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12月7日 汇发[2004]117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方便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出国(境)从事各类公务活动(以下简称“公务出国”),规范对个人的外汇管理,现就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中“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预算外单位”是指未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本通知中“公务出国”是指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出国(境)进行考察、访问、学习、经贸洽谈、举办展览、培训或研修等公务出境活动。
三、本通知中“本人身份证明”包括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和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等证明居民个人身份的证明文件;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非居民个人的护照、居民个人定居国(境)外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证明。
四、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公务出国的用汇项目包括境外差旅费和个人零用费两部分:境外差旅费主要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翻译费、通讯费等经常项目下的公务出国差旅费用;个人零用费是指公务出国人员使用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汇用于个人零星支出的费用。
五、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办理公务出国用汇手续时,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使用人民币购汇支付公务出国境外差旅费时,凡公务出国人员出境时间在30天(含30天)以内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3000美元;出境时间在30天以上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5000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在购汇支付境外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零用费时,仍执行财政部和外交部联合颁布的《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财行〔2001〕73号)中规定的标准;交通费、翻译费及通讯费等其他用汇,可根据企业预算情况在上述指导性限额内扣除食、宿、公杂和零用费后合理安排使用。
对于出境时间较长,用汇超出上述指导性限额标准的,须经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二)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使用自有外汇支付公务出国人员费用时,需对本单位公务出国人员的境外用汇编制合理预算,根据预算从其自有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中支付境外所需费用。
(三)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在购买公务出国差旅费外汇的同时,每人每次可凭护照及签证、本人身份证明,以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买等值400美元外汇,作为公务出国人员在境外的个人零用费。
(四)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公务出境培训、进修项下的差旅费及个人零用费按照上述标准办理。其学费或培训费凭有关合同、协议,根据非贸易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购汇或付汇。对于培训合同或协议中未明确培训费中是否包括生活费,可凭用汇单位申请,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临时出国人员出国(境)培训生活费开支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可以在出境前办理用汇手续,也可以在返回境内后两个月内到银行补办用汇手续。
(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出境前办理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企业和预算外单位购汇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购汇金额在指导性限额以内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加盖单位印章(或单位财务章、企业预留印鉴)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预算表》)等材料到银行办理;购汇金额超出指导性供汇限额标准的,须持上述材料到外汇局进行真实性审核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2.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使用自有外汇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预算外单位有关人员需认真填制《预算表》,并凭《预算表》、出国人员的护照和签证及身份证明等证明材料到银行办理用汇手续。
3.对于购汇或用汇时尚未办妥护照和签证的,原则上不予供汇。对于确实无法提供签证的,须凭单位出具的有关证明(具体格式见附件2)经外汇局核准后办理,并在办理时将单位出具的证明一并提交银行留存。
4.对于前往对我国实行落地签证和免签证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凭单位出具的证明按照本条第3款规定办理。
5.公务出国人员的个人零用费应与差旅费用汇手续一同办理。
(二)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返回境内后补办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凡持境内银行外币卡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其在境外实际发生的全部公务出国费用,可在返回境内后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4〕66号)中有关规定,向银行办理偿还透支款手续。
2.对于由企业或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个人垫付公务出国费用的,返回境内后,可以将应由单位负担的公务出国费用凭单位补填的《预算表》,从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购汇后原币划转至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外汇账户,但不得以外币现钞方式支付给个人。
七、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每次办理公务出国购汇手续后,所购外汇可以汇出,也可以持汇票、旅行支票或信用卡等携出。对于提取外币现钞的公务出国人员,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汇发〔2003〕102号)中有关规定办理。
八、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业务,可以由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分别办理用汇手续,也可以委托团组成员统一办理团组的用汇手续,或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为办理。由团组成员统一办理的,应向外汇局或银行提供所有成员的护照、签证及身份证件和上述各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明。
对于前往港澳地区无法提供护照和有效签证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须提供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权部门的有效签注。
九、银行在办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业务时,应在外汇局规定的指导性限额内,认真审核企业和预算外单位提交的《预算表》、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等证明材料,根据企业和预算外单位的实际出境人数和实际需求供汇,并在办理售付汇业务后,在每个公务出国人员护照上加盖“已付汇”印章,并注明售汇或付汇日期。
外汇局或银行在办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用汇业务后,应当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的护照及签证复印件、身份证明复印件、《预算表》等证明材料复印件留存五年备查。
