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8:3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吴俊 王达 来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长期以来,不和谐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导致城市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城市的快速段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现代化要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和谐的表现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所述的城市建设是指与建设行业相关的建造活动,包括旧城更新、新城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本文所述的城市管理仅涉及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管理内容,包括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进程等。总的来说,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直观表现,承载着城市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随着大规模旧城更新和新城开发的进行,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

——城市建设趋同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例如,许多城市都提出建立“国际大都市”,城市形象都模仿欧美发达国家-,开发区和大学城现象泛滥等。

——在旧城更新中未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地段和街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市民特有的生活文化也随之消失。

2.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

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许多城市为片面追求“绿化率”,盲目种植大量草皮和移植大树,破坏了原有自然生态的和谐。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越来越大,“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同时也产生了数量惊人的建筑垃圾。

——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城市垃圾无害化率不到20%,污水处理率不足40%。

3.城市建设与快速城市化的冲突

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另一方面,快速城市化又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二者的背离主要表现为:

——过快的城市化导致许多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城中村”等问题的形成,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大量违规、违法土地批租,城市建设呈粗放式发展。

——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造成了城市高强度开发,超过了城市资源的承载力,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冲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是一对矛盾,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分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秩序,以及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段。其矛盾主要表现为:

——重建设轻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资金投入短缺、移交过程中信息缺失严重等现象团。

——管理的落后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低,出现交通拥堵、垃圾无害化率低、水资源再生利用率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二、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和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和政治的因素,又有经济和文化的因素,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

1.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机制不完善

分析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发现,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失误是主要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是集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于一身的主体,但它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政府领导是真正的规划决策者,这样的决策机制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错误凹。而在规划实施中,当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发生冲突的时候,规划往往成为“牺牲品”。

2.城市生态管理手段不健全

在现行体制下,与城市生态有关的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决策中处于劣势地位,例如环境保护部门大多不能参加政府的决策会议。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用行政干预手段代替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导致许多环境保护法规未能得到贯彻实施。

3.缺乏有效的土地调控体制与机制

土地批租监管不严、调控失灵是造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城市土地管理部门拥有城市土地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而真正的土地经营权和管理权往往集中在政府领导手里,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于是出现了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大量违规、违法供应土地的现象。另外,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政府进行土地经营的一个主体,由于自身体制和资金的制约往往出现短期行为,难以起到“蓄水库”的调节作用。

4.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落后。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未能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运营还处在高投入、低产出、服务差的模式之下。通过分析来看,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是其根本原因。

5.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

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导致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相关主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无章可循,难免出现利益驱动下的破坏现象。

三、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对策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二者的和谐发展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二者发展的不平衡是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在对上述现象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城市政府采取如下对策。

1.健全城市规划决策的体制和机制

城市规划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能保证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协调。其总体思路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权、实施决策权和监督决策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避免决策权的集中化,为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证。因此,建议保留现有的规划局,但只负责规划的实施,增设城市规划决策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群体,包括市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代表,实行集体决策。另外,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完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乡融合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完整的、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

2.完善土地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在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到土地出让这一过程中,既要有政府职能又要有市场职能,科学的土地调控机制能控制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把土地储备中的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分开,市场职能由市场主体去完成,政府用土地供给计划等手段来调控土地市场,同时把过于集中的决策权转变为集体决策。因此,建议保留国土资源局,由其代表政府对土地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增设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使其作为土地资产管理的决策主体,对土地资产的经营规模、范围等进行宏观决策;改革土地储备机构,使其作为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派出单位,保持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职能上只负责编制土地储备年度计划和出让年度计划,履行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宏观指导和控制的职能。

3.稳定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资金来源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其本身能产生收益,可以利用市场筹集建设和运营资金,而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需要政府给予支持rq。其总体思路是,建立城市建设专项基金,实现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建议将城市土地的政府纯收益、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费附加和市政设施配套费组成城市建设专项基金,并建立相应的使用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保证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4.建立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而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则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其总体思路是,通过改革,把国有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只负责制定运营所要达到的标准,估算运营费用,通过市场化手段选择运营单位。因此,建议政府把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任务通过招、投标发包给市场主体,政府只负责对其进行监管,以摆脱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高成本、低效率现象。

