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9-05-12 15:0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

第一篇: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

摘要: 静态交通是各种车辆在交通出行中的短暂停车, 以及在停车场的长时间停车所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应该由完善的动态交通子系统及静态交通子系统所组成。动态交通需要空间(即车行道)、各种设备以及管理措施;静态交通同样需要空间(即停车场)、各种设备和管理措施。过去, 人们只重视动态交通问题, 而对静态交通问题没有给子足够的重视, 更缺乏研究探讨。本文通过分析, 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渠道和方法。

一、我国城市静态交通现状

(一)我国城市交通环境复杂。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并存的混合交通,具有平面混合低速的特点,道路使用者没有路权分配限制的行为使我国原本复杂的混合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我国交通流的随机程度更大。目前,我国学者主要采用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速度梯度连续模型、多车道动力学模型等,但是缺乏独立自主开发的交通流模拟系统,结合我国交通流特点的针对性研究不够。

(二)道路设施。我国城市道路系统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严重缺陷。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尽管近十年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 20%的增长速度。支路合理密度应该为干道路网密度的 3 倍左右,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支路网密度不到干道网的 2 倍。支路不足以及被不合理占用使得干道被迫承担过多的本应由支路承担的出入和集散功能,从而导致路网功能混乱,效率下降。

(三)交通管理。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由公交、出租、地铁、公安等部门各管一摊,管理部门的分割造成部门之间很难资源共享和协调,各自制定的交通政策法规难以从全局考虑,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同时运行时则不够和谐,难以形成整合的综合交通管理措施体系。缺乏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协同性,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四)公共交通。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策,目前国内公交最高水平的深圳特区公共交通分担率也只有 25%。我国目前公共交通的基本缺陷如下:由于路网密度较低,限制了公交线网覆盖率的提高和线路布设的灵活性;线网结构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层次,经营机制不完善,调度水平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对公交营运效率、道路使用以及交通管理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公交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运营效率不和经济挂钩,服务质量下降与企业生存无关,因而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公共汽车在整个城市交通客运量中的比重越来越缩小。道路公交服务水平较低,表现在公交营运速度低、准点率差、乘客步行和等待时间长等方面。

二、我国城市静态交通问题

(一)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为了加强对全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1988 年公安部、建设部曾联和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以两部的“暂行规定”为基础,各地纷纷研究制定适和地方自身需要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并根据规划建设了一些停车场。但所有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停车设施供给的紧张状况。据统计,北京、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等城市的停车设施与机动车拥有量间比例相差悬殊,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城市停车供需不衡。有关资料表

明,城市的停车位目前只能满足 50%的停车需求。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 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 20%~30%(个别城市高达 50%),预计全国每年要新建约 300 万个停车位,才能逐步缓和停车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另外,停车场使用率不高,停车场建成后挪作他用的现象也很普遍,这就加剧了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二)路内停车场设置不合理。调查数据显示,各大城市路内停车的比重均较大。路内停车占用了大量供通行的道路面积,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由于路内停车基本上是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因此造成了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争道,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畅通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交通现状下,大比重的路内停车是极不合理的现象。

(三)停车设施规划滞后。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在初期末认识到静态交通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并没有预留此项用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未能及时调整停车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也未能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给出促进其贯彻实施的有力保证,以致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征用停车场用地 困难重重,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于停车需求。

(四)停车管理混乱。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涉及规划、城建、公安、交运、工商等多个部门,各管理部门局限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城市的综合治理,也不利于综合利用有限的停车资源,造成停车资源浪费。在车辆不断增长,车位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部分停车场开始实行经营收费,但存在停车管理不力、停车收费混乱、总体收费水平偏低、不能反映停车成本、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收费价格倒挂等严重问题。

三、解决途径

(一)静态交通相关各专门机构的建立。国外一般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停车管理,负责对各个停车设施的管理,管理机构是由政府官员、交通警察、专家和停车场经营业主组成,既有政府的行政权,也有民间协会的行业管理权,统一协调各种停车事宜。相关部门管理权限及职责分明,既分工又相互配合。而我国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多部门(建委、市政、交警、规划局、物价局)管理分工不明,缺乏配合,遇到问题各方互相推责,致使停车管理方面多年来困难重重,积重难返。

