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

时间:2019-05-14 06:3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

第一篇: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

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应有效调度公共资源,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公共财政、城市 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些都对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 政府财政公共服务投入差距较大,社区服务资金缺乏稳定投入机。另一方面,社会投资社区服务的意识仍很淡薄,来自社会的捐助极其有限以及共驻共建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东西部城市社区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社区工作者队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城市社区以上方面差异也很大。精品社区,办公面积达150平方米以上,全部配备了电脑、电话、电视机等。现代办公设施。建成了老年活动场所。图书室。养老福利机构。同时又部分社区办公条件简陋。资金短缺困扰着社区服务的发展。使社区服务的供给滞后于居民的服务需求。

(二))社区公共服务供求关系矛盾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多元化精细化、新型化得趋势和特点。如家政服务、社区养老、修理维护、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方面的需求愈加显得重要。但大部分社区服务基层设施相对缺乏,相关服务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社区服务的定位模糊。社区服务概念界定不清、认识模糊,导致社区行政性事务多、负担重,来自各职能部门的调查使社区应接不暇。为了应付频繁的调查、考核验收,社区干部整日忙于准备汇报材料,缺少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普遍存在工作缺位。

2、缺乏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职能不到位,服务供给与居民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提供的服务项目不能满足需求,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也比较欠缺,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同时,政府包办的局面没有改变,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社区服务设施不配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承担的工作日益增多,活动日益频繁,由于社区服务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资金严重短缺,导致社区基础服务设施不配套。

4、社区资源整合度较低。社区单位的健身、教育、图书馆、活动场地等设施均不对外开放,使社区居民没有教育、训练及活动场所。(三))社区专业工作者队伍严重缺乏

随着政府职能的重心下移,社区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对社区干部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阶段社区干部中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的素质较高的人才相当缺乏,表现在: 1.文化程度较低。社区专职工作者大多为企业下岗、退休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系统的业务培训,职业水平与专业化水平比较低。普遍缺乏系统的社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科学管理、依法办事、沟通交流、社会协调、公文写作诸方面能力。在知识不断更新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劣势更为明显,极不适应社区工作。

2、生活待遇偏低。居委会不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只是具有自治能力的社会组织。社区干部身份既非国家公务员,又非事业单位办事员。同时,由于居委会经费来源缺乏,社区干部的工资收入低微,和国家工作人员差距大。3.是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工作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长期的积累锻炼, 必然要求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但现实状况却是社区干部待遇低, 流动性大,社区干部流失现象严重.(四))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 存在于其中的归属感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城市居民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弱势状态。其表现为: 1.居民对社区知晓度低。部分社区许多人不知道社区的工作内容,除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困难家庭、业主委员会委员、物管人员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社区,社区内的各单位在职职工对社区知晓度更低,大部分从来没有和社区有过任何联系。2.居民互助程度不强。在部分社区邻里互不相识,缺乏必要和正常的交往情况非常普遍,相互之间交流联系方式的行为更是缺乏,对社区困难居民的临时性帮助和紧急救助更依赖于相关部门而不是社区内居民;

3.居民自主参与程度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方法还是以行政化方法为主,因此居民对于集体事务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或极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而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原因“被管理”等原因,相对社区内的各单位在职职工参与社区建设的比率例稍高。

(五)社区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城区大部分社区都配备了电脑及相关设施。但是基本上没有建成一个快速回应、灵活 沟通、由社区服务电话系统和网上社区信息查询系统组成的现代化社区服务网络。而且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个层面也未能构成服务网络的垂直和横向交叉联通,无法取得项目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效果和集约化服务的规模效应。一些条件好的社区虽然购置了一些辅助性的信息化网络服务硬件。但往往都是流于应付上级检查和摆设的形式。软件服务基本上没有跟上,甚至一些社区还有具备能够真正熟练操作电脑灯办公设备的工作人员,让一些花了许多钱购置的设备长期闲置不用。

