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

时间:2019-05-14 23:0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

第一篇: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

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教育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特点不适应的缺点。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理论与实践脱节;(2)认识滞留于经验层次,理论性不强,概括度不高;(3)重解释、论证,少反思和批判;(4)历史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薄弱、贫乏;(5)研究方式单调。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

一、理论与实际脱节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固疾客观地讲,如何看待和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这并不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独自面对的一个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国也大都面临类似的处境并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在一些我们所见到的欧美学者所撰写的教育管理学着作中,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经常论及的一个主题。譬如,英国的教育管理学家布什(Tony Bush)就在《教育管理的理论》一书中,用了近一章的笔墨来讨论该问题。据布什介绍,英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在该问题上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是轻视理论,认为理论与学校实际相差太远;另一种则强调理论对实际大有裨益,认为理论有助于教育决策的理性化,有助于协调和统一人们在组织机构、个人角色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有关认识,有助于人们在领导及绩效这类问题上达成共识。美国的一些教育管理学家们所写的着作当中,对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也给予了同样的甚至是更大的关心。当代极其重要的教育管理学家哈尔品(Halpin, A, W.)在谈及理论与实际关系时,就曾尖锐地批评教育理论,特别是一些教育管理书籍,尽是一堆无用的废话。而另一位学者霍伊(Hoy, W.K.)则强调理论与实际间的共生关系。

霍伊认为,对实际管理者而言,理论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理论为实行者提供一个参考框架;第二,形成理论的过程提供了分析问题的一般模式;第三,理论指引实际的和理性的决策。我国教育界在理论与实际这一问题上,聚讼由来已久。特别是今天,这种争论和冲突尤显尖锐。通常,搞理论的不能很好地了解和理解实际管理者所面对的各种问题,难免有轻率乃至武断之说。对一些困扰实际管理者的重大现实问题,理论工作者常又冷漠待之。理论工作者似乎对建立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更感兴趣,不少人热衷于从一些基础学科、相关学科,如管理学、政治教育学等学科中迁移若干知识符号,用来拼凑、组装教育管理学。本来,教育管理学积极地向这些学科吸取养料,以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这是众多后发的新兴学科健康成长的有效经验,是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的,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教育管理学仅限于这一范围,而不能向前跨越一大步,把理论的研究和前景深深植根于中国广阔的教育管理实际和改革的背景之中,那么,教育管理学最终就极有可能变成一具只有骨架而无肉身的“骷髅”。

而大多实际管理工作者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人员,既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学习和钻研理论。教育管理工作者热切希望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能多了解和关心一下实际管理者的需要和困难,为实际工作多提供一些具体扎实的理论指导。不过,客观地说,实际工作者对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并不是没有失望和不满的。事实上,不少实际工作者在私下交谈中,对现有教育管理学颇有微词。有关调查也表明,实际工作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认为,现有教育管理学书籍大都脱离实际,是一堆中看却无用的“废话”。也许,实际工作者的这种评价过激了一些,但也不能说全都毫无道理。试问,我们这些搞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人员,对中国的教育实际了解多少呢?我们到过几个省市和县乡做过哪怕是很短暂的教育调查呢?我们又与几位教委主任、教育干部、校长真正交谈过?有几位能说出一个县或者乡每年的教育投入到底有多少?而每年的各项教育支出又到底如何?我们的教育管理书籍又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的实际和现实呢?扪心自问,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在很多方面,我们确实心中无数。

