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中的城市
六上《品德与社会》课前准备
发展中的城市
杭州“创模”十年,颁布实施了大量环境保护政策文件,进行了数十项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时至今日,环境到底好不好,最后还要市民群众们说了算。最为典型的是,杭州市从“创模”以来一直深入实施的四大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将蓝天碧水重新带回人们的生活。
工业脱硫、尾气整治、烟扬尘控制
“蓝天工程”让杭州的天更蓝
2002年启动的“蓝天工程”,其实就是近年来杭州的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改善杭州大气环境质量,也是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从2002年开始,全面开展杭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大气环境整治第七阶段(灰霾天气专项整治阶段)。
工业企业原来是大气污染的大头,但在“十一五”期间,杭州大力推动工业企业脱硫改造工程,全面推进燃煤锅炉脱硫改造,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正在逐步降低。
机动车正在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杭州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此外,通过高污染车限行和淘汰、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等措施,全面推进尾气治理。截至2011年底,累计淘汰高污染车辆45200余辆,473家加油站、8座油库、196辆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和改造。2011年,全市检测车辆将近135万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达89.58%。
西湖水透明度提高了近一倍
“碧水工程”提升山水城市形象
“十一五”期间,西湖水透明度从70多厘米提高到了123厘米;西溪湿地从“污水滩”变成了国内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200条总长约451.59公里的河道得到整治,打通断头河15条,新增、改造和提升绿化面积近875.3万平方,形成了全长559.48公里的沿河慢行系统,城市河道水质得到全面改善提升。
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地表水的质量关系杭州的形象和百姓的健康安全。以上这些令人自豪的数字和变化,将杭州的碧水生态环境展露无遗。
从2011年开始,杭州每年还投入1个亿,全面启动“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计划用3年的时间对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的生态景观进行全面提升。
“清静工程”面面俱到
交通、社会、工地、工业噪声一个也跑不了
有了蓝天、碧水,杭州还积极给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杭州全面实施《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强化区域环境噪声管理,建立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公安、城建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群众广泛监督的管理体制。对全市的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工地噪声和工业噪声进行管理和控制,这就是“清静工程”。
严格控制交通噪声。完善城镇道路系统,实施“十纵十横”等道路整治工程,在噪声敏感路段采取声屏障、绿化防护带、隔声窗等降噪措施建设;实施机动车“禁鸣”,加强航运船舶管理,夜间禁止挂桨机船进入市区。
严格控制社会噪声。加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体育场(馆)、集贸市场、餐饮业的噪声值达标排放,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严格控制工地噪声。严格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制度,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倡导文明施工,推广使用低噪声建筑施工设备和工艺,每年中高考期间开展“绿色护考”行动。
严格控制工业噪声。实施长效管理,确保厂界噪声达标率100%。对噪声严重扰民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整改,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搬迁或关停。
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
“绿色工程”给杭州市民营造了绿色家园
2009年,杭州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并且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现在,当你来到杭州,郁郁葱葱、鲜花飘香的场景几乎是随处可见,这与杭州大力开展“绿色工程”密切相关。
根据全省两轮“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结合杭州工作实际,以钱塘江和太湖流域水环境整治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了“1278”环境污染整治工程。通过整治,“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化工、造纸、电镀等重污染行业403家(生产线);同时,对103家重点危险化学品单位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并建成相应的环境应急设施。
第四单元第二课
六上《品德与社会》课前准备
美丽乡村名气在外
生态乡镇数量全省最多
杭州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但在城市,也在农村。
2011年6月30日,首个“浙江生态日”就选定在我市桐庐县阳山畈村启幕,这是对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肯定。
从2005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1250”工程。全市共完成“1250”工程4650个,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302个,农村连片整治项目154个,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农民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美丽乡村正在越来越多。
目前,我市辖区内的桐庐县、临安市已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淳安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核查;余杭区获联合国“生态和谐环境美丽”最佳城区,桐庐县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此外,全市还建成“全球500佳村”1个、国际生物圈保护点2个、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命名“中国绿色村庄”1个,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9个、省级生态乡镇127个,位居全省前列。
“创模”工作全民参与
绿色家园遍地开花
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市环保局牵头成立了由18个部门组成的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协调组,充分发挥统领作用,全面开展创模宣教,做到了广播有声、报纸有文、电视有像。“十一五”期间,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相关报道近2700余篇(条);在《中国环境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发表专栏、专刊、专题节目600多期。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7所、省级绿色学校165所、市级绿色学校251所;国家级绿色社区5个、省级绿色社区132个、市级绿色社区251个;创建各级绿色医院90家、绿色工地898个、绿色家庭397户;创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2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3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30个。
西气东输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气区的开发潜力。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安居工程
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大电网(国家电网公司)
简称国家电网、国网,成立于2002年(壬午年)12月29日,是经过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员工总量超过186万人。公司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连续三年,公司名列《财富》世界企业500强第7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第四单元第二课
