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校生现状与管理分析
技校生现状与管理分析
广西梧州市技工学校 易 明
广西梧州市新兴二路北一巷46号
邮编 543002 电话 0*** 作者简介:易明, 广西梧州市技工学校学生科科长;1987年在梧州市技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曾担任团委书记,学生科科长职务。先后上过机械类、电工类、文秘类的多门课程。多次被评为梧州市劳动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
【摘要】目前技校生的现状比较复杂,我们必须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把素质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关键词】技校 学生现状 管理分析
正
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高校扩招;我国进入独生子女高峰期;技校招生由原来面向城镇转变为主要面向农村;技校招生由择优录取转变为各所学校争抢生源。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技校招生条件有所放宽,在校生现状变得复杂多样。
一、技校生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①上不了高中线的初中生;②上高中线但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③高中毕业生;④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历届生。其中①占的比例为68%。生源存在学历差别、年龄差别、地区差别、家庭条件差别等因素,给学生管理、教师 授课增加了难度。
2、认识模糊、对职业生涯发展信心不足
通过对我校三个年级1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①自卑心理。41%的学生认为读技校是不得已而为之;17%的学生是父母逼着来学校的;只有46%的学生认为读技校很适合自己。②盲目心理。61%的学生是自己选择专业,其余分别由父母、老师、亲友等人代选。37%的学生报读前对本专业进行了全面的了解,43%的学生只是通过学校、老师、招生资料及广告的宣传简单了解一些专业相关知识。由于对专业了解不全面,入学一个学期后对本专业还比较满意的学生只有58%。③职业生涯目标模糊。67% 的学生希望将来能找到与本专业相近的工作;43%的学生希望找到工资高、福利好又轻松的工作。但只要36%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过规划,23%的学生把目标落实到每学期、每周的学习计划中。11%的学生从没思考过自己未来的职业。1/3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信心不足。他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没能正确认识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职业追求的理想色彩偏浓,导致学生心高手低,心浮气燥,学习缺乏目标与兴趣。
3、成长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
技校生身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年龄早熟、心理年龄滞后;自主性增强、自控能力差;接受新事物快、鉴别能力低。从学生违纪事件中可发现他们的这些共性。在20例学生违纪事件中:纪律散漫,无故旷课7例;打架斗殴4例;逃课上网3例;早恋2例;偷 窃2例;其它2例。个别学生还存在心理障碍。我校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学生,一直女扮男装,班主任发现后找她谈心,她还是拒绝改为女装,还要求班主任为她保密。经了解,她父亲再婚后,与后妈经常打骂她,她为了寻求男同学的保护,初中就开始女扮男装,与男同学情同手足。有一个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学生,由于有暴力倾向,在校仅一学期就不得不休学了。通过对17名心理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的摸底调查,发现家庭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其中8人是单亲家庭,4人的家庭名存实亡,个别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我校管理工作中总结一些技校管理的方法,与同行互相探讨,以求促进技校管理的改进和完善。
1、技校应特别重视“因材施教”
由于技校生的特殊性,在管理、教育上应特别重视因材施教。面对这些有凌有角的难造之才,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抓住他的闪光点,总会在某天,他会令你刮目相看。
首先,教师在心理上要认同他们的差异,在教育上采取灵活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学生文化基础好的,让他多掌握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对实际操作感兴趣的,在实习课上让他多动手。学习差但有组织能力的让他担任班干部;经常在运动场上有用不完精力的,推选他参加各类运动比赛。另外,要重视各种学生社团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我校有些原来很散漫的学生,在集体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工作的锻炼,表现得越来越出色,毕业后一些学生在上海、广东、梧州等地的企业里成了技术骨干;一些走进了北海、深圳、天津等地的军营;有些毕业后自己创业„„连他们的父母都惊叹孩子的变化,写信来学校表示感谢。
其次,教材、专业设置要新颖,合乎学生身心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技工学校与中学的典型区别,就在于开设的专业不同,所设置的课程也不同,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专业。我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在正常授课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各种专业的短期培训班、大专班、勤工俭学班、以工助学班,让学生在校内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再次,因材施教还必须重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有人说:只有不好的教师,没有不好的学生。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学校要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修双学位,拿高学历,督促和指导岗位练功,论文交流等。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催生大批教育专家,形成优异的教师群体。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①自我为中心;②自卑;③自控能力差;④抑郁;⑤多疑;⑥情绪波动大;⑦焦虑;⑧嫉妒。事实证明,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因素对他们影响极大,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已成为迫切需要,也是学生成人、成才、走向 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技校开设的《心理教育与训练》课十分及时和必须。
3、警、校共建,创造平安校园