二、认识滞留于经验层次,理论性不强、概括度不高是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学的又一严重问题第一,从观念上看,教育管理学缺乏将日常语言提炼成术语的意识。教育管理学中大量使用的是一些约定俗成并未经过充分论证的概念。由于概念的日常语言化,定义缺乏单一性,内容大多处于描述水平,导致整个教育管理学的概念群呈现出缺乏抽象度的群体特征。相反,一些教育管理学的着述中,随意使用概念的现象很常见。研究者在同一论文、着作中不能始终如一理解和使用同一概念,而随个人的主观意愿而任意变化其内涵,这种行为对教育管理学的严肃性、科学性造成了伤害,损坏了教育管理学的学术形象。对此,我国有些研究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教育管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这种不成熟从学科概念上看,即是教育管理学尚未形成本门学科比较完整、比较严密的概念、术语和范畴体系。“我国教育管理学所移植、引进、借用或自身衍化出来的一系列概念,如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管理过程、反馈与控制、结构与功能、制度与体制等等,其内涵界说和规定性还缺乏学科的严格性和区别性。”第二,从体系上看,教育管理学大多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教育管理学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形态,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也就自然地成了衡量教育管理研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综观这些年先后出版发行的几种主要的教育管理学论着,在体系上大致可归结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研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主的模式,我们可暂称之为“问题研究式”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是将当时教育活动中最受关注的若干教育管理问题集中起来加以探讨,并将讨论的结果加以整理,最后汇集成册,以应社会急需。此体系的优点是便于研究者比较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避免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另一种可称之为“因素排列式”的理论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尽可能列出现实教育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素,如教育管理目标、教育人事行政、教育财务行政、教育领导和方法、教育决策、教育管理实施、教育管理效率等等,并将每一因素作为独立章节加以讨论,最后构成全书的整体内容。这种体系的优点是包容量大,只要研究者乐意,它几乎可以毫不费力地囊括教育管理学所要研究的一切方面,而无须考虑内在的结构和逻辑问题。然而上述两类体系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讨论的“问题”、“因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多一个问题,还是少一个问题,多一个章节,还是少一个章节,似乎无伤大雅,无损大局。二是问题与问题之间、因素与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紧密,章节之间甚至可能任意前后调换。为改变这种状况,有些研究者对原有的体系进行了加工、改造。这种加工、改造主要是沿着两个方向前进的:一是对所列举的各种因素重新加以分类,二是试图将教育管理学划分为几大块,然后由块联结各章,从而组成全书的内容。这种体系由于是由块篇、章节等几个层次构成的,我们可将其称为“板块结构式”的理论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体系的不足。但从已出版的此类体系的着作来看,问题依然大量存在。由于研究者本人对划分块篇的标准认识不清,加之思想方法上并没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令人满意的能沟通块块的逻辑起点和核心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理论体系上的某种混乱。而且,研究内容和篇章上的畸轻畸重问题也异常严重,破坏了理论体系的美学价值。

三、重解释、论证,少反思和批判,这是今日教育管理学的又一缺失从总体上讲,我国现行教育管理学的反思性向度是比较缺乏的。教育管理学在研究过程中倾向于重解释、论证,少反思批判。我国现有的教育管理学基本上都是一种“接受性”教育管理学。主导这种教育管理学的认识方式是“接受性认识取向”,即对研究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整体性接纳、认同、信任、支持、赞赏等相关的认识观念和意识。接受性认识取向是一种极有效率、也是最有可能为社会所认可的认识取向。受接受性认识取向支配的“接受性”教育管理学,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很容易表现出天然的顺从性、信赖性。特别严重的是,由于这种教育管理学缺乏质疑、审视、追问、批判,它又可能导致新的武断乃至更严重的专权。接受性教育管理学有时容易患极端化的毛病,容易将它看重的某一方面无限地放大,将其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肆意剥夺了其它方面的作用及存在的权利。譬如说,教育管理学要为政党、政府的教育决策服务,要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服务,这是理所应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后,教育管理学积极研究教育管理活动中如何依法行政以及保护教育法人的权利等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教育管理学如果将它的使命完全囿于此域,将宣传、解第1期张新平: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释、论证国家政策、法规合理性视为唯一而重要的工作,轻视乃至压制教育管理学应具有的诸如积极主动地批判和改造等方面的品性,那势必窒息教育管理学的活力和生机。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一个明显缺失即在于此。

教育管理学从本质上看,应该是反思性的。反思性应是教育管理的最为珍贵的品质。布迪厄是一位极其重视“反思性”的学者,他认为,当今包括一般认为的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都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知识类型是旨在扞卫现存社会秩序并为其提供合法性的“法理型”知识;另一种类型则是旨在把社会及法理型知识作为自身研究对象并保有对一些规范准则的合法性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知识。布迪厄还认为,只有后一类知识才是学术研究,才是真正的“社会科学”。而我国现有的教育管理学从知识类型上看,基本上都是一种“法理型”知识,这种知识的主要使命就是“践道”。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对教育人事流动政策、教育经费分配政策等重大的研究就表现出极强的“践道”性。因此,我国教育管理学只有打破这种“法理型”知识的藩篱,向布迪厄所说的“社会科学”靠拢,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真正生长点,才有可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类造福。

