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话语的存在价值——读《论自由》与《乌合之众》
评分:_________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论文题目:
大众话语的存在价值
——读《论自由》与《乌合之众》
课程历史理性与价值 学院影院 专业新闻 学号14123502 学生姓名蔡静雯 打印日期 2015.11.3
大众话语的存在价值——读《论自由》与《乌合之众》
虽然作业要求是评论一本书,但是刚好有《论自由》和《乌合之众》的书也扫过几眼,发现这两本书之间存在相关性也有一定矛盾,所以也会略作比较。只可惜《公众舆论》没有实体书,不便圈画评论,所以少了一个参考。
看得更仔细的是《论自由》,几乎贯穿了我一个学期。书很薄但是初期总是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双重障碍看的很慢,幸好在最后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总结,总算厘清了全书的脉络。《论自由》谈到了言论自由和社会政治自由两大主题,而《乌合之众》谈到了群体行为包括意见和言论,因此取其交集我选择了言论这一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论自由》在一开始对自由进行了定义。在传统思想中,自由是“人民施用于自身的权力”,但是“运用权力的‘人民’与权力所加的人民并不永是统一的。至于所谓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是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论自由》第4页)
这一点是很明确的,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人是“被代表”了的,多数人的意见代替了所有人的意见,更为极端的是极少数权力者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自由很难同时让所有人实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就是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不需赘言,注定了自由不会是全民的自由。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多数对少数是适用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也会有例外。一旦这样的例外发生,那么不啻为一场大灾难。当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意见,那么就会导致“多数人的暴虐”。
在谈及自由的适用范围时,密尔用了这样的话:“这条教义只适用于能力已达成熟的人类。对于那种种族自身尚可视为未届成年的社会当中的一些落后状态,我们也可置诸不论。在自发的进步过程中,早期的困难如此严重,因此若遇有一个富有改善精神的统治者,他就有理由使用任何便宜方式达成目的。(”《论自由》第11页)
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够领会他话语中的意思——他认为对于“落后”的国家采取一定手段来改善她是合理的。而很不巧,当时的中国就列于这些“落后国家”之列。虽说本书具有初步的自由主义思想,但是作者自己也不免陷入了自己所设下的怪圈,一方面说自由不应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当自己的立场变为了多数人也就开始主动帮助多数人去制裁少数人。本书创作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一方面要求保持前几个世纪夺取到的殖民地,另一方面还要求无限制地向外扩张。本段话符合了英国殖民主义的目的,因此,本书在当时受到了狂热的追捧。可以说他是英国殖民野心的代言人。这这段话和我讨论的话题有所偏离,但是在读到本段时我确实地感受到了文字间蓬勃涌出的野心和对落后国家的不屑,令人难以接受。
本书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和上一段的立场相反,本书有一些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比如“人类若彼此容忍各照自己所认为好的样子去生活,比强迫每人都照其余的人们所认为好的样子去生活,所获是要较多的”(第14页)。很可惜,英国自己就没有做到。大概每个人都会同意以上这段话,但是往往说起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却难如登天。最好的例子大约是中国曾经的计划经济,给每个人规定了物资,派发了任务,尽力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每个人都按要求的样子去生活。对于现在的我们这几乎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每个人都没有一点自由,社会像一个机器一样机械地运作着,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可怕的扼杀。现在情况确实有所改变,但是仍旧破除不了限制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藩篱。和我们切身相关的,我们的大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国的大学全都是由教育部直属,统一管理,使得大学和大学之间的差异性减小。而对比美英等过,私立大学层出不穷,而大多数受到称赞和推崇的也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私立大学。如果给我们的大学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她们是否会变的更好?