2007年4月初,广西教育厅下发了一份紧急文件到各所学校,通报了从今年初到三月底,广西区内共发生八起八名学生在校内外被杀事件,为学校安全教育及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学校暴力事件屡有发生,社会上的黑团伙也把黑手伸进了校园。另外,网吧、游戏机室的普及和管理的不规范,为学生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学校除了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外,还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要重视普法工作,与交警、消防队、派出所等单位结成“文明共建”对子单位,聘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交通法规、消防知识、防火防毒、自救自护等内容的教育。依靠公安机关的力量严厉打击学校及校园周边的犯罪行为。在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警方的介入能有效地控制事态,更妥善地处理各方的关系。只有警、校共建,内、外结合,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学校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摇篮。参考文献
[1] 黄干才.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林红.走内涵发展之路.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的思索,2006. [4]谭保斌.班主任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韬.名校教学管理的提升力.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易
明
2007年4月23日
2007年发表于《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杂志,获论文二等奖。
第二篇:技校生思想现状调查报告
重点任务——青工思想政治教育
技校生思想现状调查报告
**团委
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技校毕业生思想状况,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共青团工作提供准确、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根据集团公司团委要求,5月**至**日,**团委通过召开团干座谈会、问卷调查、技校生思想交流、出勤情况摸底和单位领导评定等形式,对技校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技校生的构成在调研中,我们共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次,参加座谈的青工达***人,占技校生总数的近***。通过全方位的调研,较系统地掌握了技校生基本构成。从***年至今,有***批共计***名技校生分配到我矿,***的技校生都分配到了采掘单位,辅助单位占据较少一部分。通过对各单位技校生的出勤情况的调查发现,能够正常上班的技校生占在册技校生的***,不能够正常上班的占在册技校生的***,没有出勤的占在册技校生的***。
二、技校生的思想现状
技校生的思想状况最直接反映到出勤上,出勤正常和不正常的青工思想状况截然不同:
1.出勤正常技校生的思想。一是感恩企业,报答父母。
现今企业用人机制好,政策上优先照顾职工子弟,这部分技校生上进心强、有责任感,所以比较珍惜就业机会,努力工作,回报家人。二是劳动强度不大,适应能力强。在单位从事的岗位大都是综采、综掘设备维修工、井下电钳工、后尾工、生产辅助工等,与直接采煤工、掘进工堪比,相对轻松,所以很快适应,上班较为正常。三是家庭困难,需上班养家糊口。结婚生子的技校生所占比例最大,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支撑家庭。
2.出勤不正常技校生的思想。一是自我意识与工作现实冲突强烈。工作环境的艰苦,是上班不正常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二是娇生惯养,自由散漫。大多数技校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家庭宠爱、“独霸天下”,上班受制度约束,自由空间受限,不愿不想上班。三是混天度日、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认为是固定工,只要每月时不时出几个勤,矿上也不能怎么样,长期旷勤,单位通知,保证书一写,万事大吉。四是不被重视、自信心受挫。技校生刚从学校毕业,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岗位操作技能尚不熟练,安全意识淡薄。师傅带班作业宁可自己累些,也不情愿把工作交给技校生,造成技校生自卑心理严重,工作积极性受挫,学习热情不高。五是虚荣心作怪、眼高手低。认为干煤矿丢人,天天黑头黑脸黑环境,自感“不雅”,上班的积极性就一落千丈。六是不愿上班恋上网。由于父母溺爱,认为孩子从事
井下工作能凑合上班已经不易,所以放松了管理,部分技校生整夜上网聊天、玩游戏,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技校生旷勤、误班。
三、技校生中值得注意的思想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有以下几种思想状况值得重视。
1.部分技校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由于受社会、家庭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使部分特别是“90后”青年的自我意识强烈,个性思想严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较为明显,考虑现实利益多,不愿付出,只求回报。
2.技校生缺乏以矿为家的归属感。刚刚步入社会,进入企业,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思想观念的飘摇不定,不能安心工作,深感迷茫不知所然。加之绝大多数技校生都是远离家乡工作,缺乏抗干扰能力,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动摇了扎根煤海、奉献矿山的决心和信心。
3.技校生学技热情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刚参加工作,对井下操作规程不熟练,对于违章的严重后果尚未深刻认识,况且上班师傅带,有啥问题师傅解决,认为井下工作,只要能受苦就成,学不学技能无所谓,以致出现违章蛮干的现象。
四、应对措施和建议
针对调研过程中技校生的思想现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
1.加强技校生思想教育。要发挥共青团组织应有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针对性地做到“两个加强一个改进”。“两个加强”,一是加强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一些青年员工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既有思想问题,也有实际问题。要坚定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这就需要结合青年员工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照本宣科,不空喊口号,正确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投身企业。二是加强企业的历史文化教育。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一部广大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造辉煌的光荣历史。在新的时期,需要不遗余力地引导青年员工了解“铁军”的传统,明白淄矿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觉承担起肩负的重任与使命。“一个改进”,是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顺应青年员工的思维特征、思想规律和心理特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多进行启发疏导,多传授给他们一些学习和分析问题的原则、方法,多帮助他们积极思考、民主讨论、总结提高。在理解青年的基础上,通过情感交流激起共鸣、消除隔阂;在尊重青年的基础上,用事实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化解症结,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2.以传、帮、带和青工技能比武为载体,提高青工技
