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

时间:2019-05-13 22:1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

第一篇: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

《谏伐匈奴书》

一、课内检测(选择题每题3分,共 23分)1.给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5分)(1)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2)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3)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4)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5)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2.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文言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B.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天性固然。

C.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秦政不行,权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D.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相同的一项()

A.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B.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

C.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D.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 4.指出下列句中不含通假的一项()A.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 B.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 C.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 D.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5.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 重诛:残暴的杀害。

B.天下既平,天子大恺 大恺:周天子打仗凯旋时所奏的军乐。C.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功齐:功业与„„相等 D.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末节:节操卑劣 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又使天下飞刍輓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 A.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B.彼奇人也,不敢近。

C.问:“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 D.且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7.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作者针对伐匈奴一事,结合历史教训和国家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阐明了“匈奴不可伐”的论点。文章语言含蓄委婉,张弛有度,理据结合,说明透彻深辟。

B.文章第一段首先从“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率直的进谏,以此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躲避重罪,敢于直言进谏,因此圣主不会失策而功业流传百世”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点明写作目的。

C.文章第二段就提出 “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只能使人民陷入疾苦,好战必亡。

D.《谏伐匈奴书》一文很好地体现了“谏书”的特点,说理叙事张弛有度、据理结合,其作者是东汉的主父偃。

二、成语运用(3分)8.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的是()A.党的“三农”政策落在实处后.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许多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的村庄脱颖而出。

B.经过几轮的角逐,这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一等奖得主即将浮出水面。

C.每一年六月,我县都有一批莘莘学子独占鳌头,但也不乏名落孙山者。如何选择今后的人生道路,一时间成了那些考试失利的学生所要直面的现实。

D.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面临原则性的问题------特别是金钱时,不但一些曾经“立场坚定”的老同志晚节不保,而且一些年青的干部更是不爱惜羽毛。最终被人民唾弃。

三、课外延伸(共 21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 12分)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雎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粱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①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②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注]①扞:通“捍”。抵御。②冲风:由下往上刮的强风。(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安国坐法抵罪 抵:抵偿

B.田甲日:“然即溺之” 溺:用小便浇灭 C.安国及大行王恢将 将:将领 D.群臣议者多附安国 附:赞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 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 B.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 C.田甲亡走。安国日:“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高帝悔之,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D.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体现韩安国“持重”性格的一组是()①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 ④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⑤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⑥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A.②⑤ 2B.③⑤ C.①② D.④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安国早年受过韩非学说的影响。他曾经受命和张羽一起成功地阻挡了吴楚军队,并显示出持重的性格特点,还由此成名。

B.狱吏田甲在韩安国入狱后侮辱他。韩安国被重新起用后,田甲吓得离职潜逃,是韩安国叫他回来就任原职,以后能友好地对待他。

C.韩安国曾经以五百金向亲贵田蚡行贿,再加上天子对他的印象也比较好,他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御史大夫的高职。

D.针对攻伐匈奴一事,本文与《谏伐匈奴书》一样都运用了例证法,结合历史教训和国家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阐明了“匈奴不可伐”的论点。

(二)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12分)

13.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14.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15.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16.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谏伐匈奴书》练习(部分)答案 选择题:

2.D 3.C 4.C 5.A 6.C 7.D 8.C 9.C 10.A 11.A 12.D 文言文参考注释及译文: 徙:迁居。

《韩子》:即《韩非子》,战国末年法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说:学说。

驺:即今山东省邹县。扞:通“捍”,抵御。持重:稳固防守。

坐法抵罪:因犯法被判罪。抵罪,抵偿其应负的罪责。独:难道。然:同“燃”。溺:同“尿”。居无何:过了不久。徒:服劳役的犯人。亡走:逃跑。

而:你的。宗:宗族。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治:惩办。说:同“悦”。

建元: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前140-前135)。遗:赠送。

太后:指王太后,名娡。天子:指武帝刘彻。迁:提升。

闽越:越部族的一支。东越:是闽越的分支。将:领兵。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和亲: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少数民族之间有政治目的的联姻。下议:指交群臣议论商量。数:屡次。

