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北京高考阅读延伸学生例文分析
欧阳修和范仲淹都是君子,视察民情有能力的官吏。两篇文中都提到滕子京,滕子京是一位为百姓考虑尽职尽责的人,偃虹堤和岳阳楼都是他策划和施工的,表现出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欧阳修和范仲淹都希望官吏有正确的为官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要先忧后乐,为百姓做实事,滕子京就修建偃虹堤使人们安全和方便了许多。有许多官吏深处困境还未百姓着想,滕子京就是这样一位,屡遭贬黜,但还是为百姓考虑、着想,值得官吏学习。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描写了滕子京为官的准则。《偃虹堤记》中“盖虑民也深,则其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这一句中描写了滕子京为官替百姓着想,真正能体会百姓的疾苦,能够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说不因外物好坏而或喜或悲,一定为百姓担忧。反观当下,***因为一己私欲而贪污受贿,这不正是身居高位而没有为百姓着想,没有从人民中来到到人民中去,没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民生。如果这些少部分的官员也可以像滕子京那样心中装着百姓的生活,那么中国可以更好地发展。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主要讲述做官要“不苟一时之私誉,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其始也精。”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则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人皆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不求一己之私欲,大公无私,将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很多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比如被贬后的林则徐,在新疆搞发展,搞改革,让新疆变成富足之地,还有邓小平,不畏艰险,亲身探查,鼓励人民发展生产,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人一生俭朴,将心血都播撒在人民发展的土地上,向每一个人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林则徐在新疆的历史贡献
“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 人》一诗,全诗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林则徐还作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图片解释:我心里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温总理的这句话感染了很多人。
站在红山顶上林则徐的雕像前,看着他荡气回肠的爱国诗句,思绪穿越时空,去感知百余年前那位满腹才情的民族英雄的内心世界,我们不由地肃然起敬。林则徐革职流放新疆,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悲愤、最艰辛的日子,也是他与新疆各族人民共患难的日子。他在新疆生活的三年,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注新疆边防并付诸实践
林则徐认识到新疆在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国家防务观点。
提出警惕俄国的重要观点。林则徐来到新疆之前,沙俄军队已越过巴尔喀什湖,向中国境内推进;中亚浩罕国甚至出兵伊犁西部地区,在新疆内部还有和卓后裔作乱。在送伊犁将军领队大臣开明阿的诗中,他明确指出新疆驻军的职责是“静可以绥中原,动可以御外辱”。即平时护卫内地,战时抵御外侮。
林则徐潜心研究新疆史地,努力讲求筹边之策,他敏锐地觉察到来自沙俄的侵略隐患。他大声疾呼,未来新疆的安全威胁来自俄国。在林则徐的文稿当中,记载“余观俄国势力强大,多规画布置,志实不小。英夷由海道犯中国实难,但善守海口,则无如我何!俄夷则包我边疆,南可由滇入,陆路相通,防不胜防,将来必有大患”。“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见之”。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以及后来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我国西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充分印证了林则徐的预言。
