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副市长在全市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推进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各项工作。刚才,市直有关部门就工作推进作了发言,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受秉清市长委托,我讲两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市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多方面的的原因,近几年来,尽管民族地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以2013年为例,民族地区(两个自治县八个民族乡)gdp总计144.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为全市的10.9%;财政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到2020年要以县为单位与全国同步建全面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县任务尤为艰巨,除了苦干实干外,还需充分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巧干会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重点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地区的关心和照顾,体现了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一贯政策。落实好这些政策,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决策部署的要求,是扶持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但是政策出台以来,我市对政策用得不够充分,政策效应没有最大化。从全国范围看,山东、广西、吉林等省份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广大企业得到实惠。从邻近省份看,湖北恩施自治州“十一五”期间利用优惠政策,获得流动资金贷款30余亿元,获中央财政贴息7000余万元。从周边的兄弟市州情况看,今年1-9月,政策红利释放充分的黔南州,801多民贸民品企业获得贷款29.99亿元,获中央财政贴息1732万元,XX市26家民品企业获得贷款18.5亿元,获中央财政贴息1287万元。比较而言,我市在民贸企业培育、信贷规模、中央财政贴息方面均差距很大,优惠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政策红利没有得到释放。这样的状况,与遵义在全省发展中地位、与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发展的新要求、与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期望相比,是不相适应的。就其原因:一是部分地方及部门对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政策研究不透,工作推进不力。二是优惠利率大大低于市场利率,承贷银行积极性不高,“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大多民贸民品企业实力不强,在企业规范管理、发展定位、财务制度建设、市场拓展营销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四是行政审批和服务方面还有待改进。在正视困难的时候,也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蒙启良副省长多次批示,亲自调度;王晓光书记、王秉清市长亲自过问,提出要求。二是有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黔南、贵阳、安顺等地都已走在前面。三是民贸民品企业快速发展,优惠政策红利将很快得到充分释放,也为我市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工作后发赶超创造了条件。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困难,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推动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要求为指导,抢抓国家实施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机遇,以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为重点,以化解企业融资难为突破,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强化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服务,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全市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取得明显实效。
关于工作目标,市民宗委已经作了具体安排,我只强调一点,今年第四季度要实现优惠政策贷款、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零的突破。围绕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思想认识要到位。一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道真县、务川县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牢牢扭住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根弦,结合本地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进一步认清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的差距和优势,增强信心和干劲,真正把优惠变为实惠。二是不等不靠,充分利用自身力量,利用政策优势探索路子、寻找点子、突破瓶颈,真正让民贸民品企业落地生根,发挥优势。三是用活政策。不仅要用足国家的基准利率贷款贴息政策和生产补助政策,还要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和“擦边球”,用重组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企业享受民族贸易民族用品优惠政策的扶持,真正使国家民族贸易优惠政策在我市的贯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四是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
第二,政策配套要到位。一是要把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金融优惠政策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既要发挥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体作用,也要充分调动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大对民贸民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具体工作请市金融办、人行遵义中心支行牵头,市民宗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金融机构配合,研究制定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融资贷款操作办法。二是结合各项贷款优惠政策,增强叠加效果。将符合条件的民贸民品企业纳入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小微企业支持范围,支持民贸民品企业申请商业贷款、小额贷款,支持民贸民品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商品经营权质押、商业信用保险保单质押、典当等多种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三是以县为主体,成立政策性的资产担保公司。通过整合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资源,搭建民贸民品企业融资抵押平台。四是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简化操作流程,创新和开发适合民贸民品企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加大对民贸民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民贸民品企业信用贷款机制,确保达到对民贸民品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要求。对于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高于银行基准利率部分可以考虑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贴息。同时,市、县(市、区)政府在项目安排、资金存储上要根据金融机构的支持情况作相应倾斜,真正做到金融企业支持地方发展,地方维护企业利益的互利共赢局面。
第三,工作措施要到位。一是进一步做好摸底调查等基础性工作。要认真抓好本县企业的调查摸底,按照民族贸易扶持政策的要求,凡符合扶持条件的,都要列入扶持范围。二是做好企业资质认定等规范管理与服务。要规范并创造性地抓好民贸企业的认定,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让符合条件的企业早日纳入优惠范围。对企业名称不符合民族贸易政策规定的,工商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调整规范,走出优惠政策不能惠顾的瓶颈。三是对不在民族贸XX县的企业,凡生产的产品符合民族贸易政策支持的,可以引导投资商到民族贸XX县内注册,异地生产经营,享受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照顾。凡列入扶持名单的民品企业,可以利用重组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企业享受民族用品优惠政策的扶持,使国家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在我市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实现全市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全覆盖。
第四,宣传动员要到位。一是扩大工作视野。按照民族贸易扶持政策的要求,立足民贸县,工作触角延伸到非民贸县的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引导民族贸XX县民族制药、特色食品(含清真食品)、旅游商品(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边销茶等企业申报。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多渠道、广覆盖地做好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标语横幅、电子滚动屏、报告会、现场指导会、报纸、网络、电视、广告牌、短信群发等向群众宣传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发展民贸民品企业相关政策认识的知晓率,让优惠政策深入人心。
第五,协调配合要到位。一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把民族贸易政策的落实作为民族工作部门服务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首要任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好民族贸易企业的认定和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探索建立民族企业调度会议制度,定期分析企业运行状况,掌握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踏踏实实地当好民族地区、民品企业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娘家人”。二是各级财政、金融、税务、投促、工商、发改、环保、国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民贸民品企业是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只有企业积极主动,才能推动政策的全面落实。希望大家抓住国家特殊政策和省政府《意见》出台的“特惠之机”,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发挥民贸民品企业特色优势,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用足用好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借力发展,加快发展。
