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06:2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

第一篇: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 ——专项支持四川多举措助小微企业转型成长

2012年07月24日 10:1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23日 作者:张娜 魏开明 韩清华 邹丹丹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19

“现在有大单不敢接,受资金限制,怕不能按时完成。”徐志盛是四川省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最近,他正在发愁怎么能够筹到一笔钱,扩大德东电工的生产规模。“有个2000万到3000万差不多了。”6月2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成都私营企业达到20万户,占内资企业总数超过80%,个体工商户达到77.8万户,这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2011年成都中小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730亿元,同比增长21.1%,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面临原材料、劳动力、融资成本上涨压力,资金供求矛盾比较大。

记者在德阳市调查时发现,这里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内外交困”,因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增速放缓,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德阳中小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出现困难,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外扩减少、“三角债”突显、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等,有40%的企业已面临生存问题,有一批小微企业关门倒闭。

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四川小微企业近四成(38.5%)销售增长,三成企业销售持平,三成企业销售减少。目前,近三成(26.7%)企业利润很高,超三成(33.3%)利润低或亏损。从目前持有的订单情况看,近六成(58.3%)企业销售同比增加了;42.8%的企业预计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较去年乐观。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货币政策有适度微调的迹象,但金融机构受货币政策影响,相对2009年货币宽松环境下对成都市货币投放减少了近一半,同时,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仍没有根本转变,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仍较高,这里众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能得到较好满足。”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文彬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成都市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主要表现三个方面:融资难仍然突出、融资方式比较单

一、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贵。”文彬告诉记者,由于受信贷规模影响,金融机构定价标准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情况有所不同,但普遍上浮,正规途径加上担保费、贴现费等在内融资成本为10%—18%,对企业信用等级一般的融资成本可达到15%—25%,民间融资可达到15.4%—29.2%,有的甚至更高在34.28%—48%.此外,融资方式还比较单一,在用到外部借款渠道的小微企业中,自筹资金者占绝大多数。数据显示,成都市1807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意向通过银行解决资金占到98%以上,采用股权投资、三级发债、拟上市、融资租赁等创新融资方式占不到2%。

记者在德阳市调查了解,小微型企业融资难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从二月份的数据看,目前德阳市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贷款只有30%流向了民营企业,80%的民营企业缺乏资金。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遭遇玻璃门,资金看得见,却拿不到。

人工成本增幅大,流动频繁

困扰长三角等地区的“用工难”问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四川地区也非常突出。“因为用工成本增幅比较大,2008年到现在涨了近一倍多。”四川华德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洪文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公司工人工资是每人1000元,现在是2000多,增长了一倍多。

因为今年形势不佳,企业利润空间收窄,企业员工走了近一半。

“行业里面,这个季节按道理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但现在大家都在喝茶,打麻将,有的是在轮休,我们公司就有一些员工也在轮休或放假。”

朱洪文说,公司员工走了近一半,不过管理人员比较稳定。“现在企业招聘很困难,工人对工资待遇很挑剔。我也是打工的,很能理解,人家在这工作,最后养家糊口都难。”

记者随同朱洪文来到了他们的厂区,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只有不到一半的机器在工作,工人仅有10个。走近看到,很多“休息”的机器上挂着“正常待用”字样。

朱洪文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机器开启,需要100多人,现在只有60人在工作,分三班倒。

不仅该朱洪文所在的企业,整个成都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

他指着厂门口的大马路向本报记者描述,在蛟龙港区,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繁忙的时候,特别是在早上8点半上班高峰,厂区门口的马路上有很多人出出进进,但现在这个时间段,根本看不到那么多人,园区安静了许多,除了几个大厂,其他厂的工人比以前少很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访省份小微企业大部分反映招工和往年一样难,只有少数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今年招工好于去年。

但即便是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员工“流走”的担忧。成都魔法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玮琦告诉本报记者,像他们这样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加速成长期,尤其需要稳定且技术过硬的团队,但因为在成长中,没有足够高薪酬吸引高端技术型人才过来,而自己公司培养的尖子人才,往往会被别的大公司挖走。

“梯形融资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记者采访中了解,在成都市工商局累计注册登记的内地企业超过24万家,98%以上都是小微企业。

文彬认为,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要在短时期内全部克服还有难度,一是小微企业本身就没有实力创造独立的市场品牌,大多是依附于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小微企业日子就难过;另外,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市场一旦不好,就会形成恶性竞争;此外,很多小微企业都遭遇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越小,银行贷款的风险越大。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成都高新区探索出的“梯形融资模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该模式主要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包括企业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等环节,目前这一理论创新不仅直接推动了成都高新区的金融实践,而且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破解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这一模式的提出者——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金融学博士汤继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随中小企业发展而动态适配的政府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投资解决方案,不仅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了“融资路线图”,为各种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明确了参与方式,还界定了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责任,政府应该也必须在促进以中小企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上下更大决心。

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耀告诉本报记者,根据“梯形融资模式”,成都高新区以政策性担保贷款为核心,构建起了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提供不同融资产品的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涵盖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财政性再担保在内的多层次担保增信服务体系,累计帮助1600多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担保贷款65亿元,信用贷款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5亿元。

扶持小微,政府推出多个专项措施

为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今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增设小微企业扶持方向。文彬告诉记者,2012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升级升规、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产品发展开发以及创业载体能力建设。支持重点包括:小型企业升规培育所进行的改扩建、生产设备购置等项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内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配套项目,以及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产品开发项目。还有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创业环境改造等提升创业孵化能力的项目。

受访小微企业主们普遍呼吁,政府应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费等负担,推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立,并能适当给予小微企业在招工、用工等环节协助或补贴。