第二篇:浅谈城市发展中水污染治理问题
浅谈城市发展中水污染治理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广州市的水污染情况和结合当前世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广州市水污染处理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城市中的常见污水源给出了处理办法。之后讨论了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广州市发展中的污水处理给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水污染
治理
对策
广州
1前言
1980年以前,珠三角地区曾被称为“水乡”,水系发达,堪比江南。不过,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城市用水量不断加大,水污染日益严重,并将城市与水、市民与水悲剧性地隔离开来。据统计,广州市每天有近100万t的工业废水排入珠江,其中含有对人体危害严重的重金属化合物;广州市内有14条较大的河涌通往珠江,这些河涌每天将100万t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排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广州市郊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日排放污水总量超过500万t,汇入珠江成为广州水体环境主要有机污染源之一,造成水体BOD、氮、磷的超标;尚无法统计的是江上行船的污染物,四面八方农业用水中残余的化肥、农药也汇入了珠江。由于管理上的问题,珠江为广州人向下游输送130万t/d左右的城市综合垃圾。事实证明,今日的珠江已负荷深重,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多年的污染使得珠江及其附属的河涌一度成为臭江、黑江,令人闻之掩鼻,望而却步。
2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因此不少国家颇感水源不足。解决水源短缺的方法之一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常见污水源及其处理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也益加严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因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约为986亿元,相当于GDP的4%,其中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分别为36%和58%,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心计算,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直接损失每年占GDP的3%一5%。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三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废水处理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如果不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广州市水污污染治理现状
2003年广州市财政拨款10多亿资金进行了“蓝天碧水”工程建设,这一工程的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
2002年的58万m3/d提升为145.3万m3/d,中心城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6.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05%。2006年7月12日,3500多人横渡珠江活动顺利举行,见证了珠
江水质好转的历史时刻。同年9月12日,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11月20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08年12月9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提出,计划投入400多亿元进行污水治理与河涌整治,力争在2010年6月底前使广州的水环境实现根本好转,以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广州市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4城市常见污水及其治理方法
4.1工业污水的治理
工业污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例很高,其治理是将污水引往集水池,对集水池末尾一格调节pH,用一级溶气水泵提升到一级压力溶气罐,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在一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一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一级气浮池形成一级处理水;一级处理水溢入缓冲池,再在控制pH用二级溶气水泵将一级处理水提升至二级压力溶气罐内,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二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二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二级气浮池形成二级处理水并自溢至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一、二级气浮池中的浮泥入浮泥池,压滤成滤饼,滤液回引至集水池。
4.2医疗污水的治理
医院污水处理,通常包括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一般地说,若处理后出水排入市政下水道,通常只进行一级处理;若处理后出水直接排入河道,则需进行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对排放标准严的地区,为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需进行除磷脱氮三级处理。对酸性废水、洗相废水、放射性污水等特殊的医院污水,应进行严格的收集和处理。有些地区为缓解供水紧张的矛盾,已进行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医院污水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
4.3城市生活污水治理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到城市周围的农村,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来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将是一劳永逸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应生活用自来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为例:普通的污水处理设施造价1000元/立方。建设成本10亿,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亿.采用土壤净化法建设成本1000元/立方,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亿.同时年节约农用水资源3.6亿立方,节约化肥约1万吨/年,减少农药用量5吨/年,综合效益可观。
5城市水污染处理存在的问题
5.1处理厂建设资金与运行经费问题
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百多座,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有的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若等待有资金投入的时候再兴建污水处理厂,就会使环境趋于恶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对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所以促使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全国目前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到1/3。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均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而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即发挥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也会使仪表、设备受损,同时也无法发挥污水处理厂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
5.2进口设备的维修及配件问题