二、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财政资金投人,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础要求。财政是是政府的基本经济活动,是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公共财政的本质决定其理应在政府均等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1.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来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笔者认为,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哪一级政府能最优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相应的事权就应列入哪一级政府的职能范围,相应的确定一定的财权。特别注意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划分问题。建立省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财政体制,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道路。2.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一些功能区财政困难和地区不均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流向欠发达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用事业设施、社会保障达到最低提供标准,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一是加大有利于实现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充分考虑社区公共服务因素,如社区服务人口情况、社区现有基础设施等差异, 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充分发挥其均等化作用。二是建立统一的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社区公共服务所需财力。三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满足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一些特殊需要。

3.建立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将政府间财权事权、财政转移支付等纳入到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强化对政府财权的监督和督促政府事权的履行,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二)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 确保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政府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一种创新形式, 是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 是提高服务水平的理性选择, 是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效益的内在要求。1.制定相关法律。健全有关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把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正式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使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实现规范化运作。首先, 应当尽快从立法和制度层面上明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成果的基本原则、购买范围、购买方式、经费投入和资金监管等内容。从执行层面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如预算制度、项目的招标监督制度、评估制度.确保政府购买服务的正常实施。

2.规范工作流程.首先,公开招标。对于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项目,政府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民间组织通过竞争参与公共服务。对于其他项目,政府采取整体或部分发包的形式,委托相关的民间组织来承办或运作。其次, 政府部门应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严格考核竞标机构的专业资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再次,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条款加强对项目进展状况和提供服务的状况的监督管理。最后,根据服务的标准和预期目标邀请专家学者、专门评估机构或消费者等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以确保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良性发展。

3.大量培育非政府益组织。财政应支持社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非营利性专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等的成立与发展,为它们成立提供适当的开办资金, 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如支持协会开展统计工作、建立培训平台、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开展行业调研、搭建信息平台等;支持非营利性专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化传播.教育管理咨询工作和活动等 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成立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社区矫正办、禁毒办,分别为社区闲散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和社区戒毒人员提供服务。

(三)加强服务管理创新,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人口现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未来3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且人口流动逐步由个体钟摆式流动向核心家庭整体迁移转变,这些家庭十分期待融入城市生活,改善教育、居住、社保、医疗等待遇。同时,还有大量退休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社区社会服务的压力不断增大。完善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任务。

1、理顺社区服务管理体制。2010 年8 月2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服务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因此要正确处理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首要,明确社区居委会是一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其次,明确社区工作的内容,哪些工作由社区来做,哪些工作不应该由社区来做。再次,要规范考核验收工作。取消不必要的创建评比和考核验收,确需在社区开展创建评比、考核验收工作,也由政府指定相关部门牵头,实行统一安排,以减轻社区工作的负担,使社区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居民服务。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着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程度。应形成适应居民群众生活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社区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就业培训机制,引导居民就业创业。建立岗位开发制度,提供就业咨询,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二是养老服务。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培育敬老、助老的氛围。建设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提供老人感情交流的平台。三是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确实落实好国家各种社会保障的政策。四是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医院设施,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对社区的重点人群, 如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精神病等慢性病病人, 建立基础信息资料。

3.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面对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的供给模式是满足居民需求、发展社区服务的必由之路。首先,加强政策宣传,让社会认知国家有关鼓励支持社区发展的政策。其次,政府要完善和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在社区兴办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各类家政服务、中介等便民服务项目。第三,要开展驻区单位“共驻共建”、与相关部门结成“军警民共建单位”等工作。将单位的各种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以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充分利用与共享。

(四)加强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加强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1、加强现有人员培训。可以聘请高校社会工作教师定期为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向他们传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使其掌握专业的工作方法。同时,组织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学习了解相关完专业知识和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2、招聘特岗人员。在现有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对社会工作者设特岗。专门面向相关专业毕业生招聘。待有条件时,再转入正式编制。同时,落实好文件精神,选取“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享受国家和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各种政策。

3、加强校政合作。现有许多学校开设公共管理(社区服务方向)专业或社区工作者专业,在学校大力推进顶岗实习等背景下,政府应积极同学校合作,给学生提供对应实习岗位同时。也给自己选拔合适的专业人才制造机会。

4、提高保障水平。按照对岗不对人的原则,缩小社区间工资差别,同时提高工资待遇,落实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工资晋级制度。