5.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缺失是造成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落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为使项目决策者、建设者和运营者拥有特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信息,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储存、分析、传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为城市基础设施建成后的运营提供充足的数据。

四、结论

综合以上对策,构建科学的体制与机制是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关键。完善城市规划决策制度是构建整个体制与机制的龙头,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监督机制是关键,完善土地经营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基础。

来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8年第2期

录入:胡雁霞 责编:钟欣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城市发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第二篇:强化城市管理 服务城市建设 助推城市发展

强化城市管理 服务城市建设 助推城市发展

——在全县城镇建设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材料

瓮安县城市管理局(2012年2月2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我局工作开展实际作个发言,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批评指正。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管理工程,他直接体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局的城市管理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突出以“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主题为工作出发点,以“四开四干”“五公五安”为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城市建设,助推城市发展来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城市“脏、乱”治理。任何工作安排部署不落实等于零,工作抓而不实等于不抓。这些年来,我局始终把干部工作执行力摆在重要位置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切实营造干事氛围。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狠抓整治城区影响“脏、乱”的不良行为,确保城区大环境卫生时常干净整洁,市容秩序时常规范有序,积极为我县招商引资、人民安居乐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情系民生的服务管理理念

管理不等于控制。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们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做到阳光执法,柔性执法,文明管理。牢固树立“人民城管爱人民、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服务意识,坚持管理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并采取疏堵结合的管理办法,加强县城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在“整脏治乱”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处罚在后,切实做到有法可依,程序合法。着力整治好群众反应的脏乱突出问题,切实处理好城市“面子”和商贩“肚子”问题,更多的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近三年来,没有出现因粗暴执法或在执法过程中程序不合法而导致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建章立制,责任承包,切实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定员定岗定责的工作责任承包管理制度。根据地理位置和区域面积,分片区、划区域,实行管理定员定岗定责的责任承包管理制;二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坚持工作开展做到日督查、周总结、旬通报、月考核;三是建立日常卫生保洁制度。采取凌晨清扫、白天保洁、夜间冲洗的运行方式,加大城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四是建立举报投诉整改制度。设置举报电话,方便市民的联系和监督。以人民利益为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脏、乱”问题。

四、更新观念,注重细节,逐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理”,而不是“管”。城市管理工作需从细节入手,城区的每一个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细微部分都不容忽视。我们坚持“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的团队管理精神,并

切实做到管理工作走过路过,千万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出现的“脏、乱”问题,以此减少“脏、乱”现象的发生,逐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五、疏堵结合,专项治理,认真安置好拆迁经营户的管理 这些年来,面对瓮安县城改造的大拆迁和大建设,我们讲大局、识大体,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管理服务建设、以建设助推发展来实行建管并举,同步发展,力争做到我局工作不拖全县建设工作后腿。为解决许多原来门面拆迁户店内经营的变为露天经营,建筑施工车辆带泥上路等方面问题,我局在保证城区秩序有序的经营活动前提下,设置临时专门供拆迁经营户进行经营的马路市场,实行白天经营的夜间不经营,夜间经营的白天不经营的管理方式,切实做好门面拆迁户的后续经营管理工作;对建筑施工车辆污染路面的现象及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到建管结合。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参与住建、雍阳镇等部门加大拆违和旧城拆迁工作,切实做到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工作不推诿,落实任务不推责。竭尽全力,多措并举,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城市建设,助推城市发展。

六、加强队伍建设,塑造城管形象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和发动群众参与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努力打造一支相互包容,团结协作的城管队伍:一是抓好班子建设。采取包片分管,各负其责,促使责任压力层层传递,动力层层提升。从而增强局班子与全局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精气神;二是加

强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大力倡导管理就是对人的服务工作理念;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做到以工作实绩为考核标准,树立一种当我们的工作失误时,要学会道歉认错,当我们的工作决策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敢于让步妥协的服务理念,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全局干部职工要提高干事能力、多谋干事之策,多立创先争优、增比进位赶超之志,真正让城市管理这支队伍不断从原来的城管执法型向现在的城管服务型转变,着力解决“重管理、轻服务”“重管制、轻协商”的不和谐现象,重塑城管执法良好形象。