率:大致,一般。倍:通“背”,违犯。负:依恃。

迁徒鸟举:迁移就像鸟飞一般。鸟举:鸟儿飞翔。制:控制。

不属为人:意思是不内属中国作百姓。罢:通“疲”。疲劳。虏:对敌人的蔑称。鲁缟:鲁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的生绢,以轻薄闻名。冲风:由下往上刮的强风。鸿:雁。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适居睢阳。曾经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因为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国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年间(前140-前135),武安侯田蚡担任汉朝太尉,受宠幸而掌大权,韩安国拿了价值五百金的东西送给田蚡。田蚡向王太后说到韩安国,皇上也常说韩安国的贤能,就把他召来担任北地都尉,后来升为大司农。闽越、东越互相攻伐,韩安国和大行王恢领兵前往。还没有到达越地,越人就杀死了他们的国王向汉朝投降,汉军也就收兵了。建元六年(前135)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

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韩安国说:“派军队去千里之外作战,不会取得胜利。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群臣的议论多数附合韩安国,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第二篇: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

《谏伐匈奴书》是西汉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所做的文章。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①,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②,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③。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④,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⑥,天子大凯⑦,春蒐秋狝⑧,诸侯春振旅⑨,秋治兵⑩,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11),兵者凶器也(12),争者末节也(13)。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14)夫务战胜穷武事者(15),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16),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17)。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18),迁徙鸟举(19),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20),重不及事(21)。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22)。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中国(23),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35)地千里,以河为境(24)。地固泽(咸)卤(25),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26)。暴兵露师十有余年(27),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28),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29),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30),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31)。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32),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33)。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也(34)。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深切的谏言以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会为了躲避严厉的惩罚,敢于直言进谏,所以帝王不会办事失策以至于功业流传万世。现今我不敢隐瞒忠心来逃避死亡,所以献上自己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并稍微注意一下。

《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再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记战争一定会灭亡。”天下已经平定,天子于春秋两季阅兵,诸侯春秋练兵,用来不忘记战争。况且愤怒的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是不祥的器物,争夺的人节操卑劣。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一定会有横尸遍地,所以圣明的君王会慎重行事。只顾一味的追求打仗胜利,并且用尽自己本国武力的君主,是没有不后悔的。

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威武,蚕食天下,吞并各个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之君相媲美。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匈奴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如同迁徙的鸟,难以控制他们。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统治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国疲惫,把攻打匈奴作为一时快意之事,不是好计策。”秦始皇不听从,于是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占领土地上千里,以黄河为边境。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黄河以北。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呆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秦朝又让天下百姓飞速地运送粮草,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出发,转运到黄河以北,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不能得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

待到汉高祖平定天下,攻取了边境的土地,听说匈奴聚积在代郡的山谷之外,就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谏说:“不可以。那匈奴的习性,像群兽聚积和众鸟飞散一样,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如今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里认为是危险的。”汉高帝没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向北进军到代郡的山谷,果然遭到被围困在平城的危险。汉高帝很后悔,就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之约。这以后,天下人民才没有了战争的事。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会耗费千金。”秦朝经常聚积军队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的耗费。匈奴侵犯边境,抢掠人畜,以此为生活的来源,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从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就不按法律道德的标准加以规范和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感到最为恐慌的事情,百姓感到最为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思想就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使官员们相互猜疑而与外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那秦朝的政令不能推行,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的用人。”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并对此稍加注意。

第三篇:谏伐匈奴书的原文翻译

导语:《谏伐匈奴书》是西汉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所做的文章。下面小编整理了这篇古文的现代文翻译以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及注释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①,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②,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③。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④,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⑥,天子大凯⑦,春蒐秋狝⑧,诸侯春振旅⑨,秋治兵⑩,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11),兵者凶器也(12),争者末节也(13)。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14)夫务战胜穷武事者(15),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16),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17)。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18),迁徙鸟举(19),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20),重不及事(21)。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22)。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中国(23),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35)地千里,以河为境(24)。地固泽(咸)卤(25),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26)。暴兵露师十有余年(27),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28),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29),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30),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31)。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32),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33)。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也(34)。