5、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良好机制,建设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激励和表彰制度及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社区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对此,社区建设要以重铸社区归属感为目标,培育社区成员的认同意识和参与意识。

1、加强宣传教育。当前我国居民生活已经进入小康, 居民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 而是积极追求自己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关部门要及时抓住这一变化,通过各种方式,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社区主体意识, 主动参与社活动。同时,提高社区单位和社区中介组织对参与社区建设的认识。

2,完善居住地各种设施。加强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和社区内团体组织建设,政府不断结合大多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提供一些有针对性公共服务。比如说,当得知居民迫切希望改善社区脏乱差现象时,政府就应该尽力帮助解决。

3、繁荣社区文化。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互助等活动,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为居民创造互相沟通、互相交往、互相了解的机会,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4、实现居民利益的社区化。一方面, 必须完善社区保障制度, 提高社区的福利保障制度, 使居民保障、福利社区化, 以降低居民对单位的依赖。另一方面, 使救助机制社区化。

5、是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将流动人口服务纳入城市社区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涛 乌鲁木齐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 校学报2011(4)42--46 2 吴月华 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 江苏卫生保健 2008(1)1 25—28 3 何峻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城市社区社会服务能力生成路径决策 探索 2011.(9)下 25—28 4 张传友 对我国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武汉学刊 2008(6)56—58

第二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摘要]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蕴涵在城市社区内部的个人和组织之问或组织内部的关系责本。它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介物,个人行为能否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以及制度能否解决集体行为的困境,不但取决于个人和制度本身,还取决于双方联系的中间媒介一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现状,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并出城市社区社区资本重构的关键点,能够为中国城市正在深化的社区建设提供另一种路径选择。

[关键词] 社会资本;城市;社区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资本理论是当前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之一。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资本”一词被提出以后,社会资本理论便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其他学科领域,并使这些学科获得了另一种审视的角度,从而扩大了这些学科的适用范围。所谓社会资本理论,就是社会内部的个人和组织在长期的内外互动中形成的在互惠规则规范下的互利关系,“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其特点包括:(1)在使用上可以达到互惠的效果;(2)不可让渡性,存在于人与人或组织和组织之间;(3)无形性;(4)纯粹的公共物品;(5)合作通过不同主体实现,利用的效果具有社会性。无疑,这种新的理论及其特点为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比较性的参照系数。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民的参与、制度的创新、社区的规范以及社区信任、社区凝聚力等等,都是摆在城市社区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正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解释范式。因此,如何通过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粘合作用重振公民精神,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重构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政界和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二、理论的检视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中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此后,美国社会科学家科尔曼和帕特南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资本理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体制化关系网络”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他门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他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的行为——不论他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他还进一步指出,诸如权威关系、信任关系、规范信息网络、多功能的组织、有意包建的组织等等都是社会资本的特定形式”。

[3][2]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社会资本通过合作的促进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效率。其他学者如波特、波茨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为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易与协作等特定活动提供便利的资源,它包括信任、组织网络和惯例、价值观念等形式。其中,信任、组织网络、价值观念是构成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要素。它们成为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它能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减少市场主体理性的无知,避免或克服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任意行为,增强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4

