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寿县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安徽省寿县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1年,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规模经营、增收增效”为目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完善服务体系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如下:
一、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全县耕地175万亩,到2011年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0.29万亩,比上年新增5.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4.45%。100亩以上流转大户297户,流转面积118312亩;500亩以上大户37个,流转面积48258亩;1000亩以上大户27个,流转面积38110亩;3000亩以上大户5个,流转面积20550亩。与上年相比,新增100亩以上规模经营大户26户,1000亩以上6户,3000亩以上1户。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切实强化引导宣传,加快土地流转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组。两次组织有关部门赴外考察学习土地流转工作,参照先进地区典型做法,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召开现场会、与农民算经济帐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小农意识,增强发展意识,推进流转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示范引导,多次组织乡镇党政领导、农技干部现场参观各类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示范点,通过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着力改变干部群众观念,促进土地顺利流转。
(二)抓示范典型,拓宽流转渠道
通过技术服务、资金倾斜、项目支持等措施,支持种植大户承包荒坡,承租农户土地,规模化种植优质农产品、蔬菜、中药材、苗木花卉等,培育了双庙集镇董俊龙、安丰镇王康兵、瓦埠开发区李景龙、正阳 关镇顾军、炎刘镇李庆伟、李和东、堰口镇王传宝等一批10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典型,示范带动了农业大户土地规模经营发展。打造了一批利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精品,带动农村土地规模效益提高,促进土地规模利用。双庙集镇董俊龙1997年回乡创业,承包吴岗村大圩土地2320亩,投资上千万元,将昔日荒地改造成为目前的优质粮生产基地,集种植及养殖与一体。2010年在瓦埠湖开发区流转1550亩土地,2011年又在瓦埠镇流转群众承包耕地1706.55亩,现共流转土地5576.55亩,成为我县名副其实的种粮及养殖大户,规划用五年时间打造万亩特色庄园;寿县华祥食品有限公司为了扩大蔬菜收购面积,2011年在涧沟镇租赁1050亩作为蔬菜基地;通过社会力量投入和典型带动,拓宽了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全县土地流转。
(三)积极争取项目,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土地流转
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实施农业产业开发和科技示范,建立优质粮、中药材、蔬菜等试验示范基地,拉动项目区土地集中高效经营。如依托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实施,发展规模种植,着力打造集中连片基地,推动了土地流转。根据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通过生产扶持补贴和优势品牌建设支持,扶持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按照《寿县2011-2015年环新桥机场周边秸秆禁烧区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要求,位于合肥市的新桥机场周边的炎刘镇、刘岗镇、三觉镇为保证机场安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企业和大户流转土地,从事中药材种植、发展大棚蔬菜及苗木花卉等非高杆作物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011年,国泰医药在刘岗镇租赁1283亩种植中药材,大众医药在刘岗租赁1002亩作为药材种植基地,新桥天彩苗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刘岗镇租赁1004亩作为苗木基地,刘岗镇赵明标流转土地1000亩,作为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安徽隆平高科在炎刘镇租赁1024亩作为粮种繁育基地、王文军在炎刘镇租赁820亩作 为大棚蔬菜基地、肖玉凤在炎刘镇租赁640亩作为大棚蔬菜基地;魏华球在三觉镇租赁1000亩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等。
(四)健全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
我县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明确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工作职能。县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指导中心,各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充分发挥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在流转供求信息提供、政策咨询、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做好乡村两级土地流转的培训工作,三年来共举办土地流转信息员培训班6期,培训达300余人次,为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已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体系,加大了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力度,确保了农村土地流转有序开展。
三、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向种养大户、公司企业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后,业主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兴建公路、整修水利、购买农机、办电改水,并实行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使以往由于缺乏资金、人力、技术、机械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农田生产能力降低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土地产出效益。通过土地流转,便于公司和大户开展绩效管理和商品化经营,土地单位面积收益大大增加。
2.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目前我县土地出租费用大约在500-800元/亩,相当于农民自行种植(耕管)水稻、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的收益。同时,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有力激活了务工经济。一方面,当前全县规模农业产业就近用工量逐渐增加,县内农业产业雇工人均年收入在3000-5000元/年,部分管理或技术型农民年收入高达8000-12000元。另一方面,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敢于放心、放手外出。土地流转使农民不仅可以无风险地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中获得收益,而且还通过为承包者服务、外出务工或自主经商来增加收入。3.促进了农民分工分业。土地流转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使一大批从事农业的农户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专门从事二、三产业。同时,一部分农民从单纯种养业向从事农业技术、市场服务等身份转变,出现了一批农产品营销专业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
4.吸引了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农业投资机会。各种社会发展要素参与到农业经营中,为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城乡统筹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资金对现代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多。
5.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的加快,有利于经营者按照农产品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调整种植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全县的大棚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优质粮等种植项目发展较快,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促进了农业板块经济的打造。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还培育出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点。如涧沟镇蔬菜、花卉基地、迎河的大棚蔬菜、刘岗的中药材基地、正阳关的优质粮基地等现代农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第二篇:关于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
