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
论法医学的意义
一直对刑侦类小说和影视作品很感兴趣,所以本学期看到有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的选修课时便不犹豫地选修了本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这个学期里,老师幽默的而不乏知性美的教学让我掌握了一些法医学的知识,也对那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发现了影视作品中的一些错误,同时对法医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我将在此讨论一下法医学的意义。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又相当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关问题。这包括受理杀人、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为制定死亡判定、脏器移植、现代生殖技术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法律提供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一贯坚持“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从而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 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法医学鉴定结论作为各种诉讼活动中重要的科学证据,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等案件的侦查、审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检验来发现传染病,进行中毒和灾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处理。法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活体、尸体)和物。法医学的研究方法有医学的、生物学的、化学的和物理学的四类。而其涉及的内容有死亡与尸体现象检验,各种机械性窒息的发生机制、征象、后果和检验方法,机械性损伤的分类、形成机制,各种猝死与自杀、他杀引起的突然死亡,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工作中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法医人类学的个人识别等。
其中我认为意义最重大的就是法医学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从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呈现的侦破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经常有些案件,由于罪犯时供时翻或有许多种口供而无法辨真伪,最后经法医鉴定而得到解决。法医学在案件侦破中的意义有:
一、通过现场勘查可以明确确定案件的性质。
法医学为澄清案情,判明案件性质提供科学依据。犯罪现场是保存、反映实施犯罪的作案过程,手段及其结果最直接最客观的场所。案件定性在案件侦查阶段决定着侦查方向,定性准确能够是案件顺利侦破,否则就难以破案,甚至形成冤假错案。有些案件在侦查初始阶段性质不明确,必须通过细致的现场勘查看确认。在犯罪现场中发现血痕、尸体,认真观察其分布形态,可以确定是否是刑事案件、自杀他杀,通过对现场血迹、尸体分布形态特点、分布规律仔细勘察,会发现受害人与作案人及作案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的确定案件性质。有时候,通过对现场的血迹、血量分析,可以确定作案人杀人并移尸灭迹,为寻找尸源、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线索,为最终案件的破获赢得战机。运用法医学的技术,能够再现作案的情况,进而能够对整个案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对案件的客观分析和正确判断能够正确制定侦查方案和举措,正确的侦查方案和举措对对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对犯罪现场痕迹的分析和检验,为一些犯罪现场的重现提供不可替代的依据。
犯罪现场重建是通过犯罪现场分析、物证检验和现场实验来确定案件性质和再现犯罪行为过程的的一种方法,它是对现场相关信息的系统研究和逻辑推理的过程。通过现场重现,能够印证现场分析意见中对案件的性质、作案过程的假设和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犯罪的现场当中,血迹作为最为常见的痕迹物证,它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在一些凶杀案件中,血迹不是被害人的就是作案人的,且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因为血迹的特殊性质,现场可能会有血指纹和血足迹的,这必然体现了作案人或受害人的活动痕迹。通过对尸体的检验,我们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判断死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推断和认定致伤物、推断损伤时间等,因此,法医学在犯罪现场的重建过程中发挥着其他物证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点状血迹的形态、面积的大小以及尸体的关系,可以重现血迹的部位及流血人的行为状态。可见,法医学对于案件现场的重建是多么的重要。
