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月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时间:2019-05-13 22:2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元月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元月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第一篇:2016年元月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2016.1.21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 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臵,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 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卷”上。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第I、Ⅱ卷的试卷上无效。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宇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____美,____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②事后总结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谋划,可惜大多数经营者均未能____到这一点,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下再大的功夫也____。

A.崇尚 B.崇尚 C.追求 D.追求

追求 追求 崇尚 崇尚

观察 认识 认识 观察

一事无成 无济于事 无济于事 一事无成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发现改造基因能创造超级智能人后,科幻小说变成现实已为期不远了。B.未来,武汉市民在享受城市交通便捷的同时,也能在家门前享受大自然美景。C.在“每天都不一样”的今天,能鲜明地揭示出时代特征是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D.备受市民关注的环东湖绿道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和郊野道四条主题绿道构成。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昨日,光谷中心城的核心部分——“地下公共交通走廊及配套工程”全线开工。B.重度污染天气期间,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尽量待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C.一年来,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D.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碎片化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却缺乏逻辑的关联,它们大量简化了推演的过程,或者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简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

当我们接受碎片化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臵,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这样的结果是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那么,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你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你的“网络”并没有扩大;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五层六层乃至更深入的剖析。长此以往,你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

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是B”、“C是坏的”、“因为A所以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朋友圈,还是在读书,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些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些内容,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网络。

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避免碎片化认知。具体的方式是: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把你能够说出的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阅读、学习的时候,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网络。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了路径,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知识点就真正属于你的了。

5、下列对文中“碎片化信息”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碎片化信息往往是一些没有逻辑关联的事实或观念的集合。B.碎片化信息因为降低了认知成本,所以在传播中易于习得。C.碎片化信息通过简化推演过程,减少表述路径,让复杂事物简单化。D.碎片化信息往往只是呈现出事物外在的联系,而忽略事物内在的原理。6.下列对“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接受碎片化信息只是在接受一堆孤立而无联系对提升思维能力没有帮助的“事实”。B.接受碎片化信息只需付出很少的精力,就能获得大量新东西,易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喜悦中。

C.由于长期接受碎片化知识导致获得的新信息过多,从而造成大脑“提取”这些信息困难。

D.因为无法扩大“知识网络”,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肤浅而狭隘。7.下列对如何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伤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微博、朋友圈是碎片化信息的来源,应多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尽量远离碎片化信息。B.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应尽量思考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

C.养成拔高一个层次去看待问题的习惯,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与其他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D.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主动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纳入到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之中。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題。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诛,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诛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诛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王释先主之礼乐 释:解释 .B.臣请辟矣

辟:离开 .C.遽召掌书曰 .

遽:立刻

D.此得失之本也

本:根本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A.书之寡人 / 不肖而好 / 为大室 / 春子止寡人

B.书之 / 寡人不肖 / 而好为大室 / 春子止寡人 C.书之寡人 / 不肖而好为 / 大室春子 / 止寡人 D.书之寡人不 / 肖而好 / 为大室春子 / 止寡人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齐宣王要建造的宫室超过一百亩,光是^^堂就能住很多户人家。B.春居借楚王的事来作类比,目的是批评齐宣王大兴土木。C.齐宣王不满春居反对自己,责备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劝谏自己。D.作者认为齐宣王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失去了春居这样的臣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4分)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彳m语。(4分)

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②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③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孟子〉两章》)

④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中诗人“自许”的是__________,在这一诗句中,诗人发出了__________的感慨。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感恩

邻里有个上了些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城来小住,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俗称苏子叶,叶面呈油紫色,且有药香,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细丁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主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人道“苏子叶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一如不忍惊破美梦。他笑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苏子叶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健旺。”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人脸一红,说:“够了。”

怎么就够了呢?他不知道,施予者的注视会让承享者失去坦然的心情。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人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里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老人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了,却看到它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便一下子明白了。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人欣喜。

欣喜之余,是人们对他的关心与尊重——端午节有人给他送粽子,中秋节有人给他送月饼,重阳节有人约他到河边公园看蹬高跷,元旦、春节有人请他喝好酒。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慢长秧棵快长叶,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高矮不一,比对着就有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于是,杏树就栽在了紫苏的空隙处。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快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年年果、实满枝,红绿相间,看着就让人欣喜。且兀自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我出生于山地,是吃山杏长大的,楼前杏树,便让我看到故乡余影。读与写到了月阑星稀,不由自主地踱出门外,在杏树下漫步。桠间杏果,一如夜之眼,多情地闪烁,不禁心热,摘食数颗。叩齿生津,文思如潮,踅回房间,笔底通畅,一如神助。