四、历史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薄弱、贫乏,使得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失去了支撑和后劲关于教育管理的历史研究,我国已故的着名教育史学家毛礼锐先生有过一段文字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过去,我们对历史上的教育实践取士制度和教育家的研究比较注重,在管理体制方面从文教政策和学校教育制度方面也有许多探讨,而对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的经验教训、教育家的教育管理实践与思想等的研究,则较薄弱,至于近现代教育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几乎没有作出专题研究”。正是由于专门探讨教育管理产生及其发展的这种研究寥若晨星及其质量不高,使得今日的教育管理学营养不良,后劲明显不足,教育管理研究中缺乏明显的历史意识。在教育管理研究当中,不注重分析某一问题所赖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忽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当前存在形态所有形成的生成过程,或者对某些历史事实不能作出公允的评判和正确的运用,这已成为两个缠绕在一起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教育管理问题开展国际间的比较研究,也是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学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虽然有些专业杂志也零星地刊发一些文章,向国人介绍国外教育管理学及其理论的进展,然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这种介绍和比较是很表面化的。由于研究者自身的视域局限,我国教育管理学长期囿于和满足于介绍、学习、掌握西方教育管理学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the structural-functionalist paradigm),而对教育管理学的解释主义范式、批判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等新近发展却知之甚少。①有些文章在介绍国外某些教育管理制度时,由于对其历史、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缺乏把握和分析,致使人们很难从这些文章中得出比较准确的看法、获得有益的启迪、形成可资运用的结论。张复荃先生指出,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旧中国,教育管理学着作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意引用外国的资料,尤其是英、美、德、法诸国的制度和方法同我国作横向对比,并评论其异同和优劣。但材料堆砌较多,给人„纷然杂陈、支离破碎‟的印象,缺乏对外国教育管理学说及其制度进行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和历史的分析。”我国现今的教育管理学研究,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一弊端并无多大改善。解放前一些学者批评的“外国今日有一新颖理论,即盲目附和,用来实行;明日有一巧善办法,即倾心风从”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

教育管理学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令人极不满意的落后现状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和改变我们的“排斥性认识心态”。排斥性认识心态是一种十分偏激的诸如厌恶、否定、抵触、拒斥等方面的情感和倾向,它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从认识目的上看,它不像“接受性认识取向”是出于接受、理解、掌握、运用,而是一味地、简单地、情绪化地为了否定而否定,否定就是一切,否定就是目的;二是排斥性心态通常与虚无主义、否定主义、“夜郎自大”等特征联系在一起。排斥性认识心态就是对一切简单地说“不”,就是“自我中心”的偏执迷。有人也许会以为,改革开放都已经二十多年了,还存在“排斥性认识心态”吗?事实上,这种认识是过于乐观了的。排斥性认识心态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取向,它在很多方面已成为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深入骨髓的观念。因此,能否客观、正确地对待国外的教育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仍是今天教育管理学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笔者以为,教育管理学要防止和反对一味抵触、贬斥和拒绝的倾向和行为,避免用自己的思想框架裁剪别国的教育管理实践和肆意批评别国的教育管理思想,这一点,也许容易做到,但要真正做到结合其社会背景对外国的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给予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则是相当困难的。