三、现场痕迹的发现提取为证明案件的第一现场提供重要的证据。犯罪第一现场的发现对一些凶杀案特别是碎尸抛尸案件的侦破起决定性的作用。碎尸案件往往都是熟人作案,且碎尸地点选择在居住地或隐蔽场所,抛尸地点却很远,寻找作案第一现场成为破案的关键。深入现场第一线,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则有利于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有利于对痕迹、物证发生和存在特点形式的观察、分析、研究和利用,有利于通过法医对物证的检验鉴定,有利于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解决分析检验和同一认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运用法医学,可以再现犯罪嫌疑人处理过后的犯罪现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
四、某些现场痕迹的分析检验为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可靠的证据。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DNA技术的进步,为犯罪现场中遗留的生物检材进行统一认定提供了高科技的保障。生物检材又称生物证据,主要是血液、精斑、毛发、体液和有组织快、骨、牙及其其他样本。如能找到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的留下的生物检材,我们就可以经过不同的方法提取DNA进行同一认定,这样就能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成为定案的依据。法医学也是门技术工作,法医学通过对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的鉴定、记录,可以为串并案件提供可靠依据,对作案人实施多次强奸杀人等大案要案的侦破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同一认定,否定犯罪嫌疑人,为破案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把目标直接锁定作案人。
由此可见,法医学在在侦查破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些凶杀案件和有血迹的现场,它不仅能够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而且还包含了比其他物证更多的案件信息。在伤害案件中,通过对法医学的应用,为案件提供客观事实证据,为案件的最终侦破提供最充分的证据。但有时候法医学使用不当也将会使不法分子逍遥法外,比如在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辛普森杀妻案,因为警察的操作不当,使辛普森的律师团队能利用法医学知识为其辩护,最后让其逍遥法外。所以现场勘查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去分析研究现场,让法医学更好的为侦查破案服务。
第二篇:Fslyvo法医与侦破--现代法医学的发展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法医与侦破
希特勒、杨虎城、汉斯--现代法医学的发展
作者:青宝、未闻、赖善明
美国有一位叫汉斯的资本家来我国做生意,他在从西安乘飞机到长沙的飞行途中由于飞机坠毁而使其尸体外表高度烧伤,面貌和指纹等确定人身识别的特征全都被烧坏了,当然就更没有留下其他如名片、证件等证明身份的东西了,好不容易发现了他的颈部上有一项链,项链连接一枚十字架。仅凭这个带着十字架的项链,当然是不足证明这具尸体就是汉斯的尸体的。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国家的新闻报纸以为时机到了,得到了口实,开始对我国进行诽谤和诬蔑。为了弄清事实,得到证据,我国法医工作者经经过对尸体的牙齿进行全面鉴定,结果与美国外交部提出的汉斯档案所记载的特征完全一致。至此,才证实了这具尸体确是汉斯的尸体,死者家属也才认领了尸体,从而平息了国外新闻报纸对我国的诽谤热潮。
这是运用新兴的法医齿科学解决实际鉴定问题的一个实例。相传,希特勒的尸体经过焚烧后,也是通过牙齿鉴定,从而认定了希特勒的尸体的;杨虎城将军被暗害后,也是由在杨将军生前为杨将军看过牙病,并精心为杨将军安装过一颗假牙的医生,对严重腐败的尸体进行牙齿鉴定,才确认出杨将军的尸体。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具有很强的抗腐败和抗毁坏能力,在尸体高度腐败、严重烧伤的时候,它仍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因此,在法医鉴定的实践中,人们便经常运用牙齿来进行人身识别,认定死者是谁。法医齿科学就是将牙齿运用于法医鉴定,以进行人身识别的一门新兴的法医分支科学。