关于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土地流转工作,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有形市场为抓手,以健全管理服务和纠纷调处体系为保障,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支撑,不断完善“依法有偿、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二、目标任务
要以东部农业万亩示范园区为重点,在全镇范围内全面进土地流转工作。东部农业万亩示范方12000亩土地到2015年实现流转面积10000亩以上,2011年实现流转面积1000亩以上。引导承包户在示范方内大力种植蔬菜、花卉苗木、水果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打造3-5个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培植1-2个大型农业综合企业上市融资。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可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相分离,维护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
2、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原农业用途,不得降低土地质量,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也不得借机将土地打乱重分。流转的条件、方式、期限和价格等由流转双方协商决定。土地流转的收益部分由承包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扣缴或挪用。
3、坚持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对集中,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4、坚持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制度,强化信息服务,规范合同管理,及时调节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确保规范有序进行。
5、坚持示范引路、逐步推进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先抓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形成规模效应。
四、土地流转形式
1、农户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土地,农户可以自行协商流转,也可以委托流转。受让方可以是农村专业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也可以是具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农村土地可以实现短期流转,提倡和鼓励较长时期的稳定流转,但流转期限不得突破二轮土地承包的剩余期限。
2、农户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集中流转。在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过程中,对少数不愿流转的承包户,可以通过调换土地等方式协商解决。
3、鼓励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投资高效农业,连片开发农户流转的土地。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联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股份合作终止时,应将农户入股土地退还给原承包农户。
5、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四荒”土地、林地以及经整治开发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等,依法经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
表同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承办方所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依法流转或融资。
五、扶持办法
1、加大财政和政策的扶持力度。镇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着重对试点区域内承包经营权流出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有显著成效的村予以奖补,以激励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自2011年起,农户将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大户(大户规模在10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五年以上,并与经营大户签订了规范性土地流转合同的,一次性给予土地流出农户每亩100元补贴。
2、制定完善激励土地流转的配套政策。引导农民从土地流转受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统,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
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承包面积100亩以上,承包期限三年以上,并与农户签订了规范性土地流转合同的试点村承包大户,其政策性农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由财政予以解决。
4、农业开发、土地整治和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应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紧密结合。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优先安排。
5、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大力实施新型农
民培训工程,建立固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推动农村劳动力稳定有序转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五、建立机构
1、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办公室,负责全镇土地流转服务具体工作;村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室,直接承担本村土地流转服务工作。
2、规范流转手续,加强政策业务培训,镇农村土地流转办公室要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试点区域举办土地流转规范性合同文本和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培训班。农户流转土地时,镇、村两级服务机构要免费为流转双方提供统一格式的流转合同文本,并指导双方签订。
3、建立健全档案登记管理制度。镇农村土地流转办公室要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要有专人负责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建立土地流转台账和信息储备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4、成立仲裁机构,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积极化解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依法维护双方权益,保证土地流转工作有序开展。
5、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试点。2011年我镇确定西梁山社区和徐庄村为土地流转工作试点村,通过试点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解决办法并加以推广,推动我镇土地流转工作快速有序发展。
六、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镇成立以人大主席陶军同志为组长的镇农村土地的流转工作领导组,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
2、加强宣传。镇、村两级要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栏、标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在全镇形成良好的土地流转工作氛围和环境,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序开展。
3、摸底建档,定期上报。各村(社区)要做好2011年底土地流转情况摸底调查,及时掌握土地流转变动情况,制定新一年的土地流转工作方案,建立一户一表,台账资料装订完整。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有事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4、绩效考核,综合考评。土地流转工作,已纳入我镇对村综合考虑,年底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镇党委、政府将给予通报表彰及一定的物质奖励。
附:石固镇土地流转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
第三篇:推进土地流转范文
推进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最近几年,“土地流转”一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农民还不可能将其土地经营权长期交给别人,因为很多农民出去打工,遇到不顺要回农村,如果回去土地没有了,那怎么办?”如果不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而强行土地流转,那等于把农民逼上绝路。如果不解决农民养老的社会化问题,推行土地流转的时机就很不成熟。
土地股份合作:是把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转化为长期股权,农民把土地的经营权委托给合作社经营,依股权从土地收益中按一定比例获得分配的一种土地经营模式。
第四篇:发展农业推进土地流转