建议朝廷裁撤西安镇总兵保留伊犁镇总兵。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天津的军事力量,准备裁撤伊犁镇总兵,移至天津,并征求伊犁将军意见,下令伊犁将军布彦泰十天后拿出结果。这件关系到边防建设的大事,引起了伊犁将军、参赞大臣、总兵和四位领队大臣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被流放到新疆的邓廷桢的关注,林则徐到达新疆后自然成为处理这件大事的中心人物。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的大局着眼,与各位大臣反复商量,之后,他起草奏折,由布彦泰上奏,决定保留伊犁镇总兵,裁撤西安镇总兵,添置天津。清政府经过四个月的反复权衡,最后批准了布彦泰的上奏,伊犁镇总兵终于保留,这对巩固受沙俄侵略威胁的西北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新疆边防形势提出改屯兵为操防。要加强新疆的防务,就必须提高边防的军事力量。林则徐提出撤销兵屯,让种地的战士回到营院里,专门搞训练,把腾出来的土地交给维吾尔族群众耕种。南疆兵屯有三处:喀喇沙尔、乌什、阿克苏。1844年乌什召民户耕种兵屯之地。屯地给农户耕种后,每年交粮5100余石,除支付官兵口粮,还剩余2000石左右,可折银抵充经费。回营屯兵专事操防,充实了战斗兵员,特别是边境地区,加强了巡防查界,提高了防御外来侵扰的能力。林则徐离开新疆后,仍然念念不忘新疆边防。1850年,林则徐返乡途经长沙时,召后起之秀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长谈,谈及西域事务时,林则徐说,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余颇以未竟其事为憾。林则徐与左宗棠的一席谈话,激发了左宗棠经营西北的决心。
垦荒勘田兴修水利巩固新疆边防
新疆屯田始于汉代,发展于唐代,成熟于清代。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主要在伊犁和北疆,以及南疆阿克苏等地兴办屯田,有兵屯、回屯、遣(遣犯)屯和民屯。道光年间,发生张格尔叛乱,屯田一度停顿。叛乱平定后,喀什噶尔、巴尔楚克等地恢复屯田,林则徐到达伊犁后,立即协助当时的伊犁将军布彦泰垦田勘荒。
伊犁垦田扩大耕种面积。伊犁将军布彦泰一向敬重林则徐,他得知林则徐将抵达伊犁边界时,曾两次派遣兵丁前去迎接,还破例委以林则徐实务——执掌粮饷。军饷和粮秣是伊犁驻军的重要依托,林则徐深切地感受到了布彦泰的信任,承担了伊犁的垦田事宜。1843~1844年间,林则徐在伊犁倡导开垦了惠远城东的阿齐乌苏废地三棵树、红柳湾一带3.3万多亩和阿勒卜斯l6.1万多亩田地。安置回户571户,安置汉族民户500户。阿齐乌苏废地在今天伊宁市巴彦岱一带。伊犁垦田取得巨大成功,布彦泰被加封太子太保衔。
不辞劳苦南疆勘田。伊犁开垦成效显著,带动南疆掀起兴垦热潮。道光皇帝下令点名让林则徐到南疆勘荒。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初,林则徐奉旨赴南疆,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勘查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今和田)、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和喀喇沙尔(今焉耆)七城垦地,中经英吉沙,遍历南疆八大城,勘地60余万亩;九月间在吐鲁番所辖托克逊之伊拉里克(今伊拉湖)勘地l1万亩,十月间在哈密以东塔尔纳沁(今纳沁城)勘地6000亩。林则徐南疆勘田的主要任务,除了解垦地的实际情况,更是为清廷制定南疆垦荒政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林则徐扶病奔波于天山南北各地,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此次荒地勘察任务。他因地制宜,或招内地移民承垦,或让当地少数民族垦种。林则徐的上述活动,不仅充实了边地,而且还达到了巩固边防的目的。1845年林则徐写给汝舟的信中明确指出:“夫田亩欲招民户者,为边防计耳。”
伊犁修渠造福百姓。要屯田,就要有水源。阿齐乌苏废地,原来是八旗兵屯田的地方,因水源不足而废弃。重垦阿齐乌苏废地,必须引伊犁河支流哈什河之水,工程规模巨大,花费甚多。林则徐与布彦泰反复筹划,确定施工方案。他本人拖着衰弱之躯,以极大热忱,主动向布彦泰提出分段承修、出资认捐阿齐乌苏垦地的要求。林则徐带头捐修了最重要、最困难的引哈什河水的龙口工程,龙口工程的具体位置,经考察在哈什河老龙口附近。龙口工程正好六里多长,这是整个引水工程的关键部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兴工,九月完成,费时四个多月,用工二十万有零,平均每日有760人。工程之艰巨,“非亲临其境者,不得而知”。林则徐还在新疆的其他地方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把新疆劳动人民使用的“坎儿井”加以改进推广。关心百姓疾苦 团结各族人民 新疆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林则徐在新疆的三年时间,始终心系各族人民,关心民众疾苦,十分注意协调各民族间的关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与纠纷,缓和民族关系,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目的。
心系百姓疾苦。在新疆,林则徐看到边疆兄弟民族的生活同内地一样贫困,不禁满怀同情地慨叹“穷边鸿雁倍堪怜”。林则徐在奏稿里也有类似这样的具体描述:“南路八城回子(指维吾尔族)生计多属艰难,沿途未见炊烟,仅以冷饼两三枚便度一日,遇有桑葚瓜果成熟,即取以充饥。其衣服褴缕者多,无论寒暑,率皆赤足奔走。”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林则徐踏勘南疆,行程二万里,赢得了各族人民的爱戴。