术素质。通过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交流观摩等途径,帮助青年技术工人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成才。根据不同类型青年工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开展菜单式、应用式、体验式、研究式培训。发挥实践活动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遵循青年人才成长规律,通过提供全程式、后续式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保证活动效果。创造性开展竞师学技活动,在青工岗位技能提升上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报名竞师、师徒签约、教学培养、考评奖励的工作思路,使名师高徒强强联手,传授绝技绝活,促进大批优秀青年迅速脱颖而出。通过举办青工技术比武,引导青年学技能、钻技能、练技能,形成青年技术工人钻研技术、创优争先、矢志成才的热潮。此外,团组织还要发挥宣传优势,采取演讲、安全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事故案例教育,让技校生参与其中,接受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着眼技校生精神文化的新需求,提供健康有益服务,努力形成面向青年、服务青年的文化工作新机制。深入开展舆情阵地建设、团青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技校生爱好,满足其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团干部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开展“走进青年,贴近青年,服务青年”活动为主题,与青年结对子交朋友。动员广大团员岗员向技校生学习煤矿理论知识,学习追求进步,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品格特点,动员新分技校生向青年先进典型学习,特别是向老工
人老师傅学习和继承煤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优秀技校生评选活动,选树命名一批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技校生,树立榜样和楷模。使技校生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努力使技校生队伍形成“热爱本职,追求进步,立足岗位,自觉奉献”浓厚氛围,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三篇:技校生思想状况分析
技校生思想状况分析
有人说,技校是专门接收被淘汰的劣等学生,是街头混混和永远没希望考上大学的二流子的聚集地。他们本来就是同龄人中的渣滓,混饭吃的社会底层人士,他们少年时候的样子,就是家长们最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的样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重点高中,将来上大学。还有人说,他目击的技校生,都是一些极其厌恶的人物:他们上街勒索中小学生,打群架,整日泡网吧和街机厅,泡女孩子,乃至偷窃和抢窃,那是一群人渣。的确,现在技校生的整体素质是有所下降,但上面那些观点的人未免太偏激了,各类学校里面都可能有好学生,也有差学生,应该看普遍水平而不应该以偏概全。技校生里不乏社会的佼佼者,博士生里也有社会的败类。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以及和技校生的交流接触中,我发现技校生的自卑感并不少见,有的同学一心想上高中,在受过中考挫折后,便一蹶不振。如果长期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卑心理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继续前进的勇气,甚至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措施去引导、教育,以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卑感。
一、自卑的表现
技校生进入十五六岁这个年龄阶段以后,身心发展变化十分显著,体重、身高迅速增长,进入青春期;伴随着身心和不断成长变化,他们的自卑心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㈠、身心方面的自卑心理
技校生处于15—17岁这个年龄阶段,身体成长速度快,身体发育的差异,会给有的 同学带来自卑心理。如有的同学太胖而总是不爱说话、自我封闭、独来独往,极少和同学在一起,上课时,总是猜测周围的人都看着她,心情沮丧,久而久之,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形成了自卑心理。
㈡、心理方面的自卑
技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在部分技校生入学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不浓厚,甚至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在应试教育模式中,由于成绩至上的评价标准,一直以来,这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中普遍不受到重视,遭受的批评、讽刺、挖苦较多,表扬却少得可怜,使学生觉得总是事事不如人。
在部分学生经历中考的失利,感到底气不足。加上大学扩招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对技校并不寄予太大的希望,总以为读技校是不得已,是上不了普高的无奈选择,是低人一等,因此,对自己的前途即使不失去了信心,至少也是信心不足。
㈢、对前途感到迷惘
就业形势的严竣,使得求职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于是托关系、走后门、找路子等不良之风逐渐抬头,有的毕业生为了“抢”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父母亲友齐上阵,挖空心思找“门路”,靠讨好老师、请领导吃饭、送钱送礼等手段“就业”,这严重影响了择业公平,也使一些贫困生心理产生惶惑、迷惘。
还有的学生对学校、专业的选择,从一开始心里就不是很清楚,他们往往是人云亦云,服从家长的安排读专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出发的。这样的随大流赶热门凑热闹,一旦开始学习,随着难度的的加深,困难接踵而来,学习跟不上,他们对前途就感到很迷惘。
㈣、社会上对技校教育仍存在偏见,往往对技校生低看一眼。
社会上的等级观念非常严重,学生心里也明白得很。它们依次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校,技校生中的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连校徽也不敢挂;回家不敢说在技校读书,怕让人笑话。连毕业以后就业,也只能通过劳动力市场而不是人才市场。
㈤、社会 上不良风气对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近几年,社会上各种黄色书籍
音像制品、电脑游戏时时刻刻在诱惑着影响着正在成长的技校学生,而有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诱发一些不良行为。
㈥、家庭教育不当:一是对独生子女过份溺爱,对他们的物质欲望有求必应,一味的迁就,逐渐养成了他们的自私自利、蛮横独断、好逸恶劳等不良个性。二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犯错的孩子非打即骂,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三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不够、管教不严,又为能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给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