①不恶:不讨厌。切谏:深切的谏言。意谓毫不避讳的直谏君王。博观:广泛地观察。

②重诛:严厉的惩罚。

③遗策:失策。万世:万代。

④效:献。

⑤《司马法》:古代兵书,即《司马穰苴兵法》,原有一百五十篇,今存五篇。以下所引文字出于《司马法·仁本》篇。

⑥平:太平。

⑦大凯:周王所奏凯旋班师的军乐。

⑧蒐:春天打猎。狝:秋天打猎。

⑨振旅:训练军队。

⑩治兵:修治武器。

(11)逆德:背逆的德行。

(12)兵:武器。凶器:凶恶的器物。

(13)末节:最末等的节操。

(14)重行:慎重对待。

(15)务:致力。穷武事:用尽武力。

(16)任:凭借。

(17)齐:相等。三代:指夏、商、周。

(18)委积:此泛指仓廪所蓄的粮食和财物。

(19)鸟举:像鸟儿飞翔。举,飞举。

(20)踵粮:携带粮食行军。

(21)重:繁。不及事:无济于事。

(22)役:役使。

(23)靡敝:疲弊。

(24)辟:通“?”,开拓。河:黄河。

(25)泽卤:盐碱地。

(26)丁男:成年的男人。

(27)暴兵露师:把军队暴露在荒沙野地之中。有:通“又”。

(28)是:此。岂:难道。

(29)蜚刍挽粟:飞速转运粮草。蜚,通“飞”。刍,喂牛马之草。挽,引、拉。

(30)黄腄:指黄县和腄县。负海:靠海。

(31)率:大致。钟:容量单位,即六斛(石)四斗。致:得到。

(32)疾耕:拼力耕种。

(33)纺绩:纺织、绩麻。帷幕:军帐。

(34)畔:通“叛”。

(35)却:退却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①,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②。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③。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④。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⑤,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故兵法曰:“兴师十万⑥,日费千金”。夫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功⑦,亦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夫上虚府库,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国,非完事也⑧。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⑨,禽兽畜之⑩,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11),而下 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12)。乃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13),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14)。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15),此得失之效也(16)。故《周书》曰(17):“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①略:攻取。

②代古:代郡的山谷。

③从:追。搏景:博,击,打。一说为“捕”,捕捉。景,通“影”。捕捉影子。

④平城之围:公元前二○○年,汉高帝刘邦打匈奴,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的白登山,七天七夜方得脱离险境。见卷八《高祖本纪》、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等。

⑤刘敬:即娄敬,他建议与匈奴和亲。和亲:这是汉朝出现的一种与边境部族修好的政策。如把汉朝宗室女儿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借以加强汉匈之间的亲善关系,换取边境的安宁。刘敬事见卷九十九本传。

⑥兵法曰:“此指《孙子兵法·用间》篇。

⑦系虏:俘虏。系,拴束。

⑧完事:完美的事。

(9)固:本来。弗:不。程督:按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加以规范督导。

⑩畜:养。

(11)统:经验。

(12)兵久:战争持续很久。变:**。虑易:思想发生了变化。

(13)外市:与外国人勾结。

(14)尉佗:即赵佗。他建立了南越国。其人其事见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章邯:本是秦朝将领,在秦末大乱中投降项羽,受封为王。见卷七《项羽本纪》等。私:私欲。

(15)二子:指尉佗和章邯。

(16)效:效验。

(17)《周书》:指《逸周书》,记周代史实的史书。以下引文非此书原文,当是变化《周书·王佩解》之“存亡在所用,离合在出命”而来。

译文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厌恶深切的谏言而是广泛观察,忠诚的大臣不敢逃避重重的惩罚而直言劝谏,因此处理国家大事的好政策才不能遗失,而使功名流传万世。如今我不敢隐瞒忠心,逃避死亡,而要向您陈述我的愚昧想法,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稍微考察一下我的想法。