十、外汇局应加强对银行办理个人售汇业务的指导和检查,促进银行规范办理对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的供汇业务,对于未按规定办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业务的,外汇局应及时纠正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十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境外的广告费、展览费、参展费等非贸易项下的用汇,应按照非贸易售付汇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不适用本通知。
十二、本通知自2004年12月15日起施行,以前规定与本《通知》相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
各分局收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至所辖中心支局、外资银行;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收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至所属分支机构。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反馈。
第二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04)117号
弹出窗口 关键词 设置书签 打印 下载正文 字体[小 中 大]
【颁布日期】2004.12.07
【实施日期】2004.12.1
5【失效日期】
【颁布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
【文号】汇发(2004)117号 【时 效 性】有效 【分 类 号】4*** 【内容分类】其它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
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 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方便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出国(境)从事各类公务活动(以下简称“公务出国”),规范对个人的外汇管理,现就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中“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预算外单位”是指未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本通知中“公务出国”是指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出国(境)进行考察、访问、学习、经贸洽谈、举办展览、培训或研修等公务出境活动。
三、本通知中“本人身份证明”包括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和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等证明居民个人身份的证明文件;非居民个人的身份证明是指非居民个人的护照、居民个人定居国(境)外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证明。
四、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公务出国的用汇项目包括境外差旅费和个人零用费两部分:境外差旅费主要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翻译费、通讯费等经常项目下的公务出国差旅费用;个人零用费是指公务出国人员使用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汇用于个人零星支出的费用。
五、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办理公务出国用汇手续时,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使用人民币购汇支付公务出国境外差旅费时,凡公务出国人员出境时间在30天(含30天)以内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3000美元;出境时间在30天以上的,每人每次可向银行购汇等值5000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在购汇支付境外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零用费时,仍执行财政部和外交部联合颁布的《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财行〔2001〕73号)中规定的标准;交通费、翻译费及通讯费等其他用汇,可根据企业预算情况在上述指导性限额内扣除食、宿、公杂和零用费后合理安排使用。
对于出境时间较长,用汇超出上述指导性限额标准的,须经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二)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使用自有外汇支付公务出国人员费用时,需对本单位公务出国人员的境外用汇编制合理预算,根据预算从其自有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中支付境外所需费用。
(三)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在购买公务出国差旅费外汇的同时,每人每次可凭护照及签证、本人身份证明,以自有人民币向银行购买等值400美元外汇,作为公务出国人员在境外的个人零用费。
(四)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公务出境培训、进修项下的差旅费及个人零用费按照上述标准办理。其学费或培训费凭有关合同、协议,根据非贸易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购汇或付汇。对于培训合同或协议中未明确培训费中是否包括生活费,可凭用汇单位申请,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临时出国人员出国(境)培训生活费开支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可以在出境前办理用汇手续,也可以在返回境内后两个月内到银行补办用汇手续。
(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出境前办理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企业和预算外单位购汇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购汇金额在指导性限额以内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加盖单位印章(或单位财务章、企业预留印鉴)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预算表》)等材料到银行办理;购汇金额超出指导性供汇限额标准的,须持上述材料到外汇局进行真实性审核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汇。
2.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使用自有外汇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预算外单位有关人员需认真填制《预算表》,并凭《预算表》、出国人员的护照和签证及身份证明等证明材料到银行办理用汇手续。
3.对于购汇或用汇时尚未办妥护照和签证的,原则上不予供汇。对于确实无法提供签证的,须凭单位出具的有关证明(具体格式见附件2)经外汇局核准后办理,并在办理时将单位出具的证明一并提交银行留存。
4.对于前往对我国实行落地签证和免签证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凭单位出具的证明按照本条第3款规定办理。
5.公务出国人员的个人零用费应与差旅费用汇手续一同办理。
(二)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返回境内后补办用汇手续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凡持境内银行外币卡支付公务出国费用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其在境外实际发生的全部公务出国费用,可在返回境内后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4〕66号)中有关规定,向银行办理偿还透支款手续。
2.对于由企业或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个人垫付公务出国费用的,返回境内后,可以将应由单位负担的公务出国费用凭单位补填的《预算表》,从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购汇后原币划转至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外汇账户,但不得以外币现钞方式支付给个人。
七、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每次办理公务出国购汇手续后,所购外汇可以汇出,也可以持汇票、旅行支票或信用卡等携出。对于提取外币现钞的公务出国人员,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汇发〔2003〕102号)中有关规定办理。
