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

时间:2019-05-14 23: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

第一篇: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

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

———“德识双馨”师德活动回顾

今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老师们近距离认识了这位闪烁着党性之光的优秀教师。于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在教师岗位上,心中铭记“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一生正气,为人师表” ……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取得巨大成功。同时,她关心学生,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教导,超亲子之情。几十年来,于老师育才无数。

德识双馨的于老师“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浩然作风,“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巍巍气节,“平易近人、从善如流”的谦逊态度,“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教学圣境,“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这无不折射着于漪老师熠熠的党性风采。

更难能可贵的是,76岁的于漪老师坚持与时俱进的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跟随时代奋勇前进,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当今教育的发展,尖锐地提出:教育要“突出重围”、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要坚持“育人”而不是“育分”,要竭尽全力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竭力为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于漪老师无愧为一名有根有魂的党员教师之典范。

我们虽知:师德教育是永恒。但作为既聆听了名师报告,又适逢“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的今年,一个隆重的“师德大年”,光看录象,写写体会,面上交流,对老师的心灵的震撼远远不及从教师身边挖掘来得强烈。况且,对于习以为常、流于形式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已不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对学生而言,要求老师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鉴于“学习名师,宏扬精神,将师德落实于实处”之目的,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真情盘点”的活动。

我校有六个工会组室,每个工会组以组长为牵头人,亲临组内每一人,收集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性格坦率的,洋洋洒洒一长段,坦露自己爽心迹;羞涩腼腆的,羞羞答答不言语,闭口不曰好事迹,这也是为数众多的群体。组长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组长的深情“感召”下,老师们把自己鲜为人知的动人事例一一道来,实在不愿说的,组长们打“迂回”仗,从同事们口中了解。

有了第一手资料,每位组长将材料写成篇篇散文般优美的文章,配上多媒体音像效果,俨然成了一段段如歌如泣的“电视散文”。在形式上,老师们也动足了脑筋:有边走边诵深情演绎的第四工会组的“热并快乐着”;有以古诗引领称颂责任之歌的第二工会组的“工作着,美丽着”;有面对国旗庄严宣誓的第三工会组的“誓言”;有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第二、第五工 1

会组;更有赋诗一首博得众彩的第六工会组的“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老师们何以拥有火一般的热情来参与这一名不经传的活动?正

是因为“真情盘点”记录了每一位老师辛勤耕耘的足迹,有你,有我,有他(她)„„

他们不是名师,在许多人的眼里,名师是独特的教育教学艺术成就的,还有更高深的爱的艺术;他们又胜似名师,因为他们用心书写了一种召唤,一种牵引,一种鼓励,一种期待。而这,也都是因为爱!我们说,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学校的教育功能的体现,最主要依靠教师这一媒体来实现,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优秀的道德规范,积极向上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等都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能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良好的行为和道德的形成。

“真情盘点”无疑在告诉人们,我们水丰的老师们正在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用我们优秀的师魂去从事我们的事业。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我们选择了教师就等于选择了高尚。

水丰的老师们追求的就是这一种“高尚”。

第二篇: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现状反思及应对策略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李玲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及考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历史学科高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过去相对较单一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发展成为运用多元史观去解读历史。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去适应高考,更高的层面,可以为学生完善历史观,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提供帮助,同时为其成长成材之路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多元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一、高考的新变化及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反思

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注重多元历史观的运用。多元历史观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历史,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身为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一方面应及时总结在过去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取得的不足,另一方面应加强探索如何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从多元史观的视角中统领和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史观”应用于教学实践。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乃是客观存在;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则是历史学家心灵劳动(或活动)的结果,是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人生体验的。”[1]所以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它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思想和立场(阶级立场、政治立场、民族立场)、不同的背时代景、史学家自身的人生经历,甚至史学家自身所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均会影响到其对历史事物的评判标准产生差异。而上述因素的客观存在,也为多元史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由于传统史学、历史教材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对近代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人物比如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等人的认识和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的历史性评价存在相同的问题。如,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历史原因以及其教训,通常学生回答: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失败了。教训是说明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不能够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与此类似,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答: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够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如此顺利成章的答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似乎都已经接受该“事实”,却忘记了历史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提到北洋军阀的时候,大多的反应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等。必修二经济史中“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期间发展迅速,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之前的半个世纪,被称之为 “短暂的春天”;必修三文化史,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也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长时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产生惰性思维,习惯而机械地接受了一些所谓的历史结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过去几十年前对历史事件所做出的评价,是否也会因为时代、思想及史学家和评论家自身的局限性而出现不够完善或者不够准确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有义务完善这项工作,突破教材的局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任何历史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历史研究我们都尽量避免出现标签化、脸谱化、简单化、模式化的弊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尽快适应高考的新变化。