由于大批的进口设备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经过几年的运转后,设备陆续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损坏,这就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若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高实在难以承受,若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有了维修的专业人才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3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
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地区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将污泥外运,最终的去处不明。有的地区将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考虑得很少,对农作物有多大的危害分析不足。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
5.4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巨大的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地区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混入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回用却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目前世界的淡水资源极为缺乏,中国淡水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为第121位,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
6广州市水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推进“三个转变”。
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国家、省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三个转变”提出的历史背景,准备把握“三个转变”的精神实质,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工作方针,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二是调整工业布局,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位于市区或水厂取水点附近的污染型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迁移到工业区,便于废水集中处理,或者通过改变产品结构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广州市内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效益差的产业、行业、企业坚持实施“关、停、并、转”的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亦有利的产业、行业、企业,坚决给予支持和扶植,鼓励其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较好或出口创汇,但生产过程中排出一定的兰废污染物的产业、行业、企业,则给予相应的环境治理投资,扶植其发展。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
要针对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推进进度总体滞后的突出问题,采取现场办公、联合办公的办法切实解决,把进度尽快赶上来,确保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每年上一个台阶。四是注重源头治理。
要狠抓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对超标排污违法行为,发现一宗从严处理一宗。要推进涉及河涌污染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彻底摸清污染河涌的村庄底数,在这些村庄加快建起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宣传,努力营造广州市治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并从污染大户入手。广州绢麻厂、广州氮肥厂、广州造纸厂、广州紫泥糖厂、人民制革厂、广州味精厂等12家大型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市排放量的47%,是珠江广州河段的水污染大户。政府应当在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确立清洁生产的目标,如日能耗、日排放量、吨产品能耗、吨产品排放量、原料转化率、综合利用率等,建立统计制度,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五是领导重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领导重视指的是省、市、部属领导有专人抓环保工作,企业领导有专人负责,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行动。同时,通过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信息系统进行水质变化过程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反馈,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珠江的综合治理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优先选用革新替代技术。末端处理要从单纯的净化处理转向尽可能回收利用和再循环使用,要打破行业框框,吸收先进、实用、有效的技术,以最低的资金投入来实现最好的环境效益。六是控制面源污染,城市排污有序化。
广州市所辖范围数千平方公里面积,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纳入城市下水道而是分布在四面八方,无序地通过各种渠道流向珠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城市下水道建设不完善,历史上欠帐太多。七是完善环境立法,提高排污收费标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领导应该站在维护国家法律的高度上把环境责任纳入生产的全部过程,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双控制和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法律制度,配套收费,所征收的排污费要略高于由排污单位自己治理污染所需费用,从而实现节约用水,大家治理的目标。6结束语
毫无疑问,城市水污染的加重将会阻碍广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广州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整治城市发展中的水污染问题,避免因水污染问题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带来严重恶果。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7
[2]
王明远.市场经济下的环境法制初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生
[3]
殷德洪.关于我国铅锌工业环境问题的思考一挑战、决策与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01(6).[4]
张坤.推行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
王文军.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中国产业经济,2003(5).[6]
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7]
庆志东.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法律性质〔J].环境导报,1994(5).[8]
程立峰.全国环境保护经济研究手段研究[DB/OL].中国知网,2002.[9]
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林红.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确定〔J].中国环境科学,1993(5).[11]
马小明,李诗刚,等.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案例研究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2]
王金南,杨金田.二氧化硫排放交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3]
肖江文,赵勇,等.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4).[14]
李寿德,王家棋.初始排污权不同分配下的交易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1).[15]
施圣炜,黄桐城.期权理论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16]
王先甲,肖文,等.排污权初始权分配的两种方法及其效率比较「J].自然科学进展,2004(l).