法医学是运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立法和司法中有关暴力死亡等各类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暴力引起的人体伤亡的规律、特点和检验技术,鉴定涉及诉讼的尸体、活体和有关物证、书证、研究中毒事件的性质和发生原因,提供解救和预防措施,为揭露和证实犯罪,处理某些民事案件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鉴定实践活动和对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分折研究,促进医疗事业和医学的发展,是同杀人、投毒、伤害、强奸等重大刑事罪犯作斗争的重要技术手段。法医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就其主要的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①确定死亡,研究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为确定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服务。
②研究各种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理、征象、后果和检验方法。
③研究各种机械性窒息的机理、征象和检验技术。
④研究各种高温、低温、电流、放射性物质、气压改变等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一、【干尸】
干尸多开始自手、脚、头面等露出部分,然后逐渐发展到全身,包括内脏。干燥后的尸体的皮肤及软组织干燥收缩,呈淡褐色乃至黑色,硬如皮革。全身器官也干燥缩小,颜色变成暗褐色或褐色,全身体积缩小,体重减轻70%以上。脱水瘦弱的幼儿,最容易形成干尸。干尸能长久保存损伤及个人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的法医学和人类学意义。
二、【尸蜡】
尸体长期处于水中或埋葬在空气不足而湿润的土壤里,由于空气不充足,限制了腐败细菌的繁殖,腐败进展缓慢,同时体内水分浸入皮下,皮下脂肪逐渐分解为酸脂和甘油,甘油溶于水中流失,脂酸则与水中的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发生皂化生成脂酸盐,脂酸盐形如石蜡,难溶于水而使尸体固定保存下来。这种尸体现象称为尸蜡。
尸蜡先在皮下脂肪组织形成,而后扩延到其他脂肪组织。成人尸体在1~1.5年期间,可完全形成尸蜡,婴尸6~7月即可形成。从发现的尸蜡实例中,全身尸蜡少见,大多数是尸体的一部分形成尸蜡。一个成年人的肢体形成尸蜡,至少需要6~7个月的时间。
在法医学上,单凭尸蜡不能准确判断死亡时间。但是,尸蜡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存尸你上的伤痕、系沟、鸡皮疙瘩和生理、病理特征,这对于识别死者和揭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三、【泥炭鞣尸】
尸体在酸性的沼泽或土壤中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这种尸体现象称为泥炭鞣尸。这种尸体的皮肤鞣化呈暗色,致密如鞣皮,脏器及肌肉脱水,体积高度缩小,部分蛋白质溶去,骨骼、牙齿因脱钙而变软,容易曲折和切开。这种尸体可长期保存数百年甚至更久。西北欧一带至今己发现约2000年前的泥炭尸体100具。1952年,丹麦掘出一具30余岁男性尸体,据各种技术鉴定和分析,约系2000年前即古罗马铁器时代死亡的。该尸的全尸裸露、nt:34;line-height:150%">为了找到杀人现场,尽快破案,侦查人员一方面对王连生的住宅采取侦查措施,另一方面把王叫到派出所,以询问米秀荣走失情况为由,对其进行正面审查。
与蒋杏芬一同到王连生家直接观察的同志,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强烈的腥气味,问蒋杏芬是怎么一回事,她也说不清楚。进一步观察发现屋内墙壁上,地板上和厕所内的地上,都有血迹,并在厕所的水箱内发现一双带血的女人鞋,经蒋杏芬辨认,不是她家的。又在床上查出米秀荣的上肢。屋内的立柜锁着,据蒋杏芬讲,钥匙在王连生手里,经取钥匙打开立柜,查出两条大腿,上衣、腰带以及带有血迹的菜刀、剪刀、教练手榴弹等凶器。
王连生到派出所时,开始是故作镇静,再三表白米秀荣走失后,他是如何着急,又如何诚心诚意地寻找。后来在大量证据面前,不得不供认犯罪的全部事实。
原来,9月3日下午5时左右,王连生骑车去学校开会,行至牛街南口遇见学生孟祥浩和米秀荣,当即起了诱奸米的歹意。他便推车尾随孟、米,见二人分手,就追上米秀荣,以叫米帮助填写“家长通知书”为借口,将米骗至他家四楼宿舍,进门后要动手奸污,因米呼喊、反抗,并咬伤他的中指,遂对米进行勒、掐和用教练手榴弹打击头部致死。奸尸后,将尸体藏于床下,锁好门,到学校过团组织生活,会后又回来奸尸两次。第二天,为了消尸灭迹,以查米下落为名,向学校请假,回家用菜刀、剪刀将米的尸体分解后,用蜡光纸、报纸、塑料桌布包好下躯干部分,又用死者裤衩包好人头,装入塑料食品袋内,把两个包放在一个大手提包内,7日带手提包雇出租汽车,将米的头和下躯干抛入昆明湖。后来又将内脏扔到永定门火车站厕所,被水冲进下水道。其余部分准备陆续扔到昆明湖,未及处理完即被拘留。
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碎尸或尸体离断,是指把人杀害以后,再将尸体分解成数段的情形。凶手杀人碎尸,通常是为了毁灭证据,逃避法律制裁。此外,车辆碾压,尤其是火车、矿车等铁轮或钢轮车碾过,以及爆炸伤害、飞机失事、高空坠落等也可能造成肢体离断。在杀人碎尸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尸体离断的案件中,除按照一般检验程序和无名尸体的检验方法进行尸体检验外,还应特别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将尸体按照人体解剖位置排列,观察相同部位有无重复,两侧是否对称;断离部位是否连续,断离能否吻合;各个尸块的新鲜程度或腐败程度是否一致;皮肤的色泽、弹性及皮下脂肪的丰满程度是否一致;其血型、性别是否相同等等。进行种属鉴定以及个人识别鉴定,认定各个尸块是否为同一具尸体。