四川省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绍国认为,小微企业本身,在面对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等困境,要主动调整,譬如面对成本的高企,采取电子商务手段拓展市场,降低营销成本;主动进行技术升级,摆脱对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依赖等。德阳市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主要依靠“夫妻店、父子兵”式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他们大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小型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海林告诉记者,四川省在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建立完善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研究拟定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专项措施;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今年1月份,四川经信委牵头成立了由18个省级有关部门组成的四川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据王海林透露,四川经信委组织对近年来尤其是去年10月以来全国各省市出台的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了整理研究,拟定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正在征求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18个成员单位和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近期有望出台。

资金方面,四川省鼓励并支持各地从工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专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在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中专门安排5000万元小型微型企业扶持资金。当地政府部门尝试多层次、多角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升级、开发特色产品,引导各类服务机构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并加大对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补助。与此同时,他们还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并逐年增加扶持资金规模。

王海林说,下一步他们将突出抓好万户小微企业创业、千户小微企业“升规”培育,推动小微企业转型成长、加快发展。

第二篇: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浙江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浙江 ——浙江小微企业艰难突围

2012年07月24日 16:0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24日 作者:林春霞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其小微企业曾以船小好转掉头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业界誉为具有极强爆发力和灵活度的“小狗经济”。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的今天,对于一些资源依赖性强、外向依存度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小微企业来说,原有的优势逐渐变成了劣势,其低成本经营模式已受到严峻挑战,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以及管理制度的变革创新变得极为紧迫。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对浙江的温州、台州两个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现,当地小微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受国际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订单、产能、销售、利润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浙江五成企业利润一般,五成很低、不盈利或亏损。不少企业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只有三成企业认为今年宏观形势显著好转或略微好转。

“现在信心到了最低点,大家都觉得没有盼头了,做企业最苦了,只能靠自己,没有能力转型升级的或自生自灭或被淘汰出局。银行、政府都不能靠,因为银行也是企业,风险高了不放贷也正常。”温州市不锈钢行业协会会长、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向本报记者谈起温州小微企业的未来信心时作出这样判断。

经济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出口降幅最为明显

订单数量减少是小微企业、特别是出口型小微企业面临的痛苦之一,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减少,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贸易货币不同程度的贬值以及小微企业对客户黏性较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订单的数量。

浙江经济外向关联度高,在这方面反映比较敏感。从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结果来看,今年1~5月,浙江四成企业销售减少,只有两成企业销售增加,其余持平;五成企业订单减少,两成企业订单增加。

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浙江工业增长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下行态势,回落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1~2月,小微企业利润84.8亿元,下降31.4%。

一季度,宁波全市工业企业效益也大幅下降,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5.7亿元,同比下降54.6%;亏损企业亏损额22.5亿元,同比增长89.4%;企业亏损面33.4%,比去年同期上升7.7个百分点;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从去年11月份开始进入负增长区间,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1.0%。

杭州外贸增速也在放缓。一季度,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6.8个百分点。

对上述情况,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发展规划处一位负责人应先生向本报记者分析说,造成目前这种困局有多方面因素。一是外需严重萎缩,内需不旺,这是根本性问题。浙江经济两头在外,对市场反映非常敏感,以前出口主要在发达国家,后来开拓了新兴经济发展体,但今年这块出口市场也不行了。市场萎缩直接影响到订单减少和产能发挥不足。

二是综合成本上升过快,成本要素上升,而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没有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15%~20%,劳动生产效率只提高5%~6%左右,这两者不同步,原材料成本上升与企业盈利能力又不成正比。

三是融资难且贵,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又弱。中央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今年融资难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去年是没钱不能贷,今年是有钱不能贷,特别是温州、台州两地贷款警戒线上升,放贷量减少了,当下小微企业日子更难过。

低成本运营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对于应先生的分析,记者也作过多方求证。

据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主向本报记者反映,当下浙江小微企业主要困难并非没有市场和订单,而是利润太低,效益下滑影响接单积极性。

5月30日,瑞安市经信局局长金少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小微企业最大困难是融资难且贵,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高、市场需求不足、利润低。瑞安小微企业产能保持70%,半开工半停产企业为数不少。

5月31日,台州市黄岩区统计局局长王普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企业运营状况作了这样描述:国际市场很不好,国内有效需求也不足。市场交易情况不妙,企业不敢接单子,业务越来越少,对前景不太看好。我们在对居民消费调查分类中,家具、电器等行业几乎处于负增长,一些专业市场过去早上八点半就开门,今年懒懒散散,到了九点半还很少开门。

他还指出,浙江主要问题集中在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方面成本上升,人工成本每年上升10%~15%以上,原材料、能源等产品价格也轮流上涨,直接影响到下游企业。

记者在浙江走访的20多家企业中也普遍反映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税负等综合成本上升太快,市场需求不足,以致影响到订单、开工和销售,不过,不同行业和企业受影响的因素和程度有所不同。有的是受资金制约,有的受订单影响,有的受原材料、劳动力、人民币升值等成本上升压力利润下降而减少产能。而对于做出口业务的外向型企业来说,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不稳的压力远远大于其他方面的压力。

瑞安市盛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包装网袋,以出口为主,主攻俄罗斯市场。该公司上半年订单减少了90%,此外,国内同行业恶性竞争,低价促销,扰乱了市场秩序,利润很低,几乎没有什么钱赚。该公司总经理张兆土向本报记者诉苦:“我们苦苦支撑,主要希望挺过这阵子等待有所转机。”

温州爱俪嘉妮鞋业有限公司的产品也是以出口为主,年产值2亿多元,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低迷的影响,与往年相比订单也有所减少。

该公司董事长方崇海向记者表达了接国际订单的一个难处:“我们出口型企业,定价权掌握在进口方,如美国,根据他国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承受力来定价,我们不降价订单就会减少,降价企业赚不到钱,处在两难境地。”