第三篇:发展中的城市教学设计
《发展中的城市》
寿阳县城内小学
李爱霞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城市规划,了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2、真情感受寿阳发展,诉说发展带来的烦恼。了解我国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情况,知道营造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势在必行。
3、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近几年来,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难点:知道城市规划对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针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指导各组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和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2、制作相关课件。学生准备:
1、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社会调查。
2、调查亲朋好友家里近几年变化,完成调查表。活动过程:
一、目标导航,确定”航点”
1、播放寿阳多年前的的相关图片。
2、播放现在寿阳的相关图片。
3、感受变化: 师:看了过去的寿阳和现在的寿阳,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揭示课题: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发展中的城市》。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过渡:从图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寿阳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飞速发展。其实,寿阳的发展,不仅在图片中,更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现在先请各小组展开讨论:我们身边的什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讨论好后,将答案写在白纸上。
说说身边的变化。
(1)各小组讨论后,都将答案写在白纸上。(2)小组派代表说说身边的变化。教师及时评价。重点交流:(交通、教育、生活等)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师:同学们,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你们知道吗?在不知不觉中,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课前都进行了调查,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1、学生交流调查情况。(能源短缺:停电、停水、油慌等;环境恶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光污染、噪音污染应作为提示内容
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对生活造成的烦恼。
3、播放白马河遭受污染的镜头。
师: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人说既然如此,还是原来的城市面貌好,发展只会带来更多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你们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预设一: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就开展辩论赛。预设二:如果都不赞成以上观点,就小组先展开讨论,再指名交流。
师:有问题,来解决,来解决,没问题。同学们,面对这些问题,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措施。请同学们读读信息角,你会知道得更多
4、交流中明确:
(1)发展规划:一个城市那么大,要发展,一定要制定好计划。一般来说,每个城市每隔一个时期(5年或10年)都会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规划,发展规划也称为城市的发展蓝图。
(2)创建绿色生态城市势在必行。
5、何为绿色生态城市?
(1)指生说心中的绿色生态城市。(2)出示:资料袋
绿色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她应该是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风景城市。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过渡:寿阳县委政府已经唱响了生态立县的主旋律。创建绿色生态城市,需要全寿阳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作为寿阳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为寿阳的创建绿色生态城市尽一份力。我们要做些什么?
1、学生交流。(交流时分类指导拓展)
2、小结只有绿色发展,城市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绿色发展,城市才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板书设计: 发展中的城市 环 境 恶 化
资源短缺
创
势 营
建 在 造
绿 必 绿
色 行 色
生态城市
第四篇:品德教案《发展中的城市》
发展中的城市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城市规划,了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2、了解近几年来,杭州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近几年来,杭州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学习难点:知道城市规划对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学习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幸福城市导入
今年杭州又获得一项殊荣,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杭州成为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首。这已经是我们这座城市第四次获得这项殊荣了。让我们跟着图片去感受我们的城市。
看了一组现代化的杭州城市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自由说看了一组照片后的感受。
是的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是我们的荣幸,在这个城市里德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
二、诉说城市发展带来的烦恼
师:同学们,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你们知道吗?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示一组城市发展过快出现的问题图片。出示城市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的图片
这些照片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那些同学在生活中曾遇到同样的困扰?(激发学生对夏天停电,煤气、水、电都涨价,气温上升等的回忆)生自由说环境和能源问题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你们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城市里? 绿色环保的城市
三、了解奥运、世博的绿色、环保理念,感受世界城市发展趋势。1.书本学习P88,了解绿色奥运的具体体现。
2.交流世博参观后,对低碳、绿色、节能减排的感受。图片欣赏 今后,杭州,中国,全球,城市发展的总趋势必将是节能环保!
四、了解杭州城市建设规划
1、引出城市规划。
出示 【城市发展规划】
每个城市每隔一个时期(5年或10年)都会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规划,发展规划也称为城市的发展蓝图。
2、我们杭州市为了倡导绿色生活,建设宜居城市也制定了许多举措。杭州市政府十一五规划期间就倡导许多该善生活环境的措施。如西湖清淤等。课前你对我们杭州的十一五规范已经有所了解了,请你说一说我们杭州十一五期间有哪些措施来提高我杭州人民的生活品质?