因为一片紫苏、两棵杏树,让我虽身居市井,却情系乡关,想到草木性格——草木虽卑微,却兀自生长,不惮冷暖,不计荣辱,坚韧、隐忍、沉静、皮实、忘我,活得本分、自适、自足——虽被磐石挤压,也能钻隙而出,向上生长。即便瘠瘦与旱涝加身,只要你播下种子,它就没心没肺地生长,供奉出果实。

此种雅间,两位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但他们的种植却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倩格局——楼宇里的人,每一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卖大白菜的农车一驶进小区,便有人告知左邻右舍,备下冬储;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互通款曲;亭阁之下,对弈恳谈,大话家常……亲情融融,和乐一片,全不见别的小区那种不相往来而生成的心灵隔膜、人情冷漠。

因为,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可以蔓延开来——小区居民都觉得,凭空坐享其成是很不体面的,多少也是要尽些义务的。这不禁让我想到古罗马的圣哲西塞罗所说受人善行后的首要义务是回报——土地所提供的,远远比它所接受的要多,所以,没有什么义务比对他人的感激更重要。”

哦,紫苏和杏树,温暖的感应,一如爱情——在爱中爱,在恩德中释放恩德!

13.“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一句中以“节制”来补充说明“掐”这一动作,请依据上下文,简要说说“掐得很节制”所包含的两层语意。(4分)14.从老家归来,看到紫苏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老人“便一下子明白了”,老人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

15.文中的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简要概述。(6分)

16.本文揭示出了“感恩”所具有的效果,请用精练的语言将这种效果表述出来。(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学校想与图书城联系,利用图书城的国学图书资源,在学校举办一次“国学经典图书展”的活动。

17.为了顺利举办此次活动,学校要招聘一批志愿者。在招聘志愿者之前,需要在招聘启事中对招聘的志愿者的条件作些说明。请你基于这次活动的特点拟写四个条件。(4分)

18.假设你就是这次活动的志愿者,需要你在班级里宣传这次活动,请你以简明而得体的语言讲讲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同学们应注意的事项。(字数100〜120字)(4分)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大雨倾盆而下,悟远坐在禅院里想到自己屡遭挫折,不免黯然神伤。师傅见状对他说“悟远,雨有声吗?”

悟远说:“当然有了,师傅,你听这雨声,噼里啪啦的,多壮观呀!”

师傅回答:“不,你错了,雨本没有声。当它落下来的时候,遭遇了阻拦,砸在了屋檐上,砸在了雨棚上,才反弹出了有力的声音。所以,你听到的不是雨声,而是雨遇到阻拦后发出的声音。”

悟远听后,豁然开朗:“师傅,我明白了。只有遭遇挫折,才会发出掷地有声的回响。”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第二篇:2013-2014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2013年-2014年武汉市元月调研考试英语试卷答案

一.听力测试

1-5 CABBC6-10 CABAC 11-15 ACABB16-20 BAACA21-25 BCCCB

二.选择题

26-30.DCACD31-35.BAAAB36-40.DBCBC

三.完型填空

41-45 DCABC46-50 BDBAD51-55 CCABC

四.阅读理解

56-60 ABCCC61-65 ACBCA66-70 BCCAD

五.词与短语

71.reminds72.safe73.realized74.stay up75.convenient

六.阅读理解填空

76.front77.wet 78.climb 79.reach80.higher 81.voices 82.believe 83.explained

84.funny 85.mistake

七.作文略

第三篇: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2002.5.23—2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

6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相机行事 穷形尽相 面面相觑 相濡以沫

B.文笔朴直 风格朴实 朴素大方 携带朴刀

C.崭露头角 抛头露面 风餐露宿 藏头露尾

D.翻江倒海 倒背如流 颠倒是非 本末倒置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默契 宁缺毋滥 磋商 望文生义