妥善解决农牧矛盾。林则徐在南疆勘察土地的时候,十分注意协调各民族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与纠纷,缓和民族关系,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目的。在半农半牧地区开荒的时候,林则徐注意到该地的“西南北三面,俱系大山,沿山一带,留为蒙古出入经由之路,本不开垦”。经他们查实“喀喇沙尔蒙古游牧在山之西,伊拉里克引水灌田在山之东,本不相涉。道光二十一年曾经奏定章程,宽留该蒙古贸易牲畜行走通路,并禁止户民进山偷掘树株”。此次筹议开垦,也要定出管理制度,划清农牧区的界址。这样,既可保证开荒增加农业收益,又不致影响牧民生计,妥善地解决了农牧矛盾。因地制宜,或招内地移民承垦,或让当地少数民族垦种,避免造成民族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处理扎萨克郡王伯锡尔侵占民田。在林则徐看完塔科纳尔沁荒地,返回哈密的途中,突然间“有百余人环跪递呈”,控告哈密王伯锡尔侵占公田、鱼肉百姓 的非法行为。这个呈文接还是不接,处理不处理,怎样处理,对林则徐来说都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哈密王不仅祖辈深得康熙帝以来历代皇帝的宠信,而且他本人也多次得到道光皇帝的嘉奖。
林则徐把国家利益、军民利益放在首位,决定受理此案。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暗中调查了伯锡尔侵占民田的情况,了解到了伯锡尔侵占民田、苛捐杂税、敲诈勒索的恶行,最终迫使伯锡尔郡王退出所霸田地万余亩,招民耕种。在得到布彦泰的同意下,把处理情况写成告示,刻在石头上,公诸于众,留示后世。布彦泰上奏皇帝,皇帝赞同。哈密群众高声称颂:“林公活我。”
林则徐留给我们更为宝贵的是他的精神财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拳拳的爱民之心,乐观旷达的胸怀。他在落难之际能如此奋发有为,更能显示其英雄本色。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林则徐正是中国的脊梁!他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的贡献使各族人民长思久仰,永远不能忘怀!
第二篇:2012高考北京作文分析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微笑、招手、敬礼,表示通车安全,而火车都会鸣笛回应,火车的笛声回荡在山谷中。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点评和分析】
今天新鲜出炉的高考作文题目真正让人眼前一亮!高考作文终于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走出了时评作文狭窄的区域,贴近生活,朴实动人,不再那么高高再上,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让广大的高三学子真正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表达。
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动人心魄的淳朴哲理。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他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微笑、招手、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响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所以,责任、奉献、尊敬、和谐„„学生无论从哪个侧面进行体会和感知,都能有话可说。正因为老计的生活只是繁华人世的一个折射,学生更可以在此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谈作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
总的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朴素而又动人。能让学生在平凡的小事中进行生命的思考,以小见大地考察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语文教育体察生活的回归,是“大语文”概念的见证,是相当成功的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题目不仅是一道作文题,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向导。
高考作文的方向对于以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2012年的这个材料作文,如果能够把高三师生从狂热的时事关注和时评类写作中解放出来,让大家能够静静地注视身边的生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美好人性,蕴含的人生价值,那就功莫大焉。语文教学不应该是病怏怏死气沉沉的课文分析,不是一道道题目的死板讲解;高考作文也不应该是八股式的套作仿作,更不应该是夸夸其谈的政治论文;它是美的享受和传递过程,是美的火种的播种和孕育,是对人生、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优秀品质和美德的再次弘扬!