二、多元史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1、近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注意几点。近代化史观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还有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此外近代化有西化内容,但又不是完全西化。

近代化史观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所以高考可以出题的角度也非常多,全国卷基本每年都有涉及。

2、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历史主观试题多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命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40题(1)(2)问考察中华民族内部文明交流,体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主题。2008年高考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通过考察中国唐代科举制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进行文明比较,体现“文明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折射“文化上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各种文明兼容并蓄。

3、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近几年的上海卷、北京卷、全国卷等曾多次考察全球史观,命题率比较高。

全球史观在教材中的很多课程都比较实用。如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中西方政治体制比较。

多元史观的运用不是相互对立。而是有机结合。以此题为例: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评价较高;革命史观评价较低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评价较高;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评价较低。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评价较高;革命史观评价较低。

三、应对策略

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一线教师该如何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呢?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1、掌握多元史观在近几年高考中的应用。在近几年高考从世界的立场来看中国,转变视野,视角新颖。例如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第38题,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美国家庭消费的变化来反映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第16题,从共产国际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2]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第39题为例,内容是洋务运动,采用了两位亲眼目睹洋务运动又有出游欧洲经历的清朝大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结合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考察考生对历史认识的理解。不仅仅是广东卷,近几年的全国卷,江苏卷,北京、上海等多地都出现了这样的试题。充分运用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高考真题。这些试题不仅含金量高,而且对答案的分析也比较透彻。通过对试题的解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元历史观的应用。

在浩如烟海的试题里面,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精选一些试题,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做出归纳和总结。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由学生自己做出的归纳和总结,更便于学生自己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适度的参与和帮助,有意识的将多元史观渗透到其中,更便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

2、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关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历史。对最新史学动态的关注,对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之后,这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之一。

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地积累素材。如新闻报纸最近出现的“外国媒体看中国春节’。类似这样的题目我们都应额外留意。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已有的资源。如相关的人民版教材的知识链接,这些内容应该是专家们精心选来的,价值不容小觑。

3、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比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第三篇:多元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罗一笑事件”

多元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罗一笑事件”

摘 要:本文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结合“罗一笑”慈善募捐事件,具体分析事件中不同主体的回应,发掘话语建构的多元性及话语体系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启示人们在话语建构的基础上,以多元主义的视角去观察、描述、分析及研究社会事实。

关键词:多元话语分析;社会事实;多元主义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045-03

一、事件回顾

2016年11月底,深圳某杂志社主编罗尔5岁的女儿罗一笑由于白血病花销巨大,罗尔选择和深圳小铜人公司“合作”,进行网络筹款。《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微信朋友圈。截至11月30日凌晨,累计超出限额的赞赏资金已经达到200余万元。全民蜂拥而至的献爱热潮还未退去,“罗一笑事件”立马发生了巨大反转。罗尔“三套房、一辆车、医院日均花费5000元、深圳医保能够承担80%以上的治疗费用”的曝光使得舆论纷纷倒戈。于是使得这场爱心接力被贴上“卖文救女”“带血营销”的标签,成为一场山呼海啸的“诈捐”。

二、多元话语分析概述

(一)多元话语分析

首先,多元话语分析是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引申出来的一种与实证主义、诠释(或现象学)社会学、批判理论等传统社会分析模式有所不同的社会分析模式[1]。多元话语分析从“话语建构论”出发,认为我们所研究和感受到的任何一种现实,不是一种纯粹自然的给定性实在,而是社会成员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使用特定的符号和表达方式的综合效用,认为社会实在是话语建构的结果。其次,多元话语分析在否认话语存在着某种唯一的原意或者本意的基础上,也否认研究者能够准确把握话语的原意或本意。因此研究者需要以多元的视角,理解话语得以说出的可能、探究话语“不得言明”的原因、研究话语的影响机制,从而得到话语分析的多种结果。这个过程不是下定论,只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得到最符合话语原意的暂时、可能的判断,从而对社会现象和研究对象有新且深入的理解和诠释。