B.推诿 却之不恭 劳驾 博闻强识

C.市侩 唾手可得 寒暄 老生常谈

D.誊写 凭步青云 遐想 两全其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

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_________了各种反战

示威。

②加拿大政府最近开始发起一项新的运动,_____________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

要迷失在没有希望的小屏幕前,应该去户外活动。

③如果阅读文学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

_____________ 能力,糊糊涂涂做了文学作品的俘虏。

A.爆发 敦促 鉴赏 B.暴发 督促 鉴别

C.暴发 督促 鉴赏 D.爆发 敦促 鉴别

4.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写议论文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文章才能入情入理,否则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B.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商讨他拟定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他洞若观火,对方案

作了很多修改。

C.只要台湾当局领导人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柳暗花

明的。

D.我们写一篇文章,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上级明文规定:谨防腐败,节日期间坚决禁止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

B.经过电教组的老师一周奋战,一间用pentium IV装备的多媒体教室终于如期投入

使用。

C.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D.“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战略共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对于今天

至关重要。

6.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文气流畅的一组是

(1)月亮离地,大约不盈尺的光景,霎时间,_________,淡得比初春的嫩草还虚无

缥缈……

(2)从天宁门或北门上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岸上的喧扰像

没有似的。

①那点点的遥村远树朦胧了,而那所有的星星似乎隐蔽了,②那所有的星星似乎隐蔽了,而那点点的遥村远树朦胧了,③婉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④小船悠然地撑过去,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

知本家时代和知本家风暴

谁会想到呢,“知识分子”有一天会成为“知本家”而且还要开创一个时代。

其实知本家风刮得并不偶然。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解放: 1949年是革命的解放,1978年是改革的解放,今天,则是知识的解放。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的实质,是通过新生产力实现解放。这个新生产力的中心,就是以

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知本家风暴,实质是新生产力风暴,是解放知识生产力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不要争论姓社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实际上,人们争论

太多的“伪问题”,无视了人类历史的新潮流——新生产力对社会的重新塑造。事实是,信息技术革命正改变人类历史,信息生产力正作为这个时代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沿着这个方向看去,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正从深圳的改革、浦东的开放,转向中关村的发展,不再就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而是借助生产力的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开放。

在这里,生产力才是第一位的问题,发展才是真问题;其他,都是第二位的问题。今天,知本家风暴正给这种生产力主导的改革注入新时代的内容,通过新的生产力的突破,为生

产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历史性动力。强调生产力,不是离开改革,不是单纯技术的观

点,而恰是在恢复中国改革的原教旨,恢复中国改革的本来面目,从而更好的推动国有企

业改革,推动中国的全面改革。

在知识的解放中,知识分子作为主体的力量已出现,知本家,就是以独立的力量出现的企业家和思想家群体。此前,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时期,曾被冠以不同的称呼:从小资产

阶级,到臭老九,到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分子总是比照、依附于其他人群定

位自己,总之没有一个是本来的自己。“知本家”的提法之所以好,在于它剥离了那些附

加的东西,显示出这个时代使知识成为独立的力量,而且成为主流的力量这样一种大趋势。

只有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了主流生产力,知识分子才有可能走到舞台的中央。但是,这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再是单纯的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者,他既是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者,又是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者,既是思想家,又是企业

家;他既是精神力量,更是现实的力量,他们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有人说,“三个企业家找到三个科学家成就三个著名企业”:四通、联想、方正。如今,王选正淡出方正,倪光南、王缉志分别离开了联想、四通。人们一直在想谁对谁错。这里

一方是做研究的,一方是做企业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知识和资本的矛盾,是知本

家与资本家的冲突。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知本家面临的多是个人的失败。人们更多从个人恩怨方面去寻

找原因,但我们需要从中看到体制的冲突,知本家和资本家的冲突。中国要发展知识经济,不解决知识和资本的矛盾不行。

7.下列对文中画线处“这个方向”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建国以来历史的发展方向。

B、不要争论姓资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

C、信息生产力正作为这个时代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变革着生产关系,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

8.以下关于“知本家风暴”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本家风暴就是信息技术革命

B.知本家风暴的实质其实就是给新的生产力注入新时代的内容,通过突破生产力,为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动力。

C.知本家风暴将导致全社会波动,必将孕育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D.知本家风暴对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的改革起着推动作用。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本家风暴刮起来有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并非一种突发现象。