第六,执行落实要到位。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促进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调度,及时研究解决相关工作问题。各县、区(市)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协调,抓好工作落实。市政府已成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县也要比照设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机构,保障工作经费。二是强化作风转变。各级各部门要把抓好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三晒两评一报告”工作结合起来,转变作风,强化执行,解决落实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落实中“中梗阻”、“不作为、不落实、不兑现”等问题,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推动优惠政策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强化督促检查。要把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企业信贷优惠政策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各县(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市政府督查室、市民宗委要牵头对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政策落实情况,保障政策执行的畅通。市民宗委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贸民品企业的调研力度,积极开展企业走访、回访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经验。
同志们,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促进民贸民品企业发展意义重大、责任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务实的实干精神,不断开创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新局面,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会,受利文局长的委托,讲两点意见。
一、前段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我市校车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认真履职,齐抓共管,确保了安全。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联动联管合力基本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校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有关部门以及各中小学幼儿园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时任市委副书记蔡建和、市政府副市长苏健全带领公安、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负责人,对全市校车安全管理情况4次进行专题调研和督查,有力的规范了全市校车运行行为。8月份,就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严把校车安全“准入关”,严厉打击“黑校车”,营造良好的校车运行环境,并决定每年投入300万专项资金用于校车管理工作。市教育局、公安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校车管理高效联动、合力协同的格局初步形成。
2、责任落实到位,校车管理体系基本健全。为确保校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建立健全了校车安全防范责任体系,将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年初,市校车办与县(市)区校车办及各相关部门签订了校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教育局与各学校、幼儿园也逐一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实行校长“一岗双责制”;学校与校车管理人员、驾驶人员签订校车安全责任书;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校车安全责任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车管理责任网络。
3、校车运营模式已经确立,校车专项投入基本到位。去年以来,我们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保障就近入学,增加寄宿名额,完善公交资源,提供校车服务、严格校车管理”的校车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校车运营模式,XX县江声实验学校与湘运公司合作,在学生放月假时,租用客运车辆,开通了南岳、株洲、湘乡、韶山等多条线路接送学生上下学,XX市开通多条线路在学生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上下学乘车难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在省、市安排下拨专项经费的同时,大部分县市区均相应安排了校车专项经费,确保我市校车购置补贴、保险补贴、困难学生乘坐补贴、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经费等发放到位。
4、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一是注重加强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XX市印发了12万份《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给学生家长。二是注重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专兼职安全教育教师,配齐安全教育教材,每两周专门安排1个安全教育课时,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三是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以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为重点对象,采取宣传画、标语、专题讲座、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四是注重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市公安交警部门全年2次集中审查校车驾驶人员的驾驶资格,对驾驶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以及发生过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饮酒和醉酒后驾驶的,一律禁止驾驶学生接送车辆。交警部门还对全市校车驾驶员进行了4次专题教育培训,切实提高驾驶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
5、深挖细查,排除安全隐患。市公安交警、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联合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的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接送学生的车辆、驾驶人、行驶时间、行驶路线等做到见车见人,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安排专职车检民警对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进行检验,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先停运、再整改,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营运。严把了校车“准入关”,要求使用校车的单位必须通过报批、审查、检验后,车辆才可使用。市交通、公安部门深入开展了全市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去年以来共排查出严重路面损毁、危险桥梁等道路安全隐患35处,一一发送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各处隐患绝大多数得到了及时整改。
6、防治结合,确保了校车安全。一是大力加强校车监管。公安部门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重点查验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资质,依法从严查处校车超员、超速、饮酒和醉酒后驾驶、假牌假证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坚决取缔报废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二是全面优化执勤方式。县交警大队科学调整勤务,加强学生上下学路线的执勤监控,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各辖区中队设立特岗特勤,安排专门警力护送学生过马路,安排巡逻车进行机动巡查,加大管控力度,有效防止学生上下学时发生交通事故。三是切实完善特殊天气应急预案。我市专门制定了接送学生车辆低温冰冻和雾霾等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公安交警、教育、交通、气象等部门全力配合,实时掌握气象动态,及时调整勤务安排,确保对恶劣天气引发的突发事件能够快速救援、快速处置。