(二)多元话语分析视域下的“罗一笑事件”

从实证主义角度看,“罗一笑事件”被视为一种独立于社会成员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给定性现实;从诠释主义角度看,这种现象则被认为是由社会成员主观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而在多元话语分析视域下,“罗一笑事件”则是由社会成员和不同的符号和话语体系共同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

“罗一笑事件”中包含了当事人、传统媒体、新兴网络媒体、政府、社会群众等一系列不同的主体。将事件发展全过程与不同主体话语纵横交错进行思考,可以发现事情的始末都离不开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事件本质的解释和看法也是随着话语体系的转变而是非难辨、真假难测。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11月25―12月2日之间,有关“罗一笑事件”的重要和典型的文本、资料、当事人文章及声明、媒体报道、政府决议、新闻采访、群众评议,借鉴多元话语分析的方法初步尝试对事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对处于不同话语体系的主体及其话语进行研究,从而理解不同话语体系下的主体行为和话语表达,探究这一事件“建构”的过程。

三、多元话语分析新尝试

根据谢立中的多元话语分析模式来对某种“社会现实”进行研究,就是要对人们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下将这一“社会现实”建构出来的过程和机制加以考察[2]。

(一)话语策略及社会效应分析

1.对象描述策略

不同名词和语句的构成都有一套价值理念,它代表了一套不同的关于事件的话语体系。作为当事人,双方均并将“打赏金额”明确定义为微信平台中获取的赞赏资金。而政府声明中则用“微信用户赠与款项”和“捐赠款项”来指代微信文章的赞赏金,明显体现出官方回应上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具有《慈善法》专业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看待这一事件时,更多地从慈善事业和慈善发展层面出发,力求慈善法的推进和完善,从而塑造一个健康规范的慈善环境。而媒体和群众则倾向于“爱心捐赠”“善款”的概念。

2.陈述模式策略

与正规的政府报道不同,罗尔和刘侠风在公开发布的文章中并没有使用《慈善法》的相关概念,只是以散文式的成文格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其基本上通篇采用通俗的语句和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抛开固定模板和专业术语,言辞较为随和,从整体角度看,是为了达到共鸣和渲染效果。而在新闻媒体中则注重标题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大量的引用和反问,加深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政府的官方报道则尽量保持客观和准确,企求同时达到维稳和解决、治理的目的。

3.修辞策略

在当事人的文章中虽然对罗一笑的病情描述不多,但会强调自身的悲痛和无可奈何,运用感叹、排比、重复等修辞,试图唤起社会群体的共鸣。作为当事人的朋友,则用“穷酸文人”、“亏欠心情”等词语来塑造罗尔“卖文救女的感人形象。而在政府和群众的回应中,则是基于前者的叙述来构建自身的认识――这场捐赠其实是一位经济状况不好、救女心切的父亲的无奈之选。随着事件的发展,当事人的言辞开始趋于严谨,但同时也会用通俗甚至极富有煽动性的言语来阐明行文的目的。比如刘侠风在文中“搞花边新闻的希望你们滚远点”的话,虽然粗糙,但是不能否认其有效地建构出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却备受质疑而气急败坏的形象。而在官方的描述中,运用分点迅速,且修辞极少,体系了其严谨性和条理性,中性词语的使用不仅符合政府的身份,也“冷?o”了社会舆论的头脑。

4.主题构成策略

政府公开报道的行文结构十分清晰,客观严谨的标题就明确了全文内容,然后分点叙述,使得内容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和应,将政府对策、倡导意见和人性关怀都阐述的一清二楚。当事人的文章则侧重于事件描述,“白血病”“赞赏金”等是文章的主题。在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对当事人语言文本引用成为其观点阐述的来源。

