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退步一辩稿
一辩稿初稿
谢谢主席!
大家好!
当今娱乐节目以及其衍生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斥着我们的荧屏。我方认为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退步。
首先,我们有必要明确几个概念。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节目。至于文化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精神文明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物质文明的部分。而“充斥”则是事物在数量增加的过程中相互排斥的一种状态。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四个观点论证为什么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退步:
第一,目前的娱乐节目普遍存在着节目内容品位不高,文化含量低的问题。虽说不乏雅俗共赏,健康向上的节目,可粗鄙、媚俗、平庸无聊的现象仍比比皆是。当文化内涵缺失,内容变质,又怎能说这是文化的进步呢?
第二,娱乐节目当前的问题会产生不良的价值导向。从娱乐节目受众来看,年龄15—54岁、收入中低水平和学历高中以下的观众占大多数。而他们恰恰是非判断标准不够明确,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娱乐节目似乎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可那些质量不高甚至带有低俗倾向的娱乐节目,很容易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发生偏差,甚至导致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下滑。当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观、道德等出现滑坡,当文化的价值导向出现偏差,这难道还不是文化的退步吗?
第三,娱乐节目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娱乐节目充斥荧屏就是说当我们打开电视、电脑、手机等,看到的娱乐节目以及其衍生品数量多且种类单一。我们需要的文化是多样的拥有灵魂的文化,而娱乐文化只是文化大花园中的一小部分,当它充斥荧屏,就很容易导致文化的单一性,与文化的多元化相违背,导致文化的退步。
第四,物极必反,任何种类节目充斥荧屏必然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电视等影像传播方式具有记录历史和传播新闻信息、艺术审美与娱乐消费、意识形态导向和社会舆论监督这三个功能,要使其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再好的娱乐节目充斥荧屏也会限制其他功能的发挥。而现阶段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所带来的娱乐节目的问题是很难避免和被修正的。所以娱乐节目充斥荧屏只能说是一种文化的退步。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退步。谢谢大家!
第二篇: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进步还是退步辩论赛初步整理
初步整理
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进步还是退步?
娱乐节目的定义: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利用综合性的表达手段,将多种娱乐性的元素组合在某一种形式中,在某一时段强化电视的娱乐功能,单纯地使观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节目的类型: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电影、电视特别节目、新闻综合类、体育赛事、外语„„
支持进步:
一、电视娱乐节目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
1.“后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的文化图景中,娱乐文化作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已经形成强大的集体性氛围,并且娱乐文化在大众传媒中也有了独立的表达诉求。
2.从正面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文化的传播对于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的现代人们,确实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宣泄和满足的渠道,它丰富和改善了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
3.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休闲工具。在大众文化的影像中,以及在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那种能充分释放情感、梦想和欲望的娱乐都是大受欢迎的。
4.娱乐节目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当下很多电视娱乐节目差强人意,但电视的娱乐的功能却必不可少,因为娱乐有释放功能、宣泄功能,减压功能,这是其他电视节目无法代替的。“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给人们带来娱乐的这种广泛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从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出发,努力做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当下人们对娱乐节目的既骂且爱的矛盾心理,恰恰说明一方面我们不能缺少娱乐,另一方面目前的娱乐节目的确还不尽人意。
二、电视娱乐节目符合了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
