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人生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化学工程系 化31 耿宇昊 2013011868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大学本科的最后一年。刚刚进入园子的惊异于新奇,也逐渐变成了现在走在学堂路新民路上,对两边行道树四季变化的悠然欣赏。大学四年,我不仅学会了专业的课程,更通过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学会了,如何更美地生活。
不得不承认,清华大学在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拥有专门艺术教育中心,每学期都会开设数十门艺术教育课程,其中也不乏声乐、指挥、现代舞、民族舞、芭蕾等艺术实践课程,幸运的是,这些课程,学生都领略过了一遍。在此之外,还有定期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覆盖了文化、艺术、时政、民生、前沿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每周都会邀请到各个领域的大师前辈来给清华的学生送上一场又一场的饕餮盛宴,而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工科生,我一直都相信,人生应当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这种美,可以是李健在贝加尔湖畔唱出的闲适与淡然,可以是高晓松师兄“人生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胸臆,更可以是金涌院士历时几十年创作出化工前沿科普片的专业热爱。而我在大学里对“美”的修行,就在于,我参加的艺术教育课程,观看过的电影和戏剧,更在于听过的一次次艺术类文化素质讲座。我一直都认为,虽然自己是一个工科生,但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一样是比不可少的,经常翻看一些文学作品或者欣赏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有时还会在自己的专业与科研上给自己以启发。
大学三年,我先后听完了《领略京剧之美——以荀派艺术为例》、《当代电影艺术趋势》、《中法文化交流的故事》、《情未了,中外艺术歌曲鉴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我演唐明皇”——昆曲小生表演艺术和<长生殿>》、《<难以忽视的真相>电影赏析》、《谈戏说艺》等艺术类文化素质讲座,还有《老舍的文学特质》、《国民杂谈——与戚学民老师共话乱世风云》、《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大1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学之道》等文化类素质讲座。一次讲座听下来,可能对自己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三年的讲座听下来,我确实感到,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之外,世界还可以有别样的美好。
在文学方面,我记忆最深的讲座,是舒乙老师给我们讲的《老舍的文学特质》。这个讲座,也是我大学里的第一场讲座。感谢这场讲座,让我从此爱上了文化组织教育讲座。老舍先生的一生,由他的孩子舒乙先生来讲,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以一个老舍的至亲之人的视角,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更全面更真实的老舍先生,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在话音之余深沉的追思。老舍先生出身贫穷,出生一岁后,父亲在与八国联军的巷战中牺牲,家中从此失去了经济支柱。到了学龄,老舍先生由父亲的老友供其读私塾。在逆境挫折与贫穷中,老舍先生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放弃了北京北郊劝学员140块大洋的月薪,选择了天津南开中学教员一职(月薪30大洋),来重塑自己。在老舍先生的最后几天,他备受迫害,终因无法忍受屈辱,在太平湖畔静坐一天后,一步一步走向湖中,选择了站立着溺水身亡。我不知道舒乙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讲述自己的父亲,但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谈到老舍先生生平是的喜悦与自豪,以及谈到父亲投湖时的痛苦与无奈。老舍先生的一生有着太多我不知道的故事,《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这些不朽的名篇里,流淌着的是老舍先生横溢的才华与不屈的品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王国维先生,之于老舍亦然。
在《领略京剧之美——以荀派艺术为例》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和京剧的故事。作为荀慧生大师的嫡传弟子,孙毓敏老师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她在推广京剧艺术过程中的付出让我感受到一代大师的风范。已有75岁高龄的她,坐在台上与我们侃侃而谈京剧艺术,一首《京剧是诗》,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京剧的诗意之美,“叙事拥抱着抒情/抒情亲吻着叙事/无情尤作妄语”。的确,京剧是美的,一声“哇呀”的怒吼,一声“喂呀”的哭泣,美得夸张,又美得含蓄。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却经常被我们这些8090后们仍在角落里,渐渐被冷落成老一辈的时代记忆。对于内行人士,京剧在于传承,开办专业的戏曲培训学校,聘请专业的京剧艺术老师,广纳生源,让更多的同学从小就接触京剧艺术。那对于外行人,京剧的宣传与传承同样重要所以我们也应当肩负起2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推广京剧艺术的责任,在新媒体时代,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平台和形式,让身边更多的人感受到京剧之美。