B.在知本家时代知识分子作为主体力量已出现,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知识分子.C.知本家面临失败,更多从个人方面录找原因,而没有意识到体制冲突。

D.知本家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本与知本的矛盾。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本家”的崛起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群体的出现,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了一

种可能。

B.我们国家的领导集体为历史指出什么样的发展方面,留下什么样的历史遗产,一

定会考虑知本家风暴的影响。

C.在知识经济以前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实质上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现实力量,一种主导性的社会力量。

D.在知本家开创的时代。知本家左右着社会的发展。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受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

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人。公得诗,不发封

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以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1)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2)

未曾发封。”又曰:“(3)无乃笔札不严?”曰:“(4)有章自书极严谨。”曰:“(5)如此

必是将命者有所改忤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秀,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侯到

任一年召度。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薄,仍带郑州推

官。未几,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章荷其意 荷:蒙受。

B.至客次 次:临时住宿。

C.绎亦不谕其由 谕:告诉。

D.不复挟他术 挟:依靠。

1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具言所以。

B.贾文元时为参政。

C.明年,除馆阁校勘。

D.御史发其旧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文肃为尚书右丞 B.乃往见文肃而问之

乃荐为馆职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

C.遂尔轻脱 D.文肃骤称其才雅

问君何能尔 秦王恐其破壁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盛文肃“察人以事”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

②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

③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④得一幕官,遂尔轻脱。

⑤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⑥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文肃原本称赞夏有章才情高雅,并摆酒招待他,却因一首酬诗而断绝了与夏有

章的交往。

B.夏有章受到盛文肃的款待后,以诗答谢,不料突遭冷遇,大惑不解。几年后死于

国子监主薄兼郑州推官之任上。

C.绎与夏有章交情深厚,亲自到盛文肃处询问“退诗”原因,得到的答复与自己的 推测大相径庭。

D.文元做参政的时候,推举夏有章做了馆阁校勘,不久,御史就揭发了贾文元包庇

他人的旧事。

2002年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2002、5、23——2

4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9分)

(一)、(5分)

16.翻译第Ⅰ卷文言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未曾发封。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乃笔札不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章自书极严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改忤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分)

17.赏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21题。

草木有本心

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

次品。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

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

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

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

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在一边,不再被

“用”。

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

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一一春来草自青;它放任一一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

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古代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

史书又叫汗青。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

想想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竿、芋、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

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随时相伴的。

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

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

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

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

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

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

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

称叫做“次品”。

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

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

定与成功有联系。

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误的。

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

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所以我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没有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

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

避免了厄运。

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

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我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8.文中“废品”和“无用之物”的含义是什么?

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无用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作者说的本心是什么?(3分)

20.请概括出作者喜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话的理由。(4分)

21.如何理解文中的“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2分)

你怎样评价文中作者对成功的看法?(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6分)

22.以下两题,任作一题。(4分)

(1)补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任选四句)

①余将董道而不豫兮,______________(屈原《涉江》)

②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③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论语》)

④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⑤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下面是苏询《六国沦》一文的首句,请默写出相应的句子使之完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个善,弊在赂秦。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故曰弊在赂秦也。

23《中国历史》教材中关于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图示是:

丞相

“皇帝→中央政府→御史大夫→郡守→县令”。

太尉

有人认为此图有误,应是:

皇 帝

↓↓

中 央 政 府→ 地 方

↓ ↓↓↓↓

御史大夫 丞相 太 尉 郡 守 县令

从以上两图比较可以看出,其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限30字以内作答,4分)

24.仿照下面句式,以“大桥”“小船”开头,续写两个句子。(4分)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翻山越岭,奔向大海;

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一则招聘启事中存在3处毛病,请修改。(4分)

(1)本公司是属中外合资的专业生产家用电脑的中型企业,(2)为了扩大产品的国

际市场份额,(3)加快投资开发家用电脑系列产品(4)急需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对外营销

人员10名。(5)本着公开、公平竞争为原则,(6)现面向社会招聘。(7)有意者可来电、来函垂询。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入世,将带给中国人全新的生活理念和人生准则,中国人将真正成为人类

精神家园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作为中学生,你应该具备中国入世后所要求的综合素

质。

请你以“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话题或以“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

注意:1.两个话题任选一题。

2.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3.不少于800字。

2002年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标准

一、(每题3分,共18分)

1.C 2.D 3.D 4.C 5.B 6.B

二、(每题3分,共12分)

7.C 8.A 9.C 10.D

三、(每题3分,共15分)

11.C 12.D 13.B 14.C 15.D

四、(共29分)

(一)5分16.(1)盛公的性格多与人合不来,你诗中的言辞大概没有刺伤他的地方吧?