1.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的文本形式,电视娱乐性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首先便缘于它与文化心理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相熨贴,体现了大众文化环境中媒介的“展示性”。在市场经济成熟的社会中,公众的文化消费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更多地缘于对“娱乐性”的追求,这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2.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已经在期盼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型文化的诞生,在这个背景或逻辑下,大众文化,也包括娱乐文化,便不再屈从于传统“高雅文化”的表达方式,而在寻求隶属于自身的书写系统。
3.娱乐节目作为当今大众文化的文本形式,已经成为电视传媒的支柱性内容。它的兴盛,其实与当下的日常生活形态紧密关联,也与“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范式的转型有关。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对于娱乐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流行,不能简单地以一种偏狭的、预设的传统价值标准加以评判,正如用大众文化的价值标准也不足以对传统经典文本作出正确评判一样。社会仍处于演进之中,娱乐文化也处在自我型塑之时
4.世界各国在电视发展的早期,都会有一个综艺节目兴盛的阶段。
三、现在的娱乐节目自身也在积极寻求发展
1.许多电视台为了引进或制作娱乐节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应该是我国电视业觉醒和进步的表现。其次,国内的电视界开始认识到与欧美国家电视发展水平的差距,开始“放眼世界”,这对于跟上国际电视发展水平来说是很重要的。
2.以前的一些电视节目依靠明星的捧场和俊男靓女的主持取悦观众,展现普通人的智慧、发掘成熟有内涵的节目主持人是大势所趋。近来的娱乐节目也有意识地注意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
3.电视娱乐节目也在各种指责声中,逐渐高扬起受众至上、捍卫受众权利的旗帜,开始与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合流,成为世俗人文主义的消费场所。在这一进程中,它紧贴着社会趋于开放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不断调适的价值观念,并开始与传统的文化价值的评判尺度拉开距离,逐步形成了以年轻观众为主流人群、以商业消费为显著特征的共享性文化空间。
4.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虽然仍难掩商业色彩,但毕竟在电视娱乐节目提升人文品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5.首先,独特的创意成为主导娱乐节目命运的主要因素,节目质量重新掌握了娱乐节目发展的命脉,这既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行业内部深化改革的结果。其次,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新的娱乐节目不断涌现,丰富了娱乐节目的样式,拓展了娱乐节目的发展空间。第三,电视娱乐节目具有了更多人文关怀的色彩,平民化道路恢复了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繁荣景象。第四,在电视节目形态交叉和融合的特征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娱乐节目与其他类型的节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四、我们不应该质疑公众的判断力
首先不应致力于改变观众的判断力,而是以相信观众的判断力为前提。其次,我们也不必把“娱乐”与“堕落”划上等号,娱乐可以健康向上,也可以劝诫道德,我们不能用一种带有“文化歧视”(娱乐也是文化)的标准来偏面看待娱乐的意义。况且,传媒是一个综合性节目的集成,如果说新闻、评论和其他文化教育类节目应该更多地承担“文以载道”的职责,使人在道德、观念和知识的层面上获得教益,那么娱乐节目则像生活中的“娱乐”一样,它主要是藉以放松身心、愉悦自我的文本形式,尽管它也可以做到“寓教于乐”,但毕竟娱乐是第一位的——或者借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个成语,人们也可以追问:假若“娱乐”都不存在,“教”又何以寄托?
五、市场本身的优胜劣汰
我国的电视娱乐在浮躁中也有发展。这些节目的热潮会被另外一种更新的电视娱乐节目承继下去,它们自己则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节目类型
六、娱乐节目的整改、发展方向
1.就娱乐节目本身来说,它对创意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娱乐节目与人们的生活节奏联系紧密,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电视娱乐节目必须作出相应的反应。好的娱乐节目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简单复制,它应该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密切关注基础上的创新。
2.我们必须顺应世界电视技术潮流,迅速推进电视制作、传输的数字化,推动有线、无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
因此应当大力推动传统电视的体制改革,最关键的是要在资源和市场配置上突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发展。那么资源的配置空间将大大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只有这样,电视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3.使用适度的时候使媒体满足受众的要求,但是使用不当会使媒体去迎合一种低级趣味的低俗化。
七、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曲折的。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前景诱人,发展空间也很广阔。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者们要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和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规律的道路。相信在未来几年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型电视娱乐节目一定会层出不穷。