【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从2002年开始开展城市“禁燃区”工程,大力推进煤改油、煤改气、煤改电、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工程,实施矿山三年关停整治计划,关停各类矿山和砖瓦企业316家,关停76家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大幅度削减工业粉尘排放量;
大力实施沿河、沿湖、沿公路、沿铁路的“绿色工程”,通过拆违还绿、借地造绿、拆墙透绿,新建大型绿色广场、绿化带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
强化建筑工地和拆房工地的噪声管理,实施建筑施工集中审批公告制度和夜间建筑施工总量控制办法,在每年中、高考期间开展“绿色护考活动”,强化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加强航运船舶噪声管理;“
污水处理:十五”以来,陆续建成七格污水处理厂、萧山、富阳、临安、桐庐、建德等十四个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底全市已有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总计212.5万吨/日; 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设立市长热线、局长热线、有奖举报热线,发挥公众参与监督作用,强化环境监察执法工作;
节电节能:针对杭州电力紧缺的现状,制定《杭州节能专项规划》,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 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强供水管网漏水检测,降低管网漏失率;推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和分质供水;
提高油品质量,降低机动车燃油硫和烯烃含量。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气的检测,强化在用车监督管理;杭州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电缆有限公司、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等对半山地区污染较大的23家市属、区属工业企业,要求在2009年前退出半山;】
西湖清淤 中东河的改造 工厂的搬迁 快速公交线的建立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 拆违等。
三、创建绿色生态城市,我们在行动
1、过渡:作为政府部门已经对咱们杭州做了大的发展规划。创建绿色生态城市,需要全杭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是十一五规化的最后一年,我们杭州市政府正在酝酿着十二五规划。作为一个新杭州人,我们该怎么为我们的城市出谋划策呢?请你拿出你的作业纸,站在市政府的角度上给我们的杭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建议。
2、出示新闻:市政府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生交流自己策划的十二五规划。
4、小结:
师:同学们,城市要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要提高,这些都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需要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努力去倡导低碳环保的新生活。相信我们大家一起的努力,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美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和丰富起来的。从大学刚出现时培养人才的一维功能,到增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维功能,再到当下增加的文化引领功能,这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对自身功能的调整和充实。高校功能的发挥决定了它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环顾国际经验,英国诺丁汉大学以“城市建于智慧”为办学理念,其内在涵义就是“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由于它的研发源泉和人才源泉,在其周围形成了“硅谷”;还有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源泉和依托,产生了芝加哥—波士顿128路线高新产业区。在我国,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与海淀区大学群有着直接的共生性。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度已越来越大,两者必然地成为一个有机的共生系统,重视发挥高校的功能及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首先,高校重视社会服务是“政治论”认识哲学的需要。
在不同认识哲学的支配下,高校的三大职能分别拥有不同的地位及内涵。自从以《莫雷尔土地赠予法》为标志的社会服务职能确立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政治论”哲学居主导的时代。这就决定了高校距离社会越来越近,而这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就决定了社会服务一定是高等学校日趋重要的职能形式。
其次,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路径和需要。“大学特色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在服务社会中实现的,服务社会是高校特色寻求的有效路径特色恰恰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要素。
再次,社会服务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高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它生存的周围社会发生作用,高校就是在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克拉克〃克尔计算过, 1520年前建立的85个组织,至今还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事情, 其中有70个组织是大学。之所以如此,高校对于社会的价值、功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它能够解释高校历经时代变迁和制度更迭后依然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纵观世界,凡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城市总能看到若干著名高校活跃的影子。如伦敦的剑桥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凡是闻名于世的大学总是对所在城
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硅谷。
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社会服务本身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大。从最初的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它生产劳动到立足于为地方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再到今天的通过教学服务旨在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服务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高校的其他职能当中。在今天,“高校的社会服务就是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发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良好条件,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的旨在促进企业、行业、地区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虽然,今天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得以扩展,但它仍然受制于前两种职能,也就是说,它一定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下的社会服务。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对其他两项职能的延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并受制于其他两项职能。
高校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路径
高校的显性服务路径主要体现于为城市经济社会提供教学服务和科研服务。显性服务功能是高校自觉的功能,是个性功能,它因高校的使命、定位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不同类型高校的经济社会服务体现出路径差异性。我国学者甘晖等人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这样,高校类型与其