他的应对之策就是改变订单时间,把长期订单改为短期,原来订单半年接满,现在按月接订单。“这会带来很大麻烦,导致产量和市场不稳定,但也很无奈,因为我们无法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程度,不接订单总比做亏本买卖好。”

当然,这在方崇海看来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考虑,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从低端向高端市场转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开拓高端市场。同时着手开拓国内市场。“还好,我的产品技术附加值高,能避开雷同产品。”

与上述出口企业不同,浙江一家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先生却向记者表示,在人家低迷时,他的企业市场前景比往年好,产品主要出口美州、中东等市场。难的是一些贴牌在兴起,对产品价格有冲击。还有成本上升的压力,首先是劳动力成本负担重,人员好招了,工资涨了20%~30%左右,每年在递增。“我的企业一年仅工资和奖金支出需800多万元。”此外,原材料涨涨跌跌,无法控制,也是个大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企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大家都在积极应对,有通过提高工艺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有提高机械化率水平以减少人工成本和节能降耗的,也有通过开发新市场和新产品保持销售订单的。

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薛君飞告诉记者,公司上半年订单略有下降,估计全年能与去年持平。最大困难是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利润太低,只有2%-3%。除了以上因素,还缺乏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公司每年在招工方面花费不少心思。

台州永日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炳泽表示,公司资金充裕,主要困难在于新旧产品更新太快,开发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产品开发成本太高。上半年销量提升了5%-7%,但销售价格下降4%左右。原材料占总成本70%以上,面对原材料上涨,公司通过提高制作工艺来控制成本,对每一道工艺材料进行测重,只能轻不能重,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为了减少运营成本,我们进行了生产流程改革,实施机械化管理,减少人工,将原来的‘1+3’(一台机器三个人管理)改成‘3+1’模式(2至3台机器由一人管理)。这样仅人工成本可减少一半,同时也节能降耗,原来一度电产值12元,现在可以做到28元。”台州市光跃饮水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符红月对记者说。

台州黄岩海瑞电子塑料厂营销总监胡海龙表示,今年需求不足,淡季来得早,往年是6、7、8三月淡季,今年5月就很明显了。“面对困难形势,我们不断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在老客户下降30%的情况下,由于增加了不少新客户,预计全年订单基本能跟去年持平。”

转型升级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候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浙江小微企业用工有所缓解,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压力大,融资问题仍难以解决。小微企业不仅面临利润偏低的尴尬,大家都在进行“瘦身运动”,同时又面临库存和固定资产缩水的风险。面对困难与压力,企业并非消极等待,而是在千方百计寻求突围的良策。从长远发展来说,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或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成为必由之路。

“如何理性看当下浙江经济,浙江应该发展什么,这是当务之急。我认为,有些传统产业已经没有发展空间,需要淘汰。”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发展规划处一位负责人应先生向本报记者分析浙江未来产业调整格局时直言不讳地指出。

至于如何淘汰落后产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政府应发挥主动性,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刚性淘汰。也有人认为应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杠杆去淘汰,没有订单、没有销量、没有利润空间,企业自然会选择退出。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浙江小微企业主要问题是用工、原材料、融资等成本高,土地等资源要素紧张,迫使一些企业进行梯度转移,向中西部或北方成本较低、离原材料产地较近的地区建厂生产,嘉善一些传统产业已陆续转移到江西省新余等地。

台州市黄岩区经贸局局长郑设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地紧张,没有工业用地指标,全区土地指标几百亩,用于工业只有200-300亩,2万家中小企业用地紧张问题难以缓解,因而导致一些企业外迁。”

台州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薛君飞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公司用地紧张的困扰。“我们公司老厂房要扩建,需要200多亩土地,但当地无法解决用地指标,只好到外地发展,后来在山东、江西、上海等地分别征用50亩土地开办分公司。”

尽管不少企业有外迁倾向,而一些留在当地的企业表示,产业梯度转移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从熟悉的地方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孤零零一家企业转移过去,没有相应的配套,也不现实。因为浙江块状经济分工细、配套程度高,如果实施产业转移,相关配套产业也得一起转移,除非是接纳地已有相对成熟的产业与之配套。此外,转移到一个新地方,虽然劳动力富余、资源充足,生产成本相对低一些,但公关成本和创业风险也在增加,毕竟在外地两眼摸黑,强龙不压地头蛇。

综合成本上升以及土地等资源的制约,已严重影响着浙江小微企业的发展。在规模扩张和用地紧张问题不能协调时,企业不得不采取外迁,而留在本土的企业因资金、土地等诸多制约因素导致转型升级困难。一些企业为了解决用地问题不得不采取违章建筑,在厂区内搭建简易篷或加高楼层或将绿地改用车间。

渴望少一些行政干扰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在资源瓶颈的掣肘下,转型升级虽是浙江大多数小微企业必由之路。但有人提出,在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之际,一些地方简单地把企业困难归结于产能过剩、技术和设施落后等方面因素,并千篇一律地提出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这有些不切合实际。转型升级并非一味摒弃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目前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政府要有所作为,而不能甩包袱。

温州爱俪嘉妮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崇海说,“现在温州很多小微企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融资上,思考企业如何发展的时间较少。企业没有利润,何来转型,能保命就不错了。”方崇海这番话恰好点出了大多小微企业当下的困境。

记者问及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需要哪些政策支持时,企业主回答的结果虽有所不同,有表示“需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也有表示“希望减免税负”,还有表示“需要解决用地指标”,但大家对当下过多的行政干扰大都表示不满,希望少一些行政干扰,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蒋炳泽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是否知道政府出台哪些扶持政策”时连忙苦笑道:“我不了解有什么优惠政策,即便有政策也轮不到我们小微企业,大企业能晒到太阳,我们小微企业晒不到,最可怜了。好在我们小微企业脚踏实地,像小草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践踏,不怕风吹雨打,生命力强。”