五、单调的研究方式从方法上制约了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离多样化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研究方式还过于呆板死寂、千篇一律。我国教育管理学在研究方式上一直未能超出两种基本范式:思辩研究与实证研究。思辩研究在这里可以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方式,但更主要的是指对具有这样一类特点的方式的总描述、总概括。这些特点是:(1)从材料来源看,大部分材料都是通过其他人或物(如学术着作、政策法规、新闻媒体等)这些①②汤林春对我国1981年-1997年间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上有关教育管理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了7个基本结论。其中之一即是“教育管理研究方式比较单一,以思辩性为主”。见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9(4)。笔者在《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一文中,对教育管理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详见《教育研究》, 2000年第2期。另,笔者在《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等刊物上,就教育组织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教育组织管理解释主义范式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2001年“中介者”而间接获得的;(2)从研究者活动空间看,绝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坐在图书馆里,将自己关闭在书斋里与书本交往,试图在书本上寻觅待掘的矿藏;(3)从研究成果性质看,这类研究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哲学性的、主张式的或指示性的,观点和论证很难说严谨、科学,时有武断之弊;(4)从研究成果实际效用看,这类研究对实际工作一般没有直接的帮助,不能发挥、起码不能直接发挥指导作用。有人曾以我国《教育研究》杂志1994年第1—6期上的65篇研究文章为分析对象,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作过很有见地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教育研究中哲学性文章多、“非实证性文章”多、指示性文章多,而扎实的严谨研究、有助于理解的解释性研究等很少见。这种看法也基本上符合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现状。也许,我国教育管理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远远地超出了这一描述。

实证研究是一种本世纪以来逐渐得到人们认可并为人们所追求的学术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的兴起,是与现时代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的不断提升密不可分的,也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卡伯特森在一篇回顾百年来教育管理学知识性质的文章中指出,大致从1901年起,教育管理中的实证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原有的作为主流的思辩研究开始退居其次。特别是自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以哈尔品等人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管理理论“新运动”,更是把科学主义取向的实证研究推向了顶峰实证研究的基本信念是教育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实质区别,教育管理科学应与实证科学所确认的真理规范(主要是分析、还原、隔离、理想化、简单化、数量化及因果决定论等)相一致。教育管理研究应是一种价值无涉(Value-free)的研究,而那些影响教育管理的“价值”、“道德”因素,应毫不犹豫地删掉。实证研究信奉“真理”是客观的、外在的,个人只要付出努力,真理就能被发现。这种研究还重视用明确的数据、具体的事实和可观察的行为来说明问题。实证研究相信甚至斥责其它范式都是不科学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无甚价值,应该淡化甚至摈弃。

实证研究,作为英美这些国家现行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主流,一直盛行了近60年。直到60年代前后,实证研究才开始遭遇到教育组织管理的现象学范式和教育组织管理的批判理论范式的驳斥。不过,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实证研究虽然受到了日益增多的责难,但是,这种责难是以实证研究的“过度发展”为背景的。并且,很多对实证研究有的龃龉甚至进行无情批判的学者,在实证研究方面却具有相当高的修养。譬如说,着名的教育管理思想家、理论家,现象学范式的中心人物格林菲德(Greenfield)就是如此。遗憾的是,实证研究在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领域还势单力薄,正如我们在前面论及的那样,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大量充斥的仍是思辩研究。这里,我们虽把实证研究与思辩研究并称为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方式的两类基本范式,但应强调的是,实证研究在实际研究中远远没有取得与思辩研究同等发展的程度。③这里的相提并论,主要是从心理层面,也即实证研究在人们心目中所具有的影响力这一特征而言的。

进一步说,我们之所以将实证研究与思辩研究相提并论,并不是勉强为之的,还有着我们的根本考虑。这就是,虽然实证研究与思辩研究二者表面上看起来很不一样,但它们却拥有着相同的设定和本质。它们都强调找普遍性、一致性、统一性、相似性、精确性,都宣称从研究客观的、外在的教育管理现象入手揭示教育管理的规律。在它们看来,教育管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探寻普遍结论及其规律。由此不难看出,这两种研究的企图和理想都是极其相似的和千篇一律的。从哈贝马斯的“社会科学知识三型”来看,教育管理研究中的思辩研究与实证研究大致可归于经验分析科学类型。而从德国教育理论家布雷岑卡的教育学知识三型(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学)来说,思辩研究和实证研究在其本质设定和理想追求上,大致可归属于“教育科学”类型。④正是因为思辩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这种“貌离神合”属性,使得时有冲突的思辩研究和实证研究在现实的教育管理研究中,常被捆绑在一起加以运用,想象中的径渭分明甚至是水火不容的界限并不存在。也正因如此,我们认为思辩研究和实证研究基本代表了现行教育管理研究方式的特色,这种意见应该是符合实际的和准确可信的。