八、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业务,可以由公务出国人员个人分别办理用汇手续,也可以委托团组成员统一办理团组的用汇手续,或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为办理。由团组成员统一办理的,应向外汇局或银行提供所有成员的护照、签证及身份证件和上述各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由团组以外的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明。
对于前往港澳地区无法提供护照和有效签证的企业和预算外单位人员,须提供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权部门的有效签注。
九、银行在办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业务时,应在外汇局规定的指导性限额内,认真审核企业和预算外单位提交的《预算表》、身份证明、护照及签证等证明材料,根据企业和预算外单位的实际出境人数和实际需求供汇,并在办理售付汇业务后,在每个公务出国人员护照上加盖“已付汇”印章,并注明售汇或付汇日期。
外汇局或银行在办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用汇业务后,应当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人员的护照及签证复印件、身份证明复印件、《预算表》等证明材料复印件留存五年备查。
十、外汇局应加强对银行办理个人售汇业务的指导和检查,促进银行规范办理对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的供汇业务,对于未按规定办理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业务的,外汇局应及时纠正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十一、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在境外的广告费、展览费、参展费等非贸易项下的用汇,应按照非贸易售付汇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不适用本通知。
十二、本通知自2004年12月15日起施行,以前规定与本《通知》相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
各分局收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至所辖中心支局、外资银行;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收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至所属分支机构。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反馈。附件:1、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预算表(略)
2、企业和预算外单位证明文件格式(略)
第三篇: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用汇汇率差问题初探
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用汇汇率差问题初探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人员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因公临时出国用汇和换汇量也有所增加。为了提高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核销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核销规则,解决预算单位实际核算中汇率差的问题,是目前预算单位财务部门面临的一项实际工作。
从2015年8月以来,由于美国不再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导致了人民币由长期趋势性升值转成阶段性贬值,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2015年1月1日的6.12:1贬值到2016年1月1日的6.5:1,而近期曾经达到了6.59:1。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幅不断增宽,贬值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换汇及退汇形成的汇率差问题越显突出。
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批汇、换汇有着严格的申报、审批流程。财政部门是依照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审批表(或电子软件)填报规定,按当时的汇率进行批汇,而换汇银行的外汇牌价是实时变动的,由于实际汇率与财政部门先行批汇的汇率产生了汇率差,造成了财政先行审批预算的因公临时出国换汇所用的人民币不足或有结余。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核拨人民币不足或结余的情况较普遍,但随着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换汇资金不足的情况或将成为常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支出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预算执行。由于上述汇率差问题,给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团组在换汇环节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为以后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核销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因公临时出国退汇也存在汇率差问题。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团组回国核销出国费用时,根据文件规定要按照行程计划严格审核。如果行程临时发生变化,产生在境外停留的天数少于出国预算天数等因素,经过财务部门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审核,就会发生出国经费核销中的退汇。由于退汇银行的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本身就存在汇率差,买入价实际低于卖出价。因此,在退汇的过程中,就会造成退汇收回的人民币少于或大于预算核拨的人民币。由于汇率波动较大,有时出国团组又不能及时核销,这种汇率差问题反映在核销出国经费的实际工作中,使得人民币短缺情况较多,而溢余的情况较少。由于汇率差问题形成的人民币使用缺口,给财务部门与临时出国团组造成了很多困扰。
一、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用汇汇率差会计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汇率差问题,笔者认为应在预算单位日常会计核算账目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及项目支出的因公出国(境)费用会计科目下,临时设置汇兑损益会计子目。同时,在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核销单上增设该科目。财务部门在核销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时,将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产生的损益额单列在出国经费核销单上,并制作记账凭证,入账计入该科目,明确反映、解决汇率差的问题。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一)由于汇率差,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的人民币都出现短缺
借:因公出国(境)费用―交通费
―公杂费
―食宿费
―汇兑损益―换汇损失
―退汇损失
银行存款―退汇
贷:银行存款―换汇(应收款)
(二)由于汇率差,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的人民币都出现结余
借:因公出国(境)费用―交通费
―公杂费
―食宿费
银行存款―退汇
贷:银行存款―换汇(应收款)
因公出国(境)费用―汇兑损益
―换汇收益
―退汇收益
(三)由于汇率差,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的人民币分别出现短缺或结余
借:因公出国(境)费用―交通费
―公杂费
―食宿费
―汇兑损益―换汇损失
(退汇损失)
银行存款―退汇
贷:银行存款―换汇(应收款)
因公出国(境)费用―汇兑损益
―换汇收益(退汇收益)
二、案例
2015年8月20日,某预算单位5人组团,因公临时出访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2015年8月11日外事、财政部门审批该团组因公临时出国事项为:出访天数10天,每个国家各5天。出国批汇为17 250美元,其中:美国旧金山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350美元/人、天,加拿大温哥华340美元/人、天。批汇当天美元现钞卖出价1:6.22元人民币,根据外汇总额,财政部门出国经费预算审批表核定的换汇人民币为107 295元。2015年8月17日,该预算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按预算经费审批表拨付的出国经费,并持相关手续去银行进行临时因公出国换汇,换汇当天银行美元现钞卖出价1:6.41元人民币。