第二,在个人识别上,要检验记录尸体的生理、病理特征,从尸块推断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血型、皮肤纹理(尤其是指纹)、容貌及其他个人特征,以及职业等。
第三,根据尸体伤痕情况,判明死因和罪犯的杀人手段;同时详细检验尸块断离的位置和特征,判明罪犯碎尸的方法和碎尸工具的种类,罪犯是否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懂得肢解尸体的简便方法,从而推断罪犯的职业特点。
第四,仔细检验尸块包装物、粘附物的性状、类别、特殊记号和其他特征,推断碎尸现场应该具备的条件和地区范围。
第五,推测死亡时间。法医学推测死亡时间主要是依据尸体现象的变化来进行的。碎尸案件中由于尸体各部位所处的条件未必相同,发观时间亦常有先后之别,因此尸体各部位的变化常不一致,检验时应当加以注意。若尸体腐败已成巨人观,容貌难以辨认,则宜在面部切数个小孔,使腐败气体排出,并将青绿色硫化血红蛋白充分洗去后,浸以防腐剂12小时,待腐败气体除去后,便可恢复原状,以利于观察和进行个人识别。
第六,碎尸案件的死因判定往往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但只要认真细致地检查,也是可能查明的,如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脏器损伤、索沟、扼痕及毒物。
第三篇:法医司法鉴定案例选
法医司法鉴定案例选
司法鉴定是“辨证据真伪”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所产生的鉴定意见,即科学证据是提高事实认定准确性的重要凭依,法医司法鉴定案例选。出具鉴定意见除了符合科学性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一定的规格或形式要求。印次,优秀司法鉴定文书的评选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在促进司法鉴定文书制作规范化、促进鉴定人提高鉴定文书质量的同时,也将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提高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司法鉴定是一种运用科学技术为诉讼活动提供技术保障和专业服务的司法证明活动。科学性是司法鉴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科学性的保障则依赖于科学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本公司本着“一流的产品质量、最优化的配置方案、完善的售后服务及支持”的企业文化,已成功地为多家公安、检察、法院和司法系统鉴定机构配备了DNA法医实验室、电子物证实验室、痕迹物证实验室和文检实验室等,从而为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提供设备和技术保障。
《司法鉴定案例研究:首届“鼎永杯”优秀司法鉴定文书精逊主要内容:科学研究以文献资料、实验和调查数据为基础,“证据科学资料案例丛书”试图为证据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这有利于改变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局面,促进研究质量的提高。证据科学以证据为研究对象,研究证据采集、鉴定技术以及案件事实认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旨在解决司法实践面临的重大证据问题,破解事实认定的千古难题。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证据科学研究的资料、案例、数据建设工作尤为重要。
编辑推荐
《司法鉴定案例研究:首届“鼎永杯”优秀司法鉴定文书精逊为证据科学资料案例丛书之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司法鉴定意见与案例研究
首届“鼎永杯”优秀司法鉴定文书评选综述——兼论法医学鉴定文书规范
司法鉴定意见问题研究
法医病理学鉴定意见问题探讨
法医病理学检查技术综合应用探讨
法医病理学鉴定中辅助检验的合理运用
法医临床学鉴定意见问题研究
医疗过失鉴定文书规范研究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问题研究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文书规范研究
法医物证学鉴定意见讨论
23例文书的分析
法医毒物鉴定报告规范研究
文件检验鉴定文书规范研究
选录:关于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现状的几点思考——从鉴定人出庭率低说起
第二部分 获奖司法鉴定文书精选
一等奖鉴定文书
二等奖鉴定文书
三等奖鉴定文书
优秀奖鉴定文书
北京鼎永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序言
“证据科学资料案例丛书”与“证据科学文库”、“证据科学译丛”并列,是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研究院)编辑的三大丛书之一,司法鉴定《法医司法鉴定案例选》。“三大丛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三个系列。其中,“证据科学文库”主要以提升学术水平、推出学术精品和学术新人为目标,出版国内外证据科学研究学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证据科学译丛”侧重“他山之石”的借鉴,翻译介绍国外证据科学名著。“证据科学资料案例丛书”侧重科学研究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的编纂、整理和利用,加强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工具书、数据库和案例库等建设。“三大丛书”虽各有侧重,但均以“辨证据真伪、铸法治基石”为宗旨,试图为推动证据科学的发展和促进司法公正作出贡献。