说回言论自由,密尔在论证言论自由的必要性时用了三个角度。首先,“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制止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第20页)这一点历史上已经有了无数事例,不得不提的当然有哥白尼的日心说,苏格拉底之死。即便是再确信的真相也有可能在未来被推翻,我们所相信的一切只是我们自身的所见所闻决定的,而当我们见到的世界更加宽广,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为了防止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不同于主流的言论应该被允许。在新闻学中有沉默的螺旋,也就是在许许多多的意见中,最后总会有一个意见上升而其他意见下降。不同的意见中更加容易产生真理,而首先就是要允许不同的意见的产生。而在众多“事实”中最难以被挑战的就是宗教言论。对于中国这一点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在西方宗教的言论的作用是难以被取代的。比如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就是代替政府机构的存在,《圣经》中的言论成为西方一切处事的原则。圣经本身我不能确定是否有错误,但是后人的理解中存在的偏颇是确定的。如果所有人都按照错误的圣经行事,失去言论自由,那么可以想见会有多么混乱。
在密尔所论证的第二条:“他的意见不论怎样真确,若不是常经受充分的和无所畏惧的讨论,那么它虽得到主张也只是死的教条而不是作为活的真理。”(第40页)最好的论据依然是《圣经》,基督教的信仰在现在的教徒心中或许依旧坚定,但是对于《圣经》的理解和拥戴却并不那么深刻了。因为教义已经成为了固定的传承,是一种习惯而非真正经过自己验证得来的信仰。甚至有可能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和日常生活隔离的东西,这完全违反了《圣经》最初作为指导信徒行为的初衷。这一点也同样类比于《论语》在我国的尴尬地位,一方面它作为儒家根本已经没有太多人去争议它,但是另一方面更多人视其为理想化的教条而不会真正地以此来作为自己地行为准则。在国学热大行其道的今天,死的学习代替了活的理解,把孔孟之道作为单纯的记诵内容而不求甚解,宣传的意味浓郁地无法忽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两种相互冲突的教义,不是此为正确彼为谬误,而是共同分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真理。流行的意见往往是真确的,但也很少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的真理。”(第53页)密尔把它的原因归为了人心,人永远更加倾向于片面化而非全面化。在关乎文化关乎道德的方面,真理尤其难以界定,比如何为正义何为责任,比如简朴生活和享受生活,很多时候真理包含两者。更遑论本身就十分复杂的政党,更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当我们用割裂的眼光看待一件事情,必然会得出狭隘的结论。当然,没有人说可以完全掌握真理,但是我们要承认事物的复杂性,愿意接受相反的意见,使其自然冲撞从而使其更加接近于真理。以享乐主义为例,这个定义本身是带有贬义的,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挂钩,其实质为狭义的享乐主义,即极端享乐主义。撇除掉哲学意义上的各种主义,享乐本身当然是个人的愿望,难道要以痛苦为追求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吗?与享乐相同的是苦行僧,他们的行为是多数人所不能理解的,认为其神圣、高贵,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个人的选择,和享乐一样没有真正的高下之分,而是被我们以日常价值观去衡量的。还有一个一直存在极大争议的话题,是否废除死刑,这个问题更是复杂,牵涉到的范围太广,任何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因此这也就一直悬而未决。生活的真理存在在每个人的心里,不存在谁对谁错,它们全都是真理。
总结来讲,《论自由》论证言论自由时用了三个角度,即:我们所排斥的可能才是真理;已经是真理的仍然需要不同言论的讨论才能保持活力;真理往往是包含不同意见的。显然,《论自由》说明的是大众话语的存在对于揭示真理时必须的,而《乌合之众》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乌合之众》的书名就已经鲜明地展示了勒庞的态度,他在这本研究群体行为的书中的主要观点就是群体总是盲目的,“除了破坏以外,群体起不到别的作用”(《乌合之众》第1页)。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人的个性会渐渐消失,成为群体中的一部分,其才智也会被削弱。现在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十分极端,因为在这本心理学类的书中却缺乏真正地心理学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勒庞的个人理解。这些理解中有的荒谬,但是也有一部分值得我们的借鉴。因此对于勒庞的一些理论我仅做参考,而不是真正的理论依据。
“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极易受人暗示。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的起点。”(第16页)这个观点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适用的,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不自觉的。比如我们更倾向于购买被其他人推荐的东西,而自己的喜好会被压抑甚至改变。假如说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算什么,那么放到更大的地方,比如政治,那么这种影响就十分可怕了。比如革命,革命中的群体体现了最多的群体的特性——盲目、狂热、轻信,在这样的群体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声音都会互相影响,最终汇集成一个统一的声音成为貌似是所有人的共同意愿。
群体的轻信和易受暗示群体的轻信和易受暗示;群体不接纳质疑和不确定性,并且总是走向极端;群体的情感总是过多的;群体表现出来的道德可以比个人更高尚,或更低劣等观点也能深刻的解释当今中国的网络暴民,网络上无数个体组成的网络群体,他们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不能听到任何反对意见和质疑,他们的感情激烈丰富,遇到逆他们者道德不再是束缚他们的工具,轻者围攻言语攻击,重者人肉搜索祖宗八代骂尽,群体里的个体享受到了群体的巨大影响力,因为人多势众,最后的结局就是反对者被骂的落荒而逃,而他们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沾沾自喜终于可以一泄私愤痛痛快快的发泄了。网络上的语言有最明显的暗示和传播功能,影响了很多人的观念,有许多人就融入了这个群体并且恶性循环。
为了遏制大众话语的负面效应,国内有很多的措施,比如那堵看不见的“墙”。但是大众话语是无法遏制的,越是遏制那么最后的反弹将会更大。
群体心理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尤其是负面的言论常常被戴上群体的帽子。然而这其实是为个人做掩护,群体心理是一个原因,但是个人的意愿依然存在并且才是最主要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到群体。群体也并不总是坏的,在舆论监督时,群体是主力军,他们迫不及待地试图找出每一个值得质疑的地方。在群体中,道德才能存在,有人认为如果人不在社会里那么和野兽没有什么区别。
大众话语是盲目的,是混乱的,是谬误的; 大众话语也是真实的,理性的,明智的。
大众话语既能搅乱一池江水,也能促进真理的萌发。我们既要看到大众话语盲目的一部分,但是大众话语的存在是必要的,失去大众话语的社会是死去的社会,不会有改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14