(二)建立完善的停车法规。相对完善严密的停车法规是城市停车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并对停车场建设、管理及发展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停车法规以《停车法》为龙头,下含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法规条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法规中包含有关执法方面的具体措施和细则,包含对违规行为处罚措施。在西方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停车场法规体系,经验表明《停车法》在汽车保有量增长初期颁布效果最好。“停车法”是停车管理的基本大法,而我国目前还没完善的《停车法》,希望这一有利于停车发展、泽惠于整个城市交通的法规尽早出台。

(三)对停车问题、停车发展的重视。国外对城市停车问题历来都十分重视,政府认为处理好停车问题是其重要的职责,通过专家学者对停车问题的科学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不同的城市也根据各自的特点,针对性地研究自身城市的停车问题,建立适合自身城市发展的停车法规,这种政府指导研究方向并出资,由专家进行城市停车问题深入研究的方法,值得我国政府对现阶段城市停车发展的借鉴。

(四)停车需要供需平衡。停车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停车供需关系的平衡,一味地大量建造城市停车场,虽然短时间内单一解决了凸显的停车问题,但也刺激了停车需求,反而有需要再建更多的停车设施来满足这种恶性循环。这种仅仅从问题表明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导致城市商业区宝贵土地资源的浪费,对区域内城市交通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比

如交通堵塞、交通混乱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出现,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国外停车场建设的方法是:在建造了一定数量的停车场之后转向停车需求的限制,他们认为专用停车泊位需求必须百分之百的满足,而公共停车泊位可予以限制。这体现了对合理的停车需求的满足及对不合理停车需求的抑制,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五)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的应用。科技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上面,除了政府完善的政策、停车泊位合理的规划建造之外,采用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停车引导和信息引导系统,可以帮助驾车者方便快捷地找到停车泊位,从而减少了驾车者四处寻找泊位对自身带来的不便和对交通造成的负荷。

第二篇: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20%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

(夏军,朱一中,《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2002 0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诣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城市发展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城市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在水环境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的。

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赵鹏,《城市水利的特点与发展》2008 04)。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

我国城市水资源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主要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

我国城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小,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26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左右。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崔亚莉,邵景力-《现代地质》—浅谈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2000年02期)。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2.5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产流与汇流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己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人类对水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因此许多城市在大量的使用的不多的水资源的情况下还进行开采地下水,从而导致了地下水超采。这种情况已使我国形成8万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导致地面沉降的地质灾害,目前有30多座城市发生地面沉降。

水资源开发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使城市供水能力增加。我国水资源开发的不合理带来了如用供需矛盾加剧、水效率不高、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合理配置等一系列问题。

从我国水资源特点以及开发利用,在我国城市发展中要更加关注水资源,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水环境。可以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中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从当今的现实来提出措施逐渐解决问题。

城市化引起的水危机

城市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不可阻挡的大趋向,但是在城市化发展中以城市为中心的供水、排水、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恶化”等等问题在某些地区已发展成“水的危机”。

水灾害加剧:9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灾害损失急速增长。1994年突破1000亿元,1996年突破2000亿元,其中水灾损失增长最快的是城市及快速城市化的地区。目前,我国600余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80%防洪标准低于50年一遇,一些城市防洪标准达不到10年一遇,其中10%基本不设防(刘华晓《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05 05)。水灾害的加剧从而影响城市水资源供给以及水质,同时也加剧了水危机,反过来也将影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水资源短缺: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一些城市大量超采地下水,出现地下水位性下降、地面沉陷等严重现象;一些城市被迫采取长距离引水、跨流域调水的措施,虽然缓解了城市的困境,但也引出一系列环境问题。在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水环境恶化: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606亿m3,其中 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约74亿m3,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北方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重要河流、湖泊污染严重(郝吉明院士《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大学课件 2009 08)。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周边农村被迫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江河中氮、磷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21世纪全国新增的用水量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负担,带来了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与

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持。

经济上的发展使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水将适度增长。预计 2030年,工业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转移,加重本已十分紧张的北方水资源形势,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水因素,届时工业需水量达到 2000亿m3左右。

农业用水将逐步趋于稳定。在粮食立足自给的基本国策下,按人均占有粮食450kg计算,人口高峰时的粮食产量要达到7亿吨,通过节水措施提高农业水有效利用率,力争农业灌溉用水维持在现状水平,每年4000亿m3左右。