总之,各位领导、同志们:城市管理是一项永无止境,不断提高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增强管理不等于控制的意识,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在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多思会干、真抓实干。力争工作做到差错不在我们这里发生、形象不在我们这里受损、发展不在我们这里受阻碍。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强化管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积极为全县 “城乡统筹、三化同步、科学发展、强县升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与研究

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与研究

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按照县委工作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近年来我县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通过机构改革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为加大我县城市管理力度,解决城管“老大难”问题,2003年8月,我县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原城建监察大队建制并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机构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组建时,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单位如工商、公安交警等均派人员进驻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环保、卫生部门建立相应联络员制度,协助大队行使相关职责。2004年9月,按照县机构改革要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升格为正科级单位,由县规划建设局代管调整为县政府直属单位,“大城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县城管大队通过抓整治、抓监管、抓规范、抓保障,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如实行市场化运作治理城市牛皮癣,通过招投标,实现城区牛皮癣清洗由专业人员、专业设备清洗,有效解决了牛皮癣泛滥这一难题。

2、通过市场化改革加强养护管理。紧紧围绕“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的原则,以全面提高园林公用设施管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完善城市公共绿地养护市场化运作,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理顺公用设施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革行业管理,2003年完成了市政管理处、市政工程处和园林管理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清产合资和机构分设,为进一步加强公用设施管理夯实了基础。二是积极探索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设施的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全面实行公用绿化养护的招投标制度,在明确养护内容的基础上,对白马广场、内河绿化带、溪滨路绿化带以及文峰广场等城市园林绿地实施养护权招投标。同时,完善管理单位内部运作机制,对市政园林养护实行合同管理模式,根据合同的内容和养护标准,对养护责任人进行逐月考核,有效解决了以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提高了城建资金的使用效率。

3、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管理。据统计,近5年来我县先后投入城市工程建设资金10多亿元,改造和建设完成了文峰路、人民路、定阳路、天马路及滨江大道、滨江南路等城市主干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相继完成了城东片、天马路、文峰路、定阳北路等道路的雨污管道改造。2008年,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运行负荷率75%。完成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并于2010年11月正式启用。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并2011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日供水能力达5万吨。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16幢,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关系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效夯实了城市管理的硬件基础。

二、当前我县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

1、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难。我县城区的15个老住宅小区基本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其功能仅局限于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问题,配套设施(小区道路、园

林绿化、健身设施等)投入很少,甚至连基本的物业管理用房都没有落实,且物业设施老化严重,公共设施维修难度大。在当前的物业管理形势下,老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收入来源十分有限,主要是依靠收取物业费(收费率仅60%左右)来维持物业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转。物业营业用房租金收益、公共设施的经营收益基本没有,物业管理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机制尚未形成,在客观上无力承担高额的配套设施维修费用,无法提高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因此,群众对旧小区实行改造的呼声很高。

2、城乡结合部卫生条件差。我县城乡结合部包括天马镇的蒲塘村、富足山村、西峰村、南前访村、后方村,以及外港和山背岭凤栖新村等。在这些区域乱扔、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店铺没有定点收集垃圾,随处乱抛乱倒。此外,城乡结合部存在不少卫生死角,有的清了又倒,有的长期无人清理,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暴露堆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行政管理范围交叉、经费渠道不同、管理标准不一,群众自觉进行环卫管理的意识淡薄,因而容易产生管理真空、互相推诿、责任不落实的现象。

3、城区违章建设治理难。自2003年来,天马镇总共发生违法建设500多起,但作拆除处理的不多,真正执行拆除的很少,有的甚至还出现拆除后户主重新搭建并用于汽车修理等经营活动的现象,对违章整治行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尽管每次集中整治的政策文件中都明确规定“集中整治期间及以后仍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继续违法建设的一律拆除”,但是违法建设至今仍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①城郊村庄规划建设滞后,一些急于建房的农户明知违法仍强行开工建设。②有些村干部只考虑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由于进行村庄规划设计,需要测量、设计等费用,少数村干部不愿做工作,有的甚至还纵容村民未批先建以罚款了事,并集体向执法单位说情要求减少罚款。③城郊村存在借名建房现象,城市居民假借村民名义在村庄规划区建房,一些村干部甚至为了多收土地使用费而帮助其提供方便,欺骗业务主管部门。这种非法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现象抬高了村庄规划区土地使用价格,使真正无房的村民无法承受规划区建房的价格门槛,引发了在规划区外违法建房现象。