那么,应怎样看待和估计这两种方式,特别是一直在其中唱主角的思辩研究的作用呢?这确是一个难度较大而意义也很大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只作两点简略的评论:一是它们为我们在短期内构筑起一个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是功不可没的。二是因受研究方式、特别是思辩研究的局限,不少研究又终究难以摆脱空洞无物的固疾。我们产生这种想法和评价是有其内在根源的。并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现实的生动活泼的基层教育管理体制改③④【德】W.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年第4期。陈桂生教授指出,我国教育学按其“绪论”的界定和言说,应属于“教育科学”无疑。但是,“问题在于现行教育学在„绪论‟中所„说‟的„研究对象‟同„本论‟所体现出来的、即„做‟中的„研究对象‟,出入甚大。”“所谓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是未兑现的承诺,属虚构的„研究对象‟”,“它实际上是以„教育价值———规范‟为研究对象”。我国教育学从行为上属于实践教育学。陈先生的这种分析是相当深刻的和独到的。不过,我想补充的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学尚不能称为“实践教育学”,准确地说,应称其为“思辩式教育学”,这种教育学从根本上说,它没有摆脱“实证科学”、“社会科学”所确立的规范和价值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国现行的教育学从理想追求和根本设定上看,可属于“教育科学”,而不论它实际上尚处于什么水平,也不论人们对它的科学性程度是多么不够的责难是多么严重。见陈桂生着《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第14页、第18页等。

汤林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在17年间共发表的2389篇教育管理论文中,采用实证方式进行研究的文章大约有203篇,占整个文章数的8·49%。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实证研究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中尚未真正发挥作用。详见汤林春·我国十七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9(4)。张新平: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革,向教育管理人员和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复杂而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用现有的方式是难以解决的。甚至,现有的方式与这些问题是格格不入的。不是有人宣称理论离实际愈远愈好吗?不是有人觉得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农村挂钩的问题太俗了吗、难登大雅之堂吗?显然,教育管理学要面对并回答现实生活中这些俯拾即是的问题,仅靠思辩研究、实证研究就完全不够了。教育管理学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就只能另找出路。出路也许是多种多样的,但目前在人类学中已普遍使用,国外七八十年代以来教育管理学亦逐渐重视的“实地研究”,也许能为我们解答当前的教育管理现实问题,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实地研究是现代人类学应用很广的一种研究方式。这种方式要求研究者必须参与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设身处地体会研究对象的所想所思、所作所为。一般来说,实地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它主要是采取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访谈、观察方式开展现场调查;(2)它是以定性为主的调研,它在收集资料时,很少使用量化的工具,参与观察力求在自然、自由的气氛下进行,研究者倾听研究对象的意见,或与其交谈,从而获得观察结果;(3)它是一种微型调查,总是比较深入地接触具体的社区或群体;(4)它把研究对象的行为看成是研究对象所生存的整体环境中的一个部分,注重了解研究对象的外部环境的性质、传统、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并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解释;(5)它要求研究者不能用权威的态度、居高临下的架势对待研究对象,应在建立互信互赖的关系基础上进行观察、访谈。研究对象能否真心实意地接纳研究者,这是关系到实地调查能否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6)它在使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某些有内在相似性的方式的共同交流,而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次方式体系。这些次方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更增添了实地调查的影响力。这些次方式包括人工制品的收集以及某些用于辅助目的的问卷调查等。

笔者认为,实地研究与那种主要依靠书本记载、别人的书信以及通过翻译间接取得资料,在书斋里与书本交往的思辩研究是有质的差别的,与强调揭示客观真理、重视数量化的实证研究也大异其趣。这种不同,从哲学的层面看,主要是实地研究看重教育管理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而思辩研究强调理论构建和体系构建(如逻辑起点、概念范畴等等);实地研究重视用理解、体验去显示教育管理人员的真情实感(日常生活),而实证研究致力于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范例去建构一个理想的精致的教育管理科学;实地研究注重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多样性的价值,而思辩研究和实证研究只看到了“共相”、普适性的作用,并用普适性、“共性”、规律对抗、排斥和贬低个别性、“殊相”及差异性。有人主张实地研究“代表了一种纯粹的范例,这种范例在经验研究方面与其他主要惯例截然不同”。这种分析和评鉴是恰如其分的。

参考文献:

〔1〕张复荃·重温一门被人遗忘了的学科〔J〕·教育丛刊,1983(3).〔2〕黄睦和,关于教育行政管理学的几个问题〔J〕·教育管理研究·1991(1);张新平·教育行政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教育科研·1996(4).〔3〕【美】霍伊,米斯格着,教育行政学〔M〕.王家通主译,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3.33,31.〔4〕黄云龙,现代教育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27.〔5〕近代教育管理史〔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6〕张复荃.现代教育管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41.〔7〕程介明.要重视教育研究的方法论〔J〕.教育学.1997(7).〔8〕Jack A.Culbertson, 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Base.in Norman J.Boya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gman Inc.1988.pp.3-24.〔9〕Tomas Greenfield and Peter Ribbins, 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outledge, London, 1993, pp.134-158.236.〔11〕【德】哈贝马斯着.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1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二篇: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问题(最终版)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问题及对策

一.消费信贷的基本理论及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

1消费信贷产生与发展

2消费信贷市场需求

3消费信贷的主要内容

4消费信贷形势

5个人消费信贷意义

二.论述国内外个人消费信贷现状及问题

1消费者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2商业银行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3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4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健全

5缺乏有效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

6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三.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策略

1信息不对称应对策略

2建立完善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3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消费信心,实施政策倾斜

4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消费信贷业务新格局 5加快消费信贷立法进程

6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四.针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1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2改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手段

五.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第三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探析

摘要:简要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和归纳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16个主要问题,诸如安全问题、技术问题、经济与费用问题、隐私权问题、法律法规问题、人才问题、税务问题、信用问题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电子商务的概念早在1994年就被提出来了,直到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主要包括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效益、增加了商务双方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服务质量、提供了全天候的服务、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贸易增长等。目前,电子商务已经广泛应用于旅游和服务行业、出版业、网上商城、银行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学校、信息公司、咨询服务公司、顾问公司、保险公司、IT行业、慈善机构、分布全世界的各种应用项目和服务项目等。

但是,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遇到了种种问题,如安全问题、法律法规问题、信用问题等,下面对这些问题加以简要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世界信息化的潮流,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1993年开始兴建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996年2月,我国成立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负责研究、建设和运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工程。目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已经建成由通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平台构架电子商务网络环境。同时借助中国电信公用网实现了与联合国全球贸易网等国际商务网络的连接,并在主要城市开通了节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国家外经贸专业网。1998年7月,由扫外经贸部主办的、基于Intenet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开通,成为国内外客商查询中国商品的热门站点,到2000年已有近2000家企业入网。随后,外经贸部主办的“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也在网上开通,首次利用信息网络全面展示可供出口和转让的技术产品,标志着我国外经贸工作的电子商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中央外,各地方的电子商务工程也在积极地规划实施中。1998年初,上海商业信息中心在商业流通领域开发应用电子商务。同年9月,“电子商业网”上的第一家网上商城开业,10月又推出第一家网上批发市场。1998年底,由北京市和中央有关部委联合共建首都电子商务T程。

与通信网络技术现代化一样,商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制定了《全国商业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九五”规划要求与中长期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到2010年,全国商业企业基本实现信息管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商业增值网络,主要行业和沿海大城市商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同行业信息技术水平。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2005年电子商务逐渐步入稳定增长期,仅网上商店就有500多家,市场规模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同比2004年增长了41.7%。2005年确实是电子商务异彩纷呈的一年,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并、当当腾讯杀人C2C领域、云网全数字电子商务概念的出炉、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第一次浪潮、国美等传统行业加大电子商务投入等等,构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的一幅多彩的画卷。

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模式融合的大幕已经拉开。eBay同环球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此进入中国B2B市场开始B2X2C电子商务运作;当当网利用资源优势开展C2C业务是电子商务模式融合的前兆;阿里巴巴将B2B平台和C2C网站融合,给商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由上可见,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虽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大发展时期即将到来。但是,仔细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繁荣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下面分析和归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安全问题——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基于开放性网络的电子商务,由于电子线路的可窃听性、电子信息的可复制性以及互联网软、硬件存在的一些缺陷,致使黑客攻击、病毒侵害、网上欺骗、网上盗窃等非法现象时有发生,加之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不可抵赖性,交易身份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大大降低了大众对电子商务的信赖程度,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对策: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包括(在线动态的)交易活动和(非在线静态的)商务信息的安全问题。为提高两方面的安全可靠性,信息技术研究机构和应用开发商应本着利国利民、勇于创新的原则,研究和创新提高电子商务安全性的新技术和新措施。