虽然我市中小学校车管理状况较以前有了明显好转。但校车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矛盾和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是有的主题责任不落实,主动作为不够,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校车安全工作的措施不得力。二是鼓励配置标准园车、督促改造非标准园车的奖励配套措施不到位,导致标准园车配置和非标准园车的改造的进度不一。三是目前全市辖区内多数校车未办理校车标志,还存在证驾不符、三险不全等问题。四是校车超员、超载现象屡禁不止,仍有一些非法营运车辆甚至有运载现象发生。五是完善公交资源、增点延线解决缓解学生用车工作任重道远。这些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下部工作中,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以确保安全。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和要求 下阶段,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上来,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和政策导向。把思想调整到“保证就近入学、增加寄宿比例、完善公交资源、提供校车服务、严格校车管理”的基本要求上来,准确把握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提供校车服务依次优先的原则来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首先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和幼儿就近入学,这不仅是化解校车安全风险的优先选择,也是《义务教育法》对各级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加快城乡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制订。对于无法保证学生、幼儿就近入学的,应该优先采取发展公共交通的办法解决学生和幼儿上下学问题。公共交通是公益性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运载功能强、点多面广、费用低等特点,具有专业的车辆检修和经验丰富的驾驶人员、成熟的管理制度等优点,是化解学生集中乘车交通风险的最佳选择。凡是城区和道路交通条件具备的县镇及农村地区要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根据学生乘车需求,增点延线,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增加班次等方式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对不能做到就近入学,特别是一些因中小学布局调整学生上下学路途变远、而公共交通又不具备条件的县、市,应按照《条例》的规定,采取措施,为学生上下学提供校车服务,目前已有有实力的单位来我市联系洽谈。各地要全力支持,提供便利努力促成校车公司与学校(幼儿园)的双赢合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各级交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要会同公安、教育等部门,做好学校门前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及维护工作;要按照方便学生的原则,确定校车行驶线路,设置并维护校车乘降站点,完善校车通行线路交通安全设施;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校车营运、校车非法从事班车营运等违法行为;制定雨、雪、雾天应急预案,保证校车准时、安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详细掌握辖区内中小学校位置、学生数量分布和校车需求等情况,配合交通部门做好校车行驶路线及乘降站点的确定和设置工作;将校车安全管理作为考核评价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之一,明确规定校长、班主任、跟车教师职责;建立健全乘车安全的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制度、教师包车制度、每日交接工作制度,组织运营驾驶人员、跟车教师填写行车日志;发动全社会捐赠校车运行经费。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认真剖析典型事故案例,总结校车安全运行经验,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人审验及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急救常识、车上学生管理、行驶线路的路况;依法严厉查处校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教育其他车辆驾驶人员对校车进行礼让;督促、检查校车按标准喷涂外观标识,发放校车标识标牌;组织民警到学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每学期不能少于2次。各级财政、工商、税务、物价、保监等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好校车相关税费减免补贴等扶持政策,要将校车补贴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降低校车运营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有条件的地区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车费补贴或者予以免收。在这里我特别强调,由于校车是目前教育发展中的新生事物,还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但决不能因此推卸政府及部门的责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以大局为重,积极主动、相互配合,不能推诿、扯皮,要通过共同努力,使校车管理工作边推进、边总结、边规范,逐步建立起校车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2、要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条例》明确提出了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做好的几项工作,概括的讲就是“一个机制,两个方案,四项制度。”这是各地必须抓紧做好的重点工作。
“一个机制”就是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当前,国家、省、市已经建立了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各地要按照省政府的《通知》要求,建立由政府有关领导同志牵头,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工信、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确定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校车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加强对本地接送学生或幼儿车辆的监管和排查,协调解决校车安全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推动本地校车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两个方案”是指校车服务方案和过渡期交通安全方案。关于校车服务方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省里的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级政府负责制定。凡是不能做到就近入学、公共交通又不具备条件或不能满足需要的县(市)区,都要制定校车服务方案。县级政府要根据学校分布、需要校车服务的学生人数和道路交通状况等,因地制宜制订校车服务方案,确定校车运营模式,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考虑到校车运行的成本和学校管理的困难,各地在制定校车服务方案、选择校车运营模式时要充分发挥大型公交、客运企业的优势,提倡通过成立专业运营单位或政府购买运营公司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校车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市要加强对县(市、区)校车服务方案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如果发现哪个县、市有校车需求又没有制定出校车服务方案,将进行通报批评;如果存在使用未取得校车标识的车辆接送学生或幼儿,造成校车事故的,将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过渡期交通安全方案,实际上是校车服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已经明确规定:我省用于接送小学生、幼儿的非专用校车使用过渡期为6至8年。从省政府《通知》印发之日起,新购的校车都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现有的非专用校车必须在过渡期内逐步更换为专用校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既保证安全、又不让学生无车可乘”的原则,制定过渡期交通安全方案,确保过渡期校车安全。“四项制度”是指校车使用许可制度、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批制度,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制度。关于校车使用许可制度和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批制度,《条例》已经规定的很明确,省政府文件也提出了细化的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这里我就校车使用许可问题再强调两点:一是把好校车入校关。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受理校车使用许可申请,要在材料齐全合格的基础上,注重审核校车开行的必要性、可行性,是否符合《条例》的相关要求,对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校车使用协议、安全责任书等进行审核,确保申请许可的校车安全有保障。二是对符合条件的校车要加快审批,最大限度的使需要乘车的学生有校车可乘。对于符合条件的校车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审批,不得出现校车上牌难、故意拖延等现象。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制定详尽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由校车服务提供者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行安全管理措施。以上四项制度是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保障校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制度落在实处,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确保每一辆校车是符合标准的校车,每一个驾驶员是依法取得驾驶资格、值得信赖的司机,每一个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幼儿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校车服务。
3、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民办学校接送学生和幼儿车辆的安全监管 农村地区是校车服务的重点,也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相对于城市市区来说,农村学校比较分散,上下学路途较远,加之农村道路相对较差,公共交通不发达,校车的需求也就比较多。当公共交通和校车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使用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甚至是农用车、三轮车以及拼装车、过期报废的车辆接送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接送学生和幼儿车辆的安全监管。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或提供校车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接送学生、幼儿车辆的排查和监管,严禁使用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接送学生,严禁超员超载。
民办学校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接送学生或幼儿的车辆是校车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省发生的几起校车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严格规范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凡达不到标准的民办学校或幼儿园,一律不得审批。二是督促和指导需要配备校车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用校车或过渡期内符合要求的车辆,并聘用具有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加大对非法办学、非法办园以及非法接送学生或幼儿的车辆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办园(校),坚决取缔非法接送学生车辆。
4、要合理设置校车通行线路