4、旧城改造和城市房屋征收难。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手段乏力。旧城改造拆迁涉及的产权往往很复杂,那些因历史原因或城市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既无合法产权和土地使用证明,也无其他合法建房手续的房屋,有房屋土地使用权证但建筑不全,有争议或纠纷的土地和房屋,批准面积大实际面积小的房屋,违反规划用地、用地手续不全、施工资料不全、无法竣工验收的房屋,为防漏或解决居住困难搭建的顶部建筑,还有已被有关部门罚款认定的违章建筑等等,在拆迁中其合法性极难确定。二是房屋拆迁强制措施没有跟进。迫于信访压力大等原因,近几年我县房屋拆迁强制措施始终没有跟进,一直采取多种途径协商解决的办法,往往工作做到最后会从政策上作出让步,突破政策底线,无形中使主动配合拆迁的老实人吃了亏,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也是导致拆迁难的重要原因。三是特殊困难群体多安置难度大。按照目前的拆迁政策,只有被拆迁房屋面积少于36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方可调换40平方米的安置房互不结算差价,超出40平方米以上部分面积按市场评估价结算。对经济条件差确实支付不起超出面积部分房价款的还是没办法进行安置;即使有40平方米的安置房,设计只能是一室一厅,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3口以上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另外,中低价位住房供应不足,少数收入较低的被拆迁人由于被拆房屋面积小,拆迁补偿金难以选择到相应的房源,调换产权也无力结算差价。四是拆迁工作职责混淆,合力不强。

5、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激增,机动车由2007年的3.6万余辆发展到现在的4.4万余辆,非机动车由2007年的1.5万辆发展到现在的2.5万辆,机动车驾驶人由2007年的2.5万人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人,外地常驻机动车约5000辆,人力三轮车750辆,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等现象也随之而来,城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有:一是城区路网结构不合理;二是公共资源配置特别是各大银行过于集中;三是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县对停车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城区许多公共建筑没有配建停车场或停车泊位低于配置标准,有的甚至将停车场改为市场。据统计,我县城区现仅有停车泊位400余个,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三、提升我县城市化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按照县委提出的建设“和谐常山”工作目标,城市管理要更加注重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工作侧重点要从过去的管理市容市貌、维护城市的“面子”,向以人为本、体现市民意志、维护市民利益转变,要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文明程度高、生活环境好的家园。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规划工作,强化规划引导

城市规划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城市规划工作,是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

1、要完善规划编制。突出规划编制这个重点,夯实城乡规划编制基础。要尽快完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绿线专项规划、城市给水专项规划、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县城市整体设计等一批规划编制。从规划阶段就要开始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影响,有效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在完善规划编制的同时,要不断完善“阳光规划”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阳光规划”社会影响,大力开展好“规划进社区”和“规划下乡”活动;注重让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

2、要加强城郊农民新村建设规划。要增加对村庄规划实施的投入。现在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进入正常化轨道,大多村都已编制了村庄规划,但是真正启动实施的很少,主要问题是每年安排给农民建房的土地指标很少,农村宅基地的调剂和置换难,村干部工作力不从心,土地调剂不成无法实施,规划设计得再好都是一纸空文。相关部门特别是乡镇(办事处)一级要重视村庄安置区的征迁工作,制定合理的、操作性强的土地调剂办法,协助村集体启动安置区规划,以疏为主控制违章建设。在当前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的情况下,建议改变目前城郊村庄农民建房安置“一村一点”的做法,对农民拆迁安置、建房实行分片规划建设,按东南西北分片设置农民安置区,由政府统一进行征地和配套,以便统一管理。

3、要强化项目支撑。良好的城市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市政和社会基础设施。结合常山城市管理实际,要通过实施“五城联创”,谋划和实施一批能够快速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社会民生项目,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保障性住房工程等,为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提供物质基础。