科学研究以文献资料、实验和调查数据为基础,“证据科学资料案例丛书”试图为证据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这有利于改变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局面,促进研究质量的提高。
证据科学以证据为研究对象,研究证据采集、鉴定技术以及案件事实认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旨在解决司法实践面临的重大证据问题,破解事实认定的千古难题。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证据科学研究的资料、案例、数据建设工作尤为重要。
文摘
对定性的结果容易忽略的是具有重要价值的阴性结果,鉴定人可能认为没有意义就没有记录和放人鉴定文书中,但审查报告的人员会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鉴定人根本就没有查,第二种是查了没有记录。不管哪一类原因,都可能会导致鉴定文书无效而不被采纳。
对定量的结果容易存在的问题是,应当是量化的结果但表述采用其他形式或者根本无法看出鉴定人是否进行了量化检查/检验。例如,肢体关节活动障碍的表述,在356份法医临床鉴定文书中涉及肢体和关节损伤的为lll份(31.3%),而在111份中直接以测量所得的度数来表述的占56%,以功能障碍丧失程度(大部分、部分;轻度、重度)表述的占44%。显然,用通过测量获得的度数表述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关节活动情况,并能够复现功能丧失比例的计算,而采用功能障碍的方式表述则显得主观性太强,也无法复现计算过程。因此,在涉及肢体、脊柱骨关节损伤时,应以度数来表述关节活动丧失情况,摒弃直接以功能障碍程度分级来表述。2.结果完整性检验结果完整性,当需要确认某项指标时,应在综合分析检验/检查规定全部项目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作出准确判断。比如,视力水平的认定,某伤者左眼受到拳击后视力明显下降,伤后2个月检查主观视力为0.2,矫正不提高。这时能否直接认定该伤者视力为0.2呢?显然不能,单纯查视力对本案来讲是不够的,还应包括眼前节、眼底检查和伪盲检查,视上述检查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使用相对客观的方法判断视力水平。再如,颅脑重型损伤评残分析,如果仅检查肢体肌力、感觉,而忽视精神、智能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完整的。在356份法医临床鉴定文书中,涉及重型颅脑损伤的有40份,其中既查精神、智能又查肌力、感觉等的为23份,另外17份仅查肌力、感觉,未查智能、精神状态等情况。
另外,结果完整性还表现在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的结合上。目前,在法园临床鉴定某些项目不但要进行主观检查,还要进行客观检查来支持、印证,以准确评定功能障碍丧失情况,同时也能很好地识别伪装、夸大。而且,从今后司法鉴定发展分析看,客观检查/检验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如何减少人在鉴定/检验中的主观作用,如何发展自动化强、客观性好的鉴定/检验设备、方法,将是司法鉴定技术研究的热点。不过从参评鉴定文书来看,我们在鉴定/检验规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统计,眼损伤、耳损伤和外周神经损伤等检查情况分析,涉及此三方面鉴定文书中同时做主观和客观检查的不足50%。
第四篇:物证与案件侦破
物证与案件侦破
内容提要:
本专题以“物证的本质特征和特点;物证与犯罪现场的关系;物证与重现犯罪”为主要内容,结合典型案例阐述了“物证与案件侦破”的关系。通过本专题的讲授,力求使刑事犯罪侦查学员了解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性,提高实战中运用物证的意识。
一、物证的本质特征和特点
(一)物证的本质特征
物证是相对人证而言的一类证据。凡是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实物,均可称之为物证。从广义上讲,物证也包括书证。书证是以其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书材料,文书材料是一种实物,书证当然也可以视为物证,但它和物证又有一些区别。我国法律中规定的证据种类条文,也反映了这种区别。可见,物证即不同于人证也不同于书证。
物证是以法收集的,与案件有联系的,能以其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或物质性属性证明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存在联系,从而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上述物证的概念,即点出了为物证的一般特征,也揭示了物证所具有的双联性这个最本质的特征。各种物质性客体之所以能证明案件的情况,就是因为他具有“双联性”的特征。只有当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无可争议的确定,这样“物质性客体”才可以作为定案或认定事实的依据。如果有一方面的联系没有从法律上或科学上被正确确定下来,该物质性客体就会失去作为物证的法律效力。