㈦、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跟不上。由于受扩招的影响“问题”学生较多,老师顾不上既教书又育人,以致对一些厌学、弃学、逃学等不良行为,没能逐个教育,思想工作做的不细。同时,学校的政治与法制教育形式单调。学校往往采取所谓封闭式管理模式,这种缺乏人情味的“硬管理”少了人文关怀,使有的学生产生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还抱着“我还是我,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
二、针对上述问题,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认真加强思想教育和学生的管理工作,发动教职员工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做法为:
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1、赋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时代气息。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教育永恒的主题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使它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总是讲历史人物、革命英雄人物,而应当更多地以新时代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特别是技校身边的生动事例,把爱国主义融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将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人生理想中。
2、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技校生的道德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技校学生行为规范,在同学中积极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技校生的道德素质。
㈡、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确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社会里,学生自主、尊严、平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陈旧的“师道尊严”走向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代学生了展的心理要求。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技校学生学习成绩差、纪律涣散,那么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⑴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⑵学生具有巨大的了展潜能。应试教育下主要考察智商,造成很多高分低能,其实人才是多方面的,社会上高级技工奇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⑶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要注意因材施教。
3、班主任应从管理者变成指导者。过去班主任是居高临下,学生惟命是从,我讲你 听,我命令你服从。现在这种方法不灵了,有的学生不和班主任真心交流,工作常常 出现被动。班主任就知人善任,善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他们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㈢、准确把握教育对象。
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加强自信教育,启动原动力。技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学习目的不太明确,进入学校后又没有升学压力,普遍认为学一门技术,走向社会有一条出路就行。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高。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教师平时应注意抓理想前途与自信教育,帮助学生做到正确评价自己和表现自己,让学生知道技校生并不一定不如人,同样也可以干一番事业,同样也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对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不妨让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通过加强自信教育,使他们确立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卑心理,重新启动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加强兴趣教育,启发求知欲。技校学生既要学基础课,又要学专业课。俗话说,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公要启发学生刻苦学习,还要加强兴趣教育,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校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知识竞赛,使学生在获奖后知道学习虽苦,但苦中有乐,使 他们有一种愉悦之感,顺其兴趣逐步发展为求知欲,以此促进学生学产的积极性。
㈣、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要当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教师应树立以下六种意识,即:⑴ 热爱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⑶影响学生,树立为人师表意识;⑷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⑸理解学生,树立欣赏意识;⑹引导学生,树立激励意识。班主任在教育中还应扮演好“传授者”、“春蚕”、“园丁”、“临订医生”、“研究者”、“伴奏者”、“协奏者”、“促进者”、“领导者”的职能。
班主任还要有渊博的学识,即教学工作要专,德育工作要专;班主任工作方法要
得当。学生要求班主任既严格又亲切,处理问题从宽又严;既讲究仪表又不落俗
套等等。
3、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⑴成功激励策略。针对技校生的自卑心理,班主任要用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是得到赞扬。”老师的表扬是每个学生都期待的收获,班
主任应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获取“我能行”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
乐,从而克服心理障碍。
⑵信心驱动策略。信心是心智的催化剂。优秀的班主任提出了四信歌:信勤奋,不信天才;信积累,不信速成;信他人,更信自己;信机遇,更信准备。以此来
鼓励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⑶人员驱动策略。许多管理者的实践都证明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巴莱多定理:
在任何一组事件中,最重要的只占20% 在正常的班级管理中,注重抓那重要的20%——班干部的培养与锻炼,一些工作放手让他们去开展,这样会培养了他们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在学生管理中,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意愿,有目的地
加强教育和引导,就能使学生素质得致电全面提高。
2、班主任自身不质需要不断提高。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要有高尚的师德。