该团组在境外期间,临时变更行程,决定提前1天从加拿大回国。回国一周后,2015年9月7日团组成员到财务部门核销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根据规定,应去银行退回境外1天的外汇,退汇当天银行美元现钞买入价为1:6.30元人民币。外汇部分的会计处理如下(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当日实时汇率。):
借:因公出国(境)费用―伙食、公杂、住宿费
721
(17 250×6.22-340×5×6.22=96 721)
―汇兑损益―换汇损失3 277.5
((6.41-6.22)×17 250=3 277.5)
银行存款―退汇10 710
(340×5×1×6.3=10 710)
贷:银行存款―换汇110 572.5(应收款)
(17 250×6.41=110 572.5)
―汇兑损益―退汇收益136
((6.3-6.22)×1 700=136)
预算单位财务部门通过以上会计分录的设计,可以把因公临时出国用汇汇率差产生的问题,集中在汇兑损益会计科目下进行核算,总体把控了由汇率差问题形成的各种资金变动。
预算单位在年末财政决算前,应先行对汇兑损益科目进行核算,借方数为正数时,反映由于汇率差问题产生的出国经费人民币缺口数,应及时向财政部门追加该项经费或由行政运行经费核销。贷方数为正数时,反映由于汇率差问题产生的出国经费人民币结存数,年末应将结余资金及时缴回财政部门。要求该科目年末决算时为零。
实际工作中,通过设置汇兑损益科目,使得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换、退汇,由于汇率差产生的人民币损益得到一次性解决,进一步强化了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使用透明、公开,内容具体、细化,解决了预算单位汇率差问题造成的各种困扰,使得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会计核算更加完整、准确。
第四篇: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体会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体会
摘要:全面预算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参与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预算体系。本文主要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体会。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体会
l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服从于公司的战略规划,涉及公司各部门的责、权、利安排,虽然财务预算是其核心部分,但绝不能由财务部门一手包办,代行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参与,集团公司应根据公司架构建立相互关系的多层级“金字塔”形预算组织管理体系。领导全面预算管理的机构是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公司主要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重要问题的决策。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工作小组,负责全面预算编制、执行中的具体事务性工作。预算工作小组由财务部或计划部的负责人担任组长,由财务部、计划部、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组成。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上下级统一思想和认识,一级对一级负责,逐层分解落实指标,层层考核,确保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预算一经管理委员会通过,各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并明确预算外事项的审批程序。
(2)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促进预算的适时控制。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解决加强控制和节省时间这一固有矛盾提供了可能。目前许多公司已经实施ERP系统,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均将预算系统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并与公司ERP系统中的财务系统核算数据、联机审批系统相连。这样在经济事项发生时可不受地域限制,利用网络资源联机申请和预留预算资金,避免由于财务数据统计滞后造成的超预算支出。并可以按管理的要求设定相应的报表格式,简便、快捷、准确地将预算执行情况适时提供给不同的管理者,以满足其管理需要。
(3)强化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全面预算的各个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财务预算应当围绕公司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预算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例如,业务预算需要公司将预算期内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成产经营活动细分为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子项目,通过对预算目标层层分解,将公司的目标具体化,将责、权、利明确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通过预算目标的分解、编制、汇总与审核、执行与调整、评价与考核,明确任务、发现问题、协调改进,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4)组织、建立良好的报告和监督机制。在全面预算的实施过程中,预算执行者定期和不定期的报告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是预算完成不可缺少的制度保证。公司应制定出各预算责任的承担者以及责任承担者的报告范围、报告时间、报告内容、向谁报告及例外报告等制度。同时还应指定相应机构或部门如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与公司目标不一致的行为,保证公司目标的顺利实现。
(5)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关键在控制和考核。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程化管理,即预算管理不能仅停留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首先预算指标的下达,能起到预防控制的目的,将考核基准预先告知各责任主体;其次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能起到检查监控的目的,将执行中出现的不利事项进行控制,并进行信息反馈;再次预算阶段性的分析、调整,能够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适时依据生产经营环境调整预算,实现有效控制;最后预算结果的考核
评价,能起到指导控制的目的,同时为管理制定下一期预算提供预防控制的有效信息。
(6)制定关键考核指标。全面预算在编制时应遵循量人为出、综合平衡,全面、全额、全员预算,相互衔接的原则。因全面预算涉及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在编制时应注意关键考核指标的选择,使考核指标既能反映管理者的目标导向,又能在实际工作中被简明扼要的推广运用。例如,利润中t3年利润、月利润目标是多少,收人中心产品销售量,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发生坏账的比率,成本中心单位产品的成本耗用、次品的比率等,将考核指标细分到
各个岗位,使员工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另外考核指标的制定要符合公司实际,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不利于调动积极性,过低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体会
2.1应树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作为一种全面管理行为,没有战略引导为基础的预算是没有目标的预算,也就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企业必须建立战略研究机制,制定明确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全面预算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挥,由各级业务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来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必须取得从企业高层到员工的支持与参与,注重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合作与交流,保证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及各部门、环节、人员行为观念的基本统一。