生态环境用水程度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面对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方向,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运用可持续发展来解决水环境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来应对当今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成为了一大任务。要改变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恶化的不利局面,必须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用水模式,转变到先节流、后治污、综合利用各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水资源战略上来。

城市化是我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趋向。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必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用可持续的方法治理下去工作。

第三篇:浅谈城市发展中水污染治理问题

浅谈城市发展中水污染治理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广州市的水污染情况和结合当前世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广州市水污染处理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城市中的常见污水源给出了处理办法。之后讨论了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广州市发展中的污水处理给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水污染

治理

对策

广州

1前言

1980年以前,珠三角地区曾被称为“水乡”,水系发达,堪比江南。不过,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城市用水量不断加大,水污染日益严重,并将城市与水、市民与水悲剧性地隔离开来。据统计,广州市每天有近100万t的工业废水排入珠江,其中含有对人体危害严重的重金属化合物;广州市内有14条较大的河涌通往珠江,这些河涌每天将100万t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排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广州市郊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日排放污水总量超过500万t,汇入珠江成为广州水体环境主要有机污染源之一,造成水体BOD、氮、磷的超标;尚无法统计的是江上行船的污染物,四面八方农业用水中残余的化肥、农药也汇入了珠江。由于管理上的问题,珠江为广州人向下游输送130万t/d左右的城市综合垃圾。事实证明,今日的珠江已负荷深重,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多年的污染使得珠江及其附属的河涌一度成为臭江、黑江,令人闻之掩鼻,望而却步。

2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因此不少国家颇感水源不足。解决水源短缺的方法之一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常见污水源及其处理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也益加严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因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约为986亿元,相当于GDP的4%,其中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分别为36%和58%,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心计算,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直接损失每年占GDP的3%一5%。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三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废水处理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如果不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广州市水污污染治理现状

2003年广州市财政拨款10多亿资金进行了“蓝天碧水”工程建设,这一工程的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

2002年的58万m3/d提升为145.3万m3/d,中心城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6.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05%。2006年7月12日,3500多人横渡珠江活动顺利举行,见证了珠

江水质好转的历史时刻。同年9月12日,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11月20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08年12月9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提出,计划投入400多亿元进行污水治理与河涌整治,力争在2010年6月底前使广州的水环境实现根本好转,以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广州市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4城市常见污水及其治理方法

4.1工业污水的治理

工业污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例很高,其治理是将污水引往集水池,对集水池末尾一格调节pH,用一级溶气水泵提升到一级压力溶气罐,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在一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一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一级气浮池形成一级处理水;一级处理水溢入缓冲池,再在控制pH用二级溶气水泵将一级处理水提升至二级压力溶气罐内,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二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二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二级气浮池形成二级处理水并自溢至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一、二级气浮池中的浮泥入浮泥池,压滤成滤饼,滤液回引至集水池。

4.2医疗污水的治理

医院污水处理,通常包括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一般地说,若处理后出水排入市政下水道,通常只进行一级处理;若处理后出水直接排入河道,则需进行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对排放标准严的地区,为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需进行除磷脱氮三级处理。对酸性废水、洗相废水、放射性污水等特殊的医院污水,应进行严格的收集和处理。有些地区为缓解供水紧张的矛盾,已进行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医院污水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

4.3城市生活污水治理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到城市周围的农村,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来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将是一劳永逸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应生活用自来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为例:普通的污水处理设施造价1000元/立方。建设成本10亿,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亿.采用土壤净化法建设成本1000元/立方,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亿.同时年节约农用水资源3.6亿立方,节约化肥约1万吨/年,减少农药用量5吨/年,综合效益可观。

5城市水污染处理存在的问题

5.1处理厂建设资金与运行经费问题

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百多座,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有的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若等待有资金投入的时候再兴建污水处理厂,就会使环境趋于恶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对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所以促使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全国目前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到1/3。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均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而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即发挥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也会使仪表、设备受损,同时也无法发挥污水处理厂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

5.2进口设备的维修及配件问题

由于大批的进口设备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经过几年的运转后,设备陆续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损坏,这就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若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高实在难以承受,若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有了维修的专业人才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3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

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地区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将污泥外运,最终的去处不明。有的地区将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考虑得很少,对农作物有多大的危害分析不足。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

5.4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巨大的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地区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混入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回用却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目前世界的淡水资源极为缺乏,中国淡水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为第121位,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