5.社会效应分析

??事人的文章如同蝴蝶效应,从微信朋友圈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罗尔与刘侠风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的形式,阐明事实背景,寻求社会帮助,利用父亲病女的形象和真实朴素语言唤起大众同情和社会共鸣,从而有效地获取社会资源。新媒体在为资源的流动提供了现实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舆论和曝光的风险。从相信到质疑,从大众同情到公民愤怒,似乎只是经历了媒体新闻的相关报道。此外,直接用数据阐释的赞赏金额,使得人们对“罗一笑”事件有了更加直观和立体的认识。媒体中的标题党,利用煽动性的言语给事件添油加醋,对社会信任度的质疑、媒体的无良、商企的带血营销、父亲的卖女求财和慈善的诈捐,使得事件一时间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此后,承担着维稳和治理角色的政府不得不介入“罗尔”事件,并用条例清晰且严肃客观的文本声明阐明事件的始末。

(二)话语系统分析

以上关于话语策略和社会效应的分析,是依据网络上原始文本展开的,大多是从文本层次就可以得出的分析和理解,而话语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等对事件进行挖掘和解读,尝试了解在背后支配着多元主体不同言语行为的话语系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采用这样一套策略,以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主体在面对同一现实会有多元的观点。

1.当事人

当事人罗尔的话语体系实际上经过了两次明显转变。在11月30日之前,其主要是以父亲和求助者的身份,撰文记叙与白血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在这个阶段,其言语建构是父亲与“弱势群体”的双重表征。根据自身经历,他将叙述的对象从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扩大到白血病家庭,而这一话语对象的构成是其个人经历影响其在话语主体上的选择。现实背景中,白血病治疗费用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担,作为一个“停刊数月”、“老父卧病在床”的普通公民,用通俗的语言和词汇描述其现状,才能有效的获取社会认同和社会资源。而30日后,经过系列曝光,开始身处舆论浪潮的尖端,现实情况与自身描述相悖,使其不得不暂时放下建构起来的“悲情”形象,而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用随和、严肃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看法,解释自身现状。

拥有朋友和商人双重身份的刘侠风,所处的话语系统比较复杂。如果仅仅作为朋友,其受到的就是纯粹的罗尔自身的话语系统的影响。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他作为一个第三者进行事件描述时,他已经受到了个人、企业和社会不同话语体系的影响。比如,他将罗尔描述成一个“穷酸文人”,认为“我们不帮他,就没有人帮他”,其实反映出在他的意识中,文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较低的,是没有权利和能力改变其困难现状的,但同时这是否也反映出:其一,只有通过这种“悲情式”的形象建构才能迎合大众的悲悯心理,才能完成社会的情感动员。其二,穷酸文人等弱势群体的形象也已经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

刘侠风作为小铜人公司的CEO,其商业性质决定其同时扮演着经济“理性人”的角色,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信任的下降,使得人们对于“慈善”二字达到了一个纯粹慈善的近乎严苛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话语体系下,刘侠风在最初的文章中仅仅只提及一次“小铜人”,目的就在于将慈善爱心与商业牟利划清界限。这种取舍是基于社会人和企业人的双重考虑。

(二)新闻媒体

事情发生反转之后,许多媒体都着眼于网民娱乐心态,通过网络传播新方式,进行戏谑式动员。一些网民利用标题党吸引眼球,大量使用PS图片、网络词句、网络行为艺术、表情包等方式,炒作事件热点,使得事情不断发酵。而这些行为和话语选择都基于新媒体爆炸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由于点击量成为媒体考核标准,因此他们会别出心裁对标题进行包装、对事件进行整合。以读者的喜好进行报道的取舍,用新闻媒体界的话语规则去说话,这一过程和行为也是由于社会的共同建构。

(三)政府

政府承担着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这一角色则规定其具有较浓厚的官方色彩的话语系统,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展现其态度和观点的权威性。同时,随着多元治理的发展,民主平等思想的松绑,政府的权利在下放,新时代对其“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了更多的要求和监督。社会舆论关乎社会稳定,政府的言论既是国家权利和意志的体现,也是公民态度的导向标,会同时受到政治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多重话语体系影响。因此在政府言论中,既能看到理智客观的一面,又能看到其为民着想、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面。但是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政府的领导、控制和监督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背后支配政府观点的话语系统更多地是经济、政治系统。因此其强调《慈善法》的完善和推广,以及社会的监督。