从而节省交易成本。社会资本能够培养公民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感。政治的统治基础是合法性,而合法性来自于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高说明合法性程度高,相反,合法性程度就低。社会资本能够培养公民的政治合作与参与品质,培养公民的宽容和妥协精神。在现代社会,一个强大的公民参与组织可以为公民的利益表达、利益的集中提供多种渠道。每个公民通过参与组织网络把自己对政府的要求、愿望、批评、意见集中起来传达给政府,使政府充分了解民众的需要与自己服务存在的不足,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改进自己的服务。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与民众进行沟通,传达政府的意图和意见给民众,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对社会事务的治理。民众通过参加各种社团组织,能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种制约,使其学会相互合作与团结。因此,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可以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不断消除了人们传统的身份等级观念,随着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现代公民意识逐渐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诚信的短缺,社会组织网络的不规范,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缺憾对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政府诚信的缺失对社会信用体系产生了严重破坏,也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社会组织网络的不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低下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匮缺,将会妨碍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了走出危机,必须通过探求培育现代社会资本存量的有效途径来设计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解困之道。首先,要树立政府诚信的良好形象,培育诚信社会资本。要依法行政,对政府的权力行为进行法律的规范,强化公务员的诚信意识,推进行政改革,构建诚信行政的体制框架,加强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府与公民沟通。其次,要规范社会组织,促进组织网络社会资本的发展。政府应该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加快建立一整套针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吸纳优秀人才,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我们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秀成果,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本思想、和谐和秩序,这些理念仍然是今天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渊源。我们还需要不断吸纳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如人权观念、宪政理念、权力制衡思想、尊重个性的平等民主自由思想等。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教育,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积极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视野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本土化的论述:第一种认为社会资本从表现形式上就是社会关系网络;第二种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第三种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J。由于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立论的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具有工具性。首先,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观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第三,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性,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和搞定事情。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社会资本理论,我们发现社会资本理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资本形成的长期性;个人、组织在构建社会资本中的能动性;认同关系的互利性。[5][4]

三、中国社区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社区自治化进程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却不可同日而语,迅速的社会变迁使

信任、规范和网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信任破坏了,新的信任尚未建立;原有的规范已经失去效力了,而新的共识性规范未能确立;原有的社会网络被打破或不再有效了,新的社会网络还不能发挥效用或尚未形成。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失去了“单位”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关系”从改革前的情感交换倾向转变为非情感交易倾向,使得社区居民对“关系”对象的信任被金钱交换所取代。社区居民社会资本的依托方式或源头发生了改变,而新的社会资本依托方式或源头又没有建立起来。居民的社会资本不可避免的丧失恧又得不到补偿,社会生活的活力和城市社会的社会效率因此而受损。城市社区建设如果不能补偿社区居民丧失的社会资本,它就既得不到社区居民的支持,更无法实现“善治”的目标”””。观照社会资本理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社区处于分化状态中,各种新社区要素的介入使旧的规范和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

区要素彼此问发生联系的结合力还较为脆弱,且具有过渡性,因此新的规范和制度的建立还不具备一定的方向性或选择性。

2.整体性社会被分离众多相对独立的异质体,在社区的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局

部与局部之间造成许多利益边界。这些边界成为规范的真空主要部位。

3.社区结构不协调、不平衡的变动,使各结构部分所使用的规范之间出现了距离,甚

至相差悬殊以至尖锐对立,造成规范不能迅速地达到平衡、协调。

面对上述问题处境和可能产生的危机,高屋建瓴地从理论上提出具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有助于确立完整、长期、协调的社区建设过程模式,从而改变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赶时髦、赶热潮、缺乏全局性、协调性、凌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社区建设初期需要一个摸索时期相关,但是更与社区建设缺少适宜的、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相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社区建设事业能够“立”得住,需要确立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其次,明确的理论模式有助于确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社区建设策略,从而改变社区建设主导力量单薄、社会动员程度不高以及操作上的滞后等弱点。社区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都反映出社区建设策略上的混乱和不一致,而后者源于目标的混乱或短视。此外,社区建设已经走过近10年的历程,已经积累了的经验和教训为提出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提供了基础。

应该指出,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主导部门曾经提出过不少具体而有一定现实针对性的阶段性目标,例如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等。但是目标提出完全是在“问题~应对”思路指导下提出的,很快在部分城市流于形式(因为提出目标时的社会情境迅速发生变化)。因此,认真地从理论上探析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是一项迫切任务。

综而言之,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出现的迹象表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在下降。因此,如何重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发育,就成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中国社区的建设路径

经过对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资本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社区建设就是加强社区建设各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社区基层参与者之间的整合,发挥社会资本对社区建设的作用,实现“社会生滔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社会资本。从社区建设的角度看,城市社区内的社会资本,主要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组织的自愿性和积极性;二是各个社区组织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三是社区宏观管理上的政府间的[6]协调关系;四是社区组织和外界社会进行协作的能力,等等。因此,抓住关键点,重构社

区内社会资本,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和引导社区成员社区参与。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社区正式和非