作为物证的物质性客体与案件中的人、事、物、时、空的联系,通常用符合法律手续的文字笔录和拍照的方法加以确定,至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的联系,一般必须用科学鉴定的方法才能确定。当然有的物证也可以通过其他措施加以确定。
(二)物证的特点
1、物证的合法性。物证应当是以法收集的。只有以法收集才能保证来源可靠。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可能为了栽赃陷害而伪造物证。二是确实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证(书证亦同),可能是以非法的方法收集的。前一种情况当然不能以假当真,必须通过深入调查和利用刑事技术手段揭穿罪犯伎俩;后一种情况应当对收集物证的方法和物证的具体内容同时进行审查。如果收集来的物证经审查核实,确实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虽然收集的方法是非法的,还是可以作为指控犯罪的依据的。但是对于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及其他有关公民的合法权益的除外。对于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处理,触犯刑律的,应当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2、物证的不可替代性。这个特点是有物证的双联性决定的。物证不可用任何其他同类客体替换。例如:犯罪嫌疑人作案用的鞋子丢了,绝不能用犯罪嫌疑人穿的另一双同类鞋子来替换。提交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原物的照片和模型。这并不是对物证不可替换性的否定,而是对物证这个不可替换性原则的肯定和完善。
3、物证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在现代科学技术还没有产生之前,利用物证的范围是很窄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物证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发现物证到记录物证,从提取物证到检验物证、鉴定物证都不能离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当犯罪嫌疑人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时,例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时,如果办案人员不懂得计算机技术,收集和提取电子证据,将是十分困难的。
4、物证的客观可靠性。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被告、原告、受害人、证人、辩护律师、甚至办案人员,都有可能出于这样或那样的个人动机而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物证则不然,它是客观存在的。他等待内行人去发现它、提取它,等待有专门知识的专家去检验它、鉴别
它,并且利用它来证明一定的案情。诉讼实践已经表明,唯有物证不说谎。
二、物证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一)犯罪现场的分类
培养驾驭现场的能力并确定一起犯罪涉及多少现场,每一现场的性质、范围、状况,每一物证与现场的联系,对侦查破案尤为重要。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满足犯罪现场全部要素的一种分类方法。对于每一案件来说,虽包括许多宏观和微观现场,但原始现场最为重要。宏观现场通常按:
1、犯罪的类型分类(如杀人、盗窃、强奸等);
2、现场的位置分类(室内与户外现场);
3、现场的性质分类(身体伤害、房屋倒塌、银行失窃等)。
微观现场是指涉及犯罪的任何个体和物件(如被害人身体、犯罪嫌疑人所用的工具等)。
(二)物证与犯罪现场的联系
大多数导致破案的线索来源于犯罪现场中的物证,物证与现场的密切联系,是由物证在犯罪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侦查破案应当先解读现场物证。物证在各类案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把犯罪过程看成是罪犯实施的一个“系统工程” 的话,其中包括:“预谋策划——踩点打探——案前准备——实施犯罪(案发现场)——逃逸躲藏”等犯罪阶段。罪犯在整个作案过程中必然存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场所和某些有关联的物证。揭露和重现犯罪就是要通过案发现场上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物证开始入手。物证的形象痕迹特征、所载字迹、声纹和物质性属性无不隐含着犯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信息,注重采集、分析、鉴定物证对侦查破案是十分必要的。现代侦查破案工作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广泛利用物证。
(三)物证在现场遗留的重点部位
1、现场的进出口
犯罪嫌疑人总是选择最便捷的路径出入现场,并使用惯用的手段和一定的工具翻越或破坏进出口处的障碍物,以便迅速实施犯罪。因此在现场的进出口处往往会遗留大量的物证
2、犯罪嫌疑人在现场活动的区域