第四篇: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摘要: 当今技校生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存在普遍的厌学现象,这种现状若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不但会让技工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对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制约社会发展。要解决技校生厌学现状,关键从他们厌学的心理现象入手,对症下药。关键词: 技校生厌学心理原因方法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特别是高中的普及,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加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价值评价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更使技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难教学、难管理已成为技工学校的普遍现状,技校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学现象,缺乏学习的动机。这种状况若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不但会让技工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对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制约社会发展。下面就学生厌学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
一、厌学的现状及影响
长期以来,总有一部分技校生不喜欢学习,学习不感兴趣,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他们时常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又不好好完成作业;对学习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学校最头痛的学生;破坏课堂纪律,与老师顶撞;甚至出现旷课、逃学、或辍学的现象。学生一旦产生厌学心理,对本人、班级、学校乃至家庭、社会都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厌学学生由于对学习产生认识偏差,加之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就业竞争等压力因素,使他们整日生活在情绪不安的状态中;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花在非学习行为,如蓄发、抽烟、喝酒、上网、早恋、斗殴、偷窃、恐吓勒索、参加不良组织等,到头来荒废了学业,直接导致学业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形成。另一方面,厌学学生不合理的认知,不良的心理反应和人际关系等,易传染给周围同学,破坏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结果造成教育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二、厌学存在原因的分析
从当前技校生厌学现状的种种表现看,厌学产生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可以说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心理的偏差
当今技校学生很多人学习提不起劲头,就在于他们已从心理否定自己,失去自信。技校生为何会自我否定?首先是他们认定自己不是读书料,因为他们的老师、父母一致认为他们“笨”,再怎么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次考试下来,分数越来越少,“恰好”印证这一点,于是学习热情日益减退,养成“混”的学习态度,丧失坚定的人生信念,再也经受不了风雨考验;其次是自我平衡能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渴望独立,可是父母总认为他们是长不大的孩子,认为他们缺乏知识,缺乏社会阅历,总是喜欢“干涉”他们,为他们设计人生,特别是一些父母受种种因素影响,留下人生遗憾,总想子女长大后了结父母心愿,常常引起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没能安下心来读书,假如与父母对抗心理强烈,学习就更有所抵触,这样后果可想而知;再者是难耐挫折承受力低,他们属于新生一代,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经过艰苦岁月的锤炼,不懂得珍惜学习,觉得读书是为父母、老师而读,应该说自私、偏激、脆弱是他们一些人的写照。话说回来,他们难耐挫折承受力低和父母也有关,一些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疼爱过度,达到非理性地步,孩子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盘接受,娇纵他们成为家庭“小皇帝”,这种坏习惯带到学校,负面影响即刻体现出来,因为学校一定没法事事顺他意,故容易使他们感到不安、紧张、害怕。当他们碰到困难,面对挫折时情绪就低落,无所适从,自然从心灵深处产生自己原来不是想像中高高在上,无所不能,而是一无所用,落差这么大,肯定对他们学习造成打击,厌学慢慢在脑海中定格。学生一旦形成心理偏差,要他们在读进书,简直是纸上谈兵,此时此境,如果他们还在学校,完全是看在哪张文凭上,因为他们认定,反正时间到,学校一定会给他们毕业证书。
(二)、学校教育方法的失当
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方法,对一名学生求学之路的影响是不可低估。一般来讲,学校也想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学有所成,毕业能受到社会欢迎,但问题在于有些学校教育管理方法、手段往往简单化,治标不治本,对一些出现厌学的学生不能好好
关爱,给他们及时指正,做通思想工作,当然学校提供教学设备要么陈旧,要么数量不足,无能满足学生学技术要求,开设课程又不切合社会现实需求,也会阻碍他们求学热情。进入技工学校读书的人,大部分学生一来原有语数英等基础科就学不好,知识明显存在断层,二来对于基础科重视不够,认为用处不大,如若一少部分教师没有本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进行教学,要他们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备好每一节课,以饱满的精神,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把知识深入浅出进行讲解,那是空话,代之是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上课不提问,不布臵作业或布臵作业而不检查,自控力差的学生上课睡觉或看课外书或玩手机或听MP3,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就不闻不问,这样教师根本没想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为学生创设乐学的学习氛围;专业理论课内容相对单调抽象,学生很难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注意力,假设个别专业教师专业水平低,缺少对教学产深层了解,加上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对现有设施设备操作不熟练,没能好好指导学生进行实操,学生就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读技校真是一无所有,从而认为不愿读书、进而退出求学队伍责任在于学校、老师。