除余顺、阮荣民等几位企业主向记者表示,“政策有,不执行,等于没有政策。我们不渴望政策,只要政府不过多干预企业,让我自生自灭就好了。现在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小微企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温州一家寝饰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先生说,原材料、市场、融资是企业自己能驾驭的,这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说明企业家自己没本事,怪不了政府。“最怕的是政府干扰的压力扛不过去,现在企业一方面要应付政府,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

破解困局已成燃眉之急

鉴于社会各界的呼声和小微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前不久浙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再创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就破解小微企业眼下面临的融资盈利难、提升发展难、成功创业难等再出一揽子扶持政策,并在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融资、培训、财政扶持等方面都作了相应规定。

除了省里的红头文件,地方也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以温州、台州为例。温州出台了“1+17”系列扶持政策,在税费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享受范围和年限,自今年到2015年年底,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此前,温州市还全面实施“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和债务危机问题。

台州市也制定出台了《调结构保增长促转型确保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加强财税支持、缓解融资难、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困境。下一步还将出台相应措施,其中要加强用地制度创新,把小微企业发展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重点破解小微企业困难。

从省里到地方陆续出台的政策来看,针对性相应增强了,而且多措并举,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小微企业的困境也会逐渐得以缓解。但企业最终能否迈上更高的台阶,关键还在其自身的发展能力。

(调研组成员:李慧莲 王小霞 林春霞 段树军 张娜 纪翔 郭顺姬孙东辉 陈凌馨 张征 宋丹雷 王晓红 谢建超 魏开明 韩清华 吴建有 张李源清 贾晓东 史江敏 邹丹丹)

第三篇: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山东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山东

2012年07月18日 10:2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7月17日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3

“经营状况不乐观”,这是中国经济时报调查组在山东采访时,不少小微企业主对经营情况的判断。除了受到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影响,融资难、政策优惠未充分落实也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再加上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山东小微企业处境艰难。

针对小微企业现状,受访的专家和官员一致建议山东省加快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化建设,同时构建服务平台,以达到降低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的目的。

订单、利润下滑严重,信心不足

2012年5月下旬至6月初,中国经济时报六路记者分赴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深入走访16个城市,与涉及十几个行业的113家小微企业主当面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形成《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从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可知,今年一季度,山东近五成小微企业销售额减少,湖南、辽宁和四川三省的销售情况均好于山东。从利润来看,山东近五成小微企业低利润、不盈利或亏损。五个省市中只有浙江的情况与山东相似,其他各省小微企业利润状况优于山东。

那么,小微企业对未来的判断如何?分析报告显示,山东省只有三成的小微企业预计今年经济好于去年。与其他五个省相比,山东小微企业主更加悲观。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政策调研处副处长王功永对山东小微企业主的信心不足这样解释:“成本上去就下不来。用工成本、财务成本、能源原材料成本,没有一个不涨的。成本上行的压力让很多小微企业支撑不了。所以企业投资收益和信心指数都会下降。”

那么为什么山东小微企业主的信心最弱?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曲永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可能与山东整体的文化氛围有关,“山东是农业大省,又是孔子的故乡,一直以来经商意识相对薄弱,投资也会更保守。”

据王功永介绍,山东省一季度经济运行“低开平走”,虽然个别城市也有逆势而上的,但一季度 “低开”已经是事实,生产、效益增速均下降。但他对未来山东省经济发展情况仍表示乐观,因为今年与2009年相比有所不同:GDP增幅仍然在10%以上,保持在两位数,且高于全部规模工业;增速回落的幅度在放缓;2009年是被动回落,今年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总体上看,山东省中小企业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增长的基础相对稳固。”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副主任徐田军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了很多产业不景气。但要看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有的。虽然整体非常困难,但形势正在好转。”

生产成本高,获得扶持难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69.6%),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50.0%)以及税负过重(45.1%)。

这也是山东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难以从政府或银行获得帮助”也是小微企业主抱怨的重点。

“2011年利润下滑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成本上升,特别是明胶厂提价幅度大,使原材料成本增加。”青岛艾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梅向本报记者这样表示。而青岛适宝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则面临着用工成本高的问题,“现在企业不仅要给工人高工资,还要为员工上保险,各项费用加上后,企业负担就更重了。”

“税收、贷款利率、人工、公摊等所有成本,对小微企业而言,与大中型企业一模一样。但小微企业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去雇工。这样一来,就导致小微企业的成本比大中型企业更高。”山东佳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成向本报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广东的一些县市,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比较大。而且产业化集群做得好,像我新设计出的这个产品需要的各种零件,在那边可能几条街转一圈都能找全,但在山东根本不可能。”他说。

对小微企业成本高的问题,曲永义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政策不够灵活,地方财政少,因此中小企业优惠空间比广东等地小。二是山东小微企业集群模式还有待发展,产业园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对产业链的完善还不够,平台服务不完善,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高企。

此外,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融资难、贵、少也是山东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我非常希望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能改善,因为企业想发展必须要有资金支持。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资金非常少,而且成本还高。”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入驻商户、杨宁集团董事长杨四海向本报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期待。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贵斌给本报记者分析了山东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全国中小企业2011年的贷款余额是21万亿元,山东占6.5%。但山东的GDP占全国的1/10,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国1/10以上,也就是说要用6.5%的贷款支持10%的份额,那肯定是不够的。”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还面临优惠政策落实难的问题。

从2011年10月12日到2012年2月,国务院连续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但本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部分企业主根本不清楚国家到底有哪些扶持政策。徐田军坦承,这与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我们也在做一些尝试,包括给企业的老板发送明信片,明信片上印刷各项政策的内容;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各项优惠政策等。”徐田军说。