支持退步:
一、娱乐节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1)娱乐节目“克隆”严重,多引进,少原创、形式单
一、缺乏创新
1.模仿国外和港台娱乐节目上比较严重
2.国内各级电视台之间相互的抄袭也十分严重
各级电视台之间娱乐节目的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如果各个电视台都在同一时段推出大同小异、名称相似的节目,它的收视率能有多少呢?尽管这些节目也有可能一炮走红,栏目创作人员也有可能尝到一时的甜头,但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盲目跟风的趋势、单一和重复的节目形态、来去匆匆的短期效应等问题会迅速出现。第一个抄袭国外的节目火了,大家又纷纷来效仿。抄国外,抄港台,再不来就是抄中央台,抄成功节目,抄来抄去,原本好好的娱乐节目早已是人们看腻看烂的节目,这样形式单一的节目又怎么能吸引人们的兴趣呢。
对体制内各级、各类电视媒体播出的内容实行统一的标准管理,创新空间不大,克隆跟风严重,节目品类和形态单一。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特别是互动点播的发展,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日益强烈,点对点传播具有可控技术条件,节目针对不同职业、年龄的分级管理已势在必行。
(2)电视娱乐节目文化品位的总体不高
1.电视娱乐节目内容文化品位不高:
虽说近年来的电视娱乐节目中不乏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内容,可是真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值得回味的节目仍是凤毛麟角。而为数众多的娱乐节目仍存在着粗鄙、媚俗、平庸无聊的现象,总体上呈现文化品位不高、文化含量较低的状态。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文化品位娱乐节目往往只注重节目的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身应具有的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普遍存在理性缺失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媚俗文化的泛滥,如节目内容极度浅显甚至低俗、节目形式缺少创新等。,电视娱乐节目仅仅满足了观众低层次的、虚假的需求,而压抑了人们真正的主体意识,削弱了其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但目前中国娱乐节目呈现庸俗化倾向。盲目追风仿效、缺乏原创,缺失文化审美趣味是其主因,娱乐却将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遮蔽了。电视低俗化,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远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去与狭隘,让老百姓的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克隆抄袭导致节目生命力弱,周期性短,例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大同小异,收视率至上,办好一个娱乐节目需要很多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对观众进行调查都相当漫长,加上首重受众的品味变
化很大,推出一个好节目很不容易
媒体中娱乐节目的风行,便必然抵消大众传播的“劝世”意义,甚至会降低社会道德的标准,2.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文化品位不高:
节目主持人及主要参与人员的素质问题导致节目文化品位低下近些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中许多主持人也存在着素质低下的问题,穿着不伦不类,言语胡编乱造,个别主持人竟在节目中讲起不文明语言,做出很不雅观的动作。难道为了逗观众一笑,就可以不要端庄、大方、文明和典雅了吗?面对这些靠奇异的打扮、夸张的播报等滑头的主持人,观众是不会有兴趣的。大方向和小细节的把握都是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现在有些娱乐节目的定位,主持人和参与的素质等问题确实存在着很大问题。
二、娱乐节目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娱乐节目的生存周期短
以业内一般的说法,综艺娱乐节目一般“寿命”约为3至5年。
三、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导致了娱乐节目的问题
不少人只想在短期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忽略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大众传媒向大多数人讨好的本性,也不可避免地形成“媚俗”的美学。为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俗世日常的热闹、宣泄和各种活动仪式,都被赋予了美学意义,甚至上升为传媒文化的一种意识形态。
电视媒体多数时间被“收视率”牵着鼻子走,以至“低俗”成为了电视娱乐的代名词,严重影响了中国电视的全面发展。
四、娱乐节目充斥荧屏带来的危害
(1)不利于文化的创新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刚刚起步的阶段,学习借鉴港台和外国的一些节目样式无可厚非,但是一味模仿,不思创新却只能走入死胡同。借鉴和学习不等于抄袭和克隆,必须结合国情进行“国情化”和“本土化”,必须做好境外节目本土化工作。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完全借鉴主义,中国人也有属于自己国粹的东西。我国现在处在一个商品经济时代,虽然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出现了异常繁荣的局面,但是因为节目制作往往带有一定的商业因素。节目制作人员为了追求商业效益,提高自己的收视率,盲目地去复制别人的节目类型。结果导致电视娱乐节目出现“克隆”严重,创意不足,文化品位低下,节目形式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结果普遍的娱乐节目生存周期都只有三五年的时间。我们不应该去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应该立足于娱乐节目长足发展,不断地去创新节目的形式,提高节目的品位,寻找优秀的主持人,追求多种节目形式。娱乐节目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制作出更能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产品。