6广州市水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推进“三个转变”。

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国家、省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三个转变”提出的历史背景,准备把握“三个转变”的精神实质,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工作方针,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二是调整工业布局,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位于市区或水厂取水点附近的污染型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迁移到工业区,便于废水集中处理,或者通过改变产品结构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广州市内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效益差的产业、行业、企业坚持实施“关、停、并、转”的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亦有利的产业、行业、企业,坚决给予支持和扶植,鼓励其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较好或出口创汇,但生产过程中排出一定的兰废污染物的产业、行业、企业,则给予相应的环境治理投资,扶植其发展。

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

要针对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推进进度总体滞后的突出问题,采取现场办公、联合办公的办法切实解决,把进度尽快赶上来,确保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每年上一个台阶。

四是注重源头治理。

要狠抓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对超标排污违法行为,发现一宗从严处理一宗。要推进涉及河涌污染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彻底摸清污染河涌的村庄底数,在这些村庄加快建起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宣传,努力营造广州市治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并从污染大户入手。广州绢麻厂、广州氮肥厂、广州造纸厂、广州紫泥糖厂、人民制革厂、广州味精厂等12家大型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市排放量的47%,是珠江广州河段的水污染大户。政府应当在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确立清洁生产的目标,如日能耗、日排放量、吨产品能耗、吨产品排放量、原料转化率、综合利用率等,建立统计制度,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五是领导重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领导重视指的是省、市、部属领导有专人抓环保工作,企业领导有专人负责,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行动。同时,通过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信息系统进行水质变化过程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反馈,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珠江的综合治理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优先选用革新替代技术。末端处理要从单纯的净化处理转向尽可能回收利用和再循环使用,要打破行业框框,吸收先进、实用、有效的技术,以最低的资金投入来实现最好的环境效益。

六是控制面源污染,城市排污有序化。

广州市所辖范围数千平方公里面积,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纳入城市下水道而是分布在四面八方,无序地通过各种渠道流向珠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城市下水道建设不完善,历史上欠帐太多。

七是完善环境立法,提高排污收费标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领导应该站在维护国家法律的高度上把环境责任纳入生产的全部过程,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双控制和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法律制度,配套收费,所征收的排污费要略高于由排污单位自己治理污染所需费用,从而实现节约用水,大家治理的目标。

6结束语

毫无疑问,城市水污染的加重将会阻碍广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广州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整治城市发展中的水污染问题,避免因水污染问题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带来严重恶果。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7

[2]

王明远.市场经济下的环境法制初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生

[3]

殷德洪.关于我国铅锌工业环境问题的思考一挑战、决策与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01(6).[4]

张坤.推行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

王文军.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中国产业经济,2003(5).[6]

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7]

庆志东.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法律性质〔J].环境导报,1994(5).[8]

程立峰.全国环境保护经济研究手段研究[DB/OL].中国知网,2002.[9]

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林红.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确定〔J].中国环境科学,1993(5).[11]

马小明,李诗刚,等.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案例研究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2]

王金南,杨金田.二氧化硫排放交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3]

肖江文,赵勇,等.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4).[14]

李寿德,王家棋.初始排污权不同分配下的交易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1).[15]

施圣炜,黄桐城.期权理论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16]

王先甲,肖文,等.排污权初始权分配的两种方法及其效率比较「J].自然科学进展,2004(l).

第四篇:小区静态交通研究

小区静态交通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地提高,家用小汽车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南昌市机动车保有量一直以来均呈快速增长趋势。机动车数量的猛增,导致主城区机动车泊位缺口巨大,南昌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南昌市停车需求和现状

停车设施现状规模:目前我市城区现有停车泊位124610个,其中路外停车场共有124处、12035个泊位;配建停车场815处,102724个泊位;路内临时停车点335处(173条道路),11484个泊位。

供需基本情况评价:截止今年11月20日,全市机动车达53.5186万辆(此数据不包括外地号牌车辆)。目前以平均每天约300辆的速度新增,最高峰时每天新增小汽车400余辆。预计到2010年,南昌市道路行驶车辆将超过60万辆。按照“一车一位”的基本要求,仅以我市目前小车28万辆计算,机动车泊位率拥有率只有0.43泊/辆(不含摩托车),考虑到还有很多泊位被挪用,实际数据远远小于0.4泊/辆。而且由于配建停车位大多位于新区、开发区,老城区东湖、西湖区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