此外,徐田军指出了另一个问题,“政策越多,落实越难;越是好的政策,越难落实。小微企业知道了优惠政策,却拿不到手里、吃不到嘴里,企业着急,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也着急。”

为什么优惠政策难落实?一些小微企业主认为,主要是因为优惠政策背后的限制太多。对此,张家成深有体会,“我只拿过一笔扶持资金,是关于做国际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CMMI—ML3),这个是没有其他附加条件的,其他的所有扶持政策几乎都没拿到,因为每项扶持政策背后都有各种限制条件。”

“有的政策给予企业的补助资金很少,但企业想要获取补助却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曲永义提醒记者注意这个矛盾。

“还有一种情况,也说明了为什么落实难。”徐田军告诉本报记者,“比如国家呼吁为小微企业减税,但税务部门的征收任务并没有缩减,那减税政策的落实肯定就有困难。”

政府应推动集群建设,企业需坚持自主创新

要想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应如何做?

“小微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就像幼儿园的孩子,政府要做好保姆和阿姨的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王功永认为,政府可以完善产业集群建设,同时搭建服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获取更多帮助。

首先,为小微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想要银行积极主动地为小微企业进行金融服务,除非进行体制改革,不然没可能。”徐田军认为,指望银行不计成本地满足小微企业小额资金需求并不现实,毕竟银行借钱给大企业,收益才会更有保障。“以目前情况来看,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推动村镇银行还有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区委书记王广金为本报记者提供了台儿庄地区所进行的一些金融实验。首先是建立激励机制。“我们区正在筹划对银行的激励措施,只要银行开发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政府就对该行行长进行奖励,虽然奖金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但还是起到了调动银行积极性的作用。再者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助保金制度,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放在银行作为风险补偿金,一旦体系里的某个企业一时还不了款,这个资金就可以成为过桥贷款,先帮助企业垫付,以保障企业信誉不下降。”

郑贵斌一方面建议政府在金融领域鼓励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完善信用评价制度。“还可以尝试建立省级的中小企业融资公司,可以提供担保也可以提供直接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他说。

其次,降低小微企业经营成本。

在目前原材料、用工成本高企不下的情况下,曲永义认为减税是缩减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最直接的手段。在他看来,减税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工人工资,还能促进老百姓消费。“可以规定小微企业年收益不到20万的全部免税,或者像香港一样,征收盈利税。”

徐田军则认为,用工成本高的问题可以想办法控制。在他看来,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媒体的渲染,导致有些工人故意拿跳槽威胁老板给出更高的工资,进一步造成企业用工流动性增强,使企业主维护工人的成本上升。“行业协会应对工人有个约束,不能说企业花成本培训了员工后,他想离开就离开,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徐田军建议。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则建议政府继续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改善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并且切实减轻企业流通成本。

第三,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曲永义建议政府更多地推动集群建设,“我们考察浙江的小微企业时发现,当地政府会为每一个集群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提供各种各样的交易信息和政策优惠,非常方便。山东也应完善集群内部信息平台和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育辅导的平台。”

“我们的产业园不能只考虑吸引过来多少资金和企业,而要更多地关注产业链是否完善。”郑贵斌建议。

王功永也认为,通过建设产业集群来发展小微企业很有必要。他表示,企业聚集发展将更节约土地,还可以更方便解决水电排污问题,同时在集群里成立一个担保中心对解决资金问题很有帮助。而一些食品企业集群,甚至可以建设检测中心和标准模具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那么小微企业自己需要做些什么?郑贵斌认为,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战略创新、以特色发展改变现实、发展蓝色经济、绿色经济等。且企业要有国际视野,根据国际变化随时调整。李广杰对小微型企业经营者提了两点建议,一要学习管理知识,增强决策能力,对目标进行合理化设定,考虑长远利益和提高事业心;二要有品牌意识,将提高产品质量和先进性作为首要任务。

一些小企业主心中自有判断。“国家经济向上发展,给了小企业很多机遇,以至于很多企业不是靠产品或技术赚钱,而仅仅是靠一个机会就能赚钱。”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这样感慨,“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想要有好的发展还是要有核心的技术和一个好团队。”

(调研组成员:李慧莲 王小霞 林春霞 段树军 张娜 纪翔 郭顺姬 孙东辉 陈凌馨 张征 宋丹雷 王晓红 谢建超 魏开明 韩清华 张李源清 贾晓东 史江敏 邹丹丹)

第四篇: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河南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河南

2012年07月18日 16:0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18日 作者:吴建有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河南小微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小微企业正在夹缝中求生。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用工困难、税收偏重以及在市场中两头受气,都是当前河南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但同时,记者也发现,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由于地方政府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方面的积极有益探索,也促使当地小微企业生存状况改观,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资金紧张

开封科英锚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反映:目前企业银行贷款年利率在10%左右,但由于规模小,没有固定资产担保,如果向银行贷款150万元,实际拿到可使用的贷款只有100万元,另外50万元贷款留在银行作为抵押,而企业所付银行利息是按150万元计算。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贷款难是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的一个方面,调查表明,“有借款需求并全部借到”的企业仅占3.1%。此外,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增加、销售资金回笼缓慢和贷款利息偏高等也是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的原因。

河南银监局的统计显示,总体上看,河南省小微企业的金融环境在持续改善:小企业贷款金额、覆盖面在2011年实现大幅进步,银行业机构在河南的小企业授信户数、贷款余额增速均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和全国小企业贷款增速。但大多数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小微企业仍然“喊渴”。

“国家十分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并出台有关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许多银行也纷纷行动,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银行内部经营制度要求贷款保持理想水平,避免有过大风险,有些小微企业没有土地证、房产证,并且设备陈旧,没有实质性资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形式和银行内部制度不符,因此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也只是表面现象。”河南省渑池县工信局局长张韶光对本报记者说,如果政府不加以引导,小微企业贷款的成功率依然不高。