犯罪现场中最有价值的是犯罪嫌疑人所侵害的客体和可能触动的部位。现场上被侵害的客体与犯罪嫌疑人有较长时间的接触,极有可能留下各种物证,是勘查的重点。
3、犯罪嫌疑人来去现场的路线和运载工具
发现寻找物证不能仅仅局限在中心现场及其附近,还应扩大到犯罪嫌疑人来去现场的路线。
4、犯罪嫌疑人藏身或隐蔽的地点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前预谋、策划、踩点、打探的地方,以及作案中受惊或作案后被发觉,在现场附近(如仓库、天棚、柜台下、厕所等处)隐蔽躲藏时,也容易遗留有关的物证。
5、犯罪嫌疑人身上及其周围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现场上的物质带走。
(四)现场物证的作用
现场勘查中只有运用正确的刑事技术方法,去发现、提取、分析鉴定与犯罪行为有联系的物证。结合现场情况分析,推断案情,才能充分发挥现场物证的作用。
1、能为正确判断案件的性质,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提供依据;
2、能为摸、排、查提供范围和线索;
3、能认定犯罪嫌疑人同特定的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4、能推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地点、作案时间、作案动机、作案工具、作案人数等情况;
5、能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生理特点、年龄、文化、职业、身份等提供依据。
6、能为证明嫌疑人是否在作案现场,核查证人关于案件证言的真伪;
7、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或物证的遗留者,从而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类型的物证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物证,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从案件中所起的作用这个角度来看,物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证据,另一类是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谁实施了犯罪行为这个主要事实的物证,称直接物证;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中主要事实,只能间接证明主要事实的物证,称间接物证。物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间接证据。
三、物证与重现犯罪
对现场物证的充分解析,采用推理(回溯推理和正向推理)的方法可以重现犯罪过程。
(一)犯罪追踪调查
现场形态和物证通常可以用来确定“某起特定犯罪”的重要事实。如盗窃案可发现工具痕迹,打碎的玻璃,丢失的贵重物品;杀人案可发现创伤和肢解的尸体;伤害案中被害人的血迹,扯裂的衣服;强奸案中被害人身体伤痕和阴道上的精液以及施暴的物件和工具,可推测是强奸杀人罪犯留下的。
案例1 ——跨省擒魔
(二)提供作案方式
许多案件都是由其个人犯罪特征的方式构成,物证能帮助确定某种特定的作案方式,为串联、并联案件提供依据。如作案嫌疑人所留的笔迹、声音、习惯动作;入室盗窃的侵入方式、所用工具、被盗物品的种类和特征;纵火案件所用的助燃剂类型、点火方式等。
案例2——追捕末路狂徒
(三)确立嫌疑犯与被害人的关系
物证能够协助确立在暴力犯罪中特别重要的联系。如对被害人身上的嫌疑犯精液进行DNA比对鉴定;在犯罪嫌疑人衣服上检出被害人的血液、毛发、衣服纤维和化妆品等。发现嫌疑犯拥有被害人的个人物品有时也可确立相互关系。如在嫌疑人家里发现信用卡、衣物、私人用品等。
案例——烧焦的名片
(四)确定人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如要确定某人(嫌疑犯或证人)与犯罪现场是否有联系,可通过勘察现场和分析检验物证实现。如犯罪现场遗留指纹的同一认定;生物学证据中毛发、唾液、血液等比对鉴定;人体形态证据中脚印、耳廓纹、唇迹、字迹等特征比对检验。
案例4————女出租司机被害
(五)确定物品与犯罪的关系
在某一地点或某人身上发现的物证通常能把现场或个人与特定犯罪联系起来。如汽车肇事后逃逸的车辆,可利用残留的多层漆片缩小有关嫌疑车辆的数目和型号范围;对枪击现场弹头的检验鉴定可确定抢的种类,通过痕迹可追查枪的持有人。案例5——追踪银行卡
(六)否定和支持证人的证词
对物证的检验鉴定往往能给出结论性的证明,表明某人对所发生的事件的陈述是否可信。如案件发生后,事主谎称事实真相,物证可给出正确与否的答案。案例6————失控的情感(完美的谎言)
(七)认定嫌疑犯
诸多类型的物证可通过实验室比对和分析使之个性化。如指纹、DNA鉴定是用来认定嫌疑犯的最佳物证,结论可对该人做出明确无误的认定。案例7——隐形罪恶
(八)提供侦查方向
对物证的检验鉴定可以帮助侦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为破案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线索。如在犯罪现场发现的脚印大小,可以帮助侦查员排除或包括某一嫌疑犯;脚印的数目,可查明在现场的人数;鞋底图案,可提供今后调查的主要线索;脚印的位置,能提供有关事件顺序的信息;脚印的形态,能表现出现场的活动情况。
案例8——高压电房里的秘密 注:上述案例均为2008年以来发生的不同性质的典型案件,案件中利用了“物证”的信息作用,使犯罪的真相得以重现。
第五篇:法医知识推断死亡时间
目 录