(二)立足常山实际,破解旧城改造难问题

1、完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政策。针对目前我国、我省还没有一部专门的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际,为顺利推进旧城改造工作,必须要立足现实,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新的房屋征收管理条例,修改完善符合我县实际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政策。我县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规定是2003年公布施行的,许多规定已不适应旧城改造拆迁形势的发展需要,亟待修改完善。一是要明确规定征用(征收)拆迁管理部门、拆迁人,便于明确责任和实际操作;二是要明确规定征用(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拆迁房屋的程序,以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为强化拆迁管理提供依据;三是要明确规定房屋用途及改变用途的认定办法、建筑面积认定依据及认定办法、评估办法、安置方式与安置办法、迁建安置计户计人口依据及认定办法、土地价格的确定与补偿办法等,以利于规范操作,防止师出无名而造成工作被动;四是要明确规定调整迁建安置用地标准、限制迁建安置用房私自转让,主要是从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出发,遏制钻迁建安置政策空子而谋取私利的行为;五是要明确规定增设安置渠道和相应奖励办法,以满足各利益主体具体情况多样性的需求,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另外,在制定出台新的城市房屋征收办法前,建议停止在老城区范围内搞拆迁。

2、想方设法拓宽拆迁安置渠道。现行的拆迁政策虽然已经考虑了“居者有其屋”的最基本层面,但这个层面由于法律的笼统抽象、现实情况的千差万别,致使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完全保障到位。面对旧城改造拆迁范围内大量的低收入、孤老、残疾、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体或弱势群体,单靠一部拆迁法规来进行调整困难重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切实善待、关爱被拆迁的困难弱势群体。在拆迁政策制定、补偿安置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特殊困难被拆迁人的利益,扩大对其有情操作的范围,保障其“居者有其屋”。目前我县的安置方式比较单一,除了货币补偿安置和集中新建安置房安置外,还没有其他的安置途径。因此,要勇于开拓创新,建议出台二手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安置拆迁户政策,积极想方设法拓宽拆迁安置渠道,以满足特殊困难被拆迁人的安置需求。一是新建部分小户型的拆迁安置房,直接用于安置低收入拆迁户;二是由拆迁人收购部分二手房作为安置房源,供生活困难被拆迁人自愿选择,同时也可以作为租赁房租给孤寡老人、单身群体等被拆迁人使用;三是对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只要其提出申请,经过审核公示确认后,应优先提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四是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对符合廉租房供应条件的被拆迁人,特别是对于孤寡、残疾、单身群体,应优先提供廉租房保障;五是在制定政策时,要设定严密的程序和严格的条件,防止出现政策空子。

3、严格依法拆迁推进旧城改造。由于房屋拆迁事关拆迁户自身重大利益,拆迁中出现一些“胃口”过大的拆迁户甚至是“钉子户”也在所难免,对此应该依法合理地加以解决,不能因为少数拆迁户一而再、再而三地协商不成就搁浅项目。必须坚持依法办事,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好久拖不决的问题。一是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协商解决。要深入被拆迁人家中,展开调查,了解其真实意图和想法,对属于拆迁政策方面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说服解释;对属于补偿标准不到位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对属于拆迁实施人员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要及时查明情况消除误解;对属于被拆迁人自身责任、想趁机“捞一把”的,要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耐心讲清利害关系,逐步化解矛盾纠纷;对确实生活困难,被拆迁房屋很小且别无他处,拆迁后确实又调换不起住房,即使给足优惠政策仍无济于事的拆迁户,要千方百计畅通渠道妥善解决其最基本的生

活居住问题,使拆迁工程真正体现其应有的为民谋利、保护群众利益的初衷。二是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各种关系和各个层面做好工作。充分利用被拆迁人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或者是通过各级组织共同做好被拆迁人的思想工作,使之放弃无理要求。三是严格依法拆迁,果断运用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对拒不履行裁决的拆迁户,要坚决依法实行强制拆迁,以保障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健康顺利地开展,决不能让这些人钻政策的空子,占法律的便宜。