第二篇: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经过近一年的翻阅,终于在今年寒假里将这本书通读了一遍,为这次深刻的阅读画上了一个句号。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对心理学和管理学比较感兴趣,并且有当时六院的人文社科教研室的导师的因势利导,因此我曾特意选修过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对一些心理学的基础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才会选择这本书进行深入的学习。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而《乌合之众》是他作品中最为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本心理学专著,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如此评价这本书:
“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书中阐述了大量近乎“不可思议”的观点,而每个观点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做一大段文章,但是这里为了节省篇幅,我选择一些我看来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观点,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群体只有很普通的品质。群体只有很普通的智慧。群体也只有最基本的智能。
群体同时也只具有最低甚至更低层次的智力。……
群体智能从事最低级的劳动,而涉及普遍利益的决定,只能由杰出人士组成的决策中心来做出。
……
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所淹没。”
可以说,上面的三小段文字,在现实中不乏“鲜血淋漓”的实例,但是又总感觉跟社会意识形态处处相违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后来通过各方面的交流和探讨,才意识到书中所说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上的定义,而不是常言中的“群体”。
勒庞眼中的群体,是指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具有共同的某种相关性的行为的个体总和。这些个体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共性地产生一种情绪或行动,才能成为书中所说的“群体”。因此,此“群体”与“人民群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相提并论。但从这些心理学理论中,也能为我国很多制度找到科学依据,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民主集中制,这个集中的民主,就是书中所说的杰出人士组成的决策中心。
“群体不承认障碍。……
群体根本没有能力来理解这种障碍的存在。
群体就是优势,数量上的强大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势不可挡。……
群体之中的成员不存在不可能的概念。”
看到这几段话,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跃进”、“文革”。当年大炼钢铁的全民、当年的红卫兵,不能谓之为“人民群众”,而更像是勒庞所说的“群体”,他们不承认任何障碍、不认可任何不可能,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惨烈后果。另外,书中列举了大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实例,而作者成书的时期距离大革命已逾百年,可见作者作为法国人对这场“大革命”的感受有多深刻。而作为国人,我能想到类似的群体性事件则是对应的“大跃进”、“文革”,这并不是偶然,其中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或许是因为国内对群体性事件的敏感性,导致时至今日中国也没有在心理学,尤其是群体心理学方面,普及率很低。就我个人认为,心理学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生长存在的沃土,而国内心理学研究和普及水平差强人意,导致很多政策变味、股市敏感失控、意识形态侵蚀、甚至宏观调控失效等恶果。
第三篇: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中茶云南 陈龙飞
尹沽城曾说:“愿你在这俗世多读点好书。将每日的闲暇,分一部分给寂静中温热的茶杯和新拆的书卷,去遇见经典,遇见智慧,遇见良善,遇见自己。”
香港大学在向学子推荐必读50本经典书籍时强调:“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挺感兴趣,近日有幸拜读著名社会心理学作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众多特点及其形成的因素。
全书篇幅不长,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和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对“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概念做了深入分析。
有着保守主义立场和精英意识的勒庞,对“群体”这个社会现象充满了恐惧与鄙视。他认为“群体”是依赖“英雄”而存在的。在“英雄”缺席的条件下,“群体”往往只能算是一些朝生暮死的“群氓”.他的言语激烈以至于不惜炮轰群体的不理智、情绪化和愚蠢的沉默等众多的弊端,更有甚者,他更将英雄看作群体赖以生存和前进的根源,没有了英雄领袖,群体只能是一群不如蝼蚁的“流氓”而已。在作者的眼中,一个人,无论是多么少牛的天才,一旦混进群体中就会褪去一切令人羡慕的光环,彻彻底底地成为群体的傀儡,脑中的精英想法只会永远自甘埋于脑海,并且随着时间而逐渐消逝。
很可能是自己的立场不坚定、阅历太浅,总觉得博大精深的文化蕴含了太多的矛盾,连人类自身也是一个矛盾体。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不禁让我对对作者肃然起敬——难道他是在写给中国人看?又有太多的实例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鲁迅笔下的“看客”,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
所谓群体,不简简单单是一群人的集合,而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遵守同一规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体。群体一经形成,就固有其两面性:社会堕化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前者符合《乌合之众》的观点,后者与其观点相反。调查显示:在群体中,社会堕化效应要强于社会促进效应,我想这也许是《乌合之众》的主要支撑吧。
社会堕化效应,仅在一些小事情上就有体现,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学习。社会促进效应,当然是我们希望得到的效果。个人觉得社会促进效应的产生:1.团队领导者极具人格魅力或权威性,当团队成员都希望得到团队领导者者认可时,就会积极表现自我,为团队尽自己的一份力。2.团队领导是个公平的人,给予能关注团队成员的表现,给予应有的评价和报酬。3.团队文化是一个家的氛围,团队成员间亲如手足,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勒庞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写作背景下有用,放到当今的中国也极为适用。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大型公司,还是一个小小的社团组织,大家之所以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想发挥1+1>2的团队合作作用,我们最初的梦想都是积极向上的,为了让这个梦想得以实现,我们需要机制的保证、文化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自身的素质!
第四篇:读《论自由》有感
读《论自由》有感