再说到《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我在大学期间修习了现代舞初级、中级班,民族舞中级班和芭蕾舞基础训练,让我最为之动容的,依旧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藏族舞。说到藏族我们会想起什么?是高耸入云的“世界屋脊”?是雄壮巍峨的布达拉宫?是无上虔诚的朝拜修行?还是仓央嘉措的那一句“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说到藏族,在我的意识层次中,那是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民族。而藏族舞作为西藏近5000年历史进程的文化积淀,是征服了“世界屋脊”的高原人类的生命与情怀,是西藏盛会发展变革的体态节奏,凝聚着藏名族的聪明才智。比起傣族舞灵动妩媚、蒙古族舞的热情奔放、新疆舞的活泼优美、维族舞的高傲挺拔,藏族舞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朴实与虔诚。在讲座之后,我还观赏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藏族舞蹈,独舞《母亲》让我看到了一位长年劳作、背负着生活负重的母亲的形象,群舞《酥油飘香》又让我感受到藏族女子自信爽朗、热爱生活的美好。不得不说,舞蹈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藏族舞作为源远流长的藏文化的表现符号之一,其外在形式与精神内涵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还有200多天的时间,我的本科生活就要结束,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依然会留在清华攻读博士,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讲座来听。希望以后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可以不用在那么难以排队,不过清华的讲座确实太火爆了。也预祝《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的负责团队可以越办越好。
人生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我亦将在这修行路上不断向前。
2016年11月10日星期四
第二篇: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李瑾化工系 2011011792 转眼间大学就要结束了。文化素质讲座在这三年让我收获到了许多。目前为止一共听了八场文化素质讲座,每一场都颇有感触、颇有收获。
内容上,从文学到哲学,从政治到经济;时间上,从历史到当代,到未来。不得不感慨文化素质讲座给我们带来的知识面的扩增,思维面的延伸。下面,就谈一谈我对于八场讲座的总结与感悟。一. 八场讲座主题总数
我听的第一场讲座是“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王岳川教授对文化与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王教授认为,“艺术和国家的尊严紧密相关,跟大国形象紧密相关”。中国的文化需要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需要有中国学者走出去开讲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圆融中庸,兼容并包,这种思想对当今世界现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被这种包容的思想能够被世界接受并认可,那么将极大地有利于人类和平的实现。王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总结,比如,儒家文化讲究和谐,它的目的是治 丁夏教授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上,解析了明清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问题。丁教授对“中国怎样推崇历史”、“中国最好的史集是怎么形成的”、“明清历史演义怎样叙述历史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经据典,通俗易懂,深刻入理。历史都是通过文学来反应与体现的,其形式可以为历史史书,也可以为小说等。通过文学可以使历史复活,让历史具有生命力、影响力与思想性,可以史学家了解真正的历史与文化。华夏民族对历史高度重视与推崇,这从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政策措施相一致上可以看出来。