(2)他根本没有打开信封。(3)是不是书写不工整?(4)我亲自写成的,非常严谨

(5)像这样的话,一定是奉命送信的人有违背盛公的地方。

(二)6分17.①情景交融(1分)《或答借景抒情也可)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2分)②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恩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2分)

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1分)

(三)18分18.废品: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已经弄得面目全非(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物。(1分)

无用之物:无用,没有什么过错(2分),或答“人们没有想出用处,不想为人所用”

(2分):有趣答“自然、放任的物,”或 “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2分)

19.保持自我、保持本真或坚持自己的立场,恪守人生信念或不“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

弃生命九百九十九种可能”。(意思对既可)(3分)

20.这句诗与作者的心意相合,作为草木春来自青,花开花落。在山间栉风沐雨,远离欣赏和利用,然后死去,不必被攀折,不必被扭曲;作为一个人来讲,不必遵照别人眼中的成功标准而舍弃自我,应该保全本心、保全自我。(意思对即可,二个方面各2分)(4分)

21.(1)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但成功的因素不单单只有 “努力”。(2分)

(2)看法:①在“成功”与“牺牲”’二者关系上,作者是辩证的。

②作者对成功的看法冷静、理智、让人警醒:③对于成功的标准,作者有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看法。(意思对即可,以上三点各一分)

五、(16分)22.(1)①固将重昏而终身;②落霞与孤鹜其飞;③必先利其器;④忧劳

可以兴国;⑤人间正道是沧桑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那?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3.皇帝与地方官(郡守、县令等)有无直接关系。

24.略

25.(l)“是”与“属”重复,删去一个(2)语序不当“扩大……份额”放在“加快……

产品”之后(3)“本着……原则”与“以……原则”杂揉,取一种。(答对一处得1分,全对得4分)

六、(60分)26.评分标准如下

基础等级50分

一等(50~41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美观

符合文体要求

二等(40~31分)

符合题意

思想端正

感情自然

中心明确

内容比较充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畅

书写完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三等(30~21分)

基本符合题意

思想偏颇

感情比较自然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体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四等(20~0分)

偏离题意

思想不健康

感情造作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结构混乱残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

(4)材料丰富

(5)形象丰满

(6)意境深远

有文彩

(7)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9)文句有意蕴

有创新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特征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基础等级属于四等,发展等级原则上不给分;基础等级属于三等,发展等级给分原则上

不超过4分(含4分)

第四篇: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1月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1月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带解析)单选题

1.“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为了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勇敢地跨越偏见,奔波操劳十余载,致力于打造麻风村的希望工程,建成了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③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012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民生议题升温:房产调控、物价涨幅、收入差距、上学看病就业、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等民生热点最受关注。这份“民生清单”反映了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医疗服务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

C.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从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九二共识”至今,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两岸交流“破冰”前行,两岸和平发展从构想转变成现实。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

A.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主要方法

D.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4.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

A.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D.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5.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那么要把“蛋糕”分好必须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邓小平同志说:“牢牢把握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下列关于党的基本路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总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③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④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党的十八大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路线图:2015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基础;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在这一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8.漫画《惠民之举》说明

A.只有实现同等富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

B.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忽略城乡差别

C.政府关注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D.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9.从2013年1月1日起,武汉市环保局正式发布备受市民关注的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污染)实时监测数据,并按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的新标准来评价空气质量,这一举措

① 有利于改善我市的空气质量

② 有利于增强市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③ 有利于消除PM2.5对人体的危害

④ 说明武汉市集中力量把环境保护摆在首要地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0.近年来,中国侨联以“亲情中华”为主题,在五大洲38个国家和地区126个城市,举办196场正式演出和200余场联欢活动,为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1.2012年12月17日晚8时,武汉市2012年年终版“电视问政”拉开序幕。本次问政围绕武汉市“十个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连续推出5场,20多个承诺部门的负责人走上直播问政台,接受市民问政。电视问政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表明我市人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相同的内容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D.实现共同富裕是综合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3.2012年6月20日,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隆重闭幕。大会提出要建设“文明湖北”、号召全省人民做“文明湖北人”。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因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B.能为建设富强湖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C.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