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学校分布、需要乘车的学生数量、住址、学生作息时间安排等因素,对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设置等进行审核,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责开展相应的审核工作,确保校车运行线路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校车的学校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了解辖区内每一辆校车的行驶线路并会同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对校车行驶线路进行实地勘察,确保行驶线路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对确实无法避开的危险路段,要提请当地政府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及时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并设置限速标志、警告标牌,为校车通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标准设置校车停靠站点预告标识和校车停靠站点标牌,施划校车停靠站点标线;校车在公共交通站点停靠的,也要设立相应的预告标识、停靠站点标牌。
5、要努力强化交通安全教育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做好校车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首先是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举办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特别是要通过一些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做到不乘坐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超载的车辆。其次,要加强对驾驶员和随车照管人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组织他们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切实做到:在出车前对车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上下车清点人数、相互监督提醒纠错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禁超员超载。要重视随车照管人员的重要作用,教育和督促随车照管人员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看护乘车学生。其三要加强对家长的安全教育。要通过《告家长书》或《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乘坐非法校车的危害和一些典型案例,告知和警示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不乘坐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超载车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主动加强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同志们,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丝毫的麻痹和懈怠,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齐心合力,齐抓共管,确保广大学生和在园幼儿的人身安全及校园和谐稳定。
第二篇:副市长在全市人事工作会上讲话
一、人事部门的同志要清醒认识过去一年我市人事编制工作取得的成绩。
2005年,是XX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人事编制部门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证。过去的一年,我感到人事编制部门的工作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指导思想非常明确,二是工作思路非常清晰,三是工作作风非常扎实,四是工作成效非常显著。过去的一年,人事局编办一班人团结带领人事机构编制部门的同志们,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持,务实地为各区县和部门排忧解难,认认真真履行职责,尽职尽责做好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在做好公务员法的实施准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清理财政供养(救助)人员,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以及军转干部安置等工作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各项工作既平稳推进,又有创新发展。人事机构编制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认可,在目标考核中,市人事局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希望你们今年再接再厉,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要发挥优势为“项目年”建设服好务。
市委、市政府把2006年确定为“项目年”,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刻认识开展“项目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抓项目、促发展上来,强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推动结构优化、总量扩张和效益提高。在“项目年”工作中,人事人才编制部门的工作要紧紧围绕“项目年”建设,主动融入“项目年”建设。从事人事机构编制工作的同志,如果没有对全市经济工作的全面、深入了解,思考问题也好、处理问题也好,都只是肤浅的,片面的,不会有厚实的背景作为支撑,也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全局。人事工作如何围绕“项目年”建设搞好服务?重点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所提高。要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要把人才资源变成人才资本,首先在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最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作为人事编制部门的同志,必须要有这个观念,而更重要的是领导要有这个观念,班子的每个同志要有这个观念,要深入宣传好这个观念,使之深入人心,改变人们的一些旧的观念、一些错误认识,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在“项目年”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在政策把握上要有所深究。政策是生命。人事人才工作更多的是制定和执行政策,政策的制定要有历史沿革,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把握过程。我们要认真研究人事人才、机构编制政策,如何为经济工作服好务,如何起好杠杆作用、服务作用,让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能量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充分调动人才参与经济工作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做人的工作,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结合实际灵活处理。
三是在服务意识上要有所增强。人事机构编制部门是“管人”的部门,“管人”的核心是服务。人事人才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项目年”建设服务,为工作在第一线、战斗在第一线的部门和同志们服务,为基层服务,这种服务意识一定要强化。招商引资靠的是环境,而人是创造环境最积极、最主动、最重要的因素。围绕“项目年”的工作,人事编制部门要切实提供好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要全面完成好今年的人事编制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实现开门红;如何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把我们的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做得更好?总的来讲,在指导思想上要做到“三个必须”,在工作目标上要把握好“三个抓手”,在具体工作上要落实好“七项任务”。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握“三个必须”。“三个必须”,就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把“三个必须”作为我们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三个必须”具体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在工作目标上要把握“三个抓手”。第一,要围绕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人才总量和人才素质。如何提高我市的党政人才、企业经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这五支队伍的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如何把市外的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如何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会处事、不出事的干部脱颖而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为建设活力XX、诚信XX、和谐XX做贡献?这些都需要在人事工作中认真思考,认真研究,认真把握。第二,要深入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如何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党委、政府用人的良好导向?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落实在具体工作之中,是要在人事编制部门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中得以体现。第三,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从宏观上来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人才资源的开发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人事部门要认真研究。我们说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如何培育发展人才市场,把人才推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人才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培养好,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在具体工作上要完成好“七项任务”。一是公务员法的实施。今年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关键一年,我们从事人事机构编制部门的同志要认真组织,认真落实。二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是乡镇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涉及基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要把握政策,平稳推进。三是稳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事业单位人事、职称、分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要积极稳妥推进。四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从总量和结构上都不太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要努力增加总量,不断提高质量。五是农村人才开发。今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村人才工作,大有可为,要花大力气研究。六是推动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要建立市、县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协调机制,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强化政府所属人事人才机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人才市场的诚信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七是认真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今年我市军转安置任务近300名。在安置工作中,要坚持原则,要在安置的过程中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同时,还要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维稳工作,确保一方稳定。