成本上升

安阳市龙安区一家年产值500万元的铁合金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硅锰、硅铁需从南方购进,自去年以来,受行业调控和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原材料从6000多元/吨上涨到现在的8000多元/吨,并有继续上涨趋势。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断上升的成本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出去,最终导致企业陷入生存困境。

这家企业的遭遇不是个例。今年一季度,河南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664.09亿元,同比增长18.3%。据河南省工商联对河南87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1%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成为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河南省工信厅调查发现,一方面,多种原材料价格涨幅激增,如果小微企业产品涨价,势必使下游企业购买力减弱,导致产品销路不畅,这种形势倒逼小微企业不断降低利润空间,很多小微企业已是微利生产,甚至亏本经营。

如锦绣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原材料成本与年前相比上涨了50%,再加上其他成本的上涨,企业成本上涨了80%以上。各种费用的增加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利润率由10%下降到不足5%。

另一方面,由于产业转型加速,普通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薪酬大幅增加。据调研,大多数小微企业的人工成本占企业成本由之前不足10%上升至15%—20%,有的行业用工成本甚至占到企业利润的60%。如金龙塑编有限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大部分是“4050”人员,劳动力成本目前占企业成本的20%,为节约成本,生产线只能白天开、晚上关,大大影响了企业产能。

河南省工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九成小微企业反映,今年生产成本较去年增长30%—40%。人工成本占企业成本比例提高到15%—20%,原材料成本占到60%。

用工困难

新乡市科工工业有限公司今年有大量用工需求,由于厂房偏远、工资待遇双方达不成共识等原因,企业很难招聘到工人。目前该单位用工需求30人左右,只招来十几个人。

本报调查显示,“有招工需求并招到全部所需员工”的仅占7.6%:“有招工需求招到大部分所需员工”的占18.4%:“有招工需求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的占19.9%:“有招工需求没能招到所需员工”的占10.0%。如鹤壁市旭晨电器有限公司,企业发展很迅速,但是高技术熟练磨工、计算机操作员缺乏,使得企业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河南不少小微企业经营者向本报记者反映,企业普遍人才紧缺,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小微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城,新生代员工更向往大都市生活,不甘心在县城呆一辈子。同样的技术人员,在大城市2500元的工资能招到,在县城就得3000元才能招到。加之南方地区的工资比中原地区高出许多,通常外面稍有机会,员工便辞职而去。此外,目前企业用工难主要是技术人员、熟练工难招,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用工形势依然偏紧。

河南省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魏经会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耗殆尽,人力资源市场已从之前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特性及不少小微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短视、缺少投入,都是其用人难的原因。

两头受气

郑州恒升瑞达是一家从事近十年环境工程用品销售的公司。“形势最好的时候,我们一个月的销售够现在忙活半年。”公司负责人吴春晓向本报记者介绍,“但是从2007年开始,啥东西都跟疯了一样涨价,经营成本一年一个台阶。”

扛不住供应商接二连三涨价,他决定壮着胆子去找下游客户“商量商量”。没想到,对方采购经理还没有等他把话说完就甩过来两份产品报价单:“这是两家其他公司刚刚送来的报价单,人家还可以优惠20%。你看是降价续签合同,还是合作到此结束?”

上游产品涨价,下游客户却不买账。“刚想说涨价的事儿,对方立马翻脸”,对于这种两头受气的状况,吴春晓认为,一是企业规模小,缺乏向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资本,二是产品缺乏个性,可替代性太强。“但根子上还是因为供应商、大客户‘店大欺客’,不按市场规则公平交易。”吴春晓无奈地说。

在困境下,一些公司被逼寻找生路。年产5000吨生物酶制剂的河南仰韶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正在扩建,扩建后预计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公司副总经理孙利鹏对本报记者说,他们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单一,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输送给美国的一家跨国公司。销售客户的单一导致定价权的丧失,十分被动。

面对难题,该公司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开发新产品酶制剂固体,扩大国内市场,慢慢增加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税收偏重

国家有关方面决定从今年起,三年内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河南也调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这让不少小微企业为之振奋。驻马店市新蔡县豫瑞阳粉业和新蔡县麦佳制粉有限公司不但享受到财政贴息、扶贫贴息的优惠政策,还享受到了销售附加产品所得税减免的地方优惠,企业销售麸子等产品的所得税不予征收。中正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减免达到了20%左右,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6月下旬,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在对郑州、开封、焦作、安阳、驻马店、南阳等6个市的141家小微企业开展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时发现:税收仍然偏重。

在实地调研走访时,部分小微企业表示,“国家免征的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不能全部享受,而且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本身就不高,很多项目并非年年收取,经营成本并没有明显降低。”以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提高为例,按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含)6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税率缴纳所得税。但事实上该所得税优惠政策,仅对少数微型企业作用明显。在焦作调查的12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认为优惠政策让企业上缴的税、费有所减轻,但力度不大;有5家企业享受了国家减税或暂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渑池探索

尽管小微企业生存面临多重难题,但本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在部分地区,小微企业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生存状况不错,渑池县就是如此。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底层力量。因此,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稳定就业和社会,更重要的是能稳定内需,稳定信心和希望。”河南省三峡市委常委、渑池县委书记薜蒙林向本报记者表示,政府部门需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从劳动人员培训、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多方面提供更多服务,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要给企业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扶持其做大做强。