《司马法》上说:“国家即使大,若是喜欢战争,就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太平,若是忘掉战争,就必然危险。”天下已经平定,天子演奏《大凯》的乐章,春秋两季分别举行打猎活动,诸侯们借以春练军队,秋整武器,用以表示不忘战争。况且发怒是背逆的德行,武器是不祥的器物,斗争是最差的节操。古代人君一发怒则必然杀人,尸倒血流,所以圣明的天子对待发怒的事非常慎重。那致力于打仗取胜、用尽武力的人,最终没有不后悔的。

从前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兵威,蚕食天下,吞并各个交战的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相同。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竟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攻匈奴。那匈奴没有城郭居住,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加以控制。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原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政策。”秦始皇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阔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北河地区。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呆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不是的,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秦朝又让天下百姓飞速转运粮草,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起运,转运到北河,一般说来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得不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

待到汉高帝平定天下,攻取了边境的土地,听说匈奴聚积在代郡的山谷之外,就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谏说:“不可进攻匈奴。那匈奴的习性,像群兽聚积和众鸟飞散一样,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一样。如今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里认为是危险的。”汉高帝没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向北进军到代郡的山谷,果然遭到平城被围困的危险。汉高帝很后悔,就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之约。这以后,天下才没有战争的事。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耗费千金。”那秦朝经常聚积民众和屯兵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耗费的资财。这种上使国库空虚,下使百姓疲惫,扬威国外而心中欢乐的事,并非是完美的事情。那匈奴难以控制住,并非一代之事。他们走到哪里偷到哪里,侵夺驱驰,以此为职业,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都不按法律道德的要求来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最大的忧虑,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产生背离秦王朝的心情,使将军和官吏们相互猜疑而与外国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那秦朝的政令所以不能推行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的结果,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上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什么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希望陛下仔细考察这个问题,对此稍加注意,深思熟虑。

第四篇: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doc

《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2.填空。

①《望岳》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②《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造化钟神秀(聚集)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混乱)D.二男新战死(最近)

4.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一)语段点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来源:学&科&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来源:Z_xx_k.Com] 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 B.壮阔雄奇 C.含蓄蕴藉 D.慷慨悲凉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1.kān yù

shuāi zàn zì

2.①杜工部集 杜甫 泰山华山 衡山 ②五言 叙事 3.C 4.B

(一)1.唐 杜甫 2.战争 3.残破凄凉 4.见“要点详析”

(二)1.七言绝句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对比 早春郊野景色的美丽迷人4.A

第五篇:《谏伐匈奴书》《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谏伐匈奴书》《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

主父偃(?~公元前126),两汉齐国临淄人,是汉武帝时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早年学习纵横家、辩士之说,到中年时,听说汉武帝重视儒术,改学《周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因此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国,但都未受到礼遇,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拜见卫青,卫青向武帝美言多次,但无结果,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因主父偃上书《推恩令》,尊立卫子夫为皇后,揭发燕王刘定国的不法行为,很讨汉武帝的欢心,不久后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

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1965年),政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称为“三巨头”,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他著作等身,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二)课文分析

1.《谏伐匈奴书》

秦汉时期,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一直不断,双方时战时和,主父偃在《谏伐匈奴书》中是不主张对匈奴作战的,他引经据典,态度恳切,表明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开篇,主父偃先从君臣的本分谈起,既为汉武帝戴上了一个“明主”的光环,也表明了此次进谏是忠臣之举,暗示汉武帝要容忍他所提出的不合心意的主张,为自己后面的进谏作了铺垫。接着,作者又引用了《司马法》中的论断表明自己的观点,反“好战”和毋“忘战”都是立国之策,而这里要强调的是前者,因此引用此句之后,作者对行文稍加调整,指出昔日的圣王练兵只是为了不忘战,而真正发动战争时却又慎之又慎,这样,“好战必亡”的观点就得到了有力的支撑和凸现。

下面,为了说明问题,作者又列举了先朝以及当朝的故事作为论据,指明讨伐匈奴的各种弊端。他首先抓住了当时汉朝官方恐惧劳民伤财的普遍心理,随后又着重描述了蒙恬率兵攻打匈奴之后不堪的状况,即虽然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人民的伤亡和物资的消耗皆十分可观,令人痛心。“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这样的后果是谁都不愿看到的。而之后作者对高帝征伐匈奴失利的教训总结更是震动了汉武帝,让他引以为戒。