四、结论和反思

话语系统丰富而庞杂,虽然我们无法通过话语系统来理解某个人具体言论和观点的深层次内涵,但是至少可以代表某群体在某场合的话语逻辑,而这就需要我们去具体了解言论者的具体身份、成长环境、话语背景等。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探讨“罗一笑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基于多元话语分析,只有对这套话语系统及其相关规则的了解越多、越深入,才能摒弃“一元决定论”的弊端,对个人言辞的原意把握得更加准确,从而提供更多的视角去观察、理解、把握和研究社会现实,也才能为实现平等包容的交流提供一定的可能。同时,现实中存在着多元主体和衍生的多元话语系统,我们了解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虽然并不尽然能帮我们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为我们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谢立中.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的新尝试[J].社会,2010,(02).〔2〕谢立中.后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uralistic discourse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Luo Yixiao” charity fundraising events.It is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subjects in the event,and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behind the discourse system,which can enlighten people to observe、describe、analyze and study social facts on the basi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Keywords: Pluralistic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Social Facts

第四篇:多元视角下残障学生融合教学策略探析

多元视角下残障学生融合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为了使残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生活自理、交流沟通、协同合作等能力得到提升。文章提出将音乐熏陶、运动锻炼、动手自理、“家校”联合等手段融入到残障体育课堂教育教学中,使之能够更好地提高残障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为一线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残障;康复;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33-01

我国残障儿童达到800余万人次,他们在视力、听力、语言、肢体、精神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在康复课程中通过融合教学使他们在生物、心理等方面能够适应社会。而融合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让特殊群体的学生回归社会,能够真正融入到正常生活中,且自身的身体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恢复,生活能够自理。

1.音乐熏陶,心灵感化

音乐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疲劳的生活情绪,活化脑部细胞,帮助睡眠,增强注意力和免疫力,对于残障学生来说,音乐融合疗法最大的价值是敲开他们密闭的心灵,让其精神放松,用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提升他们与正常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而不只是局限于他们特殊群体自身的交际圈;其次是训练他们的小肌肉群,提高他们对自身行为精细动作和呼吸功能的控制与锻炼。

比如,在康复训练课堂上放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古老经典的歌曲,使歌曲的词、曲等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律动碰触残障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爱”,进而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再比如智障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而通过控制音乐的节奏,加之简单的头、手、脚等肢体动作,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自身动作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高效率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课堂学校的投入度,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刺激他们的脑部细胞,使之打开“心灵之窗”。

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疗法与音乐教育二者间并不划等号,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韵律和音准有较高的要求,但音乐疗法却是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的韵律、节奏有效地控制自身的行为与情绪。

2.运动锻炼,康复提升

运动疗法对于残障学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将残障学生从教室里“拉”出来,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使他们在一定的规则要求下,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提高残障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其次是对残障学生进行专门化、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即为“短板效应”。

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走或是抱球接力走等简单的运动锻炼,全面发展残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如脑瘫儿童的由于脑部损伤,使得这类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行为、情绪等障碍,运动能力普遍低于正常群体,走路姿势稳定性差,情绪不稳定,生活难以自理等。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的康复训练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治疗,效果更显著,这与山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教师杨纪太的研究观点不谋而合。

也可以通过篮球这一运动项目中的某一动作技术,如投篮,它对于身体的平衡性要求较高,而偏偏脑瘫学生连基本的站立都很困难,投篮更是无稽之谈了,但通过长期的训练,让他们在稳定自身平衡性之下,在不同的投篮位置下,不同高度的篮板下不断练习,进而逐提高他们的身体稳定性。另外学生在一定规则要求下进行篮球比赛,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体验环境的变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等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学会接受“规则”社会下带来的快乐。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并非是运动教育,它注重的是残障学生通过运动的方式,提高自信心,消去自卑心理,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交往、与社会接触的适应能力。

3.动手自理,适应生存

残障学生一直被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视为弱势群体,社会不愿意他们独自承担任何重任,不愿他们独自完成一个个的任务,每个人都情愿替他们遮风挡雨,久而久之,他们的劳动技能淡化,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亲人朋友及教师同学的生活依赖性加深、加强。而为了保证残障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的康复训练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而在劳动技能康复训练课中,为了培养残障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可以组织他们将废弃的报纸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如飞机、动物、纸排球或是纸篮球等,最后还要组织他们收集整理好模型,并评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当然教室的垃圾也要组织学生清理干净,保持地面的整洁。