许明华 2015111898 摘要: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制度下,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人利益产生影响或者损失。而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正文:《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写于1859年。此次我选择以《论自由》作为我的主要阅览对象。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们在追求某一个人合法目标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制度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失。而我们要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是:这种行为是否已经对社会的普遍利益造成危害。本书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2论个性自由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而本文我则主要对第三点社会与个人自由的相互性展开论述。
‘简谈‚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公民自由所应当包括的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即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
思想自由,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英国历史学家伯里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一书中称:希腊人之所以使我们永远铭感难忘,乃是因为他们最初发现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作为一项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关于思想自由的概念,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思想自由是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与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宗教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有密切的联系。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它是一种理性的解放,具有独立的地位。
讨论自由是以语言、文字、音像、电子、艺术或其他形式表达意见、寻求信息、接受观念、传播思想的自由。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组织的演进、科学技术的提高,都离不开言论的自由传播和广泛交流。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讨论自由密不可分。因此,人们通常把讨论自由称为‚第一权利‛、‚人类最重要的、潜力巨大的、活动的资源‛。而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关系可谓紧密。
‘作者认知’
在我看来,对于各种思想的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是保证科学和艺术获得发展的首要前提。凡有这种自由的时代,必是学术昌明、艺术辉煌的时代。凡压制这种自由的时代,必是思想和艺术死气沉沉、愚昧黑暗的时代。真理只能在自由探讨中才能被发现。在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民族思想界一时居统治地位的观点,并不能因此而被认为即是真理的观点。
宪法对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关怀向我们宣示着,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在宪法文本中的彰显揭示出二者必然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能够为宪法所吸纳,成为一种宪法基本权利而为宪法所保护,本身已经说明其入宪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认为,这种意义就在于从宪法理念升华为宪法基本权利的进程,实质上是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作为一项应有权利,在最高级形态上予以内化和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与宪法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各自的必要需求都得以满足,同时也促进了宪政的发展。
尽管思想自由不应该受到控制,但现实告诉我们,控制思想绝非不可能。关于人的思想不可能被控制因而不可能不自由也并非事实。第一,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干涉或剥夺人们的表达自由而变相限制或剥夺人民的思想自由。因为,国家权力无法干涉人们的内心思考,但却可以干涉人们思想的表达,而没有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播,人们就会失去信息源、失去观念的碰撞和不断完善而无从思想或正确地思想,人们的思想就会逐渐的枯萎甚至死亡,思想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剥夺人们的信息自由或向人民灌输错误甚至有害的信息、理论而引诱或逼迫人民错误地思想。
现实中,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被侵犯往往是间接的,政府或个人总是通过侵犯公民的其他权利达到侵害公民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目的,因而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对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保护。就我国法制现状而言,当前应该对一些表现公民思想的权利进行立法,尤其是十几年仍然呼之不出的新闻立法!尽快出台新闻法对于思想自由以及言论自由都有着超越一部法律本身的意义。
细究‚个人自由以及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即指我们大多数人所指,是一种最为广义的普遍人身自由,再为深刻一点则上升到精神层次。而自由主义则是个人自由的一种广化,也是个人自由的一种集中体现。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自由主义看作是自由主义的另一种表述。自由主义对个人及其自由有独特的看法。个人有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有充分的自由权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每个个人在享用自己的自由的同时都应该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权利。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在价值上却是平等的。我们所公认的一点:自由的价值是不证自明的,不需要外在的托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个人自由的权利。当然,个人自由的原则意味着自由的个人有权不服从专横的外部强制,也意味着自由的个人有义务不对他人行使强制。如康德所说,‚只有使每个人自由的程度未超出过可以同其他一切人的自由和和谐共存的范围,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享受自由。‛
‘结语’
自由、自由思想、自由主义等等有关自由的一系列词语在中国的近代百年思想史上遭遇了其他任何舶来品所没有遭遇到的最大的误解与挫折,甚至直到最近几年关于自由的言说仍然不能光明正大,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其对于现代中国所具有的又是其他思想体系所不能替代的。在阅读约翰•密尔《论自由》的全过程我都在思考有关自由的话题,自由,一个看似简单的话题,却引来了上千年的探讨。虽然在当今世界,诸如我们之类的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自由已经不再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自由的探讨,在我看来,是一个永远不会磨灭的话题!