(2)对社会公众的不良导向作用
(3)社会资源的浪费
中国电视在目前的资源状态下,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在于前面所说的属性、体制、机制问题导致的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的困难,更在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迅速涌现,电视媒体和电视媒介的概念将被泛化,体制外的大量新媒体、新媒介将会大量占有有限的资源,如体制内的电视媒体继续抱残守缺,其面临的将不只是资源占有的相对萎缩,而且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目前相对垄断条件下的固有“优势”而走向衰落。
(4)发展的过快导致公众审美疲劳
对于电视来说,这是娱乐大行其道的年代。娱乐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渗透在电视生活的方方面面,娱乐无处不在。在娱乐节目发展过程中,它的高收视率和巨大的商业回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短短几年,电视娱乐节目获得超乎寻常的生长,波及了大江南北的电视荧屏。实际上,我国的电视节目发展也不到20年的时间。
1999年6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在北京顺义召开的广播电视文艺研讨会提供的材料显示,全国省级电视台办娱乐节目的有33家,地市级电视台开办娱乐节目的有42家,之后又有32家电视台开办或引进了娱乐节目。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可谓是声势浩大的,相对国外电视娱乐节目而言,它发展历程足足晚了有五、六十年,但它也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突出代表的作品。
(5)限制了观众对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选择权
袁方博士对2000—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播出情况的统计,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播出占全部节目播出的比重从12.26%上升至23%,新闻从25.52%下降至15.38%;省市电视台电视剧从35.96%上升至53.13%,新闻从13.45%下降至9.38%。《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8》发布的数据:2007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在整体收视中所占份额为21.25%,新闻/时事为12.78%,省级卫视电视剧为48.9%,新闻/时事为7.48%。根据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一般相近的规律,说明总体趋势并未改变。电视“传播资讯、引导舆论、教化民众、提供娱乐”的功能未有全面而充分的发挥。并且,大多数娱乐节目品位较低,格调不高,低俗化倾向较为突出。
第三篇:文化传承一辩稿
一辩稿
谢主席,大家好。在讨论这个辩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白这个辩题出现的意义何在。现今文化发展面临着窘迫的境地,很多的传统文化在渐渐地消逝,然而我们却高举着文化的创新的旗帜,忽略了文化传承。一方面导致部分文化的消逝,而另一方面,文化创新的根基即文化底蕴不稳固,很难推动文化创新。好,我们先来看定义。文化传承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文化创新,是在借鉴传统文化或者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再次变革与新生。不容置疑的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合作才可促进文化发展。那当两者都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时,若想比较谁更重要,就要看何者更是当务之急。
首先,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如若基础都不稳固,何谈创新。我们不能抛开文化传承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不强,很快会被淘汰。
其次,当今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很多传统文化因不被重视而渐渐消失。很多人满嘴都是“欧巴~康桑思密达~”却不能完整的背出一篇古文。当大家疯狂的庆祝着圣诞节,万圣节的时候。而我国的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却变成了单纯的放假。我们的传统文化被一点一点的削弱和淡化,那些诚信谦让爱国等文化精髓逐渐被淡忘,大家却无动于衷。拥有着宝藏般的传统文化不去重视,却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怀抱着深厚底蕴浑然不觉,却无端仰视所谓的fashion。我方不是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认为应该要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自己的文化。
最后,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当这个源泉渐渐枯竭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凝聚中华儿女。面对有人摔倒,我们不甘去扶,怕做了好事倒惹了一身不是。雷锋精神二月来三月走,这是一个民族的危机。若民众失去了传承文化的意识,就是一场真正的文化浩劫。相比之下,我国文化创新屡现成就如蛟龙号,天空一号等科技成果。人们对于手机的更新换代关注度很高也明显看出人们更重视与文化创新。可是文化传承这一层地基不牢固,何谈文化创新,何谈民族壮大,何谈时代进步?