最后,说罢先朝及当代的得失教训,作者作了总结,围绕的重点还是在于攻打匈奴得不偿失和长期用兵日久生变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既是对匈奴作战的困难所在,又是汉武帝最为担心的。作者从此入手,把握住了汉武帝的心理,鉴察古今,明确了自己上书谏言的本意,气势宏大又恪守君臣之礼,进退有度。

这篇文章主张明确,论证充分,行文张弛得法,条理分明,既是一篇臣子给皇帝的政策谏疏,又是一篇十分典型的论说文。

2.《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二战开始以后,纳粹德国疯狂地在欧洲实行侵略和扩张,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顾战前同苏联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做出了援助社会主义苏联、共同抵抗纳粹侵略的决定,在6月22日晚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丘吉尔知道这一决定的历史意义,更明白它的紧迫性,所以为了使这一超越意识形态的决定充分获得认可并即刻付诸实施,丘吉尔精心安排了演说的结构,对怎样阐明这一决策无可辩驳的正确性,怎样使各方面人士认同这一决策,作了周密的考虑。

该文章的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1-6段):这一部分对希特勒突然入侵苏联表示强烈谴责,并为后面宣布重要决策作铺垫。开篇即让听众感受到严峻紧迫的形势;第2、3两段表明了英政府对眼前突发事件的鲜明态度,突出了英政府对希特勒的坚定立场,自然而然引出下文谈个人对苏立场的话题;第4段,丘吉尔郑重表明,在对苏问题上本人将从意识形态立场转换到人类良知的立场;第5、6段,丘吉尔说服英国有关人士在对苏问题上与他采取统一立场,至此,各方面听众都与演说者有了足够的沟通,一项新的重大决策即将昭告世界。

第二部分(7-10段):阐明英政府这一重大决策。第7段首先表明丘吉尔的个人态度,他表示坚信这一决定会得到举国上下一致拥护;第8、9段,作者表明了对纳粹之战决不妥协的决心,阐明在这场战争中划分敌友的标准;第10段,宣布“援俄”决策,水到渠成,第三部分(1l-14段):这部分讲决策的实施,强调战争的性质,指出新的决策将使希特勒“各个击破”的伎俩彻底破产。这一部分是对新决策的补充阐述,主要提到了实施、全民投入、粉碎希特勒蓄谋等问题。

第四部分(15-16段):这是演说的收尾部分,呼应第10段,对“援俄”决策再次阐发和强调,强调这一决策的世界意义,强调必须竭尽全力,团结一心,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能力训练检测。

1.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蹒跚

同胞

技俩

审时度势

B.辅佐

恪守

鞭挞

垂手可得

C.玷污

粮饷

告诫

危言耸听

D.通谍

翌日

纳谏

欲壑难填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从之如搏景

B.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C.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D.暴兵露师十年有余

3.下列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经验)

B.从之如搏景(追)

C.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深切的)

D.且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杀人的器具)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

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既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但德国炸弹却突然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德国军队大举侵犯俄国边界。一小时后,德国大使拜见俄国外交部长,称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但正是这位大使,昨夜却喋喋不休地向俄国人保证,德国是朋友,而且几乎是盟友。

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它横暴凶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它的残酷行为和凶暴侵略所造成的恶果超过了各式各样的人类罪行。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那里穿衣吃饭都依靠土地,生活虽然十分艰辛,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少女在欢笑,儿童在玩耍。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我看见全副戎装,佩剑、马刀和鞋钉叮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以及刚刚威吓、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奸诈无比的特工高手。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受过训练、唯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它们虽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唾手可得的猎物而得意忘形。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

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他们坚韧不拔,英勇善战,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但后来,他们却完全同这一切隔绝开了——虽然这并非我们的过错。

4.第1段中的“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有什么作用?