发展农业推进土地流转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日渐减弱,大量青壮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土地大量荒废,中国的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如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成为近年来困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乃至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和中国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前提下,不能依靠土地所有权转让式兼并,只能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的相对规模经营,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其中的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
笔者立足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对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走访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经过逻辑梳理和理性思考得出以下结论。
一、土地流转现状及其和现代农业关系(一)土地流转的新特点
1、市场调节占主导。
以前土地流转主要是依靠行政推动,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协调工作对农户提出流转要求。目前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合理分配流转经营收益引导农民自发进行土地流转。
2、流转形式多样化。现在的土地流转有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几种形式,其中又以转包、转让、入股三种形式为主。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在行政引导与利益推动的双重激励下,合作运行质态较好,入股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受益农民不断增多。
3、流转主体多元化。
农村土地流转在确保本地人员优先承包的前提下,突破了在本村、组、农户间进行流转的局限,跨村跨镇甚至更大区域的异地承包形式不断增多,参与的主体除农户外,经济技术部门、科研机构、工商企业等投资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和经营的逐渐增多,特别是由于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不断增加,缓解了农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的困难,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装备,为传统农业的提升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4、流转收益明显化。
土地流转的基本动力是收益分配机制。部分地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集体截留、克扣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健全,一般都能将土地流转的收益全额返还给原承包户。对原来土地流转承包金偏低的,采取积极引导流转双方平等协商的办法,予以适当提高和补足。
拿笔者进行调研的XX县XX镇来说,该镇位于XX公里处,辖X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人,耕地总面积近XX万亩,南洛高速横穿东西,省道XX线纵穿南北,地理位臵优越,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截至到2011年,全镇通过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累计流转土地XX万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XX左右,目前全镇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XX家,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又启动了高速公路两侧5个村1公里范围内1万亩以上土地流转工作,形成万亩花卉基地,积极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2012年全县唯一的一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将在我镇实施,更进一步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二)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1、土地流转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目前,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矛盾日趋尖锐,由于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只有加快土地流转,才能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2、土地流转对于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农业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收入的来源逐步多元化。土地也不再是农民唯一获得收入的手段。农民通过外出务工、经商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分散经营土地低收入和非农产业高收入的鲜明对比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既能淡化农民恋土情结,又能促进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3、土地流转是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必须以现代设施装备为支撑。目前,农业生产条件还十分落后,农业环境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民还未摆脱自然束缚的局面。要改变农业的弱质性,就必须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经营农业装备和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4、土地流转是优化农业资源配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以工业经营理念为指导,合理配臵资源,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经营,可以优化配臵资源,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5、土地流转是增强农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要求。农业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后,必须建立以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市场机制。因此,市场需求也会跟着发生了根本变化。加快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大规模地生产优质农产品,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进而以需求带动农业发展,以多样化的供给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土地流转的中介机构。
调查的6个村中,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6个村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主要是通过村干部做工作完成的。行政村一方面代表村委会与农民签订协议,另一方面又代表农户与承包商签协议,充当中介的角色。有一些承包人,自己直接与农户签订承包协议。有的还仅是口头约定。这些做法留下了许多纠纷隐患,也充分暴露出需求的规范化与土地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土地很难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中流转。
2、土地流转集中连片难度大,不利于规模经营和大型机械作业。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非农产业的不发达和非农就业机会不多,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相对不固定,风险较大,创业本领不强,技能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等,因此农业收入仍是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形式,许多农民不愿放弃承包土地,分散种植与规模经营成为一对鲜明的矛盾。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主要是一些60岁上下的男劳动力,在家兼顾带小孩和种好自家承包田,他们认为这是一举两得,比承包给别人合算,同时乡村土地流转价格也不能让他们满意。三是代耕现象较为普遍。代耕者多为小农户亲戚或邻居,这种方式没有租金之类的费用,代耕者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一般代耕20亩田,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如果把土地流转给大户,势必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冲击,他们以种种理由对土地流转进行抵制,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3、效益提升不明显。
目前,规模经营还是以普通种植业为主,从事高效种植、养殖的比例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与此相对应地,承包户给予农户的租金也不会很高。通过走访,有些前期租赁土地的大户,因种植普通粮食作物,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有放弃租赁的想法。