王步高教授的“诗词格律常识”讲座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场。王教授从诗词格律常识入门的角度,介绍了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知识。他讲诗词格律与现代汉语拼音相结合,讲解通俗易懂。在押韵方面,韵腹、韵尾与韵头是没有关系的,韵腹、韵尾必须押韵,韵头不需要。四声分为平上去入,也可以按平仄进行分类,其中仄声包括上去入声。在诗词格律中,押韵的地方都是押入声。对于对仗与对联,对仗对字数、拘束、平仄、意思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讲座上最有意思的部分,便是对对联与对仗的分析,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句子就利用了反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分明的爱憎。对于戈律师的章法句法,包括起承转合法、起程继转合法、起承转转合法,这种起承转合让诗句更加具有节奏感。而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并不容易,比如《平水韵》就有30个平声韵部,如果不能按顺序记忆,也不能做到押韵。而词不像诗那样具有严格的结构,词是长短句,所以在对仗方面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在平仄相对方面也没有要求。词的对仗一般是用得多了,就形成了固定的对仗格式,便有了后人的“填词” 李强教授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讲座上,对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关于公平公正,可以有两种思考方式,一是要想实现公平,就要消除社会分层结构,实现均贫富;另一种观点认为,实现公平是指人们进入到这种社会分层结构的程序和机会是公平的。社会公平可以分类三类,分别是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利用基尼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应注意“中等收入陷阱”,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平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避免由于人民期望过高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实施、生态文明的诞生与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相比于其他国家,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更加严重,因此也应该更加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久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得到光明的未来。
在“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这场讲座上,彭林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大学教育的看法。大学教育应该给予大学生们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以使青年一代能够更好地担当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彭林教授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们素质不高的一些现象及具体表现。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从“知”和“行”这两个方面讲述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充实大学生活。这场讲座贴近生活,有种真真切切之感。隋嫚秋教授的“成长中的自我”讲座上,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常见现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压力、恋爱、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隋教授关注与大学阶段的自我成长的发展特点,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告诉我们合理的解决方案。
苏婧教授的“大数据时代的可视化转播与创意科普”讲座,采用了案例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许多网络可视化传播案例的播放与分享,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网络信息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人都成了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二. 心得体会:心中有担当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心中对“担当”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恰逢听完了几场文化素质讲座,同时近几日回顾前几个学期的讲座时,也便有了不少感慨。
彭林教授的“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讲座中,强调了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王岳川教授的“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上,强调了中国学者应该走出去,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强调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责任与担当。心中有担当,要在心中平衡各方的利益,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这是一种责任,是每一个清华人、中国人的责任。近几年,身边有许多清华学长主动到贵州、甘肃等贫困地区做选调生,虽然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他们的心中就是怀抱着这种为地区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的的想法,并不求“功成在我”,只求“建功有我”。国家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建造起来的。