2.2应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控制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治理机构,优化预算控制环境。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结构下界定出资者与经理层权、责、利关系的游戏规则之一,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良好、有效的预算管理必须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条件,以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前提。因此,企业要营造、优化有利于预算管理与控制的环境,否则,预算管理可能成为一纸空谈;二是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预算是约束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则,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既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考虑环境变化、或有事项、企业流程的结构性变化对预算执行的影响。预算调整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杜绝违规操作,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三是确定预算控制的重点内容。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通过实施重点业务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四是建立信息反馈系
统。预算执行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及时反映预算执行的差异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保证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控制,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五是建立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全面预算管理目的之一是建立有效的预算预警系统,通过该系统作用的发挥,将非正常业务活动和风险控制在萌芽之中,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六是强化预算的监督。预算的执行与监督是紧密相连的,有力的监督是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内审机构的权威,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结果的审计与监督,更重要的是对预算制度和预算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应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实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
2.3完善预算的考核与奖惩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是考核与奖惩,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必须建立关键业绩考核
体系。关键业绩考核体系就是根据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结合各部门各岗位的责、权、利,运用价值分解的原理和目标管理方法。自上而下,把全面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设置关键业绩的具体指标,形成制度安排岗位,按岗位确定人员的机制,每一个岗位必须做到责任明确,岗位之间界限清楚,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同时,将各级岗位的薪酬与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挂钩,使各层次的职工共同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
2.4实现业务与财务有机结合财务工作实际上就是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是明确财务部门与企业部门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改变那种一说企业管理是财务管理为中心,就把财务高看一等的做法,也要改变那种一说企业是以业务为中心来展开工作,就把财务看成配角的做法。应从思想上明确各自的地位和职责;二是根据业务流程与需求来科学配置财务资源。业务部门需要财务资源时,首先必须画出业务流程图,根据业务流程提出财务自己需求,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
提出的需求按工作节点一项一项地配置,最后得出财务资源配置总量;三是对配置的效果进行分析,作出决策,如果此项业务工作只能生产收入100万元,需要投入财务资源120万元,这项业务按目前的配置是投人多产出少,是否做,是否还有优化的方案,需要分析决策,让数据说话。一旦决策了,就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配置来执行,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有机结合。
3总结
通过预算划分责任区问、权力空间、利益分配,也就是明确责任有多大,权力有多大,能获得多少的效益,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往往容易出现预算表报一大堆、层层汇总,而责任难以通过数据具体落实。例如,企业管理中过去有七乱:乱要人,总强调人手不够;乱占房,总觉得办公场所太小;乱购置,计算机手提、台式都要配;乱出差;乱开会;乱通讯;乱请客,全面预算就是要让每个人责任主体学会算账。通过预算,把这些费用按照科学的分配方法配置到责任主体,让每个部门、每个人都知道我消耗企业多少资源,我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如果收入不够支出的,差额部分就是剥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长此以往就要考虑这个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只要通过预算让每个责任主体都成为可计量的价值创造者,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化,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第五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最终版)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12]58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便利化,规范和完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是指2个以上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合伙人”)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伙企业,以及外国合伙人与中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伙企业。
二、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汇局”)依法负责对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登记、外汇收支及资金汇兑等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三、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应在领取企业登记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持以下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办理外汇登记:
(一)经全体合伙人签署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指定代表签署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登记申请表》(见附件);
(二)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验原件留复印件);
(三)包括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全部登记事项在内的加盖登记机关查询章的企业基本信息单或网络查询结果打印单(以下简称信息单);
信息单中未显示合伙人出资情况的,还应当提交全体合伙人对各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以跨境人民币形式出资的,应注明人民币出资金额);