停车需求对比:根据国内城市的建设经验,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供应控制结构比例为:配建停车场80%、路外停车场15%、路内停车场5%的比例设置。我市配建停车场和路外停车场远未达到标准。

毋容置疑,私家车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不仅给南昌城市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也给住宅小区停车带来一些问题,并对住宅小区规划,动静态交通规划、环境、安全问题和居民户外活动空间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影响。

南昌住宅小区停车现状分析

1.与住宅小区开发相脱节,停车设施规划不合理

在城市规划中,停车规划一直被视为配建工程,主观上不受开发商的重视,因而往往滞后于主体工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项目为了减少建设成本,擅自减少配置停车位数量,造成停车位不足。按照国际城市建设的经验,城市车位与车辆的比例应该是1﹕1.2,但目前南昌市的停车位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车位紧缺现象尤为突出。还有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配置,因此除了新建成的住宅小区之外,大部分存在停车场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开发商这种重土建景观,轻交通规划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造成了停车设施不足的隐患,从而使得住宅小区的静态交通从建设之日起就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交通状况。

2.汽车事业发展迅速,住宅小区机动车数量猛增

人们的购买能力不断地提高,而汽车价格汽车价格相对增幅不大,私家车越来越多。据调查,南昌市大多数住宅小区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某住宅小区私家车近1500辆,可地下停车位却只有600多个,汽车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停车位的供给。加之居民的交通意识淡薄,道路两边都停满了车,只要有人横车于路,住宅小区整个交通瘫痪。

3.停车设施管理相对落后

住宅小区停车设施的管理机制混乱、分工不清、缺少协调,而且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南昌住宅小区大多数停车场的管理是与物业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人员承担着住宅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得住宅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基本处于人工阶段,由于缺乏停车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管理工作相当混乱。

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

在建设停车设施时,停车空间的选择将受到多方限制,在尽可能多的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的停车设施的同时,结合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配合绿化环境因地制宜的考虑设置。在宏观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地段、地貌、现实状况[2];在微观方面,结合住宅小区地形特点,使用功能以及周边环境关系加以综合考虑,确定切实可行的空间模式,使停车场的设置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同时融入整个住宅小区的环境。效益优先

住宅小区停车场的设置应注重综合效益,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场的布置应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来衡量。

住宅小区的停车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敞空间,考虑区位及交通条件,以提高住宅小区人口的集散能力和减少对住宅小区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为目标,重点在于合理布局,整合停车资源,确定合理的规模,并使停车设施的建设与中心建筑合理配套,提高停车效率,实现整个地区的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协调发展。

解决小区车位问题的五大建议措施

一:有偿出让车位

解决小区车位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有偿出让车位。

对于每日必须停放的私家车实行固定车位并实施有偿出让,对小区现有车辆进行登记,统一规划固定存车位,并由专门的物业人员进行管理。这样的好处在于方便固定车辆的存放,而且做到秩序良好,有利于物业部门的统一管理,一方面使私家车安全过夜,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小区的秩序。当然固定车位是有限的,这个办法目前对于未来增加的车辆存放问题还无法解决。

二:联手周边停车场

很多年头比较长的居民小区,几乎没有机动车停放的位置,虽然这些老的居民小区纷纷开始实行物业管理,但小区机动车管理依然是个难题。一些小区解决这一问题是这样做的:联手周边地区的停车场,为居民小区联系车位,将小区居民的私家车停放到存车场去。据不完全调查,在市中心老式居民区中,附近地区设有机动车停车场的占了将近8成,因此由小区管理部门出面,同周边停车场联合解决私家车过夜,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这一办法的缺点是车主停车位置同住所有一定的距离,停车有些不方便。

三:设立临时停车路段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解决小区停车问题上也在不断探索,以北京为例,有关部门组建了停车公司,专门管理私家车过夜问题,停车公司可以在同有关部门沟通的基础上,开辟专门路段供过夜私家车停放,并实行有偿服务。为此在有停车需求的小区附近夜间开辟临时路段。每天早上,清空停车路段,以保障道路的畅通。这一办法的缺点是,私家车主停车有时间限制,每天早间需将车子开离临时停车路段。

四:实行小区车辆准入制

物业部门为保障小区业主车辆过夜安全,应当对社区居民的机动车实行固定车位存放,并且发放小区机动车出入证。防止外来车辆过分占据小区空间,造成小区车辆拥挤,不过这一办法的缺点是,个别必须在小区过夜的外来车辆无法进入小区。