心中有担当,可以促使我们以举手之劳做出“正能量”的贡献。在2014年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捍卫“PX”百度词条这件事情中,参与捍卫词条的每一个同学,都没有想着要凭借修改词条成名,促使我们去修改词条的最大动力,便是捍卫科学阵地这样的一种担当。正如彭林教授在讲座中所说,大学生应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我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文化自尊,文化自觉”,大概可以用“担当”一词来体现。心中有担当,不是将“担当”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中,付诸行动。二字正如清华校风所说“行胜于言”,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为这个社会做出正能量的改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清华今年的暑期实践主题“实践,让改变发生”。我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理想,并且付出足够的精力与时间,那么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为一个清华人,我们拥有比别的大学生更多的资源,更宽广的视野,如果能将这些转化我行动,在心中树立清华人的“担当”,中国必将成为崛起之大国。三. 关于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多情一些校外的,甚至外国的教授,因为不懂地区的教授的视角、观点不同,可以增强学生们对各种观点的思辨能力。2.将一些《实验室科研探究》的讲座划分为文化素质讲座内容,由于《实验室科研探究》的课程的趣味性、体验性较好,导致讲座缺乏一定的深度,建议根据课程的反馈、主题、内容,来判断是否能够作为文化素质讲座。3.由于一些知名教授的讲座比较受欢迎,座位有限,有一些感兴趣的讲座没有机会听到,留下了一些遗憾,建议以后能够在网上或其他教室转播来增加讲座容量。
第三篇:文化素质讲座报告[最终版]
人文美与中国精神
——文化素质讲座汇报
由于学期初才听闻大四下半学期不能提交文化素质讲座汇报,只好匆忙赶在半学期结束之前就完成八次讲座。半学期虽然短暂,但本人大一到大三涉猎的120余本图书中有不少已经涵盖了讲座中的内容,所以我对完成这个汇报还是有着充足信心的。
下面就来全方位且有主次地介绍我所参加讲座的内容及我的感想。
我参加的八次讲座中有四次的主题都包含艺术与美学。这四位老师的讲座虽然各自独立且各有侧重,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将一直困扰我的四个问题逐一解开:人为什么需要艺术跟美?能不能将时髦算作美?怎样的形式才能塑造出不被时代忘却的艺术跟美?什么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在“艺术与人生的艺术”中,黄宗贤老师阐述了美的意义:艺术乃是人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生命力。我十分认同之一观点,我认为诸如猫狗等动物拥有生命力意在繁衍后代,而人的生命力意在创造未来。这个理想未来的蓝图远远超出人口、社会的稳定,而更多关注着精神上的超越。在经历了远古至近代的不断超越,表象中的美破茧而出,人们开始将生活重心偏移到内心与精神世界。但这样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在艺术与美的领域中得到认可,这就使得我们的社会需到大众普遍认同的美,因而社会对美的普遍认同一旦走错了方向,就会产生负面效果。当下的社会由于传媒手段发达,许多本身畸形甚至丑恶的行为被误传为美,比如盲目整容,我校哲学系的肖鹰教授将这些归结为消费主义带来的误区。肖老师通过比较历史以来中西传统艺术中不同女性的美,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向理性转变过程中美的由来,以此重建真正的人体美学,抵制消费主义对美的玷污。肖老师引用了西美尔的观点“时尚的动机是超客观、超审美和其他应用性的,而时尚本身的价值并无法实现”来批判消费主导审美的现状。对于这点,我个人认为由于消费是一种极不稳定且短时间就会有很大波动的群体行为,故以它引领的美必然是脆弱且经不起历史考验的。创造亘古不灭的艺术与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通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老师在“畅谈外国公共艺术”一讲中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比较,我发现了其中的很多共性。这些或名垂千古或如日中天的公共艺术品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都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划时代象征,最大原因莫过于这些艺术品完全脱离了消费主导跟政治,宗教偏见的禁锢,完完全全地在追求数学上舒适的比例及造型。三位教授所提及的观点中合起来正是我们需要的答案:用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创造出远离商业,政治,宗教等目的性人类活动的无目的的美,才会成为被
时代所铭记的宁静的美。