在渑池县经营一家小型办公用品公司的袁女士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份政府采购合同,价值上百万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一般都是一些大公司中标。”她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目前,渑池县政府采购采取了向小微企业倾斜的政策,降低了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资质要求和进入门槛,并规定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小微企业的合同应占一定比例。“有了政府支持,我们今后的发展会更快。”袁女士说。“6月份,我们接到了本县一家政府单位办公楼的装修设计工程,造价700多万元,这是我们公司成立5年来承接到的最大一个工程。”一家装饰公司负责人王先生高兴地说,“有了县里的好政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会得到更多来自政府部门的订单。”他说,像他们公司这样,从政府采购、招标中受益的小微企业有20多家。

薜蒙林介绍,这只是当地政府为小微企业解忧、服务的个例。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他们积极开展银企联谊活动,定期召开项目推介会议,为企业和银行牵“红线”,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和长效机制。去年,该县联合银行、金融办等部门召开银企项目对接会、洽谈会6次,争取贷款48.8亿元,其中利用县外资金21.8亿元;协调8家非公有制金融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5.03亿元;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东方希望、仰韶生化、方圆实业等4家骨干民营企业争取国债、技改、科技创新等政策性资金3000万元。

同时,渑池县还专门下发了县委常委及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工业企业的通知,要求分包企业的县级领导、具体责任人,每周至少一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每月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一次为企业服务的情况和企业生产进展情况,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全力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拓宽销售渠道,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通过这些努力,许多小微企业的难题得到了解决,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第五篇: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辽宁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辽宁

2012年07月23日 11: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20日 作者:纪翔 张征 宋丹雷 史江敏 贾晓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3

“成本上升太快,税负没降下来,融资既难又贵,加上配套企业不景气,政策尚未普惠,小微企业难上加难啊!”中国经济时报调查组5月25日在辽宁采访时,大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处处长刘向阳这样概括小微企业当前的境遇。

配套生产陷入被动

据辽宁银监会提供给本报的资料,辽宁省现有小微企业34.9万户,从业人员541万人,占全省企业从业人员比重近50%。其中,沈阳和大连分布比较集中,约占全省小微企业总量的一半。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大企业比较多,小微企业多为配套生产型企业,经营状况跟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辽宁省中小企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冯国军5月2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但小微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少,市场竞争力差,即使大企业状况有所好转,小企业也未必很快跟着好起来。”他补充道。

近年来,随着外贸形势日益严峻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大企业生产收缩,当地从事配套生产的小企业受到严重影响。

“跟去年没法比,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订单,受影响很大,今年利润可能会是零。而去年我们这边纯利润能达到40%,绝对收入能达到30多万。建筑行业比较好的时候,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比较不错的,现在由于连带关系,经济状况不是太好。”大连开发区新良建筑防水公司总经理王秋5月2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经营状况很不乐观。

房地产行业的变化,也让大连津奥电梯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开发区负责人林治家感到丝丝凉意,“大幅下滑还没有,但局部小幅下滑很明显。今年5月基本上没有订单。我们属于配套产品,订单量跟房地产调整有直接关系。这两年变化很大,房地产不景气,我们的市场肯定萎缩,只能通过售后服务来养活公司。”

对此,刘向阳向本报记者分析,“辽宁的小微企业主要从事配套生产,配套企业多受投资拉动影响,尽管不会大起大落,但受投资流向影响较大。其中房地产调整的影响尤为突出,房地产市场低迷,各种配套生产,如家电、装修等大宗消费下降,对内需影响较大。”

微利时代来临

除了受配套企业影响外,原材料、人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也让当地小微企业叫苦不迭,加之税收调整尚未到位,小微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水。

沈阳的黄先生,经营着一家韩式料理连锁餐饮公司,员工近300人,年销售额四五千万元,但说起现在的利润,他连呼小微企业微利时代来临了。

“近两年利润明显往下走,小企业基本进入微利时代。主要是成本问题,水费、电费、暖气费、房租等成本连年增加,人力成本也节节攀升,利润都让成本吃掉了。加之,行业门槛低,竞争比较激烈,居民购买力下降,营业额提高费劲,能维持下来就不错了。”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大连汇齐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冯春霞深有感触。“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加之客户环保要求提高,成本自然会大幅上升,从去年到现在原材料成本差不多上涨30%。”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给她的企业经营添了另外“一道坎儿”。“以前可以在市场赊账买材料,现在必须现钱才能拿到货,资金不到位谁也不敢给。”冯春霞说。

让宁鑫海电子工程公司总经理金涛头疼的则是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他在接受采访时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个酒店服务员的工资包吃住一千七八,甚至两千,加上近千元的保险,就两千七八,接近三千。一个小公司雇十个人的话,一年光人力成本就是三十万。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这方面成本则更高,技术人员比餐饮从业人员的工资高好几倍,核心员工的保险更是要全上,企业负担很重。”

为了节约人力成本,王秋的建材公司甚至不得不将固定员工从20人裁到2人,遇到大的工程再临时招人。

“以前普通工人日工资100元左右,现在长期工150元,临时工200元以上。人力成本上涨的影响很大,用工成本占总成本20%—30%。”除了人力成本大幅上涨外,沈阳圣普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海鹰还感受到了人才危机,“最大的困难是留住人才,尤其是管理层人才。很多优秀人才更倾向于去大公司工作,小公司选择余地较小。只好靠公司的整体规划及股份转让从大企业高薪聘请人才。”

本报调查组发现,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来说,工资上涨和保险费用上调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则更关心如何招来并留住人才。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政策上有所区分,充分考虑劳动力成本增加带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压力,保险要更加贴合实际。”刘向阳认为,国家政策既应该保护劳动者权益,也应该考虑到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小微企业的社保支出给予一定补贴。

此外,刘向阳指出,税收的压力也让小微企业不堪重负。“农业税取消后,地方的税负指标并没有随之降低,导致工业税负抬升,‘应收尽收’加重了企业负担,光人力成本和税收就占到企业总成本的30%,加工企业利润仅剩5%—7%。小微企业的税负起征点应该再高一些。”