正式组织。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包括个人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社区共同体社会资本,其中个人社会资本是其他两项的基础。提高个人社会资本,必须是城市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构建社区参与平台,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会、社区小组会议等法定平台为主,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对等非法律平台为辅,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广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单位社会资本,提高社区单位的社区意识,构建社区参与意识,构建社区参与机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提高社区非正式组织的社区资本,必须培育引导社区中介组织,组建社区非政府组织。

2.培育社区信任网络和体系。培育社区信任网络就是重建信任关系、重建社会协调的共识性规范、重建社区网络。一要解决因为政府能力有限、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和社会成员对自我利益的非理性追求导致的社区居民对政府、对社区组织、对他人的信任丧失。二要解决由于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不配套、不平衡导致的规范混乱和示范问题。三要解决由于原有基于单位制的社会网络在全局性的自我利益追求中破坏和导致规范的混乱和失范问题。在一个普遍信任感较强、人们愿意信任和互惠的基础上从事活动的社会中,交易的成本无疑会小很多,社会也就会更有效率。

3.培养社区价值观,完善社区规范。社区规范是社会资本的重要主城部分,社区规

范是社区成员在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信任组成网络,为维护网络而建立规范。因而社区规范对社区资本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规范为社区成员建立基本行为规范,进而使社区成员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规则取向。首先要依法选区社区自知组织,推广直接选举制度;其次规范小区日常议事程序,规范小区主体活动;再次要推行社区事务公开,社区事务的决策情况、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都要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布,便于居民监督。

五、结语

政府能力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下降或丧失并不仅仅存在于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和城乡边缘社区也同样存在。因此,实现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是整个国家一种战略性政策。但是,从现实状况出发,从为在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彻底实现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的终极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把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的目标首先限定于城市社区建设。这基于3种理由:第一,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破坏在城市社会表现得最为突出,其负面效应也最为强烈。选择城市社区建设作为实现双重目标的领域最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因而能最快地发挥目标导向的正面价值。第二,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主要在大城市中开展,而大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他们有能力理性地参与治理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资本丧失的感受较深,又具有较迫切的重建社会资本的需要。因此实现双重目标所需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能够较好的获得。第三,当前,城市是中国社会的权力、市场、文化的内核区域,而大城市则是核心。在大城市建立善治和新的社会资本具有示范意义。通过社会流动和信息传递,具有示范意义的模式会成为其他区域的学习榜样。因此,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来确立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模式,是在中国社会建立全面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新模式最关键的第一步。

总之,社会资本的重建,意味着一种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味着更好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意味着社区发展的一种更有利的条件。因此,重构社区资本,可以更好的社区发育,从而更加有利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帕特南.使民书运转起来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J],1900:330-335。

[4]钟涨宝,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社会,2001.[5]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11-12.[6]赵孟营。走向善治和重建社会资本[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设,2002:175.

第三篇:互补视角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互补视角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是中国儿童中心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儿童中心联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经过对中国九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调查,在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机制以及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目前此项研究已圆满结束。2008年8月 28日,在中国儿童中心召开了“互补视角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结题暨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妇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领导、中直管理局财务管理处的领导、在京有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各少年宫同仁和新闻媒体记者100余人出席了发布会。

会议由中国儿童中心书记周玉兴书记主持。中国儿童中心主任丛中笑发布了“互补视角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成果,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方法,并对结果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和分析。

丛中笑主任着重强调,面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涉及全社会的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如何调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因素,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筑立体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是研究者和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此研究调查以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地理位置,将城市按大/中/小、东/中/西来划分,共选取9个城市,调查了学生2915人,教师1937人。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实地调研了4个城市,走访座谈100人。全面了解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一般特点,分析了校内外活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探讨了教师师德建设状况及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总结归纳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资源共享与互补工作上的初步进展,以及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校内外教育各自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丛中笑主任具体指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发展总体达到中等或较高水平,直辖市儿童的道德发展一般更好、女孩的道德成熟度更高;拥有多个好友的未成年人、认为同学关系是合作与相互帮助的未成人年人其道德发展较好;接受校外教育的未成年人学习方式更主动、节假日休闲方式更健康,这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情况方面表现较好,普遍注重学生的公德、美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教师自身的观念意识、品行素养也较好;校内外教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有所差异,如学校教师更注重学生的道德成长而校外教师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形式上学校教师更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课堂化,而校外教师更注重在活动中进行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等。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补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和挑战,校外仍受到体制问题、公益性问题、经费投入等问题的困扰,而学校的教育观念、德育工作体系和德育方法仍有待改进与完善。