至于传统中华民族的艺术,我想结合另外两种艺术形式——小说与戏曲。中国的水墨画,古典小说同戏曲构成了我们世世代代精神生活的源泉。在这学期经历的八次讲座中,幸好有三次分别包含了这三方面内容,使我在这方面大饱耳福。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故事总是情有独钟,甚至有些故事即使多半虚构,说着说人们也会信以为真。丁夏老师在讲述明清历史小说对中国历史的重构时就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说近七百年来普通中国人的历史观,多半源自明清两代历史小说。的确,自《三段二拍》诞生以来,古典小说行上文逐渐通俗易懂,刻画人物所作的细节描写也越发的生动逼真,使得它们对百姓的吸引大大超过史学资料。丁教授将这种历史归结为“文学的历史”,这一点我并不完全同意,因为我认为中国古代只有达官贵人的子弟有机会年私塾,历史小说虽然通俗易懂,但多半还是写给这些人的,至于芸芸众生对这些“文学历史”的了解,绝大多数还是通过街边说书,唱戏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因此我觉得改名“民间艺术的历史”更为贴切。正因为诸如说书这种民间艺术能被广泛地接受,这种依赖语言或动作为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才会在有朝一日登上大雅之堂。京剧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它成功地从民间草根艺术发展到馆楼为基础的优雅艺术,最后成为现代主流宣传的典范——样板戏。所谓样板戏就是为公众树立典范,树立标杆的现代京戏,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都是意在宣传高大的英雄形象,戴嘉枋教授在“文革中样板戏的音乐研究”中对样板戏的来源,与发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虽然本人此前也是现代京戏的爱好者,但对其中音律的学问了解甚少,戴老师的这次精彩讲座让我感受到了现代戏发展的美妙。他不仅谈到了样板戏编曲,唱腔的大胆尝试,还突出介绍了与西方乐器的成功结合,这让我受益匪浅。最后要说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老师对水墨画的讲座。陈老师对水墨画的由来与发展做出了清晰的梳理,他尤其谈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水墨画向着表现美好生活的转变,是我充分认识到艺术发展对文化宣扬的重要性。演讲的最后,陈老师对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新时代”做出了肯定地回答,他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品位的升华,新时代水墨画将会成为中国屹立世界的又一标志。
最后来谈谈中国精神,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老师在“大学精神与文化育人”谈到了许多教育思想的典范,譬如梅贻琦先生的“夫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他也提及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应该走的路线,即着重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不过在我看来,我们距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很远,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也并非“大师之谓”那么理想主义。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创造人的过程,我们并不一定要强调这个人是某类“人才”,只要他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沟通内力,喜欢做并且可以坚持做的事业,那么他就会成为
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相反,我觉得我们在刻意强调“素质”,“人才”时显得很不包容,就拿水利系来说,能拿到奖学金的人永远是成绩排在年级前30的人,这样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会忽视掉那些不善于学习书本知识,在其他方面却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不仅如此,他们很容易在失掉主流支持的状态下丢掉拥有一技之长的信心。所以我觉得教育问题其实并非教育问题,而是中国人精神上不够宽容的问题。中国社会希望每个人成为一模一样的零件,而不是个性张扬的个体。《乔布斯传》中介绍了很多中途退学最后却成功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的案例,但我认为这在现今的中国是很不现实的,因为任何选择了一条非主流路线的人,要么会面临极大阻力,要么已然沦落到社会的底层。所以我的结论是,光谈教育不谈社会宽容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大师,而是健全的人,当我们能够培养出足够多健全的人时,他们之中一定会有人成为大师。
此外,我还听了胡鞍钢老师的“中国之路”,但由于此前选修过他的“中国国情与发展”,对他所讲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中国之路,无非是一条打着“共同富裕,维护和平”的现代化之路,但胡老师所说的“追赶”我不能认同,因为我觉得“追赶”解决不了贫富差距,只能将其越来越大;“追赶”不能实现自主创新,只能增强对希望先进技术的依赖。虽然意见不同意,但我的态度绝对是乐观的,因为我知道“中国之路”不是靠“我们要‘不僵化、不停止、不中断、不夭折、不骄傲、不落伍’地发展”讲出来的,而是靠我们这一代人走出来的,我会努力,用实践来验证!
