为企业所需要、为企业主所认同、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党组织的地位也才会得到真正认同和提高。雨润集团党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努力寻找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在人才、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人才方面。党委始终坚持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经营骨干,把优秀的员工发展成为党员。这些年来公司发展很快,急需大量人才。而我们的党员队伍就是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党委不断地物色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党员,及时推荐给管理层,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经过多
年努力,一大批党员凭实力进入了公司各级领导岗位。现在的集团公司,董事会5个董事中有3个是党员,各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70%以上是党员。在党委建议推动下,公司实行了“优进后退、岗变薪变”机制,促进干部队伍良性流动;提出了人才“七个选择法”,形成人才管理机制;举办了北大EMBA班、南大MBA高级研修班以及生产、营销、人事等专业培训班,全面提升党员、人才队伍素质;实施了星级技工评定制度,为企业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关键岗位技术人才。
(二)技术方面。以技术部总经理、党员干部徐宝才为牵头人,成立了党员攻关小组,先后完成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肉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肉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室两站三中心”建设;并在生猪品种的改良和繁育、生物技术改善猪肉品质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13项专利、成功发布6项国家标准,仅去年就上市新品427个。目前技术部党支部有党员10名,有 7人是技术骨干,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质量管理方面,专门成立品管党支部。生鲜党总支第三支部书记、生鲜品管部总经理闵成军提出了“质量管理不单是为企业的前途负责,更是为社会负责”的口号,要求生鲜品管部的党员、群众都要做坚守责任、坚持原则的模范,切实贯彻“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理念,将“三不许、四不放过、五不让步”落实在严格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在他的带领下,生鲜品管支部制定出了具有雨润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企业中得到良好运行,09年先后有3起质量管理卷案例被《南京质量》选为范例。
四、服务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劳动关系不和谐也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雨润集团以党建带工建,把党要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理念转化为集团党委要为全体员工服务的党建理念,不断规范和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法,为企业发展构建了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
(一)实施“员工关爱工程”。为缩短劳动时间,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生产流程优化,后勤部门主动将盒饭送到一线员工手中,使他们每天实际工作时间缩短了一个小时。为改善员工生活,公司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给高温车间员工寝室添置空调机、电视机、新建篮球场、添置乒乓球台等生活娱乐用品,极大地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为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党委建立了“谈心谈话制度”,规定党委、总支、支部定期分层与党员谈话,每个党员每周至少与三名普通员工谈心谈话一次,做到谈话100%覆盖,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及时消除了部分员工的思想疑虑,努力营造了企业和谐发展氛围。
(二)完善全员培训机制。在员工教育上,集团党委把党的“三会一课”和公司的员工培训相结合,党员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章、党的知识,还要带头学习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企业
文化和管理制度。在员工培训上,在集团党委的倡议和牵头下,推行了“432”和“321”的人才培训方法,对总部部门经理级管理干部、科级管理干部、一般员工每年的授课、听课和自学课时提出明确要求,党员参加“432”和“321”的课时可算作党课课时,凡不涉及党的机密的 “三会一课”都向非党员群众开放,使集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2006年,集团被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评为“中国教育企业百强”单位。为了更好的开展培训工作,在集团党委的指导下,雨润学院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一期学员已于本月7日正式开学,标志着集团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三)建立“员工互助基金”。党组织从关心员工生产生活入手,做到员工喜事难事必访、重大疾病必访、遇到困难必访,及时送上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党委成立以来,党组织联合工会先后进行了18次募捐,共为困难职工募集捐款近170万元。为建立困难职工长效帮扶机制,2007年5月,集团党委又联合工会,发起成立了员工互助基金,以集团拨款和工会会费为基金来源,集团董事长祝义才亲自担任基金委员会主任。2007年,集团一次性投入启动资金10万元,并计划每年补充性投入10万-20万元,帮助因重大疾病、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员工,这一举措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塑造文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潜移默化于企业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反哺企业发展。
(一)精心培育文化内涵。自企业创立至今,集团党组织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的企业文化,建立了“真诚如雨润万家”的企业核心理念,“诚信勤敏、谦学艰毅”的企业精神,“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企业价值观。这些口号不仅被写入《员工手册》、《管理干部手册》,在公司中广为学习,还作为考核标准,在文明员工、优秀干部等考核评比中严格执行。去年底,公司开展大生产活动,生产一部15名党员主动成立“共产党员突击队”,每天身穿印有党徽的工作服志愿加班2小时;在他们的带动下,各部门纷纷成立以党员为主体的攻关组和后援队,加班加点搞生产、抓销售。生产部总经理王家钧深有感触地说“党员成了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在企业文化的具体建设中,集团党委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集团党委认真开展了党员示范岗、群众监督岗评比等主题活动,并组织开展了创新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广大员工加强“创新、创造、创业”的三项创新能力建设。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活动中,集团党委又在全体员工中提出了“两个务必、三个保持、四个不许”的行为规范和工作要求。
(三)积极拓展文化外延。2006年7月,集团与南京市73911部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开创了全省民营企业与军队携手共建、共谋发展的先河。2009年4月,成立了“雨润集团
拥军培训基地”,为退役士兵、部队随军家属、转业复员干部(士官)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介绍推荐愿意在雨润集团就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士官)、退役士兵、部队随军家属上岗就业,为驻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集团还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优势,创办了《雨润人》企业内刊,开设了“学党章、知荣辱、促和谐”专栏,宣传先进典型。在雨润,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主流,2009年集团评出的优秀员工中,党员占到了35%。
以上几点雨润集团开展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我们得到了四点启示。一是领导重视、企业家支持是前提。雨润集团是市、区委书记的党建工作联系点,他们多次走访调研企业党建,提出明确要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雨润董事长祝义才对企业党建工作十分关注,对企业党组织人、财、物给予充分保证。二是发挥作用、有为有位是关键。集团党委坚持围绕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发展,通过努力工作促进非公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维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从而得到了企业家的理解和支持,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和拥护。三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保证。集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设立“雨润心晴室”、员工互助基金等诸多举措,在团结员工中彰显凝聚力,在发挥党员作用中体现战斗力,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凸现创造力。四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根本。集团党委坚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反复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在参与企业决策、选人用人等方面,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渠道和途径,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良性发展的新路子。雨润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完全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集团董事长祝义材曾经深情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雨润’就没有这么好的今天”。从创业之初的办厂、招工、开发新产品,到后来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低成本扩张,直至企业成功上市,雨润迈出的每一个关键步伐,抓住的每一次发展机遇,都是党的政策引导。是党为民营企业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虽然集团董事长祝义材先生本人不是中共党员,但他认同党的理念,并一直怀着对党、对社会的感恩心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因此,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雨润集团的党建工作也走在了民营企业的前列。雨润集团开创的先进的非公企业党建新模式,得到了全国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和许多民营企业的学习借鉴。