劳动技能的康复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教育内容,它还可以在家庭中实施。比如在学校开设劳动技术或是家政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锄草、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修理桌凳等简单的劳动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当然开展的形式、内容可以多样化,尽可能的丰富残障学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能够通过基本的劳动技能学习适应社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技能的康复训练并不等同于运动教育、运动疗法,它注重的是残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学生的职业康复教育。

4.“家校”联合,协同培育

由于残障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特殊性所在,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圈,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因此“家校”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残障学生的康复成长作用最大,而往往家庭由于自身孩子身心的特殊性,会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与帮助,从而导致这些本来身心不健康的群体更是缺失了基本的适应能力,而学校在没有家庭的协助之下,独自进行康复教育。而“家校”联合康复训练,是在学校进行的康复教育在家庭这一环境中继续巩固教育,给这些残障学生最大的学习教育空间。

建立学生康复系统,每生一个卡片,可以是学习进度、成绩表、或是康复训练计划,老师将在康复训练课堂上布置的教学任务或是学生的表现记于健康卡片中,而学生将卡片带回交至父母,父母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任务,和孩子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后家长将学生的反应登记至卡片上,这样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为学生建立完整健全的康复系统,从而促进残障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当然在学校进行的音乐疗法、劳动技能或是“送教上门”等康复训练都可以在教师和父母的协同下进行,进而使这些残障学生能够在教师和父母的帮助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但学校的授课班级最好为小班教育教学,因为小班康复教育可以使教师随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动态。而将轻微残障学生纳入到正常生课堂教学生,一部分人认为,同学间的刺激可以更好的帮助残障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的提升,继而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另外一部分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将残障学生融入到正常集体中容易使他们滋生自卑心理。因此,特教学生到底是小班教育还是融入正常班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

第五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摘要]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蕴涵在城市社区内部的个人和组织之问或组织内部的关系责本。它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介物,个人行为能否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以及制度能否解决集体行为的困境,不但取决于个人和制度本身,还取决于双方联系的中间媒介一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现状,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并出城市社区社区资本重构的关键点,能够为中国城市正在深化的社区建设提供另一种路径选择。

[关键词] 社会资本;城市;社区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资本理论是当前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之一。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资本”一词被提出以后,社会资本理论便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其他学科领域,并使这些学科获得了另一种审视的角度,从而扩大了这些学科的适用范围。所谓社会资本理论,就是社会内部的个人和组织在长期的内外互动中形成的在互惠规则规范下的互利关系,“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其特点包括:(1)在使用上可以达到互惠的效果;(2)不可让渡性,存在于人与人或组织和组织之间;(3)无形性;(4)纯粹的公共物品;(5)合作通过不同主体实现,利用的效果具有社会性。无疑,这种新的理论及其特点为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比较性的参照系数。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民的参与、制度的创新、社区的规范以及社区信任、社区凝聚力等等,都是摆在城市社区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正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解释范式。因此,如何通过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粘合作用重振公民精神,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重构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政界和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二、理论的检视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中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此后,美国社会科学家科尔曼和帕特南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资本理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体制化关系网络”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他门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他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的行为——不论他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他还进一步指出,诸如权威关系、信任关系、规范信息网络、多功能的组织、有意包建的组织等等都是社会资本的特定形式”。

[3][2]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社会资本通过合作的促进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效率。其他学者如波特、波茨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为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易与协作等特定活动提供便利的资源,它包括信任、组织网络和惯例、价值观念等形式。其中,信任、组织网络、价值观念是构成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要素。它们成为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它能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减少市场主体理性的无知,避免或克服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任意行为,增强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4