八次讲座不仅给了我新鲜的知识血液,更激发了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大四开始听讲座的我感到相见恨晚,所以建议今后除“鼓励大四同学”之外,开设低年级专场,然他们多一些时间用来思考,多一些时间用来吸收。
第四篇:文化素质核心讲座报告
文化素质核心讲座报告
李夏禹
2011011367 自13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校,经常会邀请很多知名的学者教授,不定期的给清华的学生们举办一系列的讲座活动。那些被邀请过来的学者教授经常会对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或者对某一个领域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是我虽然在清华读的是自动化系,平时可能接触的人文的领域机会会偏少,但是通过几次的文化素质核心的讲座还是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文化艺术领域的东西,可谓收获颇丰。接下来便详细介绍一下我在清华这四年里听的那些文化素质核心讲座以及我的感受。
我第一个听的讲座是肖鹰教授解读韩寒神话与当代反智主义,这也是我在诸多讲座之中印象最深刻一个讲座。因为这个讲座可能最尖锐,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教授的观点也更加的鲜明,所以我对它的感触也更多一些。肖鹰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现今社会中关于韩寒的一些现象,再指出了韩寒很多的疑点,比如韩寒的很多作文有可能是韩寒的父亲代写的,以及韩寒是否真的如同社会上所流传的一样那么有才。在讲座的过程中甚至还有非常崇拜韩寒的一个学生站起来与主讲教授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愤然离场的桥段。这也让我深刻的感觉到韩寒在这个社会上的确很具有话题性。虽然我不是韩寒的粉丝,对韩寒的作品接触的也不是很多,教授在很多事情的分析上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应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么武断的去批判一个人。同时我也对社会上,不仅仅是韩寒,还有别的很多名人的效应和反智主义,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深究到底这种现象的出现时因为什么;什么样的大众审美观才会让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存在下去;如果教授所说的关于韩寒的那些都属实的话,韩寒这种欺骗大众的行为又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
第二个讲座的题目是“人类最早的戏剧—古希腊戏剧”,虽然从小到大对戏剧不是很感兴趣,也没有听过几次戏剧,但是对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在内心还是存在一些向往的,更何况是来自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的戏剧更是让我有一种想去见识一下的冲动。在讲座中,罗锦鳞教授给我们大致介绍了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和发展的情况,让我们这种很少接触文艺方面的工科生也大开眼见。
第三个讲座的题目是“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给我们做讲座的教授是来自剑桥大学的教授艾伦麦克法兰,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全英文的讲座,感觉也很新鲜。这次的讲座主要是麦克法兰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关于他在剑桥求学时的经历。在他看来剑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之所,它的很多教育的方法都在启发人们的思想,开拓人们的思维。剑桥和别的学校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其特有的tutor导师制度让每一个学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和导师讨论自己最近的学术成果,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四个讲座的题目是“信息化助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主讲人是我所在的自动化系著名的吴澄院士。企业生产信息化是自动化系主要研究所CIMS所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这也和我正在学习的课程有一定的关系。吴澄老师的讲座相比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更加贴近于这个社会,更加通俗易懂。平时在课堂上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时候经常会不知道怎么和实际生活或者工作中结合,通过吴澄教授的讲座,让我充分了解了我们自动化系在工业生产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对整个中国工业的作用。