第三篇: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完善创新,是激发生产经营活力、保障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之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和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农业部门的重大任务。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扩大登记试点范围,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深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确保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遏制土地经营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调解仲裁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扶持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快建立部门联合评定发布示范社机制,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落实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支持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
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方向是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总体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
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是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在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使公益性服务机构真正做到全覆盖、有保障,切实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关键是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着力点是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多种形式、便捷有效的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通过探索服务模式、总结典型经验、树立推介典型、研究扶持政策,从基层入手务实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四是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神圣权利,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根本体现,也是农民进退有据的重要保障。要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障农民对集体资源和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示范县先进经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加大农村审计监督力度。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
(来源:农民日报评论员)
第四篇:创新工作机制
**镇创新工作机制
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一是优化服务窗口设置,拓宽项目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提高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便民服务事项,统一受理,全程代办。同时,开辟和拓宽项目建设联系的绿色通道,设立服务项目建设的专线电话和电子信箱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二是强化高效优质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严格按照承诺的时限予以办理,做到能一次办成的决不让服务对象跑第二次,能今天办成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完善全程代办制,做到专人负责、优先办理、特事特办,切实增强服务窗口办事效能。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理时间,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全面推行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信息反馈制等,并在政务公开栏等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对特殊人群实行专责专办,做到专人负责、跟踪服务,优先办理、特事特办。
第五篇: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创立工作载体,创建和谐家园
淮阴路居民区党支部 张龙云
新泾镇淮阴路居民区是一个综合性居民住宅区,管辖10个小区,有常住居民1608户,社区党员130人,在职党员200余人。自从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居民区党支部按照区委和镇党委的要求,确定了以“扬党的旗帜、展党员风采、促和谐家园”的争创主题,以“四个结合”为着力点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同时,按照争创活动的目标责任,党支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签署了党员公开承诺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强化队伍战斗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创先争优,就是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居民区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群策群力,把机制创新作为体现党组织先进性的切入点,以楼组党建工作制、见习主任负责制、党建联合工作制三大机制和大众论坛这一有效载体,促进居民区党建工作的实效、高效、长效。
1.推进楼组党建工作制
党支部以楼组党建为载体,制定了“八个一”的楼组党建工作方案并不断在时间中深化拓展,把开创创先争优活动与楼组党建相结合,推动社区党员在社区大五代中争先锋、做表率、展风采、做贡献,以和谐楼组拖动和谐社区建设。随着都组党建的不断深化,在职和退休党员在社区中亮身份、亮责任、亮特长。今年,居民区党支部向党员发放了102张征询表,邀请党员们自主选择为民服务的项目,共有95名党员选择了18个项目,除长期卧病的老党员之外,党员参与率打到了93%。
2.坚持见习主任负责制
将条线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送上后备干部培养的“快车道”,通过6年来的坚持实践,有效提升居民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夯实社区干部队伍基础。
3.加强党建联动工作制
党支部长期坚持与社区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问题共解,通过发挥社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各方优势,多次化解了“村改居”小区居民的上访矛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创办“大众论坛”
党支部为了深化“一居一特”建设,于2005年探索成立了“大众论坛”。“大众论坛”是淮阴路居民区推进民主自治建设的一个平台,以“大众论坛大家添,人人出力建和谐”为主旨,以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协商对话等形式,邀请社区各类群体共同参与,共商共治小区事务。迄今已举办了十几期论坛,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居民区各利益群体通过大众论坛逐渐消除隔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减少了小区不和谐因素,起到了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效果,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二.搭建平台,激发党员责任感,提升小区和谐程度
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新形式下的新要求,居民区党支部不断探索怎样才能通过更好地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党的形象。为此,党支部开展了专题会议,邀请了部分社区党员、社区骨干围绕“如何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议题进行交流。党员们积极建议:“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宗旨意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多做一些便民利民的事。同时,也希望党组织在搭建平台,给党员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发挥党员带头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党支部在聆听了党员们的心声后,把为党员搭建平台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重点,经过认真的探索和研究,从居民的需求和党员的实际出发,先后创立了党员服务站,“心声”调解工作室、“烛光”育苗驿站和“云之鹊”健康辅导站四大工作站,以有效的工作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