从而节省交易成本。社会资本能够培养公民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感。政治的统治基础是合法性,而合法性来自于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高说明合法性程度高,相反,合法性程度就低。社会资本能够培养公民的政治合作与参与品质,培养公民的宽容和妥协精神。在现代社会,一个强大的公民参与组织可以为公民的利益表达、利益的集中提供多种渠道。每个公民通过参与组织网络把自己对政府的要求、愿望、批评、意见集中起来传达给政府,使政府充分了解民众的需要与自己服务存在的不足,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改进自己的服务。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与民众进行沟通,传达政府的意图和意见给民众,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对社会事务的治理。民众通过参加各种社团组织,能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种制约,使其学会相互合作与团结。因此,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可以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不断消除了人们传统的身份等级观念,随着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现代公民意识逐渐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诚信的短缺,社会组织网络的不规范,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缺憾对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政府诚信的缺失对社会信用体系产生了严重破坏,也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社会组织网络的不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低下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匮缺,将会妨碍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了走出危机,必须通过探求培育现代社会资本存量的有效途径来设计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解困之道。首先,要树立政府诚信的良好形象,培育诚信社会资本。要依法行政,对政府的权力行为进行法律的规范,强化公务员的诚信意识,推进行政改革,构建诚信行政的体制框架,加强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府与公民沟通。其次,要规范社会组织,促进组织网络社会资本的发展。政府应该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加快建立一整套针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吸纳优秀人才,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我们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秀成果,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本思想、和谐和秩序,这些理念仍然是今天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渊源。我们还需要不断吸纳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如人权观念、宪政理念、权力制衡思想、尊重个性的平等民主自由思想等。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教育,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积极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视野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本土化的论述:第一种认为社会资本从表现形式上就是社会关系网络;第二种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第三种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J。由于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立论的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具有工具性。首先,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观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第三,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性,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和搞定事情。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社会资本理论,我们发现社会资本理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资本形成的长期性;个人、组织在构建社会资本中的能动性;认同关系的互利性。[5][4]

三、中国社区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社区自治化进程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却不可同日而语,迅速的社会变迁使

信任、规范和网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信任破坏了,新的信任尚未建立;原有的规范已经失去效力了,而新的共识性规范未能确立;原有的社会网络被打破或不再有效了,新的社会网络还不能发挥效用或尚未形成。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失去了“单位”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关系”从改革前的情感交换倾向转变为非情感交易倾向,使得社区居民对“关系”对象的信任被金钱交换所取代。社区居民社会资本的依托方式或源头发生了改变,而新的社会资本依托方式或源头又没有建立起来。居民的社会资本不可避免的丧失恧又得不到补偿,社会生活的活力和城市社会的社会效率因此而受损。城市社区建设如果不能补偿社区居民丧失的社会资本,它就既得不到社区居民的支持,更无法实现“善治”的目标”””。观照社会资本理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社区处于分化状态中,各种新社区要素的介入使旧的规范和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

区要素彼此问发生联系的结合力还较为脆弱,且具有过渡性,因此新的规范和制度的建立还不具备一定的方向性或选择性。

2.整体性社会被分离众多相对独立的异质体,在社区的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局

部与局部之间造成许多利益边界。这些边界成为规范的真空主要部位。

3.社区结构不协调、不平衡的变动,使各结构部分所使用的规范之间出现了距离,甚

至相差悬殊以至尖锐对立,造成规范不能迅速地达到平衡、协调。

面对上述问题处境和可能产生的危机,高屋建瓴地从理论上提出具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有助于确立完整、长期、协调的社区建设过程模式,从而改变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赶时髦、赶热潮、缺乏全局性、协调性、凌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社区建设初期需要一个摸索时期相关,但是更与社区建设缺少适宜的、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相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社区建设事业能够“立”得住,需要确立有预见性的目标模式。其次,明确的理论模式有助于确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社区建设策略,从而改变社区建设主导力量单薄、社会动员程度不高以及操作上的滞后等弱点。社区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都反映出社区建设策略上的混乱和不一致,而后者源于目标的混乱或短视。此外,社区建设已经走过近10年的历程,已经积累了的经验和教训为提出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提供了基础。

应该指出,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主导部门曾经提出过不少具体而有一定现实针对性的阶段性目标,例如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等。但是目标提出完全是在“问题~应对”思路指导下提出的,很快在部分城市流于形式(因为提出目标时的社会情境迅速发生变化)。因此,认真地从理论上探析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是一项迫切任务。

综而言之,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出现的迹象表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在下降。因此,如何重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发育,就成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中国社区的建设路径