摘要:..................................................................关键词:.................................................................1、早期死亡时间推断......................................................1.1 尸温.............................................................1.2 超生反应.........................................................1.3 尸僵.............................................................1.4 尸斑.............................................................1.5 尸冷.............................................................2、晚期尸体死亡时间推断..................................................2.1蛋白质...........................................................2.2腹腔腐败气体气压.................................................2.3白骨化...........................................................3、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3.1 眼球玻璃体钾离子浓度.............................................3.2血液的变化.......................................................3.3脑脊液的变化.....................................................3.4根据组织学变化...................................................4、根据尸体上昆虫生长发育的状况推断死亡时间..............................4.1对昆虫幼虫的超微结构的观察来鉴定昆虫种类。.......................4.2取幼虫送实验室进DNA ,PCR 扩增技术进行幼虫种类鉴定。..............5、根据肠胃内内容物消化程度判断死亡时间 ……………………………………………-***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人死后胸骨骨髓细胞核DNA 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国内外法医学工作者通过大量试验性研究证实死后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呈负相关系,即死亡时间越长,可通过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 含量的测定来推断较晚期尸体死亡时间。尽管应用DNA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有一定优点, 但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死亡原因、损伤、淤血程度, 细菌繁殖及疾病等因素影响死后DNA含量, 并随取材部位而异。另外由于实验方法、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结果难以客观化、标准化。大部分实验仍集中在动物尸体上,离人体尸体研究有一段相当长距离,有待探讨。6、3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测死亡时间
在夜间死亡的人,还可以根据膀胱内尿的充盈程度来推测死亡时间。按照常人的习惯,睡觉前要排尿,如果尸检时见膀胱内尿量甚少,则可能是睡后2—3 h内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则可能是半夜死亡。只是这种情况偶然性较大,所以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仅凭此来判断死亡时间。
结语
本文运用法医学的相关知识对死亡时间进行了相关研究,死亡时间推断法的多样性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判断的困难程度。首先,机体死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环境、气候、尸体状况、衣着、腐败细菌和昆虫等。这就要求在未来研究死亡时间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某种指标的变化,而应该同时导入多种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有必要将温度等环境因素纳入统计方程之中。其次,应明确死亡原因,排除不同死因对死亡时间推断方式产生的影响。法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任何一种新的推断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统计学的数据之中,必须符合法医学实践工作的要求。相信随着法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死亡时间推断研究将会取得进一步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