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校教(2012)XX号
各院部、有关部门: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认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实施意见》(校党发„2012‟15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对应用型本科内涵的领会,提升我校应用型本科建设水平,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请全校各教学院部结合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开展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现将有关要求强调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系统学习、广泛调研、深入讨论,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和行业标准,研究人才培养要求,分析人才培养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思人才培养方案,着力解决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内容
(一)系统学习(2012年11月28日—2012年12月5日)各院部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以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契机,结合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的整改意见,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文件,开展教研室集体学习与讨论活动,认真查找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
1、学习材料: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
(2)本专业相关行业标准(教研室自行搜集);(3)学校自评报告及专家反馈意见。
2、成果:
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报告。(已有毕业生的专业需结合毕业生就业去向等相关数据综合分析)
(二)广泛调研(2012年12月6日—2012年12月24日)
1、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调研,深度了解毕业生所从事专业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尤其要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2009年版培养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为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奠定基础。
2、考察和借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得较好的兄弟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近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其实效,结合我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加以借鉴和完善。重点调研和思考如何根据专业核心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学科课程平台,形成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3、加强对专业发展动态的学习与研究。从各种期刊网和学术资料中查找本专业近5年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以及本专业建设前沿理论、发展动态等资料,认真学习,消化吸收。
4、成果:
(1)调研活动总结(调研时间、地点、内容、成果以及地方、用人单位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与要求等);
(2)至少3-5所同类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近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分析报告;
(3)形成本专业近5年来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综述(重点围绕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等)。
(三)深入讨论(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9日)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根据前期学习与调研成果,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深入讨论:
1、讨论主题:
(1)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要求是什么(应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行业标准、就业去向分析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
(2)如何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
(3)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联合培养(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院部合作、专业合作等)?
(4)本专业如何培育特色,错位发展?(5)讨论与凝练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6)各院部根据专业特点自拟。
2、成果
(1)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3)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设想(重点落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
三、其它要求
1.请各院部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院长(主任)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任副组长,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为成员。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
2.本次调研活动应结合“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认识,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进行,各院部可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调研和讨论,及时总结个人、教研室、院部的成果。
3.各院部在开展活动时,应抓住主要问题,明确活动主题,避免无准备之调研、无目标之讨论,求真务实,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各院部要指定专人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包括院部和教研室记录),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5.请各院部将上述各阶段成果材料、记录整理后,于2013年1月11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建设科。
教务处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类别:
专业名称: 工学 电气信息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代码: 代码: 专业代码: 08 0806 080608Y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信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面向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应用和信息技术等领域,能在电气行业、信息行业、研究设计院所等部门从事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检测、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为宽口径专业,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自动化等专业方向。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学、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电力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为学生打下牢固的专业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电气应用系统设计、电力工程课程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实践、各种竞赛和专业认证,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备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职场竞争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
1.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较为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2.具有较好的外语综合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必须的较宽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5.受到较好的专业实验、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与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师职业道德,了解国家对电气工程领域生产、设计、研发、环保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7、鼓励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其余专业课程或研究生课程、攻读双学位、修读二专业。
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学、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电力工程、过程控制与现场总线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等。
五、学制:四年
六、修读年限:三至六年
七、毕业总学分:180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九、各学年学期建议修读学分
十、教学计划进度表
第三篇:关于做好2010年新增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0年新增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教育部和山东大学申报新增本科专业工作的安排,为做好我校2010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1、新专业申报应符合教育部教高[1998]8号文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教高[1999]7号文件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等有关文件的要求;专业目录外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可查阅教育部近年公布的《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所列目录外专业名称及代码。
2、专业(学科)建设应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结构战略目标及人才市场需求,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坚持“加强优势基础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学科、努力创建特色学科、大力支持交叉学科”的方针。
3、增设新专业要充分考虑到申报新专业的报考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现有专业为依托,逐步拓展学科专业领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
4、各单位对拟新增专业要从教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作全面落实和论证,明确专业开办后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需要学校解决的问题,客观合理地提出短期、中期的建设方案。
二、申报新专业的基本条件
1、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号)以及《山东大学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山大教字[2008]2号),凡申办新专业,均需经过两年的试办期。在具有与申办专业相近学科及专业的办学条件下,按照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原则,通过试办专业方向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试点。