经过对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资本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社区建设就是加强社区建设各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社区基层参与者之间的整合,发挥社会资本对社区建设的作用,实现“社会生滔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社会资本。从社区建设的角度看,城市社区内的社会资本,主要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组织的自愿性和积极性;二是各个社区组织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三是社区宏观管理上的政府间的[6]协调关系;四是社区组织和外界社会进行协作的能力,等等。因此,抓住关键点,重构社

区内社会资本,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和引导社区成员社区参与。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社区正式和非

正式组织。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包括个人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社区共同体社会资本,其中个人社会资本是其他两项的基础。提高个人社会资本,必须是城市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构建社区参与平台,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会、社区小组会议等法定平台为主,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对等非法律平台为辅,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广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单位社会资本,提高社区单位的社区意识,构建社区参与意识,构建社区参与机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提高社区非正式组织的社区资本,必须培育引导社区中介组织,组建社区非政府组织。

2.培育社区信任网络和体系。培育社区信任网络就是重建信任关系、重建社会协调的共识性规范、重建社区网络。一要解决因为政府能力有限、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和社会成员对自我利益的非理性追求导致的社区居民对政府、对社区组织、对他人的信任丧失。二要解决由于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不配套、不平衡导致的规范混乱和示范问题。三要解决由于原有基于单位制的社会网络在全局性的自我利益追求中破坏和导致规范的混乱和失范问题。在一个普遍信任感较强、人们愿意信任和互惠的基础上从事活动的社会中,交易的成本无疑会小很多,社会也就会更有效率。

3.培养社区价值观,完善社区规范。社区规范是社会资本的重要主城部分,社区规

范是社区成员在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信任组成网络,为维护网络而建立规范。因而社区规范对社区资本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规范为社区成员建立基本行为规范,进而使社区成员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规则取向。首先要依法选区社区自知组织,推广直接选举制度;其次规范小区日常议事程序,规范小区主体活动;再次要推行社区事务公开,社区事务的决策情况、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都要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布,便于居民监督。

五、结语

政府能力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下降或丧失并不仅仅存在于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和城乡边缘社区也同样存在。因此,实现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是整个国家一种战略性政策。但是,从现实状况出发,从为在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彻底实现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的终极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把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的目标首先限定于城市社区建设。这基于3种理由:第一,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破坏在城市社会表现得最为突出,其负面效应也最为强烈。选择城市社区建设作为实现双重目标的领域最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因而能最快地发挥目标导向的正面价值。第二,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主要在大城市中开展,而大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他们有能力理性地参与治理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资本丧失的感受较深,又具有较迫切的重建社会资本的需要。因此实现双重目标所需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能够较好的获得。第三,当前,城市是中国社会的权力、市场、文化的内核区域,而大城市则是核心。在大城市建立善治和新的社会资本具有示范意义。通过社会流动和信息传递,具有示范意义的模式会成为其他区域的学习榜样。因此,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来确立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模式,是在中国社会建立全面善治和社会资本重建新模式最关键的第一步。

总之,社会资本的重建,意味着一种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味着更好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意味着社区发展的一种更有利的条件。因此,重构社区资本,可以更好的社区发育,从而更加有利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帕特南.使民书运转起来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J],1900:330-335。

[4]钟涨宝,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社会,2001.[5]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11-12.[6]赵孟营。走向善治和重建社会资本[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设,2002:175.

下载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

    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泊秦淮》的几种译本 2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3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谈新闻英语的翻译 4从功能......

    浅析新时代下的师德建设

    浅析新时代的师德建设 江苏省滨海中学徐金刚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全民素质提高,确保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改革的发......

    师德建设工作经验材料(09-10)下

    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敬业精神 ——林口县三道通镇中学师德师风建设经验材料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扎实开展师德教育......

    多元文明的视界下

    中葡关系与澳门历史文化 多元文明的视界下 ——读《东西交汇看澳门》有感在文化转型时期的五四前后,围绕着中西文化孰优孰劣,曾经展开过一次激烈的大争论。用汤一介先生的话总......

    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

    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也越发完善和健全,从新农村的发展角度来看现在的农业地产权的建设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摘要:“十二五”时期,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通过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反思当前常有的一些规划建设观念,并以河南小......

    ERP视角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浅析(精选5篇)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化建设理念走入人们的视野,通过erp构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应当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现阶段erp系统应用于企业管理对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