服务社会的路径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四乘二的矩阵。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对社会的作用更为直接,其次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对社会作用方式最为间接的是研究型大学。
高校的隐性服务路径有两个:拉动当地经济。大学生作为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高等教育扩招后变得更为明显;涵养城市文化。高校不止作为文化中心,对其所生存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辐射作用;她更作为文化的生成中心,对所生存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引领、提升的作用,能够涵养城市文化。
面临的问题
高校生存于一定的城市社会环境中,其隐性作用是自在发挥的,无须人为地创造条件。而其显性功能却只能自觉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之做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不足,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不能得以顺畅地服务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色缺失。作为职能教育的基本载体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的专业设臵存在明显的学科导向性。这体现在高校从招生到培养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方式缺少实践教学或流于形式。我国高校的专业设臵存在普遍的雷同现象,缺少对本地区的地方特色的关照。
能力缺失。我国高校为地方、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的能力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长期以来高校对科技成果的价值
评估,都是主要以获得国家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的高低等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忽略了“市场价值”,这是造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
制度缺失。社会服务职能在我国高校的实践中还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首先,缺少激励政策。在最直接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教师评聘制度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强调,其次是教学,而几乎看不到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和成果的强调和要求。缺少评价制度。已有的评价制度存在严重的“重高深、轻应用”现象。再次,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相应的规划措施。组织制度的缺失造成社会服务在我国很多高校只能停留于号召或口号,而很难得以真正落实。
经费缺失。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我国高校的经费数额增长缓慢。目前,我国财政经费支出仅为3.19%,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际6%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构建支持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
高校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应注意的几对关系。
高深与应用的关系。高等学校尤其研究型大学是高深知识的殿堂,它们因高深知识而生。高深知识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依据。从本质上说,高深与应用分别对应于“发
现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如何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如何在一所高校中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整个高校学术能否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过于注重为社会服务,则大学容易沦落为“社会服务站”,如果仍旧抱持其高深传统,则大学极易封闭自己而再度成为“象牙之塔”。因此,高深与应用的关系将成为高校发挥其对城市经济社会作用时需要协调的首要关系。
精神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地方提供产业咨询服务是社会服务职能的经典职能,作为一种显性职能,很容易受到重视而精神培育和人文熏陶虽然是社会服务的一项隐性职能,但它却是更为重要的一种,对一个地区的精神面貌、人文素养起着“人文化成”之功能,高校在服务于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把握好精神与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两者的平衡兼顾。
同时,构建支持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类型高校应结合所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学校自身条件,重新确定服务地方经济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应重视学科专业的建设,应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使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科研学术活动都能满足本地区产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加强社会服务支持制度建设。首先,建立专门的社会服
务机构。其内部人员的组成由大学和企业共同提供,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专门的机构支持。其次,加强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的研究。评价是指挥棒,也是高校一系列制度中最具指导力的一种。评价体系中对社会服务的忽视,容易给各主体造成一种“社会服务可有可无”、“社会服务不重要”的偏见。进而影响他们对社会服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另外,要想克服目前高校对社会服务的弱势问题,“自重”是唯一有效路径,而“自重”的核心便是评价制度的建立。最后,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聘制度中,加入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的考核指标设计,将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的考核与其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相挂钩。
加强研究的现实导向。目前,在传统学术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科研主要集中于纯理论研究,是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探究,相对忽视了社会需要。这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成果的低转化能力。高校应树立大学术观念,扭转“科学研究即为学术”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应用也是学术,认识到现实问题才是学术的生命源泉。鼓励教师多开展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加强研究的现实导向。
鼓励高校融资,优化资源配臵。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应多方自筹经费办学。这也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转变。在此前提下,高校还应做好资源的优化配臵。
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所言:“要控制成本,最关键的还是资源配臵问题,这同样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有限的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中国的大学应该尽量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系统。”通过优化资源配臵,达到对资源的高利用率,最终实现为高校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经费保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