4、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没有很完善,部分农民担心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后生活没有着落,思想上有顾虑;又担心政策性各项直补能否到位,是否会被截留、挪用;对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说,由于农业生产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一旦遭遇自然灾害,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5、收益缺乏增长长效机制。
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主体双方都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预期不足,对土地流转租金的商定一般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标准约定的,期限较长的租赁协议对土地承包租赁价格没有一个合理的衡量标准,多数合同规定了流转租金一定几年不变的方式,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土地收益递增长效机制,某种程度上侵害了农民土地收益的权利。
(二)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1、发展现代农业主体缺位。
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它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还包括产前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水利和地膜,产后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实际上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但现在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是远远达不到发展大农业的要求的,即使是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带头人,也只是按照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去经营,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
2、农业的科技服务不到位。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已普遍认识,他们也自觉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在采用良种,使用化肥、农药方面,已明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由于农民本身的局限性,在防病虫害,更新种植技术,改变耕作方式,发展新的产品时,他们迫切获得具体的指导。在这些方面,目前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与农民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许多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指导不够及时有效。
3、农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近几年通过多方努力,我镇农业结构已逐步优化调整,像大棚蔬菜、白莲藕、香菇、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偏小,再加上受传统农业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仍比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缺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有的超前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创大业意识。虽然我镇目前有面粉、糯玉米加工等农业企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打得响的品牌,品种的多杂乱、产业的小而全,无疑影响了主导产业的规模发展。
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缺少带动型龙头企业。传统产业和优势产品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一镇多业、一业多品,多的品种不好,好的品种不多,没有好的主导产业。镇内集中连片的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不多,大多靠价格拉动增收、靠政策扶持致富,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后劲不足,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还不到15%。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缺少带动型的龙头企业。
三、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建议
1、加强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宣传。
土地流转宣传不够,会导致农民认识不够全面,部分农民对承包权和使用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就会失去承包权,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在家的中老年农民恋土观念强,宁肯抛荒或粗放经营也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中土地、运作土地的能力。
2、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与财政、劳动保障等与土地流转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有关扶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措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一系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健全完善风险抵御机制,鼓励和调动企业、大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土地流转。
3、切实维护土地流转双方利益。
有些农户把土地承包给大户或企业经营时,有的是委托村组织来流转,他们担心承包款不能到位或怕被村组织截留、挪用。因此,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把发放给农户和经营主体的惠农补贴落到实处,抓好检查、监督,严谨任何单位和部门截留、挪用。做好合同签订及纠纷调处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切实维护好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最终实现共赢。
4、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强化支农措施,构筑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要改善水利、电力、道路等生产条件,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要积极争取县财政、发改委、农业综合开发等多方面的支持。三要整合资金,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来,这样才有利于县、乡、村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提高,才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对病虫害的防控、农民技能的提高。
5、找准切入点,着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找准切入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成败的关键,哪个产业适合发展,哪个不适合发展,要结合实际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习惯,选准产业、找准模式,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做大做强,不能盲目套别人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随意发展,今年发展这个,明年又发展另一个。它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任务。前几年我镇也发展过好几个产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发展这个,明年又发展另一个,到头来一个也上不了规模、一个也发展不起来,而且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发展机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现在我们镇有几个产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像大樱桃、白莲藕、金丝瓜、糯玉米、香菇等等,就拿白莲藕、金丝瓜来说,要想发展起来,发展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我想把它与当地新村农家乐结合起来,更开发出有机水果园,这样形成了有机绿色蔬菜、有机绿色水果—农家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既可以供游客品尝游乐,又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知名度,从而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游的品牌。
6、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