最后丛中笑主任指出,针对当前校内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校内外德育活动应契合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同时校外教育要充分利用活动优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强化教师职业的育人意识,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机制和考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外要着重加强教育理论研究、理顺校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校外教育制度建设,而学校教育要建设分层次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德育考评制度改革、营造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合作契机。

此次调查的具体情况和报告已经汇编成《互补视角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一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儿童中心

2008年8月28日

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情况报告(1)

发布时间:2006-12-22 00:00:00

为了未来的教育

21世纪已经来临,人类世界正发生着巨变。这个以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为重要特征的时代正在掀起一场信息革命,它对教育这一未来的事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天的少年儿童一代,将成为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主力军。因此,未来的一切挑战和压力,将集中在人的素质和发展这一决定性的因素上。1999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当代的少年儿童正在经历着时代的变化。面对时代的要求,少年儿童自身的素质状况、家庭环境、教育观念等都会成为推动或阻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准确地了解这个正在成长中的社会群体的状况,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掌握的少年儿童状况的基本资料大多侧重于反映卫生保健、计划免疫、营养发育、普及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缺乏素质教育状况的资料。为此,中国儿童中心本着“为了未来的教育、建立中国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数据库”的愿望,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正式列入国家调查计划,历时一年实施了“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的样本为0-15岁少年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各20000人,其中城市农村各半;教师和校长共2000人,按照多层次分段抽样方法,样本分布在全国除港、澳、台、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52个样本点(县、市)。调查内容涵盖了少年儿童的基本状况、学习与课余生活状况、家庭环境、父母及教师教育观念、社会环境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

1、肯定自我、相信自我。调查表明,遇事完全依赖父母的孩子只占6%,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对自我充满信心。59.44%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自我观感好或较好。其中城市的孩子自我观感相对好于农村孩子。在调查少年儿童喜欢各科目的原因时发现,所有科目受孩子喜欢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此科目上“自己的成绩好”,而且这一原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因素,由此可见,少年儿童对于自信心的重视。

2、生活知识较全面。对10-12周岁少年儿童的调查表明:他们具有必备的生活常识。94%的城市和90%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饭前要洗手。84%的城市和82%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手电筒电池的正确接法。91.41%的城市和83.19%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火警电话是“119”。89.87%的城市和88.74%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在城市中迷路要找警察。72.7%的城市和69.98%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在公园或集市上迷路应该在原地不动等大人来找。90%的城市和88%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护士要用新的没用过的注射器给病人打针。64%的城市和45%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染。

具有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92%的城市和90%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不要陌生人的糖果,也不进陌生人的房间;84%的城市和73%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女孩子不应让男人摸她的大腿。

3、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强。调查显示,今天的少年儿童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从父母对少年儿童的评价来看,65.20%少年儿童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其中32.07%的少年儿童能完全适应新环境。可见,大多数少年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很强的;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49.34%的少年儿童能够和其他孩子相处较好。

4、兴趣广泛、眼界开阔。50.35%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眼界开阔,与以前的孩子相比较,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近九成的家长认为自己多多少少从孩子那里学到了新的知识。

5、了解和关心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94.29%的城市和94.73%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94.57%的城市和94.61%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78.21%的城市和81.08%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82.58%的城市和66.79%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2000年奥运会在悉尼举行。57.88%的城市和43.43%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83%的城市和88%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粪肥可使土壤更肥沃。94%的城市和83%的农村少年儿童知道要把废弃物品扔到垃圾箱内。95%的城乡少年儿童知道植树造林可保护环境。

6、职业理想高尚务实,追求较高的职业理想。7岁以上少年儿童中,20.30%的人希望成为“军人、警察”,18.40%的人希望成为“教师”,希望成为“医生”和“科学家”的人分别为13.30%和11.90%,远远高于其他职业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义”和“知识”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少年儿童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