“所得税25%,营业税5.6%……,如果毛利是100元,大概60元用来交税。这样算下来,利润的一大半都贡献了。”大连骑迹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税收高得离谱。

郭海鹰则对南方企业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艳羡不已。“南方一些地区地方税收政策十分灵活,有很多退税环节,北方企业却很少享受到这些。我们各方面成本相对南方都高,如采暖费用、企业季节性停工等,税收也相对南方高,竞争处于劣势,生存能力更弱。国家在税收上应更加灵活,普遍适当降低甚至减免税收。”

面对小微企业减税的呼声,地方政府称心有余而力不足,“关于税制,大多是国家统一的,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没有太大的空间。”冯国军解释道。

突围:扩规模、提技术、抓政策

本报调查组发现,尽管利润微薄,但大多数小微企业仍选择了坚持。面对利润下滑,小微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扩大规模和提高技术,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局,但这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

“面对市场变化,只能是多做生意,扩大市场,盘子做大了才能多少剩下一点,如果盘子越做越小,可能就不剩钱,还有可能垮掉。”金涛认为小微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处境,“尽量在同一个行业做得更深、更专业,才能改变市场不稳定的状况,但面儿铺得太大没法做专、做深。”

尽管也是做配套生产,但郭海鹰的公司受市场冲击相对其他厂家要小一些,她将这归功于企业手里有核心技术。借助技术和品牌优势,她的企业甚至可以从大企业和外企手中抢得一些客户。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技术就可以做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会有更多话语权,甚至可以引导市场走向。即使市场萎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转产,但没有技术就只能被动地跟着市场走。”郭海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陆宁也直言自己应对市场变化的“法宝”是提高技术,“主要靠技术手段来提高利润,去年利润率是13%,今年通过提高技术,利润估计能达到17%。”

无论扩大规模还是提高技术,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而资金链持续紧张、融资难“高烧不退”,大多企业只能通过自筹资金或向亲友借贷进行融资,融资难给小微企业解困自救增加了难度。

“经济形势不好,大企业拖欠账期拉长,回款率低,小微企业只能借贷,导致恶性循环。”刘向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对小微企业的处境忧心忡忡,“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融资难而且是融资贵。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担保公司担保又将利率推高一层。单是银行贷款利率就将企业利润吃没了,另加税费和员工保险,企业利润所剩无几。因此,小企业更倾向于民间借贷,对银行敬而远之,而民间借贷利率更高,有的日利率甚至高达3‰。”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通过银行贷款增加资本不是很容易。”尽管希望融资渠道更畅通些,郭海鹰还是对银行当前的做法表示理解:“相对大企业来说,小微企业处于上升阶段,各种软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把握能力相对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大、政策上获得的支持也相对较少,小企业贷款难免在手续上更为严格和繁琐,同时中小企业本身抵押不足,也给融资带来一定困难。”

在小微企业寻求自救的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据冯国军介绍,为贯彻中央扶持小微企业政策精神,辽宁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财政、金融、税费、市场、服务管理等多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然而,在几个月后听闻这一消息时,沈阳汇才企业家促进会的小微企业主们显得分外惊讶,纷纷询问小微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具体出台了哪些政策。

“咱是不知道啊,一直以为政府只是给咱们要东西呢!没想到政府还给咱做这些事情!”

“真得好好学习一下了,可咱没有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啊!”

……

作为从事信息科技行业的大学生创业者,陆宁及时了解了政府公布的扶持措施,却遭遇了另一种困难,“政策是好的,但政策研究完了却拿不下来。比如,有政策规定吸纳大学生就业并交纳半年社保,政府将给予企业一定补贴。但这需要先跑到省城给大学生办失业证,为此花费的成本可能比补贴还高。”

他顿了顿,接着说,“再比如,有一项为微利企业减免税收的政策,我前往地税局咨询时,办事人员都称不知道具体操作方法,各部门相互踢皮球,最终没精力申请下去了。”

大连普利惠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对“政策私有化”现象感到痛心,“某些政策为少数人所用,按规则办事走不通,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建议,应该由工商或者税务等与企业直接关联的部门将政策传达到企业。“要保证政策到终端,不到终端就是给部分企业服务的,不是普惠的。另外,只要出台政策就应该配套立法,但是立法需要的时间就更漫长了。”

“目前出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喊口号阶段,缺乏具体执行细则。”刘向阳认为,相关制度和管理程序需要进一步设计,“政策是阶段性的,难以连续,也有可能遭到下级部门的抵触,因此,国家政策要有所突破,只有立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调研组成员:李慧莲 王小霞 林春霞 段树军 张娜 纪翔 郭顺姬 孙东辉 陈凌馨 张征 宋丹雷 王晓红 谢建超 魏开明 韩清华 吴建有 张李源清 贾晓东 史江敏 邹丹丹)

下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政策篇下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政策篇(下) ——扶持小微企业 好政策须“落棋有声” 2012年07月13日 10:3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7月13日 作者:段树军 张娜 王晓红 字号 打......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整理]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小微企业——这个数量最大、最活跃的群体处于何种生存状态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自去年月份以来国......

    县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宿松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其 发展对策调查报告 在新的环境之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异常艰难。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首先要进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为小微企业解......

    大学生村官生存现状之调查报告

    大 学 生 村 官 生 存 现 状 调查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1级物理2班 刘陈璐 大学生村官生存现状的调研 一、调研时间 2012年8月20、21日 二、调研地点 淮南......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得到了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成分。但是,在新的环境之下,小......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1 一、发展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近年来,我县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全县中小微民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2013年143家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融资篇

    2013年143家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融资篇10中旬至下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赴全国7省17市调查143家小微企业并填写调查问卷,形成的《2013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以......

    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范文)

    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 导语: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成为我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