5.第4段中,丘吉尔说“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

6.第5段中,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我看见……”,你阅读这部分文字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附参考答案

1.C

2.B

3.D

4.这句话很有分量,置于开篇,突出了这一事件在这个战争进程中不同寻常的意义,也令听众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和紧迫。

5.不能删去。表明演讲者一种磊落的态度,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也令听众更加容易信服。

6.略。

心灵的火焰 高一(3)时光远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在我的姥姥家总是能感受到一种渗入心肺的温暖?是因为那冬日里热乎乎的暖气,是因为夏日里流连忘返的暖阳,还是因为姥姥姥爷两颗紧紧依靠的心。

我相信,是心灵的火焰让天地都变得温暖。

掐指一算,姥姥姥爷已经携手走过了五十多个春秋。但是,我却觉得他们之间就像是初恋。每当姥姥在厨房做饭时,姥爷总会去看,他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姥姥,默默地支持她。当两人给我们大家端菜时,如果不小心两人的盘子轻轻的碰了一下,我就一定会看到两人相视一笑,然后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也一定是姥姥先放下盘子。有时候,我真是十分的羡慕他们,虽然他们不会牵着手,坐在石椅子上看夕阳的余晖,不会躺在碧绿的草地上看蔚蓝的天空,不会一起走在沙滩上展望未来,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心是那么的相互亲近、相互依恋。我想,姥爷的心就像一团跳动的海蓝色的火焰,姥姥的心就像一缕安静的深红色的火焰,两颗心就像两株不同的火焰慢慢的靠近,互相绕转着,渐渐的融合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即使有时候会有迸溅出来的火花,但当火焰融合时产生的热度弥散开来,一缕缕温馨就在这小小的屋舍中漫开,那时我们每个晚辈的心里都被注入了爱的火苗。

然而就在“夕阳无限好”时,两团本已融合的火焰突然间被抽走了一方,姥爷突然病逝了。就在我们惊恐不定悲伤万分时,我看到了巨大的变故正在发生。火焰的光芒迅速暗淡了下去。与此同时,我觉得那深红色的火光仿佛也被吸走了魂魄,渐渐的变浅变淡变弱。这屋里原本温润的空气不断的在失去温度,冰冷的气氛正悄悄的爬上。悲凉、难过、遗憾、伤心一同向我涌来,我觉得自己心目中那美好的爱的火苗正被上帝带走……

我总是试图去安慰姥姥,我看到她沟壑一般的皱纹更深了,银白的鬓角失去了光泽,我多想用自己心里那一点余温,为姥姥注入新的活力。但姥姥总是在哭泣,无声地哭泣,只有混浊眼泪,只有哀伤叹息。我想那忧愁的泪水一定一点点、一点点地把曾经充满热情充满乐观的心灵之火浇灭了。

“姥姥,看到那颗星星了吗?对,就是那颗最明亮的,那是姥爷……”“姥姥,你感受到了吗?我感受到了,我觉得姥爷就在我们身边……”“姥姥,你知道吗?您和姥爷之间的爱是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的,我想那是永恒的……”我终于看到了,看到了姥姥凹陷的眼眶中涌出了泪水,这次是欣慰的、高兴的、充满憧憬的泪水。

我感受到了家中气氛的变化,那温暖的气息又重新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我也感到了姥姥的开心和乐观,就像以前一样的微笑,一样的热情。我想我感到了姥爷的呼吸,他就像一缕淡淡的蓝色的火苗,飘忽不定却无时无刻不在姥姥的身边徘徊。姥姥一定更加清楚。

我明白,姥姥忘却了两人已经阴阳相隔。但也正是她的忘却,让两颗本不可能靠在一起的心灵犹如火焰交融般永远、永远合在了一起。

心灵的火焰,在我们心中静静的燃烧,偶尔放出的热度,让人掉下眼泪。

[评语] 笔者饱含深情地描绘了燃在老人心中的火焰,这火焰温暖了老人自己,温暖了她的家人,也温暖着读者的心。构思精巧,行文流畅,将题旨“心灵的火焰”很好的融入了全文的写作中。(指导教师:李博)

下载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