四、要切实加强人事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非常重要。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希望人事部门同志倡导“四风”。一是要兴学习之风。学习是一种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学习关键要靠自觉,要把学习变成自觉行动,作为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需要来学,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来学。我们的干部,无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永远都需要学习。二是要兴务实之风。人事编制部门的同志,工作作风是很扎实的,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务实。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务实之风外化为调查研究,外化为深入基层。今年,我们即将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我们对面上的情况是否清楚,我们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都需要大家发扬务实之风,深入基层去调查研究。三是要兴创新之风。创新是灵魂,不创新就不可能有发展,也不可能打开局面。创新就是突破,就是开拓,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创新去做。希望我们人事编制部门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工作,保证今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四是要兴廉洁之风。廉洁是一种形象,老百姓看我们党的形象,就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干部的言行来看。人事工作大家都很关注,要做到廉洁自律,根本上来讲要靠制度化管理,严格按照制度、纪律要求做好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三篇:副市长在全市农村敬老院项目推进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农村敬老院项目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报全市敬老院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分析研究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全市农村敬老院“全覆盖”目标。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调度会,也是一次项目督查会,更是一次提神鼓劲、升温加压的动员部署会。
今天上午,大家实地观摩了XX区高坪镇敬老院、XX区养老服务中心和XX县尚稽镇、三岔镇敬老院四个项目的推进情况,增强了现场感受,有了对比参照。刚才,市民政局程开志局长对各地的项目进度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下阶段项目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各县(市、区)和新蒲新区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对本地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作了表态性发言,都表达了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民生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实现全市农村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全覆盖”,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而紧迫的民生工程。近三年来,通过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农村敬老院改善了供养条件,提升了管理水平,建设和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有力促进了我市民生的改善和养老事业的发展。2011年,我市抢抓机遇,完成了65所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占全省175所的37%),基本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完工。2012年,争取到40所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占全省135所的30%)。2013年,在争取到43所(占全省150所的29%)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敬老院建设的步伐,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的目标,启动了105所农村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目前,所有项目推进有序。通过三年来实施210所农村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将全面实现225个乡镇农村敬老院的“全覆盖”目标,总床位数将达到24737张,可以满足全市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需求。当前,农村敬老院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明确要把农村敬老院作为社会养老的基地加以建设和管理,最大化地发挥养老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敬老院建设列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广了XX市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敬老院建设汇报并进行研究,廖少华书记指示要尽快实现“全覆盖”目标,还作为考察内容带部门和部分县(区)主要领导到毕节参观学习。市政府三年来都把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民生实事”工程进行安排调度。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并在项目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确。同时,市人大、市政协也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市人大正在组织人大代表在各地开展调研工作。四是在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的摸底调查统计中,各地吸取以往的教训,这次统计的质量较高,五保户一级危房数,基本能涵盖新建敬老院的床位数,这为整合资金建设敬老院创造了条件,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压力。但从刚才程开志局长通报的情况看,尽管大家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今年安排部署的105所敬老院“全覆盖”项目总体进展情况不理想,形势不容乐观,有的地方推进较快,有的地方推进缓慢,发展不平衡。目前,项目工期时间已经过半,仅有19所敬老院主体完工,项目完成量只达到18%;30所项目正在建设,占任务数的29%;情况较好的大部分是2012年提前安排的项目和今年省支持的43所项目。有56所敬老院项目还在办理或刚办完前期相关手续,未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比例占了项目总数的53%。综合分析,影响项目推进的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领导力度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项目压力过大,对民生项目,特别是象农村敬老院这一类的民生项目注意力不十分集中,研究、过问、调度较少,在工作安排上有边缘化现象,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只要领导经常过问的地方,工程进度就快些,资金到位就好些,项目推进力度就大些。领导抓项目工作的力度一旦较弱,部门就不能形成合力,督查也不力,导致项目落地难、资金到位难、工程进展慢。二是项目涉及环节多。前期审批程序多、手续办理费时长。敬老院建设项目属国家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必须按程序、按规范建设,环节较多、手续复杂,有立项、选址、环评、征地、平场、设计、投资预审、开工许可、招标投标、签约合同等等。在某一个环节卡一下壳,就会托延工期,有时不顺利,反复多次,花费时间
一、两个月,甚至更长。三是前期工作不扎实。前期规划方案不合理,后期又作重新调整,导致项目主体工程迟迟不能实质性开工。如红花岗、新蒲新区、遵义、凤冈、绥阳、余庆、务川等县(区)出现这种情况。四是兜底资金不落实。农村敬老院项目资金来源由省、市、县财政三级承担和整合一些其他资金解决,省、市资金只是补助资金,而县(市、区)作为项目主体,应承担兜底资金。但很多地方对省、市资金依赖性大,等待上级支持的资金到位,本级资金预算不够,匹配资金到位较差,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有的地方前期资金用于征地后,没有后续资金来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我市农村敬老院全覆盖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领导力度务必再加强、思想务必更重视、措施务必再强化、责任务必再明确、配套资金务必快到位、工程质量务必要确保,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
第一,抢抓进度。各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项目所在地的乡镇要明确相应职责,落实专人负责敬老院项目建设工作。特别是涉及7个县(区)有调整项目,更要抓紧调整推进方案,倒排工期,明确项目建设每一个阶段的时限,采取有力措施,整体推进。目前前期手续还没办完的红花岗、汇川、绥阳、XX县、桐梓、正安、湄潭、余庆、务川等11个县(市、区)项目所在地乡镇要建立专班,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实施,抓紧完善前期手续,千方百计确保所有项目要在12月15日前全部实质性动工。已经开工建设的,要加快施工进度。已经完工的,要抓紧完善内外装修,争取早日投入使用。进度较快的县(市、区)要尽快完成主体建设,已完成主体建设的项目要尽早完成内外装修投入使用。对于进度慢的项目,政府领导要及时调度和督查督办,认真分析原因,是那方面问题就解决那方面的问题,要有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第二,注重质量。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际出发,适度超前;建管结合,同步规划”的思路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各县地在加快敬老院建设进度的同时,一定要从每一个细微处着眼,加强工程的各环节质量监督,确保把每一所敬老院建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人民群众满意工程。要加大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施工,做到既快又好。