(三)深化探索与实践,切实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1、创新物业管理体制,确保市场规范有序。坚持新建住宅区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老住宅区抓紧整治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物业管理市场化、专业化管理模式,扩大专业物业管理覆盖面。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按照《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要求,明确业主委员的法律地位和权限范围,落实业主委员会成员工作报酬和工作经费制度,推进小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运作。

2、扩大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规模,走规模效益之路。鉴于我县住宅小区普遍偏小、物业服务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的实际,可以探索建立以七个社区作为发起人(董事会成员),组建一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总公司。每个社区成立分公司,各分公司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共享总公司资质。总公司经理及工作人员(共2-3名)由总公司董事会聘请。建议天马镇分管领导和物业管理机构负责人作为总公司监事会成员,监督指导公司的物业管理活动,实现“政府指导、企业主导、业主自治、社区配合、部门参与”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推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3、破解收费难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收费工作机制。一是要调整收费标准,健全完善收费管理办法。尽快制定完善区分档次、质价相符、合理盈利、居民认同的物业收费管理办法,收费标准要包括各类住宅、非住宅,同时收费标准中要考虑业主委员会成员的报酬和工作经费,以增强业主委员会的积极性。二是建立简便易行、节约成本的收费方式。建议实行物业费与电费同收或采取“一卡制交费”,通过银行托收物业费的方式,或采取委托楼长、居民小组长以及业主单位代收等多种形式的收费办法。三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收费制约机制,着力破解物业收费难题。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行业发展。一要结合我县物业管理实践,在物业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物业管理企业税收方面制定适当优惠的政策,以扶持其发展。如对老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实行政策优惠,给予税收(营业税)减免;设立一定数额的物业管理备用基金(主要来源:物业管理用房的经营收入及物业共用部位、公共设施的经营收入;相关单位的资助;政府补贴等),以满足小区内卫生、绿化、公共设施等日常维护需求。二要认真落实《物业管理用房配置若干规定》,新建住宅小区要按规定比例配置物业管理用房,老住宅区要通过改造、调剂、异地建设等各种途径将物业管理用房逐步配置到位,以满足物业管理需求。三要加强协调物业管理机构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部门、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共同参与,落实定期交流通报制度和及时协商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城区交通管理,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1、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交通有序、畅通的硬件保证。针对我县城市多山、多河道环绕的特点,应以主城区为中心,通过城市主干道向各个可能的方向延伸,各主干道相联,主干道分叉出的次干道串

联数个不同的区域交通网,区域交通网外围由支路相联,即形成以主干道为“干茎”,次干道为“分枝”,各区域交通网为“簇团”的树状丛簇结构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特别是在城东新区开发过程中,要结合老城实际,从合理架构城市道路网络出发,深入调查分析,建设科学合理、高效节约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

2、加快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建议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原则,规划、设计、建设停车设施,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按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和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和管理政策;坚持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原则,运用政策法规和停车价格调控,降低主城区停车需求压力;坚持高新技术引领,推广应用城市停车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严格控制占道停车位数量,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同时,要切实加强新建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和综合分析,防止出现新的交通拥堵节点。

3、进一步加强道路及沿街管理。一是加大对出租车、非法营运机动车的整治力度。二是加强对摩托车、残疾车、电动车、三轮车的管理。人力营运三轮车占道、抢道、随意变更车道、随意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机动车的正常通行,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建议取消或逐步取消人力营运三轮车。三是清理占道经营,规范专业市场建设。建议对主城区的商业店铺一律实行店内经营,不得占用店外公共道路,以净化道路空间。对一些电瓶车、摩托车经营店,特别是天马路友好超市至红旗街路口路段的电瓶车、小五金经营店,要进行专项清理,杜绝占道经营现象。根据业态发展要求,适时规划建设专业市场,将此类经营店统一搬迁,规范管理。

第四篇:智慧城市规划下平安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智慧城市规划下平安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当程度上是由安防行业发起的,目前经历了几年时间积累,初步走出了“雾里看花,摸索前进”的阶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无论说“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说“智慧城市”是“平安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这二者之间不太可能再分开对待。

一、平安城市建设状况

平安城市就是通过三防系统(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建设城市的平安和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完成安全防范的综合体。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主要有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自2004年6月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启动至今,全国首批21个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第二批38个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和3111工程已全部结束。