第三篇:2014北京高考语文卷分析
2014高考语文卷评析
变化之后显平实
如果用两个字来涵盖今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卷的特点,那就是“平实”。尽管题型有较大变化,但由于考前已将改变方向及各种样题向考生传达,所以考生并不感到意外。
第一大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题目的数量由2013年的5道小题拓展为7道小题,实际是10道小题(第6题含两小题,第7题含3小题),内容涉及字形和字音的辨析、词语(包括俗语)的选用、积极修辞中的对偶和互文、消极修辞中的得体以及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等。内容取材于最常见的春联的常识、请柬用语、宴会席间对话,就连文学常识的考查也是出自众所周知的《红楼梦》。第一大题的考查,简单平易,内容凸显了传统文化色彩。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语段取自欧阳修的《堰虹堤记》,记述了岳州知州滕子京修建惠民工程堰虹堤的事迹,抒发了欧阳修“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的为官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实词的辨析、语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三道选择题都不难答,文言断句如果掌握了重章叠句的规律,找到“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的语言标志,就能断对一半以上。今年的阅读延伸题落在了文言文阅读上,考生若抓住“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等关键语句,再踏上选择题的台阶,选准感悟的角度,也是有话可说的。
古典诗歌鉴赏的难度受制于考生对此诗歌的熟知的程度,因此选择诗歌的一般规律是,有名的诗人的不太有名的作品,或者是不太有名的诗人的代表作。杜甫诗作《奉陪郑驸马韦曲》,这首诗用“反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通过对题干的解读,借助前面的选择题,考生是能够理解并答出简答题的要点的。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选取的是一篇科普文章“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光伏企业”也是政府大力扶植的新兴产业。无论是太阳能发电还是电影《变形金刚》里的“能量块儿”,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阅读起来难度不大。“链接材料”的引入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为学生搭建了选择的“台阶”。三道选择题使用“找硬伤”法和排除法能较容易地找出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给出的文章是叶廷芳的散文“废墟之美”,从西方人对废墟的态度说起,谈保护“废墟文化”,最后让学生谈谈对重修圆明园的看法。应该说,考生对思古的幽情,对残缺之美并不陌生,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就收在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第18、19、20题着重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题目类型与去年也基本一致。其中第19题要求学生根据文意概括文章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的审美感悟。“三个节点”是对文章梳理文意、厘清结构的基本要求,“15世纪文艺复兴”、“18—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1820年发现断臂的维纳斯”一段一个“节点”。“审美感悟”要求考生从文段中做出高度的概括,应该是“发生——发展——升华”的过程,分别是“产生审美意识”、“寄托审美理想”和“深化审美认知”。
今年北京试卷平易近人,没有偏题、怪题,没有无从下手的题。考生得高分难,得低分也难,区分度可能较差。也许,这正是母语考试的特点。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高考延伸题[模版]
诗歌阅读延伸题指导
高考阅读延伸题答题思路指导教案
【解读《考试说明》】: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要求考生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
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阐释。要求考生读出自己,说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诗歌阅读延伸题考查特点:
1、关注学生个体和文本的关系。
2、问题具有启发性、探究性、体验性、选择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师生合作,研讨阅读延伸题的答题思路。
知识和能力: 通过对阅读延伸试题学生答案示例的分析点评,总结答题的思路和要点,并就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过程和方法: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以教师的引导、讲解为主,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答题例析,明确答题思路,归纳答题要点,指导答题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提问以及学生作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题方法指导。【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今年高考语文卷将会设置两道总计分值高达20分的阅读延伸题。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几套阅读延伸题的练习,也发现了同学作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就月考试卷来探讨阅读延伸题如何作答。(板书:阅读延伸题答题思路)
二、课堂新授
(一)高考延伸题设题的目的:
1.考查的重点是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
2.考查的重点是读出自己,阐发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误例分析,明确思路 1.例析失误答案(展示投影片)存在问题讨论:
1.观点不明确——解说语句含义不准确,流于表面。
针对问题:不解说句意,抛开文本和作者的看法,自说自话。2.联想偏离观点——观点有误。
师:答案没有扣住题干给出的问题回答,所答非所问——没有抓住生发点。
师总结:阅读延伸题首先要找准引发点。这一步非常重要,否则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联系之前完成的阅读延伸题题干或直接提供看法,或提供关键语句,这些都是我们形成观点的基础。板书:
1. 起点找准——审题 2. 观点确立 3. 分析到位 4.结构完整
诗歌阅读延伸题指导
遵循这样的答题思路,下面我们来看一份答案。(投影)
三、小结
诗歌延伸题答题总策略:
1、读懂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熟悉题目类型,明确答题思路。