7、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容乐观。此次调查发现,现在的儿童并非像以往想象中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太阳”,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前景不容乐观,1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劳动”。在中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家务的时间仅仅占到6%,平均每天只有15.6分钟。到周末才增加到25.7分钟。而且用于做家务的时间,城市儿童显著少于农村儿童,尤其是周末做家务的时间,城市儿童还不到农村儿童的一半。有26%的家长甚至每天要为孩子的穿戴操心,而30%的孩子连简单的饭菜都不会做。可见,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童欣)

第四篇: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一是社区组织建设

主要包括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

二是社区服务建设

主要包括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户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三是社区卫生建设

主要包括社区的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科普、体普、娱乐活动。

四是社区环境建设

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绿化美化。

五是社区治安建设

主要包括社区安全保卫、民事调解、群防群治、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冶

安综合治理工作。

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况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

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

展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

欢迎,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1996年江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各地

党委、政府开始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

和问题。1998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居民

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

进程中,“一手抓实验(示范),一手抓研究”成为民政部门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发展

特色。

第五篇: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换建设

1、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背景 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 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 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为方 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 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 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1996 年江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 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各地党委、政府开始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 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建 设中的困难和问题。1998 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服 务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 意义。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一手抓实验(示范),一手抓研究”成为民政部门推 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发展特色。

2、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实验,一手抓研究”、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实验,一手抓研究”(1)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验 1999 年民政部先后选择社区服务和城市基层工作基础比较好的 26 个城区为社区建设实 验区。这些城区是: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河西区、和平区,石家庄市长安区,沈阳市沈河 区、和平区,本溪市溪湖区,长春市朝阳区,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上海市卢湾区,南 京市鼓楼区、玄武区,杭州市下城区,合肥市西市区,厦门市开元区,济南市历下区,青岛 市市南区、四方区,漯河市源汇区,武汉市江汉区,佛山市市区,海口市振东区,重庆市江 北区,西安市新城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这 26 个实验区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全面 展开提供了最宝贵的探索与经验。各地积极探索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思路和对策,武汉、沈阳 等地率先出台了相关文件,开展了试点工作; 重庆江北区通过整合改革,解决了“没人办事、没钱办事、没地办事、没章办事”;武汉百步亭、青

岛浮山后进行了不设街道的社区建设探 索;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老街道基础上进行调整辖区规模的探索,白下区更是大胆地打破 以往“区、街、社区”的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了撤消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 心的试验;宁夏进行了“一个思想,两项活动,三项改革”。各地积极探索了体制改革的方 向和方法:沈阳市坚持民主自治方向;上海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南京完善居委会自治功能; 杭州提高居民满意程度;武汉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等等。通过实验和探索,整合社区资源和 社区力量共同建设社区,倡导社区居民、驻社区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社 会团体“广泛参与”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社区建设实验中也逐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 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 设的整体合力。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中介组织或社区民 间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发展路子显露出来。(2)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 民政部门不断加强对各地社区建设的实验经验进行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1999 年 3 月,民政部在南京市鼓楼区召开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1999 年 4 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青岛 市召开全省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1999 年 6 月,南京市玄武区召开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国 际研讨会;1999 年 7 月,民政部在北京召开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1999 年 8 月,民政 部在杭州市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座谈会;1999 年 10 月,民政部在沈阳市召开

了社区体制改革专家论证会,明确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在各地实验区探索 和交流基础上,民政部于 2000 年 10 月 9 日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 区建设的意见》。这是民政部“一手抓试验,一手抓研究”的工作结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议专题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同意民政部的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00 年 11 月 9 日向全国转发了民政部的《意见》(中办发〔2000〕23 号),确定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 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的社区建设工作体系, 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中办发〔2000〕23 号文件宣 告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01 年 7 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城 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认识,部署任务,明确目标,掀起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 热潮。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示范,一手抓研究”