截至目前,全国基本上所有地市和重点区县都已经完成第一期的平安城市建设,这些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正在全面释放。目前平安城市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先前的建设系统面临改造升级,同时平安城市建设逐步向地市级、县、镇深入。二三四线城市开始显现较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随着公安部《任务书》和GB/T28181联网新国标的推出亦为平安城建设带来新的重点建设任务,平安城市建设向图像资源联网和业务深度应用发展,最终将实现公安体系下的“全国一张网”的宏伟目标,并且视频应用也将深入到公安各警种日常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第一轮平安城市建设中,全国建成了众多的以单个城市为主体的平安城市项目。这些项目,造成了一个个视频资源的“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图像共享。上级公安机关在警卫工作、重大事件的处置指挥过程中,很难从所属各公安机关获得远程的现场视频监控支持。同时,在第一轮平安城市建设中,由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缺乏统一战略规划,公安系统内部不同警种均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安防系统建设,诸警种之间的并发图像资源共享也无从谈起。

有鉴于此,2012年2月份公安部下发了《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其中明确规定建立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机制,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整合和视频信息共享。规定到2015年6月,要实现全国各地市级和东部地区100%、中部地区90%、西部地区80%以上的县级公安机关建成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在部、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及在授权范围内互控的基础上,开展多级平台间的联网调试工作,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省级共享平台与辖区内各级平台的联网率分别达到100%、90%、80%以上;全面完成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公安业务信息系统或平台的融合应用;按需建成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等。

在第一轮平安城市建设时,出现了因产品间、产品与软件系统间的不兼容造成系统无法交付使用、系统故障频发等多种问题。新一轮的平安城市多采用网络高清设备,就国内网络高清产品而言,不同的安防企业在制定通信协议时都采用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各个企业的产品通信协议一般情况下都不兼容,国内企业的各个通信协议都存在这个问题,但令人欣喜的是,在解决兼容性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标准。

2012年6月1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这一轮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了新的规范。当然,目前虽有详细的标准出台,但是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尚需时日,并且新建系统与既有系统间的联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平安城市建设思路

安防从传统的楼宇、园区应用发展到平安城市、天网工程的城市级联网甚至全国级联网阶段,己经发生了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平安城市”的概念不仅是社会治安一项内容,还包括到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消防服务,以及各种人为灾害(包括战争、恐怖袭击、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火灾、环境污染等)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处警等内容。从城市建设层面,平安城市不仅是安保的需要,更进步扩宽到城市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管理、数字城市管理、城市环境保护等多个城市领域的应用;安防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产业范围的升级。

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等内涵。值得参考的一种说法认为,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电子城(600658,股吧)市阶段:城市从传统的人工管理逐步开始在局部领域出现信息化模式;二是数字城市阶段:城市全面的进入数字化的信息获取.汇集、应用模式;三是智能城市阶段:城市对信息化的应用不仅是沟通的需要,更可以利用智能化产生新价值;四是智慧城市阶段:城市通过全面的信息化应用来产生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价值。

但是智慧城市是否是安防规模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的必然趋势,还是智慧城市与城市安防只是两条看起来很接近实际上不可能一致的发展路线?至少从中国安防市场的发展来看,从平安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应该是安防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从客户主体来看,平安城市的使用用户虽然是公安,但建设主体往往是政府,公安是各级政府的最重要职能部门;智慧城市的使用部门更是政府的各级部门,也必然涵盖公安职能部门。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面对同一类客户主体再分解成两套体系的可能性几乎不大。从技术体系来看,平安城市、天网工程已经远远不只是安保监控的范畴,越来越多涉及到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建设内容越来越多与智慧城市的范围产生了更多交集。从上面两个关键因素来看,安防行业从平安城市阶段发展到智慧城市的新层面将只是时间问题。