身为一个炎黄子孙,当文化传承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釜底抽薪,文化传承已经到了悬崖绝壁,接下来路如何走,怎么走已是每个国人都都应该扪心自问的时候了。
第四篇:心灵鸡汤是毒药 一辩稿
首先让我们定义一下心灵鸡汤的现代含义:心灵鸡汤本来是指“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但是在现今浮躁、复杂的时代大背景下,演变为精神鸦片,其本质是撰写者哗众取宠,获得关注度及转发量的工具,并无实际意义。其内容是不科学的,逻辑松散使受众无法正视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偏离正常的社会认知。让我再次重申我方立场:心灵鸡汤是毒药,其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心灵鸡汤内容不科学,逻辑混乱,思维不清,只提出分析问题,但不解决问题。心灵鸡汤常见手法:①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个人事例或者编纂的故事,得出一个人生感悟。(这是不科学性)②因果倒置,例如《成功人士必备的十种习惯》,《这样做,她们都变年轻了》(这是思维不清逻辑不明),③从对自己有利的出发点举例,比如爱因斯坦考试只得一分,不说人家满分就是一分的事实。他们的目的,是让情绪上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并不是指出可行性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乍一听让人觉得十分解气,其实却忽略了期间最重要的过程。这就是鸡汤毒性的体现,让受众盲目乐观,相信思想能够直接影响现实世界。2.心灵鸡汤是致幻性的麻醉药,带有毒性
致幻性的定义:生动的想象可发展到错觉和幻觉、情感改变。麻醉药:暂时丧失痛感。这和心灵鸡汤的作用十分相似:致幻性体现在过于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妄想用思想改变世界,使一个本来逻辑不清的人更加迷茫,甚至耽误其一辈子的发展。麻醉性体现在首先心灵鸡汤的关注人群集中在情感空虚的人中:例如青春期的孩子,七八十年代的母亲,职场女性,单身狗。这些人都在扮演迷茫、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他们的情绪来源是因为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他们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心灵鸡汤麻痹自己。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的价值是学会独立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去逃避。如果遇到问题就打一剂鸡汤,那么请问,活着的价值从何体现呢?
3.据微信2014年官方统计最受大众喜爱的是情感咨询,也就是心灵鸡汤,有2.4亿人之多,由此可知心灵鸡汤群体庞大又是情绪有诉求的人,易将错误的、逻辑不清的、虚假的三观取向转发扩散,导致群体中毒,易将三观未定的人群带向歧途。
最后,我方重申我们的立场:心灵鸡汤是毒药: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味地关注情绪。把鸡汤当成了人生哲学,那就是毁一生!
第五篇:美是客观存在一辩稿
谢谢主席
给位评委,对方辩手以及到场的观众,大家晚上好 下面由我来代表正方进行开篇立论 我方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
我们欣赏西施的美貌;我们感慨霓虹灯的绚丽;我们徜徉桂林的山水;我们赞叹蒙娜丽莎那微笑的神秘„„无论是西施还是蒙娜丽莎,无论是霓虹灯还是桂林山水„„这一切都让我们产生了美的感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难发现,让我们产生着美的感受的美,是实际存在的。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什么是美的感受。我们说美是一种属性,而非一种标准,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审美则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看法。并且,审美同时受制于客观因素。如所处的时代背景,自身的文化程度等等。因此,审美所得到的美感并非完全是人主观意愿的体现。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是美感。美感就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我们是通过“审美”从“美”中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会”。那么,美其实就并不等同于美感了。举个例子,针是尖的和你被针扎到有尖的感觉,这两个尖就不等同。如果说这个例子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换一种语言就很好解释了,譬如英语,用最简单的词汇来说,美,可以是beauty,而美感则是the sense of beauty,其中的差别就不言而喻了吧。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美是客观存在。所谓客观存在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则是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导致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所致。所以应该是客观的。就好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在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变得不是世界,也不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又有了一定的加深。美也一样,我们是否能从一件事物得到美的感受,事物中美的属性其实没变,不同的是人们审美能力。所以,美是客观存在的。
最后,如果我们非要说美是主观感受,那么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都不尽相同,那是不是说每个人得到的感受都是正确的呢?既然都是正确的,那我们为什么还存在着审美能力的强弱,为什么还会说品味的高低呢?为什么社会还在提倡提升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呢?这似乎有些矛盾吧!
综上,我方坚定的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