3、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示

示范,一手抓研究”(1)城市社区建设的示范 各地在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活动。2001 年,民政部下发《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同年,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 城市,已经开展了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尤其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率先行动,提出了“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的响亮口号。有一些省份还相继制定了社区建设示 范活动实施方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精心规划,周密部 署,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抓起,从薄弱环节抓起,从社区 居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使示范活动真正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 程。2002 年民政部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现场会,经评审确认,民政部 命名河北省保定市等 27 个市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北京市西城区等 148 个区为“全 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建设的任务、目标、思路和要求,同时要求以 社区为平台,社区组织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城市民政工作。同时,各地在总结示 范单位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向面上推广,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2002 年,在示 范活动的基础上,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全国已有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党委、政 府名义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部署任务;有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 31 个省(自治区、有 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社区建设五年规划,把社区建设纳入了地方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十五”计划。(2)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 2002 年,民政部门关于社区建设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入。一是加强立法调研,为加 快居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加强社区建设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服务。通过调研,民政部 组织专家草拟了居委会组织法的修改稿。就建立社区管理体制、居委会设置规模、居民的界 定、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居委会成员的民主选举和居务公开、社区党建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的 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类型、主体资格、工作人员的职业类别及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政策等问 题提出了初步修改意见。二是加强探索调研,为指导地方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城市基层管理 体制服务。民政部重点研究和总结一些地方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实行社区“一门式办公” 的经验。积极探索和开展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社区功能的试点,实行政府与

社区直接 对接,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和城市基层政府机关转变职能,理顺与社区的关系。三是加强工 作调研,为完善社区管理规范,建立良好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服务。针对各地社区居委会的 直选面不断扩大,社区中介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显露,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 的水平不断提升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民政部加强了规范管理的专题调研和工作指导。

4、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城市社区建设体制创新。目前,大部分城市实现了科学合理划分社区,社区体制改

革步伐加快。在此基础上,各地逐步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社区 组织建设逐步完善,社区中介组织发展迅速,在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此外,各级政府加大了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通过政策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等多种办法,很好地解决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办公经费、工作人员补贴等问题,改善了社区服务条件,社区基础建设和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91 年《居委会组织法》 颁布实施以来多数地区已完成 4 次换届选举,上海、北京、南京、沈阳和青岛的少数社区还 开展了居委会的直接选举,普遍建立健全了社区居委会。全国大部分城市进行了社区规模调 整,社区居委会由 10 万个减至现在 8 万多个,数量得到减少,功能得到加强。截至 2002 年底,全国设有居委会(社区居委会)8.5 万个,比上年减少了 7.6%;居民小组 124.4 万个, 比上年减少 1.5 万个;居委会成员 39.7 万人,比上年减少 6.7 万人。●城市社区建设机制创新。目前,各地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 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社区 建设正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人大和政协的建议案、提案显著增多;政府各有 关部门根据“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在建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寻 求结合点,深入开展社区为老“星光计划”、社区文化、社区医疗、社区计划生育、社区教 育、社区就业、社区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等工作,并制订了相应管理措施。各地充分利用媒 体,采取多种形式争相报道社区建设,使社区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社区居民树立 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驻区单位发挥协同力量,最大限度 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城市社区建设思路创新。通过积极培育社区意识,增强了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着重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的

下载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

    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 摘 要: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为测量工具来考察城市边际人......

    城市社区养老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城市社区养老研究——以中山市XX社区为例 摘 要 社区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基础上发展起来运用社会资源的新型......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研究[五篇范文]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研究 汲立立, 李泽霖, 宋雄伟(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 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是在政府职责与城市基层社会有效衔接过程中形成的, 其中, 政府发挥着主导......

    浅谈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研究(本站推荐)

    浅谈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研究.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  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李 莉 彭世文字数:2867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5期 [摘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社会安全研究的文献综述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社会安全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资本视角下对于社区社会安全的研究我们从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说起。他的研究发现公民性强的地区的集体生活比较轻松,因......

    借鉴视角下温州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_孙文袭

    本文摘自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hsdxb.cn No.102015TotalNo.345 借鉴视角下温州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孙文袭(温州城市大学,浙江温州325000)【摘要】文章从社区教育志愿者对于......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改革论文终稿五篇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改革摘要: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分配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