第五个讲座的题目是“建筑中的人文情怀”,主讲的教授是清华大学的建筑教授秦佑国。这次的讲座是在人文图书馆的大同厅举办的,这也是我们学校图书馆举办的“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的一站。这个系列的活动也是以真人的经历为着重点将其呈现给同学们。秦佑国教授今年已经七十岁的高龄,并且在美国留学过。他求学的经历,和那时候清华的环境,包括他学习的动力为什么选择建筑学这些经历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六个讲座是何怀宏教授的“何以为人,何以为文”。清华大学最近一直在弘扬人文日新的理念,特别是在清华占据大部分的工科学生日益忽视自己的人文情怀的前提下。何怀宏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人、文在他心中的概念,以及教育了我们如何在心里形成人文的观念。同时教授还给我们强调了人文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帮助和作用。这次的讲座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从前忽略的人文观念。
第七次的讲座是钱善华教授的“台湾原住民音乐之美”。台湾最近的几年里和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我也在学校参加过海峡两岸交流的活动,这次活动以后我很向往去台湾旅游,见识一下台湾的风俗人情,但是却由于学业和台湾通行证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去到台湾游玩。恰好这次有台湾师范大学的教室来到清华做了这个讲座。钱善华教授给我们从台湾原住民音乐的起源一直介绍到它现在的发展情况,随后钱教授还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台湾原住民的一项盛大的活动。从中也让我见识到了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的魅力。
第八次的讲座的主题是“消费、环保与幸福”,是由我校人文学院的卢风老师主讲的。讲座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现今社会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消费倾向对于环境的影响。卢风教授批评了我们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因为它们是导致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同时教授也向我们介绍了他心目中正确的消费观念。
这八次的讲座,大部分是跟人文的知识有关,其余的尽管是理工科的主题,但是也很好的和人文结合在了一起。这对我们这种长期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工科学生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的。于此同时我也发现讲座不管出发点的高低最后讲座都十分贴近我们现在的社会,让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也为我们将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的渠道。在我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能在于我们的讲座有些缺少与学生们互动的环节。像我在很多讲座里都很想向老师提一些问题,但是八次讲座下来却一次提问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也希望讲座能够多一些学生和教授互动的环节。
第五篇:清华大学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总结
现代中国文化的荒芜与重建
——文化素质讲座报告
系别:马赛克 班级:马赛克
姓名:马赛克
学号:201XXXXX 自2010年入校算起,文化素质讲座已经陪伴我们零字班度过了三年大学时光。三年间,文化素质讲座涉及的专题与相关报告,在艺术、历史、音乐等方方面面扩充或再造了我们的认知,给人以启迪,发人以深思。其中,我参加过的报告有十场有余,从中遴选出8次加以回顾,并赋予之新的思考与讨论,撰成此报告。一 对各场次报告的主题综述
首先,概述本报告涉及的八次讲座的内容如下:
在《读书与人生》的讲座中,彭林教授与大家分享自己青年时期读书求学的经历——有渴望知识的热忱,有面对困难的坚忍,最重要的还是收获知识的快乐——那种非功利的、纯粹的喜悦;此外,他也痛心于如今人们就读书能力的退化:如今便利快捷的读书环境下,人们却纷纷遗失了读书的热情、盲目选择肤浅与从众,抛弃了读书的习惯„„忧之于心,彭林教授热切呼吁我们重拾书本、守住孤独,在物质寂寞中丰富内心、笃定地陶冶自我。
在《中国诗词的爱国传统》这一讲座中,王步高教授引经据典,用韵味十足的吴语乡音给大家诵读、分析古往今来中国的爱国诗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写下的诗篇:或呕心泣血,或慷当以慷,或郁郁于胸„„无不令人重返其境,忧其所以忧,恨其所以恨,爱其所以爱。这些诗篇与历史契合,有着各自的时代张力与血肉,除了文学意义,更有其历史价值;以这次讲座为契机,大家共同回忆历史,由古思今,更多一分感恩与时代责任感。