第三,强化督查。对进度缓慢的乡镇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既要在项目上进行帮助指导,也要实行倒逼机制。年初确定的50所“实事项目”和列为省示范小城镇的12所项目今年必须要完成,各地一定要把各自的任务、进度再清理一下,任务一定要到人,责任一定要到位,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要再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民政和建设部门要明确一位领导重点抓落实,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指导和调度,对基层工作遇到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做到“进度上不拖、工期上不延”。要建立定期通报建设进度制度,市、县两级督查、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督查力度,对项目逐个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同时,各地要严格按照进度、时限要求,及时上报敬老院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第四,加大投入。今年,省级已按每张床位6000元的标准拨付43所的前期启动资金1732万元;市级按每张床位4000元的标准先期下拨了107所应匹配资金市级补助资金3500万元,余下部分资金也将在年底前下拨。但目前各地应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很不好,除了部分县(市、区)到位一定配套资金外,其余大部分地方县级资金仍未匹配到位。这里再次明确,一个床位至少10000元的县级财政投入一定要如数配套拨付到位,真正起到兜底的作用。大家不要总想等着上级的资金,光靠上级资金是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的,特别是不要等上级资金到了才启动项目建设,要争取主动,只有扎扎实实的实现实质性动工了,上级的补助资金到位才会快,而且支持力度也会不断加大,在这个方面有的地方是有深刻体会的。农村危改资金问题,因今年才摸底统计上报,明年才能逐步下达资金计划,且要先考虑五保户的建设,整合危改资金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不要担心,只是要晚一点而已。还有就是可通过县级的国投、城投公司进行先融资部分资金,等上级资金到了进行偿还,也是一个办法。据程开志局长讲,最近,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先后主动上门提出融资,他们愿意以优惠的条件帮助全市的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具体各地可与他们联系,先从这两家银行进行融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
第五,加强配合。从今天各地汇报的情况看,项目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手续办理时间长的问题。为加快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进度,市、县两级发改、住建、国土、规划、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带着深厚感情实实在在为老年人、特殊人群做实事、做好事、解民忧。要把民生服务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以服务民生项目建设为己任,主动加强沟通协作,帮助协调各种手续的办理。凡是有利于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的,都应该主动靠前、全力支持。只要是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需要的,都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实行限时办理。费用方面能减的一定要减,能免的一定要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的进度,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第一,深刻理解《意见》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明确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将所有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适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功能,使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支持乡镇五保供养机构改善设施条件并向社会开放,提高运营效益,增强护理功能,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全市现有21580名五保对象,210所敬老院建成后总床位数将达到24737张,可以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完全的需要的同时为社会养老作出贡献。因此,农村敬老院必须要既重建又重用,既重用还要重管,以建促管,以管促养,边建边发挥作用,提升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切实把农村敬老院建成农村社会养老的示范。第二,完善机构服务功能。要通过敬老院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除为五保对象提供物质保障外,还要提供精神保障,要把农村敬老院打造成五保对象的幸福家园、农村的基本养老服务平台。制定服务规范,健全服务标准,推动敬老院在为供养对象提供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敬老院要积极组织五保老人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并积极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努力把敬老院打造成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奉献爱心的平台,充分发挥养老功能作用。
第三,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市政府已明确农村敬老院列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配备2名事业编制人员用于院长和财务管理。这样敬老院就有身份了有户口了,作用就能很好发挥出来。其他的服务人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备。各地要按市政府的要求,尽快按程序向市编办报批抓紧落实,选好配强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各地要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五险一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敬老院有人办事、有人服务。
第四,提高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率。要建立健全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所有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确保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逐步在现有集中供养每人每年2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基础上提高标准。各地要强化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加大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投入力度,真正做到按标施保。新改扩建敬老院的目的就是要提高集中供养率,让更多五保对象享受最好的服务,过好晚年生活。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已入住4455名老人,集中供养率达21%。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2013年底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力争实现“十二五”期未50%的目标。第五,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近期,市政府将出台《XX市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办法》、《XX市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规范》两个文件,对我市农村敬老院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敬老院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敬老院内部管理,积极开展“星级敬老院”建设活动,按有文化有品位的标准着力建设和管理,使我市农村敬老院达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要求。
同志们,农村敬老院全覆盖目标任务的完成,关乎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的提高,关乎党委、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集聚多方资源,发挥自身职能,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全力以赴,立非常之志,谋非常之策,用非常之举,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为我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新贡献。
第四篇:副市长在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局长通报了我市当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主体企业递交了承诺书,建设、施工、监理三个行业代表也发了言、表了决心,希望各部门、各主体企业言出必行、立践立行,真正把扬尘治理这项工作抓牢抓细抓实,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兑现承诺。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扬尘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和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是顺应群众期盼、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扬尘污染防治事关大气污染污染防治攻坚成效,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能不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既是重大的环境问题、民生问题,更是一项重大政治问题。