按照中央“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着重发展面粉、糯玉米、大樱桃、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夯实增粗农业产业链。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着力点放在培植和发展龙头企业上,发挥主导产业优势,选准突破口,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动态,培育一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群化发展,要突出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打造龙头企业“联合舰队”;二是引导、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支持外贸、供销、粮食等部门改造或改建成新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优秀人才来我镇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四是支持个体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私营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
7、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加强农民的素质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首先,要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和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其次,要以培育各类农民、农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多渠道发展农民自愿、市场调节、自负盈亏的农业发展服务组织。积极培育专业户和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第三,要抓住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政策机遇,积极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疏通农民工进入非农产业的通道。
8、积极做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要通过以商招商、参展招商、外出招商等多方位、多渠道招商方式,有的放矢组织项目推介招商,捆绑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管理、新工艺设备,增加农业投入。调查发现,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针对这一现状,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引进和增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
农业要发展、农民生活质量要提升,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家乡“三化同步”建设。
第五篇:土地流转工作自查报告
土地流转工作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根据县农经管理中的安排,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加快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发展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引导农民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现将近年来我镇的土地流转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镇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
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生产是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现如今,农民在对待土地流转的决策中表现出相当的理性,他们往往将土地流转与其自身家庭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进行综合权衡后做出理性决策。土地流转的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其家庭劳动力在非农业领域找到就业岗位;其次是因为土地的收益太低;第三是缺乏农业劳动力。
二、主要问题
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总的来说,我镇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流转面积增大,土地的效益提高,但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无合同,通常是口头协议,几乎无书面协议,即使有书面协议也不规范,按规定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应该包括双方的双方当事人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期限和起始日期,流转后土地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流转的价格确定和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但在实际的协议里,多数是按业主的意愿签订的合同,内容不全面、不规范、有的还不尽合理。
(二)流转主体不规范。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按照相关文件,农村土地流转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农户的承包地流转,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多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都是以村或组为单位造花名册,农户在花名册上表示同意流转,以签字代委托,容易导致土地流转纠纷发生。
(三)农民利益无保障。一是农民应得的流转收益存在一定风险,一旦经营不善,业主钻合同不规范或无合同的空子,便一走了之,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土地流转到期后,原样复耕困难。业主在承包土地后都要修建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临时性建筑,并对土地进行整理,这将减少耕地面积,改变原有农户土地的承包界限,期满后难以如数复耕和原样退还给农户,使农民心存疑虑,认为长远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是租赁金与农民自种收益存在差距,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业主不愿支付过高的资金,农民往往得到低价的租金。
(四)土地流转不活跃。首先,我镇的土地一部分是组内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一部分是通过上级领导牵线搭桥和熟人介绍的流转,通过市场平台流转还没有起步,土地的供需难以对接。其次,村民的土地分散在不同片块的区域,难以做到协调耕作和集约化经营,不便真正形成规模。再次,大量的劳动力沉淀土地上,阻碍了土地的流转。
(五)业主开发难融资。较好条件流转的土地不多,绝大部分耕地还没有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水、电、路、气配套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因此业主开发高效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我镇从事农业开发真正有实力的业主不多,开发资金远远不够,且目前在政策上、观念上、财力上还存在一定困扰。
三、下步工作计划
针对目前我镇经济发展状况,结合上述分析,下步我镇农村土地流转将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加快土地流转管理、中介服务。一是改善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利用现已初步形成的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系统,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收集、整理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并及时发布、对接,促成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产业化公司之间,产业化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土地流转。二是提供土地咨询和法律服务,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引导,监督业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与农户协商,保证土地的价格和土地用途的合理性,及时调解流转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二)健全土地流转规章制度。按照目前已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和指导,推进流转的规范化,提高流转质量。目前,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阶段,各方面的关系缺乏调整的法律依据,建议上级部门制定、完善和出台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性文件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使基层在操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尽可能避免土地流转纠纷的发生。
(三)扩大土地流转经营规模。一是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成规模的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二是培育一批农村农业能人大户,带动农业发展,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施,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改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大财政扶持,优化融资环境,适当安排农业专项资金,对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实行单列,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适度放宽贷款条件,并给予优惠政策。
二〇一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