14.2012年,一个个“最美中国人”的故事,让亿万中国人心潮澎湃:有伸出双臂救坠楼儿童的“最美妈妈”,有在车祸中舍身推开学生的“最美老师”,有遇到意外时强忍疼痛安全停车确保一车乘客生命安全的“最美司机”„„ “美”的种子飘扬四方,处处生根。“最美”现象所弘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诚信意识

15.武汉地铁2号线已于12月28日正式投入营运,武汉市民欣喜地发现中小学生绘画作品镶嵌在文化墙上,每个车站都设置有自动图书馆„„武汉地铁集团重视地铁文化建设,打造一条“书香地铁”,有利于

A.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B.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扩展人民的文化视野,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主要物质基础

D.为全面展示武汉精神提供政治保证 简答题

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12月视察了广东省深圳、珠海、顺德、广州,视察路线与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路线相似。海外媒体称之为“新南巡”,展示了新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1)习近平表示,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浅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请你找出一个能代表家乡武汉改革开放成就的关键词,并说出它入选的理由。(2分)

探究题

1.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方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哪些战略和国策?(2分)

(2)我国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请任选一个方面作答)(2分)

(3)美丽中国的成果人人共享,美丽中国的建设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能为建设美丽武汉做些什么?(2分)

本试卷答案和解析免费浏览网址:

本试卷由“21教育在线题库系统”自动生成!http://tiku.21cnjy.com/

第五篇: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持续维稳、稳中稍变、紧贴课本、靠近生活、关注文化。

这次元调在题型方面持续维稳,延续了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题型,持续体现课改特色和课改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纵观今年元月调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整张试卷体现出持续维稳、稳中稍变、紧贴课本、靠近生活、关注文化的特色。

1.持续维稳--考试题型及内容分析

今年元月调考的试卷题型和去年中考、元调试卷基本一致。本次调考试卷还是7大题20小题,在内容排序上延续了去年的模式,各题型分值保持不变。基础题部分考查学生对常用字、词,汉语语法及语言逻辑和连贯性的掌握和使用情况;社科类文本阅读选取的是《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彰显了武汉市的选文特色--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考查形式仍是3个选择题,考查重点仍是信息的整理和归纳;文言文阅读不再选自九年级课文内的文言文,一改前几年元调的文言篇章来源的特色,更接近中考的文言篇章选文;默写和去年中考的语文默写题型、分值以及难度一致;现代文阅读是选取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集中的一篇《放学》,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语言综合应用考查了信息的概括及分析,关注阅读生活;作文延续去年元月调考命题作文的形式和风格。

从题型看,可以说是考生熟悉的大家的作品或常练习的体裁类型。因此,考生对试卷题型很熟悉,上手较容易。这是元调语文试卷所体现出来的持续维稳的特点。

2.稳中稍变--变化题型分析

作为有“小中考”之称的元调,此次元调试题也体现了命题者在考题形式和难度中积极寻求变化的努力。

在基础选择题中,第一道题目没有考查字音,而是直接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例如,元调备考时考生都准备的是课内的文言文,而此次出题却一改往日的文言篇章来源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

此次调考另一个变化就是现代文阅读的题型分值变化,句子的赏析在平时的练习中一般是4分,此次为6分,且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性的篇章,在题目的设置上能更好的区分优等生和中等生的阅读能力。

4.靠近生活、关注文化--命题导向分析及预测

整张试卷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靠近生活、关注文化了。试卷中多处体现出命题者对初中生成长和教育的关注,对生活热点的思考。语言文字综合应用题有关阅读书目的调查,命题作文“我的阅读故事”或“我所理解的阅读”,都体现了命题者要求学生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和社会的特点。

这一导向无疑在暗示考生们应该从生活、从文化、从社会本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提升思考能力,升华内在修养。