(三)、家教不良环境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可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愿望,但有些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不当,由此耽误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家教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归结为:第一、家长的不良榜样。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紧张、父母行为不良、父母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会使学生失去母爱或父爱,没能感受家庭带给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导致心中充满恐惧与焦虑,对生活盲然,对社会失去信心,试想在这样阴影下学习,学生肯定心理紧张、心情烦恼,自然不能静心听讲。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掌握就“形同陌生人”,哪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造成他们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如此就会转移注意力,更容易染上不良习气,到头来就会放弃学业。第二、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犯了错误。一些家长,听到孩子违反校规校纪,要么大棒当头,要么奚落几句,要么唠唠叨叨,殊不知打有打的学问,骂有骂的技巧,说有说的方法。试想,不给孩子申辩机会,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中痛打呵斥孩子,孩子的自尊往哪里放?伤了孩子的心又不懂用深沉感召的爱,使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家长肤浅的教育方式,无疑把孩子推向对立面,一步一步让孩子走向厌学的边缘。第三、家庭经济困难也影响到孩子学习情绪。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焦虑、自卑感。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压力,时时还要面对生活以及生活带来交际等众多压力,一旦心态无法调整,在老师特别是同班同学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认为离校是最佳选择,因而在行动上抵制学习,继而产生厌学。
(四)、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
社会普遍存在对技校生的歧视,在这些人心目中,技校生要么调皮、要么悟性差、要么读不进书,大字不识两个,已是朽木不可雕,也就是一个人只有无夸、无用、无能才进技校。“上大学,走高中,先重点,后普通,无可夸何进技校”,这一句顺口流,多少映出社会众多人内心对此的看法。正因为社会众多的人给技校生如此定位,于是极大地打击了技校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继而对前途感到迷茫。另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使技校生容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缺乏学习兴趣,使学习积极性下降,失去学习动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他们觉得学下去也是枉然。再者在市场经济中,学生毕业基本不包分配,自找出路。近两年来由于全球次贷危机漫延到金融海啸,毕业生找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上一些媒体负面报道,造成“本科大学生毕业后都下车间甚至没有工作可做,技校学生毕业后又能怎么办?”错误认知。试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哪能安心读书?
三、厌学纠正的方法
(一)、优化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要共同为学生优化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三者目标形成一致是十分的。就学校而言,学校是教育的摇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尽其所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要设臵适当的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形成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甘心奉献的理念。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念,自然会尽最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各项技能。就家庭而言,家庭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蔡元培曾经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胎教于家庭之中。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之,染较家庭,则感化之力远有及者。”作为家长,要尽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家庭文化氛围,把本身自信、勤劳、坚毅、机智等良好品质通过言传身教转移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树立“读书学习并不是为家庭、学校,而是为了自己”的理念,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体制、就业体制改革,为学生创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学生觉得理想的实现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如此他们会明白,社会有他们用武之地,这样一来,想让他们不学习是很难的。
(二)、唤起自身信心,好好主宰自身命运
“自信是命运的主宰”,可以说自信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人若缺乏自信,理想信念的风帆就会被扯断,人生奋斗的意志随之被无情摧残。一部分技校生已对自己没信心(前面已分析原因),要他们规划自己人生,把握住自己人生命运,是不可能的。面对已失去对自身信心的技校学生,学校也好,教师也好,要想尽一切办法,挽回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别认为他们已是社会“失败品”,已没有什么前途,再怎么学习也学不到东西,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如若再这样打击、贬低、嘲笑他们,会加速他们的信心崩溃,最终无法挽回。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班内、学校、家庭、社会等具体环境进行分析,对疹下药,懂得常识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他们随时出现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就有成功的体验和欢乐,从而给他们带来活力、带来希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自然而然觉得学习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三)、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拉近彼此距离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当代教师不单要传道、授业、解惑,且要洞察学生心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技校一些老师,如若不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还是“老书照读”,还是出现简单化教育管理方法、手段,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就会把部分学生推进厌学“火坑”。