2.2技术问题——电子商务能否持续发展问题

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快速发展,致使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技术五花八门,造成电子商务平台彼此不能协调一致,甚至商务信息无法交流和传输。

对策: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经济安全,在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方面一定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各级研究机构和应用开发商应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技术,要尽快打破在软件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电子商务新技术开发成果的奖励和推广力度;要积极与外国政府和组织合作,建立全球电子商务系统。

2.3经济与费用问题——电子商务的效益问题

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资金支付的电子化,即资金流在网络上的实现。一是网上支付的效率不高,确认支付的时间还比较长;二是网上支付收取的费用过高。高昂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费用和居高不下的支付费用,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对策:电子商务系统运营商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社会投资机构的联合,走合作开发或合资经营的道路,降低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此外,应适当调低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费用,刺激和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

2.4电信体制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保障问题

长期垄断的电信体制、条块分割体制,致使我国的几大主干网络不能有机地协调和统一,互联网的效用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对策:首先要真正打破电信业的行业垄断局面、克服区域条块分割现象,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网合一、协作发展,而不是目前的形为“转制”,而实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局面。2.5法律法规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的新生产业,现有的法律法规修订滞后,导致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型违规或犯罪行为,因无法可依而得不到惩治。

对策: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法、数字签名法已经实施,但是,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型违规和犯罪行为,在很多其他法律和地方法规中还没有及时得到修订和明确化、甚至残缺,要尽快修订、完善各级各类法律法规,制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用法律或法规,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2.6观念问题——电子商务的人文保障问题

长期的基于“现实世界”的传统商务模式在社会大众的商务行为意识中根深蒂固,人们对电子商务这种在“虚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交易方式心存疑虑,企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信心有待提高。

对策:解除社会大众对电子商务的困惑,一方面要加强安全保障技术和措施的研发力度,切实提高电子商务系统抵御恶意攻击和病毒的危害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为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广开便利之门;第三,在法律法规健全方面增强实效性,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第四,鼓励全民上网,普及计算机应用,形成社会发展基础。只有电子商务系统更安全、更便利、无后顾之忧了,电子商务的主体对电子商务的可信度和可依赖度才能提高,电子商务才能迎来大发展。

2.7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权益保障问题

因互联网固有的开放性特性和现有网络安全技术的局限性,电子商务主体的隐私权得不到可靠的保证,侵权事件屡有发生。

对策:必须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技术水平,才能切实保护公众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增强电子商务主体的信心。

2.8基础设施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问题

信息基础设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受国情所限,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整体投入比例与国外相比还比较低,信息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导致上网速度低和上网费用高。

对策: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投资和宏观调控;此外,应鼓励开展提高网络软硬件能力的建设和竞争;第三,要加速发展信息化产业。

2.9标准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的规范化约束问题

电子商务的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协议与加密算法等的不统一是制约电子商务跨平台、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运行的又一障碍。

对策:在与国际电子商务有关标准接轨的前提下,制定适合与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协议和规则,使我国电子商务尽快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在标准问题上,既不能完全照搬和盲目遵照国外标准,又要考虑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2.10人才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的人力保障

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有350多所、专科的有700多所,但是,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国家缺少必要的指导,致使教学计划混乱、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相当比例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人才短缺局面得不到缓解。

对策:我国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成立,教指委应该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发挥人才培养指挥棒的作用,尽快规范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应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交流,吸引国际一流人才。

2.11政府引导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导向

目前,不少研究机构和软件开发商纷纷将注意力转向电子商务,但由于缺乏政府及时、积极的正确引导,导致平台多样化、规范标准不统一、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开发等,致使电子商务不能朝着规范化、协调统一的方向快速发展。

对策:首先,政府部门应率先施行网上作业和电子政务:此外,国家应设立专门指导机构,制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和政策法规,地方政府也应设立在国家统一框架下的构建区域电子商务管理与指导部门,这样,由上而下形成一个纵向的引导体系,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加速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信息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2.12电子商务的国际化问题