3、掌握相关知识和术语。
4、审清题目要求,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5、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顺畅,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
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诗歌鉴赏阅读延伸题,了解了阅读延伸试题的考查方式,并梳理了答此类试题的答题的思路和要点,而且我们对“分析”这一层次进行了突破,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我想通过以后的试题和阅读的训练,同学们一定会提高阅读延伸试题的答题水平。
四.实战操练,举一反三
板书设计:
阅读延伸题
思路:
1.起点找准:——审题 2.观点确立:肯定、否定
3.分析到位:依文阐述、发散联想 4.结论收束;
第五篇:2011年高考北京卷物理试题分析
2011年高考北京卷物理试题分析
2011高考已落帷幕。物理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相对稳定,局部略有创新。
对于走出考场的同学,祝其金榜题名、前程似锦。而后续同学,则该充分重视本试卷价值,将其作为学习指导。以下将就试卷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点评,望对大家有所启示。为尽力顾及所有同学,本文选择力学作为切入点,试卷分析之后,给出学习建议。
一、力学知识骨干
力学部分知识骨干可总结为如下四句话:“三个定律七种力,两个守恒两定理,三种运动要牢记,天体振动是实例”。其中:
“三个定律七种力”--牛顿三定律与受力分析中可能会出现的七种力(重力、弹簧弹力、轻绳张力、轻杆弹力、接触面弹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各年级同学都需熟练掌握七种力的性质、力的矢量计算,并对牛顿三定律活学活用。
“两个守恒两定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此部分对应机械能部分与冲量动量部分。历来是高考大题,综合体的重要考点。
“三种运动要牢记”--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高中学习的三种重要运动形式。相关公式必须牢记,且会应用。
“天体振动是实例”--天体问题和振动与波是运动与力的结合问题,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此部分知识点琐碎,容易产生混乱感。要求各年级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相关结论。
二、2011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力学部分
选择题涉及三道力学题目,分别为天体问题,机械波,牛顿第二定律。该考点知识源自于“天体振动是实例”与“三个定律七种力”。其中
1、天体问题知识源自于“天体振动是实例”,物理情境取自“同步卫星”。对于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半径等相关信息,在复习过程中应为重点内容,故此题难度不大。
2、机械波问题知识源自于“天体振动是实例”,该题考察了关于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在第一轮复习中即应该解决。此题难度不大。
3、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源自于“三个定律七种力”,物理情境选择了与电学相结合的“力学传感器”。但在应用的外壳下,考察知识较简单,为“超重问题”。难度不大。总结看来,选择题中涉及力学的三道题目,属于基础问题,难度不大。
实验考察动量守恒,该考点知识源自于“两个守恒两定理”,物理情景出自“碰撞问题”。该考点始终是实验部分的重点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实验条件,以长度代替速度等处理手段应该有所侧重。
第一道计算题考察了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该考点知识源自于“两个守恒两定理”以及“三种运动要牢记”,物理情景出自“竖直圆”。该考点始终是力学大题的重点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对于竖直圆“整个过程用能量,某点分析用向心力”的处理手段必须熟稔于心。
三、各年级同学如何备战高考
1、新高一:宏观把握骨干,明确学习目标
力学是大家进入高中要学习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后续电磁学的基础。因此新高一同学必须充分重视。
此部分的预习建议:以上面四句话作为知识骨干,不断填充具体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知道自己在学哪部分,没学哪部分,要学哪部分。细节学习之前先宏观把握整体。
2、新高二:回顾所学知识,填充知识框架
高二即将进入电磁学的学习。然而电磁学部分,依旧涉及大量力学知识,如:电磁场中的受力分析,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电磁场中的能量转化,等等。因此必须将力学知识打牢基础。
此部分学习建议:按照上面四句话,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填充、总结。例如,总结各力性质时,对于弹簧弹力,除求解大小、判定方向外,还有两点重要性质:①、弹簧弹力变化的延迟性;②、轻质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如,对于伸直的轻绳,有两点重要性质:①、同一根轻绳内部,拉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绳两端所连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对于每个大标题下诸如此类的知识点总结,大家必须熟练掌握。
3、新高三:归纳个性知识,总结物理情境
高三,拼搏的一年。拼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方法。不仅仅是解题方法,还是学习方法。
此部分学习建议:大家在整体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死角和思维误区出现在哪里,并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习。熟练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后,还务必做到一件事:总结高考中最常出现的“物理情境”。物理取义“探求万事万物本质原理”,一切物理题目抽象自生活,提取以模型。该模型也可称之为“物理情境”,即一道题目出现在何种情境之下。如:受力分析部分常出现的情景有:多体受力分析问题,弹簧连接体问题等;运动学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追击问题,斜面平抛问题等;机械能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木板滑块问题,粗糙斜面问题等。冲量、动量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即便是小专题天体,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物理情境,如:恒星行星问题,双星问题等。各种物理情境之间,即相互渗透,又有各自专属的解题特点。只有当大家在学习中总结,才可能在考试中轻车熟路,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