(四)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分支机构不需另行办理外汇登记。
四、外国合伙人新入伙,或者通过受让原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财产份额入伙,致使原合伙企业变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应参照本通知第三条相关规定办理外汇登记。
五、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企业登记机关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自向企业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以下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办理外汇登记变更:
(一)经全体合伙人签署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指定代表签署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登记申请表》(见附件);
(二)涉及营业执照变更的,提交变更后的营业执照(验原件留复印件);
(三)涉及信息单变更的,提交变更后的信息单;
合伙人增加或者减少对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出资且信息单中未显示出资变更情况的,还应当提交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或者合伙协议指定的人员签署的对该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
(四)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解散并清算完毕后,清算人应在办理企业工商登记注销手续后30日内,持以下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办理外汇登记注销手续:
(一)经全体合伙人签署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指定代表签署的书面申请及外汇登记凭证;
(二)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清算报告;
(三)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七、外国合伙人以外汇认缴出资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办理外汇登记后,应持外汇登记凭证在外汇指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开立一个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账户。该账户参照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账户管理。
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办理外汇登记前,外国合伙人确有需要汇入外汇出资的,可向外汇局申请开立一个外国投资者前期费用账户。
八、外国合伙人对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出资,应由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方出资确认登记手续,登记所需材料参照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出资验资询证要求提供。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未完整办理外方出资确认登记的,外国合伙人投入的资金不得在境内划转或结汇使用。
外国合伙人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因清算、减资、合伙财产份额转让、利润分配等所得,应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完整办理外国合伙人出资确认登记后,才可用于对外付汇及境内再投资。
九、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向外国合伙人汇出其所得利润,应持以下材料向银行申请办理:
(一)经全体合伙人签署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指定代表签署的书面申请;
(二)全体合伙人按照《合伙企业法》规定形式及合伙协议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作出的利润分配决议;
(三)外国合伙人所得利润的税务证明;
(四)银行要求的其他材料。
银行在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办理利润汇出前,应确认其已完成相应的外方出资确认登记手续,并查询和审核有关利润情况。
银行应在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办理利润汇出的同时,向外汇局相关业务系统备案相关信息。
十、外国合伙人(含其合法继承人)以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获得的利润或退伙、清算所得资金和转让合伙财产份额所得资金用于中国境内投资(包括增资或再投资)的,应持以下材料到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登记:
(一)经全体合伙人签署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指定代表签署的书面申请;
(二)上述对应所得资金的来源证明材料及相应税务证明;
(三)再投资项目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书);
(四)如再投资项目为外商投资企业,还应提供该企业的批文、批准证书、外汇登记凭证;
(五)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十一、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境内合伙人汇出受让外国合伙人财产份额对价款,境内合伙人应在合伙企业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登记变更后,凭相应税务证明和外汇登记信息,到境内合伙人所在地银行办理购付汇手续。
十二、外国合伙人受让境内合伙人的出资额入伙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应在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汇登记变更手续,原境内合伙人根据外汇登记信息直接到银行开立境内资产变现专用外汇账户,用于接收外国合伙人支付的对价。该账户内外汇资金结汇按照现行外汇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十三、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向外国合伙人汇出其退伙资金或者清算所得资金,应在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相应外汇登记变更或注销后,凭相应税务证明和外汇登记信息,到银行办理购付汇手续。
十四、外汇局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或其合伙人办理外汇管理业务,应当通过外汇局相关业务系统办理。
银行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开立资本项目账户、办理资金入账、结售汇、关闭账户等业务时,应在业务办理当日通过外汇局相关业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办理备案或信息反馈。
外国合伙人及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相关涉外收支,应当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有关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十五、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应参照普通外商投资企业参加外汇年检。
本通知未明确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管理事项,参照普通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办理。
十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银行未按本通知规定办理外汇业务,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企业或者个人在内地设立合伙企业,参照本通知规定执行。
十八、外国合伙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其他外汇管理问题另行规定。
本通知自2012年12月17日起实施。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接到本通知后,应及时转发辖内各中心支局、支局、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各中资银行应及时转发所辖分支机构。
附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