2、符合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规划,对专业人才有稳定的社会需求,招生规模原则上每年不低于60人(设计类、艺术类等特殊专业除外)。
3、应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以及申报论证报告、办学条件、师资情况等必要文件。
4、必须具有相关的学科发展支撑,并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5、有支撑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6、具备新设置专业必需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基本办学条件。
7、其他有关事项参照《山东大学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山大教字[2008]2号)执行。
三、新专业申报的程序
1、调研论证。新专业申报前各单位要对人才需求、师资力量、软硬件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对国内及省内生源状况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作出充分论证,形成论证报告。
2、准备申报材料。申报新增专业必须填写《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用A4纸打印三套(左侧装订),并上报相应的电子文档。
3、教务处对新增专业申报材料汇总后,提交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4、学校研究确定拟增设的新专业。
5、组织新增专业的申报材料,按要求报山东大学或教育部审批。
四、具体要求与时间安排
1、请各单位将申报新增本科专业所需材料(含电子文档)于5月18日前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2、5月下旬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将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有关单位现场答辩。3、6月上旬将有关材料上报山东大学教务处。
4、各单位提交的新增本科专业申报材料须按统一格式填写、打印、签字、盖章。
联系人:顾炜 联系电话:4091
附件: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见教务管理网站“常用下载”栏)
2、《山东大学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山大教字[2008]2号)(按 ctrl点击链接)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 ctrl点击链接)
4、《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按 ctrl点击链接)
教 务 处 2009年4月17日
第四篇: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
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善于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地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吸引、培养、用好人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要组成部分。
由于施工企业的生产流动性强,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高学历的员工比例和高技能等级的员工比例比较低。从现实情况看,施工企业目前比较缺乏以下两种人才:
一是缺乏具有优秀管理能力、能应付复杂局面的项目经理。他们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计划与控制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二是缺乏知识面广,掌握多种专业技能,能有效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技术性人才。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般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改善:
1、不断充实企业后备人才库建设
有针对性地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施工企业后备人才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定期需要对进入后备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其成长情况,并根据其表现把优秀的后备人才提拔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把表现一般的后备人才淘汰出人才库,同时把优秀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的动态化管理,在保证人才库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此外,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会招聘等途径引进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
2、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创建优良的培训环境,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其次,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投入,不断强化优秀年轻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利用下放工地培养优秀施工管理人员,为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给予现场专业技术能力锻炼;最后,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员工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成长情况,以及听取员工的一些建议。
3、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形成有效激励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于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提高收入是留住人才的最直接的办法。同时,还需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能
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关爱员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让员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张林超)
第五篇: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 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学校2011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决定从即日起启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相关事项及工作要求如下:
1.请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由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要求二级学院行文,并于2011年7日8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备案(209房间)。
2.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为进一步优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请各学院务必组织系统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系统研究未来若干年我国特别是我省及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系统研究本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系统总结实施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意见。
● 调研重点
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情况,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附件2-3)、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总结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认真查找学院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和完善与本学院相关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提出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与意见。
● 调研提纲(供参考)
⑴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素质、能力要求)与发展方向 ; ⑵专业定位与特色;
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素质与能力);
⑷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
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机制保障。1
● 调研形式:各二级学院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自行安排。
● 调研报告:9月中旬前完成调研工作,形成每个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并于2011年9日25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09房间)。
调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供参考):
⑴调研工作组织与开展情况;
⑵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与素质、能力要求;
⑶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⑷对本专业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
⑸对全校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⑹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3.各二级学院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的同时,还应按照学校及各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专业建设其他方面内容(如学科专业设置、专业资源平台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制度等)的调研,为本学院科学制定“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奠定基础。
4.请各学院依照学校提出的“稳定发展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建设、重视基础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做强优势专业、扶植新兴专业、突出应用技能”总体思路,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健全制度等方面思考各个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认真组织制定适合各学院及各个专业的“十二五”建设计划。
● 主要任务:填写湖北民族学院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计划表(见附件1)。● 提交时间:2011年9日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09房间)。
5.学校将在2011年秋季学期举行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专业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汇报及研讨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拟在年底前,将各学院的调研报告及专业建设计划分别汇编成册,供校领导及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
6.附件
附件1:湖北民族学院二级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表
附件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附件3: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教务处
201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