在《<圣经>和革命传统》中,冯象教授则为诸多学子打开了认知的另一扇门——通往宗教世界的一扇门;在《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中,王冀生老师慷慨激昂感情充沛地对社会发展进行了剖析;在《谈谈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胡显章老师结合学术研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在《韩寒神话与当代反智主义》中,肖鹰教授和同学们热情互动,直到讲座结束许久,还能看到同学们围着他答疑解惑;在《清华大学改革与开放》中,胡鞍钢教授让大家从新的角度认识了清华的历史角色;在《大学校园建筑漫谈》中,关肇邺教授对校园建筑一丝不苟地进行分析,并和世界高校对比,不仅让同学们增长了相关知识,更多了一份清华人的自豪感。二 心得体会:关于文化的荒漠与重建
上述八场讲座无疑都体现了一个问题,便是现代中国的文化沙漠:我们在世界上能拿得出的文化太少了——杰出的作家、电影制作者、画家、音乐家、科学家、设计师等等,太少了;诚然,我们中国人中也有凤毛麟角的佼佼者可放在国际舞台上逐鹿,却往往引不起文化**,亦不能形成潮流、更不能自成一派。我们的佼佼者和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如卡尔维诺、加西亚·马尔克斯、莫奈、梵高、贝多芬等)在作品质量与国际知名度上仍有很大差距。甚至我们的文化,也缺乏如法国咖啡、波尔多红酒、德国啤酒、美国好莱坞、百老汇等文化商标。
近几日读了《论群众路线》,其中涉及了总书记的一些论述。书中对他论述的收录涉猎很广,包括反腐、文化弘扬与民生建设等。就文化建设这一部分,总书记提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相比习总之所以呼吁大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因为看到了国内的文化危机。记得韩少功在周末文化大讲堂系列的演讲里提到:“相对于中国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中国的人文重建要困难得多,它至少涉及三个重要症结:第一个是道德失守,第二个是文化虚肿,第三个是生活平庸。”
这三点在日常生活中都体现的足够鲜明。比如,道德失守体现在人们对彼此的道德期望自然而然地在日益降低——商家不坑蒙拐骗就是良心企业,学术不弄虚作假就是诚心学术,领导干部不贪污腐败就是清廉好官、文化创作不剽窃捏造就是优质创作„„各行各业的道德标准都降低了:过去为人不齿的行为成了今天的道德底线,贴着底线低空飘过的人群战战兢兢、内心扭曲:一方面,他们感受到良心不安的约束,另一方面,人们又垂涎于底线下唾手可得的好处;也因此般普遍的情感纠结,在最终没跨过底线的人中,又滋生着对那些跨越底线的既得利益者的嫉恨。其次是文化虚肿现象。文化虚肿之所以谓之“虚”,是因为中国庞大的种种基数——中国四亿网民、两亿微博用户、七亿电视机——却酝酿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至于生活平庸则更好理解,看看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常规性事物便可窥豹一斑:人们善于跟风与模仿,国外用语被频繁、盲目、不加批判地套用进生活的各个缝隙,各种山寨层出不穷。富豪用极奢华掩饰精神的极贫瘠;手头不阔绰的人家用“将就”代替了“讲究”。大环境如此,纵有少数货真价实的文化优质分子也无力回天。
然而,中国人文的重建仍是不乏可能性的。因为中国历史绵长、文化资源丰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文化重建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并从建国初期便开始不断有着的经验累积。我认为,能明确现存的问题能最大化催生改良动力,不看到自己所在文化环境的悲凉现状,就很难产生优化它的想法——正所谓“穷则思变”。
诚然,中国现代也有很优秀的思想家,至少有一批直指社会诟病、直言不讳的人。但是,由于听众有限,他们的发言不能被广泛传播,不能引发足够大的思想风暴,是很可惜的。常用体会:广泛阅读使人谦卑,写作过多则使人自大,读和写的比例非常微妙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凡诚心阅读过的人,必有此种共鸣。我希望从大学生带头开始,不要只进行轻松、休闲式的阅读,不要把读书学习停留在专业或对自己前途直接有利的方面,更不要把普通阅读的目的放在“获得快乐”上;希望大家逐渐尝试“零期待阅读”和“思索式阅读”,不断提高,不断思索,为祖国的文化弘扬打些基础。三 课程建议
本科阶段的学习步入尾声,对过去曾参加的讲座记忆犹新。考虑到组织难度,维持现状已可;若一定要提出建议,我想可以从如下三点着手:
首先,条件允许的话,我们的讲座人可以不拘泥于大学教授,可以邀请一些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如作家、演员、曲艺艺术家等,为我们的系列讲座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注意到过去的讲座人多为男性,希望多联系一些女性学者/演讲人,听听她们的声音与发现;此外,通过校内的信息门户与网络学堂进行宣传预告的力度较小,可以增大校内海报张贴量,或建立社交网络(如人人网、微信群等)相关主页账号,进行宣传。四 报告总结
文化素质讲座次数有限而意义深远。学校坚持开设这门课,可见其良苦用心。通过亲身参加的讲座,也的确收获颇丰:我不仅学习了讲座涉及的内容,更引发了自己相关的思索、激发了求知欲,提升了个人文化素质。
最后,十分感谢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辛苦的组织、协调工作,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