二、考点分析 :总体难度系数0.6

5题型

考点

分值

难度系数

基础知识题

(1)字形

(2)词语运用

(3)语病

(4)语句的衔接

第一道题目直接考查课内词语的字形,没有考查字音,错误选项是“雾蔼”字形错误。

第二题是课内的选词填空。语句全部出自于课本,比较简单。

第三题:是语病题。考察的病句题型中的九种问题,要求学生要理解,掌握规律。

第四题:要将句子归到原文中去。这道题只要清楚了句子的意思和文段的各个层次即可准确无误,训练语段的理解能力和逻辑层次。

20.75

社科类文本阅读

(5)细节考查

(6)主旨概括

(7)推断分析

内容上沿袭了武汉市选文的一贯特点,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点的设置都是对原文信息的筛选、理解和整合。考生在做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细心地和原文进行严格比对,特别要注意那些易混淆的限定性、修饰性成分,同时,要对原文句式进行一定的转换,注意选项和原文之间的换元陈述关系。总体来说,这次社科类文本阅读难度不大。

90.70

文言文阅读

(8)文言文实词

(9)文言文虚词

(10)文言文信息的筛选和理解

(11)文言文翻译

此次调考的“文言文阅读”选取的片段来自于《冯谖客孟尝君》,仍为常考的人物类文言文,题型固定,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和理解、语句翻译。题目不难,设题体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课内知识的迁移。

第8题文言实词的考查,为固定题型。四个实词都是将课内知识迁移,考生容易推断。同样考到了“之”的实词用法,此为常考点,易于辨别。

第9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于”这一文言虚词为常考文言虚词中的一个。考生只需先判断出题目中的“于”为“到---”即可,因为四个选项均来自于所学课文,考生若想选对这一题,需要对课文掌握扎实。

第10题文段内容的理解和筛选题,干扰因素不大,抓住语段中最后一句“孟尝君顾谓冯谖”即可判断出孟尝君并未辞退冯媛,不然不会出现这句话。“c”较容易的即可排除。

第11题文言文翻译有两个重点考查点,一为名词动用的用法,“衣冠”在这里为名词动用,翻译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第二为“来何疾也”的翻译,何: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也:呀,与“何”相呼应,表疑问。故应翻译成“怎么这样快呀!”

翻译以直译为主,兼顾流畅顺达。

30.52古诗文默写

12、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

0.70

现代文阅读

(13)文章情节的概括

(14)赏析句子

(15)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的分析

(16)自主探究类

此次选择是大家所熟悉的作家龙应台的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在阅读的时候,仔细读出体现作者内心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第13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脉络的梳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的能力。

第14题语句的赏析,要注重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有一定的难度。

第15题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写作结构的变化。不少考生感觉很陌生。一定结合“文本”并且联系题干所限定的词语作具体分析。

第16题考查了文章的主旨,并注重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0.50

语言文字运用

(17)调查问题的设置

(18)信息的概括和分析

(19)语言的具体运用

这次调考综合性学习题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题型跟往年题型基本保持一致。17题为设计问题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题为概括信息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19题为口语交际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这次调考与往年相比,又多了一些创新。比如18题,既考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又考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比往年稍加一点难度。再比如19题,以往参观或调查类的题目只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即可,而这道题是在一定的情形下(吵闹),提出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还要做到“保证”,解决刚才的“吵闹”情形,因此相对难一点。

80.68

作文

(20)文字综合运用

武汉市元调此次是命题作文。

这两个题目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散文。

记叙文:《我的阅读故事》可以写一个或几个跟阅读相关经历的故事,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要求:过程完整,具体,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我所理解的阅读》可以写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的一些感受以及“我”由此得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和特点的观点和看法。

议论文:主要侧重于第二个题目《我所理解的阅读》,谈出对阅读的看法,对自己有怎样的启迪,或者自己有怎样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思路清晰。

散文:两个题目都可以写散文,谈出自己对阅读的感悟。要求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以“阅读”为线索,铺排写自己对阅读的认知、情感,抒写感情;或散文诗式散片小段落化的散文,做到形散神不散。

一等文作文要求: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突出阅读带给人精神世界的过程和意义,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理解有深入的思考,材料较上一等而言略显平淡、普通一些。

0.60

三、复习备考建议

此次调研检测主要特点是平中维稳,贴近课本和生活。试卷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稳定,并多处体现出命题者对时事的关注,对生活热点的思考。这一导向无疑在暗示考生们除了夯实课本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外,应该从生活、从社会本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提升思考能力,升华内在修养。

下载2016年元月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元月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