五:新建小区应增加车位

私家车的增加是趋势,因此新建小区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小区规划设计之初设计预留车位方案。从目前来看,很多小区为增加商品房数量和面积,不对停车位置进行规划,造成入住后的停车困难。有关部门也应该在小区设计审批过程中,考核停车位置的数量,以保证小区秩序。

结语,小区静态交通问题是一个广泛性的问题,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要形成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政府、开发商、业主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为改善小区乃至城市的居住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第五篇:我国城市垃圾问题

我国城市垃圾问题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2010年估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由于我国城市数量和人口的不断增加,21世纪,中国城市数量达到800多个,小城镇2万余个;目前,中国城市常驻人口超过3亿,还有相当多的流动人口。据估计,中国的城镇人口将从3-5亿增长到8亿。由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城市垃圾的产生量。

二、我国垃圾收集、回收、利用的情况比较粗放、原始

早在1985年,我国就提出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利用,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城市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综合袋装收集试点,个别点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却因分类收集的手段不足,致使本已分类收集的垃圾,又被统放一起运输。城市垃圾混合收集仍是各大、中、小城市普遍采用的垃圾收运方式。

以盈利性为主的个体回收利用就只回收那些经济回报率高的废品,相当一部分污染大、但回收效益小的废品,如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废塑料等,就无法做到回收利用。

三、我国城市垃圾简单堆放、填埋处理造成的危害性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垃圾焚烧数量甚微。其危害性如下:

1、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5亿多平方米,未经处理或未经严格处理的生垃圾直接用于农田,或仅经农民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后果严重。由于这种垃圾肥颗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属、碎砖瓦等杂质,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据初步统计,累计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每600平方米达10吨以上的土地,保水和保肥能力下降了10%以上。重庆市有些地方因长期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垃圾肥,土壤的汞浓度已超过本底三倍。

2、严重污染空气

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冲天,老鼠成灾,蚊蝇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100多种,其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质。附近农民苦不堪言!

3、严重污染水体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任意堆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其中的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致使污染环境的事件屡有发生。例如:贵阳市1983年夏季哈马井和望城坡垃圾堆放场所在地区,同时发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场渗滤液污染,大肠杆菌值超过饮用水标准770倍以上,含菌量超标2600倍。哈尔滨市韩家洼子垃圾填埋场附近地下水中铁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2/3,锰超标3倍,汞超标29倍,细菌总数超标4.3倍,大肠菌超标410倍。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对某垃圾堆放场地周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现场监测,其结果令人震惊:垃圾堆放场地下水已被污染,不能饮用。

4、危害人民健康:

裸露的可分解垃圾易使蚊蝇孳生,传播疾病,散发臭气,污染环境;自然堆放的垃圾最易成为蚊、蝇和啮齿类动物繁殖的温床。另外,裸露垃圾、纸张和细小颗粒随风飘扬,破坏环境市容,危害人体健康。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曾在某垃圾堆放场进行蝇、蛆和蛹的定量检测,结果是:平均每个检测者在两小时内测到苍蝇212只;在0.11平方米的垃圾面上,挖取1公斤垃圾样品,分类计数为螺蛆120条,蝇蛹979个。

5、垃圾堆放场沼气自燃、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垃圾堆放产生的沼气(甲烷),一旦遇明火就会爆炸。象北京市昌平县一垃圾堆放场就产生爆炸事故;1994年8月1日,岳阳市羊角山垃圾场也曾发生过甲烷爆炸事故;四川省荣县长山镇在一个叫“廖叶沟”的小山沟里堆放了数十万吨的炭渣和生活垃圾,从1996年起开始自燃,冒出浓浓烟雾,刺鼻的硫磺味道混杂着各种各样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飘向四面八方。2001年2月,荣县政府从越溪河抽水对寥叶沟进行浇水扑火,整整5个月,停止浇水后燃烧如故,至今无法扑灭。

6、阻碍道路和排水沟道的畅通

有的城市或区域的垃圾直接堆放在道路两旁,既阻碍交通,又妨碍市容;还有的将垃圾倾倒在排洪沟,垃圾臭气冲天;有的将垃圾直接在河道倾倒,阻碍防洪,污染水体,危害健康。吉林省某市将垃圾收集后运输到城市旁边嘎呀河的堤坝上,堆成“垃圾堤坝”,河流在垃圾的堤坝边流过,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7、日益严重的城市垃圾污染,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