因而教师要想不把部分学生推进厌学“火坑”,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须与学生建立相容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爱屋及乌”。技校生的年龄大体处于十六至十八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心理发育的转型期,其思想比较活跃,可塑性也较强。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是喜欢、欣赏他,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会把老师当作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视教者为知心朋友,明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愿意听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反过来对老师也会看不顺眼,产生反感、不满、怨恨甚至不合作的对立心理,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进行心灵沟通,在摸清各类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不要把学生看作一成不变,特别有厌学苗头的学生,只要不抛弃他们,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燃希望之火,他们迟早是能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成就动机
当今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对技校生同样适用。受制于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用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全球经济不乐观,加剧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技校要把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方式灌输给学生,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让学生知道“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是市场经济的固有法则,文凭只是敲门砖,没有真才实学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社会不变规律,技校学生只有化压力为动力,调整自身心态、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才能尽快与社会接触。为此,学校可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的考试,通过考证,让学生多拿各种证件,在拿证件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实实在在掌握各种证件的专业技能知识;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比赛,比如计算机技能知识竞赛、钳工车工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比赛,做好竞赛文章,以点带面、以赛施压、以赛促学,掀起学习技能的高潮,促进他们学有所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总之,厌学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解决学生厌学心理不是轻而易举,需要科学研究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通过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产生及蔓延,使他们在技工生涯中学有所成,成为社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
[2]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汪诚一.打孩子的学问[J].汕头: 《学习之友》杂志社,2009
[4] 刁建平.德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TO ANALYSE AND CORRECT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SUMMARY] Today’s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studies are in the condition of worrying.A phenomenon of weariness is existed, if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can not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or solved effectively, it will not only let the technical education falls into the vicious circle, also make it impossible to train more talented people, thus interact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key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weariness, to solve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specific circumstances.[KEY WORDS]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Mentality of WearinessReasonsWay
第五篇: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经过一年的社会渠道建设与优化,社会渠道的数量已超过了自营营业厅的数量,社会渠道建设的增幅由几乎为零快速增长50%。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介绍,目前CDMA终端的社会化运营比重达73%,较年初的18%增长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一年中国电信在社会渠道建设上所获得的成绩。社会渠道的飞快发展并不能遮盖中国电信渠道发展的不足,以下是我对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存在问题的列举,希望能对中国电信的渠道规划者和管理者产生深刻的反思。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现状:
一、宏观方面:从整体社会渠道发展来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竞争运营商挖角:中国电信是通过高额的补贴占领社会渠道的,随着补贴额度的减少和对电信产品的深刻认识,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渠道的策反,中国电信经过一年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将不再稳固。
2、渠道窜货和套机问题严重,影响了电信渠道的正常运营:作为国内惟一一家各省间资费和上网卡补贴政策不统一的运营商,社会渠道以其较强的灵活性,利用部分地区上网卡业务高资费吸引社会渠道从其他省份大量窜货。同时,大量渠道代理商为了收取电信提供的市场现金返利和吸纳电信的高额补贴,从2009年9月起就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套机,即将含资费的号卡和手机拆分开来销售,获取额外利润。更有甚者,直接将含资费的号卡进行短信群发和拨打声讯台等获利,形成5到10元不等的“高额欠费”,与第三方合作形成利益链条来变现电信套餐。