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国,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企业,还没有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制约了走出国门,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对策:加快国内企业实施基于B2B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步伐,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合作,谋求建立全球电子商务体系。

2.13电子商务发展的切入点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已经开展多年,但可以说尚处于“朦胧”的阶段,表现为“一哄而上”,亮点不多,发展缓慢,成效不够显著。

对策:应结合我国国情,针对行业或地区市场经济条件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异,鼓励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进而带动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14物流不畅问题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中主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交易的最终实现。而我国加工和存储货物的集装箱、工厂、仓库和中转站配套不完善,公路铁路和水运空运的运输灵活性不够,各运营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些规章制约,给电子商务公司造成巨大的财政和效率压力,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策:应加快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简化物流环节,克服条块分割现象,提高物流效率。

2.15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税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是在没有固定场所的国际信息网络环境下进行,造成国家难以控制和收取电子商务的税金。对策:存制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时,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税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税收机制。

2.16信用问题——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网络具有虚拟等特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业信用有了新的内容和要求,电子商务使社会信用问题更加突出,欺骗与欺诈行为、抵赖行为时有发生,社会信用环境岌岌可危,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策: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加强诚信道德宣传和教育,在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在电子商务领域建立一套完善的信任机制和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3结语

笔者长期关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致力于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在实践中,笔者预感到电子商务将逐步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区域电子商务将逐渐繁荣,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结合将引发新的商机,无线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热点,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将得到改善。由于我国现有电子商务商业赢利模式缺乏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还不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待建立,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匮乏,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等原因,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任重道远。建议我国的电子商务要有中国特色,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策略.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作者:孟晓明)

第四篇: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的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到2001年国家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的专业地位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具体分析起来,我国在教师专业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我国教师的学历过低。全国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不高,其中,有很多教师获得的学历,并不是经过正规院校学习而获得,虽然很多人获得了文凭,但是其水平还很值得怀疑。教师学历过低或者过滥等现象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如何能正确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

在教师专业评价上,还存在过分突出教师的道德标准,而忽略教师的专业标准。支持教师职业感的,从来是“园丁”、“蜡烛”、“春蚕”之类强调辛劳和奉献的道德准则,而非真正的专业标准。

在教师职业准入方面,还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职业有一定的替代性,认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即使现在有了教师职业资格概念,但主要也是看重任教的时间,实际上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专业化标准。

从教师接受培训来看,我国教师队伍庞大而又状况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重新接受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深入学习体会。

在教师的专业技术方面,存在追求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而没有突出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发展应是整个人格的提升,是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文化化的一个过程。人不是一部可以按照固定的模式建造,并能精确地按照程序工作的机器。

第五篇: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

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市政工程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管理能力滞后,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刚刚起步,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很多录用农民工的企业都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提供法定的保险。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对广大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欠帐,虽然降低了目前的企业运营和城市发展成本,但是将构成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压力。

(四)城镇化的多头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城镇化的过程进行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镇化的进程涉及许多领域,但在统一市场的框架内,具有区域整体性的特征,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城镇化这一特征的要求,不利于统一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在实施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城镇化进程健康高效地发展。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源、环境和体制约束等客观原因,也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当的主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体形态、空间布局三个基本问题,还缺乏全面把握和有效指导,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重视。

下载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办学学院四川大学 校外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 2011年月日 摘要......

    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赵栋 129114352 统计122 【摘要】:中国经济经过30 多年的发展虽然在经济及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就业压力、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安全网脆弱、社会冲突事件等 社会建设包含的内容:一是发展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和......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论文 关键词】银行保险银保合作银保产品 【论文摘要】银行保险是 金融 合作的产物,是一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由于银保双方利益难以统一、销......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汪红彬 分校:黄山电大 专业:工商管理专科 年级:10秋 学号:1034001459029 指导老师:许老......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的探讨 摘要: 静态交通是各种车辆在交通出行中的短暂停车, 以及在停车场的长时间停车所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当前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背景下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在全球一体化这一历史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呈现......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讯在的突出问题,怎样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薄弱、消费下降、投资过度、对外经贸依存度过大、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