第五篇: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四月裂帛
密尔的《论自由》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倡导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对西方人影响至今,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读完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密尔自由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倡导自由的论述有两大支点——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密尔对自由的探讨显然属于后者。他所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即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我的理解是指对于社会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观点或言论本身的真理性。密尔试图划清社会可以合法施加于个人权利的界限,那么就必然要以功利的得与失为出发点进行劝服,在本书的扉页上提纲挈领地引用洪堡的《政府的权限与责任》中的名言“人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奠定了文章现实主义的基调。
然而,就我看来,他的理论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密尔受托克维尔影响,重申其“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政治论题,核心观点是“‘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个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个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但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器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中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长期处于与人民“脱节”的状况,正希望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这样“暴政”就不成立。若从微观的角度说,“每个人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显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应一概而论。政府的决策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的是不现实的,作为政府来说,对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单选题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调和与协商的,这个社会也不只有一个阶层,而是多种社会利益错综复杂的共同体,因此这样“二元的假想”是浪漫且富有哲学内涵的。再者,密尔的论证大多将自由的对立面设定为与人相关的权威(精神、世俗、文化、法律),事实上,自身和时代的物质局限远比精神局限的影响更加深远,没有物质的支撑,思想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不切实际之处。
2、密尔自由思想中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观的萌芽
“任何在总体上不尊重这些自由的社会,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都不是自由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这些自由的存在如果不是绝对和不受限制的,那它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密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恰当领域是不剥夺他人的自由,即“自我保护”.这说明在创造“观点的意见市场”的同时人应担负起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故我也认同老师上课所说的维基解密的正确性有待评判的观点。我国现在允许宗教自由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不造成危害的基础之上,这一层面和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有相似之处。我所说的“社会责任”还包含另一方面,政府(和能做出决策影响社会的集体)有通过观点的探讨给人们判断正确与否的机会的社会责任,然而现今对于观点表达的惩罚仍然依法存在,党媒在体制内的限制已然为“意见市场”立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单一与趋同的观点让新闻事业禁锢于框架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密尔对言论自由的探讨始终都是允许谬误生存,让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能在“意见市场”上流通。可是结果呢?自由的思考与讨论能完全避免错误产生吗?显然不能。“一个人得以更多接近了解一个题目的整体,唯一的途径就是倾听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就此说些什么,并研究每种不同的心智特写能够观察的它的方式。”这里密尔用了“接近”一词暗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带给社会效用的局限性。()后文更明确地提出“只是我们已做了人类理智现状所允许的最大努力:我们没有忽略能使真理有机会达至我们的那些东西。”这都看出他内心时代观的萌芽和思维的严谨性。
3、密尔自由理论中“极简原则”的前提和社会效用
密尔对自由的范围设定了一条“极简原则”,即“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正当的理由只在自我保护。”但这样的原则前提是在一个文明群体之中,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少数精英,多数人都平庸的情况下,或者说其自我保护的对象并不被社会舆论所认同,那么这样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就不能对社会产生普遍效力。尤其是公众舆论的道德强压,相比法律来说更具有社会性和不确定性,受传统思想影响更深,需要全民思想素质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维护这样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个性的解放不应只停留在优劣差别上,即少数人和多数人,阶级与阶级,社会精英和平庸的人之间,而是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毕竟从广义上说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其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上人们内心所认可的价值观而已。并且,密尔在倡导个性解放的问题上希望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宽容和理解少数精英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个人的积极的思想推广到大集体中来,整个社会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