智慧城市所带动的市场空间在未来五年前可能达到上万亿美金,在中国也将达到近万亿人民币,远远大于城市联网监控的市场空间,而且智慧城市的概念正在飞速增长,市场前景不可**。大安防时代的来临,掀开了我国安防行业发展的新篇章。大安防的提出,顺应了国内安防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安防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安防发展到智慧城市阶段,对智慧城市架构体系的范围将直接影响着建设规模和内容的格局。这种情况下如果仍以传统的安防视野来看智慧城市应用,很可能会阻碍安防产业的发展。更合适的角度应该是先跳开安防,换个角度从智慧城市的眼光来看待范围更大的“大安防”概念,应该更有利于安防的产业提升,抓住新出现的行业机遇。虽然智慧城市的研究也处干起步阶段,不过已经产生的一些智慧城市模型已经能拓展安防的视野。

当安防发展到智慧城市阶段后,产业范围、技术体系、应用模式将得到本质的提升,这将是安防产业的重大机遇。面对如此重大的机遇,若固守平安防传统的思路和视野,将大大限制安防行业的发展,而如果从智慧城市的角度来看安防的发展,将会打开另外一片新天地。

三、平安城市的发展方向

平安城市项目最初起源于公安部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程以及后续的3111工程。从应用场合来说,平安城市建设具体涉及到城市街区、出租屋、网吧、校园、小区周边等安全防范。从功能上讲平安城市逐渐演进成为一个集中管理的综合系统,集成道路视频、治安卡口、电子警察、公安视频会议等子系统。

平安城市建设已经开展了五六年,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平安城市建设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推进,由大、中城市向区县、乡镇推进。另一方面,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由模拟系统向网络系统转变,同时之前建设的模拟系统逐步升级改造为网络系统。随着高清网络监控系统的技术成熟,高清网络监控系统也在平安城市中的应用正兴起。

对于平安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平安城市是现代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平安城市在未来会进一步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发展。

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安防技术应用论坛上,就探讨了平安城市建设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平安城市将从传统安防到平安城市大安防体系、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方向发展。展望未来,平安城市将与城市应急、水体与气体检测、垃圾处理等,数字城管、智能建筑、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城市一卡通等各个方面涵盖,届时,将全面服务居民的生活。

第二,平安城市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和感知中国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向前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所涵盖技术各不相同,所使用目的也各不相同,但其重要部分视频监控技术都在发挥重要作用。

从功能上区分,平安城市的主体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城市综合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体系,达到指挥统一、反应及时、作战有效的目的。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加强中国城市安全防范能力,加快城市安全系统建设,建设平安城市和谐社会。

数字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数字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建设、规划、运行、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包括政府、交通、医疗、消防等等。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不管是绿色城市,环保城市等等,智慧城市的加强是顺应当前全球技术变革及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每一个城市都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给他的优势,来建设好这个城市。所以,信息资源应该成为建设社会的重要要素,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已经成为城市的支撑。

第五篇:城市管理难点与对策浅析

城市管理难点与对策浅析

程小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提升,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各种生活习惯的人们涌入城市。而受政策、资金、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重建轻管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管理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破解这些难点,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城市管理的难点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

(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违法建设现象难绝。《城乡规划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赋予了城建监察部门更大执法权,目前沿街的违章搭盖基本得到控制。但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五)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难点的主要成因

(一)既得利益驱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额外利润。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三、城市管理的几点对策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县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如利用好天晟市场。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二)强化集中整治。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随着我县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县城管局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三)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队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明确路段、明确人员、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管好、用好城管干部,要逐步建立起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四是政策倾斜,充实执法力量,城管人员参照公安民警提高福利待遇和完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依靠社区、学校和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引导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浓厚的城管氛围,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宣传部门要开辟专题栏目,进行全方位报道,对破坏环境和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曝光,提高广大市民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市民关心、支持、理解、配合、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五)树立大城管理念。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城管局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下载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和谐发展对策研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Smart City,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局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服务与......

    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中国凉都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摘要:本文以贵州六盘水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引子,通过对我国城......

    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与研究

    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与研究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了发展四川农业面临的新挑战。本......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与社会发展》课题组 摘要 在评价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及其对策,建议确......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西部乳业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 王丁棉) 前言:纵观几年来的中国农业发展,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产业,莫......

    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张秀巍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7期 摘要:食品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快速成长的一个工业体系,也是完全竞争性......

    某县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十一五”以来,全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