从我市情况来看,我们在扬尘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拆迁、道路、市政等工地数量越来越多,建设领域施工扬尘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建设领域扬尘已成为全市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群众呼声越来越高,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前段时间,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有些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还有部分工地土方裸露,洒水降尘工作不到位、“八个百分百”未完全落实、夜间扬尘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还是我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的重视这项工作。希望大家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站在改善民生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守住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不断提升扬尘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遏制扬尘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全力推进我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二、明确重点、精准施测,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针对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式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整改,确保扬尘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严格落实“三员”制度。
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工地要严格落实“三员”制度,网格员要做好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开展现场巡查,发现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问题,及时报告扬尘污染防治监督员。监督员要组织制定和实施好建设工程项目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组织检查建设工程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现场管理员组织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纠正或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责令停工整治,并第一时间报请所在行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管理员要做好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日常巡视,建立建设工程项目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台账。各“三员”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职责,做好建设工地扬尘治理标准执行落实情况,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要现场取证、现场制止、及时上报。(二)严格落实“八个百分百”制度。
工地开工前,必须按要求设置封闭围挡;非作业面的黄土裸露区域要及时用土工布进行覆盖,施工工地进行易起尘作业时,必须开启雾炮机、洒水车、围挡喷淋及冰雾盘等降尘设施设备;所有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反复过水,确保冲洗干净,车厢必须采取密闭措施,严禁带泥上路;场区门口及主要道路、加工区必须采取硬化措施,并满足车辆行驶要求;工地现场必须安装远程视频监控、PM10监测设备和X市施工工地信息公示牌,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及使用油品必须达标。(三)严格实行源头管控。
市住建局、城管局要组织力量对施工工地进行督导检查、执法检查、明察暗访,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工地扬尘治理管控。要求各类施工工地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落实“八个百分百”扬尘污染防治标准,抓好施工项目“三员”派驻、开复工验收管理制度执行、扬尘防治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等长效机制。施工工地进行土石方作业时必须加大湿法力度,做好坑基外、坑基边缘、坑基底部的裸露黄土覆盖,做好土方开挖、运输、装卸等过程中的扬尘管控,雾炮喷淋、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同时,要突出夜间扬尘管控,加大夜查力度,以查处夜间违规施工、擅自处置渣土、运输车辆乱倒及车辆不密闭、运输中洒落等违规行为为重点,做好夜间的跟踪巡查、监管,对易发路段实施设卡检查,对施工工地加强巡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三、明确责任、强化督导,建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长效机制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工作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
一要明确职责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全市建设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由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具体负责,领导干部分包到片、分包到工程和包督查、包整改。对于已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工程扬尘治理工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政府投资工程扬尘治理工作由业主单位负责;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社会投资工程扬尘治理工作由所在乡镇、街道、管委会负责;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园区内产业项目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由所在园区管委会负责;已在X市相关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未在我市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工程,由该项目协调单位负责;自建房、拆迁、待建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由所在乡镇、街道、园区管委会负责。由市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统一负责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和有关单位的协调和督导工作,并负责全市建设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以及工地“三员”的督查考评工作。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职责分工细化举措,确保治理工作不留死角,不留边线。
二要强化督察机制。建局要对各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工作进行不间断明察暗访,对管理不力的将进行全市曝光。建设、环保、城管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深入各施工现场监督指导各工地开展扬尘治理情况,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改到位。
三要严格奖惩机制。要进一步开展好“五星级建筑工地”创建活动,切实把建筑扬尘治理工作纳入企业市场行为评价标准,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建设、施工、监理企业进行扣分,列入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不诚信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对在扬尘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予以全市表扬,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管理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该停工的停工、该处罚的严厉处罚,造成严重影响的停止招投标直至清除出X市建筑市场。
同志们,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相关部门、主体企业一定要提高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提高工作标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推动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巩固提高、持续向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宜居和美XX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副市长在银行总结会上讲话
副市长在银行总结会上讲话
副市长在银行总结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专门召开银行业工作座谈会,目的是认真总结前三季度我市银行业的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金融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银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信息更为畅通。会上,专门印发了明年及今后全市的重大项目计划,便于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对接。刚才,人行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分局、市级相关部门及各金融机构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再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今年1-9月的经济金融情况
充分肯定成绩和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工作成效明
显,贡献很大。一是成效明显。各金融机构切实贯彻中央、省、市的政策要求,紧紧围绕保增长做了大量工作。金融工作者的工作面貌、状态和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地方联系更加密切,金融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即:存款增加,贷款增加,不良贷款下降。1—9月,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亿元,增长%;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全市信贷增速创历史新高,在全省排第11位,比年初上升了6位。截止9月末,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减少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实现“双降”。二是贡献很大。新增加亿元的信贷投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9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加快个百分点;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经济增长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
委、市政府,向银行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客观审视差距