3、渠道冲突严重,渠道之间争夺相同客户。各渠道为完成销售任务,争夺相同客户的现象经常发生。如代理商与社区经理、自营厅经理及10000号之间对相同的区域和社区的共同客户进行争夺(2)渠道之间跨区域销售,争夺客户。
4、渠道定位不清,角色不明:如对社会渠道主要功能是做服务,还是做销售,是做销售,还是做体验,是起主要作用,还是起辅导作用没有想明白。最明显的问题是合作营业厅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销售,但两者往往很难协调好。
二、微观方面:
除了以上的问题外,对于个体代理商而言,更多关注的是电信产品好不好卖,是否能为自己获利,但现实的情况与代理商的期望形成强烈的差距:
1、产品差异化卖点较小,融合套餐的优势未能充分显现:相比移动和联通长期经营沉淀下来的产品优势,电信的产品卖点很少。如互打免费,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让用户一次性换几部手机,用户不太接受.2、业务复杂且政策变动较快,代理商很难适应,发展业务艰难:中国电信业务从受理到营销政策,相对于其他运营商,都较为复杂,而且营销政策变化太快,代理商无法跟上。营销成功后,在办理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导致代理商信心不足。
3、社会渠道培训难度较大:由于代理商相关从业经验较少,培训起来难度很大。电信员工要想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项政策,都有一定的难度,对代理商来说,难度更大。代理商要想获取利润,需要掌握的营销政策更多,包括政企、家庭、个人渠道的销售政策。这对培训者及代理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CRM业务受理较为复杂,代理商学习难度较大,不便于业务的发展;CRM受理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许多网点都是以报单代替CRM,影响网点的专业度和品牌的建立。
5、代理商对继续经营失去信心,渠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电信服务存在缺陷,影响了代理商发展业务的积极性,如办理手机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办理电话、宽带时,经常会出现诸如不能及时安装或无线位等情况,代理商及渠道管理人员要不停地协调解决这些事务,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发展业务。
佣金标准代理商难于接受,佣金少让代理商难以经营下去。即便中国电信的佣金标准是按套餐价值来核发,高价值产品尽管回报高,但发展难度大。 用户发展困难:电信终端问题是电信发展手机业务的一个瓶颈,同样品牌度不高,网络信号质量不佳等都影响客户的发展。
6、基层管理者对社会渠道的重视程度不够,只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同时渠道管理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影响渠道的帮扶、督导和管理。具体的渠道解决思路,将另文介绍.全业务下的渠道建设和管理
作者:钟伟 发布时间: 2010年09月26日 09:51 换个心情 更换背景
更换字号
16px 1 概述
重组完成后三大运营商的出现,标志着国内电信业全业务运营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渠道运营模式将面临日益同质化的业务竞争压力,这要求渠道体系逐渐从传统渠道方式向更加贴近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渠道形式转变。西藏移动渠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监管部门对运营商渠道运营体系的干预,竞争对手采取的开放式渠道发展策略,都极大地吸引普通社会代理商逐步贴近竞争对手,运营商之间的渠道差异逐步缩小。
西藏移动渠道运营体系和运作模式应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在现有渠道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区经理、直销队伍、互联网代理等新型渠道,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从简单的业务竞争向价值链和营销网的竞争转变。从这个角度看,运营商亟需建立一套适合全业务运营的一体化渠道管理体系,明确渠道定位、渠道协同等多方面工作。目前,西藏移动渠道建设运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控制区域市场网点数量,提升整体盈利空间
传统渠道发展过程并未有效控制区域渠道发展数量,致使渠道代理商盈利空间压缩,整体盈利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对区域市场渠道分布需要进行优化,对于销售能力较弱的渠道应逐步取消,对于销售能力较强的渠道应加大引导力度,通过资源差异配置和酬金差异激励等方式改变渠道商的盈利能力。3 改变社会渠道盈利模型
现有社会渠道的盈利点主要在卡品销售和基础业务办理,随着市场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代理商的盈利空间缩小,传统业务无法为社会渠道带来更多收益,从而导致代理商积极性下降,因此,改变社会渠道盈利模型,合理增加渠道新的盈利点是关键问题。基于渠道分层分级的管理模式,对各类渠道给予不同的业务代理权限,可以有效促进代理商向更高级渠道发展,但拓展渠道业务代理范围才是解决渠道新增盈利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考虑开发新的业务代理范围是当前应关注的一个重点,比如拓展社会渠道营销功能、终端销售、客户服务方面的业务类型,以此增加社会渠道的赢利能力。4 加快社区直销队伍建立,促进产品和服务深入客户
在西藏移动传统渠道建设过程中,对于“行商”渠道建立不足,仍处于“等客上门”的阶段,缺乏有效的深入客户的推广手段,不利于全业务发展。随着电信业重组完成和3G牌照的发放,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城市新增市场渐趋饱和,原有以抓新增市场为主的渠道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城市大众客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服务要求。同时,竞争对手早已形成的社区渠道和社区经理队伍,对西藏移动开拓家庭市场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西藏移动要提高全业务竞争环境下市场竞争能力,深入挖掘市场潜力,抢占家庭客户市场,构建新的、深入城市各个生活或商务社区的直销渠道,进行拉网式营销和贴近服务,实施城区网格化服务营销。5 提高社会渠道掌控力
根据全业务发展的需要,应按照方便快捷、服务规范的要求,科学规划渠道。一是在渠道规划与核心渠道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渠道整合和优化,打造“立体”核心的渠道网络,充分发挥渠道的作用;二是要规范社会渠道的合作协议,通过签订专营合作协议有效捆绑现有社会渠道,全面构建起渠道防御体系;三是要不断优化社会渠道的佣金体系,逐步将基础酬金、激励酬金、服务酬金等引入佣金体系中,推进酬金标准层级化和酬金结算电子化;四是应加强对社会渠道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的规范,梳理流程,以有效提升对社会渠道的管控。
加强渠道协同,提高一体化运营能力
在渠道整合方面,重点要建立渠道的协同机制,逐步实现渠道一体化运营。首先,打造专业化营销服务团队,发挥整体优势,打造核心渠道网络;其次,要强化各类渠道的专业化管理,实现各渠道内部协同,要建设完善各类电子渠道的功能,并加强电子渠道的宣传推广,强化电子渠道对实体渠道业务的分流能力;再次,要明确电子渠道和实体渠道的特征定位,通过有效的系统建设,实现电子渠道和实体渠道建的信息共享互动,精细营销、协同处理;最后,完善渠道一体化运营流程和组织保障体系,以便内部各部门间能够有效地协作完成各渠道的职能管理。
总之,渠道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全业务运营战略的实现。只有合理有效地拓展社会渠道,发挥自有渠道的优势,建设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协作的渠道体系,才能使渠道适应全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