城市垃圾问题伴随城市化进程日趋尖锐,已经成为对政府部门压力较大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城市垃圾收运设施不能适应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监督管理薄弱,乱扔乱倒垃圾现象还较为严重,河道、公路、铁路两侧成了“垃圾长城”,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与市容。由于缺乏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大量的城市垃圾只能往郊区农村倾倒,引起周围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郊区农民因拒收垃圾和反对在当地建设城市填埋场,引发农民群众与政府冲突事件已屡见不鲜,有些时候甚至成为激烈的社会问题。

四、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不健全

闻名于世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仅国家颁布的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就多达43个。我国政府至今只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部和国家环保局颁布过一些有关的规定、标准和规程。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子法”及实施细则,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2)政府对城市垃圾的削减、回收和再利用问题没有全面通盘的考虑。

我国主管城市垃圾清运处置的归口部门是建设部,各个城市由市政府领导下的城建环卫部门主管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置。现有管理体制不利于改变城市垃圾管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垃圾管理一直被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政企合一。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庞杂,层次多而不集中,有问题互相扯皮,未能把人力、财力用到关键地方,不利于对城市垃圾的管理。

(3)垃圾治理缺乏资金,收费制度尚未建立

城市垃圾治理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由于城市垃圾治理一直视为公益事业,其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随着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需要政府投入越来越

多的资金,才能使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预定目标。但仅靠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拨款解决,资金投入有限,很难达到预定目标。

尽管建设部在1991年制定了《城市环境卫生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提出了财政拨款与服务收费相结合的原则;国务院在1992年批转的“关于解决中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中也提出要“采取多种解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和“积极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等政策,但目前的收费范围及额度,连维持运营都很困难,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需要的资金,目前仍然只能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

不改变传统的城市垃圾处理观念,城市垃圾产生者不承担任何费用,不承担任何污染责任,包袱都由政府背起来,是无法解决治理资金缺口问题的。

(4)垃圾减量化未引起重视,过度包装和一次性商品造成资源浪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意识的变化,以及包装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包装形式越来越繁多,种类和数量急增。不适当的过分包装和豪华包装比比皆是,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5)垃圾混合收集,增大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城市垃圾混合收集,大量有害物质,如干电池、废油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资源化的价值。

(6)全封闭自动化的垃圾分检系统还没有研究制造出来

对于人均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100多位之后的中国来说,让大量的可再生资源白白流失,是很可惜的。废旧物资作为再生资源开发利用,首先对混合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但由于垃圾人工分检对工人健康有害,所以先进国家,如:瑞士早就有全封闭自动化的工厂对垃圾进行分检回收,可惜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种工厂。

(7)垃圾燃烧发电本是无害化处理垃圾的好方法之一,可是产生的有害气体二恶英又无法消除。

(8)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垃圾处理设施人为损害严重,需要设立环境保护警察

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给环卫工作带来了困难。在一些城市的环卫设施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某些企业甚至将有毒垃圾非法倾倒在不让倾倒的地方,刚刚治理好的河道也成为垃圾非法倾倒的场所,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建议政府参考国外做法,组建环境保护警察队伍,专门保护环境制止不法行为。

下载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问题(最终版)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问题及对策 一.消费信贷的基本理论及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 1消费信贷产生与发展 2消费信贷市场需求 3消费信贷的主要内容 4消费信贷形势 5个人消费信贷......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探析

    摘要:简要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和归纳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16个主要问题,诸如安全问题、技术问题、经济与费用问题、隐私权问题、法律法规问题、人才问题、......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的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

    发展中的城市

    六上《品德与社会》课前准备 发展中的城市 杭州“创模”十年,颁布实施了大量环境保护政策文件,进行了数十项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时至今日,环境到底好不好,最后还要市民群众......

    区静态交通工作总结报告

    区静态交通工作总结报告为进一步加强XX区静态交通管理工作,确保XX区停车场(库)和道路停车场安全有序运营,XX区建设交通委发扬“融合传经典,创新铸精品”的黄浦精神,加强公共停车......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相关问题浅析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相关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和市场经济深层次变革,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可能引发......

    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办学学院四川大学 校外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 2011年月日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