今年前9个月,我市银行业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信贷增速创历史新高,但放到我们的发展需求中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信贷投放规模仍然偏小,横比差距大。尽管我市前三季度信贷比去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但与全国、全省比较,还有差距。今年1—9月,全国新增贷款万亿元,同比增长%,全省新增贷款亿元,同比增长。从信贷增幅上看,我市信贷增速比全国和全省要低1-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1位,在川南五地市中排第3位,仅比资阳和内江排名靠前。从信贷新增规模看,在全省新增贷款中,我市仅占全省的%。这个数据,从地方政府方面讲具有压力,没有更多的新增贷款,说明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从金融机构方面讲也有压力,新增贷款较低,说明和其他地市的金融
机构相比进度落后了。
二是信贷投放结构不够合理。从全市信贷流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优势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信贷集中现象较为突出,而广大中小企业、三农、就业、助学等民生弱势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偏弱。9月末,全市贷款余额最大的10户企业的贷款达亿元,新增贷款占全市新增额的%,比去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亿元,前9个月新增亿元,分别占全市贷款余额和新增额的%和%,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和个百分点。
以上存在的问题,既是目前工作的差距,也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怎样用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手段做好金融工作,希望大家认真关注和研究。
二、下一步工作的几点要求
全力做好今年后两个月的信贷工作
今年只剩两个月,时间紧迫。要按“投放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
则,抓住宏观货币政策目前还较为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信贷投放进度,做好今年最后两个月的信贷工作。一是对已经获得银行授信但信贷投放进度不理想的项目,各家银行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项目跟踪和分析,支持和引导项目业主尽快满足投放条件,尽量争取在年底前把资金投放出去,既保证项目和企业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又能使金融机构做大今年的信贷规模,为明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对已受理申请但还未获批准的贷款需求,要根据审批权限,加快审批进度。全国性银行机构要特别注意加大与上级行的沟通联系,争取对我市更多的信贷倾斜和支持。三是积极培育和挖掘有效信贷需求,不断改进对成长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为企业设计和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我市产业升级换代。
提前谋划,为明年和今后的信贷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形势仍然很严
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面临许多困难,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同时,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川南经济次高地的要求,提出了“双百”城市、“千亿产业”和“1基地、1枢纽、1中心、1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这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坚持以项目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和科教兴市战略,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攻坚破难,努力推动我市经济加快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目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目标面前,全市银行业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性,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和政策的把握,沉着应对、积极准备,牢牢把握金融工作主动权,为未来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
一是加强竞争意识,挖掘优质信贷
资源。今年1-9月,异地股份制银行对我市重点优势企业的新增贷款达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新增贷款的两成,这些应该都是我市的优质信贷资源。各家银行要充分认识到竞争的严峻性,在挖掘资源上多下功夫,多发现、多关注好企业和好项目,积极授信,大胆投放。
二是建立和完善项目融资提前介入机制,掌握信贷投放主动权。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里加快了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工作,全市重大项目规划也已完成,今天会上也做了一次发布,可供银行在信贷营销时有更多的选择。希望各家银行在超前谋划明年信贷工作时,要密切关注我市确定的重大项目,把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作为扩大信贷投放的重点,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对接、提前介入项目的论证、申报、审批环节,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规范、系统的融资规划,做好信贷投放的项目储备、申报等工作。同时与市发改
委、市经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为全市信贷投放的可持续增长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大力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满足多层次融资需求。全市银行业要根据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研究更加灵活的措施和办法,积极开发适合各类经济主体的服务项目和贷款方式,大力推广新型信贷品种,推进票据融资和租赁融资,发展国内保理业务,积极支持我市中小企业、三农、就业、助学等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
四是加大银担合作力度,推进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最近请市政府金融办做了一次我市担保机构情况的调查,结果不太理想。我市银担合作还不够紧密和充分,缺乏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机制支持,还存在抽逃注册资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政府补偿因素不尽合理、金融机构积极性发挥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担保作为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
环节,是帮助我市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也是银行机构拓展信贷市场的有效手段之一。希望各家银行积极参与到我市担保体系建设工作中来,围绕担保公司信贷市场准入条件、银担合作可行性等问题开展研究,实实在在支持担保行业发展,努力做大我市担保规模,提高担保能力。
五是加大“三个力度”,提升信贷投放空间。一是要加大和上级行联系的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的信贷权限;二是要加大深入挖掘信贷资源的力度,解决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三是要加大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力度,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合力规避贷款集中度风险。
密切关注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掌握金融工作主动权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情况,国家将会继续坚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基调,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台紧缩性政策的可能性仍然不大,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的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调整工作策略,掌握金融工作的主动权。
打造优良环境,提高融资效率
融资不仅仅是银企双方的事情,更有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影响,政府及政府部门要加强机制建设,打造优良环境来提高融资效率。
一是构建制度性的银政企对接机制。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认真开展融资政策研究,做好融资对接的牵线搭桥工作,充分利用专题洽谈会、银企座谈会、推介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实现融资有效对接,实现银政企深度合作;要认真研究促进银政企相互融合的制度性办法,使银政企之间、金融与项目、与企业、与园区之间合作互动,加强银政企政策、信息交流和传递,使银政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银政企
共同发展。http://
二是加强企业信用培植。市级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满足融资条件。一是引导企业坚持合法经营,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银行借款,自觉接受银行监督,按时还本付息,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建立和完善内部融资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二是指导企业加强项目策划和推介。引导企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精心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为争取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三是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做好《市今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督查督办工作,建立并落实奖惩机制。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区县和部门要在目标考核中予以体现。要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好具有我市特色的宣传、建设工作,针对不同经济主体开展信用引导,推动信用建设氛围的形成。要认真做好金融生态示范区的测评命名相关工作,发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效应。
四是优化融资政务环境。当前,优化融资政务服务,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首先是效率问题。要继续深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改进审批服务,落实并联审批机制,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其次是收费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